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

合集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

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与处理第一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基本知识一、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上突发事件分级:灾难、突发事件、复杂突发事件、危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四个级别,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预警。

特别重大事件(Ⅰ级)(1)一次事件伤亡100人以上,且危重病人多,或核放射事故、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事发地人民政府请求给予医疗卫生救援支持的突发公共事件。

(2) 2个及以上县(区)或邻国有特别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重大事件(Ⅱ级)(1)一次事件伤亡到50-99人,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含5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 2个及以上县(区)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较大事件(Ⅲ级)(1)一次事件伤亡30-49人,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3例(含3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

一般事件(IV级)(1)一次事件伤亡10-29人,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县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一)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

1.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四类。

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⑴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等。

⑵事故灾害。

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时间等。

⑶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危害,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⑷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2.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3.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

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4.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响应。

⑴Ⅰ级响应: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危机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急性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超出省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跨省级行政区域、跨国界的安全生产事故。

⑵Ⅱ级响应:造成10人至29人死亡(含失踪),或者危及10人至29人生命安全,或者50至99人急性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至1亿元的安全生产事故;超出市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跨市级行政区域的安全生产事故。

⑶Ⅲ级响应:造成3至9人死亡,或者危及3至9人生命安全,或者30至49人急性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安全生产事故;超出县(区)级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市级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

现场控制
对事件现场进行封锁、隔离等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善后处理
妥善处理受害人员的救治和补偿等问题。
总结反思
对事件处置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完善应急体系和预案。
影响评估
对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进行全面评估。
04
CHAPTER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措施
制定预防措施,加强监测网络建设,提高预警能力。
建立健全预防与监测机制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4
目录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概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等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措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案例分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未来展望
01
CHAPTER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概述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06
CHAPTER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未来展望
建立全球公共卫生应急合作机制
加强各国之间的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资源整合,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
跨国疫情联防联控
加强跨国疫情的监测、预警和防控合作,共同应对跨国疫情的挑战。
国际援助与支持
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时,各国应积极提供援助与支持,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资源调配
集中全区县资源,全力以赴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启动条件
发生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超出区县政府处置能力的
总结词
低级别响应,针对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措施
乡镇政府根据区县政府决策部署和统一指挥,成立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协调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

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哪些1.重大传染病疫情;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3.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4.新发传染性疾病;5.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6.重大环境污染事故;7.影响公共安全的毒物泄露事件、核事故、放射性事故;8.生物、化学、核辐射恐怖事件;9.影响公共健康的自然灾害;10.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事件。

怎样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1.选择新鲜的食品,不吃腐败、变质或霉变的食物。

2.不生吃海产品、烹调鱼、肉等食品时要烧熟煮透。

3.烧好的食品要尽快食用,食品放置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

4.如需储藏食品,最好冷藏,隔餐食品食用前要再加热。

5.避免生食与熟食接触,生、熟食品用具要分开使用。

6.凉拌菜最好吃多少做多少,吃剩的凉拌菜不要再食用。

7.不要从无证商贩处购买食品,就餐或购买盒饭。

8.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

火灾时如何逃生自救1.火灾刚发生时,可趁火势尚小,用灭火器等在第一时间灭火,同时求助周围人员参与灭火。

要牢记火警电话119,及时报警。

2.火势难以控制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平时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线路。

3.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呼吸要小而浅。

4.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服等堵塞门窗缝,并用水降温。

5.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时,可利用绳子或把床单、台布等撕成布条结成绳索,牢系在窗栏杆、阳台栏杆上,再用衣角、毛巾等护住手心,顺绳滑下。

6.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动衣物、呼叫等方式向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通用5篇)

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通用5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通用5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遇到无法预料的突发事故,为了可以及时作出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通常会被要求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我们该怎么去写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1为了有效地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市一中(益智中学)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1、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学校师生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

2、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的指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设立应急公共卫生知晓事件处理办公室——医务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应在10分钟内赶到常设办公室,研究制定应急措施,并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

3、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学生收听季节传染病的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季节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杜绝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

4、建立严格的校园环境卫生、教室卫生、办公室卫生、学生宿舍卫生、饮食卫生等检查制度。

5、要求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6、遇有学生突发群体性(1个班3人以上同时出现)公共卫生事件,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上报医务室;医务室必须及时向学校指挥领导小组汇报,同时报告市教育局体卫工作站及市、区两级疾病控制中心;不得瞒报、漏报和谎报;并积极采取救治措施:班主任及时联系家长,学校迅速联络医院进行诊治,医务室积极配合疾病控制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7、在群体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学校在疑似症状未确定时,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做好隔离处理工作,防止疫情扩散。

