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鲁迅PPT课件
《风筝》ppt课件

湘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风筝》PPT课件 (1)

1.下列词语全是形容人物神情的一项是(
)
C
A 寂寞 憔悴 可鄙 恍然大悟 B 惊惶 宽恕 肃杀 恍然大悟
C 傲然 寂寞 憔悴 惊惶 D 傲然 诀别 荡漾 惊惶
目录 CONTENTS
2.联系上下文,写出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 伶仃得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伶仃:
凶ě 恶 s什hé物n
m劳ú模
wù 恶心 什么 模样
嫌恶
目录 CONTENTS
3 近义词
点缀—装点 惊惶—惊慌 绝望—失望 嫌恶—厌恶 宽恕—饶恕 惩罚—处罚 可鄙—可恶 伶仃—孤单 寂寞—落寞
4 反义词
嫌恶—喜爱 惩罚—奖励 离别—重逢 温和—严厉 惊惶—镇静 糊涂—清醒
倘若 :
假若,假如,如果。
(2)“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中“我的惩罚”指什么?
(3)文中所说的“幼小时候的这一幕”,具体指前面 的哪一件事?
(4)“于是幼小时候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 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读一句,你感悟到了什么?
深深地自责。)
(感悟到作者内心的愧疚与忏悔,心情十分沉重,
1.“我”为什么总想弥补自己的过失?
2.课文结尾写“我们”兄弟会面的时候,“我”叙述到风筝这一事时,弟弟的 态度怎样?这说明了什么?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 了。”弟弟的态度说明弟弟对“我”儿时粗暴地毁坏他的风筝和事已经全然忘却。他对 “我”儿时精神虐杀般的管束毫无抗争,毫无怨恨,时过境迁,已经忘得一干二净。 被 虐杀者的麻木,这令人感到悲哀而沉重。Βιβλιοθήκη 听朗读课文按照要求,思考:
湘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风筝》PPT课件(4篇)

思考: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找出本课的生字,并画出不懂的地 方。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
掌握生字
tǎng
mò
bǐng
bǐ
倘 寂寞 笑柄 可鄙
huǎng
zhì
恍 然大悟 掷
fá
惩罚
shù
宽恕
多音字
模{ mú (模样) mó (模型)
在小屋里。
傲然: 神气十足,洋洋得意的样子。 绝望: 希望彻底断绝。
浏览课文,思考再讨论: 1.综观全文,谈谈作者是如何在误解冲突中表现浓浓亲情的?
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从字里行间流露 出的是手足之情: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了小兄弟有出 息,那气愤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过 去了,虽为兄长,也一心想补过,得到兄弟的宽恕,情真意切, 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一)(1)回忆故乡放风筝的情形。
回 忆
(二)(2-3)
“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毁坏他的风筝。
往
事
(三)(4-7)
抒发内心无比沉重的悲哀感受。
1、在文 中找出弟弟对放风筝入迷情状的句子,思考;这些 句子在文 中有什么作用?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风筝》PPT课件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28.风 筝
1、作者 鲁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
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 《野草》
文学常识
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狂人日记》
生字及词语积累 惊异
可鄙柄 瑟缩
嫌恶
点缀 宽恕
苦心孤诣
恍然大悟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可鄙 宽恕
惊惶
瑟缩
虐杀
苦心孤诣
恍然大悟
默读课文,说说你从 课文中都读懂了什么? 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 受到的?默读课文, 勾画相关语句并做批 注,也可带着自己的 感受读一读。
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 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 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 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 两个瓦片风筝的纠缠解开了, 他高兴的跳跃。
他向着大方凳,坐 在小凳上;便很惊 惶地站了起来,失 了色瑟缩着。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 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 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 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 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 重很重地堕了下去”
满天的风筝 周粲.
我在草地上坐着。我的头上,是傍晚六时的天空。天空中,这里也是风筝,那里也是风筝。 我从没见过这样多的风筝,在这样的一个天空中飘荡着。儿时,如同隔世般遥远的儿 时.我自己也放过风筝的。多半是跟二哥一起放。更多的时候,我手里只紧抓住那捆缠在香烟 罐上的丝线。我眯着双眼,仰面凝视天空中自己所放的那一个风筝。当然,也东看看西看看别 人的风筝,如果天空中还有别人的风筝的话。记忆中,天空中是一定有别人的风筝的;因为放 风筝,似乎也有固定的季节。季节一到,任何一家的孩子,都会纷纷放起风筝来。至于放的地 点,或者是广场上,或者是马路上,或者是屋顶上。广场不是到处都有的.从我家到广场去, 相隔一小段路程,我们有时也懒得去。马路上可以放风筝,确是一点也不假。那时的马路和今 天的马路比起来,可差得远了。那时的马路,任何时候都是只有几辆车,至于横街,车子的数 目更少得可怜;所以孩子们在设法叫风筝起飞时.可以手里拉着一根线,在大街上跑;而且频 频回顾,看看背后的风筝,是不是已经顺风飞起了。但是我和二哥都不敢在马路上放风筝.这 倒不是因为我们兄弟两个人缺少冒险精神,而是因为怕父亲知道了会驾会打。父亲管我们,管 得很严。但我们也有很理想的放风筝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家的屋顶上。我们家的三楼,开了一 个小小的天窗.只要用一根木棒向上一撑,把天窗打开,我们立刻就可以爬到屋顶上去。屋顶 上,有一个狭长的小阳台,我们就在阳台上放风筝。屋顶上的风很大,风筝拿在手里,只要料 几抖,就会摇头摆脑地飞起来了。这时候,二哥就喊:“放线!放线!快!……”于是我就马 上用右手,把缠在香烟罐上的线拉出来。但是风大的时候,笨手笨脚,还是来不及拉出线来, 二哥不耐烦了,会从我手里把香烟罐抢了过去,一手紧抓罐的一端,让另一端对着风筝飞升的 方向.于是一刹那间,罐上的线,使咿咿呀呀一圈又一圈地飞了出去。定睛看时,风筝已经飞 到离我们很多丈远的高空中,而罐上的线,忽然都不见了。我还记得,我们当时放的风筝,都 是二哥自己糊的。二哥不会念书,但是有糊风筝的手艺。他糊的都是蝴蝶风筝,比一般的风筝 都要大很多,而且涂上花花绿绿的颜色。当这样一个灵丽特殊的风筝升到天空中时,二哥有一 份满足,也有一份骄傲。 问:本文与《风筝》感情基调有不同之处?
风筝语文课件.ppt

