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小儿哮喘
过敏性鼻炎患儿的中医治疗和护理

过敏性鼻炎患儿的中医治疗和护理作者:田晨来源:《家庭医学》2023年第18期秋天到了,很多过敏性鼻炎患儿的家长又开始犯愁了,因为孩子的鼻子又“不听话”了,经常会不停地打喷嚏、流清鼻涕,还会出现鼻塞、鼻痒的症状。
很多家长以为是感冒,给孩子吃了很多感冒药,鼻部症状总是反复不好,最后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孩子得了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又叫变应性鼻炎,是由于接触变应原后引发鼻黏膜的炎性反应,从而产生了一系列鼻部症状,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清水样涕、鼻塞、鼻痒等。
有的家长经过长时间的观察,自己就知道孩子对什么东西过敏,这时甚至都无须作针对性的过敏原检测了。
中医将过敏性鼻炎归为“鼻鼽”“鼽嚏”范畴,多数医家认为其病因病机在于肺气虚弱,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肾气不足,再感受风寒湿等外邪所致。
《杂病源流犀烛》中言:“又有鼻鼽者,鼻流清涕不止,出肺经受寒而成也。
”《素问·宣明五气》中日:“肾为欠,为嚏。
”虽然过敏性鼻炎一年四季皆可发作,但很多过敏性鼻炎患儿呈季节性发作,特别是一到春秋季节就容易发病。
这是为什么呢?从中医角度讲,春天是阳气从阴出阳,秋天是阳气由阳入阴,季节交替之时大自然阴阳转换,小儿肺部娇嫩,易寒易热,当气温变化时,娇嫩的肺脏第一时间感受到变化,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就会出现鼻部症状。
比如立秋后,天气转凉,气温下降,自然万物也逐渐有“秋收”“冬藏”蛰伏之义,然而肺为娇脏,为华盖,外合皮毛,通鼻窍,当感受寒邪风邪之时,肺脏最先受邪,导致肺失宣降,鼻窍壅塞,出现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等症状,从而发生过敏性鼻炎。
与成年人过敏性鼻炎患者相比,过敏性鼻炎患儿因其特殊的生理病理因素,治疗用药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殊性。
目前在临床上,过敏性鼻炎患儿的西医治疗以局部使用喷鼻剂为主,其中糖皮质激素类喷鼻剂最为常用。
但不少家长对使用激素比较担心,总是难以坚持按疗程用药,导致患儿反复发作。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患儿有着独特的优势,既可内服中药治疗,也有很多疗效不错的外治法。
小儿止喘按什么穴位

小儿止喘按什么穴位文章目录*一、小儿止喘按什么穴位*二、小儿止喘吃什么*三、小儿止喘偏方小儿止喘按什么穴位1、小儿止喘按什么穴位之天突穴小儿出现了哮喘的问题,可以采取揉天突穴的方法进行治疗,每天按摩天突穴20次左右,然后分别向左右膻中按摩20次可以达到一个非常不错的止咳平喘的效果。
在采取按摩方法的同时也可以多吃一些梨,也可以达到一个生津之渴的功效。
2、小儿止喘按什么穴位之风池穴按摩风池穴也是治疗很多小孩子出现哮喘问题的一个非常不错的穴位,每天按摩风池穴十次,然后自下向上推自身的肩胛骨30次,同样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情地不断恶化,最快的帮助小孩子恢复正常的身体健康状态。
3、小儿止喘按什么穴位之丰隆穴每天按摩丰隆穴两分钟,按摩关元,三阴交穴各一分钟,同样也可以有效地缓解很多小孩子因为哮喘问题导致自身出现的声低气短,口干舌燥的问题。
对于解决小孩子出现的痰多粘稠问题也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治愈功效。
4、小儿止喘按什么穴位之肺俞穴小儿止喘可以使用肺俞这个穴位。
对于这个穴位进行推拿能够使患者调节肺的功能。
防止肺功能出现缺损。
同时还注意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还具有止咳化痰的目的。
5、小儿止喘按什么穴位之脾经另外患者还可以使用脾经这个部位。
一般来说,在患者的拇指部位。
患者可以经常的自我进行按摩。
从指尖向着根部进行推拿。
能够健脾。
另外能够补充血气,对于患者来说非常的有作用。
小儿止喘吃什么1、桔子:桔子味甘,且水分很多,经常吃桔子的话,不但可以润肺化痰,还有助消化的作用,但是桔子不可以多吃,吃多了会上火的,建议可以吃适量的桔子。
2、甘蔗:甘蔗性味甘无毒,归肺、胃、肾经,具有润肺益胃、补肾生津作用。
3、橘子:其性味甘,酸而湿。
无毒。
橘实归肺、胃、心、肝等经,橘叶、橘核、橘络等也可药用,其有润肺止咳、开胃生津、健脾止泻、疏肝解郁等作用。
4、石榴:中医认为石榴性味甘酸而平,石榴皮则涩温,归肺、大肠等经,具有清热止渴、养胃生经、杀虫止痢及利胆明目等功用。
中医儿科学孩子过敏性疾病的中医调理

中医儿科学孩子过敏性疾病的中医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过敏性疾病常常给家长带来诸多困扰。
