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高压分类及分级

门静脉高压分类及分级
门静脉高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通常是由于肝脏疾病或其
他因素导致的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
在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中,对其进行分类和分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门静脉高压的分类
及分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一疾病。
门静脉高压可以根据其病因进行分类。
最常见的原因是肝硬化,这是肝脏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导致血液在肝脏内无法正常流动。
其他原因还包括肝静脉血栓形成、肝静脉阻塞、肝脏肿瘤等。
根据
病因的不同,门静脉高压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因此对病因进
行准确分类非常重要。
在临床上,门静脉高压还可以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病情严重程度
进行分级。
一般而言,可以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
轻度门静脉
高压患者可能只有轻微的症状,如腹胀、腹水等,病情相对较轻。
中度门静脉高压患者症状可能较为明显,如腹水增多、腹胀加重等。
重度门静脉高压患者症状严重,可能出现严重的腹水、腹胀、肝性
脑病等并发症。
对门静脉高压进行分类和分级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
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轻度门静脉高压患者,可以通过药
物治疗、饮食调理等方式进行治疗。
对于中度门静脉高压患者,可
能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对于重度门静脉高压患者,可能
需要进行紧急的治疗,如腹水穿刺、肝移植等。
总之,门静脉高压的分类及分级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对患者病因和病情的准确分类和分级,可以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
质量。
2020年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级)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 章节题库(第24章 门静脉高压症)【圣才出

第24章门静脉高压症A1/A2型题1.有关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下列不正确的是()。
A.胃底静脉较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显著B.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压力明显升高C.常继发于胰腺炎或肿瘤D.患者肝功能正常或轻度损害E.治疗上视不同情况行脾切除术及断流术等【答案】B2.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A.失血性休克B.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C.肝肾综合征D.多器官衰竭E.凝血功能障碍【答案】A3.门脉高压症急诊手术的最主要目的是()。
A.提高抵抗力B.防止肝癌的发生C.减少腹水D.紧急制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防止肝功能衰竭【答案】D4.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并发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比例为()。
A.约80%B.约70%C.约50%D.约40%E.约20%【答案】E5.下述说法不恰当的是()。
A.正常肝血流量每分钟1500ml,占心排血量20%~40%B.门静脉位于二个毛细血管网之间C.肝是全身唯一双重血流供应的器官D.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组成E.门静脉血流增加,肝动脉血流也相应增加【答案】E6.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前准备,下列错误的是()。
A.保肝治疗B.无渣高糖饮食C.输新鲜血液D.肌注维生素KE.手术当日放置胃管【答案】E7.合并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三腔两囊管压迫无效时应采用()。
A.加大生长抑素用量B.加大输血量C.加大三腔两囊管内的压力D.加大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量E.立即内镜治疗【答案】E8.门腔分流术术后两天内应注意观察的并发症是()。
A.血管吻合口破裂出血B.肝性脑病C.血小板过于增高D.肠系膜血管栓塞E.腹腔感染【答案】A9.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并发症不包括()。
A.消化道出血B.腹腔积液C.肺感染D.脾功能亢进E.血细胞减少【答案】C10.门静脉高压症形成后首先出现的是()。
A.肝肿大B.脾肿大C.腹水D.呕血E.交通支扩张【答案】B11.汇合成门静脉主干的静脉是()。
门静脉高压

疾病名:门静脉高压英文名:portal hypertension缩写:别名:门静脉高血压;门静脉血压过高;门脉高压;门脉高压症;门静脉高压症ICD号:K76.6分类:肝胆外科概述:门静脉高压是指由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是一个临床病症,为各种原因所致门静脉血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表现,而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所有能造成门静脉血流障碍和(或)血流量增加,均能引起门脉高压症。
所以门静脉高压病人在临床上往往表现出门静脉高压和原发病的症状。
门静脉高压表现有脾脏肿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腹水,常常伴发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大出血、门体分流性脑病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而原发病的症状则随疾病的不同而异。
正常人的门静脉压力波动范围较大,为0.981~1.47kPa(7.4~11.0mmHg),但在1.862kPa(14.0mmHg)以内时,仍可以是正常。
当门静脉压力超过2.45 kPa(18.3mmHg)或高出下腔静脉压1.47kPa(11.0mmHg)以上时,便可诊断为门静脉高压;若用间接方法测量,当脾髓压超过2.27kPa(17.0mmHg)或肝静脉楔入压(WHVP)高出下腔静脉压0.533kPa(4.0mmHg)以上时,同样可以诊断为门静脉高压症。
流行病学:据1982年全国普外科学术会议3500例资料分析,肝内型门脉高压症共占97.81%,而肝外型仅占2.19%。
1998年,黄筵庭等汇总全国13个省市的24所医院共施行门静脉高压手术的9980例资料。
其流行病学资料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占71.86%,阴性占28.14%。
肝内型占97.06%,其中坏死性占75.74%,血吸虫性占15.38%,酒精性占2.97%,胆汁性占1.62%;肝外型占2.94%。
从乙肝表面抗原和肝脏病理可见,国内肝硬化仍以肝内型的坏死后性和血吸虫病性肝硬化为主,乙型肝炎仍是国内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肝癌近年来受到重视,本次调查的8327例中有肝癌205例,占2.46%,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说明乙型肝炎与肝癌之间的密切关系。
门静脉高压名词解释外科