8、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预案自行启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2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消除各种隐患,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安定,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024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知识培训

2024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知识培训

2024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知识培训1.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在()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单选题] *A、2(正确答案)B、6C、12D、242.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卫生行政部门确认。

[单选题] *A、国务院B、省级C、市级D、县级(正确答案)3.到目前为止,法定传染病共有()种。

[单选题] *A、35B、37C、39D、41(正确答案)4.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一次食物中毒()人及以上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单选题] *A、5(正确答案)B、10C、20D、305.本地区发生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疑似病例,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

[单选题] *A、ⅠB、Ⅱ(正确答案)C、ⅢD、Ⅳ6.有权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或公告的有()。

[单选题]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C、区卫生局(正确答案)D、各医疗卫生单位7.全国公共卫生公益热线为()。

[单选题] *A、120B、110C、12320(正确答案)D、12345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于()年颁布。

[单选题] *A、2001(正确答案)B、2003C、2007D、20099.以下疾病监测属于主动监测的为()。

*A、传染病网络直报(正确答案)B、疫情漏报调查(正确答案)C、学生因病缺课监测D、心脑血管疾病登记报告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人包括()。

*A、医疗卫生单位B、乡村医生(正确答案)C、个体开业医生(正确答案)D、公民。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4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基本知识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4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基本知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基本知识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的健康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含两个要素: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事件难以应付,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

主要包括传统传染病爆发疫情、新发现传染病的引入、食物中毒、食源性疾患、射线污染事故、生活饮用水污染等突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事件。

【我的笔记】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疾病爆发三大类。

自然灾害主要是指水灾、旱灾、暑热、雪灾自然起火、风灾、地震、海啸、泥石流、山体滑坡、火山爆发等气象和地质异常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灾害;也有虫灾、鼠害人畜共患疾病,以及异常出现的病媒昆虫、动物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如登革热和疟疾等;人为事故包括战争与恐怖活动、空难海难、火灾、爆炸、道路交通事故、列车相撞,以及生物、化学、核辐射的事故和恐怖袭击等;疾病暴发是指短时间内,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突然出现症状相似的病例,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后病例减少,像传染性疾病的爆发,食源性疾病爆发等。

【我的笔记】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形式的多样性:时间分布、地点分布、人群分布各异;发生的突然性:出人意料,难以预测;危害的严重性:波及人群广泛,社会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处置的艰巨性:综合应急处理措施,由于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发生突然,很难在初期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应对,所以处置起来相对比较艰巨。

又因为突发事件涉及的人群和社会范围比较广,单一卫生部门难以应对,需要政府其他部门,比如说公安、消防、学校等配合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理。

【我的笔记】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五个时期:间期、前期、打击期、处理期和恢复期。

(一)间期,也称平常期,是突发事件发生之前,也是预防和应急准备的关键时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详细措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详细措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详细措施一、食物中毒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有多种情况,在毒物性质未查明之前,应尽快就医,根据病情,对症治疗。

1、一般急救处置原则;⑴排出毒物:尽快排除胃、肠道内未被吸收的毒物;⑵防止毒物吸收,保护胃肠道粘膜;(3)使用特效解毒剂;⑷促进已被吸的收毒物排泄。

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立即对中毒人员采取抢救、急救措施,送附近医院救治。

2、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应迅速向单位分管领导及行政后勤卫生部门报告。

情况严重时,拨打“120”救护中心电话求援,组织人员封存造成中毒或可能导致中毒的食物、原材料;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工具及用具,保护好现场留待取证。

3、事故应急小组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向医疗人员叙述事件发生经历,协助找出中毒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必要时请求当地医疗机构牵头作医疗鉴定和调查。

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接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集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及时向当地政府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作为原因未明疾病,应急处理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三.应急救援队伍演习1、每半年组织一次应急救援队人员进行演习。

2、测试应急预案程序的准备程度。

3、测试紧急装备、设备及物资到位情况。

4、提高现场协调能力。

5、判别和改正预案的缺陷。

四. 演练的内容L火灾事故处理及人员疏散、受伤人员抢救和实施必要性的处理。

2、易燃易爆气体泄漏事故处理,消耗扑救及火灾事故现场的救援。

3、土方坍塌事故应急处理。

4、触电事故应急处理。

5、高空坠落应急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横幅和宣传板报参考资料一、宣传横幅参考标语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九周年宣传周活动宣传标语:1.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努力增强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2.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全社会应对危机的能力。

