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章节题目

合集下载

化学分析分章节习题及答案

化学分析分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概论一、选择题1.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A)<0.1%(B)>0.1%(C)<1%(D)>1%2.若被测组分含量在1%~0.01%,则对其进行分析属()(A)微量分析(B)微量组分分析(C)痕量组分分析(D)半微量分析3.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称为()(A)精密数字(B)准确数字(C)可靠数字(D)有效数字4.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5.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和真值之差(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C)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6.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 )(A)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区间(B)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范围(C)真值落在某一个可靠区间的概率(D)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7.指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置信度越高,测定的可靠性越高(B)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越宽(C)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D)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8.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A)进行仪器校正<恒定值> (B)增加测定次数(C)认真细心操作(D)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9.偶然误差具有()(A)可测性(B)重复性(C)非单向性(D)可校正性10.下列()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试定中的偶然误差(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仪器校正(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11.在进行样品称量时,由于汽车经过天平室附近引起天平震动是属于()(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操作误差12.下列()情况不属于系统误差(A)滴定管未经校正(B)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C)天平两臂不等长(D)砝码读错1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终点误差属于系统误差(C)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恒定不变啊啊啊> (D)系统误差可以测定14.下面数值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A)ωcao=25.30% (B)pH=11.50<只有两位>(C)π=3.141 (D)100015.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20.50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A)10% (B)10.1% (C)10.08% (D)10.077%16.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0.854×2.187+9.6×10-5-0.0326×0.00814 =()(A) 1.9 (B) 1.87 (C)1.868 (D) 1.868017.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甲组:0.19%,0.19%,0.20%, 0.21%, 0.21%乙组:0.18%,0.20%,0.20%, 0.21%, 0.22%(A)甲、乙两组相同(B)甲组比乙组高(C)乙组比甲组高(D)无法判别18.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用测定样品同样的方法、步骤,对空白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称之为( ) (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平行试验(D)预试验1.D2.B3.D4.C5.D6.B7.A8.A9.C 10.D 11.B12.D 13.C 14.A 15.C 16.C 17.B 18.B二、填空题1.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含量)、(结构)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完整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完整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 分析方法 分析原理2.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结构分析3.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二、简答题答 试样的采集和制备-试样分解-干扰组分的分离-分析测定-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第二章误差与数据处理一、填空题1、系统,偶然2、系统,偶然,真实值,平均值3、0.002,0.0035,1.7%4、精密度,标准5、空白,对照,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量6、±0.02 ,±0.0002,20,0.27、5,28、准确,不确定9、3 10、28.70 11、系统,系统,偶然二、选择题1、A2、D3、B4、B5、D6、D7、B8、A9、B 10、C 11、C 三、简答题1.解:(1)产生系统误差。

通常应该烘干至恒重,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置于称量瓶中,采用差减法称量。

(2)使测量结果产生系统误差。

一般可通过空白试验来消除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

(3)产生偶然误差。

原因是滴定管读数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是不确定的数字。

(4)产生系统误差。

应该使用基准物质重新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

(5)滴定终点颜色把握不准,深浅不一致,由此带来的误差正负不定,属于偶然误差。

2.称取0.1000g 的试样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1%;称取1.000试样时的相对误差为0.01%。

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为±0.1mg ,所以称量的绝对误差一样大,称量的准确度好象一致,但二者的相对误差不一样大,称量1.000g 试样的相对误差明显小于称量0.1000 g 试样的相对误差。

因此,用相对误差表示准确度比绝对误差更为确切。

3.甲的报告是合理的,因为取样质量只有两位有效数字,限制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使分析结果最多也只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1.解:应先计算出纯(NH 4)2SO 4试剂中氮的理论含量,再与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ω(B)(理论值)=%100132.13214.01100%)SO)((NH(N)2424⨯⨯=⨯M M =21.21%绝对误差为:21.14%-21.21%=-0.07% 相对误差为:%.%..0301002121070-=⨯-2.解:计算过程(略),结果如下:第一组:1d = 0.24% S 1 = 0.28% RSD 1= 0.74% 第二组:2d =0.24% S 2 = 0.33% RSD 2= 0.87%第二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为38.3,最小值为37.3;第一组的最大值为38.4,最小值为37.6。

