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具史 (1)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一、夏代1. 夏朝文字发明:在夏朝将文字用于记载时,夏朝也出现了家具,当时家具混合了木、竹、藤等材料构成,表现出明显的简单风格。
2. 商朝家具创新:商朝是中国历史上家具发展最全面的时期,出现了桌、椅、床、窗、柜、架、凳等众多家具,特点是合理使用竹和木,形制简约美观。
二、周代1.周朝家具出现巨变:由周代,家具从简单粗劣发展为工艺精湛,以东汉工艺为主,以“运用风格特显个性,利用榫接,装修木雕”而著名。
2.家具布局分水平和垂直空间:这一时期,家具的布局技巧发展得很好,艺术想象的空间也有相当的发展,布局分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立体感更强,色彩的搭配也遵循温暖明快的原则,使家具美观大方。
三、秦汉时代1.秦汉统一起,家具发展繁荣:秦汉统一了中国,统一的体系和标准带来了家具发展的繁荣,以秦朝为主,发展出“宽型”家具,表现出了极大的规则感和政治色彩。
2.杨基家具创新:于汉朝最富盛名的是杨基家具,他完善了秦朝的宽型家具,把家具的规则功能、结构和装饰于一体,点缀了许多小器皿,使得家具更加华丽,添加了家具的象征意义。
四、唐宋时代1.唐代家具发展:在唐朝,家具发展更加多样,主要以实用性为主,以宽型家具巩固政权体系和表示高贵气质,而陈设家具以高雅隐忍、优美流畅为主2.宋朝家具新突破:宋朝家具追求刻薄细腻,拓宽了家具设计的思路,灯笼、斗窗等出现,形制很轻盈,功能非常全面,色彩也开始很活泼,表现了活力感和灵动实用的特点。
五、明清时代1.明朝家具风尚变化:此时,家具的实用性更加强调,改嫁等便利性家具也出现,以及引领时尚的柜、凳和椅子。
家具变得精美,刻苦雕琢,充满繁缛,将现实与娱乐有机结合,是一种实用性、艺术性、殿堂式装修形式。
2.清朝家具创新:清朝家具介绍了佛教家具,融合了中西风格,色彩活泼,装饰精巧,而且很多家具作品都充满了宗教色彩,从而使得家具更加和风气凝重而又不失其非常温柔思想的特色。
中国家具发展起源

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史前~公元前476年) 1978年~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山西襄汾县陶寺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公元前2500年~前1900年)时,从器物痕迹和彩皮辨认出随葬品已有木制长方平盘、案俎等,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木家具。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发明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出现了坚利的金属工具,为制造木器用具提供了条件,致使西周以后木家具逐渐增多。
在《诗经》、《礼记》、《左传》的记载中,这一时期的木家具已有床、几、扆(屏风)和箱等。
同时,也出现青铜家具。
从出土文物中见到的商代铜禁和饕餮蝉纹铜俎,反映出这一时期青铜家具在铸造技术以及实用、装饰方面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公元前475年~前211年)战国时期,漆木家具处于发展时期,青铜家具也很大的进步。
木家具如几、案、床类形体较大的家具,多为框架结构,以榫卯连接。
常用的榫接形式有十字搭接榫、闭口贯通榫、闭口不贯通榫、开口不贯通榫、明燕尾榫等。
如信阳楚墓出土的大木床、雕花漆几、木俎等,在足与框架、足与案面、屉板木梁与边框、围栏矮柱与床框之间的连接,就采用了以上各种榫接方法,结合牢固,外形美观。
几、案类家具的足底,常加一根横木,称为"桧";("桧";通"跗",为家具之足。
)它既能支承和固定器足,又能保护器足。
这些结构经历代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特征,并沿用至今。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在继承战国漆饰的基础上,漆木家具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装饰工艺也有较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家具的主要特点是:(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
西汉时,由印度传入榻登。
(完整版)中国家具发展史

中国家具的发展史
家具发展进程中的四种风格
1 早期家具(周代至南北朝) 2 宋式家具(隋唐至元代及明朝早期) 3 明式家具(明中期至清早期) 4 清式家具(清中期以后)
