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公路沥青路面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沥青路面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专业:道路工程班级:2014级5班学生:周治勇学号:p141914394 指导教师:王睿老师一、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1、设计资料a、地区某新建双向2车道二级公路,拟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土为中液限粘土,路基填土高度1.2m,地下水位距路床2.3m,属中湿状态;多年最大道路冻深160cm。
b、经过OD调查及论证2012年底的交通组成情况如下表:2013年通车后前五年交通量增长率为4.5%,其后设计年限交通量增长率为6%。
车道系数:二级公路双向两车道在0.6~0.7,取0.7 二级公路设计年限为12年车道数:2车道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10m车道宽度:3.5mγ=0.053752、确定交通等级我国沥青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表示为BZZ-100。
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按下表确定。
(1)、计算标准轴载累计计算交通量NeA.当以设计弯沉值设计指标及沥青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35.412 1∑=⎪⎭⎫⎝⎛=Kiii PPnCCN式中:N——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的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d ) ;ni——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 ;P一一标准轴载(KN);Pi——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KN)C1——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C2——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 ,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 6.4,四轮组为 0.38; K 一一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当轴间距大于3米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小于3米时,双轴或多轴的轴载系数应按以下公式计算:C1=1+1.2(m-1)设计年限一个车道累计当量轴次:计算公式:累计当量轴次:ηN rr Ne t 365]1)1[(⨯-+=试中: r ——设计年限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 t ——设计年限N ——运营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d ) N ——车道系数车型P i (KN) C 1 C2 n i (辆/日)黄河JN-150前轴49.00 1 6.4820235.69后轴101.60 1 1 878.62 解放CA10B前轴 19.40 1 6.4 15007.66后轴 60.85 1 1 172.83 长征CA160前轴45.20 1 6.4 38076.88后轴83.70 1 1 175.24 耶尔奇315MD3 前轴 57 1 6.4 16075.01后轴 107 1 1 196.83 标准轴载BZZ100前轴 0 1 6.4 200后轴100.11200 轴载小于25KN 的轴载作用可以不计。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大连大学DALIAN UNIVERSITY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名称: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所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土木093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评阅人:设计题目: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设计总计:设计论文 13 页表格 10 表指导教师(职称):评阅人:完成日期: 2012年6月目录1路基路面设计任务书 3 1.1 设计资料 3 1.2 设计内容 3 1.3 主要参考资料 3 2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4 2.1 轴载分析 4 2.2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6 2.3 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和劈裂强度 7 2.4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7 2.5 设计指标的确定 7 2.6 设计资料总结 9 2.7 确定石灰层厚度 10 2 8 验算各层层底拉应力 11 3附图(1) 13基路面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资料湖北宜昌至巴东某新建一级公路,经调查路基土为高液限粘土,地下水位为1米,路基填土高度1.2米,近期交通量如下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7%(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时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取4%),沿线可开采碎石、砂砾,并有粉煤灰、石灰、水泥等材料供应。
2、设计内容分别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层次,并算出结构层厚度,水泥混凝土路面还需进行接缝设计。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详细的设计计算书(1)沥青混凝土路面:①、确定结构方案;②、确定设计参数;③、计算待求层厚度;④、弯拉应力计算。
(2)、设计图【1】路面结构图【2】相应的计算图3、主要参考资料:路基路面工程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一、轴载分析1)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35.4211)(P P n C C N i i ki ∑==式中:N ——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i n ——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 P ——标准轴载,(kN );i P ——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 ),轴载小于25kN 的轴载作用不计;1C ——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
沥青道路课程设计

