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骏马》赏析
《张承志·黑骏马》原文主题赏析概要

《张承志·黑骏马》原文主题赏析概要文学名作《张承志·黑骏马》原文|主题|赏析|概要作者简介张承志,回族,原籍山东省济南市,1948年在北京出生。
1967年于清华附中毕业到内蒙古乌珠穆沁旗插队4年。
1975年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历史语言系,1981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主要进行北方民族史研究工作。
张承志是青年作家、学者,他在蒙古历史和北方民族史的研究工作中有一定成果,在小说创作上也是硕果累累。
他的初作是蒙文诗《做人民之子》和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并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荣誉奖。
此后发表的小说有中篇小说《阿勒克足球》,获第一届《十月》文学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黑骏马》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春天》获1983年北京文学奖。
《北方的河》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7年又出版了长篇小说《金牧场》。
内容概要白音宝力格,离开草原9年了,他从牧人变成了畜牧厅的科学工作者。
但他始终不能忘记奶奶唱给他的歌——《黑骏马》。
很久以前,那时,白音宝力格的母亲去世了,父亲是公社社长,整天忙着在牧场跑,没时间管他。
他住在公社的镇子里,已经越学越坏,居然偷了武装部的短枪,把天花板打了个大洞。
于是父亲便把白音宝力格送到草原上一位老奶奶家。
奶奶家只有一个孙女,叫索米娅,与他同岁。
在奶奶家,他学会了拾粪,捉牛犊,轰赶春季里带羔的羊;学会了套上犍牛去井台上拖水;学会了用小马杆套羯羊和当年的马驹子。
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都是奶奶的宝贝。
他们俩一块干活,一块在三年级学习蒙文和算术;一起骑在牛背上去拖水;一起钻进奶奶的皮被里听奶奶讲那遥远神秘的故事。
白音宝力格已经习惯了草原并且离不开它了。
13岁是蒙古儿童第一次得到众人礼遇的年头。
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在13岁那年过年时,他俩照例收到了牧人给的各种礼物。
《黑骏马》赏析

《黑骏马》故事梗概
哦,别了,我的草原上的百灵鸟儿,我的披着红 霞的、眸子黑黑的姑娘,我已经永远地失去了 你„„ 我目不转睛地望着索米娅。那个梳着羊犄角小辫 和我同骑一牛的小女孩,那个紧束着腰带朝我奔 来的少女,那个红霞中的姑娘,还有那个赶车人 泥屋里的主妇,都闪电般地从我眼前掠过,我似 乎已经从中辨出了一道轨迹,看到了一个震撼人 心的人生和人性的故事。
奇迹出现:
初春一场天昏地暗的风雪过后,一匹漆黑漆黑的 马驹子站在我们的包门外。白发额吉说,这是神送 给白音宝力格的。
《黑骏马》故事梗概
“我要给这匹马取一个响亮的名字!我要叫它‘ 钢嘎·哈拉’!它一定会成为一匹真正的黑骏马! 我要骑着它走遍整个草原! ” “巴帕,等你真的走遍草原以后,你会骑着 你的钢嘎·哈拉回来看我吗?” “当然!”