分析化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分析化学研究范畴?A. 金属离子B. 有机分子C. 核酸D. 蛋白质答案:D2.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滴定分析B. 光谱分析C. 色谱分析D. 热分析答案:D3. 在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作用是什么?A. 提供反应的终点信号B. 增加溶液的粘度C. 改变溶液的颜色D. 增加溶液的导电性答案:A二、填空题1. 分析化学中,___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与试剂反应时所消耗的试剂量。

答案:滴定2. 光谱分析法中,_________是指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能力。

答案:吸收光谱3. 色谱分析中,_________是指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色谱保留三、简答题1. 请简述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答案: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源追踪、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法?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是什么?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测定元素含量的方法。

在分析化学中,它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元素的测定,因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四、计算题1. 某溶液中HCl的浓度为0.1mol/L,用0.05mol/L的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20.0mL。

计算HCl溶液的体积。

答案:设HCl溶液的体积为V,根据滴定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可得:0.05 mol/L × 20.0 mL = 0.1 mol/L × V解得 V = 10.0 mL五、实验题1.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测定某未知溶液中Ca2+的浓度。

答案:实验方案如下:(1) 取适量未知溶液于试管中。

(2) 加入适当的指示剂(如钙指示剂)。

(3) 用已知浓度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2021知到答案 分析化学(南昌大学) 最新智慧树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2021知到答案 分析化学(南昌大学) 最新智慧树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固体试样用量为0.1~10 mg的分析称为选项:A:微量分析B:常量分析C:痕量分析D:半微量分析答案: 【微量分析】2、单选题:液体试样体积为1~10 mL的分析称为选项:A:微量分析B:常量分析C:半微量分析D:痕量分析答案: 【半微量分析】3、单选题:指出何种分析方法是根据测定对象分的选项:A:化学分析B:仪器分析C:有机分析D:定量分析答案: 【有机分析】4、多选题:分析化学根据作用来分可分为()和()。

选项:A:定性分析B:例行分析C:定量分析D:仲裁分析答案: 【例行分析;仲裁分析】5、多选题:分析化学发展经历了三次巨大变革,分别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选项:A:现代分析化学B:古代分析化学C:近代分析化学D:经典分析化学答案: 【现代分析化学;近代分析化学;经典分析化学】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分析SiO2的质量分数得到两个数据:35.01%,35.42%,按有效数字规则其平均值应表示为()选项:A:35%B:35.2%C:35.215%D:35.22%答案: 【35.22%】2、单选题: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选项:A:认真细心操作B:测定时保持环境的温度一致C:增加测定次数D:进行仪器校正答案: 【进行仪器校正】3、单选题:指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表述选项:A:置信水平愈高,置信区间愈宽B:置信水平愈高,测定的可靠性愈高C: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D: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答案: 【置信水平愈高,测定的可靠性愈高】4、单选题:根据随机误差的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某测定值出现在u = ±1.0之间的概率为68.3%,则此测定值出现在u>1.0之外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项:A:0.162B:15.8%C:0.148D:0.155答案: 【15.8%】5、单选题:用甲醛法测得某铵盐中氮的质量分数为(%)5.15 ,5.32 ,5.22 ,5.25。

完整版)分析化学考试题库有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考试题库有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考试题库有答案分析化学题库第一、二章:绪论、误差判断题:1.根据测定原理,分析化学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类。

(√)2.分析化学的任务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

(×)3.用高锰酸钾法测定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属于滴定分析。

(√)4.偶然误差是定量分析中误差的主要来源,它会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5.可疑值(或逸出值)必须被舍去。

(×)6.被分析的物质称为样品,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试剂,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7.偏差是测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

(×)8.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9.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减少系统误差。

