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复习专题
一元二次方程专题复习

一元二次方程专题复习(一)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要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论依据是公式:.(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把原方程化为的形式;②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的系数,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④再把方程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⑤若方程右边是非负数,则两边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若右边是一个负数,则判定此方程无实数解. 要点诠释:(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口诀:一除二移三配四开方; (2)配方法关键的一步是“配方”,即在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3)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完全平方公式.类型一、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用配方法解方程x 2-7x-1=0.【答案与解析】将方程变形为x 2-7x =1,两边加一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得x 2-7x+=1+,所以有=1+.直接开平方,得x-=或x-=-.所以原方程的根为x =+或x =-.【总结升华】一般地,用先配方,再开平方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把形如ax 2+bx+c =0(a ≠0)的方程中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 (2)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2222()a ab b a b ±+=±(3)方程的两边都加“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方得形如(x+m)2=n(n ≥0)的方程; (4)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解此题.举一反三:【变式】用配方法解方程.(1)x 2-4x-2=0; (2)x 2+6x+8=0.要点二、配方法的应用1.用于比较大小:在比较大小中的应用,通过作差法最后拆项或添项、配成完全平方,使此差大于零(或小于零)而比较出大小.2.用于求待定字母的值:配方法在求值中的应用,将原等式右边变为0,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再运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待定字母的取值.3.用于求最值:“配方法”在求最大(小)值时的应用,将原式化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后可求出最值. 4.用于证明:“配方法”在代数证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学习二次函数后还会知道“配方法”在二次函数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要点诠释:“配方法”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恒等变形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相等关系,讨论不等关系的常用技巧,是挖掘题目当中隐含条件的有力工具,一定要学好.类型二、配方法在代数中的应用2.若代数式,,则的值( )A .一定是负数B .一定是正数C .一定不是负数D .一定不是正数【答案】B ;【解析】(作差法).故选B.【总结升华】本例是“配方法”在比较大小中的应用,通过作差法最后拆项、配成完全平方,使此差大于零而比较出大小.221078Ma b a =+-+2251N a b a =+++M N -22221078(51)M N a b a a b a -=+-+-+++2222107851a b a a b a =+-+----29127a a =-+291243a a =-++2(32)30a =-+>3.用配方法说明:代数式x2+8x+17的值总大于0.【答案与解析】x2+8x+17= x2+8x+42-42+17=(x+4)2+1∵(x+4)2≥0,∴(x+4)2+1>0,故无论x取何实数,代数式 x2+8x+17的值总大于0.【总结升华】利用配方法将代数式配成完全平方式后,再分析代数式值得符号.举一反三:【变式】求代数式 x2+8x+17的最小值4.(2014春•滦平县期末)已知x2+y2﹣4x+6y+13=0,求(x+y)2013的值.【思路点拨】采用配方法求出x、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答案与解析】解:x2+y2﹣4x+6y+13=0,x2﹣4x+4+y2﹣+6y+9=0,(x﹣2)2+(y+3)2=0∴x﹣2=0,y+3=0,解得,x=2,y=﹣3,(x+y)2013=﹣1.【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配方法的应用和非负数的性质的应用,掌握配方法的步骤和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每个非负数都为0是解题的关键.1.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当时,.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①当时,原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②当时,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当时,原方程没有实数根.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用公式法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①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②确定a 、b 、c 的值(要注意符号); ③求出的值;④若,则利用公式求出原方程的解;若,则原方程无实根.