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应用基础教案
《Internet基础与应用》实训教学大纲(2011.07秋季)

《Internet基础与应用》实训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传授Internet基础与应用知识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学好计算机网络的入门和切入点。
因此掌握好Internet的基本操作是非常重要的,本课程要加强上机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目标为:1. 让学生熟悉Internet浏览器界面操作和使用技巧的基本操作2. 掌握常见的Internet接入方式3. 掌握Internet信息搜索的方法4. 学会如何下载网页、软件、Mp3、图片和电影等5. 学会申请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6. 学会QQ、博客的使用方法以及网上教育、交友和购物方法7. 学会杀毒软件的应用8. 学会排除常见网络故障的方法二、大纲内容课题一:Internet基础知识实训目的:1. 了解Internet的功能2. 掌握Internet的基本应用和基本知识3. 熟悉Internet浏览器实训内容:项目1.Internet的应用项目2. Internet基本知识项目3. Internet浏览器重点技能操作:Internet浏览器的工作界面课题二:Internet的接入实训目的:1. 了解常见的Internet接入方式2. 掌握ADSL、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设置方法以及网线头的制作方法3. 熟悉宽带上网和无线上网的配置和操作实训内容:项目1. Internet接入方式项目2.项目3. 宽带上网的配置和操作项目4. 无线上网的配置和操作重点操作技能:1. ADSL、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设置方法以及网线头的制作方法2. 宽带上网和无线上网的配置和操作课题三:浏览器的应用与技巧实训目的:1. 认识浏览器2. 掌握Internet Explorer的界面操作和使用技巧3. 掌握Internet Explorer的设置与管理4. 熟悉其他浏览器实训内容:项目1.Internet浏览器项目2.Internet Explorer的界面操作和使用技巧项目3.Internet Explorer的设置与管理重点操作技能:Internet Explorer的界面操作、使用技巧、设置与管理课题四:Internet信息搜索实训目的:1.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技巧2.了解Google、百度、雅虎中文搜索等搜索引擎实训内容:项目 1.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项目2.使用Google搜索项目3.使用百度搜索项目4.使用雅虎中文搜索项目5.使用其他搜索引擎重点操作技能:使用Google搜索、百度搜索、雅虎中文搜索课题五:网络下载应用和技巧实训目的:1. 了解各种下载方式2. 学会使用迅雷或网际快车下载软件、mp3、图片、电影等以及文件管理实训内容:项目1.网页下载项目2.使用迅雷或网际快车下载软件项目3.下载mp3、图片、电影等项目4.使用下载软件下载后的文件管理重点操作技能:使用下载工具下载网页、mp3、图片、电影等。
信息技术 Internet的基础及应用-任务1 因特网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第三章Internet的基础及应用任务1 因特网基础知识过程行为行为意图安排资源和对等网。
6、按使用范围分计算机网络按使用范围可以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7、按网络拓扑分按照网络拓扑结构,可把网络分成:总线型网络、星型网络、环型网络、树型网络和网状型网络。
(三)网络拓扑结构图例分类微课分析看微课,理解学习,参与过程检测。
图例更直观的帮助理解15分钟微课植入问答(四)网络硬件网络适配器、集线器、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等(五)因特网的概念和接入方式1.因特网的概念2.因特网的接入方式微课讲解分析利用微课理解学习,参与检测。
在微课中进行举例分析,帮助理解。
15分钟微课植入问答(六)IP地址、默认网关、DNS服务器1.IP地址的概念。
2.IP地址的表示法。
3.IP地址的分类4.子网掩码 (subnet mask)5.专用IP地址6.IP地址的分配方式微课讲解分析利用微课理解学习,参与检测。
在微课中进行举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并能在后续应用。
15分钟微课植入问答7.网络参数的配置微课演示操作学生掌握配置技能5分钟演示实录(七)域名地址微课讲利用微通过微课20分微课。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Internet应用教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Internet应用教案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 Internet 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使学生掌握 Internet 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应用。
3、培养学生运用 Internet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协议和体系结构。
(2)IP 地址、域名系统和网络接入方式。
(3)Internet 常见服务如万维网、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的原理和应用。
2、难点(1)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概念。
