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合集下载

妇产科护理部工作制度

妇产科护理部工作制度

妇产科护理部工作制度
一、目的
为了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院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妇产科护理部的各项工作,包括护理人员职责、护理质量管理、护理操作规范、护理文书管理等。

三、护理人员职责
1.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医院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2. 负责患者的日常生活照顾,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参与处理。

3. 执行医嘱,严格掌握药物剂量、用法、时间,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4. 参与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四、护理质量管理
1. 建立和完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明确护理质量管理职责和任务。

2. 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3. 开展护理质量改进项目,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五、护理操作规范
1.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参加定期的培训和学习。

2. 执行护理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3. 使用合格的护理器材和药品,确保患者安全。

六、护理文书管理
1. 护理人员应当认真填写各项护理文书,做到真实、准确、完整、清晰。

2. 妥善保管护理文书,确保患者隐私和信息安全。

七、其他
1. 护理人员应当尊重患者权利,关心患者疾苦,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2. 护理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维护医院形象,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妇产科护理部所有。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医院妇产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医院妇产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医院妇产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为了确保医院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实施持续改进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妇产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改进方案,以确保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妇产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妇产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对于妇产科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一方面,优质的妇产科护理可以提供患者舒适和有效的护理服务,确保妇产科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另一方面,安全的妇产科护理可以降低医疗事故和意外发生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二、妇产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现状目前,妇产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妇产科护理是一个复杂的领域,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持。

然而,一些医院缺乏足够的妇产科护理人员和培训资源,导致护理质量的下降。

其次,妇产科患者通常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需要特别的关注和护理。

如果医务人员对妇产科护理不熟悉或缺乏经验,可能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三、持续改进方案1. 增加妇产科护理人员数量和培训资源为了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医院需要增加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数量,并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源。

通过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可以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护理效率。

同时,医院应该为护理人员提供专门的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妇产科护理知识和技能。

2. 强化质量管理和监督机制为了确保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机制。

这包括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审核,以发现和纠正问题。

此外,建立一个匿名举报机制,鼓励患者和家属向医院反映护理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

3. 推广标准化护理程序和指南为了确保妇产科护理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医院应该制定和推广标准化护理程序和指南。

这些程序和指南应基于最佳实践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并经过科学验证。

医院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向医务人员传授这些标准化护理程序和指南。

4. 强化团队合作和沟通妇产科护理涉及多个学科和部门的合作,需要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是指为了保障妇产科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医疗机构建立起来的一套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 医疗质量目标和原则:明确医疗质量评估的目标和原则,例如提供安全、有效、及时、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2.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确保各个岗位的工作协调和有效沟通。

3. 相关政策和程序:制定相关政策和程序,包括质量管理的各项要求、流程和工作标准,如病历记录、手术管理、感染控制等。

4. 医务人员培训和教育:开展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不断更新和提升。

5. 质量改进措施:建立质量评估、监测和改进机制,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绩效考核,通过使用临床路径、医疗指南和质量回顾等方法,改进医疗质量。

6. 安全管理:建立医疗风险管理制度,包括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药品安全管理、手术安全管理、护理安全管理等。

7. 质量数据收集和分析:建立完善的质量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采集关键指标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制定改进措施。

8. 客户投诉和意见处理:建立客户投诉和意见处理机制,及时受理和反馈客户的投诉和意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9. 质量认证和评估:参与质量认证、评估和监督,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水平。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制度和流程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引言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是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安全的重要工作。

为了提供安全可靠的妇产科医疗服务,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体系1.1 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提供优质的、安全的医疗服务,确保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供准确、及时、恰当的诊断和治疗;•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护理质量,提供人性化、关怀型的服务;•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满足患者需求。

1.2 质量管理组织结构为了保证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的落地与有效运行,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结构。

该结构包括:•领导层:负责制定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政策、目标和工作流程,监督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施;•专家团队:由有丰富经验的妇产科专家组成,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医务人员:按照规定流程和标准提供医疗服务。

二、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流程与标准2.1 妇产科电子病历管理妇产科电子病历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电子病历,医务人员可以实现病历信息的共享和追溯,提高医疗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电子病历也方便医务人员进行临床决策,减少因病历信息不完整而带来的风险。

2.2 手术安全管理手术是妇产科医疗中常见且重要的程序,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需要严格执行手术安全管理制度。

该制度包括手术前评估、手术准备、手术过程控制、手术后处理等环节,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

2.3 妇产科医疗质量评估与监测妇产科医疗质量评估与监测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收集、分析和应用医疗质量指标,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短板,提出改进措施,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改进。

2.4 不良事件管理不良事件管理是确保医疗安全的核心措施之一。

不良事件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等,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处理。

妇产科医院安全管理制度

妇产科医院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母婴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目标1. 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孕产妇及新生儿需求;3.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预防医疗事故发生;4. 加强医护人员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1. 成立妇产科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监督和指导妇产科安全管理工作;2. 设立妇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考核;3. 各科室负责人为本科室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安全管理工作。

