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新道路(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ppt课件

PPT课件
8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 在国民党的统治下,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乡,中 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 难。
❖ 国民党统治集团将捕杀的网罗张遍了全中国。据中 共六大时的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 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 其中共产党员26000多人。
PPT课件
1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围剿'战争与土地革命
❖ 1、1927年,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国民政府镇压中 国共产党,
❖ 2、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上,正式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中国国民党反动派” 的总方针。
PPT课件
15
❖ 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发表署名 文件,明确提出共产党应当以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 力量去发展乡村工作;认为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的 农村之后,即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 用广大的农村势力以想城市进攻。这样,革命必然 得着胜利。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PPT课件
12
❖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 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在南 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 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 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 同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 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PPT课件
1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pt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 3.能力培养方面: • 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和不平衡性; • 学会分析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艰苦历程; • 懂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是以毛
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 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一次伟大创 造。
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
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 阅读文献: • 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 • 2.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节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 教学目的: • 1.基础知识方面 • 2.思想教育方面 • 3.能力培养方面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 2.教学难点 • (1)端正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同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 (2)认识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在中国
革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概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教学对象:全日制本科生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本质,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战争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弘扬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主要内容本章讲述国民党政权在全国的反动统治,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成为中国革命新的直接目标;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开辟,以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及其危害,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重点难点1、如何切实使学生认识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性质,从而懂得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
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教学法3、讨论法学时分配:4学时思考题1、为什么说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是1927年后中国革命的首要目标?2、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了哪些贡献?3、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主要错误及危害是什么?4、简述长征精神及其意义。
阅读文献和参考资料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2、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节选)(1936年12月)3、毛泽东:《论新阶段》(节选)(1938年12月)4、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5、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学小结本章教学,我们首先着重分析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权的本质,使学生懂得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是必要的、正义的、进步的。
对于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我们从探索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进行讲授。
这样,既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历程,也使他们懂得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的精神实质,即: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课件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 失败
最大的恶果,就是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 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遵义会议的意义
第一,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二,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形成。
第三,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政权理论形成过程及意义
毛泽东很早就很注意中国革命与中国农民和武装斗 争三者之间的关系: 国民大革命期间: 积极投入到领导农民运动的工作中。 1926年10月,毛泽东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问题》 一文,提出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进一步强调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 分 田 分 地 真 忙”
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和参军参战的积极性。
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1930年10月至1931年7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 指挥下,连续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围剿”
1932年底,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击溃敌军75万;消灭敌军31.6万; 俘获敌军19.6万;缴获武器16.57万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927~1937年的中国)
中 国 革 命 的 新 道 路
一、革命新道 路探索的背景
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2. 国民党政权的性质及特点
1.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形势
二、革命新道 路探索的过程 2.革命新道路探索的实践过程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政权理论形 成过程及意义
第5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2)

其次,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第三,大力推行保甲制度
第四,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1.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2. 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p125
不完全统计,1927年3月到1928年上 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 到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人 中共党员由5.8万锐减到万余人
