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家具简史
中式家具简史????

中式家具简史1⃣商、周两代时期:铜禁、铜俎,反映了我国早期家具的雏形。
俎的形象代表着后代的几、案、杌、桌的类型。
禁的形象代表着后代的箱、橱、柜的类型。
另据商代的甲骨文,我们可以看到那时床、几的形象。
周代又出现了曲几、屏风、衣架。
2⃣战国、秦汉、三国时期:木质家具制作水平,髹漆和彩绘的技术成熟,有的家具上出现精美的浮雕。
人们的生活方式为席地而坐,因此家具形制都很矮。
家具出现了新的品种和类型。
家具的卯榫在这一时期有较大发展。
屏风得到广泛的使用,汉代的床主要是卧具。
胡床是这时的新家具,轻便折叠,成为狩猎和战时的常用家具。
3⃣晋、南北朝时期:仍是席地而坐的生活活方式,但高型家具则已有萌芽。
床和榻的尺度有了加高,可折查叠移动的屏风出现。
也有了方凳、圆凳等新型家具的雏型。
4⃣隋唐五代时期:垂足而坐的方式逐渐成为普遍现象。
因而出现了高低型家具并存的局面。
家具的品种有了很大发展,种类繁多,如短几,长、短案,方、圆案,高、低桌,方、圆凳,靠背椅,扶手椅,藤墩,床,榻,巾架,衣架,箱,柜,橱等。
5⃣宋、辽、金时期:高型家具普及,垂足坐的生活方式代替了席地坐的生活方式。
室内布置均衡与对称两种格局并存。
矮型炕桌安放在榻上作为待客茶几,是一种新的布置方法。
这一时期家具造型更加秀气轻巧。
6⃣元代:家具在宋代家具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如出现了罗锅掌,霸王掌,高束腰等新做法。
也出现缩面桌的新品种,只是因为不适用,不美观,在元代时兴一阵,并没有流传下来。
7⃣明代:海运发达,东南亚一带的木材如黄花梨、紫檀、鸡翅木等输入我国以及我国自产的优质木材结合工匠的精湛技艺,创造出举世公认的明式家具的工艺艺术和浓厚的中国气派。
8⃣清代:早期家具基本上继承了明代风格,变化不大。
到乾隆年间,广泛吸收了多种工艺美术手法,再加上统治阶级的欣赏趣味,于是家具风格为之一变,为清代家具风格奠定了基础。
❗️注:素材来源于《明式家具研究》。
3中国古代家具简史ok

隋唐五代
• 唐朝家具特点:造型浑圆、丰满,装饰清新、华丽 • 五代:轻简、秀直 • 高型家具的形成
山东嘉祥英 山隋墓壁画 中有一个大 型坐榻, 型坐榻,腿 下有托泥, 下有托泥, 箱形榻体周 边为壶门形 装饰。 装饰。 带托泥大榻·隋 带托泥大榻 隋(图)
围屏榻、条几、靠背椅、鼓架 五代 五代( 围屏榻、条几、靠背椅、鼓架·五代(图)
• 秦朝的建筑艺术具有雄壮、浑厚与瑰丽的特点,秦朝的 宫室建筑、陵墓建筑等,至今也是令人赞叹不已的。 • 汉代的厚葬之风,大批墓室壁画、画像砖、画像石以及 家具模型和实物留下,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可靠 的形象资料。 • 秦汉时期是我国低型家具大发展时期,家具的类型在春 秋、战国时期的基础上发展到床、榻、几、案、屏风、 柜、箱和衣架等。
俎是古代的一种礼器,为祭祀时切割或陈列牲畜之用具。图中的俎为四 条腿,前后腿下端加一横木,使俎腿不直接着地,由横木承接,这是后 世家具“托泥”的始祖。
二、成长壮大期——春秋战国(前770-前476-前221) 秦汉(前 成长壮大期
221-220)
《考工记》是齐国的—部技术书,书中将手工业工匠分为木工、 金工、皮革工、设色工、刮磨工及陶工六个工种。 鲁班,姓公输,名班,为鲁国人。传说他发明锯子,鲁班的伟 大实践在明代由午荣编辑成《鲁班经》。 木工的测量“以矩尺量方,以圆规量圆,以绳量直,以悬锤量 垂直,以水定平”。 战国中晚期冶铁业有大的发展,铁制手工业工具逐渐代替了青 铜工具。用于家具的工具有:铁锯、铁斧、铁钻、铁铲、铁刨 等。
莲花墩·北魏( 莲花墩 北魏(图) 北魏
后世坐墩大都 由此演变。装 饰上的特点反 映出魏晋时期 佛教流行。此 类高型坐具只 在少数贵族和 僧侣中使用, 尚未普及。
01中国古代家具史前期

汉代漆器作坊中分工细致,有素工(内胎)、髹工、 上工(漆工)、黄涂工(在铜制饰品上鎏金)、画工 (描绘)、泊工(刻铭文)、清工(最后修整)、造工(管全 面工程)等工种。
5.流云飞动的汉代装饰图案
流云飞动的装饰纹样也就成为这 个时代家具装饰最显著的特征。 其主要的种类有龙风花鸟纹、羽 人云气纹及几何纹样。
西周兽足方鬲(商周 彝器通考图)的两扇门 有攒边的做法,具有木 器家具的雏形。