要点诠释:(1)虽然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用公式法来求解,但它往往并非最简单的,一定要注意方法的选用.(2)一元二次方程,用配方法将其变形为:①当时,右端是正数.因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② 当时,右端是零.因此,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③ 当时,右端是负数.因此,方程没有实根.20 (0)ax bx c a ++=≠2224()24b b ac x a a -+=240b ac ∆=->1,22b x a-±=240b ac ∆=-=1,22b x a=-240b ac ∆=-<5.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 (2).【总结升华】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对a 、b 、c 的确定.用这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1)把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确定a ,b ,c 的值并计算的值;(3)若是非负数,用公式法求解.举一反三:【变式】用公式法解方程6.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 (2) .【总结升华】首先把每个方程化成一般形式,确定出a 、b 、c 的值,在的前提下,代入求根公式可求出方程的根.23310x x --=2241x x =-24b ac -24b ac -2341x x =+2100x -+=(1)(1)x x +-=240b ac -≥举一反三:【变式】(2014秋•泽州县校级期中)用公式法解方程:5x 2﹣4x ﹣12=0.【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用配方法解此方程,配方后的方程是( )A .B .C .D . 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时,配方有错误的是( )A .化为B .化为C .化为D .化为3.(2015春•张家港市校级期中)若M=2x 2﹣12x+15,N=x 2﹣8x+11,则M 与N 的大小关系为( ) A .M ≥N B . M >N C . M ≤N D . M <N 4.不论x 、y 为何实数,代数式的值 ( )A .总小于2B .总不小于7C .为任何实数D .不能为负数 5.已知,则的值等于( )A.4B.-2C.4或-2D.-4或2 6.若t 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则判别式和完全平方式的关系是( )A.△=MB. △>MC. △<MD. 大小关系不能确定二、填空题 7.(1)x 2-x+ =( )2; (2)x 2+px+ =( )2. 220x x m --=2(1)1x m -=+2(1)1x m +=+22(1)1x m -=+22(1)1x m +=+22990x x --=2(1)100x -=22740t t --=2781416t ⎛⎫-= ⎪⎝⎭2890x x ++=2(4)25x +=23420x x --=221039x ⎛⎫-= ⎪⎝⎭22247x y x y ++-+438.已知,则的值为 . 9.已知4x 2-ax+1可变为(2x-b )2的形式,则ab=_______.10.将一元二次方程x 2-2x-4=0用配方法化成(x+a )2=b 的形式为____ ___,∴所以方程的根为_________. 11.把一元二次方程3x 2-2x-3=0化成3(x+m)2=n 的形式是___ ________;若多项式x 2-ax+2a-3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a=_________. 12.(2015春•重庆校级期中)a 2+b 2﹣4a+2b+5=0,则b a 的值为 .三、解答题 13. 用配方法解方程.(1) 3x 2-4x-2=0; (2)x 2-4x+6=0.14.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2) .15.(2014•甘肃模拟)用配方法证明:二次三项式﹣8x 2+12x ﹣5的值一定小于0.16.已知在⊿ABC 中,三边长a 、b 、c ,满足等式a 2-16b 2-c 2+6ab+10bc=0,求证:a+c=2b223730216b a a b -+-+=a -2(1)210x ax --=;22222(1)()ab x a x b x a b +=+>一元二次方程专题复习(二)温故知新:1.直接开平方法2.配方法3.公式法一、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复习专题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复习专题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基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形如ax²+bx+c=0的方程,其中a、b、c为已知实数,且a≠0。
其中,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当一元二次方程可以进行因式分解时,可以利用因式分解法来解方程。
即将方程两边同时化简为一个或多个数相乘的形式,并使方程中至少一个因子为0,解出方程。
例如:求解方程x²-5x+6=0可以进行因式分解,得到(x-2)(x-3)=0,因此,x-2=0或x-3=0,解得x=2或x=32.利用求根公式解方程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可以利用求根公式解方程。
求根公式有二次根公式和贝努力公式两种形式。
二次根公式:对于方程ax²+bx+c=0,当Δ=b²-4ac≥0时,方程有两个实根,即x₁=(-b+√Δ)/2a和x₂=(-b-√Δ)/2a。
当Δ<0时,方程无实根。
例如:求解方程x²-5x+6=0根据二次根公式,可以得到Δ=(-5)²-4×1×6=1,因为Δ≥0,所以方程有两个实根。
代入公式得到x₁=(-(-5)+√1)/2×1=3和x₂=(-(-5)-√1)/2×1=2三、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及性质1. 判别式Δ=b²-4ac的意义判别式Δ表示方程ax²+bx+c=0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的平方差。
Δ的值可以判断方程的解的情况:a)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b)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c)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根。
