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成语专题近义成语辨析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近义成语辨析(共六类90组)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近义成语辨析(共六类90组)

高考语文近义成语辨析一、根据成语的意义侧重点不同辨析1.称心如意心满意足[都有]“如愿以偿,适合自己心意”的意思。

[前者]侧重在称心,[后者]侧重在满意。

2.苟且偷安苟且偷生[都含有]“得过且过,保持现状”的意思。

[前者]侧重在贪图安逸,[后者]侧重在贪图生存。

3.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创新。

4.不由自主情不自禁[都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

[前者]侧重下意识,以及环境的影响;[后者]形容热情奔放,心情无比兴奋和激动时才用。

5.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都可]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前者]侧重于满眼都是;[后者]侧重于看不过来,来不及一一欣赏。

6.包罗万象应有尽有[都形容]“内容丰富、齐全”。

[前者]侧重于无所不包,一般就整体说的;[后者]侧重于无所不有,一般就某一方面说的。

7.口蜜腹剑笑里藏刀[都形容]“阴险狡诈”。

[前者]侧重嘴甜,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里阴险毒辣,[后者]侧重脸笑,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8.恋恋不舍流连忘返[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

[前者]语义范围广,可指切所留恋的人、事物、景物等;[后者]侧重指对景物的留恋。

9.每况愈下江河日下[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

[前者]侧重于笼统地表示“越来越坏”(愈:越发,更加);[后者]侧重于“一天天坏下去”。

10.目光如豆鼠目寸光[都比喻]“目光短浅,看不到远处、大处”。

[前者]侧重在眼光“小”,强调看不到全局;[后者]侧重在眼光“近”,强调看不到将来。

11.目不暇接应接不暇[都可]形容“东西很多,看不过来”。

但“应接不暇”还可形容头绪多,事情忙,来不及应付;“目不暇接”不能。

12.恰到好处恰如其分[都表示]做事、说话达到适当的程度,常可通用。

[前者]侧重在恰巧达到最好的地步,[后者]侧重在正合分寸。

13.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都有]“亲自做出榜样”的意思。

[前者]侧重于在关键时刻自己带头去做,走在群众的前面;[后者]仅指自己做出榜样(则:准则)。

高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

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1 安分守已循规蹈距: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2、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异: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素:平日,往常)3、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的程序的意思。

异: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部、班:门类,次序;就:遵照.)4、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后者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5、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异: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后者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6、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异:前者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后者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7、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异:前者含有由于感情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有贬义,多用于下级对上级。

8、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异:前者多带贬义;后者偏重力量相当。

9、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中途停止之意。

异:前者偏重在“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在浅,不深入(辄:就.)10、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

异:“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11、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异: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后者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12、比比皆是俯拾皆是:这两个成语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

异:“比比皆是”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俯拾皆是”侧重表示容易得到;“比比皆是”的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俯拾皆是”的对象只能是物.13、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案【常见123组近义成语辨析汇集】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案【常见123组近义成语辨析汇集】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案【常见123组近义成语辨析汇集】1.趁火打劫/浑水摸鱼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抢夺利益。

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捞一把。

2.惨无人道/惨绝人寰惨无人道:残暴狠毒到极点,残暴到灭绝人性的程度。

惨,残酷狠毒。

惨绝人寰: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

形容悲惨到极点。

人寰,人世。

3.心满意足/称心如意心满意足:形容心中非常满足。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感到满意。

4.承前启后/承上启下承前启后:承接前人的,启发后代的。

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

承,承接。

启,开创,启发。

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接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多用于写作等)。

5.成群结队/三五成群成群结队:聚集到一起,结成一群一伙。

亦作“成群结伙”。

三五成群:三个五个结成一群。

6.痴心妄想/胡思乱想痴心妄想:痴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

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

胡思乱想:没有根据或不切实际地瞎想。

7.重整旗鼓/卷土重来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反扑过来。

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

8.处心积虑/呕心沥血处心积虑:蓄谋很久,费尽心机。

多含贬义。

处心,存心。

积虑,积久考虑。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

9.粗心大意/粗枝大叶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随便马虎。

粗枝大叶:原比喻语言或文字简略概括。

后也比喻做事不细致,粗心大意。

10.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11.当仁不让/义不容辞当仁不让:出自《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当仁,指面临仁义之事。

义不容辞:指顾全道义而不推辞。

12.道貌岸然/一本正经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重严肃。

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

多含讥讽意。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

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讥讽的意味)。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常见近义成语(熟语)辨析》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常见近义成语(熟语)辨析》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常见近义成语(熟语)辨析》1.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均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能泰然处之的意思。

前者多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后者强调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2.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但前者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后者强调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指轻重倒置。

3.病入膏肓/不可救药都表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前者偏重于“病”,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后者偏重于“救”,多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的言论之意。