战国铜簋(湖北随 州曾侯乙墓出土)座 上的轮廓曲线,与后 期家具上出现的壶门 形一样。
• 商周青铜器 制作技术发 达,从侧面 反映了当时 的木工成就。 如商代后期 木抬盘遗痕 和西周木胎 铜足漆案证 实商周出现 了家具生产。
• 在甲骨文的文字形象中出现了“床”的雏形。
• 3000多年前的殷代,虽没有见到完整的家居形 象,但已有了“印在土上木器腐烂后的遗存”。
第一章 席地而坐的前期家具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历史时期: 1)为席地而坐的生 活习惯服务的低 矮型家具时期; 2)为垂足而坐的生 活习惯服务的高 坐型家具时期。
燕尾榫
银锭榫
格肩榫 搭边榫
•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辟有官有的漆树林。髹漆和 彩绘是当时家具的首要特色。色彩以黑地为主, 配以红色彩绘图案,朴素而又艳丽、华美,是全 盛的汉代漆家具的序幕。
2. 初现端倪的家具形态
从原始社会沿袭而来的席地而卧的生活习俗在春 秋战国时期仍然保留。家具的品种除继承前代的青铜 家具外,出现了漆木家具,漆木雕家具。到战国时期, 髹漆家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明显的提 高。
3.4箱、柜、厨
随着竹木家具和髹漆工艺的发展,汉代的箱、柜、 厨等储藏类家具不仅在使用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很 是考究,而且在造型上也更加的新颖、小巧、和雅致。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一、夏代1. 夏朝文字发明:在夏朝将文字用于记载时,夏朝也出现了家具,当时家具混合了木、竹、藤等材料构成,表现出明显的简单风格。
2. 商朝家具创新:商朝是中国历史上家具发展最全面的时期,出现了桌、椅、床、窗、柜、架、凳等众多家具,特点是合理使用竹和木,形制简约美观。
二、周代1.周朝家具出现巨变:由周代,家具从简单粗劣发展为工艺精湛,以东汉工艺为主,以“运用风格特显个性,利用榫接,装修木雕”而著名。
2.家具布局分水平和垂直空间:这一时期,家具的布局技巧发展得很好,艺术想象的空间也有相当的发展,布局分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立体感更强,色彩的搭配也遵循温暖明快的原则,使家具美观大方。
三、秦汉时代1.秦汉统一起,家具发展繁荣:秦汉统一了中国,统一的体系和标准带来了家具发展的繁荣,以秦朝为主,发展出“宽型”家具,表现出了极大的规则感和政治色彩。
2.杨基家具创新:于汉朝最富盛名的是杨基家具,他完善了秦朝的宽型家具,把家具的规则功能、结构和装饰于一体,点缀了许多小器皿,使得家具更加华丽,添加了家具的象征意义。
四、唐宋时代1.唐代家具发展:在唐朝,家具发展更加多样,主要以实用性为主,以宽型家具巩固政权体系和表示高贵气质,而陈设家具以高雅隐忍、优美流畅为主2.宋朝家具新突破:宋朝家具追求刻薄细腻,拓宽了家具设计的思路,灯笼、斗窗等出现,形制很轻盈,功能非常全面,色彩也开始很活泼,表现了活力感和灵动实用的特点。
五、明清时代1.明朝家具风尚变化:此时,家具的实用性更加强调,改嫁等便利性家具也出现,以及引领时尚的柜、凳和椅子。
家具变得精美,刻苦雕琢,充满繁缛,将现实与娱乐有机结合,是一种实用性、艺术性、殿堂式装修形式。
2.清朝家具创新:清朝家具介绍了佛教家具,融合了中西风格,色彩活泼,装饰精巧,而且很多家具作品都充满了宗教色彩,从而使得家具更加和风气凝重而又不失其非常温柔思想的特色。
简述中国家具的发展历史

中国家具的发展历史悠久,从最早的简易石器时代的家具雏形到现代的各种家具,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以下是中国家具发展历程的简要概述:1.石器时代家具雏形:距今约10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石器进行劳作和生活。
最早的石器家具包括石凳、石桌等,是中国家具发展史的起源。
2.青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公元前21世纪至前8世纪),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制作家具,如青铜床、青铜桌子等。
