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肺复苏知识学习
小学心肺复苏知识点总结

小学心肺复苏知识点总结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援技术,用于挽救因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而处于危险状态的人的生命。
在小学生中,了解并掌握心肺复苏知识至关重要,因为在面对紧急情况时,随时都有可能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下面是一些小学生应该了解的心肺复苏知识点总结。
1. 心肺复苏的目的心肺复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按压胸部和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来恢复心肺功能。
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保持体内氧气供应,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2. 判断心脏骤停当遇到心脏骤停的人时,小学生应该学会判断心脏骤停的迹象。
如果发现有人突然倒地,失去意识、呼吸困难、没有脉搏,就有可能是心脏骤停。
3. 实施心肺复苏的步骤当发现有人出现心脏骤停时,小学生应该学会正确的心肺复苏步骤。
首先,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开始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心肺复苏:a. 找平面,让受伤者仰卧在地上;b. 找颈手脉,确认是否有脉搏;c.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时间约1秒;d. 进行胸部按压,每次按压时间约1.5秒。
4. 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心肺复苏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小学生应该学会正确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技巧,包括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呼吸的频率。
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该确保受伤者的头部仰向后,鼻孔被捏住,口对口进行吹气。
5. 胸部按压胸部按压是心肺复苏的另一项重要步骤。
小学生应该学会正确的胸部按压技巧,包括正确的手位和按压力度。
在进行胸部按压时,应该将双手叠放在受伤者的胸部中央,使用身体重量来进行按压,每次按压至少有5厘米的深度。
6. 儿童心肺复苏小学生应该明白,对于儿童而言,心肺复苏的实施方式是不同的。
对于儿童心脏骤停的急救,应当采取30:2的按压和呼吸比率进行心肺复苏。
7. 了解心肺复苏的危险性虽然心肺复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急救技能,但是小学生也应该了解到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有可能会面临一些危险性。
例如,可能会有传染疾病的风险,或者受伤者会在复苏时受到进一步的伤害等。
幼儿园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美篇

幼儿园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美篇在幼儿园工作的教师和校务人员,尤其是保育员,良好的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在处理突发状况时,迅速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可能是拯救一个孩子生命的关键。
因此,学习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对于幼儿园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幼儿园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的重要性和必备技能。
为什么幼儿园工作人员需要学习心肺复苏急救知识1.孩子突发状况时刻存在:在幼儿园这样一个孩子聚集的环境中,突发状况时刻可能发生。
孩子们的生理机能相对脆弱,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心脏骤停或呼吸困难,此时只有进行及时的心肺复苏才能防止事态恶化。
2.及时发现和应对危机:通过学习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幼儿园工作人员能够更快速地发现孩子生命危急的迹象,准确评估状况并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及时应对危机,提高抢救成功率。
3.给予家长安全感:家长们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幼儿园,是希望他们在平安、健康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幼儿园工作人员具备心肺复苏急救知识,能够有效处理突发状况,为家长们提供了更大的安全保障,增强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感。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内容1. 心脏骤停的迅速响应心脏骤停是突发危险事件之一,对于孩子而言尤为危险。
在培训中,工作人员需要学习如何迅速识别心脏骤停、判断患儿是否需要心肺复苏,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2. 实际操作技能训练除了理论知识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也是培训的重要部分。
工作人员需掌握如何正确进行心肺复苏、如何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等操作技能,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抢救患儿。
