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技巧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技巧总结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技巧文言实词题答题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义。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
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
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古今异义题答题技巧: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
文言虚词题答题技巧: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
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
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
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
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
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1 语文里可能一些学生除了作文后就头疼文言文,毕竟,文言文里的知识点太多,而且涉及的面也较广,所以同学们在遇到文言文的时候会打退堂鼓。
2 拿到文言文的时候,先通读一遍,然后明白,这段文言文大概出自哪段历史,大概讲了什么样的中心故事,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和意境是什么。
这是粗略的第一步。
3 接下来,仔细看一下后面的答题,问题,记下来,有可能会让你找到主旨思想,以及主题或者是某些段落里的细节,这个时候,你就要回过头去再仔细看一遍提供的这篇文章了。
4 接下来,就是几个关键。
关键一:通假字。
对于文言文里的通假字来讲,我们一定要掌握住。
这个就得靠你平时的积累了。
在考试中要善于发现这些通假字,并找出来,并能理解其真实的意义和意思。
5 关键二:古今同字不同意字。
对于一些特殊的文字,现代里的意思已经和古代里的意思完全不同了。
这个时候,你可以把其用笔画出来,然后根据上下文进行理解和辨识。
一般情况,这些词在古代文里的意义会有很大的出入。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以下是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的总结归纳:1. 文言文的特点:-古代汉语书写形式,使用古代汉字和句法结构。
-以典籍、史书、诗歌等文献作品为主要表达方式。
-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表达,如比喻、夸张、借代等。
2. 文言文的基本阅读理解方法:-熟悉常见古词句、成语及其含义。
-注意上下文推测词义。
-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结构和逻辑关系。
-分析句子成分,理解句子的主谓宾关系。
3. 文言文的常见句式和修辞手法:-倒装句:主谓语序颠倒。
-并列句:两个或多个简单句并列起来。
-比拟句:通过比较说明事物的特点。
-复句:由两个或多个句子组成。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暗示另一个事物。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的描述。
4. 文言文的常见修辞手法:-比兴:用动物、植物等自然事物来比喻人的思想、情感等。
-借代:用一个跟所指事物有关的词来代替所指的具体事物。
-拟人: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性格、行为和思维。
-叠字句: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字词增强表达效果。
-行文递进:通过逐步展开、层层深入地阐述,使文章内容得到发展。
5. 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和例子:-比兴:如“百川归海”、“风花雪月”等。
-借代:如“中华民族”的“华”代指中国。
-拟人:如“大漠孤烟直”、“春水初生”等。
-叠字句:如“碧沸池波”、“锦绣前程”等。
-行文递进:如《红楼梦》中对贾宝玉的描写,从外貌到性格特征逐渐深入展开。
以上是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归纳。
在学习文言文时,还需要通过阅读经典文献作品,多做习题和理解句子的上下文,扩充自己的语感和理解能力。
同时,积累并熟悉常见古代汉字、成语和修辞手法,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言文。
最新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鉴赏如何复习

最新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鉴赏如何复习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鉴赏复习方法第一:建立以教材复习为主的横坐标(x轴)。
教材是依据,是根本,是学习文言知识最熟知的语境,是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的活标本。
教师可采用串讲、点拨、分析等方法进行文言文的第一轮复习,让学生利用早晚读进行诵读、清理、归纳等工作,减少"背诵默写"的压力。
(有些篇目就是高考的必背篇目。
)教师通过对重点文言课文(或者"必修模块")中文言知识的串讲,能够使学生从熟知的语境中迅速把握一些关键的字词句,大大提升文言知识积累的效率。
这种将教材横向联系起来整合文言知识的方法,效果比较理想。
第二:建立以考点复习为主的纵坐标(y轴)。
考点复习体现了备考的针对性,选择一本完善的高考文言复习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将书本中的文言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进一步提升学生文言知识复习的广度和效度。
同时,考点复习结合往年的高考真题来讲解,并且围绕一些经典的模拟题来帮助学生训练提高,都符合知识掌握的一般规律。
而学生纵向地训练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考点中的重点。
比如120个实词中哪些是经常考到的,在经常考到的实词中,哪些义项是经常考的。
在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学生也都可以进行相关的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的"训练笔记"。
教师除了让学生读懂文段练习考题之外,还可以围绕考点,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的考点知识清理。
教师根据考点,进行必要的疏通和引导,加上学生反复的纵向训练和归纳,文言字词句落实了,文言知识加固了,运用能力也在无形中加强了。
第三:建立以针对复习为主的竖坐标(z轴)。
学生在横向清理与纵向归纳的基础上,还应该将备考继续引向深入,即根据自身的复习实情,主动建立重难点突破的第三坐标。
比如"断句和翻译题",其实断句和翻译的知识根基还是文言字词句的落实。
怎么突破翻译?怎么突破断句?教师可以加以引导,比如给学生提供一些简短的文言趣文,让学生进行自我翻译。
高中语文第一册——专题复习:文言文(课文部分)

中学语文第一册——专题复习:文言文(课文部分)一.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以下步骤)1.整理书后练习题的“一词多意”2.整理课文中的重要实词3.高考中考察的文言虚词有限,在学习中刚好整理相关虚词4.整理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依据自己的理解在文中尽可能多的找出与其用法相同的句子5.驾驭一些基本的文言句式注:在以后的专题复习中会接连的给大家讲解中学文言文的用法和学习方法以及其规律。