原始社会 夏商周 春秋战国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辽金 元明清
早期家具(周代至南北朝)
中国家具是从低到高逐渐演变的,它最早起源于"席地而坐"的席,逐渐 发展到"垂足而坐" 的坐具。最早最原始的家具是坐卧铺垫用的席,人们日常 生活或跪或盘腿而坐,配以低矮的家具。这时候,为了阻挡风寒,是用帷幕 围起而成为室的。汉代之前,最具代表性的是漆木家具,漆案和漆几是普遍 使用的家具。
俎是古代的一种礼 器,为祭祀时切割或陈 列牲畜之用具。图中的 俎为四条腿。
彩绘鸳鸯盒·战国·
整个造型为一只立雕 的鸳鸯,头部可以转动, 身体镂空,背部有一长方 形口。它巧妙地将实用与 美观融为一体,使之成为 一件具有隽永艺术魅力的 精品。
漆案·战国·(图) 此漆案案面光洁,中心部分无饰,四周饰以水涡纹。案有四腿,腿下横木承担
明代家具按不同的用材和工艺可分为: 1、传统的漆饰家具(或叫彩绘漆家具,)。 2、新颖的硬木家具。出现了黄花梨、紫檀木、鸡翅木等硬木家具。 3、软木家具。以榆木等为代表的明代软木家具。 4、竹藤、山柳制作的民间家具。由于此种家具较多在民间使用,传世珍宝不多。 5、陶、石制作的家具。
明式家具(明中期至清早期)
中国古典家具从明代中期至清前期(15~17世纪)终于发展到了顶峰,这一时期被称 为"中国古典家具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家具式样被称为明式家具。当时,由于交通的 发达,印度、缅甸和东南亚一带出产的硬木材,如紫檀木、花梨木、铁力木、酸枝木等源 源不断输入中国。这些木材色泽沉着,纹理优美,兼之质地坚硬细腻,适宜于制作精密的 榫卯和进行细致的雕饰,做出来的家具质朴而不俗,具有独特的美学个性和实用价值。 加之当时社会经济繁荣,家具制作在技艺、造型上都有了飞跃的进步,各类家具的种类也 空前发展。
中国家具史-1

主讲:张远群
学习家具史的意义:
1、继承并发扬传统家具的精华,作到古为今用、洋为
中用,推陈出新。 2、真实的再现历史,对设计者来说防止张冠李戴。
3、遵循历史规律,开创时代产品。 4、通过对比寻找差距,发挥自身优势,设计出更好的 家具。 学习家具史要与建筑史、艺术史和科技史相结 合,它们在历史背景、时期划分、风格名称、装饰
1、俎
湖北随县曾侯 乙墓出土,前 后腿下面有横 木承托。整体 髹黑漆,没有 饰纹,有商国 遗风。 漆俎 ·战国
湖南长沙楚墓出土,整 体上有黑漆。俎面一边 有垂沿,二足似几腿, 腿下有木坨承担,造型 独特,简单实用,素面 无饰。
黑漆俎 ·战国
河南信阳战国墓出土, 造型古朴敦厚,绘饰有 极精美的三角形几何图 案。从这一时期俎的造 型来看,已经具备桌案 的雏形了。 黑漆朱绘三角纹木俎·战国
活方式,且一传就是几千年。
仰韶文化
夏、商、周时期的家具以青铜器居多,如当时的“俎” 和“禁”多为青铜器物。
封建社会是我国家具发展的主要时期。从春秋战国开始, 木制家具就比较多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时期我国家具进入繁荣时期。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高型坐 具陆续出现,但到了唐代仍然是席地而坐和垂足而坐两种形 式并行。 五代、宋、元为以后的家具发展奠定了基础,到明 清两代,成为传统家具的全盛时期。
蝶榫:是一种特殊的嵌榫, 两端大中间小的形状。 半蝶榫(银锭榫):蝶榫从正 中剖开,多用于板的拼接。
燕尾榫
凹凸榫
格角榫:是一种特殊的角 接方法,即将两接合构件 端头的榫肩削45°斜面 (一肩或双肩削成45°斜 面)的榫结合。这种接合 有利髹饰,比较美观,一 般多用于边框角接合。
二、床
中国家具的演变发展

中国家具的演变发展(一)2010-07-13 10:54 来源:木石隅古典艺术网我要评论中国家具的历史源远流长,共经历了史前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代、清代、民国时期;1、史前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为初始家具阶段。
中国现已知的最早的家具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史前人类构筑房屋的技术,榫卯结构为家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大约从公元前16世纪我国社会进入了青铜文化相当发达的商代,出现了大量的青铜礼器。
如青铜俎、青铜禁等,而这些礼器应是后世桌、案、箱、柜的雏形。
随着奴隶社会的不断进步。
手工业的日益发展,除了青铜家具外出现了木制、漆制家具,但起居方式仍为席地而坐,家具制作也相对简单,主要有席、俎几(似桌案)、禁(似箱柜)、扆(后世的屏风)等,在等级制度分明的奴隶社会,家具除有实用价值外还常常做为祭祀用的礼器,所以商周时期的家具在使用时有着严格的等级制约,具有着特殊的意义。
