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解析

合集下载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作为一个工程师,路基路面工程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向你介绍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用于帮助学生和工程师更好地掌握这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路基路面工程旨在为学生介绍路基和路面的概念、设计、建设和维护等知识,包括路基设计和施工、路面设计和施工、路面材料和耐久性、路面修理和维护、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等。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通过实践和实验学习路面和路基的重要性以及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二、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课堂讲授、实习、讨论等。

课堂讲授主要围绕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展开,让学生了解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要素,从而更好地进行实习和讨论。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实践,实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实践中,学生将有机会了解路基和路面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他们将与老师和工程师合作,收集数据、准备设计和施工计划、进行实验以及进行现场测量和测试等。

在讨论环节中,学生将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和分享,探讨路基和路面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设计分为两部分:路基、路面设计。

1. 路基设计路基设计是任何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确保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路基稳定并符合道路工程要求。

本教程揭示了以下路基设计的要素:- 路基开发前的市场分析和规划;- 路基设计的参数;-设计工程要求的协调;- 可扩展的路基考虑因素;- 稳定性,重要性,强度和耐久性的考虑因素;- 路基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和安全卫生;- 使用路基的经济意义。

2. 路面设计路面设计在保证道路安全、可靠和舒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路面设计的成功不仅在于设计和建造,也在于其维护和修理。

以下是路面设计的主要目标:- 路面几何的设计;- 道路独特的设计条件;- 路面道路条件和考虑因素;- 路面材料和装置;- 维护,修理和重建;- 可持续性的路面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路面工程部分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路面工程部分
3 实用性
课程注重实用性,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
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

路面定义
路面构造
路面是指用于车辆通行的道路表层。 路面由不同层次的材料组成,包括 基层、底层和表层。
路面施工
路面施工过程包括平整、压实和铺 装。
路面工程的发展历程
1
古代路面
古代路面以石块或木板铺设,用于行车和行人通行。
2
现代路面
现代路面更加坚固、平整,使用沥青混凝土等材料。
3
未来路面
未来路面将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修复和调节。
路面材料及其选择
沥青
沥青是一种常用的路面材料,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和 抗水性。
草坪
在一些景观区域,草坪可以作为路面材料,美观又 环保。
混凝土
混凝土路面耐久性强,适合承受重载交通和恶劣环 境。
砂石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 计-路面工程部分
这个课程设计将带你深入了解路面工程的概念、发展历程、材料选择、施工 工艺与技术以及质量检测与评估,通过实例分析与案例讨论帮助你掌握相关 知识。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概述
1 全面介绍
课程将全面介绍路基路面工程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2 理论与实践
结合理论与实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砂石路面适用于一些低交通量的道路。
路面施工工艺与技术
1 平整技术
路面施工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平整技术,使路面表层平整。
2 压实技术
通过压实设备对路面材料进行压实,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 铺装技术
采用不同的铺装技术,如机械铺装和手工铺装。
路面质量检测与评估
质量检测
通过检测路面的平整度、抗滑性等 指标,评估路面质量。

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道路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 使学生了解道路工程中不同材料的特点、选用原则及其在路基路面中的应用。

3. 让学生了解我国道路工程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道路路基路面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道路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道路工程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道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道路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路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路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 能够分析不同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并合理选用。

3. 能够按照我国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道路路基路面设计。

4. 能够独立或团队协作解决道路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5. 能够关注道路工程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工程概述:介绍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道路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对应教材第一章)2. 路基工程:讲解路基的基本构成、功能、设计原则及施工技术,重点分析不同类型路基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对应教材第二章)3. 路面工程:阐述路面的基本类型、结构组成、设计原理及施工方法,分析各种路面材料的性能及选用原则。

(对应教材第三章)4. 道路排水工程:介绍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构成及施工要求,使学生了解道路排水工程的重要性及其对道路使用寿命的影响。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心得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心得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心得我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课程中,路基路面工程课程应该是其中比较难度较大的一门了。

这门课程主要学习了路基和路面的设计及施工技术,要求我们掌握路基路面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下面我来谈一下我对这门课程设计与心得的体会。