烛之武退秦师(一)词类活用①军:晋军函陵。
军,意为驻军,名词活用为动词。
②远:越国以鄙远。
远,意为远地、远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③贰:且贰于楚也。
贰,意为从属二主,数词活用为动词。
④阙:若不阙秦。
阙,动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削减。
(二)文言虚词①而:今急而求子。
而,依据详细语境应译为“才”。
②是:是寡人之过也。
是,指示代词,当作“这”讲;因为本句是个推断句,所以译为“这是我的过错”。
③于: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于,介词,对于。
(三)一词多义1. 若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如,比得上。
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又失之者也——顾炎武:《文章繁简》,表转折,“至于”。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缘木求鱼》,像。
若潜师而来,国可得也——《左传·殽之战》,表假设,假如。
2.说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石钟山记》,说法。
说备使抚表众——《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劝告。
请说之——《墨子·公输》,陈述。
公输盘不说——《墨子·公输》,(同“悦”)兴奋。
3.辞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婉言。
近者奉辞伐罪——《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吩咐。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史记·屈原列传》,文学(词、赋)。
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借口(由“言词”引申为“托词”)。
今者出,未辞也——《史记·鸿门宴》,告辞。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推辞。
高中语文文言文提高方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提高方法方法一:"三多'1、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可能的话,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扩展自己的视野。
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背诵下来。
倘假设你可以保持到底,那么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升起来。
3、多练:是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捷径之一,不仅要认真完成课后训练,而且要多做相关的字词句的分类训练,以〔拓展〕视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方法二:预习和复习学习文言文不仅要学会听课,而且要重视预习和复习。
1、课前预习,除了结合脚注疏通文意之外,还应当进行具体的圈点勾画,结合语境,反复揣摩,找出自己暂时还无法理解的东西,对那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
当然,有条件的话,还应当搜集相关的资料,以备不时之必须。
在预习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了反复诵读课文,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将不懂的地方制作成问题卡片,以便上课时及时与老师交流或互动,切忌不懂装懂。
2、课后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学习成果,而且还可以加深理解,触类旁通,培养自己的迁移能力。
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要贪图省事儿,要是上课听听就了事,那么,你就有可能到头来,自己什么也得不到!2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提升方法文言文翻译方法"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
"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高中文言文一轮复习方法及技巧

高中文言文一轮复习方法及技巧作者:曹云飞来源:《学周刊·上旬刊》2015年第08期语文是基础性较强的一门学科,能力、成绩的提高靠的是平时点滴的积累。
但是,第一轮复习是考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梳理和复习的阶段,也是思想认识提高的一个重要阶段。
第一轮复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明年高考的成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里,我主要谈一谈第一轮复习中文言文复习需注意的方面。
一、立足要高远,思维要打开古文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呈现。
我们知道,古人把自己所描写人物的思想、个性彰显在古文中,表达了自己的爱恨和憎恶。
1.在古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很多人物事迹,如大智大勇大德的蔺相如,知错就改的廉颇,忠诚的爱国志士苏武,博学多能、疾恶如仇的张衡。
因而,我们能学习古人身上高贵的品质。
这些能使我们的思想认识提升一个高度,开阔我们的视野。
2.在古文中,我们可以学习古人运用得那恰到好处的写作技巧。
例如,传记中多样的叙事写人手法。
(1)正面描写:人物语言、行动、细节等。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等。
(2)侧面描写:对比,如《师说》中三组对比,论证老师的重要性。
衬托,如《陌上桑》写秦罗敷的美,文章大篇幅地运用侧面描写。
(3)材料的选择、剪裁: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的选材。
3.在古文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凝练、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使文章波澜起伏,可见烛之武之智慧。
总的来说,立足高远,思维打开后,对我们的文学素养、思想认识、视野开阔、写作水平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注重诵读,加强积累文言文,毕竟距离现在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我们一定要注重诵读。
古人在学习中一直强调对文章的诵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因此,只有反复诵读,我们才能加强对文章的熟悉。
高考都依据于课本,源于课本,都能从文本中找到影子。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语文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是语文学习的起点,内容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复习和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高中语文中重要的部分,需要通过对文言文的阅读来理解古代文化和古人智慧,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的文言文阅读主要包括《论语》等经典著作。
