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旅游资源评价及SWOT分析

合集下载

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分析及重建策略

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分析及重建策略

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分析及重建策略青藏高原地区位于中国西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植被最脆弱的高原,也是亚洲四大著名高原之一。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一直备受关注。

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给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严重影响了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

分析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重建策略,对于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1. 森林覆盖率低青藏高原地区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地区之一,其地表植被主要分布在河谷、湖泊和低海拔地区,而高海拔地区则几乎没有植被覆盖。

由于近年来的过度伐木和滥砍滥伐,导致青藏高原地区的植被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森林覆盖率持续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2. 水资源紧张青藏高原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其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的水资源日益紧张。

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湖泊水位下降,绿洲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地区的生态和农业生产。

3. 土地沙化严重青藏高原地区的土地沙化也是其生态环境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气候干旱、土地开垦和动植物过度放牧造成的土地退化,导致大量的草地沙化,严重影响了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4. 生物多样性丧失青藏高原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过度开发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区的许多珍稀濒危物种正面临生存危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问题日益突出。

二、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策略1. 加强植被保护和恢复针对青藏高原地区森林覆盖率低的问题,可采取加强植被保护和恢复的措施。

加大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工程的投入,限制滥砍滥伐和草场过度放牧,保护好青藏高原地区的植被资源,促进植被的生长和恢复,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

2. 合理利用水资源青藏高原地区水资源紧张的问题,需要采取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地区的生态和农业用水需求,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采。

西藏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倡议SWOT分析

西藏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倡议SWOT分析

西藏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倡议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管理分析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一个项目或计划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在西藏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SWOT分析的方法来评估该计划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便更好地推动西藏地区的开放和发展。

一、优势(Strengths)1. 资源丰富:西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等。

这些资源为西藏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地理位置优势:西藏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毗邻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是连接中国与南亚地区的重要枢纽。

通过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西藏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和人员往来。

3. 宗教文化影响力:西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宗教文化传统。

西藏在佛教、藏传佛教、喇嘛教等方面具有深厚的影响力,这为西藏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劣势(Weaknesses)1. 经济基础薄弱:长期以来,西藏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使得西藏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可能面临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短板。

2. 人口密度小:西藏地区人口密度较低,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这意味着西藏在开展经济合作和发展市场方面可能面临着市场规模相对较小的劣势。

3. 生态环境脆弱: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任务重大。

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环保和生态可持续发展,避免因开发过度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三、机会(Opportunities)1. 基础设施建设: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将为西藏地区带来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通讯等领域。

这将有力地促进西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进程。

2. 产业发展: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西藏地区有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技术引进,推动当地产业的升级和发展,特别是在旅游、农业、矿业等领域。

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青藏高原生态旅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旅游质量,以下是对策建议:1.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对游客和旅游从业者的生态保护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生态破坏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保护机制。

2.科学规划旅游线路: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线路规划,避免过度开发和集中游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合理控制游客数量,确保旅游活动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3.推广可持续发展旅游:鼓励开展生态友好型旅游活动,推广低碳旅游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景区等绿色产业,促进旅游业与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4.加强景区管理: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

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管,严禁非法经营和违规行为。

5.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严禁破坏环境的行为,防止非法采矿、乱倒垃圾等行为的发生。

加强对植被恢复和土壤保护的工作,加强水资源管理,防止水污染和水资源过度开发。

6.发展生态旅游产品: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推广特色文化、民俗风情等,提升旅游体验。

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提高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7.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共同推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形成区域联动的旅游发展模式,实现优势互补。

8.注重文化保护:保护青藏高原丰富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当地文化。

加强对文化景点和文化活动的保护和开发,提升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9.加强监测和评估:建立完善的生态旅游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握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青藏高原旅游业优劣势分析

青藏高原旅游业优劣势分析

优势:自然:1、世界屋脊风光无限2、大江大河发源地景观独特。

3、独特、复杂和多样化的地貌为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旅游资源优势。

4、复杂、多样的气候决定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这为青藏高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多样化提供了基础,但另一方面,气候因素使得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适合旅游的季节较短、旅游可进入性较差,这也是青藏高原某些地区开展生态旅游的限制因素。

5、水文:青藏高原是我国著名的湖区,全区湖泊总面积约为36610平方公里,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5.8%l26。

6、青藏高原的生物种类相当丰富。

生物的多样性和环境的异质性影响和决定着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7、生态旅游资源种类丰富,美学特征明显,具有垄断性人文:1、雪域高原养育了众多优秀的民族2、名优土特产品众多且独具特色3、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环境共同造就了青藏高原神秘而独特的人文环境。