四、安全管理措施1. 人员管理(1)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确保医疗安全;(2)严格执行岗前培训、考核制度,确保医护人员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3)加强对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服务意识。

2. 设备管理(1)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加强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提高设备使用技能;(3)严格执行设备使用规程,确保设备使用安全。

3. 护理管理(1)加强病房护理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2)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质量;(3)加强母婴安全护理,确保母婴安全。

4. 急救管理(1)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加强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培训,提高急救水平。

5. 患者管理(1)严格执行入院、出院手续,确保患者信息准确无误;(2)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3)加强患者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满意度。

五、考核与奖惩1. 定期对妇产科安全管理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2. 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科室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整改等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制度由妇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妇产科护理质量整改措施_产科质量整改措施

妇产科护理质量整改措施_产科质量整改措施

妇产科护理质量整改措施_产科质量整改措施一、前言妇产科是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负责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工作。

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护理不到位、操作不规范、技术不过关等等。

为了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体验,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整改措施。

二、加强人员培训1. 针对妇产科护士的培训: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技能水平的护士进行培训,包括基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新技术的更新等。

培训方式多样化,可以结合实际工作,提供岗前培训、定期考核等,确保每位护士的专业水平。

2. 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妇产科护理工作需要多学科的配合,需要与医生、检验科、手术室等其他科室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因此,加强团队合作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3. 提高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出色的服务态度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过培训,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和沟通技巧,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增强患者的满意度。

三、规范护理操作1. 制定并落实护理操作规范:建立起妇产科护士操作规范的制度,包括消毒操作、手卫生操作、物品摆放位置等。

护士在操作时必须严格按规范执行,确保护理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加强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学习:妇产科领域发展迅速,新技术和新设备层出不穷。

为了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护士们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最新的技术和设备,并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

3. 强化妇产科特殊工作情况下的护理操作:妇产科护士需要面对许多特殊的工作情况,如紧急产科手术、新生儿抢救、产后出血等等。

针对这些特殊情况,护士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掌握相应的操作技术,提高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四、建立质量管理制度1. 优化护理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妇产科护理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护理文书的评估、患者满意度的评估、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等。

2. 完善护理质量监控机制:建立妇产科护理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妇产科护理质量整改措施_产科质量整改措施

妇产科护理质量整改措施_产科质量整改措施

妇产科护理质量整改措施_产科质量整改措施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质量一直是医院关注的重点之一。

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使命。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妇产科护理质量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护理操作不规范、沟通不顺畅、护理知识不够全面等。

为了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医院决定开展整改措施,并制定了以下几点具体措施:一、提高护理操作规范化水平1. 加强护理操作培训:医院将加强对妇产科护士的技能培训,包括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器械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培训。

同时,针对新入职护士和实习生,将加强基础护理技能的培训,确保他们对护理操作有全面的掌握。

2. 制定护理操作规范手册:医院将编写妇产科护理操作规范手册,详细说明各种护理操作的标准化程序和步骤,供护士学习和参考。

3. 强化护理操作考核:医院将定期组织护理操作考核,对护士的操作技能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二、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1. 定期召开护理例会:医院将定期召开妇产科护理例会,加强护士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问题。

2. 建立互助合作机制: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士之间应建立互相帮助和支持的机制,共同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3. 加强与医生的沟通:整个妇产科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实习生等都应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三、提高护理知识水平1. 继续学习提升:医院将鼓励护士继续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包括参加各种护理培训班、学习最新的护理理论,提高护理水平。

2. 建立护理知识库:医院将建立妇产科护理知识库,整理和归纳各种妇产科护理知识,供护士学习和查询。

3. 持续评估和改进:医院将在护理质量改进的过程中,定期评估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四、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1. 加强感染控制:医院将严格执行妇产科感染控制制度,加强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 加强患者安全护理:医院将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护理,确保患者在就诊和住院的过程中不发生意外。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范文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范文

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范文一、前言大家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这个话题。

妇产科是个非常重要的科室,关系到母婴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二、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1.对于孕妇来说,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如果医疗过程中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孕妇和胎儿的意外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2.对于医院来说,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是提升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

只有做好了妇产科的工作,才能让患者对医院产生信任,从而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

3.对于医生来说,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是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有效手段。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医生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1.加强医生的培训和教育为了提高妇产科医疗质量,我们要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教育。

定期组织医生参加培训班,学习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

还要加强对医生的心理辅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医患观念,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完善医疗设备和技术医疗设备和技术是保障妇产科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

我们要不断更新和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

还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严格医疗操作规范在妇产科医疗过程中,医生要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确保每一个操作环节都符合标准。

对于不符合规范的操作,要及时纠正并进行记录,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4.加强病房管理病房管理是妇产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加强病房的卫生管理,保持病房的整洁和舒适。

还要加强患者的护理和心理疏导,让患者在病房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5.建立健全医疗风险防控机制为了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我们要建立健全医疗风险防控机制。

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要及时进行排查和整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分析在妇产科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对于提高护理管理安全性的价值。