2.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a)当a>0时,方程的图像开口向上,最低点为最小值;b)当a<0时,方程的图像开口向下,最高点为最大值;c)当c>0时,方程的图像与x轴在两个交点之间有交点;d)当c<0时,方程的图像与x轴在两个交点之外有交点。
中考数学复习 一元二次方程专练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专项练习106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数学试题

word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2x2﹣7x+3=0(公式法)2.2t2﹣t﹣3=0,3.2x2﹣7x+4=0.4.2x2+2x=15.5y+2=3y2.6.x2+3x﹣4=0 7. 2x2﹣4x﹣1=08.2x2﹣x﹣2=0.9.2x2﹣5x+1=0.10.x2﹣1=4x.11.x2+3x﹣3=0 12.3x2﹣4x﹣2=0.13.x2+x﹣4=0.14.2x2﹣6x+3=0.15.2x2﹣3x﹣1=0.16.2x2﹣2x﹣1=0 17.3x2﹣4x﹣1=0.18.2x2﹣x﹣4=0 19.2x2+x﹣2=0 20.3x2+6x﹣4=0 21.x2﹣x﹣3=0.22.3x2+4x﹣4=0,23.(3x﹣1)(x+2)=11x ﹣4.24.2x2﹣5x﹣1=0.25..26.3x2+4x+5=0.28.x2﹣x﹣4=0.29..30.2x2﹣2x﹣1=031.3x2+7x+10=1﹣8x.32.5x2﹣3x+2=0.34.x2+3x+1=0,35.4x2=2x+136.5x2﹣3x=x+1.37.3x2+7x+4=038.2x2﹣3x﹣1=0(用公式法)39.3x2+5x+1=0;40.x2﹣4x+1=041. x2﹣4x+5=042. x2+5x+3=043.2x2﹣3x﹣6=0.44.3x2+4x+1=045.x2﹣4x﹣8=046.2x2﹣x﹣2=047.3x2+2(x﹣1)=0.48.x2﹣4x﹣7=049.y2﹣2y﹣4=050.x2﹣3x=2 51.2x2+x﹣=0.52.x2x+1=053.2x2﹣9x+8=0;55. x2+x﹣1=0;56. 2x2﹣6x+3=0;57.2x(x+4)=158.3x2+5(2x+1)=0.59.2x2﹣4x﹣1=060.3x2﹣6x﹣4=061.x2+2x﹣5=0 62.x2﹣4x﹣3=063.4x2﹣3x﹣1=063. x2+2x﹣2=0;65. x2+3=2x.66.x2﹣4x=﹣367. 3x2﹣2x﹣1=0;68.;69. 2x2﹣7x+5=0;70. 2x2﹣7x﹣18=0.71. (x+1)(x+3)=6x+4;73. x2﹣(2m+1)x+m=0.74. x(x+8)=16,76. 2x2﹣2x+1=0,77. 5x2+2x﹣1=078. 6y2+13y+6=079. 3•x2+6x+9=780. 2x2﹣3x+1=0;81. 2y(y﹣1)+3=(y+1)2.82. x2=3x+1;83. (t+1)(t﹣3)=﹣t(3﹣3t).84.x2﹣2ax﹣b2+a2=0.85. 3x2=2﹣5x;87. (x+1)(x﹣1)=2x.88.(2x﹣1)2﹣7=3(x+1);89.x2﹣6x+11=090 .5x2﹣8x+2=0.91.x2﹣3x+1=0.92.x2=5﹣12x93. x2+x﹣1=094.3x2﹣4x﹣1=095.3x2+2(x﹣1)=0,97.3x2﹣4x﹣1=098.99. .101.2x2+5x﹣1=0.102.2x2﹣x﹣1=0.103..104.3x2+5x﹣1=0.105.5x2﹣8x+2=0,106.3x2+7x+10=1﹣8x,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06题参考答案:1.2x2﹣7x+3=0(公式法)a=2,b=﹣7,c=3,∴b2﹣4ac=(﹣7)2﹣4×2×3=49﹣24=25>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x1=3,2.2t2﹣t﹣3=0,∵a=2,b=﹣1,c=﹣3,∴x===,3.2x2﹣7x+4=0.∵a=2,b=﹣7,c=4,b2﹣4ac=49﹣32=17,∴x==,∴,∴x1=,x2=4.2x2+2x=1由原方程,得2x2+2x﹣1=0,∴该方程的二次项系数a=2,一次项系数b=2,常数项c=﹣1;∴x===,5.5y+2=3y2.移项,3y2﹣5y﹣2=0,a=3,b=﹣5,c=﹣2,b2﹣4ac=(﹣5)2﹣4×3×(﹣2)=49>0,∴x=,∴x1=2,x2=﹣;6.x2+3x﹣4=0a=1,b=3,c=﹣4,△=9+4×1×4=25>0,∴x==,∴x1=﹣4,x2=1.7. 2x2﹣4x﹣1=0a=2,b=﹣4,c=﹣1,△=16+4×2=24>0,∴x==1±,∴x1=1+,x2=1﹣8.2x2﹣x﹣2=0.∵a=2,b=﹣1,c=﹣2,∴b2﹣4ac=17>0∴x=.即x1=,x2=9.2x2﹣5x+1=0.∵a=2,b=﹣5,c=1,∴b2﹣4ac=17,∴x=,∴x1=,x2=2原方程化为一般式:x2﹣4x﹣1=0.∵a=1,b=﹣4,c=﹣1,∴△=b2﹣4ac=(﹣4)2﹣4×1×(﹣1)=20,∴x===2±,∴x1=2+,x2=2﹣11.x2+3x﹣3=0a=1,b=3,c=﹣3;∵b2﹣4ac=9+12=21>0∴=∴,12.3x2﹣4x﹣2=0.a=3,b=﹣4,c=﹣2,△=b2﹣4ac=(﹣4)2﹣4×3×(﹣2)=40>0,x==,x1=,x2=13.x2+x﹣4=0.∴x==,∵x1=﹣2,x2=.14.2x2﹣6x+3=0.∵a=2,b=﹣6,c=3∴x=∴x1=,x2=;15.2x2﹣3x﹣1=0.a=2,b=﹣3,c=﹣1,∴△=9+8=17,x1=,x2=16.2x2﹣2x﹣1=0a=2,b=﹣2,c=﹣1,∴b2﹣4ac=12,∴x==,∴x1=,x2=17.3x2﹣4x﹣1=0.∵一元二次方程3x2﹣4x﹣1=0的二次项系数a=3,一次项系数b=﹣4,常数项c=﹣1,∴x===,∴x1=,x2=18.2x2﹣x﹣4=0∵2x2﹣x﹣4=0,∴=,∴x 1=,19.2x2+x﹣2=0∵a=2,b=1,c=﹣2(1分)∵b2﹣4ac=12﹣4×2×(﹣2)=17>0(2分)∴(4分)∴,20.3x 2+6x﹣4=0∵a=3,b=6,c=﹣4,∴b2﹣4ac=62﹣4×3×(﹣4)=84,∴x==,21.x2﹣x﹣3=0.∵a=1,b=﹣1,c=﹣3,∴△=(﹣1)2﹣4×1×(﹣3)=13>0,∴x==,∴x1=,x2=.22.3x2+4x﹣4=0,这里a=3,b=4,c=﹣4,b2﹣4ac=42﹣4×3×(﹣4)=64,x=,x1=,x2=﹣223.(3x ﹣1)(x+2)=11x﹣4.3x 2+6x﹣x﹣2=11x﹣4,整理得3x2﹣6x+2=0,∵△=(﹣6)2﹣4×3×2=12,∴x==∴x1=,x2=24.2x2﹣5x﹣1=0.2x2﹣5x﹣1=0,∵b2﹣4ac=(﹣5)2﹣4×2×(﹣1)=33,∴x=,即x 1=,x2=25..∵a=1,b=,c=﹣20,b2﹣4ac=()2﹣4×1×(﹣20)=100>0,∴x=,x=,解得x1=﹣+5,x2=﹣﹣5.26.3x2+4x+5=0.