3. 急救知识更新与维护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是一项涉及技术和操作的综合性技能,持续的培训和知识更新对于保持这项技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在培训后,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参加培训课程,不断更新和维护自己的知识水平。
结语在幼儿园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下,学习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对于保障孩子们的安全与健康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引起幼儿园工作人员对这一重要技能的重视,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心肺复苏急救技能水平,以更好地保护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小儿心肺复苏

重要性和意义
01
02
03
挽救生命
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能够 挽救患儿的生命,避免因 心跳、呼吸骤停导致的死 亡或脑损伤。
减少后遗症
早期心肺复苏能够减少患 儿脑部和其他器官缺氧的 时间,降低后遗症的发生 率。
提高生存质量
正确的心肺复苏能够确保 患儿重要脏器得到足够的 氧气供应,提高其生存质 量。
02
小儿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
在开始复苏操作前,应尽快呼叫急 救车,以便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进 一步治疗。
检查意识和呼吸
在胸外按压之前,应检查患者是否 有意识、是否有呼吸。
胸外按压
在患者胸部中央、乳头与胸骨交界处 进行按压,深度约为胸廓的1/3至1/2, 频率为每分钟100至120次。
开放气道
在人工呼吸之前,应开放患者的气 道,通常采用抬头提颏法或推举下 颌法。
胸外按压的技巧
按压深度和频率
按压深度约为胸廓的1/3至1/2, 频率为每分钟100至120次。
按压姿势
按压时应该采用跪姿或肘膝位, 将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背上进行
按压。
按压放松
每次按压后应完全放松,让胸廓 回到正常位置。
复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通气和过度按压
过度通气和过度按压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THANKS
感谢观看
正确操作
01
专业培训能够确保学员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技巧,提高急
救成功率。
法律责任
02
经过专业培训后,施救者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行动将更加符合
法律规范,减少法律风险。
技能认证
03
பைடு நூலகம்
专业培训通常会颁发相关证书或资质,证明施救者具备相应的
小儿心肺复苏注意事项

小儿心肺复苏注意事项小儿心肺复苏(CPR)是指在小儿心跳和呼吸停止时,通过一系列的急救措施来恢复心肺功能。
在进行小儿心肺复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位置:小儿心肺复苏通常在平坦且安全的地方进行。
确保周围没有危险物品,如尖锐物、火源等。
2.确认意识状态:在进行心肺复苏前,首先需要确定小儿的意识状态。
可以轻轻摇动小儿的肩膀,叫喊其名字来刺激小儿。
如果小儿没有反应、没有呼吸,那么可能是心肺停止,就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呼叫急救:一旦确认小儿心肺停止,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急救人员在前往现场的途中可能会提供指导,确保能够得到专业急救的支持。
4.胸外心脏按压:心脏按压是小儿心肺复苏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心脏按压时,要确保小儿平躺在坚硬的平面上。
将双手放在胸骨下缘,用掌心进行按压,使胸骨下沉至少1/3的胸廓深度,按压频率至少为每分钟100-120次。
5.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还需要进行人工呼吸,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将嘴紧贴小儿口腔,合上小儿的鼻子,吹气2次,每次时间约为1秒钟。
确保每次气呼吸时,小儿的胸廓可以明显抬起。
6.交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在进行小儿心肺复苏时,需要交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维持足够的血氧供应和血液循环。
7.持续观察体征:在进行小儿心肺复苏过程中,需要持续观察小儿的体征变化。
如果小儿恢复了意识和呼吸,应立即停止心肺复苏,并将其转移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8.及时报告医务人员:一旦急救人员到达现场,需要及时向他们报告小儿的情况,包括复苏的细节、时间以及任何其他的相关信息。
这有助于医务人员更好地处理后续的急救工作。
在进行小儿心肺复苏时,需要保持冷静和专注。
如果没有专业训练,最好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尽可能地提供心肺复苏。
同时,定期参加急救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以提高急救能力,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2024版心肺复苏院前急救培训(小儿)课件

目的和背景提高公众对小儿心肺复苏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普及急救知识。
培训参与者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初步施救。
减少小儿因窒息、心脏骤停等突发状况导致的死亡和残疾。