一、课程设计1. 项目背景在课程设计中,我选择的是市区内一条路面改造的设计方案。

这条路面规划为双向车道,宽度分别为3.5米和2.5米,全长为2000米。

原路面坑洼不平,交通能力低。

为了改善道路交通状态,提高城市交通能力,需要对路面进行改造。

2. 设计要求(1)道路符合设计标准,合理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满足车辆和行人的需要,提高道路功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3)考虑生态环境和城市形象,使道路改造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3. 设计过程(1)路面设计:根据道路使用现状和交通预测,选择合适的路面结构,包括路面厚度、类型、材料、施工工艺等。

(2)路基设计:根据路面的设计要求,结合地质条件、建筑基础、附近建筑物等因素进行路基设计,建立起道路截面和平面图。

(3)路面施工:确定路面结构、材料、施工工艺,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最终进行路面铺设。

(4)路基施工: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路基施工,主要涉及爆破、挖掘、填挖规、碾压等工序,最终建立一个稳固的路基。

4. 设计结果经过细致的设计,我们最终设计出了一条符合安全性、经济性的道路改造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原路面交通状况,并对周围环境造成最小的影响。

二、心得体会在学习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期间,我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逐渐掌握了道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收获了不少的感受。

首先,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如地质条件、路面材料、施工机械等,才能得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这需要我们对各种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考虑,以便得出最优的设计方案。

其次,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是关键。

在课程实践中,我亲身体验到了挖掘机、平地机等施工机械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这些机械的选择能够极大的提高施工效率,为工程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路面工程部分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路面工程部分
分析方法
采用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等方法进行路基稳定性分析。同时,结合工程经验和实践,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判 断。
注意事项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因素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如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同时, 还需要注意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以及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04
路面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排水顺畅。
质量检查与验收标准
施工过程质量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检查,包 括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压实度等方面的检查。
完工后质量验收
施工完成后进行全面的质量验收,包括路面平整 度、厚度、压实度、弯沉值等方面的检测。
验收标准
根据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制定验收标准,确保路 面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合理的路面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够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养 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良好的路面工程能够改善交通条件,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02
路面工程基础知识
路面结构组成及功能
垫层
设置在路基和基层之间,起排水、 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通需求,导致交通拥堵现象严重。
道路状况不佳
02
原有道路设计标准低,使用年限长,路面破损、坑洼不平等问
题频发,影响行车安全。
城市规划调整
03
为配合城市整体规划和未来发展需要,对道路进行改造升级成
为必要措施。
改造方案制定过程
现场调研与数据分析
对原有道路进行详细勘察和数据收集,包括交通量、路面状况、排 水系统等方面,为后续改造提供依据。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道路建设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对于路基路面工程的研究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道路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实地勘测、资料调查等方式了解实际工程的情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

二、设计内容1. 课程设计目标•掌握道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道路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理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加深对于道路工程的认识和理解。

2. 课程设计任务(1)实地勘测对于设计现场进行实地勘测,包括地形、地貌、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等综合考量。

通过测绘技术记录勘测结果,并制定勘测报告。

参考现有的道路设计标准和原理,结合实际勘测结果,制定出道路工程设计方案,并制定设计方案报告。

(3)技术指导对于设计方案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包括工程施工、材料选用、设备使用等具体操作指导。

(4)工程实践根据设计方案,实施道路工程的实践操作,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5)成果评价对于课程设计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包括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施工可行性、工程实践的质量等内容,为今后的实际操作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三、设计实施步骤1. 勘测基础数据收集•搜集土地利用现状图、国家地形图等勘测基础数据;•确定勘测范围,获取贵行前基础数据;•进行现场勘测,包括对设置路线进行勘测、道路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因素的勘测。

•综合勘测结果和基础数据,进行初步的设计方案制订;•着手制定设计方案报告,对方案进行完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更改、完善和优化。

3. 技术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材料选择、设备使用等方面的指导,确保工程质量。

4. 工程实践•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工程操作;•学生实践操作,了解道路工程实际操作的一般规律;•教师进行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解析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解析