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乱不断,但是各诸侯国各自为政,振兴己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青铜器生产开始衰落,大部分生活用具被漆器所代替。
同时由于青铜器的逐渐商品化,促进了品种的繁富,从出土实物证明,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有青铜俎,而且还出现了设计精巧的四龙四凤青铜案。
髹漆工艺虽然在古文献中早见记载,如《周礼.考工记》中,在“轮人”、“弓人”中多次提到漆饰。
在西周墓中也见过漆俎,但是漆工艺得到较大发展的还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此时很多漆器已经取代了青铜器,漆家具的品种有明显的增加,不仅有漆俎、漆几等原有品种,还出现了漆木床、漆衣箱、漆案等新的品种,装饰采用彩绘和雕刻等多种手法。
纹样也很丰富,有涡纹、动物形象等。
家具的品种主要有案、俎、几、床、箱、禁、屏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家具不单具有使用功能还开始具有观赏功能和价值,如战国的彩漆透雕座屏,它的长是51.8厘米,高仅15厘米,是一件小型家具。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古代家具主要以木材为材料,最早的家具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家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发现了许多古代文明遗址,这些遗址中包含了用于活动和休息的木制家具。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家具以青铜器和陶器为主。
在商代的古墓中发现了许多包括金石器、陶器和木制家具在内的贵族墓葬。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设计和工艺技术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各个国家的艺术家和工匠开始创造出独特的家具设计。
这些家具通常采用锯齿状或弧形线条,使用贵重的木材和玉器装饰。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汉朝时期,家具的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开始出现更多的装饰元素,如雕刻和镶嵌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具的制作技术逐渐完善,并在唐代(618年-907年)达到了巅峰。
唐代的家具设计和工艺技术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家具最高水平的代表。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家具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并出现了更多的家具种类,如边柜、椅子、床等。
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宋代的家具以简洁的线条、典雅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
家具的材料和制作技术在这个时期有了更大的发展,特殊的拉丝和镶嵌技术进一步丰富了家具的设计。
明代(1368年-1644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明朝的家具设计以红木为主,并开始出现更多的家具种类,如书桌、摇椅、座椅等。
明代的家具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同时保持了中国传统家具的优雅和典雅。
清代(1644年-1912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清代,家具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并开始出现更多的家具种类,如榻、炕、藻、躺椅等。
清代的家具设计以紫檀木为主,注重精美的装饰和纹样。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
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社会,中国传统家具代表了中国文化的长久传统和价值观念。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古典家具彩桧木案于1978年在襄汾陶寺遗址2001号墓出土,用木板斫销成器。
