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具史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一、夏代1. 夏朝文字发明:在夏朝将文字用于记载时,夏朝也出现了家具,当时家具混合了木、竹、藤等材料构成,表现出明显的简单风格。

2. 商朝家具创新:商朝是中国历史上家具发展最全面的时期,出现了桌、椅、床、窗、柜、架、凳等众多家具,特点是合理使用竹和木,形制简约美观。

二、周代1.周朝家具出现巨变:由周代,家具从简单粗劣发展为工艺精湛,以东汉工艺为主,以“运用风格特显个性,利用榫接,装修木雕”而著名。

2.家具布局分水平和垂直空间:这一时期,家具的布局技巧发展得很好,艺术想象的空间也有相当的发展,布局分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立体感更强,色彩的搭配也遵循温暖明快的原则,使家具美观大方。

三、秦汉时代1.秦汉统一起,家具发展繁荣:秦汉统一了中国,统一的体系和标准带来了家具发展的繁荣,以秦朝为主,发展出“宽型”家具,表现出了极大的规则感和政治色彩。

2.杨基家具创新:于汉朝最富盛名的是杨基家具,他完善了秦朝的宽型家具,把家具的规则功能、结构和装饰于一体,点缀了许多小器皿,使得家具更加华丽,添加了家具的象征意义。

四、唐宋时代1.唐代家具发展:在唐朝,家具发展更加多样,主要以实用性为主,以宽型家具巩固政权体系和表示高贵气质,而陈设家具以高雅隐忍、优美流畅为主2.宋朝家具新突破:宋朝家具追求刻薄细腻,拓宽了家具设计的思路,灯笼、斗窗等出现,形制很轻盈,功能非常全面,色彩也开始很活泼,表现了活力感和灵动实用的特点。

五、明清时代1.明朝家具风尚变化:此时,家具的实用性更加强调,改嫁等便利性家具也出现,以及引领时尚的柜、凳和椅子。

家具变得精美,刻苦雕琢,充满繁缛,将现实与娱乐有机结合,是一种实用性、艺术性、殿堂式装修形式。

2.清朝家具创新:清朝家具介绍了佛教家具,融合了中西风格,色彩活泼,装饰精巧,而且很多家具作品都充满了宗教色彩,从而使得家具更加和风气凝重而又不失其非常温柔思想的特色。

中国家具发展起源

中国家具发展起源

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史前~公元前476年) 1978年~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山西襄汾县陶寺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公元前2500年~前1900年)时,从器物痕迹和彩皮辨认出随葬品已有木制长方平盘、案俎等,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木家具。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发明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出现了坚利的金属工具,为制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条件,致使西周以后木家具逐渐增多。

在《诗经》、《礼记》、《左传》的记载中,这一时期的木家具已有床、几、扆(屏风)和箱等。

同时,也出现青铜家具。

从出土文物中见到的商代铜禁和饕餮蝉纹铜俎,反映出这一时期青铜家具在铸造技术以及实用、装饰方面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公元前475年~前211年)战国时期,漆木家具处于发展时期,青铜家具也很大的进步。

木家具如几、案、床类形体较大的家具,多为框架结构,以榫卯连接。

常用的榫接形式有十字搭接榫、闭口贯通榫、闭口不贯通榫、开口不贯通榫、明燕尾榫等。

如信阳楚墓出土的大木床、雕花漆几、木俎等,在足与框架、足与案面、屉板木梁与边框、围栏矮柱与床框之间的连接,就采用了以上各种榫接方法,结合牢固,外形美观。

几、案类家具的足底,常加一根横木,称为"桧";("桧";通"跗",为家具之足。

)它既能支承和固定器足,又能保护器足。

这些结构经历代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特征,并沿用至今。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在继承战国漆饰的基础上,漆木家具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装饰工艺也有较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家具的主要特点是:(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

西汉时,由印度传入榻登。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演变简史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演变简史

