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操营学区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案 新人教版
八下历史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

活动一:学生根据要求,通过自学课本,在课本上圈出答案要点,并将疑难点记录下来。
有疑问的向老师求助。
知者加速:完成的开始记忆知识点。
活动二:同伴互帮,交流展示
小组交流讨论。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由小组代表进行充分的表达和描述。
小组完成后,组与组之间进行互帮互助,小组之间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给老师,由老师进行重点释疑,精讲点拨。
四、课堂小结,检查背诵情况(5mins)
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表现。我国经济的腾飞为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当然,我国人民的努力拼搏,特别是军事科学家们的奋斗,直接促进了我国国防力量的强大。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为我国国防力量的强大而自豪!
活动三:
1.先独立思考2分钟。先然后起立交流,组长组织,发言人做发言准备。
2.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释疑。
活动四:升华情感,
活动五:做练习题进行自我巩固、反馈
板书设计
反思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案例
教案序号
课时
1
课型
新授
课题
钢铁长城
教材分析
本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少,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海、空军及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分析国防现代化的形成原因,感受人民解放军的军威,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树立国防观念,增强为祖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学情分析
B.人民空军建立早期,即走上国产化的道路
C.五十年代中期,我国仿制成“歼5”型歼击机
D.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空军已拥有飞机三千架
3.导弹部队是现代军队不可缺少的,我国开始组建导弹部队是在
A.1949年B.1956年C.1957年D.1966年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 钢铁长城 教案

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第周第课时课题第14课钢铁长城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人民海军的建立和发展人民空军的建立和发展人民海军的建立和发展2、分析: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3、通过对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历史的比较,从而体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以及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关系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二次备课1、知识网络梳理2、典型例题识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一中部队成立于什么时期?装备如何?图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准备接受检阅的中国人民炮兵部队图二 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时,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通过天安门达标检测:(1)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海军不包括()A 北海舰队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华东军区海军(2)李红同学参见“我国国防建设知识竞赛”,抽到以下题目:1971年由我国自行研制,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的舰只是什么?她应选择()A、巡航舰B、导弹驱逐舰C、太仓舰D、核潜艇(3)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的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现阶段我国海军构成主要是()①水面舰艇部队②潜艇部队③海军航空兵部队④海军陆战队⑤航空母舰部队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4)汶川大地震是对人民军队的一次考验,大灾难再次证明了人民军队是祖国的钢铁长城。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建设成就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20世纪5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B、我国自行研制了导弹驱逐舰C、海军装备了我国自行制造的核潜艇D、组建了战略导弹部队(5)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是在()A、1970年B、1971年C、1974年D、1976年(6)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是()A、我国自行研制出导弹驱逐舰B、空军部队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C、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D、我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7)现在我国导弹部队装备的核武器中不包括()A、核潜艇B、中程导弹C、远程导弹D、洲际导弹(8)下列关于我国空军的说法,正确的是()A、1957年中国组建了自己的空军B、空军刚刚组建就面临越南战争的考验C、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D、空军建立之初,飞机全部从国外购买(9)一次军事演习中,雷达兵报告在我国南海上空发现敌导弹,指挥员下令发生导弹在空中拦截,通讯员应该把这项命令传达给()A、海军陆战队B、导弹部队C、海军航空兵D、特种部队。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精品教案[内容分析]:1.课程内容标准: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2.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的第一课,属于新教材增加的内容。
粗看似乎相对独立,实际上本课内容与前面所学的新政权巩固、社会主义探索和改革开放,及后两课外交取得巨大成就都有着内在的联系。
学习本课,首先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国防力量的增强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
其次,有利于认识国防的重要性,加强和平时期的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
[学情分析]:1.男生对军事有较多的了解,少数男生甚至是军事发烧友,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能激发学习积极性。
2.女生对军事武器装备兴趣不大,知之甚少,需要努力调动她们的学习兴趣。
[设计思想]:1.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参与探究中掌握知识。
2.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教师本人对军事有较浓厚的兴趣,军事知识丰富,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人民海军的建立和三大舰队、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和核潜艇、海军的多兵种和现代化、人民空军的诞生和现代化、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强大战斗力。
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课外查找军事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新旧中国海防的差异及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能力。
3.通过设计和辩论各自的军事设计,训练学生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人民海军、陆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历史的比较,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体会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
2.认识到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3.认识到坚固的国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4.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新人教版】辽宁省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

