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灌浆试验施工报告

合集下载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目录1帷幕灌浆试验概况 (3)2帷幕灌浆试验区域 (3)3帷幕灌浆试验依据 (3)4帷幕灌浆试验孔完成情况 (3)5帷幕灌浆试验机械配置及人员组合 (4)5.1机械配置 (4)5.2人员组合 (4)6施工总体布置 (5)6.1施工用水 (5)6.2施工用电 (5)6.3施工平台 (5)7帷幕灌浆试验 (5)7.1帷幕灌浆试验施工工艺流程 (6)7.2帷幕灌浆试验施工步骤 (6)7.2.1钻孔定位 (6)7.2.2钻孔 (6)7.2.3测斜 (7)7.2.4钻孔冲洗 (7)7.2.5裂隙冲洗 (7)7.2.6压水试验 (7)7.2.7制浆 (8)7.2.8灌浆 (8)7.2.9封孔 (10)7.2.10检查 (10)7.3特殊情况处理 (11)8结论 (11)9附件 (13)9.1附表 (13)9.2附图 (13)帷幕灌浆试验报告1帷幕灌浆试验概况根据合同文件及图纸设计要求,以及监理人的指示,同一地段的基岩灌浆在固结灌浆完成后进行帷幕灌浆的施工,为了使帷幕灌浆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更符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所以在主体工程帷幕灌浆施工前,先进行帷幕灌浆试验, 试验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通过帷幕灌浆试验论证采用的施工方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效果上的可靠性,推荐合理的施工程序,优良的施工工艺,提供布孔方式、孔距以及灌浆压力等技术参数,同时检查各种灌浆机械设备的性能等。

2帷幕灌浆试验区域根据趾板基础和趾板的布置,帷幕灌浆试验区域定在固结灌浆已完成的趾板1段,具体试验区域详见帷幕灌浆试验布孔图(附图1)。

3帷幕灌浆试验依据3.1设计施工技术图纸;3.2合同文件;3.3《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5148-2012;3.4批复及下达的《帷幕灌浆试验方案》;3.5帷幕灌浆试验孔成果资料4帷幕灌浆试验孔完成情况本次帷幕灌浆试验由两排组成共计10个孔,4个I序孔(包括1个先导孔),2个II序孔,4个Ⅲ序孔。

2014年12月02日施工到2014年12月06日,之后由于天气原因暂停施工, 2015年3月9日复工到2015年4月7日试验孔灌浆结束, 2015年4月21日检查孔开孔到2015年4月24日压水及灌浆结束,总计历时52天,试验孔完成情况详见附图表。

帷幕灌浆工作总结_工作总结

帷幕灌浆工作总结_工作总结

帷幕灌浆工作总结_工作总结本次帷幕灌浆工作是在我公司承接某项目时进行的,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负责了该项目的帷幕灌浆工作,下面我将对此次工作进行总结。

一、工作过程1.准备工作在开始帷幕灌浆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搭建。

由于所在地地势较为陡峭,我们需要进行平台和脚手架的搭建,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灌浆材料进行准备,包括水泥、砂子、矿物粉等。

2.调试搅拌机为了保证灌浆材料的质量,我们选择了搅拌机来对材料进行搅拌。

在使用前,我们需要进行调试,包括搭建搅拌机的基础、安装电气设备、调整搅拌速度等。

3.灌浆作业灌浆作业分为翻板和架筋两个阶段。

在翻板阶段,我们需要用钢筋网覆盖在框架上,然后将灌浆材料注入到帷幕内部,使灌浆材料充满帷幕空隙,使之固化。

在架筋阶段,我们需要在灌浆完成后,钢筋网上覆盖一层钢筋,并在其上分别两层注浆,以确保整个帷幕的稳定性。

二、遇到的问题1.焊接不牢固在翻板阶段,我们使用焊接将钢筋网固定在框架上,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焊接不够牢固,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

为此,我们加强了焊接的质量控制,对焊接工艺进行了调整,并对焊接质量进行了严格把关。

2.灌浆材料不均匀在调试搅拌机时,我们发现搅拌机的搅拌速度不够均匀,导致灌浆材料的质量不稳定。

为此,我们进行了多次调整,包括增加搅拌器数量,调整搅拌器的角度等,最终使灌浆材料均匀稳定。

三、取得的成果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们成功完成了帷幕灌浆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果:1.完成期限我们按照项目进度安排进行工作,如期完成了帷幕灌浆的任务。

