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课后思考题及其参考的答案33页PPT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和答案

绪论(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本课程是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有关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能够初步掌握解决工程/煤田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2)地下水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宝贵的资源①理想的供水水源②重要的矿水资源③良好的景观资源>>敏感的环境因子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环境因子。
地下水的变化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环境平衡状态,使环境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干扰地下水,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图14-1):①过量开发与排除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衰减、沼泽湿地消失、土地沙化、海(咸)水入侵等;②过量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位升高→土地的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③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粘土压密释水释放有害离子、化肥农药的不适当使用、废弃物的无序排放──地下水恶化、污染;④地下水位的变动会破坏其与周围岩土构成的统一的力学平衡,而产生某种效应──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岩溶塌陷、地下洞室垮塌或突水、滑坡、岩崩、水库诱发地震、渗透变形。
) >>活跃的地质营力地下水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应力、传输热量和化学组分、侵蚀(化学溶蚀、机械磨蚀和冲蚀)等。
>>重要的信息载体由于地下水是应力传递者,同时又是在流动,所以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温,水化学等的变化或异常可以提供埋藏在地下的许多信息,如找矿、地震预报、地质演变。
(3)试分析我国地下水分区的特点,并探讨分区的自然背景。
略。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1)试比较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着,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文循环是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研究的重点。
水文地质学(附分析题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径流:孔隙概念:某一体积岩土(包括孔隙在内)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结合水:分布在颗粒表面受静电引力大于重力,而不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的那部分水。
重力水:固体表面结合水层意外的水分子,时候重力影响大于固体表面的吸引力,在中立作用下运移。
毛细水:指的是地下水受土粒间孔隙的毛细作用上升的水分(毛细现象:在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下,毛细管中水位上升一定高度的现象)容水度:岩土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水的体积与岩土体积的比值。
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单位体积时,释出水的体积和疏干体积的比值。
持水度:地下水位下降时,滞留于非饱和带中而不释出的水的体积与单位疏干体积的比值。
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上,未被水充满的岩层。
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
饱水带中地下水存在形式:饱水带岩石空隙全部为液态水所充满。
含水层:定义:饱含水的透水层,或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隔水层:不透水的岩层,或不能透过并给出一定水量的岩层。
潜水:赋存在地面以下,第一个区域性隔水层之上,而且有自由水面的水称作潜水。
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弱透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上层滞水:当包气带存在局部隔水层(弱透水层)时,局部隔水层(弱透水层)上会积聚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为上层滞水。
承压高度:稳定水位与个税顶板高程指尖的差值。
测压水位:如果在某处打井那么刚渗透出水的位置叫做初见水位层,此时停止挖掘如果该处地下水存在承压水或者上层滞水那么此后井中水位不断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便稳定下来,不再上升,此时该水面的高程称为稳定水位,也即该点处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位(也叫测压水位贮水系数:是指承压水测压水位下降或上升一个单位深度时单位水平面积含水层所释放或储存的水的体积.。
渗流场:发生渗流的区域(渗流区)水力梯度: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途径长度的比值。
渗透系数:岩石渗透性能的定量指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水力梯度条件下的渗流速度流网:在渗流场中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列等水头线与流线组成的网格。
水文地质学基础 习题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答案绪论(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本课程是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有关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能够初步掌握解决工程/煤田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2)地下水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宝贵的资源①理想的供水水源②重要的矿水资源③良好的景观资源 >>敏感的环境因子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环境因子。