张承志简历
1981年毕业获民族历史语言系硕士学位,分配到中国 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 1982年发表《黑骏马》,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 篇小说奖。 1984年发表《北方的河》,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 中篇小说奖。
1985年当选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小说选刊》编委。
蒙古古歌《钢嘎·哈拉》
漂亮善跑的我的黑骏马哟 拴在那门外那榆木的车上 善良心好的我的妹妹哟 嫁到了山外那遥远的地方
※ ※ ※
向一个放羊的人打听音讯 他说,听说她运羊粪去了 朝一个牧牛的人询问消息 他说,听说她拾牛粪去了 我举目眺望那茫茫的四野呵 那长满艾可的山梁上有她的影子 黑骏马昂首飞奔哟,跑上那山梁 那熟识的绰约身影哟,却不是她
“他以一个人的存在平衡了中国文坛。”
张承志代表作
小说集《黑骏马》《北方的河》《黄泥小屋》 散文集《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神》《聋子
《黑骏马》:命运、荣耀与自由的驰骋

黑骏马:命运、荣耀与自由的驰骋
引言
《黑骏马》是一部以战争为背景的文学作品,讲述了主人公黑骏马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人与动物之间建立了特殊的情感纽带,通过黑骏马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命运、荣耀和自由等主题。
命运的扭转
主人公黑骏马最初生活在一个安稳的环境中,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改变了他的命运。
这场战争将他从舒适而平凡的生活中拖入残酷而危险的世界。
身处于巨大压力之下,黑骏马不得不努力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荣耀与勇气
在战争中,黑骏马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
他是一匹真正勇猛善战的战驹,在高速奔跑、迎面冲锋时展现出惊人的力量和速度。
他用自己坚毅而顽强的毅力履行着战士的使命,为胜利和荣耀而不懈努力。
自由的追求
尽管身陷战乱之地,黑骏马内心深处保持着对自由的渴望。
他不愿被束缚,渴望奔驰在自己选择的天地中。
在压抑与束缚中奋勇前进的同时,黑骏马积极追求自由,并展现出对生活更好的向往。
结论
《黑骏马》通过描述主人公黑骏马在战争环境中的命运、荣耀与自由的斗争来探讨了人性、生存和理想等重要主题。
这部作品引发了读者们对于命运和自由意义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勇气、坚持与追求新生活的热爱。
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在面临命运挑战时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勇往直前,坚守信仰并追寻属于自己的荣耀和自由。
《黑骏马》:一匹马与其主人的不屈精神

《黑骏马》:一匹马与其主人的不屈精神1. 引言1.1 概述这篇文章将探讨《黑骏马》这个故事中的一匹马与其主人之间所展现出来的不屈精神。
通过描述黑骏马和主人的相遇背景以及他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努力与战胜,我们将深入探究不屈精神在个体成长和互相影响方面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讲述,每个部分都涵盖了整个故事的不同方面。
首先是引言,介绍了文章的整体内容结构以及主要讨论的“黑骏马”故事。
然后是第二部分,描述了黑骏马和主人是如何相遇的,通过背景介绍揭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点或矛盾。
接着,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详细描述黑骏马所经历的挣扎与战胜困难的过程,并探讨取得成功和突破关键因素。
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主人对黑骏马产生的影响以及从彼此身上学到了什么,同时还会强调彼此之间的互相激励和成长经历。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黑骏马与其主人所展现出的不屈精神的意义和价值观念,并向读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黑骏马》这个动人故事,探讨并强调不屈精神在个体成长以及彼此之间互相影响方面的重要性。