2.施工质量经过我们的努力,帷幕灌浆的质量得到了保证,经过验收合格。

3.施工安全我们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认真的搭建和巡查,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此次帷幕灌浆工作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是我们通过不断的调整和改进,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为项目的成功实施作出更大的贡献。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SXHJ投资开发有限公司XH水力发电厂大坝扬压力超标处理工程帷幕灌浆试验报告SXGM建设有限公司2015年3月批准审核校核编写目录一、概述 (3)1.1试验目的 (3)1.2工程概况 (3)1.3试验区的选择与布置 (3)二、完成工程量 (4)三、施工依据 (4)四、施工工艺 (4)4.1工艺流程 (4)4.2造孔 (5)4.3钻孔冲洗及压水试验 (5)4.4灌浆 (6)4.5抬动变形观测 (8)4.6施工记录 (8)4.7帷幕先导孔施工 (8)五、帷幕灌浆试验成果分析 (8)5.1钻孔孔斜 (8)5.2施工抬动观测成果分析 (10)5.3特殊情况处理 (10)5.4帷幕试验灌前压水试验透水率分析 (10)5.5帷幕试验灌浆单位注灰量分析 (11)5.6灌浆浆液比级分析 (16)5.7灌浆压力分析 (16)5.8工程质量检查 (17)5.9帷幕试验成果与工程质量检查成果对比分析 (18)六、结论及建议 (19)6.1试验结论196.2施工建议 (20)七、施工器材检验 (20)7.1灌浆监测器具 (20)7.2水泥检测 (20)八、附件 (21)一、概述1.1试验目的论证本次帷幕补强工程采用的灌浆方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施工效果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推荐合理的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和施工参数,如灌浆孔排数、排距、孔距、孔深、灌浆压力、灌浆材料与浆液、单位注入量范围等;研究适宜的灌浆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为后期的施工提供依据;确定合理的工效和资源配置,为后期工期计划和保证提供依据。

1.2工程概况XH水力发电厂大坝扬压力超标处理工程主要是对(表孔10#~13#坝段及左中孔14#坝段)上游帷幕和(表孔10#、12#坝段)下游帷幕补强灌浆、坝基排水廊道新钻副排水孔、排水孔扫孔以及加强监测等内容,增强坝体稳定性和坝基长期渗透稳定性,降低渗漏水量。

1.3试验区的选择与布置根据技术要求试验区选定在表孔12#坝段,分为A线补强灌浆和B线补强灌浆两个试验区。

帷幕灌试报告

帷幕灌试报告

咸阳市旬邑县柏岭寺水库工程砼重力坝坝基帷幕灌浆试验工程试验报告(施工图阶段)一、前言受旬邑县柏岭寺供水公司的委托,我公司于2013年3月20至2013年4月15日对咸阳市旬邑县柏岭寺水库工程砼重力坝坝轴线下游30m处进行了帷幕灌浆试验工程。

并提交《咸阳市旬邑县柏岭寺水库工程砼重力坝坝基帷幕灌浆试验工程试验报告》。

二、水库工程简况柏岭寺水库工程以供水为目标,主要为县城居民生产、生活和县城煤化工基地供水,同时承担防洪、拦沙任务。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防洪标准》之规定,本工程属小(1)型Ⅳ等工程,其永久性建筑物按4级建筑标准设计,次要建筑物按5级设计。

正常蓄工水位1066.3m,坝高37.8m,总库容980万m3。

三、前期工作概况2012年10月至2012年11月由我公司对本工程坝基地质进行了补充勘察,并提交了《咸阳市柏岭寺水库工程工程地质补充勘察报告》,现将其与帷幕灌浆直接有关的内容归纳整理描述如下;1.地质构造从坝基开挖情况看,坝基未发现断层,裂隙主要以水平层面裂隙为主,陡倾裂隙发育较少。

补勘钻孔岩芯多呈饼状,即:水平裂隙较为发育的反映,岩饼最小厚度小于1cm,说明河床以下部岩体应力集中,致使水平裂隙较为密集。

2.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类型。

按地下水赋存条件和运动形式,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冲积、洪积及坡积层中,为大气降水补给,排泄于马栏河。

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裂隙中,其埋深受两岸地形式及基岩裂隙发育成度控制,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排泄于马栏河。