在漫长的历史中,青藏高原的人类活动受地域相对封闭的限制,文化特征相对保存相对完整。

时至今日,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民族文化对青藏高原之外的世界各地旅游者充满了吸引力,独特的人文环境是构成青藏高原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因素。

劣势:1、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较强青藏高原的许多生态旅游资源的所在地都属于自然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的地区,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介入对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的破坏。

在这些生态旅游资源所在地的人类生态系统由于长期处于较为封闭的环境,对旅游开发给旅游地所带来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的承受力,也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很容易受到外来旅游行为和外来文化的冲击。

2、生态旅游资源已遭一定程度的破坏3、旅游商品品种较少、开发层次较低、未形成强大的产业体系4、旅游商品的加工工艺粗糙5、未实现旅游商品开发的区域整合6、未形成强大的旅游商品流通体系7、旅游设施不完善,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8、区域发展不平衡, 旅游周期短二、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一)S和O(Strengths and Opportunities,优势与机遇)1、世界屋脊景观独特,神奇神秘;2、全国人民支援西藏,政策优惠;3、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使该地区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西进东出空中走廊建设步伐加快;4、青藏铁路的修建大大改善该地区的内部交通联系,也使从西北地区进入青藏高原更为方便、安全;5、中国已经加入WTO,境外游客的进出越来越方便;6、我国正处在旅游业快速发展阶段,据国家旅游局预测,今后一段时间内全国旅游业将以15%的速度持续高速发展,青藏高原越来越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林芝县旅游业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

林芝县旅游业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

林芝县旅游业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摘要】林芝县是西藏林芝地区的一个县城,自然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旅游目的地。

本文通过SWOT分析林芝县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林芝县旅游业的优势在于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俗文化,但同时也存在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等劣势。

随着交通建设的完善和旅游投资的增加,林芝县旅游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也要警惕区域内外的竞争和环境变化带来的威胁。

为了推动林芝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对策。

林芝县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可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关键词】林芝县、旅游业、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发展对策、背景介绍、研究意义、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林芝县位于西藏南部,是西藏自治区最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林芝县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境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林芝县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南迦巴瓦峰等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林芝县的旅游业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与机遇。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林芝县需要进行SWOT分析,找出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制定科学的发展对策。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林芝县旅游业的SWOT状况,旨在为该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林芝县作为西藏自治区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本文旨在对林芝县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明确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探讨如何进一步促进林芝县旅游业的发展。

研究林芝县旅游业SWOT分析的意义在于帮助相关部门和企业更好地了解林芝县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准发展方向,制定有效策略,全面提升林芝县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与开发对策

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与开发对策

态旅游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会与威胁,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有利于西藏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的对策, 旨在为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藏;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SWOT 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31.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7461( 2011) 02 0225 07
西藏地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实行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是西藏地区旅游开发与发展的
主要任务之一。西藏自然保护区现在已经走出有地 方特色的生态建设道路。目前西藏部分自然保护区 开展了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等为主体活动的生态 旅游。比如, 具有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特点的工布 自然保护区、巴松错生态旅游度假区、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拉鲁湿地成为避署胜地和度假休闲游; 世界上 最高的淡水湖之一的玛旁雍错国家森林公园的圣湖 玛旁雍措、藏东地区最大的高原湖的然鸟国家森林 公园的然鸟湖、修长绮丽的位于班公湖国家森林公 园内的班公湖及西藏著名佛教圣湖之一位于纳木错 自然保护区内的纳木错湖, 已经开发了水文景观及 神奇圣湖游; 著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兹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色季拉山国家级森 林公园、巴松错国家级森林公园、鲁朗林海、开发为 森林观光等生态旅游项目外, 运动型、休闲型产品也 是西藏地区主要开发的森林生态旅游、森林休闲度 假游; 位于色季拉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将纳寺和达孜 寺、更清寺、巴松错国家森林公园内著名的寺庙有巴 松错湖心岛上的措宗寺和朱拉乡的朱拉寺、位于热 阵国家森林公园内藏传佛教比较著名的热阵寺、拥 有世界级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玛旁雍错国家森
Abstract: Based on SWOT analysis, t he st reng ths, w eaknesses and ext ernal o pport unit ies and t hreat s fo r the development o f eco t ourism o f nat ure reserves in T ibet w ere analy zed. Advices f av orable t o t he sustain able development of eco t ourism in T ibet w ere put fo rw ard t o provide guidance for rational ut ilizat ion of the eco t ourism reso urces. Key words: T ibet ; nat ure reserve; ecot ourism; SWOT analy sis; co unt er measur e