目录第一章.路基设计 (2)1.1. 自然区划与交通分析 (2)1.1.1 自然区划 (2)1.1.2 交通分析 41.2. 路基横断面设计 (6)1.2.1. 路基基身设计 (6)1.2.2. 路基的排水设计 (8)1.3. 路基稳定性验算 (11)1.3.1. 路基整体稳定性分析 (11)1.4. 施工设计 (14)1.4.1. 路基土石方施工 (14)第二章路面设计 (16)2.1. 道路横断面设计以及结构设计 (16)2.1.1. 初拟路面结构 (16)2.2. 确定路面结构层设计参数 (19)2.2.1. 结构层强度的确定 (19)2.2.2. 荷载疲劳应力计算 (20)2.2.3. 温度疲劳应力 (20)2.3. 接缝和配筋设计 (22)2.3.1. 纵缝的设计 (22)2.3.2. 横缝和胀缝的设计 (24)2.3.3. 边缘钢筋设计 (24)2.4. 各结构层的材料组成设计 (25)2.4.1. 基本要求 (25)2.4.2. 稳定土及砂粒垫层的设计 (25)2.4.3.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5)2.5. 路面钢筋用量计算 (27)2.6. 水泥混凝土施工及质量控制 (28)参考文献第一章.路基设计路基在自然因素和荷载车辆的反复作用下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病害。

为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应从路基的断面形式和尺寸、基底处理、填料盒压实要求、排水、防护与加固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设和设计。

本道路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路线经过辽河平原,土质为粉质亚粘土,冻前水位为1.8m,多年平均冻深为1.8m,路基平均填土高度为2.7m。

属冻融交替副区区。

1.1. 自然区划与交通分析1.1.1自然区划公路自然区划是以自然气候因素的综合性和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从分析自然综合情况与公路工程的实际出发,选出具有分区意义的主导标志,并注意地表气候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使在同一区内筑路特点相似。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水泥混凝土沥青解析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水泥混凝土沥青解析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东青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系(部) ________________ 土木工程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 土木工程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月9 曰至12—月16 日共J—周指导教师(签字) _________系主任(签字)__________目录: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P7二、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8-P181、轴载分析:----------------------------------------------------------------- P92、路面结构组合设------------------------------------------------------------- P—3、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 -P 104、土基回弹模量的确------------------------------------------------------------ 05、设计指标的确-------------------------------------------------------------- 0-P116、设计资料总纟-------------------------------------------------------------- 17、确定石灰土层厚------------------------------------------------------------ 1& 计算机计算结-------------------------------------------------------------- 1-P149.沥青混凝土路面图纸------------------------------------------------------------ P—4三、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 --P271、交通分析:------------------------------------------------------------------ P161 )、轴载换算 ----------------------------------------------------------------- 5-P162 )、标准荷载累计作用次数--------------------- ------------------------------ -P162、初拟路面结构-------------------------------------------------------------- 6--173、路面材料参数确------------------------------------------------------------ 74、荷载疲劳应---------------------------------------------------------------- 7-P185、温度疲劳应---------------------------------------------------------------- 86、计算机计算结---------------------------------------------------------------- 9--P207、沥青混凝土路面图纸---------------------------------------------------------- --P27一、设计内容及要求设计内容:根据所提供的各项资料及交通量,交通组成等确定合理的路面结构组成, 选择适用的路面材料并进行材料组成设计,确定土基回弹横量值和路面材料设计参数,并计算确定路面结构计算层的厚度,进行必要的防冻层厚度验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路面工程 课程设计指导老师:徐平 学院:能源学院 专业:交通工程班级:交通06-2 姓名:尹富勇 学号:310602030225路基路面工程 课 程 设 计指导老师: 学 院: 班 级:姓 名: 学 号:(一)重力式挡土墙设计1. 某二级公路重力式路肩挡土墙设计资料如下:(1)墙身构造:墙高5m ,墙背仰斜坡度为1:0.25(=14°02′),墙身分段长度20m ,其余初始拟采用尺寸如图所示(2)土质情况:墙背填土重度γ=18kN/m 3,内摩擦角3530-=ϕ(之间任选至值可以在 3530ϕ),填土与墙背之间的摩擦角 5.17=δ;地基为岩石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500=σ,基地摩擦系数5.0=f ;(3)墙身材料:砌体重度3/k 20m kN =γ,砌体容许压应力[]kPa 500=σ,容许剪应力[]kPa 80=τ。

图1 初定挡土墙尺寸图2、具体设计 破裂棱体位置确定:(1)破裂角(θ)的计算(路肩式挡土墙且荷载沿路肩边缘布置,所以a=b=d=0)荷载当量土柱高度计算:因为墙高5米,按墙高确定附加荷载强度进行计算。

