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化学习题集(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 酶

C.酶在反应前后无质和量的变化
D.酶对所催化的反应有选择性
E.能缩短化学反应到达反应平衡的时间
26.酶促反应的作用是
A.保证产物比底物更稳定B.获得更多的自由能
C.加速反应平衡到达的速率D.保证底物全部转变成产物
E.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27,在形成酶-底物复合物时
E.辅酶为小分子物质有利于酶在介质中发挥酶促作用
10,下列哪种酶含辅助因子Gu2+
A.黄嘌呤氧化酶B,细胞色素氧化酶
C.过氧化氢酶D.脲酶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11,酶保持催化活性,必须
A.酶分子完整无缺B.有酶分子上所有化学基团存在
C.有金属离子参加D.有辅酶参加
E.有活性中心及其必需基团
12,酶催化作用所必需的基团是指
A.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
B,EDrA对金属活化酶类的抑制作用
C.磺胺药类对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D,麦芽糖对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抑制作用
E,反应产物对酶的反馈抑制
48.对可逆性抑制剂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使酶变性失活的抑制剂
B..抑制剂与酶是共价键相结合
C.抑制剂与酶是非共价键结合
D,抑制剂与酶结合后用透析等物理方法不能解除抑制
B.变构调节是快速调节,化学修饰不是快速调节
B.两种形式的转变有酶催化
D.两种形式的转变由共价变化
E.有放大效应
[答案]B
5..测定酶活性时,在反应体系中,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A.作用物的浓度越高越好B.温育的时间越长越好
C.pH必须中性D.反应温度宜以3713为佳
E.有的酶需要加入激活剂
[答案]E
酶测试题及答案

酶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A. 蛋白质B. 核酸C. 脂质D. 糖类答案:A2. 酶的催化作用主要依赖于其结构的哪个部分?A. 活性中心B. 底物结合位点C. 辅酶D. 辅基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酶的主要特性?A. 高效性B. 专一性C. 稳定性D. 可逆性答案:C二、填空题4. 酶的催化效率比非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高约________倍。
答案:10^7 至 10^135. 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通常酶的最适温度在________℃左右。
答案:37三、简答题6. 请简述酶的专一性原理。
答案:酶的专一性原理是指酶只能催化特定的底物进行特定的化学反应。
这种专一性主要取决于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分子的几何形状和化学性质的匹配程度。
7. 酶的活性如何受到pH值的影响?答案: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因为pH值可以改变酶分子的电荷状态,从而影响酶的三维结构和活性中心的功能。
每种酶都有其最适pH值,在此pH值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
四、计算题8. 如果一个酶促反应的速率常数k为0.5秒^-1,底物浓度[S]为1.0 mM,求在初始时刻的初始速率v0。
答案:根据米氏方程,v0 = (k * [S]) / (Km + [S]),其中Km为米氏常数。
假设Km远大于[S],则v0 ≈ k * [S] = 0.5 * 1.0 mM = 0.5 mM/s。
五、实验题9.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酶的专一性。
答案:实验设计包括:(1)选择两种不同的酶和它们的特定底物;(2)准备一系列含有不同底物的试管,每种底物对应一种酶;(3)在相同条件下孵育这些试管;(4)通过测定反应产物的生成量来评估酶的专一性。
预期结果是每种酶只催化其特定底物的反应。
六、论述题10. 论述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酶在生物体内起着催化生化反应的作用,加速反应速率,使生命过程中的代谢反应能够在常温常压下高效进行。
酶的专一性保证了生物体内复杂的代谢途径有序进行,避免了不必要的副反应。
化学酶试题及答案

化学酶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酶不属于水解酶?A. 淀粉酶B. 蛋白酶C. 纤维素酶D. 氧化酶答案:D2.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由哪些氨基酸残基组成?A. 酸性和碱性氨基酸B. 碱性和中性氨基酸C. 酸性和中性氨基酸D. 碱性和酸性氨基酸答案:A3. 酶促反应的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哪个方程描述?A. Michaelis-Menten方程B. Lineweaver-Burk方程C. Hill方程D. Langmuir吸附等温线答案:A4. 酶的活性受哪些因素影响?A. 温度B. pH值C. 底物浓度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5. 哪种酶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催化丙酮酸转化为乳酸?A. 乳酸脱氢酶B. 丙酮酸激酶C. 丙酮酸脱羧酶D. 丙酮酸还原酶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酶的催化效率比非生物催化剂高大约_______倍。
答案:10^72. 酶的化学本质主要是_______和_______。
答案:蛋白质;RNA3. 酶促反应的速率常数(kcat)是指在_______底物浓度下,每分钟每个酶分子转化底物的数目。
答案:饱和4.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含有_______,它们对底物有特异性的识别和结合能力。
答案:活性位点5. 酶的活性可以被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所抑制。
答案:重金属离子;有机磷农药;某些抑制剂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酶的专一性及其生物学意义。
答案:酶的专一性指的是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结构相似的底物。
这种专一性使得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可以高效、有序地进行,确保了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精确调控。
2. 描述酶促反应的一般机制。
答案:酶促反应的一般机制包括底物结合、催化反应和产物释放三个步骤。
首先,底物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接着,酶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最后,产物从酶的活性中心释放,酶恢复其原始状态,准备进行下一轮催化。
(完整版)生物化学酶试题及答案