(2)IP 地址的分类和子网掩码的计算。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网络和 Internet 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演示,展示Internet 应用的使用方法。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网络操作和应用练习。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上网搜索资料、在线购物、社交媒体等,从而引出计算机网络和 Internet 的主题。
2、计算机网络基础(约 30 分钟)(1)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2)讲解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拓扑结构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阐述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重点讲解 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模型,以及各层的功能和协议。
3、 Internet 原理(约 40 分钟)(1)讲解 Internet 的概念、起源和发展。
(2)详细介绍 IP 地址和域名系统,包括 IP 地址的分类、表示方法和子网掩码的计算,以及域名的构成和解析过程。
(3)解释网络接入方式,如拨号上网、宽带接入、无线接入等,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4、 Internet 应用(约 50 分钟)(1)万维网(WWW)介绍 WWW 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讲解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包括网页浏览、搜索、书签管理等。
项目4Internet应用教案1

《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任务驱动法教学教案教学过程学生任务书任务-------Internet应用之一学员姓名:小组成员:一、任务要求:任务一:IE浏览器设置(1)将本浏览器的主页改为,并将浏览器中网页保存在历史记录中的天数改为10天;(2)对IE浏览器进行设置,使其显示图像下载占位符;任务二、Internet应用(1)请进入“株洲教育”,其网址为:, 保存该网页到考生文件夹,文件名为:Internet-zzedu (2) 将“株洲教育”添加到收藏夹任务三:(1)请进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其网址为(2)保存该网页到考生文件夹下,文件名为:wangye9任务四:(1)请进入“西安学院”网站,其网址为:(2)单击“历史”工具按钮,在历史记录中的“搜索”框中输入“程序”,进行程序类相关网页的查询。
任务五:(1)进入百度搜索网站(2)输入关键字“flashget”的字样;(3)将3.70版的flashget软件以flashget.exe为文件名下载到考生文件夹下(下载时可以点击右键,目标另存为)。
二、学生分组讨论,写出实现步骤1、任务一的实现步骤2、任务二的实现步骤3、任务三的实现步骤4、任务四的实现步骤5、任务五的实现步骤三、拓展任务:邮箱注册与应用(1)登录网址:,在该网站申请一免费邮箱地址。
(2)利用该邮箱发送电子邮件,要求如下:a)发送给:b)邮件主题:考生学校加上自已的姓名,例如考生“张三”的学校为“学校”,那么该考生的邮件主题:学校张三c)邮件内容:学生计算机能力考试四、成绩评价。
计算机应用基础配套教案因特网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配套教案因特网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配套教案:因特网应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使学生掌握因特网的常见服务,如万维网、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检索和交流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引导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因特网的常用服务及其操作方法。
(2)网络信息的检索技巧。
2、难点(1)理解网络协议和 IP 地址的概念。
(2)防范网络安全风险。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因特网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概念。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网络服务的使用。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因特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用因特网做些什么呢?是查阅资料、看视频还是和朋友聊天?”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因特网应用。
2、因特网概述(约 15 分钟)(1)介绍因特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因特网是如何从一个小规模的网络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信息高速公路。
(2)讲解因特网的工作原理,包括网络协议、IP 地址、域名系统等概念,使学生对因特网的运行机制有初步的认识。
3、因特网的常见服务(约 30 分钟)(1)万维网(WWW)讲解万维网的概念和工作方式,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浏览器访问网页。
介绍常用的浏览器及其功能,如搜索、书签、历史记录等。
让学生实践操作,访问一些知名网站,如百度、新浪等,并练习在网页上查找信息。