常见的儿童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等。
这些疾病不仅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还让家长们忧心忡忡。
中医在调理孩子过敏性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为孩子的健康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医认为,孩子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外感邪气等多种因素有关。
孩子的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肾常不足,卫外功能较弱,容易受到外界邪气的侵袭。
当邪气侵入人体后,正气与之抗争,如果正气不足,邪气留恋,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对于过敏性鼻炎的孩子,中医调理注重调理肺脾。
肺开窍于鼻,肺气不足则容易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脾气虚弱则运化失常,水湿内生,上犯于鼻。
在调理时,常用的中药有黄芪、白术、防风等,以益气固表;苍耳子、辛夷花等通鼻窍。
同时,还可以通过小儿推拿,如揉迎香、揉鼻通等穴位,来缓解症状。
饮食上,要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吃一些健脾补肺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百合等。
过敏性哮喘的孩子,多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肾为气之根,主纳气,肾气不足则气不归元,出现喘息;脾为生痰之源,脾气虚则痰湿内生,上贮于肺;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不利则呼吸不畅。
中医调理以补肾纳气、健脾化痰、宣肺平喘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金匮肾气丸、六君子汤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
家长还可以让孩子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如游泳、慢跑等,增强体质。
过敏性皮炎则多由于风、湿、热邪侵袭肌肤所致。
孩子的肌肤娇嫩,卫外不固,容易感受外邪。
中医调理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为原则。
常用的中药有苦参、黄柏、地肤子等。
外治法也很重要,如用艾叶、苦参等煎汤外洗。
同时,要保持孩子皮肤的清洁,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
除了中药治疗和外治法,中医还强调生活起居的调理。
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睡眠是人体恢复正气的重要途径。
孩子的卧室要保持清洁、通风,避免潮湿。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中医外治法研究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中医外治法研究摘要:儿童中较为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为变应性鼻炎,在国内近几年调查的流行病学数据中可以看出儿童患上变应性鼻炎的概率逐渐提升。
在采用中医药进行儿童变应性鼻炎治疗时,可以依据不同症型以及起病急缓来选择内服的中药汤剂,同时可以结合中医方面的外部治疗,标本兼顾,内外兼治,以此展现出中医药在儿童变应性鼻炎方面的防治优势。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儿童变应性鼻炎;综述儿童变应性鼻炎又称为儿童过敏性鼻炎,主要指儿童具备易感体质且与暴露在外的过敏原接触,属于一种非感染性的炎症,因特异性IgE介导所引起。
频打喷嚏、鼻甲肿胀、鼻痒、流清涕和鼻塞是其主要的临床症状[1]。
由症状呈现的时长可将其分为持续性和间歇性AR两类。
有部分研究人员表示现在AR具有迁延不愈、存在多种过敏原等特点。
同时会易使其余黏膜炎症疾病被诱发,例如睡眠呼吸障碍、过敏性结膜炎、鼻窦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伴发哮喘、分泌性中耳炎等。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可知,当前国内的患病率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组可知其波动范围在3.3%-43%。