46.关于酶性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分子中含有辅酶或辅基B.酶使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向加速反应的方向进行C.酶能提高反应所需的活化能D.酶加快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速度E.酶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47.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有金属离子B.所有的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C.所有的必需基团都位于酶的活性中心D.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E.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48.酶加速化学反应的根本原因是:A.升高反应温度B.增加反应物碰撞频率C.降低催化反应的活化能D.增加底物浓度E.降低产物的自由能49.关于辅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催化反应中传递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 B.与酶蛋白紧密结合C.金属离子是体内最重要的辅酶D.在催化反应中不于酶活性中心结合E.体内辅酶种类很多,其数量与酶相当50.酶与底物作用形成中间产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与底物主要是以共价键结合B.酶与底物的结合呈零级反应C.酶诱导底物构象改变不利于结合D.底物诱导酶构象改变有利于结合E.底物结合于酶的变构部位51.全酶是指:A.酶与底物复合物B.酶与抑制剂复合物C.酶与辅助因子复合物D.酶的无活性前体E.酶与变构剂的复合物52.关于结合酶的论述正确的是:A.酶蛋白与辅酶共价结合B.酶蛋白具有催化活性C.酶蛋白决定酶的专一性D.辅酶与酶蛋白结合紧密E.辅酶能稳定酶分子构象53.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的作用错误的是:A.作为酶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参加反应B.与稳定酶的分子构象无关C.可提高酶的催化活性D.降低反应中的静电排斥E.可与酶、底物形成复合物54.酶辅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酶蛋白结合较紧密B.决定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C.能用透析或过滤方法使其与酶蛋白分开D.以非共价键与酶蛋白结合E.由酶分子的氨基酸组成55.关于酶的必需基团的论述错误的是:A.必需基团构象改变酶活性改变B.酶原不含必需基团,因而无活性C.必需基团可位于不同的肽段D.必需基团有催化功能E.必需基团有结合底物的功能56.关于酶原激活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变构调节B.通过共价修饰C.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D.酶原激活的实质是活性中心形成和暴露的过程E.酶原激活的过程是酶完全被水解的过程57.活化能的概念是指:A.底物和产物之间能量的差值B.参与反应的分子所需的总能量C.分子由一般状态转变成活化态所需能量D.温度升高时产生的能量E.以上都不是58.关于酶特异性的论述正确的是:A.酶催化反应的机制各不相同B.酶对所催化的底物有特异的选择性C.酶在分类中各属于不同的类别D.酶在细胞中的定位不同E.酶与辅助因子的特异结合59.关于酶促反应机制的论述错误的是:A.邻近效应与定向排列B.多元催化C.酸碱催化D.表面效应E.以上都不是60.关于酶促反应特点的论述错误的是:A.酶在体内催化的反应都是不可逆的B.酶在催化反应前后质和量不变C.酶的催化能缩短化学反应达平衡所需的时间D.酶对所催化的反应有选择性E.酶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的化学反应61.初速度是指:A.在速度与底物浓度作图曲线中呈直线部分的反应速度B.酶促反应进行5分钟内的反应速度C.当[S]=Km时的反应速度D.在反应刚刚开始底物的转换率小于5%时的反应速度E.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的反应速度62.酶促反应动力学所研究的是:A.酶的基因来源B.酶的电泳行为C.酶的诱导契合D.酶分子的空间结构E.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63.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A.底物浓度B.酶的浓度C.反应的温度D.反应环境的pHE.酶原的浓度64.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底物浓度:A.反应速度成比例增加B.反应速度成比例下降C.反应初速度成比例改变D.反应速度先慢后快E.反应速度不变65.米氏酶的动力学曲线图为:A.直线B.矩形双曲线C.S型曲线D.抛物线E.以上都不是66.当底物浓度达到饱和后,如再增加底物浓度:A.酶的活性中心全部被占据,反应速度不在增加B.反应速度随底物的增加而加快C.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增多D.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失去活性E.增加抑制剂反应速度反而加快67.Km值是指:A.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50%的底物浓度B.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50%的酶的浓度C.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时的底物浓度D.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时酶的浓度E.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时的温度68.关于Km的意义正确的是:A.Km为酶的比活性B.1/Km越小,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大C.Km的单位是mmol/minD.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E.Km值与酶的浓度有关69.关于Vmax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利用纯酶才能测定B.如果酶总浓度已知可从Vmax计算酶的转换数C.是酶的特征性常数D.酶的Vmax随底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E.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各种抑制剂都可使Vmax降低70.关于Km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通过Km的测定可鉴定酶的最适底物B.是引起最大反应速度的底物浓度C.是反映酶催化能力的一个指标D.与环境的pH无关E.是酶和底物的反应平衡常数71.当[E]不变,[S]很低时,酶促反应速度与[S]:A.成正比B.无关C.成反比D.成反应E.不成正比72.当酶促反应速度等于Vmax的80%时,Km与[S]关系是:A.Km=0.1[S]B.Km=0.25[S]C.Km=0.22[S]D.Km=0.40[S]E.Km=0.50[S]73.关于酶的最适温度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是酶的特征性常数B.是指反应速度等于50%Vmax时的温度C.是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温度D.是一个固定值与其它因素无关E.