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成语

合集下载

2014高考语文常见成语备考

2014高考语文常见成语备考

2014高考语文常见成语备考(精华版)一、常用成语通俗理解A【哀而不伤】原指悲伤而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

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农民。

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的农民。

【爱屋及乌】因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

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安居乐业】居住安定,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

可说“人民安居乐业”,不能说“生活安居乐业”。

【安土重迁】重迁,把搬迁看得很重。

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

形容留恋故土。

【安步当车】安步,从容步行。

不乘车而从容步行,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

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安之若素】素,平常。

(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

原来指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

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

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暗度陈仓】作战时正面迷惑敌人,侧面突然袭击;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销魂,灵魂离开躯壳。

心情沮丧得好像丢了灵魂。

形容极度悲伤。

【嗷嗷待哺】原指小鸟饥饿时叫着要东西吃。

后常用以形容饥民渴求得食而亟待解救的悲惨情景。

如果你想了解最新高考动态,敬请关注“高考直通车认证空间”腾讯微博@gaokaoge、微信号80796072,每日为您推送最新高考资讯。

关注有惊喜,凡关注的考生5月20日赠送一套电子版押题密卷。

B【笔走龙蛇】比喻文笔放纵,挥洒自如,也形容书法笔势矫健雄放。

也作“笔走游龙”。

不能说“写得笔走龙蛇”。

【白驹过隙】白驹,原来指骏马,后来指日影;隙,空隙。

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

高考语文真题所考成语汇编(2014—2024)

高考语文真题所考成语汇编(2014—2024)

高考语文真题所考成语汇编(2014—2024)A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2014·四川卷)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

(2016·全国卷II)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2016·全国卷III)((2018·全国卷II)B不容置喙: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

(2015·广东卷)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2011·北京卷)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难。

(2016·全国卷II)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2011·北京卷)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2017·山东卷)(2021·新高考卷II)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2022·全国乙卷)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2016·全国卷III)博大精深:(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

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深。

(2020·全国卷III)敝帚自珍:把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2014·全国大纲卷)别无二致: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2010·安徽卷)不忍卒读: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2013·浙江卷)变幻莫测:指事物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2013·福建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2014北京卷)别树一帜: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

(2014·江苏卷)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2014·江苏卷)不寒而栗:指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2014·山东卷)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2014高考成语专题

2014高考成语专题

熟语的常见误用类型
1.望文生义

2014.山东卷 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 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不寒而栗:指不寒冷而发抖, 形容非常恐惧。

2014大纲卷 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 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 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方法探究

1 准确理解成语含义,明确成语的侧重点。 2 准确理解语句所要表达的含意。 3 将两者进行比较。
感情色彩错位




随着现代科技的告诉的发展,手机更新换代的 速度越来越快,科研人员闭门造车,成功开发 了4G手机。 “闭门造车”,关上门造车,比喻只凭主观办 事,不管客观实际。 高中生要想学好语文,不仅要爱读书,而且要 养成寻章摘句的良好的习惯,边读边写读书笔 记,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寻章摘句:读书时之摘记漂亮词句,不深入研 究;也指写作只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本句中用来描 写小镇春天的景物,写风声鹤的叫声,显 然不对。
方法探究

正确理解成语中的关键语素的意思。“不名一 文”名是“占有”,指人一个钱都没有。例如: 久假不归,七月流火,危言危行
不用表面意思理解成语和语境,抓住成语的深 层含义和具体语境。“风声鹤唳”的典故“淝 水之战”。不寒而栗的原因是害怕。
辨析语境,体会褒贬

1 辨析语境的感情色彩,是褒是贬


2.辨析成语的感情色彩,是褒是贬 殚精竭虑,鞠躬尽瘁,虚怀若谷,师心自用, 推波助澜,凤毛麟角,评头论足,上行下效
谦辞敬辞错位


在搜寻马航失联客机过程中,马来西亚航空负 责人及时公布搜寻进展情况,并向各国参加搜 寻的人员表示感谢,感谢他们所尽的绵薄之力。 绵薄之力:微不足道的力量,指尽自己的努力 去帮助别人,用作谦辞。用错 Nhomakorabea象

2014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成语、熟语4

2014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成语、熟语4

2014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专题辅导成语、熟语4高考语文2014-01-30 201404X73.相形见拙(绌):跟另一些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绌,不够、不足。