(×)10.当偶然误差被消除后,分析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越高。

(×)11.在滴定分析中,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其准确度也越高。

(×)12.相对平均偏差、样本标准偏差、总体标准偏差都可用来表示测定值的分散程度。

(×)13.增加测定次数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14.用20 mL 移液管移取 NaOH 溶液,体积数应记为 20.00 mL。

(×)15.根据测定原理,分析化学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类。

(√)16.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醋酸的含量属于化学分析。

(√)17.化学分析是分析化学的基础,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发展的方向。

(√)18.在一定称量范围内,被称样品的质量越大,称量的相对误差就越小。

(√)19.滴定管的初读数必须为“0.00 mL”。

(×)20.测定 0.8 mL 样品溶液的含量,属于常量分析。

(×)21.测定值与真实值相接近的程度称为准确度。

(√)填空题:1.配制用的蒸馏水中含有少量被测组分,此情况属于系统误差。

2.用 50 mL 移液管移取 NaOH 溶液,体积数应记为 50.00 mL。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全书 各章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全书 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 1 页共19 页分析化学习题第一章概论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题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C、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D、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2、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可以减少随机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作空白试验C、对照试验D、校准仪器3、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A、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B、称量时使用的砝码锈蚀C、滴定管刻度未经校正D、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作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4、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随机误差是随机的;B、随机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C、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5、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2.050×10-2是几位有效数字()。

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6、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ml。

A、25.0B、25C、25.00D、25.0007、以下关于偏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C、操作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误差D、由于不恰当分析方法造成的误差8、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何种属于随机误差?( )A、某学生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B、某学生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C、甲乙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但结果总不能一致;D、滴定时发现有少量溶液溅出。

9、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A 、10003.0-⋅=+L mol c HB 、pH=10.42C 、=)(MgO W 19.96%D 、0. 040010、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不是系统误差的是( )A 、砝码被腐蚀;B 、试剂里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C 、重量法测定SiO2含量是,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D 、天平的零点突然有变动二、提高题11、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使用灵敏度为0.0001g 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A 、0.1g ;B 、 0.2g ;C 、 0.05g ;D 、 1.0g12、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590×0.2000)的结果为12.00562989,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A 12.006B 12.00;C 12.01;D 12.013、有关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分析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章节试题及答案(仅供练习参考)1、误差是衡量 ··························· ( )A.精密度B.置信度C.准确度D.精确度2、偏差是衡量 ··························· ( )A.精密度B.置信度C.准确度D.精确度3、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 )A.单次测量结果的偏差之和等于零B.标准偏差是用于衡量测定结果的分散程度C.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D.偶然误差呈正态分布4、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总体平均值通常用σ表示B.正态分布中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C.标准偏差通常用μ表示D.分析结果落在 μ±σ范围内的概率为%5、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系统误差加减法的传递是分析结果的绝对偏差为各测量步骤绝对偏差的代数和B.偶然误差乘除法的传递是分析结果的相对偏差为各测量步骤相对偏差的代数和C.置信度是以自由度来表示的D.少量实验数据是按t 分布进行统计处理6、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 )A.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是μ=x ±nμσ B.少量实验数据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是μ= x ±n t f⋅αS C.平均值与标准值的比较要用F 检验实验法是比较两组数据的方差S 27、根据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和对测量的相对误差(%),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试样重量应≥ B.试样重量应≥C.试样重量应<D.试样重量就≥8、下列论述中,有效数字位数错误的是···············()A.[H+]=×10-2(3位)=(3位)(2位) =×10-5(2位)9、下列表达中最能说明偶然误差小的是················()A.高精密度B.标准偏差大C.仔细较正过所有法码和容量仪器D.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10、下列论述中最能说明系统误差小的是···············()A.高精密度B.标准偏差大C.仔细校正过所有砝码和容量仪器D.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11、定量分析中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关系是···············()A.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B.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C.分析中,首先要求准确度,其次才是精密度D.分析中,首先要求精密度,其次才是准确度12、若试样的分析结果精密度很好,但准确度不好,可能原因是····()A.试样不均匀B.使用试剂含有影响测定的杂质C.使用未校正的容量仪器D.有过失操作13、分析测定中论述偶然误差正确的是···············()A.大小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B.正误差出现几率大于负误差C.负误差出现几率大于正误差D.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14、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C.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15、下述情况,使分析结果产生负误差的是·············()A.用HCL标准溶液滴定碱时,测定管内壁挂水珠B.用于标定溶液的基准物质吸湿C.测定H2C2O4·H2O摩尔质量时,H2C2O4·2H2O失水D.滴定前用标准溶液荡洗了锥瓶16、对SiO2标样(SiO2%=)测定5次,结果如下:(x1)%,(x2)%,(x3)%,(x4)%,(x5)%。