前者强调言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刊:古代指削除错字),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后者强调言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

5.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均可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但后者还可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6.不堪设想/不可思议都有不能想象之意。

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不能理解的事情或道理。

7.参差不齐/良莠不齐都指不整齐,不一致。

前者形容不一致,有差别。

侧重长短、高低、大小方面;后者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

8.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形容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形容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后者则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9.另眼相看/刮目相看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做横向比较,表示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后者做纵向比较,表示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10.风言风语/流言蜚语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

前者还指私下里议论或暗中散布某种传闻,后者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

11.挥金如土/一掷千金都形容极度挥霍钱财。

前者偏重于对钱财的轻视、毫不在乎,后者偏重于一次花费过多。

12.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前者指守本分,不做超出本分的事;后者则多指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做变通。

高考语文: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语文: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语文:近义成语辨析一、意义轻重不同1、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区别】都含有“认为自己正确”的意思。

但前者是指主观不虚心,语意较轻;后者是自以为了不起,比别人高明,语意较重。

2、惨无人道惨绝人寰【区别】形容狠毒残酷。

前者指非常凶狠,毫无人道。

后者指世上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事了。

语意较重。

3、暗箭伤人含沙射影【区别】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还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指桑骂槐)4、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区别】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5、独断专行专横拔扈一意孤行【区别】都有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办事主观蛮干之意。

但前者有蛮横、霸道之意,语意较重。

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中者和后者,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围较宽。

6、嫉恶如仇深恶痛绝【区别】都含有厌恶、憎恨之意。

如仇,如同仇敌。

痛绝,厌恶、憎恨到了极点。

后者语意较重。

7、魂不守舍失魂落魄【区别】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

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语义较重。

8、荒诞不经荒诞无稽荒谬绝伦【区别】都表示荒唐、不可信之意。

但不经指不正常,不近情理;无稽指无法考查,绝伦指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后者语意最重。

9、爱财如命一毛不拔【区别】都形容极其吝啬,但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二、意义侧重点不同1、称心如意心满意足【区别】都有如愿以偿,适合自己心意的意思,不同点是前者侧重在称心,后者侧重在满意。

2、苟且偷安苟且偷生【区别】都含有得过且过,保持现状的意思。

不同点是前者偏重在贪图安逸,后者偏重在贪图生存。

3、安分守己随遇而安【区别】都有规矩老实之意,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4、包办代替越俎代疱【区别】都有包办之意。

高考常考成语之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常考成语之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常考成语之近义成语辨析高考常考成语之近义成语辨析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常考成语之近义成语辨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常考成语之近义成语辨析11、耸人听闻骇人听闻: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2、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

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3、养痈遗患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4、无所不能无所不为: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5、无微不至无所不至:前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6、迫不及待刻不容缓: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

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

7、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

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8、披肝沥胆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

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9、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

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0、另眼相看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1、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近义成语辨析

高考近义成语辨析116例1.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

残酷到了没有一点人性的地步,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

2.惨绝人寰:人寰,人世。

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

形容惨到极点。

灭绝人性: :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

形容极端残忍,象野兽一样。

2.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

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顺手牵羊: 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

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3.心满意足:心愿满足。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

正中下怀: 正合自己的心意。

4.承前启后:承,承接。

启,开创,引出。

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

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继往开来:继:继承;开:开辟。

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5. 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外刚内柔: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

6.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

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7.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

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8.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褒义处心积虑:处心,存心。

积虑,积久考虑。

千方百计地谋算。

多含贬义。

挖空心思: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9.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

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10.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雷厉风行:厉,猛烈。

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

比喻政事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

也比喻行事声势威猛,动作迅速。

大张声势:大造声势,扩大影响。

闻风而动:风:风声,消息。

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11.当仁不让:当仁,指面临仁义之事。

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义不容辞:指顾全道义而不推辞。

理所当然:当然:应当如此。

按道理应当这样。

近义成语辨析及例句

近义成语辨析及例句

近义成语辨析及例句
1、鱼目混珠vs 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例句:这些冒牌货鱼目混珠,让消费者难以分辨真假。

鱼龙混杂:比喻好坏混杂,难以分辨。

例句:这群人鱼龙混杂,要小心谨慎,避免上当受骗。

2、见微知著vs 一叶知秋
见微知著:比喻从细微之处可以洞察全局或者发现问题。

例句:他从小事中见微知著,能够预见未来的趋势。

一叶知秋:比喻从一点可以推断出全局或者预见事情的发展。

例句:他的表现一叶知秋,预示着整个团队的前途。

3、画蛇添足vs 多此一举
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情,反而坏了事。

例句:他已经做得很好了,你再去修改就是画蛇添足。

多此一举:形容做不必要的动作或事情。

例句:他这么做完全是多此一举,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4、井然有序vs 有条不紊
井然有序:形容排列整齐,有条理。