3.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4.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增强全民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能力。

5.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大力推进应急管理工作。

6.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应急观念,共建平安家园。

7.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8.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营造应急管理工作良好氛围。

9.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0.依法应对突发事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1.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12.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13.应急管理利万家,预防为主靠大家。

14.应急管理工作需要您的关注和支持。

15.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6.学好用好应急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7.加强应急管理,共建平安桦甸。

18.加强应急管理,预防各类重大安全事故。

19.强化危机和责任意识,提高全社会避险救护能力。

20.加强应急管理建设,构建和谐平安社会。

二、宣传板报参考资料1.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如何分级的?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

3.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哪些?(1)重大传染病疫情(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3)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4)新发传染性疾病(5)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6)重大环境污染事故(7)影响公共安全的毒物泄露事件、核事故、放射性事故(8)生物、化学、核辐射恐怖事件(9)影响公共健康的自然灾害(10)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事件4.火灾时如何逃生自救?(1)火灾刚发生时,可趁火势尚小,用灭火器等在第一时间灭火,同时求助周围人员参与灭火。

要牢记火警电话119,及时报警。

(2)火势难以控制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平时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线路。

(3)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呼吸要小而浅。

(4)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服等堵塞门窗缝,并用水降温。

(5)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时,可利用绳子或把床单、台布等撕成布条结成绳索,牢系在窗栏杆、阳台栏杆上,再用衣角、毛巾等护住手心,顺绳滑下。

(6)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动衣物、呼叫等方式向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5.地震来临如何避险?(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

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水管等处。

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有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

镇静选好躲避处,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抓紧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用手护住头或后颈,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吸入。

只要事先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地震来临时能抓住时机,冷静判断,正确选择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可能劫后余生。

6.怎样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1)选择新鲜的食品,不吃腐败、变质或霉变的食物。

(2)不生吃海产品、烹调鱼、肉等食品时要烧熟煮透。

(3)烧好的食品要尽快食用,食品放置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

(4)如需储藏食品,最好冷藏,隔餐食品食用前要再加热。

(5)避免生食与熟食接触,生、熟食品用具要分开使用。

(6)凉拌菜最好吃多少做多少,吃剩的凉拌菜不要再食用。

(7)不要从无证商贩处购买食品,就餐或购买盒饭。

(8)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7.误食农药或其他有毒化学品处理?神志清醒者可口服清水400—500毫升,然后催吐,反复多次,直到吐出的液体无特殊气味为止;对昏迷的病人,应立即送医院洗胃。

对神志清楚的中毒病人,需用筷子或手指刺激舌根催吐;昏迷病人出现频繁呕吐时,救护者要将他的头放低,使其口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引起窒息;病人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的抢救,待心跳恢复后,再送医院治疗;经初步处理后,及时将中毒者送医院进一步治疗;病人和周围人应尽可能为医务人员提供引起中毒的农药或其他有毒化学品名称、剂型、浓度等,以便争取时间进行抢救。

8.毒气、化学品泄漏逃生方法发生泄漏,现场作业人员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

撤离时要弄清楚毒气的流向,往上风侧撤离,不可顺着毒气流动的方向走,也不可迎毒气而上;应立即用手帕、衣物等物品捂住口鼻,如有水最好把衣物浸湿后,捂住口鼻,保护呼吸道;发生大量泄漏时,不要慌乱,不要拥挤,要听从指挥,特别是人员较多时,更不能慌乱,也不要大喊大叫,要镇静、沉着,有秩序地撤离;当发生毒气泄漏时,若没有穿戴防护服,决不能进入事故现场救人。

因为这样不但救不了别人,自己也会被伤害。

9.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应留在屋里或迅速躲进屋里,最好是到地下室,并关闭门窗和其他通风系统,等到可以安全离开时再出去;应远离事故区域,如果可能,最好停留在上风方向;如身体受到污染,应尽快脱掉被污染衣服,用肥皂彻底清洗全身;不吃喝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如身体受到污染,应大量饮水,以便某些放射性物质尽快排泄出体外;不要恐慌、混乱,要听从专业人员指挥。