(2)电子邮件(Email)讲解电子邮件的原理和格式,让学生了解收件人地址、主题、正文等要素。
演示如何申请电子邮箱,如网易邮箱、QQ 邮箱等,并设置邮箱的基本参数。
让学生互相发送电子邮件,体验电子邮件的便捷性。
(3)文件传输(FTP)解释文件传输的概念和用途,让学生明白如何在因特网上共享和下载文件。
介绍常用的 FTP 工具和使用方法,如 CuteFTP 等。
因特网的应用教案初中数学

因特网的应用教案初中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因特网在数学学习中的基本应用;2. 培养学生利用因特网查找数学资料、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因特网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概述;2. 利用因特网查找数学资料的方法和技巧;3. 利用因特网进行数学交流和合作的方式;4. 因特网在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数学问题和数学知识,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2. 提问:你们知道因特网在数学学习中有什么作用吗?二、讲解因特网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因特网在数学学习中的基本应用,如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等;2. 举例说明因特网在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如在线教学、虚拟实验室等;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因特网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
三、学生自主探索因特网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查找数学资料、解决数学问题、数学交流等;2. 学生利用因特网进行自主探索,寻找相关资源和信息;3. 学生将探索过程和结果进行分享和讨论。
四、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因特网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2. 学生分享自己在探索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3. 教师提出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利用因特网进行数学学习。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了解因特网在数学学习中的基本应用;2.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利用因特网查找数学资料的方法和技巧;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因特网上的数学交流和合作;4. 学生能够创新地运用因特网进行数学学习。
教学资源:1. 因特网;2. 数学教学网站和平台;3. 数学教学资源库。
教学建议:1. 教师应熟练掌握因特网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2. 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因特网进行数学学习,避免沉迷于网络;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因特网上的数学交流和合作,提高数学素养。
活动一认识因特网教案

活动一认识因特网教案教案标题:活动一- 认识因特网教学目标:1. 了解因特网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因特网的基本组成和运作原理。
3. 能够识别并理解因特网上常见的网络术语。
4. 培养学生对因特网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意识。
教学资源:1. 计算机、投影仪、因特网连接设备。
2. PPT演示文稿。
3. 因特网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4. 白板、白板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因特网吗?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让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
步骤二:概念解释(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因特网的定义和作用。
2. 解释因特网是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而成的全球性网络。
3. 强调因特网在信息传递、资源共享、远程通信等方面的作用。
步骤三:组成和运作原理(15分钟)1. 教师使用PPT演示文稿详细介绍因特网的基本组成,包括服务器、路由器、计算机等。
2. 解释因特网的运作原理,包括数据包传输、IP地址、域名解析等概念。
3. 通过图示或视频素材向学生展示因特网的结构和运作过程。
步骤四:网络术语认识(10分钟)1. 教师列举一些常见的网络术语,如网页、浏览器、搜索引擎、链接等。
2. 解释这些术语的含义和作用,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确保学生理解。
步骤五:因特网使用与安全(10分钟)1. 强调因特网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在使用因特网时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等。
3. 鼓励学生在遇到网络安全问题时及时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