(2)坝基岩体透水性。

坝址区岩体透水性主要受岩性、裂隙发育情况及卸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控制。

补勘报告中关于坝址区钻孔压水试验成果统计表见表1(补勘压水试验成果表)。

根据统计成果,透水率 4.7L u~91.57Lu,平均为22,72Lu,坝基岩体总体属中等透水岩体,(其中加有部分弱透水岩体)。

中等透水下限埋深大致在13m~23m。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纵向围堰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报告1 工程概况纵向混凝土围堰基础帷幕灌浆范围为18#~28#坝块,建基面高程167.50m,地基为沙溪庙组第2层砂质粘土岩,局部夹砂岩透镜体,建基面岩体呈弱风化,无贯穿性软弱夹层,无特定结构面控制。

从目前钻孔压水试验情况看,堰基下岩体透水性较强,集中表现在25#~28#块,透水率高达q=103Lu。

按设计文件要求,在18#~28#坝块帷幕灌浆孔顺水流方向成1排布置,深入基岩20m,共计57孔,拟选取先导孔zw-Ⅰ-4、zw-Ⅰ-8、zw-Ⅰ-12作为生产性试验孔,具体见附图《纵围帷幕灌浆及排水孔施工图(3/6)》。

2 施工布置见《帷幕灌浆及排水孔施工组织设计》3 帷幕灌浆试验孔施工帷幕灌浆要求在相应坝基固结灌浆完成后进行,按照抬动孔、先导孔(试验孔)、Ⅰ、Ⅱ、Ⅲ序孔顺序施工。

灌浆过程中使用自动灌浆记录仪对灌浆压力、流量等施工参数进行自动监测记录。

灌浆孔布置详见《纵围帷幕灌浆及排水孔施工图(3/6)》。

3.1 生产性试验施工工艺流程本次帷幕灌浆试验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每段循环图1 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施工流程图3.2 钻孔1、钻孔顺序:本次试验孔钻孔顺序为:抬动观测孔→试验孔(先导孔)。

2、钻具灌浆钻孔采用HGY-200、SGZ150回转钻机配金刚石钻头或硬质合金钻头造孔。

3、按设计要求用经纬仪及皮尺、卷尺确定孔位。

帷幕灌浆孔均为铅直孔,钻孔过程中严格控制孔斜,开口孔位偏差不大于5cm,无欠孔深。

4、钻孔孔径及孔、排距:孔径采用Φ75mm、孔距为2.5~3.0m。

5、孔深及分段:根据设计要求,灌浆采用孔口封闭灌浆法施工,钻孔时也进行分段钻进灌浆,第一段钻孔从廊道底板(高程为169.0m)至基岩面(高程为165.0m)以下2.0m 处,孔深为6.0m,第二段钻进2.0m,第三段钻进3.0m,第四段钻进5.0m,第五段钻进5.0~6.9.0m, 第六段钻进2.0~3.0m。

帷幕注浆试验报告

帷幕注浆试验报告

基坑帷幕灌浆试验报告一、工程概况杭州市地铁6号线滨江站主体工程位于杭州市滨江区江南大道下,为地下三层12米岛式站台车站,大致呈东西轴向,与沿江陵路敷设的1号线车站换乘。

本工程主体车站长约145米,其中西端头井及西标准段长约49.25米,换乘段长约42.60米,东端头井及东标准段长约52.95米;端头井宽约24.90米,标准段宽约21.10米,基坑总面积约3619.3平方米。

基坑开挖采用明挖顺作业法施工,基坑围护结构采用1000mm厚地下连续墙。

基坑开挖基本情况一览表二、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一)工程地质条件1、①:填土层(mlQ43)①2素填土:灰黄色、灰色、色杂,松散,稍湿,以粉土为主,含少量碎砖块及碎石块等。

大部分地表为沥青,厚约0.3-0.4m。

层顶高程5.75~6.47m,层厚0.80~1.8m。

2、③:钱塘江冲积沉积层,河口相(al-m Q43)③2砂质粉土:灰黄色,稍密,很湿,含云母碎屑。

摇振反应迅速,切面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局部缺失,层顶深度0.80~1.80m,层顶高程4.35~5.67m,层厚1.80~3.60m。