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前奏板-----温故而知新:1、简述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发展变化①成立后,明确提出。
②世纪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解放台湾的思想。
③后党和政府确立了的大政方针。
④在邓小平的构想基础上,形成了、的对台基本方针。
⑤年初,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
2、年台湾当局调整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两岸关系发生了变化。
3、海峡两岸的民间团体为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做了哪些努力?结果怎样?(1)努力:①年台湾成立了,年大陆成立了。
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商谈和政治对话。
②年,两会就“”达成共识。
简称共识。
③年,海协会会长和海基会董事长在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交流达成共识。
结果: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的重要一步。
海峡两岸经济上、的局面初步形成。
二、启动版—创境激趣:从“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到炮兵部队的建立,再到导弹部队的形成,这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的钢铁长城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我们可以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哪些有趣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知识呢?请大家阅读课文。
三、核心板—自主探究: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目前,我国海军部队有:舰队、舰队和舰队。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舰,完成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
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海军不断补充新型舰艇,已由水面舰艇部队、、、等多种兵种组成。
2、空军的发展:人民空军是在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多架。
1956年仿制成功歼击机。
后来我国又制造出了各种型号的机、机和机。
3、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开始发展导弹核武器是世纪年代。
年中国人自行设计的导弹试验成功。
1966年,中国开始组建部队,主要任务是。
新泰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钢铁长城》教案 新人教版

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体会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建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
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三、教学流程
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辽宁舰》、《胡锦涛出席交接仪式》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诞生之初,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曾在朝鲜战场取得辉煌战绩,并涌现出蒋道平等人民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课文了解蒋道平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不畏强敌,敢打敢拼,英勇杀敌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要敢于正视挑战,勇敢接受考验。
引导:成立初期的空军飞机主要是接收、缴获和起义的国民党军队飞机。据说在第一次阅兵中能飞的只有17架,且全部飞过天安门广场,其中九架绕了一圈又飞一遍,所以外国媒体报道说有26架。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对学习本课的兴趣。
直观感知海军发展壮大的艰难国际背景。
明确知识点。
了解人民海军建立趣闻。
感受人民海军建立和强大的过程。
领略人民海军的风采。
强化说明海军的现代化程度。
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并能在比较中了解国家的强大与国防力量增强的关系。
感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
教师:空军飞机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呢?
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踊跃回答(略)
教师:展示三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飞机,并简介其有关资料。
《新中国初期购置的飞机》 仿制歼5型歼击机
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飞机
教师总结: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军用飞机的发展经历了:国外购买——仿制——创新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浸透着无数科学工作者的艰辛、努力、汗水乃至生命。我们来认识他们其中一位代表——“航空报国英模”罗阳,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其颁奖词中写到“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战机起飞却英雄陨落,它给世人留下的,又岂是只有赞叹与感慨?中国需要更多的罗阳!
14.钢铁长城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池北一中 二 年级 历史 导学案课题:14.钢铁长城 课型:综合课【学习目标】1.记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空军的建立及发展历程;知道导弹部队组建的目的、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学习任务】 一、知识链接:观看新中国成立时的阅兵式和新中国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两段视频材料。
对比新中国国防力量几十年发展壮大的重大变化。
二、自主学习(温馨提示:注意根据问题在教材中做出标记,答题时注意提取关键词,并适当在教材中标注问题)A 层、B 层、C 层、D 层(一)人民海军1.新中国一共拥有几支海军及它们建立的时间?2.我国海军在不同时期有怎样的发展?3.今天的海军主要由哪些兵种组成?(二)人民空军1.人民空军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空军刚刚诞生面临了怎样的考验,在考验中展现了哪些精神?2.人民空军有哪些发展和进步?(三)导弹部队1.建立导弹部队的目的、任务及时间是什么?2.我国有哪些导弹核武器?三、合作探究(先独立完成,有困难的组内解决)A 层、B 层1.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海军能够保卫祖国海疆?请举例说明。
2.结合上题答案说明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有什么联系?四、学习小结五、达标测评(各组快速抢答完成)1.中国人民海军在维护世界和平、打击海盗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那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只海军是( )A.北海舰队B.华东军区海军C.南海舰队D.东海舰队 2.1971年由我国自行研制,并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的舰艇类型是( )A.巡洋舰B.导弹驱逐舰C.导弹护卫舰D.核潜艇 3.人民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的战争考验是( )A.抗日战争B.人民解放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北伐战争 4.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阅兵仪式上不可能出现的军种是( )A.人民陆军B.人民海军C.人民空军D.战略导弹部队 5.当前我国国内环境和平稳定,但是国际上的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内政与外交指手画脚,对此我们应该具有的意识有(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③增强国防,防患于未然 ④居安思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反思】钢铁长城一、人民海军: 二、人民空军: 三、导弹部队: 四支海军、海军兵种空军精神 目的、任务、时间 温馨提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学设计_5