青藏高原旅游资源评价及SWOT分析

青藏高原旅游资源评价及SWOT分析

青藏高原旅游资源评价及SWOT分析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胜利建成通车,标志着青藏高原从此进入新的开发时期,青藏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也面临着十分艰巨的挑战。

青藏高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既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也是非常紧迫的政治任务。

从地貌形态上看,青藏高原包括西藏、青海的全部,以及甘南、川西、滇西北等几个藏族自治州。

本文主要指青海和西藏两个行政地域单元,面积23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巨大山脉、高原和盆地,中国的主要大江大河都从这里奔腾而下。

青藏高原地域高亢,景观奇特,藏文化与茫茫雪原融为一体,神山、圣水,天然、神秘,发展旅游业大有希望。

一:青藏高原旅游资源评价(一)世界屋脊风光无限北部是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及昆仑山和祁连山;西南部是喜马拉雅山,举世闻名的珠穆朗玛峰就坐落在此;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于中部横亘东西。

青藏高原分布着高大雄峻的山峰,尤以西南边境附近最为集中。

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仅西藏就占了2/3强。

超过7000米的高峰有50座以上,大部分位于西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

全区对外开放的海拔在6200米以上的山峰达22座,其中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座,7000米~7999米之间的山峰14座,6000米~6999米之间的山峰5座。

这些高山雪峰具有无穷的魅力,是世界各国人士登山旅游的极好地方,现要求到我国登山探奇的旅游者络绎不绝。

(二)大江大河发源地景观独特西藏是我国河流最多的省区之一,区内流域面积大于10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20多条,大于2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100多条。

著名的雅鲁藏布江长达178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有“天河”之称。

青海是三江之源,从这里流淌出的河水哺养了中华民族。

在青藏高原流域内河谷上方保留着平坦的高原面和宽浅的盆地,草甸绿洲及成群的牦牛、洁白的羊群、奔跑的藏羚羊和野驴……勾画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图画,引人入胜。

西藏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西藏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西藏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摘要:本文以“SWOT分析法”为理论依据,主要从S(优势)、W(劣势)、O(机遇)、T(威胁)等方面对影响西藏发展生态旅游的内部条件、外部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并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西藏生态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西藏生态旅游SWOT分析建议“SWOT分析”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H. Weihrich)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提出的。

所谓 SWOT 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

“SWOT”4 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S(Strength)强项、优势;W(Weakness)弱项、劣势;O(Opportunities)机会、机遇;T(Threats)威胁、对手。

在西藏生态旅游发展中, S (优势)是指:气候优势,有优越的气候条件;资源优势,有良好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开发潜力优势,生态旅游开发潜力很大,有待挖掘。

W(劣势)是指:软硬环境总体较差;各类人才短缺及建设资金的缺乏;旅游季节性的制约。

O(机遇)是指: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平稳定的经济社会大环境。

T(威胁)是指:同类资源的竞争;过度的旅游开发和不文明旅游行为对资源的破坏;其它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

一、内部优势(一)优越的气候条件相对封闭的地形地貌造就了西藏独特的高原气候。

西藏的气候除了呈现出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总趋势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区域气候和明显的垂直气候带。

气候的垂直变化在高原东南和东部高山峡谷地区特别明显,在水平距离仅数十公里的范围内,自下而上呈现出热、温、寒三带的自然景观,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相比,西藏气温偏低,年温差小;日出后地表升温快,即使在冬季,只要有阳光也会感到温暖如春。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原紫外线辐射特别强烈,使得平原地区许多常见的病菌在这里难以生存繁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藏高原旅游资源评价及SWOT分析
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胜利建成通车,标志着青藏高原从此进入新的开发时期,青藏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也面临着十分艰巨的挑战。

青藏高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既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也是非常紧迫的政治任务。

从地貌形态上看,青藏高原包括西藏、青海的全部,以及甘南、川西、滇西北等几个藏族自治州。

本文主要指青海和西藏两个行政地域单元,面积23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巨大山脉、高原和盆地,中国的主要大江大河都从这里奔腾而下。

青藏高原地域高亢,景观奇特,藏文化与茫茫雪原融为一体,神山、圣水,天然、神秘,发展旅游业大有希望。

一:青藏高原旅游资源评价
(一)世界屋脊风光无限
北部是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及昆仑山和祁连山;西南部是喜马拉雅山,举世闻名的珠穆朗玛峰就坐落在此;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于中部横亘东西。

