中医膏药制作必备工具

合集下载

膏药制备工艺流程

膏药制备工艺流程

膏药制备工艺流程
熬制膏药的制作方法包括:浸药、提取、浓缩和收膏几个步骤。

1、浸药:熬制膏药的中药需要先在锅中里浸泡24小时。

浸药的器具可使用砂锅、搪瓷锅或铜锅,不宜使用铁锅,以免铁锅浸泡药物引起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2、提取:将浸泡24小时的中药饮片入药锅煮沸后,用小火熬煮3小时后取出药汁,再加水后小火煎煮3小时。

合并多次煎取出的药液加上药渣压出药汁,静置沉淀6-12小时。

静置沉淀后用筛网过滤去除药液中的杂质,取出澄净药液。

3、浓缩:静置后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成稠膏状。

此过程需要不停搅拌药液,以免药液焦化。

贵重的中药材如冬虫夏草、人参等可先煎出药汁,在这一步骤加入。

4、收膏:在浓缩药液中加入胶类如阿胶、鹿角胶或辅料如黄酒、麦芽糖或冰糖等再加热,使药液浓缩成稠膏状。

稠膏状以药汁滴下时呈线或柱状为宜。

收膏后需趁热放入干净的容器再待膏体冷却即可。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建议收藏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建议收藏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全——建议收藏⿊膏药的制作:基质的准备1、准备⼯作:(1)、⼯具:炉灶、铁锅三个(⼀个炼油,⼀个下丹,⼀个过滤⽤)、铁勺⼀把(撩油⽤)、60 ⽬铁筛⼀个(过滤⽤)、防⽕盖(宜铁质)、搅拌棍⼀条(宜⼲燥的桑、槐⽊、长约 1.2—1.5⽶)、⽔池或⼤盆⼀个、⼩⽔盆⼀个。

(2)、材料:①油:有⾹油、棉⼦油等,按地区习惯⽽定,但以⾹油为佳。

⾹油(⿇油)本⾝具有润肺⽌咳的作⽤,熬制的膏药⾊泽乌⿊有光泽、性粘;熬制过程中泡沫少,便于操作。

在应⽤上具有柔软、滑润、⽆板硬粘着不舒的优点。

由于保持滑润的时间长,⽽易被⽪肤吸收,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

②、铅粉(官粉):以含铅量多、质重者为佳。

应⽤时宜炒去⽔份过筛,250g市⽄⾹油。

采购铅粉时要注意识别真伪!展开剩余95%2、炼油:炼油是制作膏药基质的关键,炼油程度必须掌握适宜,这直接影响到膏药的“⽼”“嫩”。

常以下列标准来判断:(1)、油烟:开始为青⾊(浅),逐渐转⿊⽽浓,进⽽为⽩⾊,浓烟(撩油时更明显),以看到⽩⾊浓烟为准。

(2)、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待其向锅中央集中为准。

(3)、滴⽔(30℃)成珠、吹⽽不散、散⽽还原:油将炼成时撩油速度要快;撩油时均应避免触及锅底,以防着⽕,炼油时⽕不宜过猛,如已着⽕,⽤防⽕盖将⽕压灭。

3、下丹成膏:将炼好的油在⽕上边加热边下丹,丹下完后,必须掌握仍能加热熬炼的程度,并随时检验,才能使基质的⽼、嫩合适。

下丹撒布要匀,并不停的顺⼀个⽅向搅拌,以防沉聚锅底。

下丹的速度太快⽽易溢锅,且基质的质地不匀;太慢时,⼜不易掌握其⽼嫩。

如在下丹过程中着⽕,应暂时停⽌下丹,待熄灭后再下,否则易引起爆炸。

下完丹后要及时观察其颜⾊,当视其变成深灰⾊或⿊⾊时应⽴即做⽼、嫩检验,滴⽔(30℃)成柱,软⽽不粘,拉⽽不断。

如偏嫩再继续加热;偏⽼兑适量较嫩的炼油,⼀般嫩些⽐⽼些好,因做膏药仍需加热。

合格的膏药基质软化点 55—68 度。

膏药的制作工艺及配方

膏药的制作工艺及配方

膏药的制作工艺及配方
膏药的制作工艺及配方如下::
膏药属于中医剂型的一种,熬制方法和膏剂类型有关,膏药一般分口服膏药和外用膏药,膏药熬制没有固定的配方。

膏药的制作工艺:
一、工具:煤气罐、铁锅、水盆、搅棒、铲子
二、药物配比:松香500g,色拉油80g(冬天90g),黄丹30g,药面100—150g.
三、熬制方法:
1、将松香放入锅内,微火烧至松香完全集化开,闭火。