74.向偶(隅)而泣:独自在一旁哭泣,比喻非常孤立或因得不到机会而失望、难过。

隅,角落。

75.心无旁鹜(骛) :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

“旁骛”,没有杂念,比喻专心致志。

鹜,鸭子,无“追求”义。

76.心心相映(印) :印,印证。

“心心相印”原为佛教术语,本义为“以心印证佛法”。

演化为成语,形容思想境界和感情完全一致。

77.辛辛(莘莘)学子:许多学生。

莘莘,众多。

78.虚座(左)以待:空着左边的尊位恭候贵客,指特意留待他人。

左,古礼主人居右,宾客居左,因以左为尊。

79.炫(烜)赫一时:名声、气势在一个时期内很盛。

烜,盛大。

Y80.淹(湮)没无闻:被埋没而无人知晓。

湮,埋没。

81.淹淹(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的垂死之状。

奄奄,气息微弱。

82.掩(偃)旗息鼓:偃,本义为“人倒地若卧”,引申为“隐匿”。

“偃旗息鼓”,指放倒旗帜,停止敲鼓,形容隐蔽行动,也指停止战争或停止行动。

83.摇摇欲堕(坠):形容极不稳固,就要掉下来或垮台。

坠,掉下。

84.遗(贻)笑大方:遗、贻二字,都有“留下”的意思,但使用时有所分工:表示“死人留下”用“遗”,表示一般留下用“贻”。

“大方”,专家、方家。

“贻笑大方”,让行家里手见笑。

类似的成语:“贻害无穷”、“贻害后学”。

85.以(倚)老卖老:倚,仗恃。

“倚老”,倚仗年纪大。

86.饮鸠(鸩)止渴:鸩,传说中的一种鸟,用它的羽毛泡酒,可以致人死命。

87.渊源(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88.越桌(俎)代庖:厨子没做饭,掌管祭祀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

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

俎,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

89.悠(优)哉游哉:优,本义为“吃饱了”,引申为“有余、悠闲”。

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常见常考成语熟语详解

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常见常考成语熟语详解

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常见常考成语熟语详解作奸犯科: 奸:坏事;科:法律条文。

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耳鬓厮磨:鬓:鬓发;厮:互相;磨:擦。

耳与鬓发互相摩擦。

形容相处亲密。

(形容小孩)左右逢源:逢:遇到;源:水源。

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

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

后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钟灵毓秀:钟:凝聚,集中;毓:养育。

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

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自怨自艾:怨:怨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

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

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自行其是: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贬义)自暴自弃:暴:糟蹋、损害;弃:鄙弃。

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装潢门面:装潢:原指裱糊字画,现也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门面:指外观。

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漂亮。

筑室道谋:筑:建造;室:房屋;道谋:与过路的人商量。

比喻做事自己没有主见,缺乏计划,一会儿听这个,一会儿听那个,终于一事无成。

煮豆燃萁:燃:烧;萁:豆茎。

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

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珠联璧合:珍珠联串在一起,美玉结合在一块。

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

击钟列鼎而食。

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忠贞不渝:忠:忠诚;贞:有操守;渝:改变。

忠诚坚定,永不改变。

(爱情、事业)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栉风沐雨:栉:梳头发;沐:洗头发。

风梳发,雨洗头。

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只形容人)执法不阿:阿:迎合。

执行法律公正无私,不屈从权势。

昭然若揭: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

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仗义执言:仗:支持。

执言:说公道话。

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2014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成语总结

2014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成语总结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范例或法则。

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原来意思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容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惨淡经营:煞费心思,着意布置、谋划和管理某项事业。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畏惧、憎恨或鄙视的样子。

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

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

改弦更张:弦的松紧与调的高低不合,应收紧或放松,使声音和谐。

引申为改革变更。

耿耿于怀:对所经历的事持有看法,不能忘却,牵挂心怀。

起死回生:救活垂危的人。

形容医术高明。

苦心孤诣:用心良苦,造诣极深。

用以称许刻苦钻研学问、创造业绩为他人所不及者。

身临其境:亲自到某个地方,应与“设身处地”相区别。

文不加点:写文章不用涂改就很快写成。

形容文思敏捷。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首先遭遇灾难。

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两小无猜:指幼年男女天真无邪,相处融洽。

目无全牛:古代有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所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之后,技艺大进,动刀时只看到皮骨的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后因以“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精湛纯熟。

典出《庄子·养生主》。

紧锣密鼓:多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

明日黄花:指过了重阳赏菊日的菊花,比喻一旦事过境迁,则徒然感慨。

祸起萧墙:祸乱产生于家中,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

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容易误用为贬义。

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

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容易弄错感情色彩。

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

2014高考语文成语注音与解释 g

2014高考语文成语注音与解释 g

2014高考语文成语注音与解释 g甘之如饴gān zhī rú yí【解释】:甘:甜;饴:麦芽糖浆。

感到象糖那样甜。

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肝肠寸断gān cháng cùn duàn【解释】:肝肠一寸寸断开。

比喻伤心到极点。

肝脑涂地gān nǎo tú dì【解释】:涂地:涂抹在地上。

形容惨死。

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

感恩戴德gǎn ēn dài dé【解释】:戴:尊奉,推崇。

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感同身受gǎn tóng shēn shòu【解释】:感:感激;身:亲身。