例句:他的房间总是井然有序,令人赏心悦目。

有条不紊:形容做事有计划,有条理。

例句:他在工作中总是安排得有条不紊,效率很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讲近义成语辨析——掌控六大区分角度辨析正误只是成语使用的基本要求。

有时在同一个语境中,使用几个成语似乎都合适,这是因为一些成语的含义和语法功能相近或者近乎相同造成了成语近义的特点。

要在一组近义成语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这就须辨析。

从辨析中选择最恰当的成语是正确使用成语的较高要求。

(2018 ·全国卷Ⅲ 改编)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B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________________ 的迁徙盛举。

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

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

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

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 助航设施” ,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

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

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

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 ____________ 的故事出现。

A .波澜壮阔随波逐流宵衣旰食引人入胜B.波澜壮阔随遇而安全力以赴引人入胜C.声势浩大随遇而安宵衣旰食娓娓动听D.声势浩大随波逐流全力以赴娓娓动听[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重点考查的是对成语的理解和使用。

“波澜壮阔” :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

“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此处写迁徙的场面有“雄壮”之意,故选“波澜壮阔”。

“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也有拘守陈规,不敢变易之意。

“ 随波逐流” :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语境中没有“跟着别人、随着以赴” :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宵衣旰食”多用于勤于政务的人,有特定的适用对象,故选“全力以赴” 。

“引人入胜”: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潮流”的意思,故选“随遇而安宵衣旰食” :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全力“娓娓动听”多用于形容“说”,此处修饰的对象是“故事”,故选“引人入胜”。

近义词之间必然会有一些或大或小、或隐或显的差别。

在近义成语里,意义完全等同毫无区别的成语是极少见的,而较为普遍的则是“同中有微异”。

“同中有微异”中的“同”,是指它们之间的意思有相同的部分,这是我们将其归为近义成语的依据;“同中有微异”中的“异”,是我们辨析近义成语的重点,重点就在于两者之间的“微异”。

以下是辨析近义成语的常用方法:角度一区别词义侧重一般而言,不少近义成语,其意义的侧重点不一样。

辨析它们就得抓住其侧重点进行仔细分析。

如:① 要知道生之可贵,但不可 ___________;要知道死不足惧,但不可轻易言死。

(苟且偷生苟且偷安)②若她涉世未深,带她看尽人间繁华;若她_____________ ,带她坐旋转木马。

(饱经风霜饱经沧桑)解析“苟且偷生”与“苟且偷安”都有“只顾眼前的安乐,不顾长远的利益”的意思。

但“ 苟且偷生”指得过且过,勉强地生存下去,重在生存;“苟且偷安”指只图眼前安逸,得过且过,重在安逸。

依据“生之可贵”的语境,句①应选“苟且偷生” 。

“饱经沧桑”与“饱经风霜”都有“阅历丰富”“ 见世面多”的意思,但“饱经沧桑”多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饱经风霜” 多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因与前一句“涉世未深”形成对比,句②应选“ 饱经沧桑”。

角度二区别词义轻重词义相近的成语,往往语气有轻有重,意思有深有浅。

辨析时抓住这些成语的轻重差异,可以更准确地将其安放到恰当的语境中。

如:上天在惩治一个人的罪孽之前,会先让他得意一时,过上一段太平时日,这样在他________ ,最终得到报应时,才会有切肤之痛。

(咎由自取罪有应得)解析咎由自取: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罪有应得:干了坏事或犯了罪得到应得的惩罚。

两者都有“惩罚是自己招来的,应该的”的意思,但“咎由自取”语义比较轻,“ 罪有应得”的语义比较重。

横线处应选“ 罪有应得” 。

角度三区别词义范围语义相近的一些成语,有的涉及范围大,有的涉及范围小,相互有意义交叉部分,使用的时候要考虑适用范围的大小,以免小词大用或大词小用。

如:①任何人,任何事物,只要与我的身体利益有关,就不能真正占据我的心。

我只有忘掉自己,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 地进行沉思和遐想。

(津津乐道津津有味)② 《诗书中华》节目的点评嘉宾张大春、钱文忠教授从观众的兴趣点出发,____________________ ,娓娓道来,普及了许多古诗文背后的故事,给节目增添了不少意趣和底蕴。

(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解析“津津乐道”与“津津有味”都可以形容讲话时兴致勃勃,但“津津乐道”仅指谈论时很有兴趣,适用范围较窄;“津津有味” 不仅指谈论,也可指有兴趣地看着、听着或吃得很有滋味,适用范围较广。

句①应选“津津有味”。

“旁征博引”与“引经据典”都有“用别的材料作为依据、例证”的意思,但“旁征博引”重在作为例证、依据的引用材料的广博,不限于引用经典著作,适用范围广;“引经据典”重在引用经典著作作为依据,适用范围窄。