地没 主收 阶一 级切 的公 土共 地土 地 及
有所 ,分 买得 卖土 租地 赁, 自农 由民 私 《指示信》
《井冈山》 《兴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土地革命路线(1931)
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 农,消灭地主阶级,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 地所有制; 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 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抽多补少、 抽肥补瘦。
工会、农会到处被查禁或解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八七会议p126
彻底清算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选出了以瞿 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毛泽东着重阐述必须依靠农民和枪杆子的重要性
开始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创造红军和根据地的新时期p127
5. 第三次“左”倾的最大恶果p135
就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红军和根据地损失90%;白区损失1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1. 遵义会议 2. 红军长征的胜利
3. 长征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70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革命道路探索的背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政权:畸形政治 1928年后国民党派系林立: 改组派(以汪精卫、陈公博为首标榜“恢复1924年国民党改组精神”) 西山会议派(以邹鲁、谢持为首) 胡派(以胡汉民、古应芬、邓泽如为首) 再造派(太子派,以孙科为首,认为国民党患了“疯瘫的病症”,“党的生路,只
一九二七年,毛泽东同志在武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5
/ 70
(2)武装斗争的第一次实践——八一南昌起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6 / 70
起义过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927年7月下旬,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成立,前往南昌领导起义。
7月27日,成立参谋团(刘伯承为团长),任命贺龙任起义军总 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
有再造” )
4/ 7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革命道路探索的背景 ——政治统治只能依赖于“特殊组织”
1、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 蒋介石政治权力军事化的体现,涉及军事、政治、外交、党务、人事
2、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特务组织,直接听命于蒋介石本人。戴、毛
5/ 70
不回答这个问题,中国革命就不能前进一步。
24 / 7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理论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初步形成
1928年10月—1930年5月毛泽东的四篇理论文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
顾顺章(中共特科行动处处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5 /
7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论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课件

“红军‛一词的由来
南昌起义部队沿用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这一番号。秋收起义,部 队称为工农革命军。同年11月,湖北黄麻起义,部队称农民自卫军。 当地著名书法家吴兰阶挥毫疾书一幅对联:“痛恨绿林,假称白日青 天,黑夜沉沉埋赤子;光复黄安,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 这幅对联贴在县衙大门两旁。表示颜色的10个词巧妙地镶嵌在对联里, 唯独用红色象征革命部队农民自卫军。从此,“红军”的称号开始使 用。 广州起义,部队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帜。1928年井岗山会师,组成中 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月中央发布《中央通告第五一号——军事工作 大纲》,明确规定:“可正式命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 义。”不久,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正式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接 着,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先后奉命改称为红军。
共产党窃据武汉,破坏国民革命之进行……综其所为,祸有甚于洪 水猛兽;瞻念前途,不寒而栗。政府奉行先总理之遗教,誓竭全力, 期三民主义之实现。唯欲建设独立平等之国家,必先扑灭一切反革命 之势力。共产党图谋倾覆本党,逆迹昭著,中央监察委员会举发,并 致训令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于最短期间亟清叛乱。查此次谋逆, 实以鲍罗廷、陈独秀、徐谦、邓演达、吴玉章、林祖涵等为罪魁,以 及各地共产党首要、次要危险分子,均应从严拿办,着国民革命军总 司令、各军长官、各省政府通令所属一体严缉,务获归案重办。至该 党忠实同志,遵守三民主义始终不贰之信徒,在革命地域大都与贼相 持,奋斗不懈,应着悉心保护,其余压迫而心迹可谅者,政府必分别 办理,决不绝其自新之路。此令。附通缉共产党名单二纸。(名单共列 鲍罗廷、陈独秀、谭平山、林祖涵等193人)
第二,发动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 收起义。起义军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 帜,在攻打长沙遭遇严重挫折后,决定向敌人控 制比较薄弱的农村地区转移并最终上了井冈山。 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的伟大意义就在于中国 革命把从城市退却和向农村进军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pt.Convertor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主讲人:李华丽1一、国民党形式上的统一1、宁汉合流蒋介石王采玉毛福梅2陈洁如宋美龄抗战时在美国会演讲征服朝野.flv宋美龄三次访美讲演.mp43永丰舰避难蒋介石李之龙4周恩来蒋介石5陈璧君《金缕曲》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
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
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
一腔血,为君剖。
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衾循环细读,残灯如豆。
留此余生成底事,空令故人潺愁,愧戴却头颅如旧。
跋涉关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
肠已断,歌难又。
6陈其美7宁汉合流82、东北易帜张学良皇姑屯事件3、国民党的独裁: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统治赵一狄一、国民党形式上的统一四大家族:蒋、宋、孔、陈9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1、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选出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10南昌起义周恩来湘赣边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南昌起义.flv秋收起义.mpg井冈山会师.mp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上).rmv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下).rmvb广州起义2.进行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mp411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没有一支相当力量的红军和红军战争的胜利,就不能创建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广大农民的要求,没有土地革命,红军战争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根据地也就不能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是革命和革命战争胜利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建设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后方的依托,土地革命的成果就无法保持。
红军前三次反围剿.flv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flv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上).rmv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下).rmvb12133、土地革命(1927-1937)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
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 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 要求的。这是对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 它是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 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 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坚决 斗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 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 埃政府所有 以人口为标准,男女 老幼平均分配
1928 年 , 毛 泽 东 主 持 制 定 中 国 共 产 党的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 府所有 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 平均分配
思考:上述规定的意义 和不足之处主要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些?