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4题,每题1分,共64分)1.间接碘量法滴定Cu2+时加入KSCN,其作用是()。

A、还原Cu2+B、掩蔽Fe3+C、使CuI沉淀转化为CuSCND、使淀粉显蓝色正确答案:C2.用碱式滴定管滴定时,手指应捏在玻璃珠的()。

A、下半部边缘B、正中C、上半部边缘D、随意正确答案:C3.分析某一试样中的Fe含量,每次称取试样0.5500g,分析结果报告合理的为()。

A、平均值为21.06.,相对相差为0.1024%B、平均值为21.1.,相对相差为0.102.C、平均值为21.,相对相差为0.1.D、平均值为21.06.相对相差为0.1.正确答案:D4.含0.1mol·L.1HCl和0.1mol·L.1H3BO3(pKa=9.24)的混合液,今欲测定其中HCl含量,用约0.1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应选下列指示剂中的()指示剂。

A、百里酚蓝[pKa(HIn)=1.7]B、甲基红C、酚酞D、百里酚酞[pKa(HIn)=10.0]正确答案:B5.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的铜含量时,导致结果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A、试液的酸度太强B、临近终点才加入淀粉指示剂C、KSCN加入过早D、KI加入过量正确答案:C6.高浓度示差法和一般的光度法的不同点在于参比溶液的不同。

前者的参比溶液为()。

A、比被测试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显色液)B、试剂空白C、比被测试液浓度稍高的标准溶液D、溶剂空白正确答案:A7.在一元弱酸HA的溶液中,[HA]=[A.]时溶液的pH()。

A、=pKa+1B、.pKA.1C、=pOHD、=pKa正确答案:D8.用EDTA滴定Fe2+时(CFe终=0.01mol/L),其允许的最低pH值为()。

A、4.0B、5.0C、6.0D、7.0正确答案:B9.下列纯物质中可以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A、KMnO4B、Na2B4O7·10H2OC、NaOHD、HCl正确答案:B10.KMnO4在强酸性溶液中,其半反应(电极反应)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分析化学的性质、任务和作用1. 下列有关光分析化学定义的论述中,最符合的是哪一项?(C )A. 化学中的信息科学,以提高测定的准确度为主要目的的学科;B. 研究获得物质化学组成,降低检测下限为主要目的的学科;C. 研究获得物质化学组成,化合物结构信息,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的科学;D. 化学中的信息科学,以获取最大信息量为主要目的的学科。

2.有人将分析化学称之为化学中的信息科学,这是因为:(D )A. 分析化学与计算机信息科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B. 以计算机应应用为特征的分析化学第三次变革的发生;C. 分析化学的发展与计算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D.分析化学要回答“是什么?有多少?”等化学信息,以降低系统的不确定度。

3.下列哪个方面与分析化学关联最少?(B )A. 体育;B. 艺术;C.化妆品;D. 食品卫生。

4.下列对于分析化学的比喻哪个最生动形象?(C )A. 放大镜;B. 显微镜;C. 眼睛;D. 大脑。

1.2 分析化学中的分类方法1.按分析任务分类,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的项是(C )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仪器分析;D. 结构分析。

2.按分析方法分类,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的项是(D)A. 重量分析;B. 滴定分析;C. 仪器分析;D. 结构分析。

3.容量分析属于(B)A. 重量分析;B. 化学分析;C. 仪器分析;D. 结构分析。

4. 分析化学可分为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生化分析,药物分析,这是:(A)A. 按分析对象分类;B. 按分析方法分类;C. 按分析任务分类;D. 按数量级分类。

