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题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一)一、选出正确的读音。

入(rù yù)rùyù八(bā dā)bādā上(shànɡ sànɡ)shànɡsànɡ十(sí shí) síshí火(hǒ huǒ)hǒhuǒ山(sān shān)sānshān二、把笔画数相同的字放在一起。

山石五六田大土水四三画:() () ()四画:() () ()五画:() () ()三、选择合适的量词。

一( )红叶三()红花四()同学七( )大山五()金鱼六()白兔四、填空。

1.一六七八九十四五二三( )去( )里,烟村( )家。

亭台( )座,( )枝花。

2.禾天天日大天空中有一轮红()。

田里的( )苗在一( )地长( )。

五、读儿歌,回答问题。

不怕冷松树爷爷年纪大,风吹雪打都不怕。

青竹弟弟节节高,风吹雨打叶不掉。

我们年龄小,风吹雪打锻炼好。

1.这首儿歌共有( )句话。

(一二三四)①青竹弟弟②松树爷爷③我们④花朵⑤他们2.短文中讲( )、( )和( )不怕冷。

(填序号)六、组句,并读一读。

(按序号顺序写下即可)1.爱① 吃② 小牛③ 草④()2.妈妈① 看② 在③ 电视④()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二)一、找出下列音节中的声母,抄在( )中。

16分bó qǔ lí zuo dǎ piāo ní zhōng( )( )( )( )( )( )( )( )二、用“——”画出整体认读音节。

10分yī qù èr sān lǐ ,yān cūn sì wǔ jiā。

tíng tái liù qī zuò , bā jiǔ shí zhī huā。

三、读拼音,写笔画。

16分piě héng zhé nà shù wān gōu( ) ( ) ( ) ( )shù héng piě shù zhé shùzhé zhé gōu( ) ( ) ( ) ( )四、看拼音,写词语。

《第一单元 时、分、秒》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第一单元 时、分、秒》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单元测试卷(一)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25分)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

2.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 )针。

秒针从2走到5,经过了( )秒;分针从3走到7,经过了( )分;时针从4走到9,经过了( )小时。

3.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 )小格。

1分=( )秒4.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40( )。

(2)爸爸一天工作8( )。

(3)眨一下眼睛用1( )。

(4)乐乐跑100米大约要用20( )。

(5)每天做家庭作业大约需要半( )。

5.填上合适的数。

60秒=( )分2分=( )秒3分20秒=( )秒300分=( )时6.在里填上“>”“<”或“=”。

180秒3分5时30分1时61秒6分60秒1分2 5秒8 5秒2分1 0秒 2 10秒7.读出下面表盘上的时间。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二、先写出每个钟面上的时刻,再算一算经过的时间。

(每题7分,共14分)1.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三、连一连。

(1题8分,2题9分,共17分)1.唱一首歌深呼吸一次多于1分钟上课铃响一遍少于1分钟吃一顿饭2.三个小朋友进行200米赛跑。

四、解决问题。

(4题20分,其余每题8分,共44分)1.爸爸早上7时1刻出门上班,妈妈比他晚出门25分钟。

妈妈早上什么时候出门上班?2.一场电影从8:30开始放映,10:20结束,小华进去看电影时迟到了,只看了1小时40分钟,他是什么时刻进电影院的?3.亮亮每天早晨7:50之前到达学校,他吃早餐要10分钟,从家到学校需要走25分钟。

亮亮最晚应该在什么时候起床?4.(1)上午第二节课用了多长时间?课间操用了多长时间?(2)每节课的时间相同,第三节课什么时候结束?(3)课间休息10分钟,根据上课的时间规律,填出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

第1单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第1单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第1单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徜徉B. 遐想C. 遨游D. 遒劲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3.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举头望明月D. 低头思故乡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滕王阁序》B. 《岳阳楼记》C. 《醉翁亭记》D. 《出师表》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风轻轻地吹过B. 月亮挂在天空C. 花儿对我微笑D. 云朵在天空中飘荡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A. 王安石B. 苏轼C. 李白D. 杜甫8.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9.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作者是: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高适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唱了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C. 月光如水,洒在大地D.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_________,_________”是《诗经》中的名句,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12. “_________,_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教育学生要谦虚好学的话。

13. “_________,_________”是杜甫的诗句,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14. “_________,_________”是李白的诗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