沥青道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沥青道路的基本概念,掌握沥青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2. 学生能掌握沥青道路施工工艺流程,了解各施工环节的关键技术要求。
3. 学生能了解沥青道路养护维修的基本知识,提高对道路使用寿命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沥青道路常见病害及其成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运用理论知识,对沥青道路工程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专业、投身工程建设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道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道路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科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道路工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沥青道路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沥青基本知识:沥青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2. 沥青道路施工工艺:包括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摊铺、碾压、接缝处理等关键技术。
教材章节:第三章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3. 沥青道路养护维修:介绍沥青道路常见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道路养护维修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四章 沥青路面养护与维修4. 沥青道路工程设计:沥青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包括道路结构、材料选择、施工方案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道路工程设计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沥青基本知识学习,课堂讲解与实验相结合,使学生了解沥青的基本性质。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沥青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沥青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沥青在路基路面中的应用、性质和特点;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了解沥青的制备和检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沥青材料的认知和评价能力。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沥青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
2.解释沥青在路基路面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分析沥青材料的制备和检测方法。
4.评价沥青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沥青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首先,介绍沥青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如粘度、软化点等;其次,讲解沥青的制备方法,如矿沥青、焦沥青等;然后,阐述沥青在路基路面中的应用,如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等;最后,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沥青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教学大纲如下:1.沥青的性质2.沥青的制备方法3.沥青在路基路面中的应用4.沥青材料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沥青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其次,利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沥青材料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接着,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了解沥青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最后,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沥青材料的制备和检测过程。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方面,选用《道路工程》等相关书籍;参考书则包括《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手册》等;多媒体资料有沥青材料制备和检测的实验视频、图片等;实验设备包括沥青粘度计、软化点测定仪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沥青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提问回答,占总评的20%;作业包括沥青性质分析报告和实践操作报告,占总评的30%;考试则是对沥青相关知识的全面考察,占总评的50%。
(整理)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沥青及混凝土路面设计

****大学**学院*级课程设计路基路面课程设计年级: *级学号: ******* 姓名: ** 专业: ************ 指导老师: *目录第一部分设计资料 (3)一设计题目 (3)二设计资料 (3)第二部分公路路基设计 (5)一路基横断面布置 (5)二路基《规范》相关要求 (7)第三部分公路路面结构设计及比拟 (7)一交通量相关计算 (10)二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10)三新建复合式水泥混凝土路面 (15)第四部分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22)第五部分参考书目 (23)附注:路基路面设计及计算样图(A3)一般填方路基标准横断面(A3)挖方路基常见断面形式(A3)路堤标准断面图(A3)路面结构层次图(A3)第一部分设计资料1. 设计任务书要求某公路设计等级为高速公路,设计基准年为2010年,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拟比选采用沥青路面结构或水泥混凝土路面,需进行路面结构设计和路基结构设计。
2. 气象资料该公路处于Ⅱ5区,属于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年气温平均在14℃∽14.5℃,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0.2℃∽0.4℃,七月份气温27℃左右,历史最高气温为40.5℃,历史最低气温为-17℃,年平均降雨量为525.4毫米∽658.4毫米,雨水多集中在6∽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0%以上。