《兴国土地法》
地没
→ 没
收 一 切 土 地
点击播放三大 起义视频(5分钟)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一)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思考:为什么当 时中国共产党人都认 为应以城市为中心?
毛泽东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的探索中起了主要作用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 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思考、讨论:为什么毛泽东同志 能够在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革命新 道路的过程中做出最突出的贡献? 对我们今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有哪些启示?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敢不敢坚持 革命?怎样坚持 革命?这是中国 共产党人和中国 革命人民必须回 答的两个根本性 的问题。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 动统治的第一枪
八七会议: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统治
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927年秋-1928年底 党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
思考:看三大起义视频,思考三大起 义是以城市还是以农村为革命中心的?
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更指出:“先有农 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 经济基础的产物。”
1930年5月,《红旗》发表署名周子敬的信,明确提 出共产党应当以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力量去发展乡村工作; 认为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即可以联合起来包围 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以向城市进攻, 这样,革命必然可以得着胜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天津师范大学纲要教学组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政权的建立
宁汉合流后,南 京政府的军队继续北 伐,于1928年6月进驻 北平、天津一带。 1928年12月29日张学 良发出通告,宣布 “遵守三民主义,服 从国民政府,改易旗 帜”。国民党就在全 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 的统治。
一、国民党在全国政权的建立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一度对南京国民政府作出过一两 项表面上的让步(如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允诺取消领事 裁判权),一时使人认为它仍在维护民族权利;由于它 在形式上暂时地统一了中国;因此,这个政权曾经在一 个时期之内,使一些人尤其是民族工商业者产生过幻想, 以为中国可能由此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尽管 在1927-1936年中国的现代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并不 表明国民政府是一个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致力于发 展现代化的政府,党领导人民搞土地革命、武装推翻国 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是完全正当的。
一、国民党在全国政权的建立
主要原因:
3.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 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一、国民党在全国政权的建立
主要原因: 4.综上所述,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没 有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没有变,中国没有具备 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条件。 在内无民主、外无主权的 情况下,必须进行革命, 才能为现代化建设创造必 要的前提条件。
可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入手:
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2.必须具有创新精神
3.敢于同错误倾向作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政权的理论,是对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在以 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 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 圣化的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二)土地革命
翻身农民丈量土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请同学思考、讨
论:怎样才能从根
本上发动农民,调
动农民的革命积极
性?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的失败告
诉了我们什么?
贫农和雇 农
富农 中农
富农 中农 贫农和雇农
1928 年 , 毛 泽 东 主 持 制 定 中 国 共 产 党的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
主收
阶一
级 的 土 地
切 公 共 土 地
及
土地革命路线(1931)
一、国民党在全国政权的建立
思考: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性 质、主要矛盾是什么? 国民党的性质是什么? 国民政府的性质是什么?
一、国民党在全国政权的建立
进一步思考、讨论:有人说,南京国民政府 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是一个资产阶 级政府,致力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 党搞革命,破坏了国民党的现代化的努力。这 种观点对不对?
4.远大的革命理想和不屈的斗争意志
等等…….
中共六大,在继续把城市工作的复兴视为革命高潮到 来的决定条件的同时,肯定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是决定革 命新高潮的更大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力量。
中共六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在中国,找不到一 个经济力量能够统治全国的大城市,所以中国革命要胜利, 必须要有红军,必须要有广大的苏维埃区域的帮助。
一、国民党在全国政权的建立
主要原因: 1.控制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 党,已经不再是工人、农民、 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 级的革命联盟,而是变成了一 个由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一、国民党在全国政权的建立
主要原因: 2.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 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 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