按照线性内插法,计算附加荷载强度:q =16.25kN/m 2,016.250.918q h m γ===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ϕ=33o ,取则有:14021730333628ψαδϕ'''=++=-++=000111(2)()(2)(0520.9)517222A a H h a H H H h =+++=+=++⨯⨯= 000111()(22)tan 005(520.9)tan(1402)222B ab b d h H H a h α=++-++=+-⨯⨯+⨯⨯-︒= 4.25 所以破裂棱体的断面积 00tan S A B θ=-因此破裂棱体自重 00(tan )G A B γθ=-,将G 代入,得:00cos()(tan )sin()Ea A B θϕγθθψ+=-+令0a dE d θ=,整理化简得:tan tan θψ=-±将00,A B 代入得:tg tg θψ=-tg ψ=-3628tg '=-0.7391=-0.7623=3719'5''θ=︒(2)验算破裂面是否交于荷载范围内:破裂契体长度:()()050.73910.25 2.4455L H tg tg m θα=+=-=车辆荷载分布宽度:()12 1.8(21) 1.30.6 5.5L Nb N m d m =+-+=⨯+-⨯+= 所以0LL <,即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符合假设。

(3)车辆荷载换算墙高5米,处于2~10m 之间,按墙高确定附加荷载强度进行计算。

按照线性内插法,计算附加荷载强度:q =16.25kN/m 2,016.250.918q h m γ===(4)土压力计算由上边计算的0017,4.25A B ==根据路堤挡土墙破裂面交于荷载内部土压力计算公式:()()()()()()cos cos a 003719'5''33tan 18170.7623 4.2555.0sin sin 3719'5''3628E A B KN θϕγθθψ+︒+︒=-=⨯⨯-=''+︒+︒()()cos cos X a 551402173054.9E E KN αδ''=+=-︒+︒= ()()y a sin 55sin 14021730 3.33E E KN αδ''=+=-︒+︒= 土压力作用点计算1012/120.9/5 1.36K h H =+=+⨯=101/3/35/30.9/(3 1.36) 1.59X Z H h k m =+=+⨯= (5)稳定性验算 ①抗滑稳定性验算挡墙按单位长度计算,为方便计算从墙趾处沿水平方向把挡土墙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四边形,下部分为三角形:1110.98 4.81 4.71V b H m =⨯=⨯= 11 4.712094.28G V KN γ=⨯=⨯= /221110.50.980.190.093V b h m =⨯⨯=⨯⨯= 221 1.86G V KN γ=⨯=1294.28 1.8696.14G G G kN ∴=+=+=取1 1.4Q γ=,所以()()0.996.14 1.09 1.860.64 1.4 2.97 1.449.14 1.3313.960⨯⨯+⨯+⨯⨯-⨯=-<故抗滑稳定性不足,应采取改进措施以增强抗滑稳定性。

重新拟定b =1.3m 倾斜基地,则 1.4 1.65x y Z mZ m ==31111111113211221211.3 4.81 6.253, 6.25320125.061(tan ) 1.252111.30.190.1235,0.123520 2.47220.651038463G G V b H m G V kNZ H b mV b h m G V kNZ b mγαγ==⨯===⨯==+===⨯⨯===⨯==⨯=12127.53G G G kN =+=101(0.9)0.9tan 0Q y Q x G E G E αγμγ++-≥代入得(0.9127.53 1.4 3.33)0.9127.530.2 1.454.9 5.810μ⨯+⨯+⨯⨯-⨯=≥ 所以抗滑稳定性满足要求②抗倾覆稳定性验算:()G Q1y x x y 0.90GZ E Z E Z γ+->()()0.9125.06 1.25 2.470.8463 1.4 3.35 1.454.9 1.6522.30⨯⨯+⨯+⨯⨯-⨯=> 所以倾覆稳定性满足。

(6)基地应力及合理偏心距计算 ①、基础底面的压应力1)轴心荷载作用时G γ取1.2.311.28(),169.84,132.69A m N k N P k P a === 2)偏心荷载作用时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e 为 iMe N =其数值见下表上式中弯矩为作用与基底形心的弯矩,所以计算时先要计算对形心的力臂:根据前面计算过的对墙趾的力臂,可以计算对形心的力臂。