15. “_________,_________”是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单元测试题 (基础卷)-Module 1 Getting to know each other

第一单元测试题 (基础卷)-Module 1 Getting to know each other

Module 1 Getting to know each other单元测试题(基础卷)一、单项选择1.—Look at the boy in the photo. How old was he?—________A. He is my brother.B. He is five.C. He was five.2.Cola and chocolate are ________ food.A. healthyB. unhealthyC. sour3.Jim stayed with his sister in Beijing ________ the winter holiday.A. atB. onC. during4.Justin was a frog. He ________ in the river.A. were bornB. was bornC. born5.Don't drink ________ coffee. It's not ________.A. too much; healthyB. much too; healthyC. to much; healthy6.—How did you ________ to Hangzhou?—I ________ there by train.A. go; goB. went; wentC. go; went7.How ________ your weekend?A. wereB. wasC. are8.Unhealthy children don't ________ very often.A. play sportB. eat sweet foodC. drink cola9.Lucy is a primary school student. She is ________.A. two months oldB. twenty years oldC. twelve years old10.We can eat ________ meat every day to keep healthy.A. manyB. a littleC. a lot of11.Sam took a lot of ________at our sports meeting.A. photoesB. photosC. photo12.—________was your holiday?— It was fun.A. WhenB. HowC. How about13.We're going to the museum tomorrow. Do you want to go________ us?A. withB. andC. to14.________ her holiday, she visited a lot of places in the UK.A. AtB. OfC. During15.—Did he have any chocolate?—________A. Yes, he did.B. Yes, he does.C. Yes, he had.16.I ________ some bread and milk this morning.A. ateB. hadC. drank二、单词拼写17.The baby is very c________. We all like h________.18.Justin was b________ in the river. He was small and c________.19.I had a s________ and some juice for l________.20.This is the G________ Wall. It's a f________ place in Beijing.21.We should eat a lot of________ every day.三、选词填空22.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介词填空。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共3套)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共3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用"V"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勾勒.(gé lè)蒙.古(měng méng)游侠.(xiá jiá)烟渚.(zhǔ chǔ)烘.烤(hǒng hōng)摇曳.(zhuài yè)二、看拼音,写词语。

(4分)jǔ bēiwēi xiào lǐ mào nǎo hǎi()()()()fēi chí mí huò jiān yìng bēn máng()()()()三、辨字组词。

(4分)裳()羞()拙()鹊()赏()差()茁()惜()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9分)一碧()里襟()带()映入眼()平淡无()()影自怜孤芳自()硕大无()心驰()往1.文章一开始就诉说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境遇。

2.长江三峡,多么美丽,多么迷人,一直是我()的地方。

五、给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陈”字的意思有:A.安放,摆设B.叙述,说明C.旧的,时间久的1.这张报纸已经发黄,显得很陈.旧了。

()2.商店的橱窗里陈.列着许多漂亮的装饰品。

()3.由于年老体衰,他上书陈.情归隐。

()4.我向老师详细陈.述了事情的经过。

()六、选词填空。

(8分)浑浊污油1.经验丰富的渔夫故意把池塘里的水搅(),使鱼无路可逃。

2.久违的一场秋雨将城市中()的空气洗涤得干干净净。

愁怨愁思3.这幅画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孤独无依的()。

4.她觉得丁香负担着解不开的()。

七、按要求写句子。

(10分)1.太阳已经偏西。

谁也不肯走。

(加上恰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为一句话)2.连骏马和大牛都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使用句中的修辞手法造句)3.我们远远地望见了一条河。

(改为比喻句)4.他经常回忆过去去草原旅游的经历。

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

1.我们的食物主要来自()和()。

()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2.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和()。

3.每个人因为()、()、()等不同,会产生饮食差异。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制订属于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

4.()会在纸上留下油渍。

碘酒可以使面粉变成()色。

()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5.瘦肉、鱼肉中含有的营养素主要是(),各种粮食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和()。