我们希望读者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坚定自己追求成功、克服困难的决心,并理解到与他人之间相互支持和共同成长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这个故事,我们也期望读者能够挖掘出更多潜藏在其中的智慧和启示,为自己的生活注入更多勇气与动力。
2. 黑骏马与主人的相遇:2.1 主人的背景介绍:主人名叫杰克逊,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牧场主。
他从小就对马匹养殖和训练感兴趣,并以此为生。
杰克逊在马术领域有着良好的声誉,他深知马匹与人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对于成功训练出一匹优秀的赛马至关重要。
2.2 黑骏马的故事背景:黑骏马原本是一个流浪马,它曾经生活在一个荒凉的地方,没有稳定的食物和水源。
因此,在这种恶劣环境下,黑骏马变得野性而顽固。
2.3 两者如何相遇:一天,在寻找新的潜在种马时,杰克逊无意中发现了黑骏马。
虽然黑骏马看起来狂野而不可控制,但其标志性的气质引起了杰克逊的注意。
《黑骏马》中的人性探讨

黑骏马中的人性探讨《黑骏马》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由法国作家让·卡尔福撰写。
该小说以19世纪晚期的法国乡村为背景,通过故事中各个角色的表现和冲突,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黑骏马》中的人性进行详细分析。
1. 主人公弗朗斯与他父亲之间的关系弗朗斯是《黑骏马》的主要角色之一,他与自己固执而保守的父亲之间存在着鲜明对比。
在小说中,弗朗斯渴望自由和冒险,梦想着成为一名骑手,并最终与黑骏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结。
然而,他父亲却希望他安于传统、稳定的生活方式。
这种父子之间的矛盾引发了读者对于个体意志与社会规范之间关系的思考。
2. 黑骏马代表的意义黑骏马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象征角色。
它是弗朗斯追求自由和独立的象征,也代表着人性中的冲动和欲望。
黑骏马既有力量又野蛮,它挣扎着反抗人们对于它的束缚与控制。
通过与黑骏马之间的纠葛,小说传递出了人性中困难、复杂和不可避免的一面。
3. 社会秩序与个体需求之间的冲突《黑骏马》还揭示了社会秩序与个体需求之间的冲突。
小说中许多角色都被社会规范所束缚,他们无法按照自己内心真实的愿望去生活。
这种冲突使读者思考社会道德观念对于个体自由意志的压制。
4. 自我认同与社会期待之间的矛盾在《黑骏马》中,许多角色都面临着自我认知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内外冲突。
他们努力塑造符合社会标准的形象,却难以真正满足内心深处真实而复杂的需求。
这种矛盾使得人性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在小说中得到了凸显。
综上所述,《黑骏马》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考和深度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于主人公弗朗斯、黑骏马以及其他角色的描绘,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自由意志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等议题。
这部小说引发了读者对于个体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交互影响的思考,并带给人们有关人类行为动机和社会道德的深刻洞察。
《黑骏马》的艺术特征

《黑骏马》的艺术特征
张承志对草原有着深厚的感情。
《黑骏马》描绘了草原严峻而又有诗意的人生,赞美了草原人民强健的生命力和纯朴的人性。
从爱情故事本身来说,《黑骏马》表现了文明和愚昧的冲突,对破坏美好爱情的野蛮习俗和陈腐观念进行了否定和抨击。
在爱情故事下面,隐藏着对草原女人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宽容精神胸怀的发掘。
索米娅的形象是单纯地、又是丰厚的。
从她的一生,可以看到人的恒定的生命运动。
从白音宝力格九年后对昔日恋人的寻求中,《黑骏马》表达了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普遍主题——一个人生之谜。
男主人公的孤独的奔走、寻找、求索,是张承志小说的一个共同特色。
这“孤旅”构成了其情节结构的基本线索。
《黑骏马》具有某种超越性情思和整体象征意味,具有比较明显的抽象化审美特点,代表了一种现代艺术的走向。