案面和案足外侧涂绘,所用的颜料大多为天然矿物,如红色用朱砂,赭色用赤铁矿。
出土时,案板已稍塌陷,变形,案上正中放折腹陶(温酒器),此器为商周铜禁之祖型。
它是我国迄今出土最古的木质家具。
1.夏商西周古典家具--原始古拙质朴浑厚夏商时期家具乃是我国古代家具的初始时期,其造型纹饰原始古拙,质朴浑厚。
这一时期家具有青铜家具(如青铜俎)石质家具(如石俎)和漆木镶嵌家具(如漆木抬盘)。
漆木镶嵌蚌壳装饰,开后世漆木螺钿嵌家具之先河。
由于当时人们思想意识中存在着浓厚的鬼神观念,商代家具装饰纹样往往有一种庄重、威严、凶猛之感。
饕餮纹俎于1979年在辽宁义县花儿楼窖藏出土。
铜质,面板为长方形,下为相对的倒凹字形板足,板足空当两端有二半环形鼻连铰状环。
板足饰精致的细雷纹。
饕餮纹,铃上亦饰有花纹,铜铃制作精巧,其形式为我国青铜著录之罕见。
此器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家具源流漆木器具:自新石器时代出现的漆木技术,发展到夏商时期,在漆木上已经镶嵌蚌壳装饰,开后世漆木螺钿嵌家具之先河。
青铜器中装饰壶门(四足板状造型,前后二足之间出现了两个对称的特点)在中国家具史上延续了几千年。
2.春秋战国古典家具春秋战国时期家具,以楚式漆木家具为典型代表,形成我国漆木家具体系的主要源头。
楚式家具品类繁多:各式的楚国俎、精美绝伦的楚式漆案漆几、具有特色的楚式小座屏、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床……楚式家具有绚丽无比的色彩,浪漫神奇的图案,以龙凤云鸟纹主题,充满着浓厚的巫术观念。
楚式家具作为一种工艺美术的早期形式,其简练的造型对后世家具影响深远。
首开先河彩绘木床:我国最早的卧具,为后世各类床具的始祖。
楚式小座屏:标志着中国家具开始具有纯粹的装饰欣赏价值。
雕刻手法:被广泛应用到家具装饰中,有浮雕和透雕等。
开后世家具雕刻之先河。
家具源流战国"H"形凭几:其造型厚重古拙,标志着工艺美术从厚重的青铜艺术向轻巧的漆器艺术发展。
中国古代家具史

精致、华美,十足的唐代风格。
《六尊者像》中的花桌
案
西安法门寺地宫所藏的唐代素面银香案。案面两端卷翘, 两只板状腿弯成一个S形的流畅曲线,在板腿的下端,前
后各有一条横枨托住板腿,好似托泥的形式,以此加固板
3. 装饰功能和观赏价值
作为家具,不单一地具有使用功能,同时又兼有欣赏价值
和观赏功能,春秋战国家具开创了家具工艺品的新历史。 这个时期家具装饰艺术除继续保留商代中心对称、单独适 合纹样和周代反复连续带状二方连续图案的传统装饰方法 外,还产生以重叠缠绕、四面延展的四方连续图案组织。
战国漆画
秦汉时期
辽阳汉墓壁画上的坐席
衣架
此衣架是汉墓出土模型,两条横杆为腿,腿下有八字脚稳 定其身,上面横杆两端出头,中间有横枨,这是最古老的
衣架造型。
横杆衣架
主要装饰和特点
1. 髹漆 在家具上髹漆和绘漆,这是春秋战国时代家具的首要特色。 在我国,种植漆树的历史虽然很久,但是漆家具的兴起, 无疑是在春秋战国。这时的彩漆家具,色彩艳丽,黑地为 主,配以红、绿、黄、金、银等多种颜料彩绘图案,朴素 而又华美,是漆家具的全盛时代--汉代家具的序幕。 2. 雕刻 用浮雕和透雕的手法装饰家具,这是战国漆木家具的又 一特点。
汉代家具的装饰风格,集中反映了汉代文化的时代特点。 家具上装饰的花纹主要是云气纹,流云飞动的装饰成为这 个时代家其装饰最明显的时代特点。
动物纹也被广泛采用
还出现了宣扬孝子、义士、圣君、羽化升仙、烈女故事等 题材,反映了汉女尊崇儒家、信奉道教、“三纲五常”、 “忠孝仁义”的伦理道德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器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器物,其中也有一部分器 物可 视为早期的家具,起到置物、储存等作用。从历史文献可知, 我国早在殷商以前就已发明了家具。
夏商周是家具起源时期,主要出现的家具品种:
席——床榻之始; 俎、几——桌案之始; 禁——箱柜之始; 扆——屏风之始。
8
二、低矮的家具诞生——(春秋战国、秦汉)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 力水平大有提高,人们的生存 环境也相应提高。
当时主要的家具品种是 几、案、椅、墩等。其中木制 品大部分都以漆髹饰,一则为 了美观,显示家具主人的身份 和地位,二则是对木材起保护 作用。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是 坐、跪于地上,所以几、案都 比较低。
撇案脚 34
五、高型家具的鼎盛时期(宋元)