培训要求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技能,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了解急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误区,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培训对象:家长、教师、保育员、医护人员等。
了解小儿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能够判断小儿是否需要心肺复苏,并正确实施急救措施。
010203040506培训对象与要求小儿生理特点及危险因素小儿生理特点小儿的生理结构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如气道狭窄、呼吸频率快、心脏体积小等,这些特点使得小儿在面临窒息、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时更为危险。
危险因素小儿可能面临多种危险因素,如窒息、溺水、电击、中毒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呼吸心跳骤停,需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基本原理心肺复苏定义心肺复苏是指在呼吸心跳骤停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紧急抢救措施,使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维持生命体征的急救技术。
心肺复苏基本原理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维持患者的氧气供应和血液循环,为进一步的抢救创造条件。
03小儿心肺复苏是挽救窒息、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小儿生命的关键措施。
及时的心肺复苏可以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提高生存率。
挽救生命通过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以减少小儿因缺氧而造成的脑部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并发症成功的心肺复苏不仅可以挽救小儿的生命,还可以降低其因窒息、心脏骤停等事件导致的身体残疾和心理创伤,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提高生活质量小儿心肺复苏重要性现场安全评估确认现场环境安全在接近患儿之前,首先要评估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如有危险源(如火灾、触电等),应先排除危险。
做好个人防护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患儿意识判断与呼救判断患儿意识轻拍患儿双肩,并在其耳边大声呼唤,观察其是否有反应。
幼儿园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

幼儿园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在幼儿园,孩子们的生活充满了活力和欢乐,然而意外情况难以避免。
因此,对于工作在幼儿园的教师和工作人员来说,学习心肺复苏(CPR)急救知识至关重要。
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尤其是针对幼儿园儿童的心肺复苏步骤,可以有效提高救援效率,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
为何幼儿园需要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幼儿园教师和工作人员常常需要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如幼儿呼吸突然停止、意外溺水等情况。
在这些紧急情况下,及时的心肺复苏急救可能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因此,为了提高救援效率并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幼儿园工作人员需要接受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培训。
幼儿园心肺复苏急救培训内容幼儿园心肺复苏急救培训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心肺复苏的重要性:介绍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学员了解心肺复苏对于挽救生命的作用。
2.心肺复苏标准操作步骤:详细介绍心肺复苏的标准操作步骤,包括急救前的准备、CPR的实施过程和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
3.儿童心肺复苏技巧:针对儿童的特殊情况,教授儿童心肺复苏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4.窒息急救:教授窒息急救的方法,让工作人员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儿童窒息的情况。
5.其他常见意外急救:介绍其他在幼儿园常见的意外情况,如溺水、意外伤害等的急救方法。
6.实操演练:安排实操演练环节,让工作人员在模拟情境下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能。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是每个幼儿园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当儿童遭遇突发状况时,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将为孩子们赢得宝贵的生存时间。
这不仅关乎儿童的生命安全,也是对幼儿园工作人员责任心和救援能力的体现。
综上所述,幼儿园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对于保障幼儿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幼儿园工作人员可以提高对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为儿童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心肺复苏急救技能,为幼儿园的安全保驾护航!。