《黑骏马》被誉为深沉的草原牧歌,悠长而有韵味,给人以美的感受。
张承志避开了传统文化对自然单纯的欣赏,猎奇的感性表现角度创造了文学表现自然的新途径。
《黑骏马》:意志与斗争的坚持

黑骏马:意志与斗争的坚持
1. 简介
《黑骏马》是法国作家让·吉诺的小说,讲述了一匹名叫“黑骏马”的马的故事。
这匹黑骏马通过不断努力、坚持和勇气,战胜了各种困难和挑战,最终实现了
自己的梦想。
2. 意志的力量
在《黑骏马》中,作者通过黑骏马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意志的力量。
无论是面
对文化差异、强权压迫还是心理困扰,黑骏马始终保持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顽
强的毅力。
他不会轻易屈服于困境,而是通过努力奋斗来克服难关。
3. 斗争精神
在这部小说中,“黑骏马”代表了斗争精神的象征。
无论是与其他竞争对手比赛,在艰苦严苛的环境下生活,还是面对经济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黑骏马都
能够展现出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他永远不会放弃,始终相信只要努力奋斗,
就能够战胜困难并达到目标。
4. 坚持梦想
黑骏马的坚持梦想也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
尽管他面临着很多阻碍和挑战,但黑骏马始终保持对自己梦想的追求,并为之努力奋斗。
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黑骏马都能从中找到动力和灵感,坚定地走向自己的理想。
5. 结语
《黑骏马:意志与斗争的坚持》通过讲述一匹马的故事,传递了人们面对困难时要坚持、勇敢和努力奋斗的重要性。
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困境时,我们应该像黑骏马一样,保持意志力和斗争精神,并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灵感和启示,以更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生活的挑战。
《黑骏马》深层主题探析

《黑骏马》深层主题探析
《黑骏马》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创作的一部小说,它以小说般的
叙事力量、饱满的想象力和深刻的人性思考,刻画出了中国20世纪中期
的一段宏大历史背景和人民内心的思想变迁。
在文学表现层面之外,本书
还包含着深层次的主题,值得我们深入探析。
一、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二、对人性的思考。
三、对自我救赎的思考。
黑骏马的身份象征了人们心中的恶魔,它代表着内心的冲突与痛苦。
黑骏马在自我救赎的过程中不断地追寻自我的本质,同时也放弃了那些追
求物质和权力的欲望。
最终,黑骏马完成了心灵的救赎,也成为了一个慷
慨贤明的人。
这种转变就是自我救赎所要达成的。
小说表现了一个人经历
了磨难和痛苦之后,通过追求自我救赎,重新获得新生的过程。
它启示人们:不论遭遇多少挫折,都要始终保持内心纯洁。
总之,《黑骏马》所涉及的深层主题是多元且丰富的,这些主题不仅
仅是读者在提升审美能力的同时,更是引导着人们去思考生命的存在价值,进而深刻体验人的精神世界与人性较之于现实、生存等问题的复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你不是其其格的父亲呢?为什么?如果是 你该多好啊……哪怕你远走高飞,哪怕你今天也 不来看我!”
a
25
《黑骏马》故事梗概
哦,别了,我的草原上的百灵鸟儿,我的披着红 霞的、眸子黑黑的姑娘,我已经永远地失去了 你……
a
17
《黑骏马》故事梗概
十年前(17岁):
索米娅送白音宝力格去旗里牧技训练班的路 上。“索米娅!我早想好啦,等我明年回来,就 结婚!”
那天的太阳也显示出最纯洁、最优美的人间 的感情。
a
18
《黑骏马》故事梗概
九年前(18岁):
也许是因为几年来读书的习惯陶冶了我的另 一种素质,也许就因为我从根子上讲不是土生土 长的牧人,我发现了自己和这里的差异。我不能 容忍奶奶习惯了的那草原的习性和它的自然法律, 尽管我爱它爱得是那样一往情深。……一种新鲜 的渴望已经在痛苦中诞生了。这种渴望在召唤我、 驱使我去追求更纯洁、更文明、更尊重人的美好, 也更富有事业魅力的人生。
……
我哪里想到:很久以后,我居然不是唱,而是 亲身把这首古歌重复了一遍。
a
11
《黑骏马》故事梗概
钢嘎·哈拉?!我的黑骏马!我怎么认 不出你了呢?是我给你取了这个骄傲的名字。 十四年过去了,时光像草原上的风,它拂面 而过,逝而不返,只在人心上留下一丝令人 神伤的感触。你好吗?我的小伙伴?你在嗅 着我,你在舔着我的衣襟。你认出了我。那 么——你能告诉我,她在哪里吗?