地下水的变化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环境平衡状态,使环境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干扰地下水,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图14-1):①过量开发与排除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衰减、沼泽湿地消失、土地沙化、海(咸)水入侵等;②过量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位升高→土地的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③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粘土压密释水释放有害离子、化肥农药的不适当使用、废弃物的无序排放──地下水恶化、污染;④地下水位的变动会破坏其与周围岩土构成的统一的力学平衡,而产生某种效应──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岩溶塌陷、地下洞室垮塌或突水、滑坡、岩崩、水库诱发地震、渗透变形。
)>>活跃的地质营力地下水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应力、传输热量和化学组分、侵蚀(化学溶蚀、机械磨蚀和冲蚀)等。
>>重要的信息载体于地下水是应力传递者,同时又是在流动,所以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温,水化学等的变化或异常可以提供埋藏在地下的许多信息,如找矿、地震预报、地质演变。
(3)试分析我国地下水分区的特点,并探讨分区的自然背景。
略。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1)试比较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文循环是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研究的重点。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运动B. 地表水资源的分布和运动C.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地下水的来源?A. 大气降水B. 地表水体C. 地下水补给D. 人工补给答案:C3. 地下水按其成因可分为哪几类?A. 潜流水、深层水、裂隙水B. 潜流水、深层水、孔隙水C. 潜流水、深层水、岩溶水D. 潜流水、深层水、承压水答案:D4.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是什么?A. 连续性、稳定性、单向性B. 连续性、稳定性、双向性C. 连续性、非稳定性、单向性D. 连续性、非稳定性、双向性答案:C5. 以下哪种地下水是承压水?A. 潜流水B. 深层水C. 岩溶水D. 承压水答案:D二、填空题1. 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地下水的开发与保护2. 地下水按其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潜流水;深层水;裂隙水3.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连续性;非稳定性;单向性4.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大气降水;地表水体;地下水补给;人工补给三、判断题1. 地下水是地表水的一种。
()答案:错误2. 地下水运动速度越快,水质越好。
()答案:错误3.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相互矛盾的。
()答案:错误4. 地下水补给地表水,地表水也可以补给地下水。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答案: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连续性、非稳定性、单向性。
连续性是指地下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连续分布;非稳定性是指地下水水位、水质和流速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单向性是指地下水从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的特性。
基础水文地质学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doc

基础水文地质学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重点建设课程《水文地质学基础》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水文地质基础课群表示,水文地质基础课是我校水文、水资源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描述以下几个方面: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和循环过程;地下水的赋存空间、存在形式和水文物理性质;地下水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地下水的特征;地下水运动规律;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和形成;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和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平衡;地下水资源的分类和特征;地下水与环境的关系等。
本课程全面介绍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水文地质基础试题库不仅用于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因此,水文地质基础试题库的内容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密切相关,并考虑以下几点:首先,它侧重于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二,正确理解水文地质概念,避免僵化应用。
第三,地下水与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必须结合具体的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多种因素对地下水的综合影响。
第四,我们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理解,而秦英在思考和澄清本质。
在1997年第一个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对基本水文地质检查数据库进行了修订。
对原始数据库中的一些试题进行了调整。
本考试数据库的选题涵盖了本书的全部内容,覆盖面广。
同时,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中的问题太多。
整个图书馆有576个问题。
为了全面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综合能力,共有五类问题,即: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作文题。
地球水及其循环目录第一章,地球水及其循环目录第三章,地球水及其循环目录第三章,地球水及其循环目录第三章。
以下是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
地下水的形成、功能、供应和排放,第7章,第17章,地下水系统,第8章。
在XXXX第一个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对原数据库中的部分试题进行了调整,试题的选取涵盖了全书的全部内容,覆盖面广。