大格肩榫
小格肩榫
71
二、横竖材结合-格肩榫
全格肩穿鼻榫
2021/7/9
半格肩穿鼻榫
72
二、横竖材结合-夹头榫、插肩榫
2021/7/9
73
二、横竖材结合-抱肩榫、粽角榫
2021/7/9
74
二、横竖材结合-霸王枨
2021/7/9
75
三、弧形材结合-楔钉榫
2021/7/9
76
四、托泥与腿足的结合
这是四种比较宽而大的长方形家具,与条桌、 条案相比,在宽度上要增加不少。画桌、画案 为便于起来画画,是用于绘画的,都没有抽屉, 其为桌形结构的为画桌,为案形结构的为画案。 书桌、书案则都有抽屉,也依其结构分别为书 桌和书案。它们的结构、造型往往与条桌、条 案相同,在宽度上要稍大一些。
2021/7/9
2021/7/9
21
宋元时期的家具
2021/7/9
22
❖ 4 鼎盛时期的明清家具
我国家具艺术发展到明、清时期,家具的各种类型和品 种都已齐备,以匠木家具为代表的明式家具是中国古代家具 发展的最高峰,在艺术造型、工艺技巧和实用功能等方面都 日臻完美,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明式家具风格。明代家具造型 简练、结构严谨、轮廓柔和、线条流畅、用料考究、功能合 理、色彩素雅。其种类繁多,可分为椅凳类、桌案类、柜架 类、床榻类、其它类等5类。其选材极为讲究,多选用紫檀、 黄花梨、红木等质地坚硬、纹理细密、色泽幽雅的木材。
2021/7/9
91
❖雅
明式家具的材料、工艺、造型、装饰所形 成的总体风格具有典雅质朴、大方端庄的审美 趣味,如注重家具线型变化,边框卷口接触柔 和适用,形成直线和曲线的对比,方和圆的对 比,横与直的对比,具有很强的形式美。还如 装饰寓于造型之中,精练扼要,不失朴素大方, 以清秀雅致见长,以简练大方取胜,再如金属 附件,实用而兼装饰,为之增辉。总之,明式 家具风格典雅清新,不落俗套、耐人寻味,具 有极高的艺术品位。

坐具发展历史

坐具发展历史
• (2)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的特征是:普遍
采用直线式,以古典浮雕图案为特征,许多家具放 在矮台座上,椅子上加装垫子,家具部件多样化, 除用少量橡木、衫木,丝柏木外,核桃木是唯一所 用的,节约使用木材,大型图案的丝织品用作椅座 等的装饰。
• (3)法国文艺复兴时期(1485~1643年)的家具
1150年)的家具在中世纪,西欧处于动乱时期,罗 马帝国崩溃后,古代社会的家具也随之消失。
• (1)高直时期(l150~1500年)家具特征:采用
哥特式建筑形式和厚墙的细部设计,采用建筑的装 饰主题,如拱、花窗格、四叶式(建筑)、布卷褶 皱、雕刻品和镂雕,柜子和座位部件为镶板结构, 柜子既作储藏又用作座位。
原始社会到商、周和三国席地跪坐
隋、唐、五代到北宋而定型“垂足而坐”
•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由于多民族大融合的结果,使得家具文化与样式 相互影响,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因此,在中国古代 家具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转折期。
• 这时期一方面“席地而坐”的习惯仍未改变,但在
前期的基础上,传统家具有了不少的新发展。从晋 画《女史箴图》中可以看到床已增高,而且上部还 增加了床顶。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究比较深入 ,传统的式样受到质疑。
• 英国谢拉顿是当时著名的设计师,设计的椅子重点
装饰放置在靠背之上,变化很多,但椅腿少有曲线 装饰,表现出单纯的结构感。
•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出现了一股新兴的复古潮
流,新古典运动兴起也带动了一新古典家具的风潮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抽离了雕花极镶嵌的造型 ,原来的弯腿椅脚改成方腿或直腿,线条变得更显 得更为简单,更显典雅迷人。
的特征:厚重。轮廓鲜明的浮雕,由擦亮的橡木或 核桃木制成,在后期出现乌木饰面板,椅子有象御 座的靠背,直扶手,以及有旋成球状、螺旋形或栏 杆柱形的腿,带有小圆面包形或荷兰式漩涡饰的脚 ,使用上色木的镶嵌细工、玳瑁壳、镀金金属、珍 珠母、象牙。

中国家具的演变发展

中国家具的演变发展

中国家具的演变发展(一)2010-07-13 10:54 来源:木石隅古典艺术网我要评论中国家具的历史源远流长,共经历了史前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代、清代、民国时期;1、史前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为初始家具阶段。

中国现已知的最早的家具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史前人类构筑房屋的技术,榫卯结构为家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大约从公元前16世纪我国社会进入了青铜文化相当发达的商代,出现了大量的青铜礼器。

如青铜俎、青铜禁等,而这些礼器应是后世桌、案、箱、柜的雏形。

随着奴隶社会的不断进步。

手工业的日益发展,除了青铜家具外出现了木制、漆制家具,但起居方式仍为席地而坐,家具制作也相对简单,主要有席、俎几(似桌案)、禁(似箱柜)、扆(后世的屏风)等,在等级制度分明的奴隶社会,家具除有实用价值外还常常做为祭祀用的礼器,所以商周时期的家具在使用时有着严格的等级制约,具有着特殊的意义。

