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六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小学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小学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教案标题:小学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问题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知识讲解:2. 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包括保护环境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意义,以及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3. 解释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节约能源、减少垃圾、保护水资源等。
实践活动:4. 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如清理校园垃圾、种植树木、节约用水等。
学生可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具体的环境保护项目。
5.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观察和记录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总结反思:6. 学生展示他们的实践成果,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7.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评价与延伸:8. 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包括对他们的观察记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评价。
9. 鼓励学生继续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并提供一些延伸学习的资源和建议,如阅读环境保护相关的书籍、参观环境保护展览等。
教学资源:- 图片或视频展示环境问题的素材- 环境保护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实践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的展示和分享是否能够清晰表达他们的观点和经验教学延伸:-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环境保护展览或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的环境保护项目- 设计更复杂的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如制作环保手工品或设计环保宣传海报等。
通过以上教案步骤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境意识和责任感,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将通过合作和分享经验的方式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案

六年级环保教育教案【篇一: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迷失的资源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并学会用辩证的方法认识和分析这种特征。
2、通过分析图表,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图表的能力,并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数量特征。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多,人均量少这一特征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讲解] 前几章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它们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知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
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呢?我们又怎样利用它们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自然资源的概况[板书][提问] 请举例说明自然资源在经济中有什么作用?回答课本“想一想”中的问题。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二、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板书][教师归纳] 在经济建设中,自然资源可以为工农业提供原料和动力,还可以解决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
(一)我国自然资源的品种齐全,总量丰富[板书][教师讲解] 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一些有用的物质,用于生产和生活,这些物质被我们称为自然资源。
我国有哪些自然资源,它们在世界中的地位如何呢?[演示] 我国主要资源总量在世界的位置:[提问] 分析演示后,回答:我国自然资源在数量和种类上有何特征? [教师归纳] 品种齐全,总量丰富。
[教师归纳]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至使人均占有量极少,使得我国在资源的利用上出现了危机。
(二)、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极少[板书][展示演示] “中国与世界资源人占有量”比较表,指导学生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低这一特点的认识。
六年级上册环境教案(中国环保教育出版社.201507版)

1.我家买新房了(3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家居装修材料中的健康隐患。
2、认识何为环保家居建材。
3、了解环保家居建材的优点。
教学重难点环保建材与一般建材的区别,以及如何选择适合家居的建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现代生活中,人们不禁要吃得健康,还要住的健康。
人们每天约有1/3的时间待在家中,吃饭、睡觉、学习等活动都在居室内活动,家居环境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家具中的健康隐患装修污染、不合理的家居格局、不良的居家生活环境……其实,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很可能就藏在我们身边。
一个新房子入住前我们总要对它进行一番精心装扮,为了让我们住的更加舒适,更加方便。
那么新家的装修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呢?今天我们就从装修建材这方面开始探讨。
二、了解装修材料播放装修不慎引发的相关案例。
1、你对家庭装修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有什么看法?列出你的十个想法,完成第2页表格。
并在你认为能研究的内容后打钩。
2、你所了解的环保建材有哪些优点?什么是“绿色建材”?3、对于你所列出的想法我们该怎样解决。
(小组讨论做出详细计划)4、建材中有哪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它们主要有哪些危害?资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把自己的家装扮得越来越漂亮了。
然而,就在我们亲手建设的家园里,却隐藏着一个名叫“甲醛”的“杀手”,它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调查发现,油漆、涂料、夹板等装修材料所挥发的300多种有害物质中,甲醛、苯、氡等是导致癌症、白血病、胎儿畸形、儿童智力发育迟缓等疾病的重要因素。
在对就诊的白血病患儿所进行的家庭调查中,人们发现有90%的患儿家中半年之内曾经装修过,而且大都装饰豪华。
全国每年仅因建筑涂料引起的急性中毒就约有400起,1500余人中毒,350人死亡。
三、环保建材调查市场上得环保建材受人们的“青睐”吗?开展一次实地调查。
1、环保建材有怎样的标志?2、每天销售的环保建材有多少?……活动准备:1、把各种建材的名称、型号写在制作的卡片上。
2、每组发购买券10000元。
环境教育教案 王燕萍

青岛出版社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密州街道大华学校王燕萍教案背景:六年级环境教育和健康教育都有关于噪声污染的问题,可见研究噪声污染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为了我们能生活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有必要让学生知道噪声污染的危害,进一步研究如何防止。
因此教师要充分准备,精心备课。
教学课题:不和谐的声音教材分析:我们一提到污染,往往想得更多的是,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很少想到噪声污染。
本节课通过生活在线生活中学生经常听到的工厂的噪音入手,引导学生追根求源,找出噪声的来源,,亲身体会噪声的危害,学生会自觉的想到,为了我们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想办法防治噪声污染,从我们身边的环境做起,做到防治污染是我们生活中的大事。
进一步认识到噪声污染的危害。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
在各种各样的的声音中,有些声音悦耳动听,称之为乐音;有些声音嘈杂刺耳,称之为噪声。
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的声音,人们把它称为噪声。
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噪声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噪声污染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多媒体,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录像和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出示录像生活在线图,(工厂噪声扰民。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世界充满生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美妙的乐声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和享受。
但是,刺耳的噪声却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请我们听一下某家属楼与棉纺厂车间仅个一墙之隔。
纺织车间鼓风机日夜运转,该家属院楼内的居民无法入睡,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秩序和身心健康。
环保局对棉纺厂做出行政处罚。
为什么会这样呢?揭题——因为噪声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
今天学习《不和谐的声音》2、学习新课出示图片:追根求源(一)噪声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看图片,小组讨论交流)(1)噪声的产生主要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和生活噪声。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教案