G1G1 1.250.560.692BZ Z m '=-=-=G2G20.84630.650.19532BZ Z m '=-=-= XX 0tan 1.40.650.2 1.532BZ Z m α'=+=+⨯= yy 1.650.65 1.02BZ Z m '=-=-= 可知按 M=1.4M EI +1.2M G 计算由几何关系(0.125)(0.625)80.667E x y x M E Z Z kN m =---=(0.625)75.158G G M G Z kN m =--=-1.470.091.258.9127.M k N m ∴=⨯-⨯=故10.16Me m N == 1.28110.216e ∴<= 基地应力验算 max 208.75kPa p = min 52.187kPa p =[]max 208.75kPa 500kPa p σ=<= 所以基底应力满足要求。

②、基底合力偏心距由坚密的岩石地基得04Be ≤,满足条件。

③、地基承载力抵抗值得[]max 232.21P kPa σ∴=<,故满足要求。

(7)截面墙身强度计算为了保证墙身具有足够的强度,应根据经验选择1~2个控制断面进行验算,如墙身底部、1/2墙高处、上下墙(凸形及衡重式墙)交界处。

强度计算 /j K K K N AR αγ≤每延米墙长计算:011()j G G Q Q Qi Ci Qi N N N N γγγγψ=++∑ 式中:j N ——设计轴向力(kN ); 0γ——重要性系数,取0.9; Ci ψ——荷载组合系数,取1.0;`G G N γ——恒载引起的轴向力(kN )和相应的分项系数;G γ取1.2,G N 取12G1Q N ——主动土压力引起的轴向力(kN );取 3.55y E = Qi N ——全部取0;k γ——抗力分项系数,取2.31; k R ——材料极限抗压强度,取500kPa ; A ——挡土墙构件的计算截面积,取1.23m ; k α——轴向力偏心影响系数,取0.84;将以上取值代入011()j G G Q Q Qi Ci Qi N N N N γγγγψ=++∑,得j N =72.89kN 又因为/0.84 1.2500/2.31218.1872.89K K K j AR N αγ=⨯⨯=>= 故满足强度计算要求。

(8)挡土墙正面图(包括排水设施设计)及断面图①典型断面如图1所示,立面布置图2所示, 平面布置图3所示。

②挡土墙工程数量见表1。

工程数量表表1调整后的设计挡土墙路肩墙墙体间隔20米设置沉降缝一道,缝内用沥青麻絮嵌塞;泄水孔尺寸10×10cm,2--3米布置一个,泄水孔应高出地面不小于30厘米;墙背均应设置50厘米砂砾透水层,并做土工布封层;图1 典型断面图图3 平面布置图(二)边坡稳定性验算1.资料:某浸水路堤H1=10m-15m ,堤顶宽度B=10-12m ,设计最大水深为7.0m,,m=1.5。

试验得知:土的重度3/26m kN =γ,干重度3/k 19m N =干γ,孔隙率%31=η, 271=ϕ,232=ϕ,kPa c 2.151=,kPa c 96.72=,换算土柱高m 0.10=h 。

按条分法的步骤如下:(1) 此挡土墙横断面如图所示,用4.5H 法作圆心辅助线,定圆心(本例仅计算一个滑动面)划分七个土条;选取H 1=10m ,B=10m 量得R=18.48m ,d=16.10m ,干土条1l =2.58m ,取I =0.08, .(2) 分别量取各土条重心与竖局的间距i α(左正右负),计算α;量面积i F (干与湿分开),分别计算重力i Q 。

其中湿重度30()(1)(269.80)(10.31)11.178/W kN m γγη=-∆-=--=(3)量滑动圆弧两端点对竖局的间距,计算圆心角0α和全弧长L ,浸水圆弧长2l =L-1l =24.95m-2.58m=22.37m 。

(4)分别计算各土条圆弧面上的法向力i N 与切向力T (区分正负)。

以上所有结果,列于下表中:(5)计算动水压力020.08336.79.8263.97D I F kN γ==⨯⨯=∑ 1122tan tan 270.5095,tan tan 230.4245f f ϕϕ==︒===︒=(6)由式(/)i xx iiN f c l K T D d R +=+∑∑∑得:99.40.50954673.90.424515.2 2.587.9622.370.7714 1.25187.02513.3263.97(16.10/18.48)K ⨯+⨯+⨯+⨯==<++⨯结论:此时第一个圆心的K 值,不符合稳定要求,应重新设计后再计算(采用同样的方法),直到同一个图示经3~5个以上圆心试算后,取K min 判别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