∵△=42﹣4×3×5=﹣44<0,∴方程没有实数根.27.x2﹣4x﹣2=0.∵a=1,b=﹣4,c=﹣2,∴△=(﹣4)2﹣4×1×(﹣2)=4×6,∴x===2±,∴x1=2+,x2=2﹣.28.x2﹣x﹣4=0.a=1,b=﹣1,c=﹣4.b2﹣4ac=1+16=17>0.∴=∴x1=,x2=29..由原方程,得t2+2t﹣2=0,这里a=1,b=2,c=2.则t===﹣,即t1=t 2=﹣30.2x2﹣2x﹣1=0∵a=2,b=﹣2,c=﹣1,∴b2﹣4ac=(﹣2)2﹣4×2×(﹣1)=12,∴x1=,x2=31.3x2+7x+10=1﹣8x.原方程可化为x2+5x+3=0,解得:32.5x2﹣3x+2=0.∵b2﹣4ac=(﹣3)2﹣4×5×2<0,∴此方程无解33. 5x2﹣3x=x+11(公式法)5x2﹣3x=x+11,整理得:5x2﹣4x﹣11=0,这里a=5,b=﹣4,c=﹣11,∵△=16+220=236,∴x==,则x1=,x2=34.x2+3x+1=0,这里a=1,b=3,c=1,∵△=b 2﹣4ac=9﹣4=5,∴x=,则x1=,x2=35.4x2=2x+1移项得:4x2﹣2x﹣1=0,∵b2﹣4ac=(﹣2)2﹣4×4×(﹣1)=20,∴x==,∴x1=,x2=36.5x2﹣3x=x+1.方程化简为:5x2﹣4x﹣1=0,这里a=5,b=﹣4,c=﹣1,∴x==,∴x1=1,x2=﹣.37.3x2+7x+4=03x2+7x+4=0,∵a=3,b=7,c=4,∴b2﹣4ac=49﹣48=1>0,∴x=,∴x 1=﹣1,x2=﹣.38.2x2﹣3x﹣1=0(用公式法)∵a=2,b=﹣3,c=﹣1,∴△=(﹣3)2﹣4×2×(﹣1)=17,∴x==,所以x1=,x2=39.3x2+5x+1=0;∵原方程的二次项系数a=3,一次项系数b=5,常数项c=1,∴原方程的根是:x==,即x=;40.x2﹣4x+1=0a=1,b=﹣4,c=1,∴x====2±;41. x2﹣4x+5=0a=1,b=﹣4,c=5,∵△=b2﹣4ac=16﹣20=﹣4<0,42. x2+5x+3=0a=1,b=5,c=3,∴x===43.2x2﹣3x﹣6=0.这里a=2,b=﹣3,c=﹣6,∵△=b2﹣4ac=9+48=57,∴x=,则x1=,x2=44.3x2+4x+1=0(用公式法)∵二次项系数a=3,一次项系数b=4,常数项c=1,∴△=b 2﹣4ac=42﹣4×3×1=4>0∴x==∴x1=﹣1 x2=﹣;45.x2﹣4x﹣8=0(公式法)∵方程x2﹣4x﹣8=0的二次项系数a=1、一次项系数b=﹣4、常数项c=﹣8,∴x===2±2,∴x1=2+2,x2=2﹣2;46.2x2﹣x﹣2=0a=2,b=﹣1,c=﹣2,∵b2﹣4ac=(﹣1)2﹣4×2×(﹣2)=1+16=17>0,∴x==,∴x1=,x2=47.3x2+2(x﹣1)=0.2∵a=3,b=2,c=﹣2,△=b2﹣4ac=4+24=28,x==,解得x1=,x2=48.x2﹣4x﹣7=0∵x2﹣4x﹣7=0的二次项系数是a=1、一次项系数是b=﹣4、常数项是c=﹣7,∴x===2±,∴x1=2+,x2=2﹣49.y2﹣2y﹣4=0(公式法)由原方程知,二次项系数a=1,一次项系数b=﹣2,常数项c=﹣4,∴x==,∴,∴x1=1+,x2=1﹣;50.x2﹣3x=2x2﹣3x﹣2=0,∵a=1,b=﹣3,c=﹣2,∴x===,∴x1=,x2=51.2x2+x﹣=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x﹣=0的二次项系数a=2,一次项系数b=1,常数项c=﹣,∴原方程的根是:=,即x=52.x2x+1=0这里a=1,b=﹣2,c=1,∵△=8﹣4=4,∴x==±1,则x1=+1,x2=﹣153.2x2﹣9x+8=0;∵a=2,b=﹣9,c=8∴x=,x1=,x2=;54. x2﹣6x+1=0;∵a=1,b=﹣6,c=1∴x=,∴x1=3+2,x2=3﹣2;55. x2+x﹣1=0;∵a=1,b=1,c=﹣1,∴x==;56. 2x2﹣6x+3=0;∵a=2,b=﹣6,c=3,∴x===;57.2x(x+4)=12x2+8x﹣1=0,∵a=2,b=8,c=﹣1,△=b2﹣4ac=64+8=72,∴x===.即x1=,x2=58.3x2+5(2x+1)=0.3x2+5(2x+1)=0,整理得:3x2+10x+5=0,∵a=3,b=10,c=5,∴b2﹣4ac=100﹣60=40>0,∴x==,则原方程的解为x1=,x2=59.2x2﹣4x﹣1=0(公式法)解:这里a=2,b=﹣4,c=﹣1,∵b2﹣4ac=(﹣4)2﹣4×2×(﹣1)=24,∴x==,∴x1=,x2=60.3x2﹣6x﹣4=0(公式法)3x2﹣6x﹣4=0,这里a=3,b=﹣6,c=﹣4,∵b2﹣4ac=36+48=84>0,∴x==,则x1=,x2=61.x2+2x﹣5=0∵a=1,b=2,c=﹣5,b2﹣4ac=24,∴x==﹣1,即x1=,x2=﹣1.62.x2﹣4x﹣3=0由题意得:a=1,b=﹣4,c=﹣3,∴x====2±63.4x2﹣3x﹣1=0a=4,b=﹣3,c=﹣1,△=9+16=25x==∴x1=1,x2=﹣.63. x2+2x﹣2=0;这里a=1,b=2,c=﹣2,∵b2﹣4ac=22﹣4×1×(﹣2)=12>0,∴x==﹣1,∴x1=﹣1+,x2=﹣1﹣;64. y2﹣3y+1=0;这里a=1,b=﹣3,c=1.∵b2﹣4ac=(﹣3)2﹣4×1×1=5>0,∴y=,∴y1=,y 2=;65. x2+3=2x.移项,得x2﹣2x+3=0,这里a=1,b=﹣2,c=3.∵b2﹣4ac=(﹣2)2﹣4×1×3=﹣4<0.∴原方程没有实数根66.x2﹣4x=﹣3移项,得x2﹣4x+3=0.∵a=1,b=﹣4,c=3,∴b2﹣4ac=(﹣4)2﹣4×1×3=4>0,∴x==,∴x1=1,x2=367. 3x2﹣2x﹣1=0;∵a=3,b=﹣2,c=﹣1,∴b2﹣4ac=(﹣2)2﹣4×3×(﹣1)=16,∴x===,∴x1=1,x2=﹣.68.;∵a=2,b=﹣1,c=﹣,∴b2﹣4ac=(﹣1)2﹣4×2×(﹣)=5,∴x==,∴x1=,x2=.69. 2x2﹣7x+5=0;∵a=2,b=﹣7,c=5,∴b 2﹣4ac=(﹣7)2﹣4×2×5=9,∴x==,∴x1=,x2=1.70. 2x2﹣7x﹣18=0.∵a=2,b=﹣7,c=﹣18,∴b2﹣4ac=(﹣7)2﹣4×2×(﹣18)=193,∴x==,∴x1=,x2=71. (x+1)(x+3)=6x+4;去括号,移项方程化为一般式为:x2﹣2x﹣1=0,∵a=1,b=﹣2,=﹣1,∴b2﹣4ac=(﹣2)2﹣4×1×(﹣1)=8∴x===1±,∴x1=1+,x2=1﹣;72. x2+2(+1)x+2=0;∵a=1,b=2(+1),c=2,∴b2﹣4ac=[2(+1)]2﹣4×1×2=16,∴x===﹣(+1)±2,∴x 1=﹣﹣3,x2=﹣+1;73. x2﹣(2m+1)x+m=0.∵a=1,b=﹣(2m+1),c=m,∴b2﹣4ac=[﹣(2m+1)]2﹣4×1×m=4m2+1,∴x=,∴x1=,x2=74. x(x+8)=16,x2+8x﹣16=0,a=1,b=8,c=﹣16,b2﹣4ac=82﹣4×1×(﹣16)=128>0,x=,x1=﹣4+4,x2=﹣4﹣4;75. x2﹣4x=4;x 2﹣4x﹣4=0;a=,b=﹣4,c=﹣4,b 2﹣4ac=(﹣4)2﹣4××(﹣4)=48>0,x==±,x1=+,x2=﹣;76. 