小儿心肺复苏

2.复苏囊的应用在多数儿科急诊中,婴幼儿可用气囊面罩进行有效的通气。常用的气囊通气装置为自膨胀气 囊,递送的氧浓度为30%~40%。气囊尾部可配贮氧装置,保证输送高浓度的氧气。带有贮氧装置的气囊可以提供 60%~95%浓度氧气。气囊常配有压力限制活瓣装置,压力水平在35~40cmH20。将连接于复苏皮囊的面罩覆盖于 患儿的口。正确的面罩大小应该能保证将空气密闭在面部,从鼻梁到下颏间隙盖住口鼻,但露出眼睛。用一只手 将面罩固定在脸上并将头或下颌向上翘起。对婴幼儿,术者4、5指钩住下颌角向上抬,第3指根部抵住下颌,保 证面罩与面部紧密接触。在面罩吸氧时,一定程度的头部伸展能保证气道通畅。
小儿心肺复苏
医学术语
01 概述
03 诊断
目录
0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病 因
04 治疗
小儿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指在心跳呼吸骤停,患儿突然呼吸及循环功能停 止。这是需要心肺复苏;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包括采用一组简单的技术,使生 命得以维持的方法。
抢救
年长儿心率<30次/分,新生儿心率<60次/分为胸外心脏按压的指征。
新生儿无自主呼吸或为无效喘息,有自主呼吸但心率<100次/分及用80%浓度的氧仍有中心性紫绀时即可进行 正压通气复苏。
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 建立呼吸
循环支持 进一步处理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Airway,A)
小儿低氧血症和呼吸停止可能引起或造成急剧恶化和心跳呼吸停止。因此建立和维持气道的开放和保持足够 的通气是基本生命支持最重要的内容。首先应去除气道内的分泌物、异物或呕吐物,有条件时予以口、鼻等上气 道吸引。将患儿头向后仰,抬高下颌,一只手置于患儿的前额,将头向背部倾斜处于正中位,颈部稍微伸展。用 另一只手的几个手指放在下颌骨的颏下,提起下颌骨向外上方,注意不要让嘴闭上或推颌下的软组织,以免阻塞 气道。当颈椎完全不能运动时,通过推下颌来开通气道。也可放置口咽导管,使口咽部处于开放状态。通过推下 颌来开通气道
小学生医疗急救常识

小学生医疗急救常识引言概述:小学生作为儿童群体中的一员,面临着意外伤害和疾病的风险。
因此,了解一些小学生医疗急救常识对于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医疗急救的四个方面,包括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处理和中毒急救。
一、心肺复苏1.1 判断意识和呼吸:在遇到小学生突发意外时,首先要判断其是否有意识和呼吸。
可以用手摇或大声呼喊来刺激小学生,观察其反应。
如果小学生没有反应,需要紧急进行心肺复苏。
1.2 心肺复苏的步骤: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两个步骤。
按压胸部时,将小学生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部约5厘米深度,每分钟100-120次。
人工呼吸时,将小学生的头后仰,捏住鼻子,用嘴对嘴进行呼吸,每次呼吸1-2秒,每分钟10-12次。
1.3 寻求医疗帮助: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或寻求医疗帮助。
及时的医疗支持对小学生的生命至关重要。
二、止血2.1 压迫止血:当小学生出现出血时,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直接压迫伤口,以止血。
压迫时要用力均匀,不宜过松或过紧。
2.2 提高伤肢:如果小学生的四肢出血,可以将伤肢抬高,以减少出血量。
抬高时要注意不要过度提高,以免造成不适。
2.3 使用止血带:当小学生出现严重出血时,可以使用止血带。
将止血带绕在远离伤口的位置,用力拉紧,然后用一根棍子或类似物将其固定住,以阻断血液流动。
但使用止血带要谨慎,因为长时间的阻断会造成组织缺血和坏死。
三、骨折处理3.1 判断骨折:当小学生出现肢体畸形、疼痛和活动受限时,可能存在骨折。
在怀疑骨折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移动伤肢,以免加重伤情。
3.2 固定伤肢:在急救过程中,可以使用简单的固定方法来稳定伤肢。
可以用木板、报纸或衣物将伤肢固定住,以减少移动和疼痛。
3.3 寻求医疗帮助:骨折是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处理的,因此,在急救过程中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以确保骨折正确处理和修复。
四、中毒急救4.1 远离危险源:当小学生中毒时,首先要将其远离危险源,以免进一步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HA建议:儿童、意识丧失-腹部冲击法
CABDE-B
B:breathe
建立呼吸
呼吸评估
2005年指南 呼吸评估≥5秒, ≤10秒 ➢ 她/他还有呼吸吗?
√看:胸廓有无起伏 √听:有无呼吸音 √感觉:有无呼出气流 ➢ 她/他呼吸困难吗? √ 有无呼吸做功的增加 √有无鼻翼煽动 √辅助呼吸肌有无参加呼吸运动
建立循环: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Ⅰ类)
循环评估: ≥5秒, ≤10秒
Ø 非专业急救人员:不要求检查脉搏和循环状态( Ⅱa类),单 人应行30次的胸外心脏按压后人工呼吸,并紧接立即行5个 循环 的CPR后EMSS
Ø 专业急救人员:应在10秒中内检查患儿脉搏情况 -1岁以上:颈动脉 -1岁以下:肱动脉、股动脉
➢ 用其余四指将下颌向上前 轻轻抬起
➢ 注意:保持张嘴且勿将下巴 周围松软的组织向上推
开放气道:推举下颌法
➢ 怀疑有颈部或颈椎损伤 ➢ 两手置于下颌两侧,以两个
或三个手指固定在下颌角处 将下颌向上向前抬起 ➢ 注意:使用该方法开放气道 时不宜抬起头部
AHA建议:婴幼儿、意识清醒-Heimlich 手法
小儿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概念
Ø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指采用急救医学手段恢复已中断的呼吸及循环功能,是急救 技术中最重要而关键的抢救措施。
时间就是生命!