宋元时期:宋代完全脱离席地而坐的生 活方式。漆家具制作繁荣、品种丰富;一些专 用家具,如棋桌、琴桌等出现。中国家具发展 到南宋,形式品种已经完备。全进入垂足高坐 的时期,高型家具已初步定型。到了南宋,家 具品种和形式已相当完备,工艺也日益精湛。 至明代呈放异彩,成为我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 代。
43
图1 云纹牙头
图2 凤纹牙头
牙子
很多家具在立木与横木的 支架交角处,多运用形式 不同的牙子,予以装饰这 种牙子,横向较长的叫牙 条,施在角上的短小花牙 叫牙头。
图3 棂格头
图4 卷云牙头
44
矮老
是一种短而小的竖枨子,往往用在跨度较大的横枨上。矮老多与罗锅 枨配合使用。如桌案的案面下、四周横枨上多用矮老。起到支撑桌面、
47
卡子花
就是卡在两条横枨之间的花饰。多数是用木材镂雕的纹样。也有用其它 材料,如嵌玉卡子花等。
图1 嵌玉卡子花
图2 双环卡子花
图3 单环卡子花
48
明 朝 家 具
49
花梨无束腰罗锅枨加卡子花方桌·明朝 黄花梨变体圆角柜
加固四腿的作用。
图1 罗锅枨单矮老
图2 罗锅枨双矮老
45
图1 鱼肚圈口
图2 长方圈口
券口或圈口
券口就是镶在家具的四条立 柱之间的镶板。在上、左、 右三面镶板的叫券口。在上、 下、左、右四边镶板的叫圈 口。这些券口或圈口的名称, 都以中间的空洞纹样命名。 如空洞是壸门形,则叫壸门 券口。这种券口和圈口,既 是一种美化装饰,同时,又 起着支撑重量,加强牢固展——(隋唐五 代)
隋唐时期:垂足而坐与席地而坐的习惯同时存在, 出现了高矮型家具并用的局面,总的趋势是由上层 阶级带动民间向垂足而坐和高型家具过渡,各类桌, 案,凳,椅和床。后世所以家具类型已经具备。
家具造型简洁实用,朴素大方,结构趋于合理 的简化,嵌细及各种装饰工艺被进一步运用到家具 上。
东汉末期:高形可折叠的胡床(宋后称交椅或太师椅) 从西域传人中原。自此以后,垂足而坐的习惯逐 渐增加。
三国时期:由于家具设计主要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起居习惯的变化而逐步发展变化的。从商,周至 三国时期,跪坐是人们主要的起居方式。所以形 成了矮型的家具设计,席与床是当时室内陈设最 主要因素。
17
战国,秦汉,三国时期家具
38
元代中国最高统治者虽是蒙古族,但传统文化没有中断,家 具仍在宋、辽的基础上缓慢发展,是宋明之间一条不很明显的 纽带。
元代匠师在承具上做了两种尝试。一种是桌面不探出的方桌。 其形象见于•冯道真墓壁画,高束腰,桌面不伸出。但这种家具 工艺比较复杂,特别是束腰与桌面、与腿子的结合构造,故只 是昙花一现,没有在明代延续下来。另一种尝试是抽屉桌。山 西文水县北峪口元墓壁画,绘有一件设有两个抽屉的桌子,造 型奇物。桌面下设抽屉的创意,以后为明代所继承,沿用至清。
18
三、高形家具的出现——(魏晋南北朝)
此时期延续了秦汉时期以床榻为起居 中心的方式,此时各种家具的种类更多。由于 受佛教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起居方式开始 向垂足而坐过渡。
魏晋时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 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文化、经济的交 流对家具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南北朝时期:由于胡床逐渐普及民间,并 出现各种形式的高坐具,如扶手椅,圆凳,方 凳等。床,榻也增高加大。
部位采用不同的榫卯 注重材质美,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色泽和纹理,不
加掩饰,色泽深沉雅致,木纹自然优美,质感坚 致细腻。 注重造型美,造型浑厚洗练,稳重大方,比例适度, 线条流利 注重装饰美,装饰简洁,不事繁琐雕琢,装饰线脚 简练细致,朴实无华,制作精工,一线一面,曲 直转折均一丝不苟,严谨准确。
42
明朝家具
这一时期家具的主要特点是: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始见 由低矮型向高型演进的端倪。
秦汉时期人们起居仍是席地跽坐(跪坐)或盘膝坐,垂足坐始 见萌生尚未普及。常用家具有几、案、箱、柜、床、榻、屏风、 笥(放衣服的小家具)、奁(放梳妆用品的器具)、胡床等。
16
汉朝时期:在中式家具上最具代表性莫过于汉唐。在 在汉唐时期因为没有其它国家的侵略,最典型原 味中式家具代表性,汉唐时期的家具有、床,几, 案,衣架等家具都还很低矮,屏风多置于床上。
28
29
30
1、唐圆椅 椅子在中原地区逐渐流行,当时称为 “倚子”。
31
2、案
桌面条纹装饰,腿用流畅的曲线构成, 雕刻成形
32
唐代王维所画的
《伏生授经图》
中的书案。案面
长方形,曲腿之
下有横木承托。
画中伏生坐于席
上(或床上)书
曲足案
写,此案较矮。
33
造型极为特殊。案面 两端卷起上翘,有束 腰,四条腿上端彭出, 顺势而下,形成四只 向外撇的撇脚,腿的 上端有牙条,前后有 拱形花枨。此案见于 卢棱伽所画的《六尊 者像》。