与反应时间无关74.关于酶的最适pH,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是酶的特征性常数B.不受底物浓度、缓冲液种类与浓度的影响C.与温度无关D.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pH是最适pHE.最适pH是酶的等电点75.竞争性抑制剂的特点是:A.抑制剂以共价键与酶结合B.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不相似C.当抑制剂的浓度增加时,酶变性失活D.当底物浓度增加时,抑制作用不减弱E.抑制剂和酶活性中心外的部位结合76.Km值大小与:A.酶的浓度有关B.酶作用温度有关C.酶的性质有关D.酶作用环境pH有关E.酶作用时间有关77.下列对可逆性抑制剂的论述正确的是:A.抑制剂与酶结合后用透析或过滤方法不能解除抑制B.抑制剂与酶以非共价键结合C.抑制剂与酶以共价键结合D.可逆性抑制剂使酶变性失活E.可逆性抑制指竞争性抑制78.下列关于竞争性抑制剂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A.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结合B.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C.抑制剂结构与底物相似D.抑制剂与酶非共价键结合E.抑制程度只与抑制剂浓度有关79.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属于:A.非竞争性抑制B.反竞争性抑制C.不可逆性抑制D.竞争性抑制E.非特异性抑制80.酶受竞争性抑制时动力学参数表现为:A.Km↑,Vmax不变B.Km↓,Vmax↓C.Km不变,Vmax↓D.Km ↓,Vmax不变E.Km ↓,Vmax↑81.化学毒气路易士气中毒时,下列哪种酶受抑制:A.碳酸苷酶B.琥珀酸脱氢酶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含巯基酶E.胆碱脂酶82.关于非竞争性抑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B.不影响VmaxC.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影响与底物结合D.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能与底物结合E.也可称为变构抑制剂83.酶受非竞争性抑制时,动力学参数必须为:A.Km↑,Vmax不变B.Km↓,Vmax↓C.Km不变Vmax↓D.Km↓,Vmax不变E.Km↓,Vmax↑84.反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B.抑制剂与酶结合后又可与ES结合C.抑制剂作用只降低Vmax不改变KmD.抑制剂作用使Vmax↑Km↓E.抑制剂作用使Vmax↓Km↑85、酶受反竞争性抑制时动力学参数表现为:A.Km↑,Vmax不变B.Km↓,Vmax↓C.Km不变,Vmax↓D.Km↓,Vmax不变E.Km↓,Vmax↑86.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A.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与反应时间无关B.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延长反应时间最适温度可降低C.温度升高时反应速度则加快D.低温可使大多数酶蛋白变性失活E.所有酶均有相同的最适温度87.有机磷农药与酶活性中心结合的基团是:A.组氨酸上的咪唑基B.赖氨酸上的ε-氨基C.丝氨酸上的羟基D.半胱氨酸上的巯基E.谷氨酸上的γ-羧基88.当酶促反应速度等于70%Vmax时,[S]为:A.1KmB.2KmC.3KmD.4KmE.5Km 89.下列哪种离子可增强唾淀粉酶的活性A.K+B.N a+C.C u++D.Cl-E.M g++90.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脱氢反应时Km=1/4[S],反应速度应是Vmax的:A.20%B.40%C.60%D.80%E.90% 91.经过透析后的唾淀粉酶活性降低的原因是:A.酶蛋白变性失活B.失去辅酶C.失去氯离子D.失去铜离子E.失去镁离子92.酶活性的定义是指:A.酶与底物的结合能力B.酶的催化能力C.酶原的激活D.酶的自我催化能力E.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能力93.国际生化学会(IUB)酶学委员会1976年规定,酶的一个国际单位(IU)是指:A.在特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所需酶量B.在特定条件下,每秒种催化生成1mmol产物所需酶量C.在特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生成1mol产物所需酶量D.在特定条件下,每秒种催化生成1mol产物所需酶量E.在37℃条件下,每分钟生成1g产物所需酶量94.关于酶原激活的概念正确的是:A.所有酶在初合成时均为酶原B.酶原激活时无构象变化C.激活过程是酶完全被水解过程D.酶原因缺乏必需基团而无活性E.激活过程是酶活性中心形成和暴露过程95.在消化道的酶中,下列哪一种不以酶原为前体?A.胰蛋白酶原B.肠激酶C.胰凝乳蛋白酶D.弹性蛋白酶E.羧基肽酶96.关于变构酶的论述错误的是:A.变构酶为多亚基组成B.如底物与一亚基结合后,使其它亚基迅速与底物结合称正协同效应C.正协同效应的底物浓度曲线呈矩形双曲线D.底物与一亚基结合后,使其它亚基结合底物能力减少称负协同效应E.变构效应剂与一亚基结合后,使酶其它亚基迅速与底物结合为异促协同效应97.关于变构调节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变构效应剂结合于酶的变构部位B.变构效应剂与酶以非共价键结合C.变构酶活性中心可结合底物D.变构酶动力学曲线呈S型E.变构调节是属于一种慢调节98.关于变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构抑制剂可使S型曲线左移 B.变构抑制即为负协同效应C.变构效应与酶的四级结构有关D.变构激活即为正协同E.所有的多亚基酶都受变构调节99.变构酶的动力学曲线:A.直线B.抛物线C.S型曲线D.矩形双曲线E.不规则曲线100.关于酶的共价修饰的描述正确的是:A.只有磷酸化和去磷酸化B.该调节不需其它酶参加C.所有受共价修饰的酶则不在进行变构调节D.调节过程虽消耗ATP但经济有效E.调节过程中无逐级放大效应101.同工酶是指:A.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B.催化不同的反应而理化性质相同C.酶的结构相同而存在部位不同D.由同一基因编码翻译后的加工修饰不同E.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理化性质也相同102.含LDH1丰富的组织是:A.骨骼肌B.心肌C.脑组织D.肾组织E.肝组织103.关于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H亚基和M亚基以不同比例组成B.H亚基和M亚基单独存在时均有活性C.H亚基和M亚基的一级结构相同,但空间结构不同D.5种同工酶的理化性质相同E.5种同工酶的电泳迁移率相同104.国际酶学委员会主要根据把酶分为六大类。
生物化学酶试题及答案