5.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质谱分析四种分析方法通常又称为:(B)A. 仪器分析方法;B. 波谱分析方法;C. 光分析法;D. 色谱分析法。

6.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都属于(C)A. 电化学分析法;B. 波谱分析法;C. 光分析法;D. 结构分析法。

7. 下列哪种分析方法不属于光分析法(D)A.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B.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C.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D. 质谱分析法。

1.3分析化学的变革与发展1. 普遍认为分析化学经历了几次重要变革?(C)A. 一次;B. 二次;C. 三次;D. 四次。

2. 分析化学的第一次变革出现在:(D)A. 16世纪;B. 18世纪;C. 19世纪初;D. 20世纪初。

3. 16世纪,什么的出现,使分析化学具有了科学的:(A)A. 天平;B. 分析仪器;C. 光谱仪;D. 四大反应平衡理论。

3. 20世纪初,分析化学由一门操作技术变成一门科学,这是因为:(B)A. 采用理论的建立;B. 四大反应平衡理论的建立;C. 误差理论的建立;D. 分析仪器的出现。

4. 仪器分析的大发展时期出现在:(C)A. 20世纪初;B. 20世纪20年代后;C. 20世纪40年代后;D. 20世纪60年代后。

5. 什么引发了分析化学的第二次变革:(D)A. 四大反应平衡理论的建立;B. 分析化学理论的建立;C. 误差理论的建立;D. 仪器分析的发展。

6. 获195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是:(B)A. Bloch F 和Purcell E M;B. Heyrovsky J;C. Martin A J P 和Synge R L M ;D.Walsh A。

7. 哪方面的成就获1959年诺贝尔化学奖:(A)A. 极谱分析法;B. 色谱分析法;C. 光谱分析法;D.结构分析法。

8. 获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是:(C)A. Bloch F 和Purcell E M;B. Heyrovsky J;C. Martin A J P 和Synge R L M ;D.Walsh A。

9. 哪方面的成就获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D)A. 极谱分析法;B. 结构分析法;C. 光谱分析法;D.色谱分析法。

1.4定量分析基本过程与分析方法选择1.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定量分析一般过程?(B)A. 取样-测定-分析结果计算-数据评价;B. 取样-预处理-测定-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C. 取样-预处理-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D. 取样-预处理-测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2.定量分析一般过程不包括下列哪一项?(B)A. 取样;B. 查文献;C. 测定;D. 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3. 分析微量成分时,通常(A)A. 应选择灵敏度高的仪器分析方法;B. 应选择准确度高的仪器分析方法;C. 应选择准确度高的化学分析方法;D. 应选择灵敏度高的化学分析方法。

4. 大生产过程的中间控制分析,通常(D)A. 应选择经济型的分析方法;B. 应选择准确度高的光分析方法;C. 应选择准确度高的化学分析方法;D. 应选择选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

5. 对食品、药品及化学试剂的分析,通常采用具有强制性的(A)A. 国际通用标准;B.国家标准;C. 行业标准;D. 企业标准。

6. 对于一种物质,通常有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这些分析方法(D)A. 具有相同的灵敏度;B. 具有相同的准确度;C. 具有相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各不相同;D. 灵敏度和准确度各不相同。

7. 下述正确的表述是(C)A. 溶液中组分的存在形式只能有一种;B. 组分的存在形式和含量的表示形式必须一致;C. 组分的存在形式和含量的表示形式可以不一致;D. 测定的只能是组分的总含量。

8. 下述正确的表述是(D )A. 测定的只能是组分的存在形式含量;B. 测定的只能是组分的总含量;C. 测定的只能是组分的游离态含量;D.测定的是组分游离态含量还是总含量与所用分析方法有关。

1.5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和要求1. 下述正确的表述是(B )A. 分析化学“只看重结果,不考虑过程”;B. 对于完成的分析任务必须“过程合理,方法适当,信息准确”;C.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与分析方法无关;D.误差大小只与操作有关。