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妇产科患者2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常规模式,观察组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效果。

结果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1%;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升高为(97.61±10.68)分,对照组为(84.38±10.27)分;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

结论在妇产科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有助于提升安全管理效果,降低护理缺陷,保证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标签: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on improving the nursing management safety. Methods 200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4 to Nov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research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model,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nursing quality control,and the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shortcoming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 and 11%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increased to (97.61±10.68)poi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4.38±10.27)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 and 71%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quality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contributes to improv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effect,reducing the nursing shortcomings and ensuring the nursing quality,which is worth promotion.[Key words]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Nursing quality control;Safety management相較于医院其他各个科室,妇产科的主要特点包括多急诊、高危险、多夜诊、高病床周转率等,因此妇产科的护理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1]。

怎样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保证护理管理的安全性,保证护理质量,是妇产科必须重视的问题。

该研究主要分析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对于保证护理安全的效果,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来源于该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接受治疗的200例妇产科患者,随机按照平均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36.2±4.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36.5±4.1)岁。

另外两组分别选取20名护理人员,观察组护理人员平均年龄(27.2±3.1)岁,对照组护理人员平均年龄(27.5±3.4)岁。

两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仍然按照以往模式进行安全管理,观察组在安全管理中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具体方法如下。

1.2.1 建立护理岗位职责以及工作标准并不断完善在妇产科选调经验丰富、资历较高的护理人员组成质量控制小组,对每名护理人员具体的岗位职责以及工作范围进行确定,保证落实到人,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开展讨论商定规范的护理工作流程以及其他各项制度及规章。

保证护理服务能够有序进行,减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提升护理管理的安全性。

另外如果出现护理纠纷情况,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明确是否为护理人员工作失误,及时改善错误,避免二次出现。

1.2.2 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当前患者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对医院护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患者不断提升的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升护理技能,保证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科室应该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相关培训,并且培训结束后要进行考核;定期邀请专家开展专业讲座,从各个方面促进护理人员护理知识水平以及护理技能的提升。

1.2.3 做好产房管理工作制订详细的产房管理相关制度,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发现制度中的不足,给予相应改善。

另外要加强急救宣传,使护理人员了解到急救的重要性以及正确配合方法,了解急救中包含的护理流程以及内容。

建立产房交接流程,做好实时监督,做好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安全管理工作。

1.2.4 做好妇产科急救用品、药品及护理设备的管理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妇产科各类用品、药品以及设备的管理,确保所有药品、物品以及设备一直处于最佳预备状态。

选派专业人员对护理设备进行管理,确保设备运转的正常,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

对于用完的急救药品以及物品要及时补充,确保充足,方便随时取用。

另外对于使用的各类药品、物品以及设备要做好记录,以便出现问题时能够有据可循。

1.2.5 做好护理记录管理工作护理记录对于护理服务非常重要,通过将护理过程、护理内容详细记录下来,能够方便定期检查,了解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也是医疗纠纷解决的参考依据[2]。

做好护理记录管理,要求所有护理人员必须依据正确格式做好护理记录,不允许随意涂改或者漏记,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及时解决,选派专人做好护理记录的管理,包括归纳以及存檔。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理后科室内新生儿中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新生儿临时或长时间的手圈、胸牌脱落情况。

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前利用该院患者出院反馈表进行评价,内容包括住院环境、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工作方法、护理内容几方面,每项得分25分,总分100分,以60分、80分为界点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一般率。

根据该院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标准共有16项护理人员应该做到的检查内容,每项内容得分为5~10分不等,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方法该文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护理缺陷发生情况观察组100名新生儿中发生手圈丢失的1名,胸牌丢失有1名,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对照组100名新生儿中手圈丢失的4名,胸牌丢失有7名,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1%。

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3 9,P=0.009 8<0.05)。

2.2 护理质量比较管理后两组评分均有升高,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2.3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

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488,P<0.00)。

见表2。

3 讨论妇产科的护理管理中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①客观方面:护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护理技术水平较低,统计发现,大多数护理纠纷及失误都是因为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无法满足患者的要求,被认为出现护理失误[3-4]。

另外急救药品、物品缺乏,设备落后都可能影响产妇抢救效果,危害母婴健康,甚至可能导致护理安全事故出现。

②主观因素:护理人员缺乏较强的法律意识以及风险意识,对护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无法进行准确评估,所以护理中出现缺陷的可能性会增加。

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较高责任性以及护理主动性,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实施产后护理,监测胎心,因此可能影响产妇分娩。

该研究观察组通过进行质量控制,结果护理缺陷发生率仅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11%;同时实施质量控制后的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升高为(97.61±10.6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4.38±10.27)分;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7%,明显高于对照组71%(P<0.05)。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护理中开展质量控制,有助于保证护理管理的安全性,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1] 孟庆云.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安全隐患和防范对策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30):158-159.[2] 张淑洁.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6):99.[3] 郭小慧.探析妇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5):167-168.[4] 兰丽.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医学信息,2014,27(28):126.(收稿日期:2016-12-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