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1概述-李兆玉资料
移动通信课后答案

第一章概述1.1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答:①移动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②移动通信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③通信容量有限;④通信系统复杂;⑤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1.2移动台主要受哪些干扰影响?哪些干扰是蜂窝系统所特有的?答:①互调干扰;②邻道干扰;③同频干扰;(蜂窝系统所特有的)④多址干扰。
1.3简述蜂窝式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说明各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答:第一代(1G)以模拟式蜂窝网为主要特征,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商用的。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美的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欧洲的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两大系统,另外还有北欧的NMT 及日本的HCMTS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1G以解决两个动态性中最基本的用户这一重动态性为核心并适当考虑到第二重信道动态性。
主要是措施是采用频分多址FDMA 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蜂窝式网络结构和频率规划实现载频再用方式,达到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
在信道动态特性匹配上,适当采用了性能优良的模拟调频方式,并利用基站二重空间分集方式抵抗空间选择性衰落。
第二代(2G)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构成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走向商用。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的时分多址(TDMA)GSM(GSM原意为Group Special Mobile,1989年以后改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北美的码分多址(CDMA)的IS-95 两大系统,另外还有日本的PDC 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它是以数字化为基础,较全面地考虑了信道与用户的二重动态特性及相应的匹配措施。
主要的实现措施有:采用TDMA(GSM)、CDMA(IS-95)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数字式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相位)规划实现载频(相位)再用方式,从而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
通信工程概述

专业导论结课论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信息工程(通信方向)年级班别2008级1班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基础学号3108002795学生姓名彭万里授课教师韩一石2008年11 月27日通信工程概述通过网上的查看,我认为《移动通信技术》(韦惠民、李国民、暴宇等)编的这本书不错,因其全面、系统地阐述现代蜂窝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当今广泛使用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即将投入商用的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较充分地反映了当代移动通信的最新技术。
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移动通信概论、移动信道、移动通信的组网技术、抗衰落技术、语音编码与信道编码、移动通信用调制技术、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GPRS技术、IS-95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cdma2000-1x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通过通信导论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通信不仅仅是对话、联系这么简单,而是具有许许多多的其它方面,并且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它是经济、工商和行政管理三方面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通信工程专业是一门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的课程,其专业学生会在通信领域内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工作。
故对一名学生的我而言,在专业导论课上想多一点了解该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初学者必备并可以学习的)和一些本专业的一些发展状况。
正如大家所知道,通信专业是一门路子较宽的专业,后期的发展的方向是根据个人兴趣与专长所决定的,而基础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不仅能在以后更好学习专业知识,还能让我们更熟悉本专业的一些基本技能需求,让我们更早地更好地做好准备,以便能获得更强的专业技能,成为高技术的通信人员,这是因为该行业的发展速度太快,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会不断提高,若不能与时代并进,就会在行业上失去竞争力。
即使我们现时的学习速度是几乎完全不可能跟上世界技术进步的速度,我们学的很可能很快就会被社会抛弃,但是基础的知识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专业的发展状况的介绍能为我们这些初学者进一步地了解专业本身,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或专业的某个方向,更早地做好准备,并希望在这个专业上做到有一特长,并能够涉猎其他相关方面知识,而对于发展方向的介绍希望能够做到更清楚地简述,能适当地介绍一点基础知识,令我们能大概了解到其情况,还希望能大概了解到其就业状况,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我们都关心的,它是关系到我们四年大学毕业后路途。
移动通信概论

第1章 概论
九、辉煌的失败 ——全球“铱”星系统
代表公司:摩托罗拉
“铱”星系统是由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卫星通信部设计、 筹建,共计72颗通信卫星(66颗组网卫星和6颗在轨 的备用卫星)。
第1章 概论
十、山雨欲来风满楼——新一代手机的诞生
代表公司:爱立信 、摩托罗拉、诺基亚 、西门子
从1994年开始研究蓝牙技术:爱立信、IBM、英特 尔、诺基亚、东芝、微软、朗讯和摩托罗拉。 从2000年起,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CDMA、W-CDMA 、TD-SCDMA手机的开发 。它们的共同点 都是采用码分多址技术。
根据通信地区的不同需要,移动通信网络可以组 成带状(如铁路公路沿线)、面状(如覆盖一城市或地区) 或立体状(如地面通信设施与中、低轨道卫星通信网络 的综合系统)等,可以单网运行,也可以多网并行并实 现互连互通。
第1章 概论
5. 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 环境中使用
对手机的主要要求是体积小、重量轻、省电、操 作简单和携带方便。车载台和机载台除要求操作简单 和维修方便外,还应保证在震动、冲击、高低温变化 等恶劣环境中正常工作。
f2
接收机
受话器
f2
基站
f2 双工器
f1
送话器 发射机
接收机 受话器
移动台
第1章 概论
1.2.2 模拟网和数字网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可归纳如下:
(1) 频谱利用率高, 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 采用高效的信源编码技术、高频谱效率的数
字调制解调技术、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和多址方 式以及高效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等,可以在不增加 系统带宽的条件下增多系统同时通信的用户数。
第1章 概论
七、实现个人电话的梦想 ——蜂窝式移动电 话的诞生
GSM-5(201203)