二、判断题。

1.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食品将由工厂生产。

所以,人们可以不再依赖大自然。

()2.鱼肉很有营养,所以我们要多吃鱼少吃蔬菜。

()3.各地因自然环境不同,发展出不同的地方名吃。

( )4.密封包装中的食品即使过了保质期,只要时间不长,仍可以吃。

()5.面包和馒头都是含淀粉较多的食物。

()6.多吃油炸食品有利于健康。

()7.我们研究食物是为了科学合理地饮食。

()8.我们应选择无毒、无污染的食物。

()9.只吃素食就能满足人体的需要。

()10.如果缺少了维生素,人就容易生病。

()三、选择题。

1.在日常饮食中下列正确的是( )。

A.对不同类的食品都感兴趣B.只对动物类食品感兴趣C.只对植物类食品感兴趣D.只对水果和糖类食品感兴趣2.下列食物( )中含有燃烧时发出像有烧焦头发的气味物质。

A.马铃薯B.蘑菇C.瘦肉3.下面晚餐设计合理的是( )。

A.鱼肉、鸡肉、鸡蛋汤B.馒头、咸菜、小米粥C.西红柿炒鸡蛋、土豆丝、米饭D.油条、面包、饺子4.花生的主要营养是( )。

A.水B.脂肪C.蛋白质D.纤维素5.如果我们想全面满足人体需要,应提倡( )。

A.只吃素食B.只吃荤食C.荤素搭配6.( )含脂肪较高。

A.谷类B.蔬菜C.水果D.奶类7.下列能为我们提供较多的纤维素的是( )。

A.瘦肉B.莴苣C.鱼肉D.花生8.下列都属于植物性食物的是( )。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测试题1一.选择题(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1.如图AE∥DF和AE=DF.要使△EAC≌△FDB,可添加的条件是()A.∠E=∠F B.EC=BF C.∠A=∠D D.BC=CD 2.如图△ABC≌△DCB若AC=6且DE=2,则BE的长为()A.3B.6C.2D.43.如图所示AB=AC和AD=AE和∠BAC=∠DAE和∠1=20°和∠2=25°,则∠3的度数为()A.30°B.45°C.50°D.60°4.如图△ABC≌△ADE中∠B=30°且∠E=115°,则∠BAC的度数是()A.35°B.30°C.45°D.25°5.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和BE⊥AC于点E且AD和BE 交于点F,已知DF=DC=4且AF=3则BC的长为()A.7B.192C.11D.2526.如图△ABC≌△DBC和∠A=34°和∠ACD=72°,则∠DBC的度数是()A.110°B.105°C.64°D.100°7.如图△ABC≌△DEC且AF⊥CD.若∠BCE=65°那么∠CAF的度数为()8.如图△ABC≌△ADE和∠CAE=90°和AB=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2B.3C.4D.无法确定9.如图△ABC≌△DEC zh点E在AB上且AC与DE相交于点F和∠BCE=30°.则∠CED的度数为()A.30°B.40°C.60°D.75°10.如图在△ABD中AB=AD和点C是BD上一点和过点C作∠ACE =∠B交AD于点F,连接AE和CE且AE=A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①BC=DE;②∠ACB=∠CFD;③∠CED=∠CAD;④CD=DE.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11.如图线段AE和DB交于点C和∠A=∠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只填一个即可),使△ABC≌△DEC.12.如图已知∠A=∠D要使△ABO≌△DCO,可添加的条件是.13.已知△ABC≌△ADE且AB=5cm和BC=8cm则DE的长为cm.14.如图OB为∠ABC的角平分线且AO⊥BO于点O,连接OC和△OBC的面积为12,则△ABC的面积为.15.如图已知△ABC≌△ADE中∠DAC=60°且∠BAE=100°,BC 和DE相交于点F则∠DFB的度数是度.16.如图在△ADB和△CBD中已知∠ADB=∠DBC和AD=BC那么由所给条件判定△ADB和△CBD全等的依据可以简写为.17.如图∠B=∠C,若用“SAS”说明△ABE≌△ACD则还需要加上条件:.18.如图点C在线段AB上(不与点A,B重合)且在AB的上方分别作△ADC和△BCE且AC=DC和BC=EC和∠ACD=∠BCE=α连接AE和BD交于点P,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填序号).①AE=BD;②PC平分∠APB;③PC平分∠DCE;④∠APB=180°﹣α.19.如图△ABC≌△DEF且点B和E在CF上.若CF=8和BE=4,则CE的长为.20.如图∠ACB=90°和AC=BC和AD⊥CE和BE⊥CE,垂足分别是点D和E,AD=3且BE=1,则DE的长是.一.解答题(6小题,每题10分共60分)1.如图已知AB∥CF且点E是AC的中点,直线FE交AB于点D.(1)求证:△ADE≌△CFE;(2)若AB=9和CF=5求BD的长.4.已知:如图点A和B和C和D在一条直线上,且CE=DF与AE=BF 与AB =CD .求证:△EAC ≌△FBD .7.把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已知:如图AC =AD 和∠C =∠D 和∠1=∠2.求证:AB =AE .证明:∵∠1=∠2,∴∠1+∠ =∠2+∠ ,∴∠ =∠EAD .在△ABC 和△AED 中,{∠C =∠DAC =AD∠()=∠EAD∴△ABC ≌△AED ( ),∴AB =AE .( )10.如图AB =AC .(1)请补充一个条件,使△ABE≌△ACD.(2)在(1)的条件下,OB=OC吗?为什么?13.如图∠A=∠B和AE=BE且点D在AC边上yu∠1=∠2=42°且AE和BD相交于点O.求∠BDE的度数.16.如图∠A=∠D=90°和AC=BD且AC和BD交于点O.求证:AO =DO.。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共6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共6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一、看拼音,写词语。