2)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 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 寒威和冷气”?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 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 悲哀。
“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 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 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 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 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 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并不耿耿于怀。
5)“我”懂得游戏的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 体现了作者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鲁迅一旦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 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 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 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 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的解剖自己,他的 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该集 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 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 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 抗争。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 历正月初一,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发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 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 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读第一段回答:1)第一段属于什么描写?作
用?此段有何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严冬肃杀的气氛,烘托“我”悲哀的心情。
开篇点题,引出回忆,定下感情基调
2)既然基调是悲哀的,为何“故乡的 风筝时节”却写得很温和、鲜明?
1.交代了惊异的原因。
2.使往事的温和与现实的寒威形成对比。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 现实,向往光明的心情。
亲情
亲情是风,她吹面不寒 亲情是雨,她沾衣欲湿 亲情是星星,明澈的双眸也不知道他的数量 亲情是太阳,枯干的心灵也不知道他的能量 亲情是天,你根本无法诉说她的博大 亲情是地,你根本无法探知她的宽厚 人类有了娅当合夏娃的开始,亲情便没有了结束 新婚燕尔之时,缔结亲情 洞房花烛之夜,创造亲情 寿比南山之日,筑造亲情 福如东海之时,享受亲情 世界有多大,亲情就有多大 成功之时有亲情,失望之时亦有亲情 痛苦之时有情亲,幸福之时也有亲情 亲情是一根长长的金线,线的两端是父母 亲情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的彼岸是故乡 亲情是一个不老的民族,那个名字是祖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风筝》鲁迅 课件

掌握字词,清障碍
duò落
笑bǐng
jué别
sè缩
荡yàng
宽shù
丫chà
chéng罚
嫌 wù
huǎng然大悟
nüè杀
zhì 在地下 shí qiáo cuì苦心孤yì 物
偶而-偶尔
发见-发现
那里-哪里
胡蝶-蝴蝶
shí
huá ng
sè
shù
什物 丫杈
惊惶 伶仃
瑟缩 嫌
duò
宽恕
bǐ
chà lí dīng xiá wù ng n
恶
可鄙
yì
zhì nü è
掷
憔悴
虐杀
模样
堕
蜈蚣
苦心孤诣
qiá cuì mú o
wúgōng ché ng
惩罚
è 凶恶 恶 ě 恶心 wù嫌恶
什物 shí 什 shé 什么 n 劳模 mó 模 模样 mú
伶仃: 孤独;没有依靠。文中指风筝少。
憔悴: 本指人瘦弱,面色不好看。此指风筝色彩黯淡。
苦心孤诣: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别人所达不到的。 诀别: 分别(多指不易相见的离别)。 笑柄: 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 虐杀: 虐待人而致死。
• 他孤独地坐在小屋子里,眼里含着泪花,呆呆地望 着被撕坏的风筝,啜泣着,啜泣着……
• 17、你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我受到了惩罚? • 从“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 重地随下去了”一句可看出。 • 18、为什么说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 我向弟弟认错,可他却全然忘却,毫无怨 恨,没什么宽恕可言,而自己也无法补过 ,心里很沉痛,这我没有想到的。所以是 无可把握的悲哀。
• 10、文中写我补救过失的办法有哪两种? 但第一种办法是不行了,为什么? • 一是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和他一起放。 二是去讨他的宽恕。 • 但第一种办法是不行的,是因为我们到了 中年,早已过了放风筝的年纪。 • 11、“脸上已有生的辛酸条纹”句中“生 ”的含义? • 1)指脸上条纹形状像“生”字的形状。 • 2)生活的艰辛体现在脸上。
语文七年级上册《风筝》优秀课件:20页