1985年当选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小说选刊》编委。
1987年调海军政治部文化部当专业作家,被英国剑桥 大学国际传记中心收入《世界名人录/世界作家名人 录》。
a
4
张承志简历
1989年辞去公职,游离于文坛体制之外迄今20余年。 1993年发表散文《无援的思想》、《清洁的精神》
和《以笔为旗》,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和文化堪忧 的时刻,提倡“抗战文学”,引起文坛深刻的震动。 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追求理想与真理,崇尚英雄 和牺牲,呼唤高尚美好的人性,是张承志创作的重 要主题,理想主义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 。
《黑骏马》以悲怆的蒙古古歌《钢嘎·哈拉》为情 节框架,将其切开,作为每一章的引子,把作品整 体串联起来的线索,将文学与音乐揉为一体,演绎 着人物的情绪和思绪,营造出作品特有的音乐感。
古歌真正传达的是一种生命的意绪和悲剧意识, “无穷的感伤意境和古朴的、悲剧的美”。
象征主义:洋溢着一种昂扬的格调,闪现出浓郁的 理想主义的色彩。同时,渗透着凝重的历史感,体 现出一种浪漫主义的精神。
她絮叨叨地和我以及前来帮忙的炊事员聊着天气 和一路见闻,又自然又平静。我相信这只是她的 一层薄薄的外壳。此刻的我在她眼里也一定同样 是既平静又有分寸。生活教给了我们同样的本领, 使我们能在那层外壳后面隐藏内心的真实。
a
23
《黑骏马》故事梗概
“索米娅!不,沙娜!你......你说点什么吧!” “奶奶死了。” 我开始艰难地讲起来。我从来没有想到荒僻草原上
那井台上没有水桶和水槽
※ 那长满艾可的山梁上有她的影子
路过了两家当作“艾勒”的帐篷 黑骏马昂首飞奔哟,跑上那山梁 那人家里没有我思念的妹妹 ※ 那熟识的绰约身影哟,却不是她
a
10
《黑骏马》故事梗概
我第一次听到它的旋律还是在孩提时代。记得当 时我呆住了,双手垂下,在草地里静静地站着, 一直等到那歌声在风中消逝。我觉得心里充满了 一种亲切感。后来,随着我的长大成人,不觉之 间我对它有了偏爱,虽然我远未将它心领神会。 即便现在,我也不敢说自己已经理解了它那几行 平淡至极的歌词。
a
12
《黑骏马》故事梗概
二十多年前:
“额吉!我把白音宝力格交给你啦。” 白头发的奶奶高兴得笑眯了眼,亲热地把我
揽进怀里,滋地一声在我额上亲了一下。 一旁有一个文静地喝茶的、黑眼睛的小姑娘。
“你叫什么名字?” “索米娅。你是叫白音宝力格吗?”
a
13
《黑骏马》故事梗概
十四年前:
我和索米娅都十三岁了。 十三岁是蒙古儿童第一次得到众人礼遇的年头。 在这样重要的节日,我居然和女人家一样,赶着牛 车去串门。我什么时候才能有匹马呢?
a
27
《黑骏马》故事梗概
当我的长调和全部音乐那久久不散的余音终于悄 然逝尽的一霎间,我滚鞍下马,猛地把身体扑进 青青的茂密草丛之中。我悄悄地亲吻着这苦涩的 草地,亲吻着这片留下了我和索米娅的斑斑足迹 和炽热爱情,这出现过我永志不忘的美丽红霞和 伸展着我的亲人们生路的大草原。我悄悄地哭了, 青绿的草茎和嫩叶上,沾挂着我饱含丰富的、告 别昔日的泪珠。我想把已成过去的一切都倾洒于 此,然后怀着一颗更丰富、更湿润的心去迎接明 天。
“他以一个人的存在平衡了中国文坛。”
a
5
张承志代表作
小说集《黑骏马》《北方的河》《黄泥小屋》 长篇小说《金牧场》《西省暗杀考》《心灵史》 散文集《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神》《聋子
的耳朵》《敬重与惜别——致日本》《你的微 笑》等
a
6
张承志的偏颇
由于我的出世,哲合忍耶才算有了第一个用汉文 写作的作家。
“当然!”
a
15
《黑骏马》故事梗概
十二年前(15岁):
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一起给马备鞍,调马。 白音宝力格突然发现索米娅出落成了“一个颀 长,健壮、曲线分明、在阳光下向我射出异彩的 姑娘”。
“我从小就盼着长成个男子汉。可是男子汉 原来完全不仅仅是拥有一匹骏马。我根本没有料 到,也没有理解这一切,我太年轻了。”
有这样一个严厉的法庭,在准备着对我的灵魂的审 判。我讲着,泪水止不住哗哗流下。 这是我第一次哭。以前我从来没有流过眼泪。甚至, 我曾怀疑这是自己的一种生理缺陷。我总是咬着牙 关,皱紧眉头,把一切痛楚强咽而下。 “别这样,白音宝力格,难道有永远活着的老人么?”