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现在多比喻虽未亲身经历,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

刚愎自用gāng bì zì yòng【解释】: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

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高谈阔论gāo tán kuò lùn【解释】:高:高深;阔:广阔。

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格格不入gé gé bù rù【解释】:格格:阻碍,隔阂。

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隔靴搔痒gé xuē sāo yǎng【解释】:搔:抓。

隔着靴子搔痒痒。

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

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

各抒己见gè shū jǐ jiàn【解释】:抒:抒发,发表。

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各行其是gè xíng qí shì【解释】:行:做,办;是:对的。

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

比喻各搞一套。

各有千秋gè yǒu qiān qiū【解释】: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

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

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2014年高考成语专题复习

2014年高考成语专题复习

①这支巡逻队,配上了现代化武器,如虎添翼,战斗力更强 了。 ②这一黑社会团伙到云南秘密购置了一批武器后,如虎添翼, 气焰更嚣张了。
(17)分庭抗礼
比喻双方平起平坐,不相上下。有时 也指相互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的言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这位拳击手得了冠军后洋洋自得,以为今后再也没人能 与他分庭抗礼了。 ②法国当时正处于动乱之中,国内诸侯飞扬跋扈,竭力扩 张自己的实力,无视国王的特权,与国王分庭抗礼。 (18)朝秦暮楚 比喻人反复无常。亦谓朝在秦地、暮
简析:“老谋深算”形容计划周密,办事干 练.富有经验,是中性词。它常用来形容反面人 物.但用于正面人物.也算恰当。
(5)“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
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 “不三不四”本义是不象样子,后来多比喻行为 不正派。在该句中用的是本义,是正确的。 (6)秀色可餐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也形容景色优美,让
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凡是能做的 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变本加厉: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多指缺 点、缺误。
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思考。 处心积虑:指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
绞尽脑汁:费尽思虑,费尽脑筋。 费尽心思: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在楚地,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①刘黑七朝秦暮楚,有奶即娘。 ②烽烟满郡州,南北从军走,叹朝秦暮楚,颠沛流离。 (19)难兄难弟 。(“难”念ná n)彼此曾经共过患难的
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 ("难"念nàn)也可指讥讽二人同样坏
①共同经历过爬雪山、过草地,八年抗战,四年内战的血 与火的洗礼,这对难兄难弟终于迎来了今天的解放。 ②这对难兄难弟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置之度外”“置之不理”“置若罔闻”的区别 :
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配 ;
置之不理、置若罔闻——常常和介词“对”搭配。
因此,要么把句中的“对”改为“把”,要么把“置
12、那个小偷,经常登堂入室,盗窃 财物,最终被绳之以法。
• 登堂入室:登入厅堂进入内室,
比喻学识由浅入深,达到更高的 境界。
1、明日黄花 • 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 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 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2、五风十雨 •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 示例:五风十雨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 (宋·王炎《双溪诗钞·丰年谣(一)》) 3、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 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 等盛况。 4、不为已甚:为,过分。已甚,过分。指对人的责 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哀而不伤) 5、因人成事:因,依靠。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二、功能混乱。(搭配不当)(不合语法) 成语因其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 能也不同,使用时应加以准确把握。 例 [2013·安徽卷]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 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 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 注。 思路导引“毋庸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 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用法上,这个成语只做谓 语(如“这点毋庸置疑!”)、定语分句(如“毋庸置疑的是, 人们的幸福感受只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方面。”),形容十分 肯定。句中做了状语,此处成语犯了用法不当的错误。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
学习成语有什么好处?
1、准确使用成语能体现一个人的学识 新华社报道: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在 面对全台湾义工进行演讲时,称赞义工的善 行为“罄竹难书”,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
罄竹难书,贬义词,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 实(多指罪恶)很 多, 难以说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 是制竹简的材料)。
使之带上了宾语,造成
错误。
(二)注意修饰语和中心语的搭配
• 5、公园里有许多姹紫嫣红的杜鹃花,鲜艳极了。 姹紫嫣红,姹:美丽;嫣:美好,常指笑容。形 容各色娇艳的花,不能单用于某一种单一的花。另 外,此处也不能作定语修饰限制中心语“杜鹃花”。 • 6、他家院子里有几棵行将就木的松树,今天早晨, 他把它们全部刨掉了。 行将就木,意为人之将死,而不能用来修饰“松 树”。 • 7、今年冬天,山东有些地区出现了难能可贵的雾凇 奇观。 难能可贵,指难做的事居然能做好,值得表扬肯 定,只能用于人。
“如坐春风”指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 喻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感化,并不是指气候。
(3) 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 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 且秀的特色。 "进退维谷"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是 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例句 中误用了字面意义,显然是错误的.
(4)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 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 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此处误以为是进入危险 境地。 (5)秋雨湿透了衣衫,画出了他瘦削凸起的肩胛骨; 他的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 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噤若寒蝉”,形容闭口不敢做声,并非指寒 冷。
特别提醒:



既要理解成语意义,更要注意语境。
复习要特别留心有几个意义的成语,不要因熟 知一种含义而出现另一种含义导致判断失误。
以前考过的,后来的高考题仍然可以考,其它 省市往年考过的,在第二年的另一个省市的试题中 仍可出现,所以高考题中出现的成语仍是重要积累 内容。

掌握高考试题错误用法的规律对答题大有帮助。
考纲要求
考试内容及要求
•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 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
历年高考成语规律总结:
成语是高考的一大重点,几乎每年都有1 道题,考的是判断成语运用的正误。 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 语除个别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 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 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 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 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返回目录
⑴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 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 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 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而例⑴由 于望文生义,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因 而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2)今天天气真好,在操场上的人们真是如 坐春风。
2000年7月22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节 目,就是以《七月流火》为题目的。主播还留下一句旁白: “七月流火,昨天北京40度……”。
“七月流火”出自《诗经· 豳风· 七月》:“七月流火,九 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 岁?” “七月流火”说的是一种天文现象。“七月”是指夏历 七月,相当于现在公历的八、九月份。 “流”是指恒星往西运行,即下落的意思。“火” ,星 名,或称大火星。 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时分,大火星位于天空的正南、正 中的最高位置;到六月份便向西斜,七月份则更偏西下。 这颗星的不同方位反映了气温的变化,五月时气温最高, 到了六七月,暑热渐渐消退,天气渐渐凉爽。 诗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每当农历七 月,天上那颗名叫“大火”的星星的位置就由最高处逐渐 向西流去,意味着天气渐凉,秋天就要到来了。到了农历 九月份,冷天就到了,就该缝制御寒的衣服了!
3、去年,试制工作遇上了难题,大家提
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可屡试不爽,多亏陈
总指点才度过了难关。
• 屡试不爽:“爽”指差错。 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文中误把“不爽”理解为
“不成功”。
4、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 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
• 对簿公堂:指“到公堂上受
审讯”。而此句误解为“到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
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 岂止是天气,今天我们和 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以火 一般的热情,在这里欢迎 郁慕明先生一行……
2005年7月10日至13日,台湾在野党的新党主席郁慕明率团到大陆。
•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倪萍也曾在自传 《日子》138页写道,“七月流火,北京夏 季最炎热的日子。”
• 大方之家:“大方”是指 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 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句中把“大方”误解为不
吝啬。
11、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 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 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很多创作素材。
• 下里巴人:本来是指古
代楚国的一种通俗的歌 曲,后泛指通俗的文学 艺术,与“阳春白雪” 相对。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文 字的表面意义,也不是组成成语的各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因此不能单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 例 [2013·浙江卷]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 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 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思路导引这句话要表达“不捐款”的意思,而“捐” 在这里不是捐款的意思,而是“丢弃”的意思;“细大不 捐”就是“小的大的都不抛弃”的意思,这里犯了望文生 义的错误。
2、同学们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语文成绩。

“漠不关心”、“妄自菲薄”等成语后面均
不能带宾语。
3、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 罚款”的告示牌。
• 司空见惯:形容经常 看到,不足为奇的事
物。后面不能带宾语。
4、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发挥组织领
导作用,发扬光大“五讲四美”活动
的成果。
• 发扬光大:不及物动词。 句中误作及物动词使用,
法庭你却硬要派
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再如:这些村办企业虽几经努力,但终因产品 差强人意而被市场淘汰。
• 差强人意:勉强让人 满意。当改为“强人 所难” 。
6、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
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 危言危行:“危”不是指危 险,而是指正直,同“正襟 危坐”中的“危”。该词表 示正直的言行。
(三)只能用于否定句中
8、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 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
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 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而此句误当作 “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
用了。
(四)注意固定的搭配方式
• 9、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 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2 、准确掌握成语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在中央台2006年全国青年歌手比赛中, 一位参赛歌手的唱功赢得了广大评委的一 致称赞。随后,著名学者余秋雨向她提出 了一个成语题:请解释“杯水车薪”的含 义?该歌手想了半天,解释如下:“用一 杯水作为给车夫发的工资,比喻贪婪刻薄、 吝啬之极”。于是,该歌手在评委心目中 的形象急转直下。最终与决赛失之交臂。
1、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 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 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
法则,其中“训”是典范、
法则的意思,不是教训的意 思。
2、总编认为这篇文章文字粗糙,思
想肤浅,属于不刊之论。
• 不刊之论:“刊”,削除,改正。 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 错误就用刀删去。比喻不能改动 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返回目录
功能混乱,搭配不当(不合语法)

成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 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 配,则容易出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 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 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
(一)不带宾语
• 1、 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