10.如何正确拨打应急电话?110和120是免费服务电话号码,接通电话后,尽量保持镇静,讲话要力求清楚简明,有主有次。

应注意讲清以下内容:(1)讲清楚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确切地址、联系电话。

(2)讲清楚病人患病或受伤的时间,目前的主要症状和已采取的初步急救措施。

(3)报告病人最突出、最典型的发病表现。

(4)讲清楚病人的住址或发病现场的主要标志,约定具体候车地点,以便接应。

(5)如果是伤亡人数较多的灾难事故,应报告事故原因、伤员数量和大概的伤情。

(6)明确告知此次电话的目的,是要求救护车到现场急救,还是需要其他救援。

11.在哪种情况下可拨打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12320功能定位为三大类:一是受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传染病疫情)举报及应急处置的投诉;二是提供疾病控制和健康保健知识咨询服务;三是提供重大疾病的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咨询服务。

当涉及食物中毒、传染病疫情、传染病及职业病防治、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卫生等事项的求助、举报、投诉可拨打12320。

危重病人及伤员抢救直接拨打120。

12.发烧怎么办?急救办法:用稍凉的毛巾(约25℃)在额头、脸上擦拭。

将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泡澡,可使皮肤的血管扩张,体热散出。

每次泡澡约十至十五分钟,约四至六小时一次。

肛温38℃以上者可使用冷水枕,以利用较低的温度作局部散热。

用温水加上70%的酒精,以一比一的比例稀释,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至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

注意事项:发烧时请卧床休息,以利於恢复体力,早日康复。

补充水分。

发烧时体内水分的流失会加快,因此宜多饮用开水、果汁、不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料。

避免穿过多的衣服或盖厚重的棉被,因为这会使身体不易散热,加重发烧的不适。

定期服药:遵照医生嘱咐,定时定量服用药物。

13.烫伤怎么办?急救办法:一旦发生烫伤后,立即将被烫部位放置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或是用凉毛巾冷敷,如果烫伤面积较大,伤者应该将整个身体浸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

可以将纱布或是绷带松松地缠绕在烫伤处以保护伤口。

不能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疗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伤口恶化。

不要弄破水泡,否则会留下疤痕。

也不随便将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在伤口处,这些黏糊糊的物质很容易沾染脏东西。

注意事项:三级烫伤、触电灼伤以及被化学品烧伤务必到医院就医。

另外,如果病人出现咳嗽、眼睛流泪或者呼吸困难,则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

二级烫伤如果面积大于手掌的话,患者也应去医院看看,专业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14.食物中毒怎么办?急救办法:如进食的时间在一至两小时前,可采取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尽快排出毒物。

如进食中毒食物时间已超过两小时,但精神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大量饮水,稀释毒素浓度。

如果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而引起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亳升,加水200亳升,稀释后一次服下。

注意事项:购买和食用包装食品时,注意查看食物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单位。

加工、贮存食物时要生、熟分开,隔夜食品在食用前必须加热煮透。

烹调食物和进餐前要注意洗手。

接触生鱼、生肉和生禽后必须再次洗手。

进餐后如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要立即自行救治。

15.中暑怎么办?急救办法:出现中暑先兆时,立即撤离高温环境。

在阴凉处安静休息,并补充含盐饮料。

将患者抬到阴凉处或者空调供冷的房间平卧休息,解松或者脱去衣服。

用湿水浸透的毛巾擦拭全身,不断摩擦四肢及皮肤。

如降温处理不能缓解病情,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注意事项:人中暑之后很虚弱,在恢复过程中,饮食应清淡、比较容易消化。

补充必要的水分、盐、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所需养分。

中暑后不要一次大量饮水。

中暑患者应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每次以不超过三百亳升为宜。

不要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患者大多脾胃虚弱,大量食用生冷食物和寒性食物会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重者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肠胃的消化能力。

16.触电怎么办?急救方法:火速切断电源。

立即拉下闸门或电源开关,拨掉插头,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施救者利用竹竿、扁担、木棍、塑胶制品、橡胶制品、皮制品等挑开接触病人的电源,使病人迅速脱离电源。

未切断电源之前,抢救者切忌用手直接拉碰触电者,这样会导致自己也立即触电而伤,因为人体是导体,极易传电。

如患者仍在漏电的机器上,应赶快用干燥的绝缘棉衣、棉被将病人推拉开。

确认触电者心跳停止时,急救者在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后,才可使用强心剂。

触电灼烧伤患者应合理包扎。

在高空高压线触电抢救中,要注意再摔伤的可能性。

急救者宜穿胶鞋,跳在木板上保护自我。

心跳呼吸停止的触电者可往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