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媒体通信概述
《多媒体通信技术》

同步性:多媒体通信终端上显现的图象、声音 和文字等信息是以同步方式工作。
检索“刘谦 春晚”,显示多媒体信息,各信 息同步显示。
1.2 多媒体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1.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数据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多媒体信息的特点
1.多媒体信息的类型 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
2. 常用多媒体处理软件
1.1 多媒体通信的基本概念
1.媒体
“媒体”是指信息传递和存储的最基本的技术和手段,即信息的 载体。媒体可划分为5大类:
(1) 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um)
感觉媒体是指人类通过其感觉器官,如听觉、视觉、嗅觉、味觉 和触觉器官等直接产生感觉(感知信息内容)的一类媒体,包括:声 音、文字、图像、气味、冷热等。
(2) 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
表示媒体是指用于数据交换的编码表示,包括:图像编码、文本 编码、声音编码等。其目的是为了能有效地加工、处理、存储和传输 感觉体。
(3) 显示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
显示媒体是指进行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媒体。输入媒体包括:链盘、 鼠标、摄像头、话筒、扫描仪、触摸屏等,输出媒体包括:显示屏、 打印机、扬声器等。
3.多媒体通信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 技术等相互结合和发展的产物。
多媒体通信系统同时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集成性 交互性 同步性
集成性:主要是对各类信息进行存储、传输、 处理、显现的能力。
1)内容数据信息:文本、图形、静止图像与 二值图像、声音、运动图像 。
2)多媒体和超媒体信息:是结构化信息,由 结构框架+内容数据组成。
编程类
多媒体通信的技术与应用

多媒体通信的技术与应用从过去到现在,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全球化,也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多媒体通信技术便是其中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定义,分类以及应用。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定义多媒体通信技术就是在数据传输中利用多种形式的媒体来传输信息。
这些多媒体可以包括图像、声音、文本和视频,视情况而定。
通常情况下,多媒体传输使用的媒体出自同一网络,可以包括因特网传输协议和LAN等。
很明显,多媒体通信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拓宽信息传输的范畴。
在过去,传输电话和传输文字传输的方式十分单一,远远不能满足现在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因此,多媒体通信技术便得以诞生。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分类1. 实时通信实时通信意味着信息是即时传递的。
例如,当你进行视频通话时,一方说话时另一方几乎马上能听到相应的声音。
实时通信的例子包括视频通话和语音通话。
2. 非实时通信非实时通信代表数据不需要马上传输。
比如,你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可以等待收件人不为手机响应时获得其回复。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这种延迟会越来越短,但这还是非实时通信。
3. 储存转发(store-and-forward)通信储存转发通信是非实时通信的一种形式,其传输方式是在数据发送到另一个设备之前,先缓存(储存)数据。
数据被缓存后,再从缓存中转发(forward)数据。
在这种通信形式中,传输数据的速度很慢,因为传输数据之前需要缓存一段时间,以等待分发给接受者的接口变得空闲。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1. 远程医疗远程医疗是指医疗服务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传输而实现,从而使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身体距离变得不重要。
它通过处方、诊断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医学服务。
利用多媒体通信技术,就可以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让医生随时向病人提供远程医疗服务,为全球范围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 视频会议视频会议是一种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两个或多个人通过网络连接进行实时的面对面交流。
它可以让来自不同地区、国家甚至不同的时区的人在同一个会议室开会。
移动网络下的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

移动网络下的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智能终端的发展,人们对多媒体通信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移动网络下的多媒体通信技术,正是实现这一需求的关键。
二、多媒体通信技术概述1.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定义和特点多媒体通信技术是一种将语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多种信息媒介进行集成、传输、处理和显示的技术。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主要特点包括:信息种类多样,传输速度较快,交互性强,使用效果好。