平均初霜日在11月上旬,终霜日在次年3月中下旬,年均无霜日为220∽266天。
地面最大冻土深度位20厘米,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年平均风速在3.0米/秒左右。
3. 地质资料与筑路材料路线地处平原微丘区,调查及勘察中发现,该地区属于第四系上更新统(Q3al+pl),岩性为黄土状粘土,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坡地前和山前冲击、倾斜平原表层,具有大空隙,垂直裂缝发育,厚度变化大,承载能力低,该层具轻微湿陷性。
应注意发生不均匀沉陷的可能。
其他未发现有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当地沿线碎石产量丰富,石料质量良好。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三明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题目:沥青路面设计姓名:郑方麟班级: 20级土木工程3班学号: 20200961242时间:2020.6.12-2021.6.25课题的内容和要求:一、课题内容根据给定设计资料完成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二、课题要求1、依据设计资料,按照相应的规范完成路面结构设计方案,并进行比选。
2、熟练应用路面设计软件,完成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资料该公路位于福建三明地区,沿线为中液粘性土,稠度1.05,属于中湿状态,年降水量为1300mm,最高温度为40℃,最低温度为-1℃,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沿线可采集砂、石料、附近有矿渣可以利用,同时可供应石油沥青、水泥、石灰等材料。
据调查,交通量与车辆组成如下: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
本路段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
1基本资料的确定1.1确定公路等级1)计算折算交通量其中折算系数查《公路工程技术指标》(JTG B01 2003),表2.0.2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
计算结果如下表:表1 折算交通量车型序号车型名称 折算系数交通量(辆/日) 折算后交通量(辆/日)1 红岩CO30290 3 100 3002 南阳NY151JC 2 200 4003 黄河SPP200 3 300 9004 贝利埃GC6×6 2 200 4005 尼龙克2766 3 100 300 6 太脱拉111 2 180 360 7北京BK6512120240 总计2900有上表可知,月平均日交通量为2900辆/日,近似代替年平均日交通量。
2)计算设计交通量1(1)n AADT ADT -=⨯+γ其中:AADT — 设计交通量(pcu/d );ADT — 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pcu/d ); γ — 年平均增长率(%); n — 预测年限故2038年的设计交通量为:)/(8775%)61(2900)1(1201n d pcu ADT ADDT =+⨯=+⨯=--γ3)确定公路等级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材料设计参数参考沥青混合料设计参数
4
基层、底基层材料设计参数
5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Fra bibliotek一、 沥青路面设计 1, 初始条件:
1.1 设计任务书要求: 武汉地区某公路为 6 车道,设计的等级为高速公路, 设计年限为十年 1.2.气象、地质资料及筑路材料 该公路地处Ⅳ3 区,该段路某段经调查路基为粉质 中质中液限土,地下水位 1.1 米,路基填土高度 0.5 米。该 路沿线可开采砂砾、碎石、粉煤灰、沥青供应。 1.3 交通资料 根据任务书资料得交通组成与交通量如下表,交通量年增 长率为 8.5%。 表 1 某路段混合交通组成
11
-0.2 -0.2 -0.2
*1*1*1=23.17(CM) *1*1*1=23.82(CM)
������������������ ������������
-0.2
������������ 指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对于 沥青混凝土面层:������������ =0.09Aa*Ne 水泥碎石:������������ =0.35Ne 石灰土:������������ =0.45Ne 所以有: 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 =0.09Aa*Ne
0.22 0.11 0.11 0.22
/Ac
/Ac
/Ac
/Ac=0.09*1.0*11636733 则σ R=
������������������ ������������
0.22
/1.0=3.23
查表得������������������ = 1.4
=
1.4 3.23
=0.433MPa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 =0.09Aa*Ne
路基路面工程沥青路面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专业:道路工程班级:2014级5班学生:周治勇学号:p141914394指导教师:王睿教师一、新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1、设计资料a、地区某新建双向2车道二级公路,拟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土为中液限粘土,路基填土高度1.2m,地下水位距路床2.3m,属中湿状态;多年最大道路冻深160cm。
b、经过OD调查与论证2012年底的交通组成情况如下表:C、该公路按二级公路标准修建,设计道路横断面为双向两车道。
经OD调查:该公路自2013年通车后前五年交通量增长率为4.5%,其后设计年限交通量增长率为6%。
车道系数:二级公路双向两车道在0.6~0.7,取0.7 二级公路设计年限为12年车道数:2车道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10mγ2、确定交通等级我国沥青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表示为BZZ-100。