欢迎阅读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绿色社区畅想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样的社区才是绿色社区。
2、了解创建绿色社区需要解决那些环境问题。
污水进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不使用和销售一次性发泡餐具,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日产日清;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定点处置;建筑施工场地、家庭装演管理规范,文明、合法施工,运输车辆保持清洁;小区、路岛、河道两侧无裸露地面,达到“出门十米见绿”的要求;河道整洁,河面无漂浮物,岸边无违章和垃圾堆放;普及环保知识,设置环保宣传栏和环保公益广告。
)三、实践活动:1、寻找自己社区的环境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2、交流社区环境情况。
组织学生比较出社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快速阅读怎样创建绿色社区?1、建立环境管理和监督体系,推动社区环境建设。
2、绿化面积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护养绿色植物的工作要落实到每垃圾的新生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垃圾怎样分类。
2、了解垃圾的危害及垃圾的处理方法。
3、学习并参与环境的实地考察,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知道垃圾的分类和处理。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教师口述:垃圾桶的自述。
1、有些人总是喂我不喜欢吃的东西,害得我常常消化不良。
2、瞧我多漂亮,可是有人对我熟视无睹。
3、我的周围生活着很多苍蝇、蚊子和老鼠,其实我很不喜欢它们。
源,并释放出有毒气体,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炉渣和灰尘。
大量未经分类就填埋或焚烧垃圾,既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会产生二次污染。
2、日本的垃圾处理方式。
日本民众在扔垃圾前要经过认真处理并按规定放在固定地点。
为了分拣垃圾方便,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决定将垃圾袋全部改为白色透明的。
每年年底楼里的住户都会收到一张来年的日历,每月的日期都由黄、绿、蓝等不同的颜色来标注。
每种颜色代表那一天可以扔何种垃圾。
四、议一议:如何减少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五、游戏与表达1、学生表演。
学生用自述的方式向同学介绍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利用的。
2、在学生的阅读和活动中,了解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浪费了能源。
(完整版)六年级科学渗透环保教育教案

(完整版)六年级科学渗透环保教育教案1. 教案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六年级学生,旨在渗透科学知识,并通过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2.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掌握环境污染的成因与影响;- 学会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 培养环保意识与责任心。
3. 教学内容3.1 环境保护概述- 环境保护的定义和意义;- 环境保护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当前环境问题的现状。
3.2 环境污染的成因与影响- 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水污染的来源和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土壤污染的成因及其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噪音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3 有效的环保措施- 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与合理处理;- 节约能源和水资源;- 使用环保产品与材料;- 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4.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环境保护的图片和视频;- 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问题的理解;- 实施环保实践活动,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鼓励学生参与环保项目,如校园清洁日、节能宣传活动等。
5. 教学评价-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程度。
6. 教学资源- 多媒体设备;- 环境保护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环保实践活动所需的相关物品。
7. 教学安排本教案共分为5个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环境保护概述;- 第二课时:大气污染与水污染;- 第三课时:土壤污染与噪音污染;- 第四课时:有效的环保措施;- 第五课时:环保实践活动和总结。
8. 教学延伸- 学校可组织环保宣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鼓励学生观察和记录身边的环保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以上为《六年级科学渗透环保教育教案》的完整版。
希望通过这份教案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使他们成为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六年级上学期环境教育《我是环保小法官》教案

(2)自然资源法
(3)生态保护建设法
(4)环境影响评价法
(5)清洁生产促进法
……
三、用法,做小法官
1.寻找身边无视或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
2、做小法官,对该事件应如何裁决?
四、走出校园:
自编自演拍手歌、小快板、三句半等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了解我国制定的一些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知识,能自觉做环保的小法官。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气预报视频
课时安排
1
授课时间
11.16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颁布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的法律,一起来学习。
二、开动脑筋:
1、为何要制定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课堂检测与反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加入到“保护环境,拯救蓝天”的行动中来。
小学课时教学备课模板
总课时数:1备课时间:11.1
课题
我是环保小法官
课型
新授
一、教材内容分析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2、对于身边一些无视或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能做出判断,知道该如何裁决,做环保小法官。
3、用拍手歌、小快板、儿童剧等形式,宣传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知识。
六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六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教案内容:教案名称:认识环境问题课时:1课时教材:《六年级环境教育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现状。
2. 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
2. 引导学生实际行动起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的环境会出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六年级环境教育手册》中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危害。
3. 教师总结,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环保成功的案例,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案例中人们的环保行为和意识。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从生活中找一个环保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行动计划。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行动计划。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二、教案内容:教案名称:水资源保护课时:1课时教材:《六年级环境教育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现状,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实际行动起来。
教学重点:1. 水资源的现状。
2. 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实际行动起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