2、搅动一会儿,下色拉油,黄丹,继续不停搅拌。

3、待油开始冷却,不再冒烟时,放入药面,继续搅拌,待膏油已冷却、有粘稠感时,倒入盛有凉水的大盆中。

4、再用搅棒在水中沿一个方向,不停的搅拌至膏药烫手。

5、一人或两人用手将水中的膏药捏到一块,用手伸拉膏药,逐步呈金黄色,再如拧麻花一样,多次伸拉,膏药凉后即入水凝固。

6、拔水毒1—2天,每天换2次水,然后从水中将膏药捞出,阴凉至水分蒸发后,再放在锅内加热成糊状(微火加热),用小勺摊到膏药布(棉布或无纺膏药布),折叠而成。

7、每贴膏药可用3—7天。

8、在使用前可放些冰片或樟脑、红花等在膏药上,加速药物的吸收。

9、松香质量差,膏药呈黄色,质量好呈白色,加黄丹后呈红色。

传统黑膏药制作方法所需工具及膏药制作流程

传统黑膏药制作方法所需工具及膏药制作流程

传统黑膏药制作方法所需工具及膏药制作流程膏药是祖国医学的外治疗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在辨证用药的原则下,往往获得令人吃惊的神奇效果。

根据本人多年学习收集膏药治病的经验加以整理成为此文,凡医学爱好者认真领会勤以习练会很快应用于临床的。

(一)黑膏药的制法此为纯手工制作方法,综合了诸家手工操作方法,所用之法制出的膏药质量很好。

一、器材1、天平一台(称药配料用)。

2、450℃温度计一支。

3、铁勺、铁铲各一把(打油下药和铲膏药用)。

4、过滤器—具,消毒纱布数块。

5、细铁筛子和铁漏勺各一个(捞油渣和过滤药油用)。

6、铁锅二个,并带盖(口径一尺左右)。

7、盛药的细瓷盆—个,水缸—个。

8、磨碎机一台或碾子、药碾槽一具(碾药末用),大鬃刷子一个。

9、搅膏药用的桑、柳、槐、木棍数根,要二、三尺、粗约八、九分。

10、燃料用煤炭或木柴均可,一般古法常用桑、槐等木作燃料。

11、炉灶安有前后锅,后锅煎药油,前锅熬膏药。

(二)药品1、植物油:香油最好,或胡麻油、花生油、大豆油和菜籽油,古法中也有常加桐油者。

同时亦可使用桐油、石腊与黄丹混合制膏的方法,以减少植物食油的应用。

2、黄丹:又名东丹、漳丹、红丹、铝丹、广丹,其化学成分主要是Pb304,以红色为最好。

3、用药分群药和细料,应按照处方配制要求,依法炮制备用。

熬制膏药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一)、熬制前应先作好一切准备工作,用具完备,便于操作顺手。

(二)、煎熬药物要有先后次序,因药物的质料和性质的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一同入油熬炸。

如同时下锅炸熬,其结果将使脆嫩薄片牯焦,坚硬的未透,不能充分发挥药物应有的效能,以致影响膏药的疗效。

原则上,硬质药物如硬壳的、树根、骨肉之类先下,果之类次下,花、叶之类后下。

芳香类易挥发的药物或脂类,不能直接入沸油中熬炸。

否则,前者将受高温而大量挥发,后者易着火而致燃烧。

所以后两类药物要研成细料,膏药基质熬成后掺入。

外用药膏制作方法

外用药膏制作方法

外用药膏制作方法外用药膏制作方法有很多种,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取决于药膏的用途和成分。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膏制作方法,供参考:材料准备:1. 药材: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中草药,如黄连、黄芩、白芷等。