此时的家具采用青铜材料,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实用性。
3.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20年),家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出现了胡床、屏风、床榻等具有代表性的家具。
这些家具在形式和功能上更加成熟,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4.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公元581年至907年),家具进入了繁荣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家具种类繁多,如案、椅、床等,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同时,家具制作技艺也得到了提高,如雕刻、镶嵌等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
5.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至1912年),中国家具进入了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家具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明清家具的典型特点是简洁、大气,如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
此外,家具制作工艺如榫卯结构、雕刻、镶嵌等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现代中国家具:20世纪初至今,随着西方家具设计理念的传入,中国家具开始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
现代中国家具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注重实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总之,中国家具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而丰富的过程,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如今,中国家具在世界家具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家具选择。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古代家具主要以木材为材料,最早的家具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家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发现了许多古代文明遗址,这些遗址中包含了用于活动和休息的木制家具。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家具以青铜器和陶器为主。
在商代的古墓中发现了许多包括金石器、陶器和木制家具在内的贵族墓葬。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设计和工艺技术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各个国家的艺术家和工匠开始创造出独特的家具设计。
这些家具通常采用锯齿状或弧形线条,使用贵重的木材和玉器装饰。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汉朝时期,家具的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开始出现更多的装饰元素,如雕刻和镶嵌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具的制作技术逐渐完善,并在唐代(618年-907年)达到了巅峰。