1.《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学术思想。
通过阅读《论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思想。
例如,在《论语·学而》中,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五常”思想。
2.古文阅读技巧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古文阅读的技巧。
首先,要理解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掌握文言常用的虚词、辞章等。
其次,要善于运用词典,查找古文中生僻字和古代用法。
最后,要注重语境理解,通过上下文推断词义和句意。
二、现代文阅读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的现代文阅读主要涉及到当代作家的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理论和方法。
1.现代散文现代散文是一种较为自由的文学形式,大量运用了修辞手法和形象表达。
在阅读现代散文时,我们要注意把握主题思想,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例如,在阅读余秋雨的《梦想与现实》时,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梦想的坚持和对现实的思考。
2.文学理论和方法了解文学理论和方法对于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非常重要。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中,我们学习了一些文学理论和方法,如“批评文学”、“意象”等。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三、作文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的作文主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
1.记叙文记叙文是通过叙述事件或事物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文体。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学习方法(精选8篇)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学习方法(精选8篇)篇1:高考语文文言文学习方法在复习和整理文言词语时,没必要将常用实词的每个义项都列出,弄得眼花缭乱。
比如看“见”的“见”:只须强调“见”有表“被动”的意思以及“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词性副词”即可,记准两个例子“信而见疑’’和“君既若见录”,剩下的“看见”“拜见”“召见”“会见”“见解”等跟现代汉语中的“见”都有关系,容易理解。
再比如危险的“危”,学生一看到“危”便想到“险”,其实在古汉语中“危”经常做:“正直”、“高”解,例如成语“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诗歌“危楼高千尺”等。
文言文如果考查“危”的“危险’,“危难’,“危害’’义项,大概学生都能掌握,只有“正直”“高”难以掌握,那么就要在复习时重点注意这些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义项,掌握了这些不同,其他的义项基本就可以应付裕如了。
另外,还要归纳掌握一点基本的文言语法。
学习古汉语语法,应重点了解古今语法的差异方面。
因为古今汉语的一些基本语法规律(如主语在谓语之前,动词,形容词可作谓语等)古今相同,这些就不必死记硬背。
而对古今差异方面(如词类活用,特殊语序,特殊句式,特殊的被动表示法,以及一些常见的虚词的用法等)应很好地掌握。
有些特殊的固定句式,不妨记住。
所谓“固定句式”,就是某些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理解时不能分开、而需要按照某种固定模式来解释的词语。
只有注意这些特殊规则,才能正确理解原文。
比如“是以”“孰与”(和……相比,哪个更……)“无乃……乎”(恐怕……吧。
)“得无……乎”(莫非……吧,恐怕……吧。
)等。
篇2:高考语文文言文学习方法在文言文综合阅读中,常常会碰到个别字、词、句一时无法理解,就需要根据上文、词义的惯性来顺推,或根据下文的语脉、文义来逆推。
俗话说,宇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只有将字、词、句置于段乃至篇的整体语境框架内,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
文言文中“言”的试题,由于侧重考理解能力,非常注重语境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总结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高中的一个重要考察项目,学生在复习时要掌握方法,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主旨把握
研读高中语文文言文课本。
在复习时不要轻易舍弃课本,反而还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
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历年的高考试题就会发现,每年的文言文试题都和中学阶段学习的文言文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选的文段我们没有见过,但考查的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也就是说都是课文中学过的内容。
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
要有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实践证明,有效地训练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或准确地解答文言文试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文义,或叫整体把握文章,理解大意;否则就会犯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错误。
面对一篇文言文,通过整体阅读,应能快速准确地把握如下的信息:写的是什么人,其生活在什么时代(朝代),具有什么特点,干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文中还涉及了什么人,人物之的关系怎样等等。
如果不能整体把握文义,那么有时不仅会搞错了主要人物,搞错了人
物之间的关系,甚至还会张冠李戴,混淆是非(比如裴矩对炀帝和对太宗的态度)。
归纳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
在复习和整理文言词语时,没必要将常用实词的每个义项都列出,弄得眼花缭乱。
比如看“见”的“见”:只须强调“见”有表“被动”的意思以及“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词性副词”即可,记准两个例子“信而见疑’’和“君既若见录”,剩下的“看见”“拜见”“召见”“会
见”“见解”等跟现代汉语中的“见”都有关系,容易理解。
再比如危险的“危”,学生一看到“危”便想到“险”,其实在古汉语中“危”经常做:“正直”、“高”解,例如成语“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诗歌“危楼高千尺”等。
文言文如果考查“危”的“危险’,“危难’,“危害’’义项,大概学生都能掌握,只有“正直”“高”难以掌握,那么就要在复习时重点注意这些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义项,掌握了这些不同,其他的义项基本就可以应付裕如了。