2. 植物油:可选用植物油作为基础油,如橄榄油、花生油等。

3. 蜂蜡:用于增加药膏的稠度和防腐作用。

4. 辅料:如维生素E油、精油等,用于增加药膏的药效和保存期限。

5. 基础设备:如锅、温度计、容器、搅拌棒等。

制作步骤:1. 准备工作:将中药材洗净,晾干并研磨成粉末状备用。

2. 油浸提取:将植物油倒入锅中,加热至80左右,然后加入研磨好的中药粉末。

继续用小火煮沸20-30分钟,不断搅拌以充分提取药性。

注意控制温度,不要过高以避免药性损失或产生烟雾。

3. 过滤:将药物油溶液过滤,去除残渣。

可以使用纱布或过滤纸进行过滤,使药物油溶液变得透明。

4. 加入蜂蜡:将过滤后的药物油溶液倒回锅中,加热至70左右。

然后慢慢加入预先熔化的蜂蜡,并不断搅拌,直到蜂蜡完全溶解在药物油中。

5. 调整稠度:根据需要可以加入适量的蜂蜡以达到所需的稠度。

如果需要较稠的药膏,可加入更多的蜂蜡;相反,如果需要较稀的药膏,可加入更少的蜂蜡。

6. 加入辅料:在药物油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辅料,如维生素E油和精油。

这些辅料不仅可以增加药膏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增加药膏的药效和保存期限。

7. 储存和使用:将制作好的药膏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在使用时,用干净的手指或棉签从容器中取出适量药膏,均匀涂抹在患处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过程中要严密控制温度,以免过高温度破坏药效,同时要注意药材和辅料的比例,以确保药膏的疗效和安全性。

另外,在使用药膏前应先进行皮肤过敏试验,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最后,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制作和使用外用药膏,以确保安全有效。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

黑膏药的制作:基质的准备1、准备工作:(1)、工具:炉灶、铁锅三个(一个炼油,一个下丹,一个过滤用)、铁勺一把(撩油用)、60 目铁筛一个(过滤用)、防火盖(宜铁质)、搅拌棍一条(宜干燥的桑、槐木、长约 1.2—1.5米)、水池或大盆一个、小水盆一个。

(2)、材料:①油:有香油、棉子油等,按地区习惯而定,但以香油为佳。

香油(麻油)本身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熬制的膏药色泽乌黑有光泽、性粘;熬制过程中泡沫少,便于操作。

在应用上具有柔软、滑润、无板硬粘着不舒的优点。

由于保持滑润的时间长,而易被皮肤吸收,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

②、铅粉(官粉):以吠铅量多、质重者为佳。

应用时宜炒去水份过筛,250g市斤香油。

采购铅粉时要注意识删真伪!2、炼油:炼油是制作膏药基质的关键,炼油程度必须掌握适宜,这直接影响到膏药的“老”“嫩”。

常以下列标准来判断:(1)、油烟:开始为青色(浅),逐渐转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撩油时更明显),以看到白色浓烟为准。

(2)、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待其向锅中央集中为准。

(3)、滴水(30℃)成珠、吹而不散、散而还原:油将炼成时撩油速度要快;撩油时均应避免触及锅底,以防着火,炼油时火不宜过猛,如已着火,用防火盖将火压灭。

3、下丹成膏:将炼好的油在火上边加热边下丹,丹下完后,必须掌握仍能加热熬炼的程度,并随时检验,才能使基质的老、嫩合适。

下丹撒布要匀,并不停的顺一个方向搅拌,以防沉聚锅底。

下丹的速度太快而易溢锅,且基质的质地不匀;太慢时,又不易掌握其老嫩。

如在下丹过程中着火,应暂时停止下丹,待熄灭后再下,否则易引起爆炸。

下完丹后要及时观察其颜色,当视其变成深灰色或黑色时应立即做老、嫩检验,滴水(30℃)成柱,软而不粘,拉而不断。

如偏嫩再继续加热;偏老兑适量较嫩的炼油,一般嫩些比老些好,因做膏药仍需加热。

合格的膏药基质软化点 55—68 度。

4、去火毒:下丹成膏后离火,用冷水喷洒锅中,即有黑烟冒出,反复多次,待稍冷时以细流倾入盛有较多冷水的水池或水盆中,并同时以木棍顺时针方向搅动,使其随水旋成带状。

中医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分享

中医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分享

中医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分享膏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制作方法也十分的特别,歌诀曰:“一丹二油,膏药呈稠,三上三下,熬枯去渣,滴水成珠,离火下丹,丹熟造化,冷水地下,其形黑似漆,热则软,凉则硬,贴之即粘,拔之即起。

”传统黑膏药的制作工艺黑膏药系以食用油炸取药料,去渣后在高温下与黄丹反应而成的铅硬膏。

一、基质原料的选择与药料的处理1、植物油:以质地纯净的麻油为好。

其优点是炼时泡沫少,有利于操作。

且制成的膏药色泽光亮,性粘,质量好。

亦可以采用棉子油、菜子油、花生油等,不宜用豆油。

2、黄丹:又称章丹、铅丹、红丹、陶丹,橘黄色,质重,粉末状,主要成为为四氧化三铅,纯度要求在95%以上。

(可在大型药店或化工店买到)3、药料的处理:药料可分为一般药料(粗料)与细料两类。

粗料为一般性的中药根茎叶等,细料为贵重药与芳香药。

粗料按处方取好,并进行适当的粉碎,为熬枯去渣作准备。

细料如麝香等研成细粉备用,摊涂时撒在膏药表面;可溶性或挥发性的细料如冰片、樟脑、没药、乳香等可先研为细粉备用,在摊涂前投入熔化的膏药中混匀。

(细粉要过120目筛)二、传统黑膏药的制作工艺1、药料的提取(熬枯去渣):取植物油置锅中,微热后将药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