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按下表确定。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车辆参考表〔1〕、计算标准轴载累计计算交通量NeA.当以设计弯沉值设计指标与沥青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35.412 1∑=⎪⎭⎫⎝⎛=Kiii PPnCCN 式中:N ——以设计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时的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d ) ;ni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 ; P 一一标准轴载〔KN 〕 ;Pi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KN 〕 C1——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C2——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为,四轮组为 0.38; K 一一被换算车型的轴载级别当轴间距大于3米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小于3米时,双轴或多轴的轴载系数应按以下公式计算:C1=1+1.2〔m-1〕设计年限一个车道累计当量轴次:计算公式:累计当量轴次:ηN rr Ne t 365]1)1[(⨯-+=试中: r ——设计年限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 t ——设计年限N ——运营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d 〕 N ——车道系数轴载换算结果车型 P i (KN) C 1 C2 n i (辆/日)黄河JN-150 前轴 1 820后轴 1 1解放CA10B 前轴 11500后轴 1 1长征CA160前轴0 1380 后轴 1 1耶尔奇315MD3 前轴57 116075.01 后轴107 1 1 .83标准轴载BZZ100前轴0 12000 后轴100. 1 1 200轴载小于25KN的轴载作用可以不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学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台州某路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计算书1.基本资料(1)自然地理条件台州地区计划修建一条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其中经过调查该路段地处Ⅳ4区,路基为中液限粘土,地下水位离地面高度为1.1m,路基填土高度为0.5m,属于中湿状态;根据我国“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气候分区指标”及相应的“分布图”,得到最热月平均气温>30℃,最低气温低于-9℃,年降雨量>1000mm。
近期双向混合交通量为21000辆/日,交通组成和代表车型的技术参数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交通量年增长率为8%。
该路线沿线可开采砂砾、碎石,并有丰富的石灰、水泥、粉煤灰、沥青等材料供应。
(2)土基回弹指数的确定设计路段处于Ⅳ4区,路基处于中湿状态,路基土为中液限粘土,稠度为,查表“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MPa),得土基回弹模量为MPa。
土基回弹模量<40 MPa,所以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进行填土层50cm处外加25cm厚的石灰处理填土层,查表“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MPa),得土基回弹模量为200MPa。
(3)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知路段所在地区近期交通组成与交通量,见表1-1。
预测交通量年增长率为8%。
沥青路面累计标准轴载次数按15年设计。
(4)设计轴载代表车型的技术参数 表1-2序号 汽车 型号 总重 (kN) 载重 (kN) 前轴重 (kN) 后轴重 (kN) 后轴数 轮组数 1 桑塔纳 21 10 7 14 2 五十铃 42 20 14 28 3 解放CA10B 1 双 4 黄河JN150 1 双 5 黄河JN162 1 双 6交通SH3612×2双轴载换算(弯沉及沥青层弯拉应力分析时) 表1-3车型 i P (kN)i n (辆/d )35.421⎪⎭⎫⎝⎛P P n C C i i (辆/日)五十铃 前轴14 — —— — 后轴2818799 解放CA10B 前轴— — — — 后轴 1 1 4536 黄河JN150 前轴1 后轴 1 1 黄河JN162 前轴1 后轴 1 1 交通SH361 前轴1 后轴2×1∑=⎪⎭⎫⎝⎛=Ki i i P P n C C N 135.421 (次/日)轴载换算(半刚性层弯拉应力分析时) 表1-4车型 i P (kN)i n (辆/d )821⎪⎭⎫⎝⎛P P n C C i i (辆/日)五十铃 前轴14 — — — — 后轴28 — — — — 解放CA10B 前轴— — — — 后轴11 4536 黄河JN150 前轴49 — — — — 后轴 1 1 黄河JN162 前轴1 后轴 1 1 交通SH361 前轴60 1 后轴2×21∑=⎪⎭⎫⎝⎛=Ki i i P P n C C N 1821 (次/日)(5)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累计当量轴次)交通量计算详见以下列表,得到累计轴载次数结果见下表,属于重交通等级。
①作弯沉计算及沥青层底弯拉应力验算时:()[]()[])(106064.135.009.463108.0365108.01365117151次⨯=⨯⨯⨯-+=••⨯-+=ηN rr N te②作半刚性基层层底弯拉应力验算时:()[]()[](次)7151103524.135.096.389808.0365108.0136511⨯=⨯⨯⨯-+=••⨯-+=ηN rr N te2.初拟路面结构(1)根据规范推荐结构,并考虑到公路沿途有大量碎石且有石灰供应,结合已有工程经验与典型结构,拟定了两个结构组合设计方案。
又根据结构层的最小厚度、材料、水文、交通量以及施工机械的功能等因素,初步确定路面结构组合与各层厚度如下:方案一: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cm水泥稳定碎石+20cm二灰土。
方案二: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cm水泥稳定碎石+20cm二灰土。
3.路面材料设计参数的确定(1)实验材料的确定半刚性基层所用集料取自沿线材料,结合料沥青选用A级90号,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相关规定。
(2)路面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的确定根据设计选取工程用各种原材料,查表得到沥青混合料20℃、15℃的抗压回弹模量,各种材料的设计参数见表2-1和表2-2。
沥青路面各层材料设计参数取值表2-1(3)设计指标的确定-设计弯沉值本公路为高速公路,公路等级系数取1.0,面层是沥青混凝土,面层类型系数取1.0,半刚性基层,基层类型系数取1.0。
设计弯沉值为:())01.0(73.210.10.10.1106064.16006002.072.0mm A A A N l B s c e d =⨯⨯⨯⨯⨯==--4. 设计指标的确定-容许拉应力(1)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464.30.1/106064.109.0/09.022.0722.0=⨯⨯=⨯=c e A N K4042.0464.34.1===KspR σσ; (2)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464.30.1/106064.109.0/09.022.0722.0=⨯⨯=⨯=c e A N K2887.0464.30.1===KspR σσ (3)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464.30.1/106064.109.0/09.022.0722.0=⨯⨯=⨯=c e A N K2309.0464.38.0===KspR σσ (4)水泥碎石:()171.20.1/106064.135.0/35.011.0711.0=⨯⨯=⨯=c e A N K230.0171.25.0===KspR σσ(5)二灰土:()171.20.1/106064.135.0/35.011.0711.0=⨯⨯=⨯=c e A N K1152.0171.225.0===KspR σσ 5. 设计资料汇总设计弯沉值为(0.01mm )。