(因工具、工艺、材质的发展与成熟), 是中国家具最具影响力的代表。
2
一、雏形阶段——史前、夏商、西周 特点:神秘威严(商周)
传说时期:神农氏设计了最早的床 有虞氏发明了最早的桌子——椀俎 古代家具主要以竹,木为材料,由于竹木
易于毁坏和腐烂,所以现在出土的古代家 具很少。
3
夏商周时期:人类脱离洞穴生活后,经历了 一个相当长的部落纷争、城邦混战的徘徊时期之后, 中国进入了商周时期,进入青铜文明时期,从现有 的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到当时高超的铸造技术和不凡 的审美趣味。在先民的日常生活当中,祭祀活动占 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寄托于 上天的佑护。
新出现的家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 圆案(檈)、长杌、橱,并有笥[sì]、簏[lù](箱)等竹 藤家具。
床已明显增高,可以跂[qí]床垂足,并加了床顶、 床帐和可拆卸的多摺多牒围屏。
坐类家具品种的增多,反映垂足坐已渐推广,促 进了家具向高型发展。
从西晋时起,跪坐的礼节观念渐渐淡薄。至南北
朝,垂足坐渐渐流行。
此外,苏州张士诚母墓出土一件银镜架,取折叠式,纹饰十 分丰富,是一件豪华的家具。这种镜架也为明代所继承与发展。 山西雁北地区一些元墓还出土了一些家具模型,有矮桌、矮案、 交椅等,因为是陶质,所以造型都很粗重。
《事林广记》中两幅木刻图上有元蒙官员起居、宴饮的场面, 可见交椅、桌案、罗汉床、双陆棋盘和长形脚蹄,都是难得的 元代家具形象。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 史
1
中国家具主要经历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
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 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秦汉: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家具的出现; 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矮形家具并存发展; 第五阶段——宋、元:高形家具盛典时期, 第六阶段——明、清:中国古典家具的鼎盛时期,
11
战国,秦汉,三国时期家具
13
图5 攒牙子
图6 弓背牙头
用在衣架、镜架上部 搭脑的两侧,名叫挂 牙。而施在屏风、衣 架等底座两边的牙子 叫站牙,也叫坐角牙
子。
图7 挂牙
图8 站牙
14
秦汉时期家具的特点: 写实精炼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在继承战国漆饰的 基础上,漆木家具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数量大、 种类多,而且装饰工艺也有较大的发展。
床的出现,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河南信阳出土的彩绘大床,是极其难得的物证,可以 看出楚国的家具制造情况,亦可依此推断它的前身。早在商周时 期就有使用屏风的记载,它起到分割空间、美化环境的作用,春 秋、战国时期,其制作和髹饰都已相当精美。 春秋、战国是中国家具发展的时期。家具演变过程的主 要品种:案、俎、几、床、箱、禁、屏、柜、席、椅、墩、凳、 衣架、胡床。
件的应用,家具腿部线条与断面的多样化处理,
使宋代家具外形美观,风格清秀而部繁琐,朴素
而不粗陋。实用功能和外观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
一,为明清家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6
宋 辽 金 时 期 家 具
37
太师椅在宋代是最具典型的代表
太师椅是古家具中唯一用 官职来命名的椅子,它最 早使用于宋代,最初的形 式是一种类似于交椅的椅 具。太师椅最能体现清代 家具的造型特点,它体态 宽大,靠背与扶手连成一 片,形成一个三扇、五扇 或者是多扇的围屏。
明代家具特点:1功能合理 2 结构科学 3工艺 精良 4装饰得体 5格调高雅
明式家具十六品:简练 淳朴 厚拙 凝重 雄伟 圆 浑 沉穆 稠华 文绮 研秀 劲拔 柔婉 空灵 玲珑 典雅 清新
40
41
选材:紫檀,红木,花梨木,鸡翅木,楠木,铁梨 木,乌木,黄杨木等。
设计特色: 注重结构美,不用胶和钉,主要用榫卯结构,不同
从秦汉时期到元代,中国封建社会中前期,是中国家具走向 成熟的时期。
39
六、中国古典家具的鼎盛时期(明、清)
明代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