46.关于酶性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分子中含有辅酶或辅基B.酶使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向加速反应的方向进行C.酶能提高反应所需的活化能D.酶加快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速度E.酶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47.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有金属离子B.所有的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C.所有的必需基团都位于酶的活性中心D.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E.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48.酶加速化学反应的根本原因是:A.升高反应温度B.增加反应物碰撞频率C.降低催化反应的活化能D.增加底物浓度E.降低产物的自由能49.关于辅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催化反应中传递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 B.与酶蛋白紧密结合C.金属离子是体内最重要的辅酶D.在催化反应中不于酶活性中心结合E.体内辅酶种类很多,其数量与酶相当50.酶与底物作用形成中间产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与底物主要是以共价键结合B.酶与底物的结合呈零级反应C.酶诱导底物构象改变不利于结合D.底物诱导酶构象改变有利于结合E.底物结合于酶的变构部位51.全酶是指:A.酶与底物复合物B.酶与抑制剂复合物C.酶与辅助因子复合物D.酶的无活性前体E.酶与变构剂的复合物52.关于结合酶的论述正确的是:A.酶蛋白与辅酶共价结合B.酶蛋白具有催化活性C.酶蛋白决定酶的专一性D.辅酶与酶蛋白结合紧密E.辅酶能稳定酶分子构象53.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的作用错误的是:A.作为酶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参加反应B.与稳定酶的分子构象无关C.可提高酶的催化活性D.降低反应中的静电排斥E.可与酶、底物形成复合物54.酶辅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酶蛋白结合较紧密B.决定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C.能用透析或过滤方法使其与酶蛋白分开D.以非共价键与酶蛋白结合E.由酶分子的氨基酸组成55.关于酶的必需基团的论述错误的是:A.必需基团构象改变酶活性改变B.酶原不含必需基团,因而无活性C.必需基团可位于不同的肽段D.必需基团有催化功能E.必需基团有结合底物的功能56.关于酶原激活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变构调节B.通过共价修饰C.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D.酶原激活的实质是活性中心形成和暴露的过程E.酶原激活的过程是酶完全被水解的过程57.活化能的概念是指:A.底物和产物之间能量的差值B.参与反应的分子所需的总能量C.分子由一般状态转变成活化态所需能量D.温度升高时产生的能量E.以上都不是58.关于酶特异性的论述正确的是:A.酶催化反应的机制各不相同B.酶对所催化的底物有特异的选择性C.酶在分类中各属于不同的类别D.酶在细胞中的定位不同E.酶与辅助因子的特异结合59.关于酶促反应机制的论述错误的是:A.邻近效应与定向排列B.多元催化C.酸碱催化D.表面效应E.以上都不是60.关于酶促反应特点的论述错误的是:A.酶在体内催化的反应都是不可逆的B.酶在催化反应前后质和量不变C.酶的催化能缩短化学反应达平衡所需的时间D.酶对所催化的反应有选择性E.酶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的化学反应61.初速度是指:A.在速度与底物浓度作图曲线中呈直线部分的反应速度B.酶促反应进行5分钟内的反应速度C.当[S]=Km时的反应速度D.在反应刚刚开始底物的转换率小于5%时的反应速度E.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的反应速度62.酶促反应动力学所研究的是:A.酶的基因来源B.酶的电泳行为C.酶的诱导契合D.酶分子的空间结构E.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63.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A.底物浓度B.酶的浓度C.反应的温度D.反应环境的pHE.酶原的浓度64.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底物浓度:A.反应速度成比例增加B.反应速度成比例下降C.反应初速度成比例改变D.反应速度先慢后快E.反应速度不变65.米氏酶的动力学曲线图为:A.直线B.矩形双曲线C.S型曲线D.抛物线E.以上都不是66.当底物浓度达到饱和后,如再增加底物浓度:A.酶的活性中心全部被占据,反应速度不在增加B.反应速度随底物的增加而加快C.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增多D.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失去活性E.增加抑制剂反应速度反而加快67.Km值是指:A.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50%的底物浓度B.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50%的酶的浓度C.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时的底物浓度D.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时酶的浓度E.反应速度等于最大速度时的温度68.关于Km的意义正确的是:A.Km为酶的比活性B.1/Km越小,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大C.Km的单位是mmol/minD.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E.Km值与酶的浓度有关69.关于Vmax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利用纯酶才能测定B.如果酶总浓度已知可从Vmax计算酶的转换数C.是酶的特征性常数D.酶的Vmax随底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E.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各种抑制剂都可使Vmax降低70.关于Km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通过Km的测定可鉴定酶的最适底物B.是引起最大反应速度的底物浓度C.是反映酶催化能力的一个指标D.与环境的pH无关E.是酶和底物的反应平衡常数71.当[E]不变,[S]很低时,酶促反应速度与[S]:A.成正比B.无关C.成反比D.成反应E.不成正比72.当酶促反应速度等于Vmax的80%时,Km与[S]关系是:A.Km=0.1[S]B.Km=0.25[S]C.Km=0.22[S]D.Km=0.40[S]E.Km=0.50[S]73.关于酶的最适温度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是酶的特征性常数B.是指反应速度等于50%Vmax时的温度C.是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温度D.是一个固定值与其它因素无关E.与反应时间无关74.关于酶的最适pH,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是酶的特征性常数B.不受底物浓度、缓冲液种类与浓度的影响C.与温度无关D.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pH是最适pHE.最适pH是酶的等电点75.竞争性抑制剂的特点是:A.抑制剂以共价键与酶结合B.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不相似C.