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名言集之令狐文艳创作
教育名言警句之令狐文艳创作

古今中外教育家名言警句——赏读令狐文艳一、关于教学方法1.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达尔文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3.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陶行知4.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5.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6.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叶圣陶7.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苏霍姆林斯基8.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苏霍姆林斯基9.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
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
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10.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卢梭11.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波莉亚二、关于成功教育1.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
——布鲁诺2.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
——布鲁姆3.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
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议论文阅读——谈骨气之令狐文艳创作

谈骨气吴晗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
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
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
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
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
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
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
关于教育的名人名言之令狐文艳创作

关于教育的名人名言令狐文艳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
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
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作者:培根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作者:培根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
作者:马卡连柯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作者:朱熹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作者:《格言对联》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
作者:杰斐逊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作者:克鲁普斯卡娅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
作者:R.M.H.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儿教育要从小。
作者:谚语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都会有段时间确信:嫉妒是愚昧的,模仿只会毁了自己;每个人的好与坏,都是自身的一部分;纵使宇宙间充满了好东西,不努力你什么也得不到;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知道能做什么,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则连你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
作者:爱默森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
作者:园斯金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
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为子孙富贵作计者,十有九败。
作者:(宋)林逋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作者:孔明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
……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作者:洛克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
小学生经典美文欣赏之令狐文艳创作

月光下的蛙鸣令狐文艳查一路一直以来,我坚信有一种爱,能唤起一个人内心潜在的力量,帮助你去战胜一切困难。
那是十几年前的一个寻常夏天,在高考一个月前的预考中,我意外地遭到惨败。
母亲见我面容憔悴,很心疼。
为了给我增加营养,那段时间里,她杀光了家中三十几只仔鸡,想让我恢复以前的体质。
然而,我还是日复一日地消瘦下去。
我房间的后窗正对着一方池塘,燥热的夜晚,一池塘的青蛙,唧唧呱呱,呼朋引伴,紧紧缠住我一双不幸的耳朵,此伏彼起地一次又一次将我惊醒。
母亲想尽了一切办法。
渐渐地,蛙声不再吵闹了,每夜都有香甜的梦。
但是,母亲却变了,日日坐在椅子上打盹。
一天,隔壁的大妈偷偷地拉住我,悄悄跟我说,你母亲为了让你睡好觉,夜夜替你赶青蛙呢。
我将信将疑。
但是,第二天夜里,月光下塘埂上,我真的看见了我的母亲。
母亲手拿一根长长的竹竿,绕着池塘一圈圈小心地走着,一遍遍用竹竿仔细地敲打着每一处草丛,做得认真又虔诚。
有时她停下来,站一会儿,轻轻地咳嗽几声,用手捶捶背。
月光把她的白发漂得很白。
“母亲!母亲!!”我大声喊。
母亲听不见。
她全神贯注于手中的竹竿,生怕遗漏一处蛙声……这一年高考,我被高分录取了。
很多年已经过去,蛙声也一点点远逝。
可是,我又觉得它时时都在我的枕边。
一声声,像不倦的提醒和教诲。
给我许多的人生激励。
溪流贾平凹我常常觉得,我的生命,就是那山中的溪流。
虽然在莽莽的山里,它只是那么柔细的一股儿水流。
溪是有根的,它凉凉地扎在山峰之下。
在庄严的大山下,永远不安宁、表现着的,恐怕便是这小溪了。
或许,它是从石缝里一滴儿一滴儿渗出来的;或许,是从小草的根下一个泡儿一个泡儿冒出来的。
但是,太阳晒不干它、黄风刮不跑它。
天性是那么晶莹,气息是那么清新;它一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流动了。
正因为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
然而,它从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的铜的韵味的声音;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练般的颜色,它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叵不可测的深沉。
国学经典内容之令狐文艳创作

国学经典内容令狐文艳《道德经》篇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4、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5、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7、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8、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9、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0、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1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5、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6、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17、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18、去甚,去奢,去泰19、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21、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22、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2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
清净为天下之正。
26、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文心雕龙》听课笔记之令狐文艳创作