f5 f6
f5 f6
移动通信原理-5 通信网络与技术教研中心 李兆玉
3×3频率配置
A1 A3 A2 C1 C2 B1 B3 B2 C3 C2 A1 A3 A2 C1 C2 B1 B3 B2 C3 C2 A1 A3 A2 C1 C2 B1 B3 B2
C3
C3
C3
A1 A3 A2 C1 B1 B3 B2
全速率话音业务信道(TCH/F)
半速率话音业务信道(TCH/H) 话音编码速率 (Kbit/s) 13 6.5 信道编码速率 (Kbit/s) 22.8 11.4
Speech Traffic Type Full-rate Speech Half-rate Speech
2012-4-23
移动通信原理-5 通信网络与技术教研中心 李兆玉
2012-4-23
移动通信原理-5 通信网络与技术教研中心 李兆玉
1-10
区群间同频率小区判定方法
f0 f0
f0 f0 f0
f0 f0
2012-4-23
移动通信原理-5 通信网络与技术教研中心 李兆玉
1-11
GSM采用了许多抗干扰技术,比如跳频、间断传 输、自动功率控制等,合理使用这些技术,将有效提 高系统的载干比C/I,可以采用更紧密的频率复用方式, 增加频率系数,提高频率利用率。
0 1 2 3 4 5 6 7 2 0 0 kH Z
= 物理 信值
„
2012-4-23
移动通信原理-5 通信网络与技术教研中心 李兆玉
时间
1-17
GSM采用FDD的双工方式,业务状态下,MS与BS之间通 过上下行两个不同频率通信; MS占用上下行频率的时隙号相同,但上行时隙相对于 下行时隙延后3个时隙的时间。因为:
(完整版)移动通信课后答案1

1.1、什么叫移动通信?移动通信的特点?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移动情况下(或临时静止)的相互信息传输和交换.2、移动通信的特点。
a 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b 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c 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d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e 移动台必须适合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3、常用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寻呼系统、蜂窝移动通信系、无绳电话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4、全球3G 的三大标准:WCDMACDMA2000、TD-SCDMA.5、基站:固定不动接发移动台的信号完成与交换中心相连,从而实现移动台信号的收发.6、移动台:接收发送无线信号并且可以移动的终端;包括:手机,车载台、无绳电话等.7、交换中心:交换各种信息的中心,分为有线和无线.无线交换中心为各个移动台所在的基站之间提供交换服务。
3.5 某一移动信道, 传播路径如图3-3(a)所示, 假设d1=10 km,d2=5 km,工作频率为450 MHz, |x|=82 m, 试求电波传播损耗值.[Lfs ] = 32.44+20lg(5+10)+20lg 450 = 109dB由式(3 - 21)求第一菲涅尔区半径x1为 m d d d d x 1.47101531010105233321211≈⨯⨯⨯⨯⨯⨯=+=λ3 -4 查得附加损耗(x/x1≈-1.74)为21dB, 因此电波传播的损耗L 为[L ] = [Lfs ]+21 = 130dB3.6. 某一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天线高度为100m ,天线增益为Gb =6dB ,移动台天线高度为3m ,天线增益Gm 为0dB 。
市区为中等起伏地,通信距离为10km ,工作频段为150MHz , 试求:(1) 传播路径损耗中值;(2) 若基站发射机送至天线的信号功率为 10W , 求移动台天线得到的信号功率中值。
(1) 根据已知条件, KT=0, LA=LT , 式(3 - 68)可分别计算如下:由式(3 - 13)可得自由空间传播损耗[Lfs ] = 32.44+20lgf+20lgd= 32.44+20lg150+20lg10= 96dB由图 3 - 23 查得市区基本损耗中值 Am(f,d) = 25dB由图 3 - 24(a)可得基站天线高度增益因子Hb(hb, d) = -8dB移动台天线高度增益因子 Hm(hm, f) = 0dB把上述各项代入式(3 - 68), 可得传播路径损耗中值为LA = LT = Lfs+Am(f, d)-Hb(hb, d)-Hm(hm, f) =96+25+8 = 129dB(2) 由式(3 - 63)和式(3 - 64)可求得中等起伏地市区中接收信号的功率中值[][][][][][][][][]dBmdBW L G G P f h H d h H d f A G G L P f h H d h H d f A G G d P P T m b T m m b b m m b fs T m m b b m m b T P 831131290610lg 10),(),(),(),(),(),(42-=-=-++=-++=++-++-=++-⎥⎥⎦⎤⎢⎢⎣⎡⎪⎭⎫ ⎝⎛=πλ4.1、分集技术如何分类?在移动通信中采用了哪几种分集接收技术?广义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称为“宏分集”; 另一类称为“微分集”.其中微分集又可以分为6 类:a 空间分集b 频率分集c 极化分集d 场分量分集e 角度分集f 时间分集接收端主要有三种分集合并方式:a 选择式合并b 最大比值合并c 等增益合并4.3、为什么说扩频通信起到了频率分集的作用,而交织编码起到了时间分集的作用?RAKE 接收属于什么分集?答:扩频通信在发端采用了扩频码调制,使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所需的宽度,收端采用相同扩频码进行相关解扩,那么扩频调制后的信号频率间隔肯定大于相关带宽,这正好符合频率分集的实现要求;交织码在交织时收发双向均要进行生存后续的数据处理所以有一个处理时间的延迟,从而各次发送的时间间隔可以足够大,各次发送的信号出现衰落彼此独立,即实现时间分集.RAKE 接收属于频率分集.5.55. 移动通信网的某个小区共有100个用户,平均每用户C =5次/天,T =180秒/次,k =15%。
《移动通信》课后答案