门静脉高压名词解释1. 门静脉高压的定义门静脉高压是指门脉系统内的压力增高,导致门静脉及其分支内压力升高的病理状态。
它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如肝硬化、门脉血栓形成、肝静脉阻塞等。
2. 门静脉高压的病理生理机制门静脉高压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肝脏血流受阻: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原因是肝硬化,肝脏组织被纤维组织所代替,导致肝内血流阻力增加,血液难以顺畅经过肝脏,从而使门脉血压升高。
•门静脉内腔扩张:门静脉高压时,由于血液回流受阻,门脉系统内血液逆流,从而导致门静脉及其分支扩张。
门静脉高压还会引起肝内动脉扩张和侧支循环的形成。
•门静脉高压的后果:门静脉高压会导致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性腹水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门静脉高压还可能引起食管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消化道出血等问题。
3. 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其病因和病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腹水:门静脉高压导致肝功能减退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使体液滞留于腹腔内,形成腹水。
•食管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时,由于门静脉血液逆流,食管静脉受到长期高压刺激,形成曲张,容易破裂出血。
•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使得血液难以通过肝脏过滤,大量血液通过脾脏,导致脾功能亢进和贫血。
•其他症状:门静脉高压还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黄疸、肝性脑病等症状。
4. 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和评估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和评估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临床表现:通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判断是否存在门静脉高压的可能,如腹水、食管静脉曲张和黄疸等。
•实验室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可以评估肝功能和门静脉高压的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通过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门静脉和肝脏的形态、大小和血流情况,评估门静脉高压的程度和病因。
5. 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方法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抗生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的应用,用于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和控制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高压的诊断标准

门静脉高压的诊断标准
门静脉高压是指门脉系统内的压力持续升高,导致门静脉及其分支的扩张、静脉曲张和出血等并发症。
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和其他肝脏疾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因此,门静脉高压的诊断非常重要,可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诊断:
1. 门脉血流速度:门脉血流速度的增加是门静脉高压的早期表
现之一。
门静脉血流速度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来测量。
2. 脾脏大小: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脏淤血和肿大。
脾脏大小的增
加可以通过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来测量。
3. 胃肠道黏膜改变:门静脉高压导致胃肠道黏膜充血和水肿,
从而影响其形态和功能。
这些改变可以通过内窥镜检查来观察和诊断。
4. 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压力是诊断门静脉高压的主要指标之一。
正常门静脉压力应在5-10 mmHg之间。
门静脉压力可以通过导管插入门脉或肝静脉来测量。
综上所述,门静脉高压的诊断标准包括门脉血流速度、脾脏大小、胃肠道黏膜改变和门静脉压力等指标。
通过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准确诊断门静脉高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1 -。
门静脉高压的病理变化

门静脉高压的病理变化
门静脉高压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门静脉及
其分支的压力升高,导致肝内血管扩张、壁厚度增加、肝内血流量减
少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门静脉高压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门静脉及其分支的扩张:门静脉高压时,门静脉及其分支的压力升高,导致这些血管扩张。
这种扩张不仅影响了肝脏的正常血液循环,还会
导致脾脏、胃肠道等器官的血流量增加,从而引起这些器官的一系列
病理变化。
2.肝内血管的扩张和壁厚度增加:门静脉高压时,肝内血管的扩张和壁厚度增加是常见的病理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会影响肝脏的正常血液循环,还会导致肝内血流量减少,从而引起肝脏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3.肝内血流量减少:门静脉高压时,肝内血流量减少是常见的病理变化。
这种减少不仅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还会导致肝脏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如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等。
4.脾脏的扩大:门静脉高压时,脾脏的扩大是常见的病理变化。
这种扩
大不仅会影响脾脏的正常功能,还会导致脾脏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如
脾功能亢进、脾梗死等。
5.胃肠道的病理变化:门静脉高压时,胃肠道的病理变化也是常见的。
这些变化不仅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还会导致胃肠道的一系列病
理变化,如胃肠道出血、胃肠道黏膜病变等。
总之,门静脉高压的病理变化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还会导致其他器官的病理变化。
因此,对于门静脉高压的治疗,除了
针对肝脏的治疗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器官的病理变化,以达到最
佳的治疗效果。
门静脉高压名词解释