步骤六:小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要牢记因特网的定义和作用。
2. 鼓励学生提出对本节课的疑问或反思,并及时解答。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自主搜索和了解因特网的更多知识,可以在下节课进行分享和讨论。
2.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或社区的计算机实验室,让他们亲自感受因特网的使用和运作。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Internet应用教案

第8章精彩的Internet应用课题第一节搜索引擎的使用课时教学内容1、搜索引擎工作原理2、常用搜索引擎3、搜索引擎查询的技巧与策略教学目标理解搜索引擎工作原理了解常用搜索引擎掌握搜索引擎查询的技巧与策略教学重点理解搜索引擎工作原理掌握搜索引擎查询的技巧与策略教学难点掌握搜索引擎查询的技巧与策略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设疑法、提问法)导入:在生活中有问题问别人时往往得到一个同样的答案:问我干嘛,自己不会去百度啊。
而面对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怎样才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呢?搜索引擎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新课教学(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1、搜索引擎工作原理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s)是一个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然后供用户查询的系统,是一个提供信息“检索”服务的网站,它使用某些程序将因特网上的所有信息归类以帮助人们在茫茫网海中搜寻到所需要的信息。
首先,搜索引擎是通过一种遵循特定规律的软件跟踪网页的链接,从一个链接爬到另外一个链接,像蜘蛛在蜘蛛网上爬行一样,所以称为“蜘蛛”,也称为“机器人”。
搜索引擎蜘蛛的爬行是被输入了一定的规则的,它需要遵从一些命令或文件的内容。
然后,通过蜘蛛跟踪链接爬行到网页,并将爬行的数据存入原始页面数据库。
其中的页面数据与用户浏览器得到的HTML是完全一致的。
搜索引擎蜘蛛在抓取页面时,也做一定的重复内容检测,一旦遇到大量抄袭的内容,蜘蛛很可能就不再爬行。
搜索引擎将蜘蛛抓取回来的页面,进行识别并消除噪声(版权声明文字、导航条、广告等)。
最后,当用户在搜索框输入关键词后,搜索引擎调用排名程序索引库数据,计算排名并将排位高的页面显示给用户,排名过程与用户不直接互动,整个搜索过程都是自动完成的。
2、常用搜索引擎百度、360综合搜索。
3、搜索引擎查询的技巧与策略1)intitle搜索范围限定在网页标题2)site搜索范围限定在特定站点中3)inurl搜索范围限定在url链接中4)双引号“”和书名号《》精确匹配三、扩展项目马上使用浏览器体验上网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因特网应用基础
【教学内容】
1、因特网协议体系
2、IP地址
【教学目标及要求】
1、学会描述因特网协议体系的基本概念、功能和思想。
2、认识IP地址,及其IP地址格式和作用。
3、简单了解子网与子网掩码的用途。
4、知道IPv6产生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
2、TCP/IP协议
●难点:
对IP地址分类的理解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因特网(Iternet)又称国际互联网,请大家阅读课本P16正数第2行到第6行的“1995年10月24日,美国……各种服务。
”思考以下问题:
1、“全球唯一地址”是什么意思?
2、“TCP/IP协议”是怎么回事?
二、新课教授
(一)因特网协议体系
因特网使用着一组协议(如图所示),其中TCP/IP协议是最核心的两个协议,因为因特网的应用层协议都要用到TCP/IP协议提供的功能,所以TCP/IP协议被称作是英特网协议。
TCP/IP协议模型与OSI参考模型对比
1、应用层协议
我们平时上网是所使用的服务都是依靠应用层协议实现的。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
虚拟终端协议(V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文件传输协议(F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域名解析协议(DNS)和流媒体协议等。
2、传输控制协议(TCP):面向连接的协议
(1)功能:
负责控制应用层所在的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保证数据可靠、无差错地传输。
(2)工作方式:
TCP把原始数据分割成组,在接受数据的计算机上重组原始数据,并进行检查分组数据是否安全到达、存在差错,则请求重发。
(3)通信分三个阶段完成:
建立连接→数据传输→拆除连接
(4)UDP协议(用户数据包协议),英文:User Datagram Protocol 功能:无连接的协议,接受方收到报文后不应答,减少传输信息量。
3、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
1、功能:
路由选择
描述:为每个分组选择最佳路径并把分组送到目的地。
采用“尽力
服务”策略,不保证分组传输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可靠性由上一层负
责),不采用应答、不使用校验码。
2、工作方式:
把TCP层交付要传的信息加上报头,封装成IP分组(报头中有两
个重要的字段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
3、IP协议版本:
现在使用最多的是1981年9月颁布的,是第四版,简称为IPV4
[本节引入过渡]考试管理中常用学生考号来管理学生成绩,生活中经常用身份证来区分每个人,那么在因特网上是如何区分联网的每台计算机呢?