唐代的家具设计和工艺技术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家具最高水平的代表。
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家具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并出现了更多的家具种类,如边柜、椅子、床等。
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宋代的家具以简洁的线条、典雅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
家具的材料和制作技术在这个时期有了更大的发展,特殊的拉丝和镶嵌技术进一步丰富了家具的设计。
明代(1368年-1644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明朝的家具设计以红木为主,并开始出现更多的家具种类,如书桌、摇椅、座椅等。
明代的家具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同时保持了中国传统家具的优雅和典雅。
清代(1644年-1912年)是中国家具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清代,家具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并开始出现更多的家具种类,如榻、炕、藻、躺椅等。
清代的家具设计以紫檀木为主,注重精美的装饰和纹样。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史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
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社会,中国传统家具代表了中国文化的长久传统和价值观念。
(完整版)中国家具简史及明式家具

燕尾榫
带销钉孔端头榫
余姚河姆遗址木构件榫卯类型
企口板 对头穿榫
商周:神秘威严
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工艺发达的极盛时期。当时将铜锡合 金制成兵器、礼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工艺品等,创造 了辉耀人间的青铜文化,其中很多用具已具有木器家具的雏 形。
商·俎(一种奴隶主贵族 祭祀使用的器具)
商代青铜三虞座 商代壶门附铃俎
汉·八龙案
汉·长方四足案
三、发展普及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魏晋南北朝: 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民族四处迁徙,北方
及西部少数民族的行为习惯和风俗渗透入中原地区,有意无 意地冲淡了汉族的传统和礼教观念。那种危然正襟式的端坐 渐觉拘束,代之以箕踞,趺坐或斜坐等。这时许多渐高家具 慢慢出现,床的高度也在逐渐增加。
商周时期的家具的特点是兼有礼器的职能,表现严格的等 级制度。装饰特点是威严、神秘、庄重,具有狞厉神秘的艺术 风格,并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它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社会原因 和社会基础,与当时社会生活、社会思想密不可分。这时期装 饰艺术的社会意义,其宗教意义往往大于审美意义,家具所表 现出的审美要求,必须服从宗教意义。
汉代家具质地以髹漆木质家具为主要特征,与先秦家具中仍有 少量青铜家具不一样,很少见青铜家具。汉代漆家具是继战国髹 漆家具以来的又一个鼎盛时期。
云气纹凭几
汉·榻·几 东汉三足凭几
由于时代相近,特别是西汉时期漆木家具风格与先秦家具风格 有相似之处。汉代家具与先秦家具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礼教的含 义在减退,实用性在加强。
河南信阳和湖南包山楚墓均出土了彩漆木床,它们是 我国目前出土最早的卧具。这时期家具雕刻手法已广泛 运用于家具的装饰中,有浮雕与透雕等,且与髹漆同进 并用,雕刻技艺精湛,开后世家具雕刻之先河。