2.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分类根据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方式和内容组合,多媒体通信技术可分为同步和异步通信。
同步通信是指音视频同步传输,如视频会议、音视频聊天等;异步通信是指音视频异步传输,如多媒体短信、语音信箱等。
3.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多媒体通信技术是一种基础性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教育、医疗、娱乐、金融、社交等领域,人们都需要利用多媒体通信技术进行交流和信息传递。
三、移动网络下的多媒体通信技术1. 移动网络的特点移动网络与传统的固定网络相比,有更加复杂的拓扑结构、更加不稳定的信号传输环境、更加有限的传输带宽等特点。
这些特点对于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移动网络下的多媒体通信技术的主要问题移动网络下的多媒体通信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带宽受限、延迟较大、抖动严重、丢包率高等。
3. 移动网络下的多媒体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为了解决移动网络下多媒体通信技术面临的各种问题,人们采用了一些针对性的技术手段。
例如,分层编码、码率自适应、流媒体技术等。
四、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案例1. 多媒体视频会议多媒体视频会议是基于同步异步通信技术的一种应用案例。
在移动网络下,利用视频会议技术可以实现远程视频通话、视频协作等。
2. 多媒体短信多媒体短信是基于异步通信技术的一种应用案例。
在移动网络下,利用多媒体短信技术可以发送包含图像、音频、文本等多种信息的短信。
3. 移动互联网直播移动互联网直播是基于流媒体技术的一种应用案例。
多媒体通信教材全套——第1章

第1章 多媒体通信技术概论 2. 影响网络性能的因素 (1) 吞吐量 吞吐量 网络故障。 网络拥塞。 瓶颈。 缓冲区容量。 流量控制。 (2) 差错 差错 位出错。 分组丢失和乱序。 (3) 延迟 延迟
第1章 多媒体通信技术概论
1.3.2 多媒体通信的性能需求 多媒体通信的性能需求
1. 吞吐量需求 高传输带宽需求。 大缓冲容量需求。 流量需求。 2. 可靠性需求 3. 延迟需求 延迟需求
第1章 多媒体通信技术概论 为了更好地支持多媒体通信, 无论是局域网还是广域网都呈 现出高速化的发展态势。目前, 网络的传输速率已经达到10 Gb/s, 为多媒体通信提供了高带宽的保证。 对于局域网, 可提供100 Mb/s及以上传输速率的高速网络技 术 有 : 快 速 以 太 网 (100BASE-T) 、 千 兆 位 以 太 网 、 光 纤 环 网 (FDDI)、 100VG[CD*2]AnyLAN以及ATM网络等, 这些网络都是 标准化的, 在实际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此外, 万兆位(10 Gb/s)以 太网已经研制成功, 不久将出台有关的国际标准。从支持QoS的 角度, 100VG-AnyLAN、 FDDI以及ATM等网络都具有一定的支 持能力,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其中,ATM对QoS的支持最为充分。 各种以太网都不提供QoS支持能力。
第1章 多媒体通信技术概论 由于局域网通过高速交换式网络技术能够较容易地解决网络 带宽和延迟问题, 对多媒体通信的支持比较充分,因此多媒体通 信技术的重点是解决广域网支持多媒体流的综合传输和QoS问题。 近几年, 相继推出了一些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广域网, 如同步光纤 网(SONET)、 同步数字序列(SDH)和密集波分复用(DWDM)等, 其传输速率已达10 Gb/s, 大大改善了广域网的拥挤状况。 随着Internet的发展, 大量的话音和视频信息需要在基于分组 交换的数据网上传输, 这就需要在网络基础结构上解决数据、话 音和视频流的综合传输和资源协调问题, 实现各种应用的有机集 成, 使整个广域网络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开放性和可伸缩性。
多媒体通信技术原理与应用

多媒体通信技术原理与应用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使人们能够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还为许多行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介绍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原理多媒体通信技术是指通过网络等传输介质,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进行传输和交流的技术。
它的核心原理是数据的压缩与传输。
1. 数据压缩为了提高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效率,通信技术中采用了数据压缩技术。
数据压缩分为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两种方式。
无损压缩能够无损地还原原始数据,而有损压缩则通过牺牲一定的细节信息来获得更高的压缩比。
2. 数据传输多媒体数据传输主要依靠网络进行。
目前常用的网络技术有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种。
有线网络通过电缆或光纤进行数据传输,具有较高的带宽和稳定性;而无线网络使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具有便携性和灵活性。
二、多媒体通信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1. 教育领域多媒体通信技术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通过网络课堂和远程教育平台,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学习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娱乐领域多媒体通信技术为娱乐领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等。