③3砂质粉土夹粉砂:灰色、灰黄色,稍密,很湿,含云母碎屑,局部夹粉砂。

摇振反应迅速,切面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全场地分布,层顶深度 1.00~4.40m,层顶高程 1.55~5.08m,层厚1.00~7.20m。

③4砂质粉土:灰色,稍密,很湿,含云母碎屑,局部夹粘性土薄层。

摇振反应中等,切面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全场地分布,层顶深度4.7~9.30m,层顶高程-3.28~1.54m,层厚2.30~7.23m。

③5粉砂夹砂质粉土:灰色,稍密,很湿,含云母碎屑,局部夹砂质粉土。

全场地分布,层顶深度7.00~13.2m,层顶高程-7.05~-0.76m,层厚1.00~5.00m。

③7砂质粉土:灰色,稍密,很湿,含云母碎屑。

摇振反应迅速,切面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目录一、灌浆试验的目的和任务 ............................................................................................. - 1 -二、灌浆试验的依据 ........................................................................................................ - 1 -三、地质条件 ................................................................................................................... - 1 -四、孔位布置 ................................................................................................................... - 1 -五、固结灌浆试验施工 .................................................................................................... - 2 -5.1 施工次序 .................................................................................................................... - 2 -5.2施工工艺流程.............................................................................................................. - 2 -5.3固结试验孔各工序施工方法 ....................................................................................... - 3 -5.3.1钻孔.......................................................................................................................... - 3 -5.3.2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 - 3 -5.3.3灌浆.......................................................................................................................... - 4 -六、试验成果分析............................................................................................................ - 5 -6.1试验成果资料分析 ...................................................................................................... - 5 -6.2声波成果资料分析 ...................................................................................................... - 7 -七、试验成果评价............................................................................................................ - 7 -沅水桃源水电站厂房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帷幕灌浆试验报告一、灌浆试验的目的和任务(1)论证采用帷幕灌浆方法进行坝基处理在技术上的可行性、效果上的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帷幕灌浆试验报告

三副坝帷幕灌浆试验报告.前言大伙房除险加固工程中三副坝的帷幕灌浆工程,因为地质条件较复杂,与前期的灌浆工程地质条件不相符,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在第七块混凝土盖板(⑦单元)进行帷幕灌浆试验工作,确定灌浆参数,共布置了个灌浆孔(包括个导孔,个检查孔)。

帷幕灌浆试验完成的外业试验工作量详见下表。

帷幕灌浆试验工作量统计表.地质简况该试验段地层岩性为前震旦系花岗片麻岩。

从导孔、检查孔钻取的岩芯鉴定可知,主要岩性为全风化、强风化的花岗片麻岩。

局部夹辉绿岩脉或石英岩脉。

花岗片麻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及暗色矿物。

节理较发育,呈张开微张状态,节理面有黄色水锈、白色的钙质薄膜,呈平直粗糙起伏粗糙状态,节理连通性较好。

岩芯一般呈柱状、短柱状、碎块状。

.帷幕灌浆孔的布置、孔向与孔深的确定帷幕灌浆试验在平台上,钻孔设在第七单元,孔间距为,检查孔位于与之间。

帷幕灌浆试验孔孔向全部采用铅直孔。

孔深控制在基岩下,并达到设计帷幕线底线。

由于混凝土盖板厚度不同,孔深也不同。

孔深一般在。

.帷幕灌浆试验施工工艺()帷幕孔的灌浆次序灌浆施工次序的原则是逐渐缩小孔距,即钻孔逐渐加密。

逐渐加密的优点是:浆液逐渐挤密压实,可以促进灌浆帷幕的连续性;能够逐序升高灌浆压力,有利于浆液的扩散和提高浆液结石的密实性;根据各次序孔的单位注入量和透水率的分析,可起到反映灌浆情况和灌浆质量的作用,为增、减灌浆孔提供论据;减少邻近孔串浆现象,有利于施工。