2x2﹣2x+1=0,a=2,b=﹣2,c=1,b2﹣4ac=(﹣2)2﹣4×2×1=0,x1=x2=.77. 5x2+2x﹣1=0 ∵a=5,b=2,c=﹣1,∴△=b2﹣4ac=4+4×5×1=24>0∴x1•x2=∴x1=.78. 6y2+13y+6=0∵a=6,b=13,c=6,∴△=b2﹣4ac=169﹣4×6×6=25>0 ∴x=∴x1=﹣,x2=﹣.79. 3•x2+6x+9=7整理,得:x2+6x+2=0∴a=1,b=6,c=2∴△=b2﹣4ac=36﹣4×1×2=28>0 ∴x1•2==﹣3±∴x1=﹣3+,x2=﹣3﹣.80. 2x2﹣3x+1=0;根据原方程,得a=2,b=﹣3,c=1,∵b2﹣4ac=9﹣4×2×1=1>0,∴x=,x==.∴x1=1,x2=;81. 2y(y﹣1)+3=(y+1)2.由原方程,得2y2﹣2y+3=y2+2y+1,即y2﹣4y+2=0,∴a=1,b=﹣4,c=2.b2﹣4ac=(﹣4)2﹣4×1×2=8>0.∴x=x==∴x1=2+,x2=2﹣.82. x2=3x+1;方程化为x2﹣3x﹣1=0,∴a=1,b=﹣3,c=﹣1,b2﹣4ac=(﹣3)2﹣4×1×(﹣1)=13.∴x1=.83. (t+1)(t﹣3)=﹣t(3﹣3t).方程化为2t2﹣t+3=0,a=2,b=﹣1,c=3b2﹣4ac=1﹣4×2×3=﹣23<0,∴原方程无实数根84.x2﹣2ax﹣b2+a2=0.∵a=1,b=﹣2a,c=﹣b2+a2∴b2﹣4ac=4a2+4b2﹣4a 2=4b2∴x==a±|b|.85. 3x2=2﹣5x;a=3,b=5,c=﹣2b2﹣4ac=52﹣4×3×(﹣2)=25+24=49>0.x==.所以x1=﹣2,x 2=.86. y2﹣4y=1;原方程变形为:3y2﹣8y﹣2=0.a=3,b=﹣8,c=﹣2.b2﹣4ac=(﹣8)2﹣4×3×(﹣2)=64+24=88.x==.所以x 1=,x2=.87. (x+1)(x﹣1)=2x.原方程变形x2﹣2x﹣1=0.a=1,b=﹣2,c=﹣1.b2﹣4ac=(﹣2)2﹣4×1×(﹣1)=8+4=12>0.所以x==.故x1=+,x2=﹣.88.(2x﹣1)2﹣7=3(x+1);整理,得4x2﹣7x﹣9=0,因为a=4,b=﹣7,c=﹣9.所以x=89.x2﹣6x+11=0由原方程,知a=,b=﹣6,c=11将其代入求根公式x=,得x=,∴原方程的根是:x1=4,x2=90 .5x2﹣8x+2=0.这里a=5,b=﹣8,c=2,∵b2﹣4ac=64﹣40=24>0,∴x==,则x1=,x2=.91.x2﹣3x+1=0.x2﹣3x+1=0,这里a=1,b=﹣3,c=1,∵b2﹣4ac=(﹣3)2﹣4×1×1=9﹣4=5>0,∴x==,则x1=,x2=92.x2=5﹣12x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为:x 2+12x﹣5=0,∴a=1,b=12,c=﹣5,∴△=122﹣4×1×(﹣5)=4×41>0,∴x===﹣6±,所以x1=﹣6+,x2=﹣6﹣.93. x2+x﹣1=0解:x2+x﹣1=0,b2﹣4ac=12﹣4×1×(﹣1)=5,∴x=,∴x1=,x2=.94.3x2﹣4x﹣1=0解:3x2﹣4x﹣1=0,这里a=3,b=﹣4,c=﹣1,b2﹣4ac=(﹣4)2﹣4×3×(﹣1)=28,∴x==,∴原方程的解是:x1=,x2=,这里a=2,b=﹣2,c=1,∴b2﹣4ac=﹣4×2×1=4,∴x==,∴x1=,x2=,∴原方程的解是x1=,x2=95.3x 2+2(x﹣1)=0,整理得:3x2+2x ﹣2=0,这里a=3,b=2,c=﹣2,∵△=b2﹣4ac=4+24=28,∴x==,则x1=,x2=96.方程整理得:x2﹣2x+1=0,这里a=1,b=﹣2,c=1,∵△=8﹣4=4,∴x==±1,则x1=+1,x2=﹣1.97.3x2﹣4x﹣1=03x2﹣4x﹣1=0,这里a=3,b=﹣4,c=﹣1,∵b2﹣4ac=(﹣4)2﹣4×3×(﹣1)=16+12=28>0,∴x==,则x1=,x 2=98.2x2﹣x+1=0a=2,b=﹣,c=1△=10﹣8=2x=∴x1=,x2=99. .解:整理得:x2﹣2x﹣1=0,∴b2﹣4ac=﹣4×1×(﹣1)=12,∴x==±,∴x1=+,x2=﹣100.3x2﹣4x﹣1=0.3x2﹣4x﹣1=0,a=3,b=﹣4,c=﹣1,b2﹣4ac=(﹣4)2﹣4×3×(﹣1)=28,∴x==,∴x 1=,x2=101.2x2+5x﹣1=0.∵a=2,b=5,c=﹣1,△=b 2﹣4ac=25+8=33,∴x===.即x 1=,x2=102.2x2﹣x﹣1=0.∵原方程的二次项系数a=2,一次项系数b=﹣1,常数项c=﹣1,∴x===,∴x1=1,x2=﹣.103..∵a=2,b=﹣,c=﹣,∴△=(﹣)2﹣4×2×(﹣)=6>0,x==.104.3x2+5x﹣1=0.∵一元二次方程3x2+5x﹣1=0的二次项系数a=3,一次项系数b=5,常数项c=﹣1,∴x===,∴x 1=,x2=.105.5x2﹣8x+2=0,a=5,b=﹣8,c=2,b2﹣4ac=(﹣8)2﹣4×5×2=24>0,x==,x1=,x2=.106.3x2+7x+10=1﹣8x,整理得:x 2+5x+3=0,解得:x==,即:x1=,x2=;。
初中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专题练习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巩固复习
1.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x x 3232=+ 012=-+x x 02342
=+-x x
23x =25x + 1)53)(2(=--x x 0223422=-+x x
2. 不解方程,你能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吗?
0=8-2x +(1)x 2 4-4x =(2)x 2 -3=3x -(3)x 2
0=12-x +x )4(2 11+2x =8+4x +x )5( 2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0212
2=-+++m x m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① 求m 的值;② 求出这时方程的根。
4.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042=--m 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5.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412=++-x x k 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6.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x-2)·(x -3)=0 0=11x -4x 2 02)2(=-+-x x x 4
3241252
2
+
-=--x x x x
7.解一元二次方程时,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适当的方法求解.