音频和视频的高清传输使得用户可以享受更加逼真的视听效果。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也为娱乐行业带来了新的突破,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进行身临其境的体验。
3. 通信领域多媒体通信技术在通信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互联网电话、视频会议等技术,人们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进行远程通信。
音频和视频的传输使得交流更加直观,能够提高沟通效率。
此外,多媒体通信技术还为实时互动、实时共享等应用提供了基础支持。
4. 医疗领域多媒体通信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远程医疗平台使得医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对患者进行远程诊断和治疗。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第1章概述1.1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获得信息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信息的获得也越来越方便、快捷。
人们对多媒体这个名词越来越熟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认为媒体主要有两个涵义:一个是信息的载体,比如声音、图像、动画、文字等;另一个是信息的存储实体,比如磁带、磁盘、光盘等。
但是,人们在说到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时,指的都是第一种涵义。
那么,是否还有其他的媒体?各种媒体之间又有何种关系呢?我们可以从国际电信联盟的一项建议中得到答案。
1.1.1 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ITU-TI.374将日常生活中媒体的第一个涵义定义为感觉媒体,第二个涵义定义为存储媒体。
此外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ITU-TSS)对多媒体进行了定义,并制定了ITU-TI.374建议。
在ITU-TI.374建议中,把媒体分为以下五大类。
①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um):指能够直接刺激人的感觉器官,使人产生直观感觉的各种媒体。
或者说,人类感觉器官能够感觉到的所有刺激都是感觉媒体。
比如:人的耳朵能够听到的话音、音乐、噪声等各种声音;人的眼睛能够感受到的光线、颜色、文字、图片、图像等各种有形有色的物体等。
感觉媒体包罗万象,存在于人类感觉到的整个世界。
②显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指感觉媒体与电磁信号之间的转换媒体。
显示媒体分为输入显示媒体和输出显示媒体。
输入显示媒体主要负责将感觉媒体转换成电磁信号,比如:话筒、键盘、光笔、扫描仪、摄像机等。
输出显示媒体主要负责将电磁信号转换成感觉媒体,比如: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音响等。
③表示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对感觉媒体的抽象描述形成表示媒体。
比如声音编码、图像编码等。
通过表示媒体,人类的感觉媒体转换成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保存、传输的信息载体形式。
因此,对表示媒体的研究是多媒体技术的重要内容。
多媒体通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多媒体通信技术实验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目的:1. 理解多媒体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多媒体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
3. 学习使用多媒体通信实验平台进行实际操作。
4. 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多媒体通信技术的理解。
实验内容:1. 多媒体通信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2. 多媒体数据传输技术3. 实验平台搭建与操作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实验步骤:一、多媒体通信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1. 学习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发送端、传输网络、接收端。
2. 了解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传输、信源解码、信道解码。
3. 分析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如:视频编码、音频编码、图像压缩、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
二、多媒体数据传输技术1. 学习多媒体数据传输的基本方法,如:TCP/IP协议、UDP协议、RTCP协议等。
2. 了解多媒体数据传输中的关键技术,如:服务质量(QoS)保证、拥塞控制、丢包恢复等。
3. 分析多媒体数据传输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三、实验平台搭建与操作1. 搭建多媒体通信实验平台,包括:计算机、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网络设备等。
2. 使用实验平台进行实际操作,包括:视频通话、音频通话、文件传输等。
3.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1. 分析实验数据,包括:传输速率、延迟、丢包率等。
2. 对比不同传输协议的优缺点,如:TCP与UDP。