1、《文心雕龙》南朝著作。
明代时,开始逐渐受到人们关注。
80年代后期达到高潮。
37000字。
研究文心雕龙的文章超过5000篇,400部。
最长的4000000字令狐文艳2、20世纪三大显学:甲骨学、敦煌学、红学。
上个世纪100年中形成热潮:诗经学、楚辞学、金学、唐诗学、宋诗学、李白学、杜甫学、西游学、水浒学、三国学不婚:家贫、对佛学的信仰文心:关于文学、写文章的研究的,文章的写作用心、写作规律。
前人也用“心”做书名《琴心》道家的音乐理论著作。
雕龙;自古文章都是经过雕刻,像雕刻龙纹一样精心雕琢出来的。
邹衍——谈天衍、邹氏——雕龙氏(像雕刻出的龙纹华丽的词句去揭示文章写作的规律、用心、美丽的文章)文章的写作像雕龙一样、古来的文章都是像雕刻龙纹一样,雕刻出来的,我来论述他们的写作用心。
像雕刻龙纹一样美丽的文章即美文(文学:审美的文章),我来论述他们的写作用心。
——文学(美文)的写作原理。
精心构思、巧妙的语言。
出类拔萃靠先天的智慧和后天的技术留名后世:德行、言论儒家思想浓厚离孔子1500年,文章写得越来越不像话了,作家文章言辞浮华诡异。
所以自己要论述文章,正本清源。
对前人文章泛泛而谈,不做具体论述。
论文密而不周,陈书辩而无当(偏激)陆机文赋巧而碎乱,挚虞精而不实用。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1~5枢纽,以儒家圣人为老师,以儒家思想为源各个文体的始末,名字来源,选其代表,论述写作特点6~25.论文序笔:文章的纲领。
论述文章始末、名称的实在意义、选择各种代表性文体进行论述,铺展开来理论,概括的论述各种文体写作特点。
25~44下半部。
深思篇,揭破文章内在的情到外在的(文)采。
45-50.文章写作到他那个年代的文学史,说明文章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押韵的叫文,不押韵的散文叫笔。
写作动机、目的、原因。
1、不虚度年华、虚度岁月,要有一番作为。
2、近代文学创作上出现了问题,要正本清源,为作家点出路子,回到儒家、圣人当时的要求。
诗词接龙之令狐文艳创作

1、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令狐文艳小楼一夜听春雨,__深巷明朝卖杏花____。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5、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
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0、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1、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12、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之二14、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四方。
刘邦《大风歌》1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1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五1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1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20、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21、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遗怀》2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雨。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23、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
何承天《上邪篇》2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绝句》25、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夜泊水村》26、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楚辞.九章.涉江》2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二首》之一28、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曲江》之一2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30、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3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32、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水浒传》3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3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3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文明名人名言大全之令狐文艳创作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 萨迪
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 —— 孟德斯鸠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 孟德斯鸠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 梅里美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 冈察尔
脾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
文明礼仪伴我行
文明是一朵花,
一朵永久芳香的花。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有教养的人呢?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吧。
首先,注重个人的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谈吐、着装等。从仪容仪表说,要求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不当众嚼口香糖;经常洗澡、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
从仪态举止说,要从站、坐、行以及神态、动作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古人对人体姿态曾有形象的概括:“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优美的站姿给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觉;坐姿要端正挺直、大方得体;走路要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表情神态要表现出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带微笑;谈吐要态度诚恳、亲切,使用文明用语,简洁得体。着装要干净、整洁、得体,符合学生身份,体现出新世纪学生蓬勃向上的风采。
我们用真诚去浇灌,用热情来哺育,
让礼仪之诗永久珍藏在彼此的心里。
礼仪是一首诗,
一首淡雅清晰的诗。
我们用理解去融化,用关爱来抚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身之经典
令狐文艳
随着西周王朝衰亡,中国走进了春秋(前770-476)战国(前475-前221)时代。
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打破了“庶人不议”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风气。
人们不再崇信“天道”,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
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诸子”,“百家”则指这些学派。
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的一段盛世,造就了思想之大家,著出了传世之文章,奠定了国学之基础,形成了中国之文化。
诸子:老子、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孙武、张仪、苏秦、尹文、晏子、吕不韦、管子、鬼谷子等。
百家: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纵横家等流派,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最有影响的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诸子百家派别各不相同,但都是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宣传各自思想。
修身是基础,包括道德修养、文化修养。
中学时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从诸子百家著作中可以寻找出道德修养、尊师重教、文化学习的经典名句,与大家共勉。
道德修养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家国天下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言行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辨别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自我完善子思曰: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跲(jiá);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jiǔ);道前定,则不穷。
----准备
子思:君子之道,譬如兴远,必自迩(ěr);譬如登高,必自卑。
----基础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志向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品质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处世
子思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追求
尊师重教
吕不韦: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
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
”----吕氏春秋《尊师》
孔子: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礼记《礼运》
孔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礼记《礼运》
吕不韦: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
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
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
----吕氏春秋《劝学》
劝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论语》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论语》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论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论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论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吕不韦:凡学,必务进业,心则无营,疾讽诵,谨司闻,观欢愉,问书意,顺耳目,不逆志,退思虑,求所谓,时辩说,以论道;----吕氏春秋《劝学》
荀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积跬(ku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耳聪,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荀子《劝学》
诸子百家简介
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政治理想是「无为而治」。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
「
四、法家:代表人物:韩非。
作品:《韩非子》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
五、兵家:代表人物:孙武。
作品:《孙子兵法》
六、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作品:《吕氏春秋》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
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