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乱不断,但是各诸侯国各自为政,振兴己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青铜器生产开始衰落,大部分生活用具被漆器所代替。

同时由于青铜器的逐渐商品化,促进了品种的繁富,从出土实物证明,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有青铜俎,而且还出现了设计精巧的四龙四凤青铜案。

髹漆工艺虽然在古文献中早见记载,如《周礼.考工记》中,在“轮人”、“弓人”中多次提到漆饰。

在西周墓中也见过漆俎,但是漆工艺得到较大发展的还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此时很多漆器已经取代了青铜器,漆家具的品种有明显的增加,不仅有漆俎、漆几等原有品种,还出现了漆木床、漆衣箱、漆案等新的品种,装饰采用彩绘和雕刻等多种手法。

纹样也很丰富,有涡纹、动物形象等。

家具的品种主要有案、俎、几、床、箱、禁、屏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家具不单具有使用功能还开始具有观赏功能和价值,如战国的彩漆透雕座屏,它的长是51.8厘米,高仅15厘米,是一件小型家具。

历史家具演变

历史家具演变

历史家具演变历史家具演变一、概述家具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家具的样式、材料和功能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

本文将从不同时期的家具起源开始,详细介绍历史上家具的发展历程。

二、古代家具⒈石器时代家具⑴原始的床椅⑵石器时代的储物家具⒉古埃及家具⑴法老家具⑵古埃及贵族家具⒊古希腊家具⑴希腊神殿中的家具⑵古希腊贵族家具⒋古罗马家具⑴罗马时代的家具概述⑵罗马帝国的家具三、中世纪家具⒈欧洲中世纪家具⑴宗教家具⑵封建贵族家具⒉亚洲中世纪家具⑴中国家具⑵家具⒊宗教家具四、文艺复兴时期家具⒈宫廷家具⑴法国宫廷家具⑵英国宫廷家具⒉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风格⑴意大利文艺复兴家具⑵法国文艺复兴家具五、巴洛克时期家具⒈巴洛克家具概述⑴豪华的装饰风格⑵丰富的材料⒉欧洲巴洛克家具⑴法国巴洛克家具⑵德国巴洛克家具六、现代家具⒈工业革命对家具产业的影响⑴工业制造家具的兴起⑵新材料的应用⒉现代主义家具⑴北欧现代主义家具⑵美国现代主义家具⒊当代家具设计⑴功能主义家具⑵环保可持续发展家具附件:⒈古埃及家具图片集⒉古希腊家具设计图⒊文艺复兴时期家具特写照片集法律名词及注释:⒈专利: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新颖、原创的技术、设计或发明,个人或公司可以向国家申请专利保护,保护期限为20年。

⒉侵权:未经专利持有人许可,擅自制作、销售、使用受专利保护的产品或方法等行为,构成侵权行为。

⒊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用来保护个人或公司的知识、技术、创作等独特的财产权益。

⒋商标:用来区分商品和服务来源的标识,具有独特性、非功能性和可区分性的特点,受到法律保护。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古代家具主要以木材为材料,最早的家具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家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发现了许多古代文明遗址,这些遗址中包含了用于活动和休息的木制家具。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家具以青铜器和陶器为主。

在商代的古墓中发现了许多包括金石器、陶器和木制家具在内的贵族墓葬。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设计和工艺技术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各个国家的艺术家和工匠开始创造出独特的家具设计。

这些家具通常采用锯齿状或弧形线条,使用贵重的木材和玉器装饰。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汉朝时期,家具的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开始出现更多的装饰元素,如雕刻和镶嵌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具的制作技术逐渐完善,并在唐代(618年-907年)达到了巅峰。

唐代的家具设计和工艺技术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家具最高水平的代表。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家具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并出现了更多的家具种类,如边柜、椅子、床等。

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宋代的家具以简洁的线条、典雅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

家具的材料和制作技术在这个时期有了更大的发展,特殊的拉丝和镶嵌技术进一步丰富了家具的设计。

明代(1368年-1644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明朝的家具设计以红木为主,并开始出现更多的家具种类,如书桌、摇椅、座椅等。

明代的家具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同时保持了中国传统家具的优雅和典雅。

清代(1644年-1912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清代,家具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并开始出现更多的家具种类,如榻、炕、藻、躺椅等。