《移动通信》课后答案练习一一、填空题1、移动通信按工作方式分(单工)(双工)(半双工)。
2、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分(FDMA),(TDMA),(CDMA )。
3、移动通信按信号形式分(模拟网)(数字网)4、移动通信按覆盖范围分(城域网)(局域网)(广域网)。
5、移动通信按业务类型分( PSTN),(DDN),(ISDN )6、移动通信按服务特性分(专用网),(公用网)。
7、移动通信按使用环境分(陆地通信),(海上通信),(空中通信)。
8、移动通信按使用对象分(民用系统),(军用系统)。
二、简答题1、什么叫移动通信?答: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移动情况下(或临时静止)的相互信息传输和交换。
2、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5、移动台必须适合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3、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答:1、开发更高频段2、有效利用频谱3、数字化4、向个人移动通信发展5、传输数据速率越来越高。
4、全球3G的三大标准是什么?答:WCDMA 、 CDMA2000、TD-SCDMA 。
5、什么是基站?答:固定不动接发移动台的信号完成与交换中心相连,从而实现移动台信号的收发。
6、什么是移动台?答:接收发送无线信号并且可以移动的终端;包括:手机,车载台、无绳电话等。
7、什么是交换中心?答:交换各种信息的中心,分为有线和无线。
无线交换中心为各个移动台所在的基站之间提供交换服务。
8、移动通信的发展目标是什么?答:就是向个人移动通信系统(PCS)发展:Whoever 、Whenever 、Wherever 、Whomever 、Whatever。
9、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优点?答: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同时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通信质量好,加上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密、抗干扰能力强、用户设备小、成本低。
程郁凡《移动通信原理》第一章概述

入通信系统
TETRA: 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 一种数字集群标准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4
•第一章 概述
程郁凡《移动通信原理》第一章概述
常用缩略语 (3/6)
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1000
• 800
• 600
• 400
• 200
•0 • 1995
• 2000
• 2005
• 移动电话 • 移动上网
• 2010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4
程郁凡《移动通信原理》第一章概述
移动通信的驱动力
•Systems beyond 3G
•Mobility
•High-Speed
information access
护中心
NMC: Network Manager Center 网络管理中心 GoS: Grade Of Service 服务质量等级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4
•第一章 概述
程郁凡《移动通信原理》第一章概述
•第 一 章
•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4
•第一章 概述
程郁凡《移动通信原理》第一章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4
•第一章 概述
程郁凡《移动通信原理》第一章概述
•1.1 移动通信的分类 及应用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4
•第一章 概述
移动通信系统第一,二章

上行链路 下行链路
BTS BTS
BSC
MSC
公网
编辑ppt
18
多址方式
在移动通信中,许多用户同时通话,以不同 的移动信道分隔,防止相互干扰的技术方式称 为多址方式。
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 码分多址(CDMA) 空分多址(SDMA) 包分多址(PDMA)
编辑ppt
的五至十年,中国将是全球移动通信领域需求最 大的市场。 全球移动通信的用户数将超过固定电话的用户数。 数据业务将飞速增长。
编辑ppt
33
Within the next 5 years Internet access will happen mainly via mobile devices
前向信道 时间
TDD
编辑ppt
29
三、移动通信的发展与展望
编辑ppt
30
陆地公众蜂窝移动通信系 统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代表,也 是发展最快的系统
编辑ppt
31
编辑ppt
32
全球与中国移动通信市场飞速发展
2002年5月全球手机用户已超过10亿 2002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己超过2亿部 ,中国已成
为全球第一大移动通信用户的国家。 2005年左右中国手机用户可能将超过三亿,未来
N: 噪音
同步电 路
编辑ppt
26
CDMA
用户 1
调制
PN 码 1 地址码
∑
… 用户 N
调制
PN 码 N
调制
用户 1
PN 码 1 地址码
编辑ppt
27
双工方式
单工方式 频分双工方式 FDD 时分双工方式 TDD
编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