尽管AR并非一种可致命的疾病,但会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育生长以及学习等。
因此对于AR疾病的防治是我们当前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1病因病机1.1古代认识虽然历代中医会有不一样的描述来解释鼻鼽的病机病因,但普遍赞同及时病变部位、病因不同也可能表现出一致的鼻部症状。
《太平圣惠方》指出:肺气通于鼻,其脏若冷,随气乘于鼻,故使津液浊涕,不能自收也。
《灵枢·本神》云“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
《素问玄机原病式》曰:“鼽,出清涕也。
”《素问·宣明五气》指出:“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
《素问·宣明五气》说:“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
鼻鼽常在肺部产生病变,但肾、脾等部位也会对其病理变化产生影响。
《小儿药证直诀·变蒸》云:“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相较于成年人,BJD的生理功能、形态发育、五脏六腑都不够成熟及完善。
寒湿体质的经络调理

寒湿体质的经络调理寒湿体质的特征: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湿疹;湿疹,夏天满脸、满身都是,冬天自动好转;鼻梁上有青筋。
咽喉红、流鼻血、扁桃腺肿,身上长期起疹子。
这些都是身体寒湿重的一个警告信号。
湿疹、鼻窦炎、哮喘就是一类病。
1、按摩疗程(一)捏脊按摩捏脊为首选。
每天捏脊,功德无量。
6岁以下小儿以从下往上捏为主,哮喘的小儿最好上下都捏,以10遍为例,从下往上捏6遍,从上往下捏4遍。
或者全部往上捏,但每捏完一遍伴随1次从上往下的轻推。
6岁以上的小儿基本上以从上向下捏为主。
刚开始,肩膀附近根本没法提起,肺俞附近只能捏起一大团,勉强能成团的向下推,到了腰部明显下去,一点也提不起来。
第一次捏的时候儿子叫得那个惨,鼻涕眼泪口水到处都是。
20遍,一遍也不能少。
一周多以后,身体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先是捏完之后浑身发痒,长出无数的小疹子,有的象痱子,有的象湿疹、有的象过敏包包,总之那个多呀。
先是处在背部肺俞附近,一层又一层,摸上去都麻手。
后来发展到满脊背都是,再后来连手臂、手背、腿上,到处可见红色的疹子。
有的疹子几个小时就消失了,有的要停留几天,有的很痒,有的不痒,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几个月。
书上说的排毒反应。
(二)经络病灶点按摩(1)、爱咳嗽,肩胛骨附近有病灶,因为寒气多聚集在这一带。
经常提捏大椎附近的肌肉,尽快将肩胛骨附近的病灶找到并全部推开,可以用拨动、顺时针揉等方式,时间最好选在夏天;冬天不建议做这么大的调理。
病情轻的,在肩胛骨的肺俞附近有竖向或横向的条索状硬块,病情重的,会蔓延到肩胛骨的下方都有横向的条索状或疙瘩状硬结。
哮喘或咳嗽发作时更明显,不发作时也会有,要按下去仔细寻找。
病程长,发作时还能摸到条索状的疙瘩,不发作时很难摸到,这是因为寒气凝结,使得这部分的肌肉板结发硬,要先用艾盐包或艾条熏等加温的方式化开寒湿或者用抓捏的方式疏通,使得这部分肌肉变得柔软,然后就很容易找到了。
前后只用了10次左右就把哪些疙瘩给揉没了;从小就有的鼻炎和感冒后咳嗽不停的老毛病彻底好了。
小儿推拿参考标准手册

《小儿推拿参考标准手册》前言目录一、感冒推拿参考标准二、发热推拿参考标准三、咳嗽推拿参考标准四、哮喘推拿参考标准五、厌食推拿参考标准六、湿疹推拿参考标准七、腹泻推拿参考标准八、便秘推拿参考标准九、遗尿推拿参考标准十、夜啼推拿参考标准十一、惊风推拿参考标准十二、鼻炎推拿参考标准十三、肺炎推拿参考标准十四、支气管炎推拿参考标准十五、传染病痢疾推拿参考标准十六、百日咳推拿参考标准前言小儿推拿正式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小儿推拿也是中医药第一次进入“公卫”的项目,属于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健康服务业”中“健康管理与促进”类别。
小儿推拿疗法是一种替代药物的物理疗法,最大特点就是不用药物,不用器械和仪器,简单说就是运用双手为小儿预防和治疗疾病。
小儿推拿适用于新生婴儿到15周岁少年儿童。
小儿生理特点,脏腑娇嫩,稚阴稚阳,纯阳之体。
小儿病理特点,具有双重性:既容易发病,传变迅速;又脏器清灵,自愈能力强。
辨证论治,阴阳、五脏辩证,结合八纲辨证。
病因特点,先天遗传因素,自身因素,外部环境因素。
望诊,望指纹(三关检测轻重,风、气、命),沉浮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问诊,问家长,小儿病史非常重要。
闻诊,听声音,发音、啼哭等。
切脉,一指定三关,三岁以下不用脉诊,触诊触囟门、身体、四肢。