方案一:方案二:6.确定石灰土层厚度方案一: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 5标准轴载: BZZ-100路面设计弯沉值: 21.73 ()路面设计层层位: 4设计层最小厚度: 150 (m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20℃平均抗压标准差15℃平均抗压标准差容许应力(mm) 模量(MPa) (MPa) 模量(MPa) (MPa) (MPa)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1400 0 2000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 1200 0 1600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60 1000 0 12004 水泥稳定碎石? 1500 0 15005 二灰土200 900 0 7506 新建路基44.2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LD= 21.73 ()H( 4 )= 150 mm LS= 2.1 ()由于设计层厚度H( 4 )=Hmin时LS<=LD,故弯沉计算已满足要求.H( 4 )= 150 mm(仅考虑弯沉)按容许拉应力计算设计层厚度:H( 4 )= 150 mm(第1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 4 )= 150 mm(第2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 4 )= 150 mm(第3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 4 )= 150 mm(第4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 4 )= 150 mm σ( 5 )= .134 MPaH( 4 )= 200 mm σ( 5 )= .112 MPaH( 4 )= 193 mm(第5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路面设计层厚度:H( 4 )= 150 mm(仅考虑弯沉)H( 4 )= 193 m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 m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60 mm----------------------------------------水泥稳定碎石200 mm----------------------------------------石灰土200 mm----------------------------------------新建路基方案二: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 5标准轴载: BZZ-100路面设计弯沉值: 21.73 ()路面设计层层位: 4设计层最小厚度: 150 (mm)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20℃平均抗压标准差15℃平均抗压标准差容许应力(mm) 模量(MPa) (MPa) 模量(MPa) (MPa) (MPa)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1400 0 2000 0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 1200 0 1600 0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0 1000 0 1200 04 水泥稳定碎石? 1500 0 15005 二灰土200 900 0 750 06 新建路基44.2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LD= 21.73 ()H( 4 )= 150 mm LS= 1.9 ()由于设计层厚度H( 4 )=Hmin时LS<=LD,故弯沉计算已满足要求.H( 4 )= 150 mm(仅考虑弯沉)按容许拉应力计算设计层厚度:H( 4 )= 150 mm(第1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 4 )= 150 mm(第2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 4 )= 150 mm(第3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 4 )= 150 mm(第4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H( 4 )= 150 mm σ( 5 )= .121 MPaH( 4 )= 200 mm σ( 5 )= .102 MPaH( 4 )= 164 mm(第5 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要求)路面设计层厚度:H( 4 )= 150 mm(仅考虑弯沉)H( 4 )= 164 m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 m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0 mm----------------------------------------水泥稳定碎石170 mm----------------------------------------石灰土200 mm----------------------------------------新建路基7.设计方案经济分析方案一: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m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60 mm------------------------------------------------------水泥稳定碎石200 mm-------------------------------------------------------二灰土200 mm-------------------------------------------------------新建路基单位平米总价元30.120128.590132.220129.310116.4001136.64()=⨯+⨯+⨯+⨯+⨯=方案二: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 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 m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0 mm------------------------------------------------------水泥稳定碎石170 mm-------------------------------------------------------二灰土200 mm-------------------------------------------------------新建路基单位平米总价元30.120134.300142.950129.310.8516.4001148.68()=⨯+⨯+⨯+⨯+⨯=通过以上计算确定采用方案一,由于在同样能满足强度要求情况下,选用经济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