中国家具史

无束腰杌凳
有束腰外翻马蹄杌凳
圈椅
南官帽椅
四出头官帽椅
梳背椅
黄花梨长方凳和小方凳· 明·
• 这种直腿直枨方凳,在宋代已经定形。用材粗硕,线形 简练,做工精细,是明代家具中的精致小品。
黄花梨有束腰罗锅枨二人凳· 明·
• 长1020mm,落堂式凳面。造型敦厚,富有韵律感,实用而且有观 赏性。这种双人凳选材考究。
黄花梨有束腰鼓腿彭牙大方凳· 明·
• 高550mm,面 宽640mm见方。 庄严凝重,牙 条装饰具有明 显的时代特点, 可能年代较早。 此凳体积硕大, 选料做工俱精, 是一件少有的 明代家具珍品。
老花梨木 荷包牙直挡 长方凳· 明末
• 高510mm,凳面 竹编,保存完好。 腿足外圆内方, 牙子呈荷包形。 这种凳子在江南 地区非常多见, 延用至今,但其 中材质差别很大。 此凳为优质木材 制成。
桃形沿面雕木椅· 辽
• 内蒙辽墓出土。椅子 靠背为横向水平,搭 脑呈弓背形。前沿护 板雕有桃形装饰,与 同墓出土的木床装饰 相同,可见当时辽国 的组合家具。
四出头木椅· 金
• 指搭脑两端出头,扶 手两端出头。后来因 与官帽外形相似,也 称“官帽椅”。这把 木椅出之山西大同金 墓,全身圆材,座面 厚实。
扶手椅· 西魏
• 敦煌壁画中的扶手椅, 有高靠背,搭脑出头, 是后代“灯挂椅”的 先驱。椅座宽大,僧 人跪坐其上。
4、隋、唐、五代时期
(公元581年——960年)
• 缤纷世界 华丽润妍; • 由于唐代由席地坐向垂足坐的转变过渡 时期,所以唐代为高型与矮型家具的共 处阶段。
唐代时期家具特点
• 造型上宽大、厚重、浑圆、丰满 ; • 结构上,壶门的运用和延续; • 装饰上追求华丽:大漆彩绘,且雕刻与 镶嵌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中国古家具发展概况
一、萌芽发生时期
史前、夏商、西周。 该时期家具的特点:
神秘威严(商周)
商朝是我国青铜工艺发达的极 盛时期。当时将铜锡合金制成兵器、 礼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工艺 品等,创造了青铜文化,其中很多 用具已具有木器家具的雏形。
二、成长壮大时期 春秋战国、秦汉
木工工艺开始提升,家具结 构的多样性Βιβλιοθήκη 飞猛进。各种 雕刻工匠手艺也日益精进。
中国古代家具简史
龙凤榫
将不够宽的薄板加宽时,就用到了“龙凤榫加穿带”。将薄板的一段刨出 断面为半个银锭形的长榫,再将其相邻的薄板开出下大上小的槽口,用推 插的方法将两板拼合,可不使其从横的方向拉开。拼合粘牢之后,在其上 开一个上小下大的槽口(带口),里面穿嵌的是一个一面是梯形长榫的木 条(穿带),穿带的梯形长榫一面稍宽一面稍窄,为了使其穿紧,长榫都 是从宽的一边推向窄的一边。穿中带国古两代边家出具简头史,留做榫子。
秦汉时期家具的特点: 写实精炼
三、发展普及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唐代已经确立了垂足坐的统治地位,是封建社会发展 中期家具手工业的昌盛时期,家具手工业做工精细、技 术高超,家具种类繁多,生产规模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由于起居习惯的变化,产生了很多新的家具品类,许多 传统的家具的功能与形有了新的创造。是中国古代家具 文化灿烂的时期,对世界文化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这 可以从经济交流对家具艺术的影响、家具的行会制度、 民间家具和官手工业的发展几方面得到验证。
(1)炕桌 炕几 炕案
(2)香几
(3)酒桌 半桌
这两种形制较小 的长方形桌案,常用 于酒宴之上。洒桌上 边缘多起阳线一条, 名叫拦水线,半桌半 桌约相当于半张八仙 桌的大小,又叫接桌, 一张八仙桌不够用的 时候,就加一个半桌。
(4)方桌
方桌 大致可分 为“八 仙”、 “六仙”、 和“四仙” 三种
楔钉榫
用来连接弧形弯材,例如:圈椅的扶手。 基本做法:两片榫头交搭,同时榫头上的小舌入槽,使其不能上下移动。 然后在搭口中部剔凿方孔,将一枚断面为方形,一边稍粗,一边稍细的楔 钉插贯穿过去,使其也不能左右移动即可。
中国古代家具简史
抱肩榫