湖南刘开运小儿推拿学派善于运用开窍关窍,虽然从治疗角度不是必须的,但是,从医学美学角度来说,不仅能够使家长身心愉悦,还会对我们增加信任感。
如,头部开窍是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耳后高骨;开窍手部手法,按揉总筋、分推阴阳,关窍拿按肩井。
小儿推拿三字经学派,则取穴少,不讲究开窍关窍。
比如说,独穴治疗。
当代则必须配合身体穴位。
“桡侧”和“尺侧”,前臂有两块骨头,在前臂的外侧(也就是靠近拇指一侧)是“桡(rao)骨”,叫做“桡侧”;靠近小指一侧是“尺骨”,所以小拇指一侧又叫“尺侧”,。
对于手指来讲,也是同样道理。
找穴位时如何量“尺寸”?小儿推拿中所说的“寸”,指的是“同身寸”,即小儿自身身体的长度。
小儿推拿真人图解版教程

小儿推拿真人图解版教程小儿推拿是建立在传统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小儿泄泻、呕吐、食积、厌食、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咳嗽、哮喘、发热、遗尿、夜啼、肌性斜颈、落枕、惊风等疾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1、龟尾位置:在尾骨端。
操作: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功用:调理大肠,消炎,止泻通便。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2、肺俞位置:在第3胸椎棘突下缘(第3胸椎与第4胸椎间)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操作:用两拇指或用示、中二指揉两侧肺俞,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100次,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服从:益肺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3、脊柱位置:自大椎至长强呈一向线。
操作: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
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服从: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用。
主治:发烧、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吐逆、腹痛、便秘等4、天枢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操作:用食指和中指划分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服从: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
辣妈课堂提醒您临床上常用医治消化体系疾患。
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5、腹阴阳别名:腹。
位置:在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服从: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
顺时针摩腹可通便,逆时针摩腹可止泻6、膻中位置:在胸骨上,两连线之中央,属任脉操作: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向两旁分椎至名分推膻中功用: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皮肤科一、拔罐疗法拔罐这是一种以杯罐作的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皮肤病等内科疾病。
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
将罐具叩拔在人体的穴位上,抽空产生负压,形成局部瘀血,使人体疏通经络、通畅气血、消肿止痛、调理人体阴阳平衡,袪风拔毒,驱寒除湿,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适应症:牛皮癣、湿疹。
蛇串疮、接触性皮肤炎等。
禁忌:孕妇、有严重肺气肿的病人、有出血倾向的病人、皮肤有溃疡,破裂处不宜拔罐、心脏病等。
二、耳压法人体某部位出现病理改变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一定部位出现某种阳性反应,如压痛、丘疹、脱屑、血管充盈等。
耳穴探查以压痛法探查耳穴压痛为主。
耳穴虽然不大,但有一定的区域,当人体患病时,敏感点常不是一个穴位的整个区域,而是这个区域中的某一点,所以耳穴取穴不能机械的按解剖定位取穴,而是要在该耳穴的区域内探查压痛阳性反应点,这是耳穴准确定位的重要步骤。