2.定量分析化学中最突出的概念是(B )A. 偏差的概念;B. 量的概念;C. 准确度概念;D.精密度概念。

3.定量分析中的数字被赋予了更多的涵义,如0.1与0.1000两个数值(C )A.表示的是两个不同大小的数值;B.表示采用分析方法不同所得;C. 表示两者所含误差大小不同;D. 表示两种不同习惯写法。

3.下列哪项不是重要的国际分析化学学术期刊?(D )A. Analytical Chemistry;B. Talant;C. Analytica Chemica Acta ;D. Analyst。

4.下列国际分析化学学术期刊创刊最早的是?(B )A. Analytical Chemistry;B. The Analyst;C. Analytica Chemica Acta ;D. Talant。

5.下列国内分析化学学术期刊中最又影响的是?(A )A. 分析化学;B. 分析测试学报;C. 分析科学学报;D. 分析实验室。

2.1.1 误差、误差的分类及其特点1. 从精密度好就可以判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B)A、偶然误差小B、系统误差小C、平均偏差小D、标准偏差小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B、进行分析时,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D、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C、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4. 下列各项造成偶然误差的是(D)A、天平称量时把13.659g记录为13.569gB、称量时不正确地估计天平的平衡点C、称量时有吸湿的固体时湿度有变化D、在称量时天平的平衡点稍有变动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误差是以真值为标准的,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的,实际工作中获得的“误差”,实际上仍然是偏差B、随机误差是可以测量的C、精密度高,则该测定的准确度一定会高D、系统误差没有重复性,不可避免6.下列各项中属于过失误差的是(A)A、实验中错误区别两个样品滴定终点时橙色的深浅B、滴定时温度有波动C、滴定时大气压力有波动D、称量吸湿性固体样品时动作稍慢7. 对某试样进行3次平行测定,其平均含量为0.3060.若其实值为0.3030,则(0.3060-0.3030)=0.0030是误差。

(C)A、相对误差B、相对偏差C、绝对误差D、绝对偏差8. 分析结果出现下列情况,属于系统误差。

(C)A、试样未充分混匀B、滴定时有液滴溅出C、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D、天平零点稍有变动9. 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关系是(D)A、精确度高,准确度一定高B、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高C、二者之间无关系D、准确度高,精密度不一定高10. 下列情况中,使分析结果产生正误差的是(B)A、以HCl标准溶液滴定某碱样,所用滴定管未用原液润洗B 、用于标定标准溶液的基准物在称量时吸潮了C 、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为基准物,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D 、以EDTA 标准溶液滴定钙镁含量时,滴定速度过快11. 分析某样品得到四个分析数据,为了衡量其精密度优劣,可用 表示 (C )A 、相对误差B 、绝对误差C 、平均偏差D 、相对误差12. 由测量所得的下列计算式中,每一个数据最后一位都有±1的绝对误差,在计算结果x中引入的相对误差最大的数据为x (A)A 、0.0670B 、30.20C 、45.820D 、30001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A 、误差是以真值为标准的,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的,实际工作中获得的所谓“误差”,实质上仍是偏差B 、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C 、对偶然误差来说,大小相近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D 、标准偏差是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测定的数据而获得的1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A 、偏差是测定值与真实值的差值B 、算术平均偏差又称相对平均偏差C 、相对平均偏差的表达式为1n n n x x d n =-=∑D 、相对平均偏差的表达式为100%d x⨯ 2.1.2 偶然误差分布的数理统计规律1. 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以下不符合的是 (A)A 、数值固定不变 C 、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B 、数值随机可变 D 、数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均等2. 从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可知,标准偏差在±2?之内的测定结果占全部分析结果的(C)A 、68.3%B 、86.3%C 、95.5%D 、99.7%3. 分析数据的可靠性随平行测定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但达到一定次数后,再增加测定次数也就没有意义了。

这一次数为 (B)A 、2B 、8C 、10D 、204. 测定某钛铁矿中TiO 2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符合正态分布N (0.5243,0.000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