同时,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中的问题太多。
水文地质学基础思考题集

水文地质学基础思考题集1. 试分析比较从上游到下游河流沉积的砂土的空隙度,给水度和渗透系数的大小。
2. 地下水获得河流补给需满足什么条件,试用图表示之。
3. 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以分为哪几类?试用图示表示出来。
4. 绘制一个第四纪地层剖面示意图,使该剖面图能反映出下列内容,并在图中标出饱水带,包气带,地下水流向。
内容:(1)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2)地下水水位;(3)上层滞水;(4)支持毛细水带。
(注明图例)5. 简述一个好的供水水源地必须具备的条件。
(字数不超过50)6. 试述在基岩山区寻找地下水的方向。
7. 简述地下水获得地表水补给的必要条件。
(字数不超过30)8. 试述在干旱的平原地区,寻找地下淡水的方向。
9. 简述断层带的水文地质意义。
10. 在什么条件下,河水可以补给地下水?11. 潜水模拟实验中,抬高一侧河水位,地下水分水岭向何处偏移?试说明理由(不超过30字)12. 给出降水入渗系数(α)的定义;指出降水入渗系数α=μΔh/X中各项代号代表的意义;并分析利用该公式求取降水入渗系数比较适宜的条件。
13. 给出地下水补给资源的概念,并简述其供水意义。
14. 开采松散沉积物中深层地下水时,采出的水量包括哪几部分?它们分别属于补给资源还是储存资源?或是其它?15. 如果把水分析结果用库尔洛夫式表示,则横线上下左右分别表示什么?单位怎样?16. 试分析比较冰渍泥砾土层与河漫滩相粘土层的孔隙度与渗透性。
(文字不超过40字)17. 试比较同条河流的砂由上游到下游其孔隙度与渗透性的变化,并简述理由。
(文字不得超过20 字)18. 在达西实验中,达西仪能否斜放,斜放对结果有否影响,简述理由。
(文字不得超过30字)19. 用剖面示意图表示下降泉的几种类型。
20. 松散沉积物的分选程度对哪些水文地质参数有影响?为什么?21. 开采条件下,松散沉积物的哪些水文地质参数可能发生变化?为什么?22. 试讨论:(1)应用α=μΔh/X关系式求降水入渗系数的适用条件;(2)式中各项的确定方法。
水文地质学试题与答案

水文地质学试题与答案第二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重点)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赋存和运动于地面以下土层中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与地表水相比;具有可储性,更加安全,分布更广泛。
重4.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浅表地下水之间的水分交换。
重5.地质循环:发生于大气圈到地幔之间的水分交换。
重6.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重7.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二、填空(重点)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重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重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重5.水文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即驱动力),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6.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三、判断题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2.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3.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
(√)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
(×)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7.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均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
(×)8.降水、蒸发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
(√)9.蒸发是指在100℃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0.蒸发速度或强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四、简答题1.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哪三个时期?1856年以前的萌芽时期,1856年至本世纪中叶的奠基时期,本世纪中叶至今的发展时期。
(完整版)《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请对以下陈述作出辨析: >>含水介质的固体颗粒越粗大,孔隙度就越大? 不正确,粘土由于发育结构孔隙和次生孔隙使得粘性土
的孔隙率往往比砾石的空隙度要大!
>>分布有裂隙的岩石中,一般不发育孔隙? 不正确,发育有孔隙。
(5)不同含水介质中空隙的连通、分布特征? 参见P17中。
(6)结合水区别于普通液态水的最大特征是具有 抗剪强度 。
性质有关。渗透率仅与岩石的物理性质有关,不受流体的物理性 质的影响。
水头与水位。 水头表示含水层中某一点的能量的大小,具有长度单位。 水位表示某一点地下水水面所处的高程。
(2)请对以下陈述作出辨析
>>潜水面如果不是流线,则流线可能向下穿越潜水面,也可 能向上穿越潜水面;
正确。
>>地下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 错误,地下水总是从能量高的地方流向能量低的地方。
(3)地球上水的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 涉及层圈的范围,可分为 水文循环 和 地质循环 。水循环的 大气过程属于 水文循环 。
详见P7。
(4)名词解释:水文循环、地质循环。 详见P7、P9。
(5)水文循环是在 太阳辐射 和 重力 作用下,以 蒸发 、 降水 、和 重力 等方式周而复始。水文循环分为 大循环 和 小循环 。
不饱水情况下,停留在细粒土中,下粗上细组成的土层 容易形成悬挂毛细水?
(10)在土层中挖个洞,在洞内放个接渗皿,能否接到水?—北方地 窖,陕北的窑洞。
滴水
下雨
砂土
黄土
砾石
器皿
题(7)图
题(10)图
一般接不到水!
(11)请分析一下孔隙度与饱和体积含水量之间的关系? 参见P21中。
(12)松散岩石给水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B=HC=0
第六章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请对比以下概念 溶滤作用、浓缩作用、混合作用。 P56、57、59。
(2)请对以下陈述作出辨析: >>地下水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补给地下水的降雨; 不正确,参见P51中。 >>通常深部地下水处于还原环境,而浅部地下水由于氧气较为丰富,处于
(7)岩石孔隙中毛细水的存在形式有 支持毛细水 、 悬挂毛 细水 、孔角毛细水 。
(8)两种试样:砂样、砾石样水中浸泡后,快速提出水面,砂 样孔隙中会保留什么形式的毛细水,而在砾样孔隙中会保留 什么形式的毛细水?