依据“诗书中华”“ 古诗文”等语境,句②应选“引经据典”。

角度四区别适用对象近义成语适用对象不同,有的仅适用于人;有的仅适用于物;有的既适用于人,也适用于物。

如:①人人都会渴求自己具有一种 ___________ 的精神状态,期望获得充满活力与效能的心理机能;人总是希望最高程度地发展自己的智力与才能,从而能为社会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生机勃勃生意盎然)②“ 绝不允许驻村扶贫队员‘ _________ ' ,绝不允许‘挂名式 '帮扶,不称职者一律召回且不得评优、不得提拔!⋯⋯”在8 日召开的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云南省委提出要求。

(鱼目混珠滥竽充数)解析“生机勃勃”与“生意盎然”都有“生命力旺盛”的意思,多用来形容有生气、充满活力。

其区别主要在适用对象上,“ 生机勃勃”的适用对象既可以是草木、自然景象,也可以是人、社会气象;“生意盎然”的适用对象只能是草木、自然景象,不能用来形容人,也不能用来形容社会气象。

因此,句①应选“生机勃勃” 。

“鱼目混珠”与“滥竽充数”都有“ 用假的、次的冒充真的、好的”的意思,但适用对象不同,“鱼目混珠”多用于物,一般不用于人;偶尔用于人时也可以看作修辞上的拟物用法。

“滥竽充数” 多用于人,一般不用于物。

因此,句②应选“滥竽充数”。

角度五区别语法功能很多近义成语,其词性和语法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类成语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分析。

如: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小偷膀大腰圆,身形魁梧,看起来像个庞然大物,但使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不能是对方这位精干的警察叔叔的对手,最后束手被擒了。

(黔驴之技黔驴技穷)②挑选优质机芯、注重售后服务、注意手表的外观、启动性能、拨针、走时精度等——学会了这些技巧,就能挑选一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腕表。

(如愿以偿称心如意)解析“黔驴之技”与“黔驴技穷”都形容有限的本领,但“ 黔驴之技”是偏正结构,“黔驴技穷”是主谓结构,它们的语法功能不完全一样。

句①待填词语用作“使尽”的宾语,应选名词性结构的“黔驴之技”。

“如愿以偿”与“称心如意”都有“遂心如愿”的意思,但“ 如愿以偿”多用作谓语,也作状语,一般不作定语;“称心如意”多用作定语,也常用作谓语、状语。

句②待填词语用作“腕表”的定语,应选“称心如意”。

角度六区别感情色彩(1)褒贬色彩不同不少近义成语的感情色彩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

如:帮助王东一家的两年来,刘老师自己也搭了不少钱,但她始终认为,毕竟这是她曾经教过的学生,现在学生需要帮助了,她作为启蒙老师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冷眼旁观袖手旁观)解析“袖手旁观”与“冷眼旁观”都有“从旁观看,置身事外”的意思,但“袖手旁观” 偏重于不过问,不协助,应该给予帮助而不帮助,含贬义;“ 冷眼旁观”偏重不热情、不关心,指可以参与而不愿意参与,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时,含有贬义(但当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观察时,并不含贬义)。

依据“需要帮助”和“不能⋯⋯”的语境,此处应选“袖手旁观” 。

(2)语体色彩不同有的成语适用于书面语,有的适用于口语。

如:“我的两个小孩个性全然不同,哥哥的房间______________ ,弟弟的房间却是乱七八糟。

” 李阿姨笑着对邻居说。

(井然有序井井有条)解析“井然有序”与“井井有条”虽然都有“有条有理,整齐不乱”的意思,但“井然有序” 多用于书面语,“ 井井有条” 则常用于口语。

此处是“李阿姨笑着对邻居说” 的,应选“井井有条”。

1.(2019 河·南郑州模拟改编)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C )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

比如著名的“ 隧道问题” :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在通过黑暗的隧道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小孩,面对撞向隧道还是撞向行人这种的突发情况,自动驾驶汽车会怎么做?如果自动驾驶汽车伤害了人类,谁来负责呢?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冲击,上世纪50 年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在今天对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

这三大定律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到人受伤害而;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________________ ,人是智能行为的总开关。

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应该始终把对社会负责的原则,放在对技术进步的渴望之上。

人类完全可以做到,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威胁。

A .进退维谷冷眼旁观归根结蒂严阵以待B.进退无门袖手旁观总而言之未雨绸缪C.进退维谷袖手旁观归根结蒂未雨绸缪D.进退无门冷眼旁观总而言之严阵以待解析“进退无门”指进退都没有出路,形容处于困境,无地容身,与语境不符;“ 进退维谷”指左右为难,符合语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