另外,还要归纳掌握一点基本的文言语法。
学习古汉语语法,应重点了解古今语法的差异方面。
因为古今汉语的一些基本语法规律(如主语在谓语之前,动词,形容词可作谓语等)古今相同,这些就不必死记硬背。
而对古今差异方面(如词类活用,特殊语序,特殊句式,特殊的被动表示法,以及一些常见的虚词的用法等)应很好地掌握。
有些特殊的固定句式,不妨记住。
所谓“固定句式”,就是某些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理解时不能分开、而需要按照某种固定模式来解释的词语。
只有注意这些特殊规则,才能正确理解原文。
比如“是以”“孰与”(和......相比,哪个更......)“无乃......乎”(恐怕......吧。
)“得无......乎”(莫非......吧,恐怕......吧。
)等。
特定语言环境推断词义
在文言文综合阅读中,常常会碰到个别字、词、句一时无法理解,就需要根据上文、词义的惯性来顺推,或根据下文的语脉、文义来逆推。
俗话说,宇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只有将字、词、句置于段乃至篇的整体语境框架内,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
文言文中“言”的试题,由于侧重考理解能力,非常注重语境因素。
特定语境中的词语往往有特定的含义。
尤其是文言实词,由于其具有多义性,离开语境可能会做出完全错误的判断。
因此,多掌握一些理解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对我们进行有效的复习是会有很大帮助的。
另外,还可以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例如高考题“在官清恪,未尝问私”(恪,谨慎而恭敬),成语有“恪守不渝”。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或常见成语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
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
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高中语文文言文解题思路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且对这些部分作独立的研究;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再现事物各部分多种多样的、丰富的内在联系。
分析是细节性的、局部性的研究,只针对某一点进行独立研究;综合是整体性的、全局性的研究,既要忠于原文又要超越原文,进行通盘思考。
分析综合不是互相孤立、可以截然分开的,分析以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为前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全面、深刻的认识。
一般思维是先综合后分析再综合。
“筛选文中的信息”。
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情等信息,筛选出来对选项的表述加以正误的判断。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要求考生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
这种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做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指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注意是指所读文章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或所说道理本
身的具体内容。
文章中,作者的观点、看法、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显明,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题的难度也往往较大。
它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而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或概括。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
殆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危险,形容词)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副词)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副词)
4.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形容词)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介词)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动词)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动词)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动词)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动词)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动词)
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动词)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动词)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阻,拦,动词)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动词)1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介词)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道
1.怀其璧,从径道亡(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动词)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动词)10.故园谁道有
书来(料想,动词)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动词)
12.道义:道德和正义
看了“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总结”的人还看了:
1.20XX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
2.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高分技巧
3.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4.高考语文文言文怎么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方法
5.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
6.怎样复习高中语文
7.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总结
8.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高分技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