当抑制剂的浓度增加时,酶变性失活D.当底物浓度增加时,抑制作用不减弱E.抑制剂和酶活性中心外的部位结合76.Km值大小与:A.酶的浓度有关B.酶作用温度有关C.酶的性质有关D.酶作用环境pH有关E.酶作用时间有关77.下列对可逆性抑制剂的论述正确的是:A.抑制剂与酶结合后用透析或过滤方法不能解除抑制B.抑制剂与酶以非共价键结合C.抑制剂与酶以共价键结合D.可逆性抑制剂使酶变性失活E.可逆性抑制指竞争性抑制78.下列关于竞争性抑制剂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A.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结合B.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C.抑制剂结构与底物相似D.抑制剂与酶非共价键结合E.抑制程度只与抑制剂浓度有关79.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属于:A.非竞争性抑制B.反竞争性抑制C.不可逆性抑制D.竞争性抑制E.非特异性抑制80.酶受竞争性抑制时动力学参数表现为:A.Km↑,Vmax不变B.Km↓,Vmax↓C.Km不变,Vmax↓D.Km ↓,Vmax不变E.Km ↓,Vmax↑81.化学毒气路易士气中毒时,下列哪种酶受抑制:A.碳酸苷酶B.琥珀酸脱氢酶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含巯基酶E.胆碱脂酶82.关于非竞争性抑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B.不影响VmaxC.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影响与底物结合D.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能与底物结合E.也可称为变构抑制剂83.酶受非竞争性抑制时,动力学参数必须为:A.Km↑,Vmax不变B.Km↓,Vmax↓C.Km不变Vmax↓D.Km↓,Vmax不变E.Km↓,Vmax↑84.反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B.抑制剂与酶结合后又可与ES结合C.抑制剂作用只降低Vmax不改变KmD.抑制剂作用使Vmax↑Km↓E.抑制剂作用使Vmax↓Km↑85、酶受反竞争性抑制时动力学参数表现为:A.Km↑,Vmax不变B.Km↓,Vmax↓C.Km不变,Vmax↓D.Km↓,Vmax不变E.Km↓,Vmax↑86.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A.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与反应时间无关B.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延长反应时间最适温度可降低C.温度升高时反应速度则加快D.低温可使大多数酶蛋白变性失活E.所有酶均有相同的最适温度87.有机磷农药与酶活性中心结合的基团是:A.组氨酸上的咪唑基B.赖氨酸上的ε-氨基C.丝氨酸上的羟基D.半胱氨酸上的巯基E.谷氨酸上的γ-羧基88.当酶促反应速度等于70%Vmax时,[S]为:A.1KmB.2KmC.3KmD.4KmE.5Km 89.下列哪种离子可增强唾淀粉酶的活性A.K+B.N a+C.C u++D.Cl-E.M g++90.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脱氢反应时Km=1/4[S],反应速度应是Vmax的:A.20%B.40%C.60%D.80%E.90% 91.经过透析后的唾淀粉酶活性降低的原因是:A.酶蛋白变性失活B.失去辅酶C.失去氯离子D.失去铜离子E.失去镁离子92.酶活性的定义是指:A.酶与底物的结合能力B.酶的催化能力C.酶原的激活D.酶的自我催化能力E.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能力93.国际生化学会(IUB)酶学委员会1976年规定,酶的一个国际单位(IU)是指:A.在特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所需酶量B.在特定条件下,每秒种催化生成1mmol产物所需酶量C.在特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生成1mol产物所需酶量D.在特定条件下,每秒种催化生成1mol产物所需酶量E.在37℃条件下,每分钟生成1g产物所需酶量94.关于酶原激活的概念正确的是:A.所有酶在初合成时均为酶原B.酶原激活时无构象变化C.激活过程是酶完全被水解过程D.酶原因缺乏必需基团而无活性E.激活过程是酶活性中心形成和暴露过程95.在消化道的酶中,下列哪一种不以酶原为前体?A.胰蛋白酶原B.肠激酶C.胰凝乳蛋白酶D.弹性蛋白酶E.羧基肽酶96.关于变构酶的论述错误的是:A.变构酶为多亚基组成B.如底物与一亚基结合后,使其它亚基迅速与底物结合称正协同效应C.正协同效应的底物浓度曲线呈矩形双曲线D.底物与一亚基结合后,使其它亚基结合底物能力减少称负协同效应E.变构效应剂与一亚基结合后,使酶其它亚基迅速与底物结合为异促协同效应97.关于变构调节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变构效应剂结合于酶的变构部位B.变构效应剂与酶以非共价键结合C.变构酶活性中心可结合底物D.变构酶动力学曲线呈S型E.变构调节是属于一种慢调节98.关于变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构抑制剂可使S型曲线左移 B.变构抑制即为负协同效应C.变构效应与酶的四级结构有关D.变构激活即为正协同E.所有的多亚基酶都受变构调节99.变构酶的动力学曲线:A.直线B.抛物线C.S型曲线D.矩形双曲线E.不规则曲线100.关于酶的共价修饰的描述正确的是:A.只有磷酸化和去磷酸化B.该调节不需其它酶参加C.所有受共价修饰的酶则不在进行变构调节D.调节过程虽消耗ATP但经济有效E.调节过程中无逐级放大效应101.同工酶是指:A.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B.催化不同的反应而理化性质相同C.酶的结构相同而存在部位不同D.由同一基因编码翻译后的加工修饰不同E.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理化性质也相同102.含LDH1丰富的组织是:A.骨骼肌B.心肌C.脑组织D.肾组织E.肝组织103.关于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H亚基和M亚基以不同比例组成B.H亚基和M亚基单独存在时均有活性C.H亚基和M亚基的一级结构相同,但空间结构不同D.5种同工酶的理化性质相同E.5种同工酶的电泳迁移率相同104.国际酶学委员会主要根据把酶分为六大类。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酶

1.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A.酶分子上含有必需基团的肽段B.酶分子与底物结合的部位
C.酶分子与辅酶结合的部位D.酶分子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性结构区
E.酶分子有丝氨酸残基、二硫键存在的区域
2.酶催化作用对能量的影响在于:
A.增加产物能量水平B.降低活化能C.降低反应物能量水平
D.降低反应的自由能E.增加活化能
3.竞争性抑制剂作用特点是:
A.与酶的底物竞争激活剂B.与酶的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
C.与酶的底物竞争酶的辅基D.与酶的底物竞争酶的必需基团;
E.与酶的底物竞争酶的变构剂
4.竞争性可逆抑制剂抑制程度与下列那种因素无关:
A.作用时间B.抑制剂浓度C.底物浓度
D.酶与抑制剂的亲和力的大小E.酶与底物的亲和力的大小
()32.维生素E不容易被氧化,因此可做抗氧化剂。
(六)问答题及计算题
1.怎样证明酶是蛋白质?