心脏骤停 复苏时间
1分钟
抢救成功率 >90%
4分钟
>60%
6分钟
>40%
8分钟
>20%
10分钟
舌根后坠和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见 原因。开放气道应先去除气道内异物。如无 颈部创伤,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时,可 一手按压开下颌,另一手用食指将固体异物 钩出,或用指套或手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 液体分泌物。
开放气道:压Leabharlann -抬下颌法( Ⅱa类)➢ 一手置前额,将头部置于向 后倾斜的枕中位,颈部仰伸
0%
每延长1分钟抢救,存活率下降10%
美国心脏病协会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 着重于胸外按压
快速除颤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 急救生存链
并启动急救系统
综合的心脏 骤停后治疗
有效的高级 生命支持
小儿心脏骤停的原因
常见原因因年龄、环境和健康各异 -新生儿:呼吸衰竭 -小婴儿: *婴儿猝死综合征 *呼吸系统疾病 *气道梗阻窒息(包括异物呼入) *脓毒症 *神经系统疾病 ->1岁儿童:意外伤害为主要原因 -年长儿:与成人相似为心脏疾患
儿科心肺复苏的内容
Ø 儿科基本生命支持:PBLS pediatric basic life support
Ø 儿科高级生命支持:PALS pediatric advance life support
儿科基本生命支持:PBLS
pediatric basic life support
PBLS的程序
2010 NEW!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新生儿双手在乳线水平以下环绕胸廓,两个大拇指 按压,下压1/3-1/2,大约4厘米
2010 NEW!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婴幼儿: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下,两个手指,下压至少1/3胸廓 厚度,大约4厘米。
2010 NEW!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儿童:胸骨平乳线水平,单手或双手,下压1/3胸廓 深度,约5厘米
Ø 转运:一前臂作为复苏平面,另一手实施CPR
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
2005指南
➢ “用力按压”:按压幅度约为 1/3~1/2胸廓厚度
➢ “快速按压”:按压频率约 100次/分 (新生儿120次 /分)
➢ 胸廓按压过程中应尽量减少 按压中断
➢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至 原来位置(Ⅱb类),使心脏 充分充盈
建议:
➢ 一般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 按压和松弛时间为1:1 ➢ 控制按压停止时间≤10秒,停止按压将会降低冠状动脉的
压力 ➢ 无论氧合和通气情况如何,心率低于60次/分或有低灌注
征象立即进行按压
2010 NEW!
建议:
➢ 每2分钟辅助通气和胸外按压变换角色,每次转换时间均应 小于5秒;2分钟后按压的质量主频率下降,尽量缩短胸外心 脏按压的中断时间 -急救人员疲劳导致按压频率和深度不足 -急救人员疲劳导致按压间胸廓回复不完全 -研究显示:即使在急救人员否认情况下胸外按压质量都 会在数分钟内下降的
循环的评估
Ø 无脉搏/不能确定是否触及脉搏 立即胸外按压
Ø 心率存在而无自主呼吸 给12-20次/分的人工呼吸
Ø 无循环征象(心率<60次/分,而且伴低灌注) 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8岁者及早使用AED)
建立血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Ø 必须平卧在坚固、平坦的平面 -心脏按压板 -地面 -病史牌 -护士的手或前臂
-看(look) -听(listen) -感觉(feel)
建立呼吸-人工呼吸
➢ 方式: - <1岁:口对口鼻 - >1岁:口对口
➢ 频率: -儿童或婴儿:12-20次/分(约3-5秒吹气一次)
➢ 未见胸廓抬举,应调整头颈部位置并加强密封性
2010指南:
正常吸气后给予两次有效的人工呼吸 不推荐以往深吸气的做法 有效的人工呼吸即胸廓抬举
➢2005年指南 ABCDE的复苏程序 -A:开放气道 Airway -B:呼吸支持 Breathing -C:心脏按压 Compressions -D:电击除颤 Defibrillation -E:重复评估 Evalution
2010指南: NEW! ➢ CABDE的复苏程序
CABDE-C
C:circulation
2010 NEW!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青少年:乳头连线水平,双手下压5厘米
2010 NEW!
2010 NEW!
按压通气比:
➢ 1人进行儿童心肺复苏:30:2 (Ⅱb类)
➢ 2人进行小婴儿或儿童心肺复苏 :15:2(原:5:1)
➢ 新生儿复苏:3:1
CABDE-A
A:airway
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
2010指南
➢ “用力按压”:按压幅度至少 1/3前后径,儿童约5厘米, 婴儿约4厘米
➢ “快速按压”:按压频率至少 100次/分 (新生儿120次 /分)(Ⅱa类)
➢ 胸廓按压过程中应尽量减少 按压中断,尽可能将中断控 制在10秒以内
➢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至 原来位置(Ⅱb类),使心脏 充分充盈,医务人员每2分钟 交换一次按压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