清代的家具设计以紫檀木为主,注重精美的装饰和纹样。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

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社会,中国传统家具代表了中国文化的长久传统和价值观念。

中外家具发展史

中外家具发展史





中世纪家具
拜占庭式家具
仿罗马式家具
仿罗马式艺术和建筑兴起于11世纪,为时短 暂,到十二世纪末被哥特式所取代。这种风格融 合了晚期罗马,拜占庭和蛮族的基本图案和色彩, 实际上,它是西欧以拉丁文化为基础来继承罗马 文明中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建树。自此以后,家具 的西方传统就成为了“基督教精神”的了,这是 一个重要转折。仿罗马式是中世纪早期至盛期的 家具风格,它继承的是哥特式风格。
鼎盛时期的明清家具
• 明代家具在继承宋代家具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推陈出新,不仅种类齐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 究,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范, 逐渐形成稳定,鲜明的明代家具风格,把中国古代 家具推向顶峰时期。明代家具是在宋、元家具的基 础上发展成熟的,形成了最有代表性的民族风格“明 式”。 • 清代家具多结合厅堂、卧室、书斋等不同居室进行 设计,分类详尽,功能明确。其主要特征是,造型 庄重,雕饰繁重,体量宽大,气度宏伟,脱离了宋、 明以来家具秀丽实用的淳朴气质,形成了清代家具 的风格。
巴洛克时期家具
巴洛克风格家具(公元17世纪-18世纪处),经历 了文艺复兴运动之后,17世纪的意大利建筑处于 复杂的矛盾之中,一批中小型教堂、城市广场和 花园别墅设计追求新奇复杂的造型,以曲线、弧 面为特点,如华丽的破山墙、涡卷饰、人像柱、 深深的石膏线,还有扭曲的旋制件、翻转的雕塑, 突出喷泉、水池等动感因素,打破了古典建筑与 文艺复兴建筑的“常规”,被称之为“巴洛克” 式的建筑装饰风格。“巴洛克”原是葡萄牙语 “Baroque”,意为珠宝商人用来描述珍珠表面光 滑、圆润、凹凸不平、扭曲的特征。追求动感, 夸张尺度,形成了一种极富强烈、奇特的男性化 装饰风格。而与随后的“洛可可”的女性化的细 腻娇艳风格相对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国漆画
秦汉时期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是封建社会的鼎 盛时代,特别是由于汉代的厚葬之风,大批墓室 壁画、画像砖、画像石,以及家具模型和家具实 物留在地下,为我们今天了解二千多年前的汉代 社会生活和家具情况,提供了大量的、可靠的形 象资料。
江苏扬州西湖乡胡场汉 墓出土漆案
马王堆出土漆案
东汉时期胡床进入中原,给中国传统起居方式带来 了第一次冲击,在少数人中间,出现了垂足坐的新习俗。 虽然,至今未见到汉时胡床的实物形象,但是文献记载 比比皆是。
俎、几-桌案之始
俎是古时的一种礼器,当时是用来承载祭品的,而在不举 行祭祀时则作为切肉的砧板。俎”的表面呈长方形,两端 有足,犹如倒“凹”形。俎的历史最久,其对后世家具的 影响也最深。俎为后世的桌、案、几、椅、凳等家具奠定 了基础,实在可谓桌案类家具之始祖。
板足俎
四足俎
几在古时是凭倚之具,为长者、尊者所设,放在身前或身 侧,也可以说是靠背的母体,
先民在筑巢而居的远古时代,为了避免潮湿与寒冷, 用茅草、树叶、树皮或兽皮作为坐卧之具,这就是最古老 的家具--席。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兼作坐具与卧具,可 谓床榻之始祖。
《三礼图》中的席
商周家具的主要装饰和特点
装饰上的等级制度 装饰纹样的威严、庄重、神秘化与秩序化 镶嵌与髹漆
饕餮纹
夔纹
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70一公元前221年)
是在长方形板下两端带足的家具。
《三礼图》中的几
禁-箱柜之始
•禁是商周时的礼器,祭祀时是放置供品和器具的台子。“禁” 的 形状则宛如一只长方形的箱子。宝鸡商墓出土,这是一只最古 老的青铜禁。长方体,似箱形,前后各有八个长孔,左右各有 两个长孔,四周饰以夔纹、蝉纹。此器可以看出箱柜的原始形 态。
席-床榻之始
辽阳汉墓壁画上的坐席
衣架
此衣架是汉墓出土模型,两条横杆为腿,腿下有八字脚稳 定其身,上面横杆两端出头,中间有横枨,这是最古老的 衣架造型。
横杆衣架
主要装饰和特点
1. 髹漆 在家具上髹漆和绘漆,这是春秋战国时代家具的首要特色 。在我国,种植漆树的历史虽然很久,但是漆家具的兴起 ,无疑是在春秋战国。这时的彩漆家具,色彩艳丽,黑地 为主,配以红、绿、黄、金、银等多种颜料彩绘图案,朴 素而又华美,是漆家具的全盛时代--汉代家具的序幕。
西周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公元前722481年),人们的室内生活仍保持着席地跪坐的习惯。家 具的种类除商朝延续下来的以外,又出现了凭靠的“几”和 “屏风”、“衣架”等。在装饰纹样上多为饕餮纹、龙纹、凤 纹、云纹、波纹和涡纹等。
战国时代的出土文物中有一些珍贵的古代家具,从中 我们可以看到两千年前家具制造的成就。从信阳、长沙战 国墓出土的“床”、“几”和“案”等实物,不仅能反映 出这一时代的木质家具制造水平,而且可以看到工匠已能 比较熟练地在家具表面髹漆和彩绘,有的家具上还出现了 精美的浮雕。战国时代的“楚文化”尤为突出,其中以信 阳出土的大床周围的搁杆最为特殊,它是现存古代床中最 早的实物。