chuān dài huān chàng húdiãyìběn zhâng jīng()()()()huābàn wán shuǎjūrán bái fàcāng cāng()()()()cūzhuàng guān cháshǒu zhǎng yǐn rãn zhùmù()()()()二、组词。

耍()峰()铜()辫()要()锋()钢()瓣()寺()坪()孔()常()诗()评()礼()掌()三、我会连。

禁chàn 攀链颤dǎi 铁登傣jìn 摔亭某mǒu 凉跤四、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假日(jià jiǎ)好奇(hǎo hào)白发(fā fà )似的(shì sì)摇晃(hu ǎnɡ huànɡ)朝霞(cháo zhāo)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2、引起人的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六、照样子,写词语。

白发苍苍()()()()笑呵呵()()()()七、选择恰当的词语。

居然飘扬打扮热闹引人注目忽然飘荡穿戴热情一本正经1.那个小女孩()地说:“这棵小树是我种的。

”2.玩具货架上,机器人最()。

3.天空中()下起了小雨。

4.明明的个子很高,在跳远比赛中,()只得了第十名。

5.“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里非常(),一面面红旗迎风(),一阵阵歌声在校园里(),男同学()整洁,女同学都()得漂漂亮亮。

八、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查察1.我每做一道题都要仔细地检()。

2.只有仔细地观(),我们才能有新的发现。

要耍3.我们和小伙伴玩()时,最重()的是开心、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班别: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号


1、2010年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小明在网上看到了一则用远古人类的知识
来编写的短信:“你来自云南元谋,我来自北京周口,让我牵起你毛茸茸的手!
爱情让我们直立行走!”你知道来自云南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
素是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3、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

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4、右图是北京人使用的劳动工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这些工
具主要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石器和木棒
D、石器和骨器
5、英语单词“china”时,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写成“China”
时,意思指的就是“中国”)。

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
三彩”等。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
知道是哪个地方吗
A、元谋
B、半坡
C、北京
D、河姆渡
6、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基础。

最能体现半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粟的种植
B、水稻的种植
C、陶器的炼制
D、玉器的加工
7、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
用磨制农具石斧
8、下列哪个选项符合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特征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陶器的国家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畜牧业的国家
D、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9、假如你生活在半坡聚落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10、作为养蚕抽丝技术的发明者,华夏文明的奠基人,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老师为她写的碑文是:“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

她就是
A、嫘祖
B、女娲
C、尧
D、舜
11、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
12、中华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隆重举行。

我们中国人常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A、他们创造了人类
B、结成联盟打败蚩尤
C、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战争
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13、有一个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他带领人们开沟挖渠,引水灌溉,化水害为水利,为了治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
A、尧
B、舜
C、鲧
D、禹
14、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
A、战争
B、世袭
C、禅让
D、谦让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下列材料: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种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枝等。

请回答:(1)上述材料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何历史意义?
(2)发挥你的想象,北京人使用的火是怎样得来的?
16、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炎帝陵图二:黄帝陵图三:大禹陵请回答:(1)图一相关的人物对中华民族作出哪些贡献?
(2)图二所指的人物有什么事迹流传后世?
(3)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
(4)人们最敬佩图三人物是因为哪一件事?这个传说反映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图三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