鲁迅能够在非常短小的篇幅内,融入非常厚重的内 涵和犀利的观点,这很了不起! 鲁迅是20世纪亚洲最伟大的作家。 — 大江健三郎
文本赏析 探究鲁迅对放风筝态度转变原因其价值意义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以后, 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 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 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 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 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难点探究
文中哪些内容依然无法理解
你知道鲁迅希求什么?仅是觉悟者无法弥补的 悲哀吗?课文结尾鲁迅感受到的“寒威”仅是 “四 围的严冬”吗?“严冬”和“春天”各象征了什么?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 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 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 这天空中荡漾了。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 既给我久已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 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我们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 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寒威 和冷气。
1902年,鲁迅去日本学 医学 ,后来作出了 弃医从文 决定,要用笔作武器,唤醒 民众觉悟,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5月,他以“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 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 ,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 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风筝
鲁迅
选自 《野草》
预习反馈 整体把握
三件事:
1.”我”毁坏小兄弟做的风筝。
作业:》……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二、我把小兄弟做的风筝折断了,当时的小兄弟会怎么 想?怎么做?写一段文字具体表现。(100字左右)
风筝课件 《风筝》PPT课件10

风筝课件《风筝》PPT课件10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风筝课件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
1902年被选派赴日留学,先学医,后弃医从文。
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1000万字。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中篇小说《阿Q正传》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散文诗集:《野草》②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③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儿时的“我”粗暴地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而“我”的心情却变得很沉重的事。
④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什么社会吗?⑤文章记叙的顺序有哪几种?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 ... ...自学检查1、读准下列红色汉字的字音丫杈憔悴模样嫌恶可鄙什物惊惶瑟缩惩罚虐杀宽恕堕落蜈蚣伶仃2、形近字。
嫌怒赚恕诀堕决坠抉... ... ...精读课文,思考领悟指名读第1—3自然段,思考:1、“我”和弟弟对风筝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用“﹏”画出弟弟喜欢风筝和做风筝的语句,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读一读有什么感受。
2、“我”之所以嫌恶风筝,不许弟弟放风筝的原因是什么?“我”当时是怎样做的,可见“我”是个怎样的人?3、“我”这样做,弟弟恨“我”吗?为什么不恨“我”?4、为什么“在我看来是笑柄,可鄙的。
”?学习第4自然段,思考:我在什么情况下知道自己错了?理解句子:“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儿童玩游戏是天性,是理所当然的,是正当行为。
游戏能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儿童能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在游戏中增长智力,在玩游戏中增进友谊,在玩游戏中提高能力。
适当玩游戏对于儿童有益无害。
“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中“我的惩罚”指什么?文中所说的“幼小时候的这一幕”,具体指前面的哪一件事?“于是幼小时候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一、掌握下列生字词
筝 zhēng 秃 tū 蟹 xiè堕duo
蕾 lĕi 丫枝 yā zhī 寂寞 jìmò
憔悴 qiáo cuì:形容面容黄
瘦,有病态。
萧杀 凄凉,萧条。
诀别 jué多指不再相间的分
别。 2020年10月2日
2
荡漾 yàng水波微动的样子
嫌恶 wù厌恶
笑柄 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 什物 shí日常应用的各种小器物 惊惶 惊慌 瑟缩 se身体因寒冷 受惊等蜷缩或兼抖动。
虐杀 nüè指用残酷的手段杀
害人。
2020年10月2日
3
傲然 坚强不屈的样子。
宽恕 宽容饶恕
恍然大悟 一下子完全明白或
觉悟过来。
苦心孤诣 yì形容煞费苦心地
去钻营。孤:独自。
诣:学问技艺等所
2020年10月2日
达到的程度。 4
二、默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
大意及思想感情。
三、默读课文,理解本文结
构。 一(1)点题,引起下文。
二(2-11)回忆往事。
三(12)抒发内心无比沉重
的悲哀感受。
2020年10月2日
5
(一)(2)回忆故乡
回 忆 往 事
放风筝的情形。 (二)(3-4)“我”不 准弟弟放风筝。 (三)(5-6)意识到我 那时的行为是“精神”
虐杀。 (四)想补过,却无法
补过。 2020年10月2日
6
四、问题讨论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
筝浮动”,就感到“奇异和悲
哀”这是为什么?
2、“四面还是严冬萧杀……
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
经逝去”?为什么说春天“就
在天空中荡漾了。”?
2020年10月2日
7
3、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 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4、“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 只得心理沉重着。”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心情?
5、为什么说“倒不如躲到肃 杀的严冬中去吧?”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9
2020年10月2日
8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