222)5(2
3)32)(3)(4(6
6)3(0
32)2(9)2)(1(2222=+-+=+-=-=--=-y y x x x x x x x x
8.无论p 取何值,方程0=p -2)-3)(x -(x 2总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吗?给出你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含习题)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含习题)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的总结知识结构梳理:1、概念1) 一元二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
2)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3) 是方程。
4)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²+bx+c=0.2、解法1) 因式分解法,适用于能化为(x+m)(x+n)=0的一元二次方程。
2) 公式法,即把方程变形为ax²+bx+c=0的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为x=[-b±√(b²-4ac)]/(2a)。
3) 完全平方式,其中求根公式是(x±a)²=b,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4) 配方法,其中求根公式是(x±a)(x±b)=0,当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5) 二次函数图像法,当时,方程有没有实数根。
3、应用1) 一元二次方程可用于解某些求值题。
2) 一元二次方程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包括:列方程、化简方程、解方程、检验答案。
知识点归类:考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如果一个方程通过移项可以使右边为0,而左边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二次多项式,那么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点:①方程是整式方程。
②它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²+bx+c=0,其中a、b、c分别叫做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要准确找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必须把它先化为一般形式。
考点三: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包括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完全平方式、配方法和二次函数图像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四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和公式法。
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直接开平方法是解形如x²=a的方程的方法,解为x=±√a。
配方法是将方程的左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再减去这个数,使得含未知数的项在一个完全平方式里,然后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
人教版初中数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1: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版

人教版初中数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专题1:一元二次方程一、单选题1.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是()A. x2+2y=1B. ﹣2=0C. ax2+bx+c=0D. x2+2x=12.一元二次方程x2-x-4=0的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是()A. 1,-1B. 1,-4C. -1,-4D. -1,43.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正确的是()A. B. C. D.4.方程的解是()A. B. C. , D.5.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A. k>-1或k≠0B. k≥-1C. k≤-1或k≠0D. k≥-1且k≠06.一元二次方程x2+4x+2=0的根的判别式的值为()A. 8B. 24C.D.7.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x-2=0的两个根,则x1+x2+x1x2的值为()A. 1B. -3C. 3D. -2二、填空题8.方程x2-2ax+3=0有一个根是1,a的值是________。
9.若代数式可化为,则=________,=________.10.定义符号min{a,b}的含义为:当a≥b时,min{a,b}=b;当a<b时,min{a,b}=a,如:min{1,-2)=-2,min{-3,-2)=-3,则方程min{x,-x}=x2-1的解是________.三、计算题11.解下列方程。
(1)x2-5x+6=0(2)(2x+1)(x-4)=5.12.(1)先化简,再求值:(x-2y)2-x(x+3y)-4y2,其中x=-4,y= .(2)已知:x+y=6,xy=4,求下列各式的值x2+y213.按要求解一元二次方程(1)4x2﹣8x+1=0(配方法)(2)7x(5x+2)=6(5x+2)(因式分解法)(3)3x2+5(2x+1)=0(公式法)(4)x2﹣2x﹣8=0.(5)(6x-1)2=25;四、解答题14.如图,在宽为20m,长为27m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道路(图中阴影部分),余下的部分种上草坪.要使草坪的面积为450 ,求道路的宽.15.要组织一次篮球邀请比赛,参赛的队伍每两个队都要比赛一场.赛程安排7天,每天比赛4场,问组织者应该邀请多少个队参赛?五、综合题1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m﹣1=0.(1)当m=0时,求方程的实数根.(2)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17.在一次聚会上,规定每两个人见面必须握手,且握手1次.(1)若参加聚会的人数为3,则共握手________次;若参加聚会的人数为5,则共握手________次;(2)若参加聚会的人数为n(n为正整数),则共握手________次;(3)若参加聚会的人共握手28次,请求出参加聚会的人数.(4)嘉嘉由握手问题想到了一个数学问题:若线段AB上共有m个点(不含端点A,B),线段总数为多少呢?请直接写出结论.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 D解:A、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分母中含有未知数,是分式方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当a=0时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2次的整式方程,根据定义判断即可.2. C解:一元二次方程x2-x-4=0的一次项系数时-1,常数项是-4,故C正确。
初中数学解一元二次方程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解一元二次方程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下列解一元二次方程:1、x2=121;2、(2x+3)2=9;3、3(4x+5)2-147=0;4、(2x−7)2+9 =6(2x-7);5、7x(x-6)=3(12-2x);6、(3x-5)(2x+5)= x+7;7、3(3x-4)+ x(4-3x)=0;8、x(2x+5)=4(2x-1)+3;9、(x−3)2+4=5(3-x);10、4x2+7x +1=0;11、512x2+ 13= x;12、(x−1)(x−2)2 -1 = (x+1)(x−3)3;13、14[12(x+1)+13(x+2)+2] =x2;14、(x+1)(x+2)+(x+3)(x+4)=(x+2)(x+3)+32;15、x= 2(0.3x+21)3 - (0.2x−1)(x+2)2;16、x2+(1+ 2√5)x +( 4+√5)=0;参考答案1、x2=121;解:x2=121等式两边同时开平方x= 11故原方程的根是:x1=11,x2= -112、(2x +3)2=9;解:(2x +3)2=9等式两边同时开平方(2x +3)=±3令2x +3 = 3,即2x=0,解得x=0令2x +3 =-3,即2x=-6,解得x=-3故原方程的根是:x 1=0,x 2=-33、3(4x +5)2-147=0;解:3(4x +5)2-147=03(4x +5)2=147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4x +5)2= 49等式两边同时开平方4x+5=±7令4x+5=7, 解得x= 12 令4x+5= -7,解得x=-3故原方程的根是:x 1= 12,x 2=-34、(2x −7)2+9 =6(2x-7);解:(2x −7)2 +9 =6(2x-7)右边的项移到等号左边(2x−7)2-6(2x-7)+9 =0(2x−7)2 -2・3・(2x-7)+32=0[(2x−7)−3 ]2=0令(2x−7)−3 =0,解得 x=5故原方程的根是:x1=x2=55、7x(x-6)=3(12-2x);解:7x(x-6)=3(12-2x)等号左边提取-27x(x-6)=-6(x-6)右边的项移到等号左边7x(x-6)+6(x-6)=0提取公因式(x-6)(x-6)(7x+6)=0令x-6=0,解得x=6令7x+6=0,解得x= - 67故原方程的根是:x1=6,x2=- 676、(3x-5)(2x+5)= x+7;解(3x-5)(2x+5)= x+7等号左边去括号6x2+15x-10x-25 =x+76x2+5x-25=x+76x2+4x-32=03x2+2x-16=0(3x+8)(x-2)=0令3x+8=0,解得x= - 83令x-2 =0,解得x=2故原方程的根是:x1=- 8,x2=237、3(3x-4)+ x(4-3x)=0;解:3(3x-4)+ x(4-3x)=0 3(3x-4)- x(3x-4)=0 提取公因式(3x-4)(3x-4)(3- x)=0令3x-4=0,解得x= 43令3- x =0,解得x=3,x2=3 故原方程的根是:x1= 438、x(2x+5)=4(2x-1)+3;解:x(2x+5)=4(2x-1)+3 2x2 +5x =8x-4+32x2 +5x =8x-12x2 -3x +1=0(2x-1)(x-1)=0令2x-1=0,解得x= 12 令x-1=0,解得x=1故原方程的根是:x 1= 12 ,x 2=19、(x −3)2 +4=5(3-x );解:(x −3)2 +4= 5(3-x )等号左边提取-1(x −3)2 +4= -5(x-3)右边的项移到等号左边(x −3)2 +5(x-3)+4=0[(x -3)+1][(x-3)+4]=0(x-2)(x+1)=0令x-2=0,解得x=2令x+1=0,解得x=-1故原方程的根是:x 1=2,x 2=-110、4x 2+7x +1=0;解:4x 2+7x +1=0判别式△=72 -4×4×1 =33x= −7 ±√332×4 = −7 ±√338故原方程的根是:x 1=−7 +√338,x 2=−7 −√33811、512x 2 + 13 = x ; 解:512x 2 + 13 = x等式两边同时乘以125x 2 +4 =12x5x 2 +4 -12x =0(5x-2)(x-2)=0令5x-2=0,解得x= 25 令x-2=0,解得x=2故原方程的根是:x 1= 25,x 2=212、(x−1)(x−2)2-1 = (x+1)(x−3)3 ; 解:(x−1)(x−2)2 -1 = (x+1)(x−3)3 等式两边分子去括号x 2−3x+22 -1 = x 2−2x−33等式两边同时乘以63(x 2−3x +2)-6 =2(x 2−2x −3) 3x 2 -9x+6 -6= 2x 2 -4x −6x 2 -5x +6=0(x-2)(x-3)=0令x-2=0,解得x=2令x-3=0,解得x=3故原方程的根是:x 1=2,x 2=313、 14[12(x+1)+13(x+2)+2] =x 2;解:14[12(x+1)+13(x+2)+2] =x 2等号两边同时乘以412(x+1)+13(x+2)+2 =4x 2等号两边同时乘以63(x+1)+2(x+2)+12 =24x 23x+3+2x+4+12=24x 224x 2-5x-19=0(24x+19)(x-1)=0令24x+19=0,解得x= −1924令x-1=0,解得x= 1故原方程的根是:x 1=−1924,x 2= 114、(x+1)(x+2)+(x+3)(x+4)=(x+2)(x+3)+32;解:(x+1)(x+2)+(x+3)(x+4)=(x+2)(x+3)+32 等号两边去括号x 2+3x+2+x 2+7x+12 =x 2+5x+6+32整理得x 2+5x-24=0(x+8)(x-3)=0令x+8=0,解得x= -8令x-3=0,解得x= 3故原方程的根是:x 1=-8,x 2= 315、x=2(0.3x+21)3 - (0.2x−1)(x+2)2 ; 解:x= 2(0.3x+21)3 - (0.2x−1)(x+2)2等号两边同时乘以66x=4(0.3x+21)-3(0.2x-1)(x+2) 去括号6x=1.2x+84-0.6x 2+1.8x+6整理得0.6x 2+3x-90=0等号两边同时乘以10,然后再除以6 x 2+5x-150=0(x+15)(x-10)=0令x+15=0,解得x= -15令x-10=0,解得x= 10故原方程的根是:x 1= -15,x 2= 1016、x 2+(1+ 2√5)x +( 4+√5)=0; 解:x 2+(1+ 2√5)x +( 4+√5)=0 判别式△=(1+ 2√5)2-4・1・( 4+√5)=1+4√5+20-16-4√5=5x= −(1+ 2√5)±√52∙1即x= −(1+ 2√5)+√52=−(1+ √5)2或 x= −(1+ 2√5)−√52=−(1+3 √5)2故原方程的根是:x1=−(1+ √5)2,x2= −(1+3 √5)2。
一元二次方程综合复习(含知识点和练习)(含答案)

一元二次方程本章内容“一元二次方程”是《课程标准》“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也是方程中重点内容,是学习二次函数等内容的基础,本节是本章的起始内容,主要学习下列三个内容: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此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在后续的内容中将继续学习,为此设计较易的[拓展应用]的例4及其变式题,[课时作业]的第6、7题。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此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为此设计[拓展应用]的例1、例3,[当堂检测]的第1、2、4题,[课时作业]的第1—5题。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含义利用方程解的含义,可求方程中的待定系数,也可由此把二次三项式变形求值,为此设计[拓展应用]的例2,[当堂检测]的第3题,[选做题]和[备选题目]的问题。
点击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答案:(5)针对练习。
答案: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的系数不等于零。
故m≠-3点击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0),其中ax2是二次项,bx是一次项,c是常数项,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通过整理转化成一般形式.由此,对于一个方程从形式上,应先将这个方程进行整理,看是否符合ax2+bx+c=0(a≠0)的一般形式.其中,尤其注意a≠0的条件,有了a≠0的条件,就能说明ax2+bx+c=0是一元二次方程.若不能确定a≠0,并且b≠0,则需分类讨论:当a≠0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当a=0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针对练习3:答案: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是:5x2+8x-2=0(若写成-5x2-8x+2=0,则不符合人们的习惯),其中二次项是5x2,二次项系数是5,一次项是8x,一次项系数是8,常数项是-2(因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三个单项式的和,所以不能漏写单项式系数的负号).点击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的意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可以当作性质定理使用,即若有实数m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根,则m 必然满足该方程,将m 代入该方程,便有am 2+bm +c =0(a ≠0);定义也可以当作判定定理使用,即若有数m 能使am 2+bm +c =0(a ≠0)成立,则m 一定是ax 2+bx +c =0的根.我们经常用定义法来解一些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练习答案: m 3+2m 2+2009=m 3+ m 2+m 2+2009=m (m 2+ m )+ m 2+2009=m+ m 2+2009=1+2009=2010.类型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例1.关于x 的方程2322+-=-mx x x mx 是一元二次方程,m 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先把这个方程变为一般形式,只要二次项的系数不为0即可.【解答】由mx 2-3x=x 2-mx+2得到(m -1)x 2+(m -3)x -2=0,所以m -1≠0,即m≠1.所以关于x 的方程2322+-=-mx x x mx 是一元二次方程,m 应满足m≠1.【点评】要特别注意二次项系数a≠0这一条件,当a=0时,上面的方程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了.当b=0或c=0时,上面的方程在a≠0的条件下,仍是一元二次方程,只不过是不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类型之二:考查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 2+bx+c=0(a 、b 、c 是已知数,a≠0),其中a 叫做二次项系数,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只有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之后,才能确定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这里特别要注意各项系数的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二次方程专题复习韦达定理:如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根为12,x x ,则12b x x a +=-,12cx x a⋅=适用题型:(1)已知一根求另一根及未知系数;(2)求与方程的根有关的代数式的值;(3)已知两根求作方程;(4)已知两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5)确定根的符号:(12,x x 是方程两根);(6)题目给出两根之间的关系,如两根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两根的平方和或平方差是多少、两根是Rt ∆的两直角边求斜边等情况.注意:(1)222121212()2x x x x x x +=+-⋅(2)22121212()()4x x x x x x -=+-⋅;12x x -=(3)①方程有两正根,则121200x x x x ∆≥⎧⎪+>⎨⎪⋅>⎩;②方程有两负根,则1212000x x x x ∆≥⎧⎪+<⎨⎪⋅>⎩ ;③方程有一正一负两根,则120x x ∆>⎧⎨⋅<⎩;④方程一根大于1,另一根小于1,则12(1)(1)0x x ∆>⎧⎨--<⎩(4)应用韦达定理时,要确保一元二次方程有根,即一定要判断根的判别式是否非负;求作一元二次方程时,一般把所求作得方程的二次项系数设为1,即以12,x 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21212()0x x x x x x -++⋅=;求字母系数的值时,需使二次项系数0a ≠,同时满足∆≥0;求代数式的值,常用整体思想,把所求代数式变形成为含有两根之和12x x +,•两根之积12x x ⋅的代数式的形式,整体代入。