用法:用王不留行子或六神丸用胶布固定,每3-7天换一次。
适应症:油风、瘾疹、风骚痒、湿疮、蛇串创、热疮、痤疮、牛皮癣等。
部位:双耳廓。
常用穴位为脾、胃、肝、心、肺、肾、神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等。
三、面膜疗法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痤疮的方法,适宜于损害广泛的面部痤疮。
一般局部清洁、消毒后挤压出粉刺在涂以外用百多邦乳膏然后进行喷雾并应用中医手法按摩数十分钟石膏或中药面膜倒膜使理疗、按摩、药物融为一体,相互作用达到治疗和美容效果。
适应症:痤疮等。
使用部位:脸部。
肛肠科特色服务项目一、枯痔疗法“枯痔”是指痔疮脱水感喟坏死之意,其作用机理是:①、异物刺激炎症反应:枯痔钉本身作为异物插入肛管黏膜下层的痔静脉丛其间质中,引起一系列的异物刺激炎症反应,导致血栓形成、血管闭塞、间质纤维组织收缩、慢性纤维化,从而使痔核皱缩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小儿哮喘
气温不稳、多花粉导致过敏性患儿增多
怎么一夜之间出了一身红斑,好端端的孩子。
有些还起了水疱?这几天,早上一起床,就不停地打喷嚏、流鼻涕,咋回事?经检查,前者是过敏性湿疹,后者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等过敏患儿都会增多。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主任医师翟文生说,每年春天。
春季气温不稳定,早晚温差大,小儿抵抗力相较成人差,如果不及时增减衣物,很容易感染,而感染会诱发或加重过敏性疾病。
各种各样的花粉成了诱发、加重过敏性疾病的重要过敏原。
过敏性体质的孩子一旦吸入,春天百花盛开。
很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诱发哮喘、湿疹、鼻炎等过敏性疾病。
郑大三附院小儿内科主任医师王秀芳说,除了遗传因素外,随着空气、环境污染的加重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也会导致过敏性体质、过敏性疾病患儿越来越多。
家有过敏性体质儿要远离过敏原
对过敏性体质的孩子来说,如何预防小儿过敏发作呢?翟文生、王秀芳说。
预防感染、远离过敏原是减少过敏性疾病发作的关键:要及时增减衣物;防止积食、上火,从而导致感染;出门要戴口罩;经常清洗、晾晒被褥;远离宠物;防止接触花粉;虾、海鱼、螃蟹等富含组氨酸的海鲜食品,也容易致敏。
有些孩子还可能对冷空气、情绪、太阳、牛奶等过敏,此外。
建议过敏体质孩子的家长为孩子做好生活日记,详细记录孩子每天的衣食住行,有助查找过敏原。
翟文生说。
抗过敏+护理解决过敏问题
除了远离过敏原,一旦孩子患上过敏性疾病怎么办?翟文生说。
可以用一些抗过敏药物,如开瑞坦、扑尔敏等;或使用疏风清热、通络利湿的中药。
王秀芳还提醒:此外。
坚持空气新鲜,过敏性鼻炎:开窗通风。
刮风天气少外出。
儿童荨麻疹:少去花粉多的地方;有感冒发热积极治疗;少见食品要少吃。
不能缺钙;衣着别过厚过暖。
湿疹:防止碱性洗涤剂和热水烫洗;防止用力搔抓和摩擦;防止安慰性强的外用药;勤晒太阳。
过敏性哮喘:室内不宜放花草;防止用毛毯、羽绒;防止空气冷热安慰。
推拿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哮喘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张世卿还介绍了缓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推拿、按摩疗法。
◆推拿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方法
各12分钟;捏鼻,中指指腹揉迎香、鼻通、印堂穴。
1015下;擦鼻翼,以局部发热为止;左右双手交替拿颈项各10次。
以上每日早晚各1次,有病时每日可增加12次。
迎香穴,其中。
位于鼻之两旁、鼻唇沟中,能治鼻塞;鼻通穴,位于鼻之两侧、鼻唇沟上端尽头,印堂穴,位于两眉连线中点,揉这两个穴位,能通鼻窍;捏鼻、擦鼻翼,则能促进鼻部血液流通,也有助通鼻窍。
◆推拿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方法
各12分钟;用两掌掌根从腋下向胯部上下搓胁肋,中指指腹点揉膻(tán中穴、天突穴位。
1020下,宽肠理气;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以顺时针方向揉腹,35分钟,温补肾阳。
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其中。
天突穴,位于颈部,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即仰起脖子,喉结下方的凸起处,治咳嗽、胸闷。
胁肋指从腋下两胁(胁指肋骨)至肚脐旁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