2.简述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化学催化剂的共性及其个性?
3.简述Cech及Altman是如何发现具有催化活性的RNA的?
4.试指出下列每种酶具有哪种类型的专一性?
(1)脲酶(只催化尿素NH2CONH2的水解,但不能作用于NH2CONHCH3);
12.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A.所有的辅酶都包含维生素组分
B.所有的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C.所有的B族维生素都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D.只有B族维生素可以作为辅酶或辅酶的组分
13.多食糖类需补充:
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5
D.维生素B6E.维生素B7
14.多食肉类,需补充:
A.His的咪唑基B.Lys的ε氨基C.Arg的胍基
生物化学酶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酶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包含哪些元素?A. 金属离子B. 氨基酸残基C. 辅酶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酶的辅因子?A. 金属离子B. 维生素C. 核酸D. 辅酶答案:C3. 酶促反应中,底物浓度增加会导致以下哪种现象?A. 反应速率增加B. 反应速率不变C. 反应速率减少D. 反应速率先增加后减少答案:A4. 酶的Km值代表什么?A. 酶的最大反应速率B. 酶的催化效率C. 酶与底物的亲和力D. 酶的稳定性答案:C5. 哪种因素可以增加酶的反应速率?A. 增加底物浓度B. 提高温度C. 增加pH值D. 以上都是答案:D6. 以下哪种酶不参与DNA复制?A. DNA聚合酶B. 解旋酶C. 连接酶D. 限制性内切酶答案:D7. 酶的活性受哪些因素影响?A. 温度B. pH值C. 离子强度D. 以上都是答案:D8. 酶的抑制作用可以分为哪两类?A. 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B. 可逆抑制和不可逆抑制C. 反馈抑制和前馈抑制D. 协同抑制和拮抗抑制答案:B9. 以下哪种酶在糖酵解过程中起作用?A. 己糖激酶B. 丙酮酸激酶C. 柠檬酸合酶D. 琥珀酸脱氢酶答案:A10. 酶的催化机制通常涉及以下哪个步骤?A. 底物结合B. 底物转化为产物C. 产物释放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酶的催化作用通常需要___________的参与。
答案:辅因子2. 酶的活性中心是酶分子上___________底物并进行催化反应的区域。
答案:结合3. 酶促反应的速率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___来调节。
答案:底物浓度4. Km值是酶促反应中___________浓度的倒数。
答案:米氏常数5. 酶的活性可以通过___________来提高。
答案:温度6. 酶的抑制作用可以分为___________抑制和___________抑制。
生化习题酶(附答案)

第3章酶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对酶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B.所有的酶均以有机化合物作为作用物C.所有的酶均需特异的辅助因子D.所有的酶对其作用物都是有绝对特异性E.少数RNA具有酶一样的催化活性2.关于酶的正确论述是A.酶的活性是不可调节的B.所有酶的催化反应都是单向反应C.酶的活性中心只能与底物结合D.单体酶具有四级结构E.酶活性中心的维持需要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3.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同点是A.增加产物的能量水平B.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E.增加反应的活化能4.以下哪项不是酶的特点A.多数酶是细胞制造的蛋白质B.易受pH,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C.能加速反应,也能改变反应平衡点D.催化效率极高E.有高度特异性5.加热使酶失活是因为A.酶的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同时遭到破坏B.酶的一级结构遭到破坏C.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D.酶不再溶于水E.酶的沉淀6.结合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才有活性A.酶蛋白单独存在B.辅酶单独存在C.亚基单独存在D.全酶形式存在E.有激动剂存在7.有关酶的辅助因子的不正确描述是A.金属离子多为辅基B.维生素的衍生物多为辅酶C.辅助因子不参与酶活性中心的形成D.可用透析的方法除去辅酶E.酶蛋白决定反应的特异性8.下列哪种辅酶中不含核苷酸A.FAD B.FMN C.FH4D.NADP+ E.CoASH9.金属离子作为酶的辅助因子作用是A.酶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参与催化反应、传递电子B.作为连接酶与底物的桥梁,便于酶和底物紧密接触C.稳定酶的构象D.中和阴离子,降低反应中的静电斥力E.以上都对10.有关辅酶与辅基的错误论述是A.辅酶与辅基都是酶的辅助因子B.辅酶与酶蛋白疏松结合C.辅基与酶蛋白牢固结合D.不论辅酶或辅基都可以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E.辅酶与辅基的差别在于它们与酶蛋白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11.下列含有维生素泛酸的辅酶是A.NAD+ B.CoA C.FMN D.FAD E.TPP12.酶的特异性是指A.酶蛋白与辅酶的特异结合B.酶对其所催化的底物具有选择性C.酶在细胞中的特异定位D.酶催化反应的机制各不相同E.同工酶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13.酶保持催化活性必须A.酶分子完整无缺B.有酶分子上所有化学基团存在C.有金属离子参加D.有辅酶参加E.有活性中心及其必需基团14.有关酶活性中心的正确阐述是A.酶活性中心专指能与底物特异性结合的结合基团B.