a
24
《黑骏马》故事梗概
其其格,你有一个巴帕,现在正骑着一匹举世无 双的漂亮黑马在闯荡世界。我们给这匹马取名叫 钢嘎·哈拉——黑骏马。这巴帕就是你父亲,他叫 白音宝力格。会有一天,他突然骑着黑骏马来到 这里,来看我们……
a
16
《黑骏马》故事梗概
十一年前(16岁):
“伯勒根,伯勒根,姑娘涉过河水,不见故乡 亲人 ”
“索米娅!如果你也跨过这条河,给了那遥远 的地方,我会愁死的!你们俩就在咱们自己的家里 成亲吧!你们结成夫妻,我一个宝贝也不会丢 掉......”
父亲也高兴地同意了,但我和索米娅并没有占 用炉灶北侧的白垫毡。
健先生研究生。 1978年发表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一举
成名,步入文坛。
a
3
张承志简历
1981年毕业获民族历史语言系硕士学位,分配到中国 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
1982年发表《黑骏马》,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 篇小说奖。
1984年发表《北方的河》,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 中篇小说奖。
第三讲 张承志《黑骏马》
——理想主义的歌吟
a
1
张承志
学者型作家 一个理想主义的精神漫游者 今天的鲁迅 中国文学中一面独立的旗帜
一位不矫饰、不虚伪、敢说真话的真正的知识分子
a
2
张承志简历
1948年秋出生于北京一个回民家族。 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8-1972年到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插队当牧民。 1972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 1975年毕业,分配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做考古工作。 1978年以突出成绩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翁独
a
31
《黑骏马》深层意蕴
城市文明与草原文化的冲突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 现代文明道德与原始母性道德的冲突
a
32
《黑骏马》深层意蕴
默默忍受生活的一切灾难,却对所有的生 命抱有无限的仁慈。
超越痛苦的生命态度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3
《黑骏马》深层意蕴
草原的原始母性:宽容、崇高 宽容邪恶 善待生命
a
34
《黑骏马》艺术美
我目不转睛地望着索米娅。那个梳着羊犄角小辫 和我同骑一牛的小女孩,那个紧束着腰带朝我奔 来的少女,那个红霞中的姑娘,还有那个赶车人 泥屋里的主妇,都闪电般地从我眼前掠过,我似 乎已经从中辨出了一道轨迹,看到了一个震撼人 心的人生和人性的故事。
a
26
《黑骏马》故事梗概
再见吧,我的沙娜,继续走向你的人生。让我带着 对你的思念,带着我们永远不会玷污的爱情,带着 你给我的力量和思索,也去开辟我的前途……如果 我将来能有一个儿子,我一定再骑着黑骏马不辞千 里把他送来,把他托付给你,让他和其其格一块生 活,就像我的父亲当年把我托付给我们亲爱的白发 奶奶一样。但是,我决不会像父亲那样简单和不负 责任;我要和你一块儿,拿出我们的全部力量,让 我们的后代得到更多的幸福,而不被丑恶的黑暗湮 灭。
如今你只能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既然你举 意要统一人心和历史。
我要实现比诗更重要的一生,让它的美丽和沉重 成为后世信仰的一盏明灯
a
7
《黑骏马》
主要人物: 白音宝力格(“我”)、索米娅、白发额
吉 钢嘎·哈拉 (黑骏马) 其其格
次要人物: 父亲、黄毛希拉、达瓦仓、女教师
a
8
《黑骏马》
伯勒根草原:远离古时的会盟敖包和锡林河 的荒僻草原
a
35
下次课——
路遥《人生》
——平凡的世界 不平凡的人生
a
36
伯勒根河:出嫁姑娘告别亲人的地方 白音乌拉:遥远的大山
a
9
《黑骏马》
蒙古古歌《钢嘎·哈拉》
漂亮善跑的我的黑骏马哟 拴在那门外那榆木的车上
向一个放羊的人打听音讯 ※ 他说,听说她运羊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