(二)IP地址
1、为什么叫IP地址?IP地址的作用是什么?(请阅读P18)
作用:在网络中唯一标识计算机与网络的一个连接。
2、地址格式:
通用格式XXX.XXX.XXX
由八位二进制数组成
根据IP协议规定,IP地址是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而且在Internet 范围内是唯一的。
例如,某台联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的IP地址为:
11010010 01001001 10001100 00000010
很明显,这些数字对于人来说不太好记忆。
人们为了方便记忆,就将组
成计算机的IP 地址的32位二进制分成四段,每段8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然后将每八位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数,这样上述计算机的IP 地址就变成了:210.73.140.2。
如我校校园网(内网)的IP 地址是:192.1.1.33
3、IP 地址分类(5类地址)
● A 类地址 1.0.0.0~127.255.255.255
最高位0,第一字节是网络地址,后3字节主机地址
● B 类地址 128.0.0.0 ~191.255.255.255
最高2位10,前2字节网络地址,后2字节主机地址
● C 类地址 192.0.0.0~223.255.255.255
最高3位110,前3字节网络地址,后1字节主机地址
● D 类地址 224.0.0.0~239.255.255.255
最高4位1110,用于多点广播
● E 类地址 240.0.0.0~255.255.255.255
最高4位1111,保留地址
4、特殊的IP 地址(通常用在校园网和企业网内部使用)
● A 类:10.0.0.0~10.255.255.255
● B 类:172.16.0.0~172.31.255.255
● C 类:192.168.0.0~192.168.255.255
5、子网和掩码
为了便于管理,一个IP 网络可以进一步分为若干子网,划分办法:
将主机地址(24位(A 类),16位(B 类),8位(C 类))再划分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子网地址,后半部分是机器地址。
子网掩码:网络地址和子网地址设为 1
子网机器地址部分全设为 0
子网地址=IP 地址 AND 子网掩码
在实际网络配置中,常见的是C 类地址的应用,如机房的机器使用的IP 地址是:192.168.100.162 为C 类地址,它的子网掩码就为:255.255.255.0,这样在这个子网中可容纳254台机器接入网络。
6、认识IPV6
IPV6产生的原因:IPV4地址紧缺,服务质量和安全性能差,仅能提
供43亿个地址;地址需求增速快;地址划分不合理。
IPV6:1995年通过了IP 协议第六版,新的IP 地址扩展到128个二
进制位,总数达到约3.4 3810个(1282)
三、 小结
1、因特网协议体系
(1)常见的应用层协议:
虚拟终端协议(VTP)、SMTP 、FTP 、HTTP 、DNS 和流媒体协议等
(2)TCP/IP 参考模型(四层)
(3)传输控制协议TCP
(4)网际协议IP
(二)IP地址
1、IP地址的作用是什么?
2、地址格式:
通用格式XXX.XXX.XXX
由八位二进制数组成
3、IP地址分类(5类地址)
1、A类地址 1.0.0.0~127.255.255.255
最高位0,第一字节是网络地址,后3字节主机地址
2、B类地址128.0.0.0 ~191.255.255.255
最高2位10,前2字节网络地址,后2字节主机地址
3、C类地址192.0.0.0~223.255.255.255
最高3位110,前3字节网络地址,后1字节主机地址
4、D类地址224.0.0.0~239.255.255.255
最高4位1110,用于多点广播
5、E类地址240.0.0.0~255.255.255.255
最高4位1111,保留地址
4、特殊的IP地址(通常用在校园网和企业网内部使用)
5、子网和掩码
子网地址=IP地址AND子网掩码
6、认识IPV6
四、同步练习
1、IP 地址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10 一般写成()。
A . 192 . 168 . 0 . 1
B . 192 . 168 . 0. 4
C . 192 . 168 . 0 . 2
D . 192 . 168 . 0 . 0
2、以下关于IP 地址说法正确的是()。
A .IPV6 地址由6 位二进制数构成
B .IPV6 地址由32 位二进制数构成
C.IPV4 生地址由32 位二进制数构成
D .IPV4 地址由4 位二进制数构成
3、如果采用“255 . 255 . 255 . 0 ”作为子网掩码,说明此网络中终端的台数至多()。
A . 1 28
B . 256
C. 254
D . 0
4、以下属于TCP/IP应用层的协议组是()
A .ICMP DNS TELNET SMTP
B .TCP DNS SMTP ARP
C .UDP SMTP TCP IP
D .TELNET FTP HTTP
5、互联网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必须遵循同一的规则称为:()。
A、安全规范
B、路由算法
C、网络协议
D、软件规范
6、在TCP/IP协议体系中,将网络结构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1)应用层(2)传输层(3)网际层(4)网络接口。
工作时()
A、发送方从下层向上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附加协议控制信息
B、接收方从下层向上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附加协议控制信息
C、发送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附加协议控制信息
D、接收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附加协议控制信息
7、TCP/IP协议体系大致可以分成()
A、五层
B、四层
C、六层
D、三层
8、网络协议是支撑网络运行的通信规则,因特网上最基本的通信协议是()。
A、HTTP协议
B、TCP/IP协议
C、POP3协议
D、FTP协议
9、在因特网上的每一台主机都有唯一的地址标识,它是:()
A、IP地址
B、用户名
C、计算机名
D、统一资源定位器【教学反思】
理论较多,讲解时尽量结合生活实例来进行,每个知识点讲解配合一定的例题讲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