砂样孔隙中会保留悬挂毛细水,而在砾样孔隙中会保留 孔角毛细水?
(9)将上粗下细,或上细下粗的管中滴水,在不饱水情况下, 水停留在何处?上粗下细,上细下粗哪种土层容易形成悬挂 毛细水?
>>含水层孔隙度越大,则渗透系数越大; 错误,粘土的孔隙度很大,但其渗透系数很小。
>>当有入渗补给或蒸发排泄时,潜水面可以看作一个流面。 P39中。
(3)一般情况下,可以用渗透流速除以孔隙度得到 实际流速,这个实际流速与水质点的流动速度有什 么联系?
P37中。
(4)达西定律有哪些适用条件,分析一下该定律在 裂隙含水层中应用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详见P7、P8。
第二章 岩石中的空隙与水
(1)对比以下概念: 孔隙度和孔隙比; 详见P15中。
(2)在一个孔隙度为30%的砾石堆积体中,充填了孔隙度为60%的粉 质粘土,试估算该堆积体的实际孔隙度。
P17中:n=30%×60%=18%。 (3)粘性土的孔隙特点?
粘性土中结构孔隙和次生孔隙(虫孔、根孔、裂缝等)的存在 ,使得粘性土的孔隙率超过理论最大值很多。
正确。参见P48中。
(3)当细管毛细上升高度为10cm,粗管毛细上升高度为5cm时,A管、B管、C 管毛细上升高度各为多少?
5cm
7cm
0
O’
A
B
C
(4)如图,已知管中砂的毛细上升高度为10cm。稳定条件下,比较A、B、C 三点的水头值(HA、HB、HC),并在图上标出相应的高度。
AA
10cm
5cm
粉砂岩为含水层,页岩为弱偷水层! >>煤层开采,巷道(矿坑)会否有水?
会有水,因为断层和粉砂岩导水! >>如果需要修水库,建坝后库水是否渗漏?
会渗漏,粉砂岩透水性好! >>如供水的需要是否为含水层?
粉砂岩为含水层!
第四章 地下水的运动
(1)请对比以下概念 渗透流速与实际流速。 P37中。 渗透系数与渗透率。 渗透系数不仅与岩石的物理性质有关,而且还与流体的物理
(13)某岩石的裂隙中,有的充填了细砂,有的充填了粘土 ,有的没有充填,试分析各种情况下岩石的透水性。
裂隙中没有充填物的岩石的透水性最好,充填了细砂的 岩石的透水性次之,充填了粘土的岩石的透水性最差。
第三章 地下水的埋藏
(1)对比以下概念: 毛细水带与包气带;参见P26。 隔水层与弱透水层;参见P27。 排泄区与补给区; 参见P31-32。 上层滞水与潜水。 参见P35。
(2)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和承压含水层的给水度存在很大 的区别,你知道为什么吗?
参见P33。
(3)请对以下陈述作出辨析: >>在排泄区,地下水不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 不正确,在排泄区也可接受补给。 >>只有测压水位高于地面的地下水才叫承压水; 不正确,只要测压水位高于隔水顶板的地下水都为承压水。 >>地面的污染物可通过包气带扩散到潜水中,但不会影响承压水。 错误,只要承压水与潜水有水力联系,就会受到影响。
P38中。
(5)隔水底板水平的均质各向同性河间地块,两河完全切割含水 层至隔水底板,均匀稳定入渗,两河排泄地下水,两河水位相 等且保持不变。请绘制其流网。
第五章 包气带水的运动
(1)当潜水水位下降时,支持毛细水和悬挂毛细水的运动有什么不 同特点?
当潜水水位下降时,支持毛细水随水位向下运动,悬挂毛细水 不运动。 (2)对于特定的均质包气带,其渗透系数随着岩石含水量的增加而 增大直至为一常数,所以渗透系数是含水量的函数;
(4)在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上,承压含水层具有哪些特点? 参见P32中。
(5)在无入渗补给而有蒸发排泄的条件下,如果潜水含水层地下水水 位逐渐下降,其上部包气带的含水量将 减少 ,而地下水蒸发强度将 减弱 。
(6)思考题: A-粉砂岩,B-页岩,C-断裂,D-矿道。
大坝
A B
C D
回答下列问题: >>这组地层是含水层还是隔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