酶活性中心是指由空间结构上相互邻近的基团所构成的区域C.酶活性中心专指能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催化基团D.酶活性中心专指能与产物特异性结合的结合基团E.酶活性中心内外的必需基团15.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是A.酶原激活过程B.酶的电泳行为C.酶的分类D.酶促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E.酶分子的结构16.酶催化作用所必需的基团是指A.维持酶一级结构所必需的基团B.位于活性中心以内或以外的,维持酶活性所必需的基团C.酶的亚基结合所必需的基团D.维持分子构象所必需的基团E.构成全酶分子所有必需的基团17.酶分子中使作用物转变为产物的基团称为A.结合基团B.催化基团C.碱性基团D.酸性基团E.疏水基团18.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不包括A.底物浓度B.底物种类C.酸碱度D.温度E.酶浓度19.有关同工酶的正确叙述是A.不同组织中同工酶谱不同B.同工酶对同种作用物亲和力相同C.同工酶的一级结构一定相同D.组成同工酶的亚基一定相同E.组成同工酶的亚基一定不同20.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是由H和M亚基组成的A.二聚体B.三聚体C.四聚体D.五聚体E.六聚体21.在测定酶活性时要测定酶促反应的初速率,其目的是A.为了提高酶促反应的灵敏度B.为了节省底物的用量C.为了防止各种干扰因素对酶促反应的影响D.为了节省酶的用量E.为了节省反应的时间22.关于变构酶的结构特点错误的叙述是A.有多个亚基组成B.有与作用物结合的部位C.有与变构剂结合的部位D.催化部位与变构部位都处于同一亚基上E.催化部位与别构部位既可处于同一亚基,也可处于不同亚基上23.受敌敌畏抑制的酶是A.胆碱酯酶B.碳酸酐酶C.己糖激酶D.丙酮酸脱氢酶E.含巯基的酶24.有关非竞争性抑制剂的正确论述是A.不改变酶促反应的最大速率B.改变表观Km值C.酶与底物、抑制剂可同时结合,但不影响其释放出产物D.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E.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25.关于反竞争性抑制剂的正确阐述是A.抑制剂既与酶结合,又与酶-底物复合结合B.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C.抑制剂只与底物结合D.抑制剂只与酶结合E.抑制剂只减少从ES转化为产物的量26.反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是A.表观Km↑,Vmax不变B.表观Km↓,Vmax↓ C.表观Km不变,Vmax↓D.表观Km↓,Vmax↑ E.表观Km↓,Vmax不变27.有关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不正确论述是A.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性常数B.酶是蛋白质,即使反应的时间很短也不能提高反应温度C.酶制剂应在低温下保存D.酶的最适温度与反应时间有关E.从生物组织中提取酶时应在低温下进行28.关于pH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错误论述是A.环境pH影响酶、底物或辅助因子的解离状况,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B.最适pH是酶的特性常数C.最适pH不是酶的特性常数D.过高或过低的环境pH可使酶发生变性E.最适pH是酶促反应速率最大时的环境pH29.关于酶原与酶原激活的正确阐述是A.体内所有的酶在初合成时均以酶原的形式存在B.酶原的激活是酶的共价修饰过程C.酶原的激活过程也就是酶被完全水解的过程D.酶原激活过程的实质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E.有些酶以酶原形式存在,其激活没有任何生理意义30.下列关于变构酶的不正确描述是A.变构酶是指受变构调节的酶B.正协同效应是指底物与酶的一个亚基结合后使此亚基发生构象改变,从而引起相邻亚基发生同样的改变,增加后续亚基对底物的亲和力C.正协同效应的底物浓度曲线是矩形双曲线D.负协同效应是指底物与酶的一个亚基结合后使此亚基发生构象改变,此亚基构象的改变可使后续亚基与底物结合的亲和力减弱E.具有协同效应的变构酶多为含偶数亚基的酶31.有关LDH同工酶的正确论述是A.LDH含有M和H两种亚基,故有两种同工酶B.M亚基和H亚基都来自同一染色体的某一基因位点C.LDH同工酶在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分布无显著差别D.LDH同工酶的电泳行为相同E.LDH同工酶对同一底物有不同的Km值32.有关竞争性抑制剂的正确论述是A.抑制剂在结构上与底物结构不相似B.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C.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不可逆的D.抑制程度只与抑制剂的浓度有关,而与底物浓度无关E.抑制剂与酶非共价结合33.诱导契合学说是指A.酶原被其他酶激活B.酶的绝对特异性C.酶改变作用物构象D.酶改变抑制剂构象E.作用物与酶构象的改变34.其他因素不变,改变作用物的浓度时A.反应初速度成比例改变B.反应速度成比例下降C.反应速度成比例增加D.反应速度先慢后快E.反应速度不变35.关于同工酶的正确阐述是A.它们的分子结构相同B.它们的免疫学性质相同C.它们的理化性质相同D.它们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E.它们催化的化学反应不同A.磺胺类药物对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B.Pb2+对羟基酶的抑制作用C.砷化物对巯基酶的抑制作用D.氰化物对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抑制作用E.敌百虫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37.作用物浓度达到饱和后,再增加作用物浓度A.反应速度随作用物增加而加快B.随着作用物浓度的增加酶逐渐失活C.酶的结合部位全部被作用物占据,反应速度不再增加D.和增加抑制剂反应速度反而加快E.形成酶-作用物复合体增加38.正确的Michaelis-Menten方程式是A.V={Km+[S]}/{Vmax+[S]} B.V={Vmax+[S]}/{Km+[S]}C.V={Vmax[S]}/{Km+[S]} D.V={Km+[S]}/{Vmax[S]}E.V={Km[S]}/{Vmax+[S]}39.酶催化作用的机制不可能是A.酶与底物锁-匙式的结合B.邻近效应与定向作用C.共价催化作用D.酸碱催化作用E.表面效应40.如按Lineweaver-Burk方程作图测定Km和Vmax时,X轴上实验数据应示以A.1/Vmax B.Vmax C.1/[S] D.[S] E.Vmax/[S]41.己糖激酶以葡萄糖为作用物时,Km=1/2[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化学习题