青藏高原分布着高大雄峻的山峰,尤以西南边境附近最为集中。

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仅西藏就占了2/3强。

超过7000米的高峰有50座以上,大部分位于西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

全区对外开放的海拔在6200米以上的山峰达22座,其中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座,7000米~7999米之间的山峰14座,6000米~6999米之间的山峰5座。

这些高山雪峰具有无穷的魅力,是世界各国人士登山旅游的极好地方,现要求到我国登山探奇的旅游者络绎不绝。

(二)大江大河发源地景观独特
西藏是我国河流最多的省区之一,区内流域面积大于10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20多条,大于2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100多条。

著名的雅鲁藏布江长达178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有“天河”之称。

青海是三江之源,从这里流淌出的河水哺养了中华民族。

在青藏高原流域内河谷上方保留着平坦的高原面和宽浅的盆地,草甸绿洲及成群的牦牛、洁白的羊群、奔跑的藏羚羊和野驴……勾画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图画,引人入胜。

有的盆地内、山谷里还有碧蓝的湖泊点缀着,它们大部在海拔4200米以上。

这些湖泊的周围,水草肥美,既是藏天鹅、雁、鸭等野生飞禽的栖息地,又是游客观鸟、休假、疗养、泛舟垂钓等的旅游处所。

(三)历史独特,文化灿烂
虽是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距今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以古墓群、古庙、古岩画、古城堡为特色的名胜古迹众多。

西藏的历史遗存首推遍布于各地的寺院建筑。

西藏的寺院多为历经风雨沧桑的古迹,充分反映了藏族人民在建筑和装饰艺术方面的成就和才能。

与寺院建筑本身不可分割的艺术是其内部极为丰富多彩而又生动多姿的壁画和塑像。

这些壁画,有的刻画着西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些生动场面,有的记录着重大的历史事件,有的生动地反映了杰出人物的事迹等。

还有其他历史遗存遍布于西藏许多地方,如古碑、石刻、庄园、炮台、古墓群、出土文物等。

(四)雪域高原养育了众多优秀的民族
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回族、蒙古族、怒族、独龙族、土族、撒拉族和汉族是青藏高原区的主要组成民族,其中还包括未识别的夏尔巴人。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独具特色,尤其是民族服饰、习惯、节日,富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并伴有各种美妙的传说,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五)名优土特产品众多且独具特色
手工业品除藏毯、氆氇、卡垫等外,还有精制的藏式家具、茶壶、奶罐、器皿、木碗、竹器、扁烟盒、木杓、木匙、祭器、法器、金碗、佛像、法号、雕像、牦牛尾巴、牛角、泥
菩萨、石刻菩萨、小石片经文、藏刀、腰刀、金银手饰、骨雕、绘画、藏香、雕塑等等。

这些物品既具实用性,又具观赏性,有很强的纪念意义,是藏民族手工艺品的瑰宝。

精湛稀有的"三绝"工艺美术(酥油花、绘画、堆绣)久负盛名。

二、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S和O(Strengths and Opportunities,优势与机遇)
世界屋脊景观独特,神奇神秘;
全国人民支援西藏,政策优惠;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使该地区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西进东出空中走廊建设步伐加快;
青藏铁路的修建大大改善该地区的内部交通联系,也使从西北地区进入青藏高原更为方便、安全;
中国已经加入WTO,境外游客的进出越来越方便;
我国正处在旅游业快速发展阶段,据国家旅游局预测,今后一段时间内全国旅游业将以15%的速度持续高速发展,青藏高原越来越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二)W和T(Weakness and Threats,劣势与挑战)
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的劣势和挑战可以概括为“高、远、险、贵、脆”五个字。

其中高: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空气中含氧量只相当于其他地区的70%;一般人进出青藏高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至于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如果不经过特别的适应性训练和携带必要的设备,则难以到达。

远:远离人口重心和经济中心,内部及周边地区人口稀少,出游能力低。

险:一是高原反应使很多人望而怯步,这实际上是误会;另一方面,是西藏公路交通线路质量不高,雪崩、滑坡、泥石流导致的交通事故不时发生。

贵:由于距离远,进出高原交通线路少,导致旅游花费上升。

一般国内旅游3-5日游不过2000多元,但到青藏旅游至少也得5000元以上。

脆: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当地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与一般游客的认识差别巨大;文化多样性保护难度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