用莞草编的席,即《周礼》中所指的"五席"之一。此席是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编织方法与现代草席相近 ,以53根麻线为经,莞草为纬,周缘包饰。锦缘变色严重 ,现呈深棕色,花纹难以分辨。席缘用丝线缝缀。
湖南汉墓出土的莞席
辽阳棒台子汉墓壁画上的坐席。图中女子坐在席上,前边 有食盘,此席四周也有包缘。这是席地而坐时代,人们坐 在席上餐饮王一号墓出土的铜方案,这件家具可以
说是战国时代的精美工艺品。案的最下端是四只挺立的鹿, 围成一个圈座,座上有四条飞龙盘曲,在四龙中间又有四 只凤鸟展翅欲飞。四只龙头构成四角,架起四方案框。案 面原可能是漆木的,现已不存,只存框架。此案设计独特, 制作精巧,铸造工艺十分复杂,但是造型繁而不乱是实用 与美观的最好结合。
中国古代家具 史
第一章 中外家具发展史
•1.1中国家具史 •1.2外国家具史
(1)商周时期的家具(公元前16世纪一公元前256年)
我国社会进入了商朝,青铜工艺技术达到了相当纯熟的地 步,创造了闻名于世的青铜文化。现在从大量的出土青铜 器中,看到商周时的青铜礼器,如青铜俎、青铜禁等,以 其造型的基本特征与后世家具相对照,可以看出,这些俎 和禁等,实在是后世桌、案、箱、柜的雏形。这些青铜礼 器可谓家具之始祖。

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漆食案。此器甚大,有拦边,是聚餐 用的大食案。
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雕花大木案,两端各有四条腿,腿 下有横木承托,虽经地下埋藏近二千年,但今日见其案面 雕刻的花纹,线条流畅,技法娴熟,精美无比。显见此案 不仅供人放置器物,而且还有一定的装饰、欣赏作用。
湖南楚墓出土的漆食案
河南信阳出土的雕花大案
河北出土的铜方案

床在文献记载中虽然很久,但是古代床的形状如何,却一 直不得而知。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首次出土了一件大的 彩绘漆木床,为我们提供了真实而又具体的床形象。信阳 长台关战国墓的这件雕刻彩绘漆木床,可说是至今发现最 早的床的实物。
河南出土的彩绘漆木床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士的彩绘衣箱。箱体是长方形, 箱盖隆起,箱盖与箱身的四角均有把手,能合在一处。箱 身黑漆为地,上绘红彩几何形花纹,十分精美。
河北出土的铜方案

湖北望山战国墓出土的漆座屏。此座屏极为精巧,长51.8 厘米,高只有15厘米,是典型的装饰用屏,是放在床上或 案上的工艺座屏。屏框内以透雕的手法,雕刻了凤、雀、 鹿、蛇等大小动物五十一个,数条蛇盘曲缠绕构成屏座, 配以彩漆装饰,形象生动,色彩华丽,真可谓精美绝伦。
湖北望山战国墓出土的漆座屏
2. 雕刻 用浮雕和透雕的手法装饰家具,这是战国漆木家具的又 一特点。
3. 装饰功能和观赏价值
作为家具,不单一地具有使用功能,同时又兼有欣赏价值 和观赏功能,春秋战国家具开创了家具工艺品的新历史。 这个时期家具装饰艺术除继续保留商代中心对称、单独适 合纹样和周代反复连续带状二方连续图案的传统装饰方法 外,还产生以重叠缠绕、四面延展的四方连续图案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