3. 讨论多媒体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实验结果:一、多媒体通信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1. 实验过程中,搭建了多媒体通信实验平台,包括:发送端、传输网络、接收端。
2. 通过实验,了解了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了关键技术。
二、多媒体数据传输技术1. 使用实验平台进行视频通话、音频通话、文件传输等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2.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传输速率:视频通话传输速率约为500kbps,音频通话传输速率约为100kbps。
通讯工程中的多媒体通信技术

通讯工程中的多媒体通信技术一、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通信技术也在逐步成熟。
它是将语音、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进行集成传输的一种通信技术。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视频会议、远程医疗、教育培训等领域。
目前,多媒体通信技术已经成为通讯工程领域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二、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1. 压缩编码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中最基础的技术之一就是压缩编码技术。
它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信息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传输过程中的数据量。
常见的压缩编码技术有:MPEG、JPEG、H.264等。
其中,MPEG技术主要应用于视频压缩领域,JPEG技术主要应用于图像压缩领域,H.264技术既可以应用于视频压缩领域,也可以应用于图像压缩领域。
2. 流媒体技术流媒体技术是一种将多媒体资料分成若干个小文件,按照时间顺序不间断传输的技术。
它可以实现即时传输和播放,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
目前,流媒体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如在线视频网站、在线音乐网站等。
3. 语音编解码技术语音编解码技术是指将语音信息进行编码传输,然后在接收端解码还原原始语音信息的一种技术。
常见的语音编解码技术有:G.711、G.729等。
三、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应用1. 视频会议视频会议是指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一种远程协作方式,通过多媒体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语音、视频、文档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协作,避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目前,视频会议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机关、教育等领域,成为一种高效、便捷的远程协作方式。
2. 远程医疗远程医疗是指将医疗服务通过多媒体通信技术进行远程交流和协作的一种模式。
它可以极大地提高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尤其适用于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的地方。
目前,远程医疗已经大量应用于康复护理、远程会诊、远程手术等领域。
3. 教育培训多媒体通信技术可以为教育培训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材料和交流方式,如PPT、视频、音频等形式,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通信复习指南2018版
【考试时间:】
1.多媒体通信概述
(1)举例论述对“Multimedia =Variety + Integration + Interaction”的理解。
(2)分析多媒体通信中的“Synchronization”和“Network offerings”特征。
2.多媒体数据压缩国际标准
(3)爱迪生的留声机、磁带录音机、CD-DA、MP3对声音进行记录和存储的方式有何区别,试分析音频存储技术变化的趋势。
(4)分析YUV色彩空间模型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
(5)JPEG压缩标准中为何选择DCT变换?MP3压缩中为何选择MDCT变换?
(6)JPEG系列的各图像压缩标准(JPEG、JPEG-LS、JPEG2000、JPEG XR)实现压缩的技术手段中各自体现了哪些思想?
(7)采用滤波的方法能否滤出量化噪声?为什么?
(8)采用分块方式的变换编码存在哪些缺点?说明在MP3中如何克服该问题。
(9)K-L变换为何被称为最佳变换?为何它在数据压缩领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10)什么是压缩感知?其要素有哪些?
(11)定性讨论采用DCT变换的时候,对变换前的样本做量化和对变换后的系数做量化所产生的结果有何差异。
(12)相比于MPEG2,H.264引入了哪些措施提高压缩比?
(13)定性讨论视频质量可伸缩性可以通过哪些措施实现。
(14)ITU-R BT.656 并行/串行传输模式的信号格式,与模拟电视扫描信号结构有何联系?。
(15)HDMI中视频数据周期、数据岛周期、控制周期的定义与模拟电视扫描信号结构有何联系?
3.多媒体同步机制
(16)DAB和DVB系统中除了音频或视频之外需要存储/传输的额外信息包括哪些?各采用什么方式予以解决。
(17)简述时间戳思想在HDTV系统中的应用。
(18)MP3文件中帧(frame)的帧头中的Frame sync(11bits)信息与MPEG2的TS包中PCR(Program Clock Reference)信息所起的作用各是什么?
(19)试述HDTV中媒体同步是如何实现的?
(20)MP3如何实现流内同步?
(21)什么是同步容限?哪些标准化组织对音视频的同步容限做了怎么的规定?