本次灌浆试验根据设计意图采用单排孔帷幕,其施工次序是:首先钻灌第次序孔,然后钻灌第次序孔,最后钻灌第三次序孔。

()灌浆施工方法本工程设计要求帷幕灌浆孔孔深为基岩下。

为此,将全孔分为两段钻灌,段长:上段为,下段为。

采用自上而下孔口封闭式分段灌浆。

具体方法将孔口设置孔口封闭器,自上而下分段钻进,逐段灌浆不待凝。

灌下段时上段自行复灌。

射浆管距离孔底一般不大于。

施工顺序为:第一段钻进洗孔压水灌浆第二段钻进洗孔压水灌浆封孔钻孔:设孔口管的帷幕孔,钻孔前均先埋设孔口管,并待凝后进行钻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帷幕灌浆试验施工报告目录1. 概述:.............................................................................................................................................. - 1 -2. 试验目的及内容 ............................................................................................................................ - 1 -3. 施工依据 ......................................................................................................................................... - 2 -4. 施工布置及资源配置 ................................................................................................................... - 2 -5. 施工工艺流程................................................................................................................................. - 4 -6. 灌浆原材料检测及成果资料分析 ............................................................................................. - 9 -7. 灌浆试验综合评述及建议 ....................................................................................................... - 12 -8. 遗留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 - 14 -10. 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 15 -11.结束语 .......................................................................................................................................... - 16 -12.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1.1 工程概况:坝址区内断层带规模较小,破碎带宽度一般不大于1m,充填泥质、碎裂岩块及挤压片状岩等,多数未胶结。

断层中顺层断层,较为发育。

坝址区裂隙以中~陡倾角为主,结构面多属岩屑型充填的硬性结构面。

裂隙基本可分为三组:①NW335°~360°SW~W∠55°~77°;②NW280°~300° NE∠20°~30°;③NE40°~60° NW(SE)∠72°~77°。

裂隙一般延伸短小,泥、钙质胶结。

其中①组为层面裂隙,广泛分布于坝址区;②、③组裂隙主要分布于左、右岸边坡,为倾向下游的一组裂隙。

1.2 试验区岩体特征通过帷幕灌浆试验先导孔、检查孔取芯及帷幕灌浆情况,可见坝基岩体主要由变质砂岩和砂质板岩组成,中间夹带变质灰色石英砂岩。

在孔深4.5~14.0m左右岩石破碎,岩芯呈片状脱水后分解为岩片,在孔深40~55m左右岩石裂隙发育,岩石基本以块状和楔状产出。

另外,岩体内顺层断层较为发育,渗漏性较强,地质条件极具复杂性和不均一性,岩体内裂隙非常发育且分布不均衡。

根据帷幕试验孔压水、灌浆情况,存在孔内不吃水,但在压力增加到3.5Mpa左右开始吃浆,由此说明该地质条件下的裂隙在压力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劈裂性。

坝基中的变质砂岩和砂质板岩存在一定的风化,强度较弱,坝基岩体防渗性能极差。

1.3 主要完成工程量本次帷幕灌浆试验工程于2010年1月20日开工,至2010年4月17日完成,历时87天,共计完成各类孔21个。

帷幕试验共布置1个抬动孔,入岩35m;9个主帷幕孔(含先导孔),5个副帷幕孔,主帷幕孔入岩深度60m(含先导孔),副帷幕孔入岩深度30m;一、二次检查孔及灌后检查孔各2个,一、二次检查孔每孔入岩深度60m,灌后检查孔每孔入岩深度35m。

共计镶铸孔口管14套,具体完成工程量见下表:基岩帷幕灌浆试验主要完成工程量表表1-12. 试验目的及内容2.1 试验目的⑴论证坝基采用“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小孔径灌浆方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效果上的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对坝基岩体的可灌性作出评价。

⑵通过帷幕灌浆试验,进一步复核、验证帷幕灌浆设计参数,提出和优化灌浆设计参数(灌浆孔间排距、灌浆方法、工艺、灌浆材料、浆液配比及相应的灌浆压力等)的建议,推荐合理的施工程序和良好的施工工艺。

⑶为坝基帷幕灌浆施工进行技术储备。

2.2 试验内容⑴选择试验场地;⑵帷幕灌浆试验;⑶抬动检测、物探、检查孔测试;⑷对试验成果进行系统、全面、综合分析,论证坝基岩体的可灌性,提出本工程建议的灌浆施工工艺和灌浆参数(如灌浆孔间排距、灌浆压力、起始浆液水灰比等)。

⑸通过帷幕灌浆试验,选择合理的灌浆方法。

⑹提供帷幕灌浆试验成果资料和分析报告。

3. 施工依据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 5148-2001);2、工程施工相关的现行国家与行业标准、规范和规程及承担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4. 施工布置及资源配置4.1 施工供水帷幕灌浆试验供水管路利用帷幕灌浆形成的专用供水系统管路,通过水包分接引至试验区。