抱肩榫是有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时使用的榫卯。 具体做法:以有束腰的方桌为例,腿足在束腰的部位以下,切 出45度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以便与牙条的45度斜肩及三角 形的榫舌拍合。斜肩上还留做上小下大、断面为半个银锭形的 “挂销”,与开在牙条背中面国的古代槽家口具简挂史套。
宋代是我国家具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 期,明代家具的很多特征来自宋代家具的遗 传。
中国古代家具简史
中国古代家具简史
中国家具发展经历由简陋而繁美, 重实用与观赏相结合的演进过程。至明 代,家具制作技艺在继承宋代小木工工 艺上日臻成熟,家具表现出结构严谨、 线条简洁流畅、做工精湛、用料考究、 造型典雅隽秀和尺寸与比例科学合理等 特点,形成举世闻名的“明式家具”风 格。
三、床榻类
•榻 • 罗汉床 • 架子床
• 只有床身,上无任何装置的卧具为榻。 • 床上后背及左右两侧安装“围子”的为
罗汉床
• 有柱有床顶的床
四、柜架类
• 架格(它的基本形式是以立木为四足,用横板
将空间分隔成若干层 )
• 亮格柜(亮格都在上,柜子在下,兼备陈置
与收藏两种功能)
• 圆角柜(在柜帽转角处多削方棱成圆角) • 方角柜(方角柜四角见方,上下同大,腿足
第一讲 明式家具的分类
明式家具按使用途径可以分为五大类: • (一)椅凳类 • (二)桌案类 • (三)床榻类 • (四)柜架类 • (五)其它类
(一)椅凳类
(1)杌 凳
(2)坐 墩
三线秀墩
五开光秀墩
(3)交杌(wu)
俗称“马扎”,是古代的胡床, 它自东汉从西域传入中土后,流传 甚广,基本形式为8条直木构成
(4)长凳
即为一种小条凳,是一件民间 日用品,二人并坐而得名
(5)椅 可分为靠背椅、扶手椅、圈椅、交椅
除圈椅、交椅外, 有扶手的均为靠背椅。
· 扶手椅
可分为三种,一 种为玫瑰椅;一种为 四出头官帽椅;另一 种为圆椅。
四
出
圈
头
官
帽
椅
椅
二、桌案类
• 炕桌、炕几、炕案 • 香几 • 酒桌、半桌 • 方桌 • 条桌、条几、条案 • 书桌、书案、画桌、画案 • 其它桌案
垂直无侧脚)
五、其它类
凡不归入以上四类的家具均属于该 类,所以种类较多。大致有屏风、箱 提盒、镜台、衣架、面盆架、滚凳、 微型家具等。
明式家具榫卯结构
种类:格角榫、粽角榫、明榫、闷榫、通榫、半榫、抢 角榫、托角榫、长短榫、勾挂榫、燕尾榫、穿带榫、夹 头榫、削丁榫、走马榫、盖头榫、独出榫、穿鼻榫、马 口榫、独个榫、套榫等等。
当时商业的繁荣(材料)和交通运输的发达对家具交流也起着 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家具简史
蜡染屏风
促进唐代家具手工业获得较大发展的另一个原因主要是当时的 行会制度,唐代存在着大规模的私营手工业作坊和手工业行会。
中国古代家具简史
四、成熟鼎盛时期(宋元、明、清)
宋代家具是我国起居方式由席地跪坐转变到垂足而坐的确 立时期,也是高形家具的形成阶段。 宋代家具装饰的最大特点:融构造与构件于一整体之中。 宋代家具表现出的特点:典雅柔美 宋和明的感觉很类似,都是比较简洁、克制,无论衣帽或 者家具。
(5)条桌 条几 条案
案面两端平齐的叫“平头案”, 两端高起的叫“翘头案”。可分为 琴几、炕几、方几、茶几、架几案、 棋桌、月牙桌、三屉桌等。
(6)书案 书桌 画桌 画案
这是四种比较宽而大的长方形家具,与条桌、 条案相比,在宽度上要增加不少。画桌、画案 为便于起来画画,是用于绘画的,都没有抽屉, 其为桌形结构的为画桌,为案形结构的为画案。 书桌、书案则都有抽屉,也依其结构分别为书 桌和书案。它们的结构、造型往往与条桌、条 案相同,在宽度上要稍大一些。
此时期家具的特点:丰满华丽(唐)
唐式家具的表现风格与清代很是有点类似的地方:都比较喜欢华
丽的、无穷无尽的繁复叠加,使用镶嵌等各类工艺较多
中国古代家具简史
初唐时期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振兴,民间手工业、商业迅速发 展,唐代家具在继承两汉以来成就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 来文化的影响,并在前一时期过渡性变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了一个装饰豪华富丽,做工精美绝伦,充满了安逸情趣的“唐 木家具”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