1、酶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作图,当底物浓度达一定程度时,得到的是零级反应,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形变底物与酶产生不可逆结合
B、酶与未形变底物形成复合物
C、酶的活性部位为底物所饱和
D、过多底物与酶发生不利于催化反应的结合
2、米氏常数Km是一个用来度量( )
A、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常数
B、酶促反应速度大小的常数
C、酶被底物饱和程度的常数
D、酶的稳定性的常数
3、酶催化的反应与无催化剂的反应相比,在于酶能够:( )
A. 提高反应所需活化能 B、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 C、促使正向反应速度提高,但逆向反应速度不变或减小
4、辅酶与酶的结合比辅基与酶的结合更为( )
A、紧
B、松
C、专一
5、下列关于辅基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A、是一种结合蛋白质
B、只决定酶的专一性,不参与化学基因的传递
C、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
D、一般不能用透析和超滤法与酶蛋白分开
6、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 )
A、酶蛋白
B、底物
C、辅酶或辅基
D、催化基团
7、重金属Hg、Ag是一类( )
A、竞争性抑制剂
B、不可逆抑制剂
C、非竞争性抑制剂
D、反竞争性抑制剂
8、全酶是指什么?( )
A、酶的辅助因子以外的部分
B、酶的无活性前体
C、一种酶一抑制剂复合物
D、一种需要辅助因子的酶,具备了酶蛋白、辅助因子各种成分
9、根据米氏方程,有关[s]与Km之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s]< < Km时,V与[s]成正比
B、当[s]=Km时,V=1/2Vmax
C、当[s] > >Km 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
D、当[s]=2/3Km时,V=25%Vmax
10、已知某酶的Km值为0.05mol.L-1,•要使此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底物的浓度应为多少?()
A、0.2mol.L-1
B、0.4mol.L-1
C、0.1mol.L-1
D、0.05mol.L-1
11、某酶今有4种底物(S),其Km值如下,该酶的最适底物为()
A、S1:Km=5×10-5M
B、S2:Km=1×10-5M
C、S3:Km=10×10-5M
D、S4:Km=
0.1×10-5M
12、酶促反应速度为其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Km等于( )
A、[S]
B、1/2[S]
C、1/4[S]
D、0.4[S]
13、下列关于酶特性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
A、催化效率高
B、专一性强
C、作用条件温和
D、都有辅因子参与催化反应
14、酶具有高度催化能力的原因是( )
A、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酶能催化热力学上不能进行的反应
C、酶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D、酶能提高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15、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
A、Vmax不变,Km增大
B、Vmax不变,Km减小
C、Vmax增大,Km不变
D、Vmax 减小,Km不变
16、目前公认的酶与底物专一结合的学说是()
A、活性中心说
B、诱导契合学说
C、锁匙学说
D、中间产物学说
17、变构酶是一种()
A、单体酶
B、寡聚酶
C、多酶复合体
D、米氏酶
18、具有生物催化剂特征的核酶(ribozyme)其化学本质是()
A、蛋白质
B、RNA
C、DNA
D、糖蛋白
19、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
()
A、所有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活性中心。
20、乳酸脱氢酶(LDH)是一个由两种不同的亚基组成的四聚体。
•假定这些亚基随机结合成酶,这种酶有多少种同工酶?()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21、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按抑制类型应属于()
A、反馈抑制
B、非竞争性抑制
C、竞争性抑制
D、底物抑制
22、水溶性维生素常是辅酶或辅基的组成部分,如:( )
A、辅酶A含尼克酰胺
B、FAD含有吡哆醛
C、NAD含有尼克酰胺
D、脱羧辅酶含生物素
23、NAD+在酶促反应中转移( )
A、氨基
B、氢原子
C、氧原子
D、羧基
24、NAD+或NADP+中含有哪一种维生素?()
A、尼克酸
B、尼克酰胺
C、吡哆醛
D、吡哆胺
25、辅酶磷酸吡哆醛的主要功能是 ( )
A、传递氢
B、传递二碳基团
C、传递一碳基因
D、传递氨基
26、生物素是下列哪一个酶的辅酶?()
A、丙酮酸脱氢酶
B、丙酮酸激酶
C、丙酮酸脱氢酶系
D、丙酮酸羧化酶
27、下列哪一种维生素能被氨基喋呤和氨甲喋呤所拮抗?()
A、维生素B6
B、核黄素
C、叶酸
D、泛酸
28、酶原是酶的前体()
A、有活性
B、无活性
C、提高活性
D、降低活性
CABBD;ABDDA;DCDAD;BBBAD;CCBBD;D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