此时温度可达220度,炸好后可用铁丝筛捞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

(锅最好用铜锅,控制温度可用专用高温温度计,医疗器械商场都有卖)2、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度(一定要达到温度,很关键),改用中火。

炼油的火候:一是看温度计,达到规定温度;二是看油烟,开始为浅青色,渐为黑而浓,进而为白色浓烟,无风时白烟直上;三是看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周边附近,当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度;四是看滴水成珠: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为度。

(本关最难,一定要炼油到滴水成珠,一定要注意防火,温度太高)3、下丹成膏:药油炼成后,离火下丹,一般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黄丹在下前先干燥并过100目筛。

中医膏药制作基本手法流程

中医膏药制作基本手法流程

中医膏药制作基本手法流程
1.草药准备: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中草药材料。

一般选择具有温补、
行气活血等功效的草药。

草药要选择新鲜的,表面无腐烂、虫蛀等病害。

2.草药研磨:将已经准备好的草药研磨成细粉。

可以使用石臼、研钵
等研磨工具进行研磨,也可以采用机械研磨的方法,确保草药研磨成细腻
的粉末。

3.药膏基质制备:药膏基质是中医膏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起到
保护皮肤、帮助药物渗透等作用。

一般的药膏基质包括植物油、动物脂肪、植物蜡等。

首先将药膏基质加热至适当温度,使其成为液态。

4.药物混合:将已经研磨好的草药粉末,加入到药膏基质中,进行充
分混合。

可以使用砂浴加热法,将药膏基质和草药粉末置于玻璃容器中,
放入加热设备中,保持适当的温度进行混合。

5.拌和与熬煮:将混合好的药物放入炼药巴中,进行拌和和熬煮。


煮时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不能过热或过长时间,以免使草药的有效成分
受到破坏。

6.过滤与装瓶:将熬煮好的药膏通过纱布或滤纸进行过滤,去除固体
颗粒。

过滤后的药膏慢慢倒入瓶中,尽量排除空气,密封好瓶盖,以防止
药膏受到空气污染。

7.质量控制:制作完中医膏药后,要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外观、
气味、颜色等方面的检查。

还需要进行一些理化指标的测定和微生物检验,以确保膏药的质量符合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膏药摊贴
膏药制作好后,为了便 于使用,可以摊贴成剂 量大小不同,形状各异 的膏药。
中医膏药制作技术师承教育
朱云山教授
感谢您对中医膏Βιβλιοθήκη 制作 技术师承教育的支持, 我们是永远的朋友,以 后我们会对您提供永久 的技术支持。我们愿与 您在博大精深的中医学 道路上 山高水长、一 路同行!
中医膏药制作必备工具
铁锅
浸泡药物、炼油时使用, 尽量要大号铁锅,铜锅 最好,一般铜锅现在大 号比较难买到,所以咱 们用铁锅。
中医膏药制作必备工具
柳树枝
炸药物时搅拌药物、以 及炼油时不停搅动油使 用。熬制膏药一般用桑 树枝、柳树枝、槐树枝, 柳树枝为最佳,一般长 度要求60厘米左右,与 大拇指粗细相当即可。
中医膏药制作必备工具
铁漏勺
在炸药时搅拌药物、 以及滤药渣时使用。
中医膏药制作必备工具
细筛子
过筛粉碎后药物使用、 过滤炸过药物的油使用, 后下药物都需要过筛, 药物炸好后,把药渣用 铁漏勺取出,然后把油 用细筛子过滤,细筛子 尽量细一些,铜制底最 好。
中医膏药制作必备工具
天平秤
秤药物、油、锅、漳丹 使用,要精确到克。
中医膏药制作必备工具
膏药布
摊贴膏药时使用。
中医膏药制作必备工具
陶瓷罐
储存熬制好膏药使用, 膏药熬制好后,放于陶 瓷罐中,放于阴凉干燥 处储存。
中医膏药制作技术师承教育
膏药基质
本图片是膏药制作好 未摊贴之前。膏药熬 制好后,为了便于储 存,不要摊贴太多, 随用随摊即可。
中医膏药制作必备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