(22)试述多媒体时间域信息的描述方法。
(23)HDMI中音视频的同步的方式。
(24)RTP时间戳(32bits)和NTP时间戳(64bits)有何不同?
4.多媒体网络通信QoS
(25)多媒体数据流和传统电话网数据流的区别。
(26)论述QoS和QoE的区别。
(27)传统电信网(固网)和基于IP的网络中话音质量评估存在哪些差别?哪些标准对话音质量评估做了规定?
(28)传统电视质量评估和IPTV质量评估存在哪些差别?
(29)QoE管理的难点在哪里?
(30)列举常见的模拟音频失真类型,常见的数字音频失真类型。
(31)常见的视频失真包括哪些类型?
(32)衡量图像失真如何利用视觉认知特性?
(33)分析压缩图像的“Color bleeding”现象的产生原因。
(34)分析采用部分参考(RR,Reduced Reference)模型进行图像质量评估时,可采用哪些可能的图像特征。
(35)阐述基于结构失真的评价方法(SSIM, 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的基本思想。
5.多媒体网络数据传送
(36)调研在视频播放系统中用到的缓冲区设计技术。
(37)总结主流音频、图像、视频媒体的资源需求特征。
(38)支持IP网实时多媒体信息传送的协议有哪些?描述基本思想。
(39)从通信建立时间、传输延时、延时抖动、宽带利用率、对实时业务的支持、包传输次序及丢失和QoS保障等方面比较:A、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网络;B、面向连接与无连接网络。
(40)请对IP网的Intserv和Diffserv的QoS保障机制的复杂度和性能做出评价。
它们能够提供定性的还是定量的、确定的还是统计意义上的QoS保障。
(41)无线网络中传输多媒体信息具有哪些特殊性?
6.多媒体通信终端、系统与标准协议
(42)多媒体会议系统的基本组成与一般结构是什么?网关和会务器的定义和功能如何?(43)为什么一个域中必须有一个网守,而可以没有MCU?
(44)说明H.323终端的通信建立过程,以及实时媒体数据、应用数据、通信控制信号、信令信号各采用什么协议,为什么?
(45)简述VoIP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46)试讨论点到点传输多媒体信息和多点之间传输多媒体信息的不同。
(47)简述内容分发网络和P2P网络的工作原理和核心技术问题。
(48)RTP与SCTP应用场景有何不同?
(49)基于RTP/RTCP的流媒体传输和基于HTTP的流媒体有何不同?
(50)试讨论MPEG-DASH(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 Over HTTP)标准出现的背景和动机。
(51)在一个基于RTSP的交互式VOD系统中,节目的快进、快退等操作是如何实现的?
在DASH系统中又是如何实现的?
(52)分组交换流服务PSS(Packet-Switched Streaming Service)相比有线网络的流传输服务有哪些扩展功能?
7.多媒体通信网络最新进展
(53)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检索和传统的文本检索之间最本质的差异是什么?
(54)面向信息的网络(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55)请举例论述泛在网络之父Mark Weiser所提观点“The most profound technologies are those that disappear”。
(56)语义网(Semantic Web)的目标是什么?试述其关键技术。
(57)请阐述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对多媒体通信可能产生的影响。
(58)软件定义网络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59)NFV(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体现了哪些思想?
(60)试讨论物联网和万物互联的区别。
(61)什么是边缘计算?
(62)什么是网络切片?
8.移动通信网络最新进展
(63)简述3GPP关于5G场景的规划。
(64)移动通信网中2G/2.5G/3G/4G/4.5G与Release之间的关系?
(65)试讨论移动通信网核心网的演进趋势。
(66)什么是Backhaul?什么是Fronthaul?
(67)移动通信网和WLAN融合的技术与趋势。
(68)移动通信网和WLAN融合的好处?
(69)简述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LPWAN)与传统移动通信网的区别。
(70)NB-IoT与其他LPWAN的区别?
(71)什么是IMT-2020?什么是Horizon 2020?
(72)移动通信网标准化组织构成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