4.2 施工用电坝基帷幕灌浆施工供电由坝前EL.1300m变压器引至施工现场,通过二次配电箱进行施工控制。

4.3施工排污在3#灌浆洞口架设4寸污水泵,通过排污管抽排到坝前泵坑,再由机电队抽排出坝外。

沉积的水泥浆及岩粉派专人清理出廊道,运送到指定地点。

4.4 制浆站设置制浆站布置在左岸EL.1300m平台处,制浆站内设置可存放60吨左右容量的水泥平台,同时配置2台TTL-400高速搅拌机,1台JJS-10型1 m3贮浆机,1台SNS200/10型灌浆泵。

制浆站每小时供浆约8m3,完全可以满足施工时现场的用浆需求。

制浆站一般集中配制0.5:1浓浆,用输浆泵通过1.2寸的塑料管路送至施工面机组搅拌机,灌浆人员按要求调配成所需水灰比后进行灌浆。

4.5施工通讯制浆站与施工作业部位配备对讲机,以方便内外用浆与供浆联系。

4.5资源配置4.5.1主要施工设备本次帷幕灌浆试验所用施工设备详见表4-1。

4.5.2劳动力配置本次帷幕灌浆试验工程配置施工人员详见表4-2,总施工人数为27人。

4.5.3 施工进度本次帷幕灌浆试验工程历时87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抬动孔、一、二次及灌后检查孔等凝时间共计29天,水、电影响5天,实际施工时间为53天,施工强度为585.8m/月。

帷幕试验施工前,试验区的回填灌浆和固结灌浆均未进行施工及灌后检查,在帷幕施工过程中主帷幕I序孔的一些孔段出现无压、无回吃浆量较大的情况,灌浆时间较长;另外,本次试验布置的阶段性检查孔较多,间歇时间较长,由于以上几方面原因导致帷幕试验整体施工时间较长。

施工设备配置表表4-1施工人员配置表表4-25. 施工工艺流程5.1 帷幕灌浆施工方法本次帷幕灌浆试验采取“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孔内循环灌浆法”施工。

5.2 主要施工程序⑴总体施工程序:帷幕灌浆必须按先固结灌浆,后帷幕灌浆;先主帷幕,后副帷幕的顺序进行。

坝基帷幕灌浆试验的主要施工工序为:试验场区选择→场地清理→场区固结灌浆→上游排帷幕孔(主帷幕)→下游排帷幕孔(副帷幕);各序孔施工顺序:抬动观测孔、先导孔→主帷幕Ⅰ序孔→主帷幕Ⅱ序孔→第一次检查孔→主帷幕Ⅲ序孔→第二次检查孔→副帷幕Ⅰ、Ⅱ、Ⅲ序孔→灌后检查孔。

帷幕灌浆试验施工需满足《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中不同排、不同序孔保证15m落差同时施工等相关技术条款的要求。

⑵单孔施工程序(自上而下)钻第一段→下阻塞器→洗孔→压水→灌浆→镶铸孔口管并待凝72h→扫孔钻进第二段→孔口封闭→洗孔、压水、灌浆……直至结束→置换及压力灌浆法封孔→人工封孔。

5.3 抬动观测孔㈠抬动观测孔施工:本次试验布置1个抬动观测孔,抬动孔入岩35m,孔径为φ76mm,钻孔结束进行灌前物探测试后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抬动设备安装。

抬动观测装置完毕,待凝12小时后进行灌浆作业施工。

抬动观测装置具体安装步骤:清除孔内积水→孔底下入水泥砂浆约1m→下入黄油石膏约1m→下入外管(外管采用φ40mm钢管,外管下入黄油石膏内20cm)→进行内管埋设(采用6′钢管,内管埋设距孔底20cm)抬动变形观测使用的千分表,在使用前进行检验,使用过程中进行检查检查、校核,确保其灵敏性和准确性。

抬动观测孔抬动观测装置在灌浆作业前完成安装、调试工作。

具体安装步骤:清除孔内积水→孔底下入水泥砂浆约1m→下入黄油石膏约1m→下入外管(外管采用φ50mm钢管,外管下入黄油石膏内20cm)→内管埋设(采用4′钢管,内管埋设距孔底20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