4.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步骤:例:用配方法解24610x x -+= 第一步,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231024x x -+=,(两边同除以4) 第二步,移项: 23124x x -=- 第三步,两边同加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2223313()()2444x x -+=-+ 第四步,完全平方:235()416x -=第五步,直接开平方:344x -=±,即:1344x =++,2344x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与解法➢ 【要点、考点聚焦】1. 加深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0(0)ax bx c a ++=≠;2.熟练地应用不同的方法解方程;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并体会“降幂法”在解方程中的含义.(其中配方法很重要) ➢ 【课前热身】1. 当a =____________时,方程2310a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 已知1x =是方程220x ax ++=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根为__________. 3.一元二次方程(1)x x x -=的解是_____________.4.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且0a b c ++=,则方程必有一根为____________.5. 用配方法解方程2420x x -+=,则下列配方正确的是( )A.2(2)2x -= B.2(2)2x += C.2(2)2x -=- D.2(2)6x -= ➢ 【典型例题解析】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26ax ax x x --=-+中,求a 的取值范围.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6350x x m m -+--=的一个根是1-,求方程的另一个根及m 的值。
3、用配方法解方程:2210x x --=【考点训练】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10a x x a -++-=的一个根是0,则a 的值为( )A. 1 B.1- C.1或1- D.122、解方程23(121)4(121)x x -=-的最适当的方法( )A. 直接开平方法B. 配方法C. 因式分解法D. 公式法3、若0a b c -+=,则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有一根是( ) A.2B.1C.0 D. -14、当k __________时,22(9)(5)30k x k x -+--=不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5、已知方程23214x x -+=,则代数式21283x x -+=_____________.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要点、考点聚焦】1.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根的情况与∆的关系;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性质反用也成立,即已知根的情况,可以得到一个等式或不等式,从而确定系数的值或取值范围. ➢ 【课前热身】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x x -+=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1m <B. 1m <且0m ≠C.m ≤1D. m ≤1且0m ≠2. 一元二次方程2210x x --=的根的情况为(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D. 没有实数根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10x x m ++-=.请你为m 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当m =____________时,得到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4.若关于x 的方程227(21)04x k x k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 【典型考题】1.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1)10m x m x m ---++=,当m 为何非负整数时: (1)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 (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2.已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求证:关于x 的方程222222()0b x b c a x c ++-+=没有实数根.【课时训练】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为(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x m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1m >-B.2m <- C.m ≥0 D.0m <3、一元二次方程2(1)210k 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4、求证:关于x 的方程2(21)10x k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课后练习 一、填空题1、关于x的方程2(3)20m x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____ .2、若(0)b b ≠是关于x 的方程220x cx b ++=的根,则2b c +的值为 ____ .3、方程2310x x -+=的根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一个既能直接开方法解,又能用因式分解法解的一元二次方程是.5、在实数范围内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b a a b a -=*,根据这个规则,方程(2)50x +*=的解为_________________.6、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kx x --=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7、设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两个根,则代数式3322121212()()()0a x x b x x c x x +++++=的值为___________.8、 a 是整数,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12(2=-+-+a x a ax 只有整数根,则a =__________. 二、选择题1、关于x 的方程220x kx k -+-=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无实数根D.不能确定2、已知方程有一个根是,则下列代数式的值恒为常数的是( )A 、 B 、C 、D 、3、方程23270x +=的解是( )A. B. C. D. 无实数根4、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4)60x kx x --+=没有实数根,那么k 的最小整数值是( )A.1B.2 C.3 D. 5、如果a 是一元二次方程230x x m -+=的一个根,a -是一元二次方程230x x m +-=的一个根,那么a 的值是( )A 、1或2B 、0或3-C 、1-或2-D 、0或3 6、设m 是方程250x x +=的较大的一根,n 是方程2320x x -+=的较小的一根,则m n +=( )A.B.C.1 D. 2三、解答题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2()0(0)a x b c a -+=≠2、已知方程222(9)(34)0x k x k k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k 值,并求出方程的根。
3、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条边长,且方程222()210a b x c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 ∆的形状。
4、 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3840x mx m m --+-=. (1)求证:原方程恒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一个小于5,另一个大于2,求m 的取值范围.5、方程2(2008)2007200910x x -⨯-=的较大根为a ,方程020*******=--x x 的较小根为b ,求2009)(b a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