门静脉高压名词解释门静脉高压是指门静脉压力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
门静脉是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一条重要血管,它将来自腹腔器官的血液输送到肝脏,通过肝脏进行新陈代谢、分解和排泄,再将新鲜的血液输送至全身。
当门静脉压力升高时,会对肝脏和腹腔其他器官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和损害。
门静脉高压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 静脉回流阻力增加:例如肝硬化、血管阻塞、血栓形成等情况下,静脉血液排出受阻,导致门静脉压力升高。
2. 动脉血流量增加:当血液从肠系膜动脉和门静脉分支的动脉血流量增加时,门静脉面临的压力会增加。
门静脉高压会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转流:当门静脉高压时,部分门静脉血液无法从肝脏顺利通过,会通过侧支血管转流至体静脉系统,形成静脉曲张。
这些侧支血管通常比较脆弱,当破裂时会引发严重的出血。
2. 肝内循环改变:门静脉高压还会导致肝内血液循环的改变,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肝内缺血,并且难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使得毒素在体内积累。
3. 肝功能受损:门静脉高压会导致肝脏负担加重,出现肝功能异常、肝衰竭等情况。
4. 腹水:门静脉高压时,肝脏的脉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肝脏静水压增高,从而引起腹水的积聚。
5. 消化系统症状:门静脉高压还会引发上消化道出血、胃肠道静脉曲张、食管静脉曲张等症状。
治疗门静脉高压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外科手术等。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内镜治疗主要包括内镜下胃肠道静脉曲张的止血和门静脉高压相关的病损处理;外科手术主要是通过减轻门静脉高压、恢复正常血流通道或移植肝脏来治疗。
总结来说,门静脉高压是一种病理状态,会造成肝脏和腹腔其他器官的损害,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及早发现、诊断和治疗门静脉高压可以有效地预防并控制疾病的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治(附13例报告)

区域 性 门静脉高压症 的诊治 ( 1 报告 ) 附 3例
刘江伟 , 张永久 , 张 东, 雷 涛 , 张雷华 , 吴 辉 , 兵 闫
( 州 军 区乌 鲁木 齐总 医院 普 外科 , 兰 新疆 乌鲁 木齐 8 00 300)
摘要 : 目的 探讨 区域性 门静脉 高压的原 因、 断方 法和治疗体会。方法 诊 对该院 19 93年 1 0月  ̄ 05年 20 该组 患者 1 中胰 源性 区域性 3例
的基础上出现脾大和呕血、 黑便 ; 3 有 例行腹腔动脉 造影提示脾静脉阻塞 ; l 有 例行脾 门静脉造影提示 脾静狭窄 ; 血常规检查 , 7 有 例提示 血小板和白细明
显减 少 。 1 治疗 . 3
hpr ni )在 临床上较少见 , ye es n , t o 却是 门静脉高压症 中唯一能够治愈类型[ 对我院 19 年 l 月 ~ 0 5 1 1 , 93 0 20 年 5月收治的 l 例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 3
脾大 , 3 有 例提示胰腺体尾部 占位性病变 , 例提示 l
胰腺假性囊肿 , l 有 例提示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 , 做 包虫免疫试验 阳性 , 考虑为脾包虫; l 有 例在肾脓肿
收稿 日期 : 0 - 3 3 2 6 0-0 0
维普资讯
中国现代 医学杂志
5月收治的 1 例 区域性 门静脉 高压症 患者 临床 资料进行 回顾性 分析。结果 3
门静脉 高压症 9例 , 中慢性胰腺 炎 4例 , 其 急性重症胰腺 炎 1 , 例 胰腺肿 瘤 3 , 例 胰腺假性 囊肿 1例 ; 源性 2 脾 例 , 中脾 包虫 1 , 其 例 脾静脉狭窄 1 ; 例 其他 包括结肠转移癌 1 , 例 肾周脓肿 l 。1 例 中有 1 例 出现上 消化 例 3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区域性门静脉高压说起
门静脉(长6-8cm,管径1.0-1.2cm)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合而成,门静脉循环分“内脏大循环系”(肠系膜区,即右区)即“内脏小循环系”(脾胃区,即左区),脾静脉血流为门静脉总血流的20%。
门静脉正常压力为13-24cmH2O,平均为18cmH2O,比肝静脉高5-9cmH2O,门静脉高压时,压力可增加至30-50cmH2O。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称为“左侧门静脉高压”、“局限性门静脉高压”等,占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的5%,是唯一可以治愈的门静脉高压。
为多种原因引起的脾静脉梗阻,致门静脉脾胃区压力增高超过正常。
按病因可以分为胰源性、脾源性和腹膜后源性三类,其中以胰源性最为常见(72.3%-86.7%),除了引起脾脏淤血肿大外,还以引起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而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及食管静脉较少受累。
胃的血液供应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解剖基础:
脾静脉收集胃网膜左静脉(胃体左侧前后壁)和胃短静脉(胃底前后壁)的血流,胃左静脉有一分支分布在胃底部。
正常血流:
脾静脉阻塞后,胃网膜左静脉及胃短静脉分布区域静脉曲张,血流通过胃左静脉胃底分支进入门静脉系统,形成胃底及胃体大弯侧的静脉曲张。
如果胃左静脉汇入脾静脉,在胃左静脉近端阻塞,可出现食管下段静脉曲张。
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