2、进入小组发言;
3、代表发言。结合大屏幕阐述
创设情境,探究学习
中国空军
1、播放课件
2、组织活动
3、教师及时补充。
1、看大屏幕;
2、讲空军的建设过程和发展
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交流感悟,达成共识
导弹部队
1、播放课件
2、组织活动
1、学生代表演示课件,讲述“导弹部队”的建设和发展
2、学生观看本组同学 补充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并掌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核潜艇,现代海军得多兵种。
(2)归纳并阐述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装备及战斗力培养学生获得有效信息、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感知历史,使学生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体会体会国防力量日益强大,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通过设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共同提高。
(3)通过收收集教材中的图片、课外资料、观看影像资料,进一步理解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道国防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与民族的日益强大,他搞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2)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在新的情境中学会历史体验历史
国防力量的强大与综合国力的增强的联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1、展示中国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发展资料、图片
2、组织活动五: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成为国防保卫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的过程及原因?
3、组织活动六:目前我国国防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 钢铁长城》教学设计_3

第14课《钢铁长城》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
2、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收集课外资料、观看影像资料等,说明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历史,培养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能力。
3、通过对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历史的比较,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国威,体会国防力量的日益增强;认识到国防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与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重点:国防建设的巨大成就,即钢铁长城的形成。
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自主学习】(一)人民海军的建立和发展1、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的第一支海军名称是海军。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建立了、和南海舰队。
20世纪70年代,海军装备了我国自造的。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军已发展成由水面舰艇部队、、、等多种兵种组成的部队。
(二)新中国的空军的建立和发展1、人民空军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早期飞机主要从购买,后来逐步走上道路,能够装备自制的、、等。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旧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有了新的飞跃。
(三)导弹部队的发展1、建立:主要担任,年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2、发展:陆续装备了、、核武器。
【合作学习与探究】综合探究一: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综合探究二:从两次相隔六十年的阅兵式,你感受到什么?你认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强化训练】1、新中国成立前夕建立的第一支海军是()A、北海舰队B、东海舰队C、南海舰队D、华东军区海军2、1958年,毛泽东坚定地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钢铁长城
教学目标:了解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的成功研制和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建制;国产飞机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战略导弹的威慑力量。
掌握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历史及其发展壮大的趋势。
意识到祖国民族日益强大与军力增长的相互作用,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应该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和发展
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对,修筑长城的作用是保卫祖国疆土和安全。
那么在现代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也修筑了一条长城,它是什么呢?钢铁长城。
当然他不是真的用钢铁铸造的长城,那他是指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学习钢铁长城的内容。
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1、人民海军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华东军区海军→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教师强调:1949年4月,蒋介石集团土崩瓦解时,有一部分国民党海军宣布起义,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投诚。
于是第一支人民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就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了。
2、 20世纪50——70年代,人民海军有哪些发展?(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等,陆续装备到海军部队,还多次远洋航行,圆满完成了科学考察和出访外国的任务。
)3 、20世纪90 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不断补充新型舰艇,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17页《中国人民海军》出访路线图,感受人民军队的军威。
4、根据67页“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回答: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旧中国制度落后,国力很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侵略,曾先后败于法国和日本等。
新中国制度先进,能够有效地集中国力投入国防建设,建成了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
教师小结、过渡: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不但在海军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而且在空军和导弹部队方面也有重大突破。
5、新中国的空军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
(A.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能够装备自制的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等。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提升了现代化装备水平。
)
导弹部队的发展
什么是导弹?
(1)什么时候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1966年周恩来亲自命名“第二炮兵部队”)(2)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核反击)
(3)根据导弹的射程,分为哪些种类?(中程、远程、洲际导弹)
观看《历史地图册》17页“导弹射程示意图”和《导弹小知识》,结合课本70页“自由阅读卡•百万大裁军”,了解“科技强军”的涵义:在新时代里,军队强大主要靠的是科技含量。
总结: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应该向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学习,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有志于此的同学,请登陆网站,了解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情况。
希望在坐的同学中,将来有人进入这所人民军队的高等学府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