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方案

合集下载

中医药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中医药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中医药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财政部、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联合发出关于做好201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

其中,通知要求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

在公布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发现,2013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25元提高至30元。

新增经费主要用于做实、做细、做深现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进一步扩大受益人群范围,强化基础性服务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新增经费中,更多涵盖了中医药服务内容,新增加了中医药健康管理这一服务类别,要求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针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针对0~36个月儿童进行儿童中医调养。

并要求到2013年底,各省、区、市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30%。

此外,今年的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工作还包括提高慢性病管理率和控制率。

工作要求通过日常门诊、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等途径,加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筛查和发现力度,预计到2013年底,以县、区、市为单位,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将分别达到35%和20%以上。

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方案

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方案

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方案一、项目背景公共卫生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为了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本项目旨在推动中医药服务的发展和应用。

二、项目目标1.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2.推广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应用;3.培养和培训中医药服务人员,提高其专业水平;4.加强中医药服务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三、项目内容3.1 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1.建立中医药服务机构,包括中医诊所、中医药门诊部等;2.配备必要的中医药设备和药品;3.完善中医药服务机构的管理制度,确保服务质量。

3.2 中医药服务人员培训1.开展中医药服务人员的培训,包括中医理论知识、中医诊断技术、中药制剂等;2.提供继续教育机会,提高中医药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3.加强中医药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强调服务质量和安全。

3.3 中医药服务项目推广1.制定中医药服务项目的推广计划,包括推广内容、推广渠道和推广方式;2.加强对中医药服务项目的宣传,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和接受度;3.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项目,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支持。

3.4 中医药服务质量监督1.建立中医药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包括监督指标、监督方法和监督机构;2.加强对中医药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3.鼓励公众参与中医药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评估,提高服务透明度和公信力。

四、项目实施4.1 项目组织1.成立项目组织机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2.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的时间节点和工作内容。

4.2 资金投入1.确定项目的资金来源和投入比例;2.制定资金使用计划,确保项目资金的合理利用。

4.3 项目推进1.按照项目计划,推进各项工作的实施;2.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项目的进展。

4.4 项目评估1.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分析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项目实施策略,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培训指导方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培训指导方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培训指导方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培训指导方案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201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卫计生发〔2013〕26号)的要求,为指导各地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能力,特制订本指导方案。

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人员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管理能力,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医“治未病”和团队服务的理念,提高其提供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二、培训对象(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培训,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负责人。

(二)基层中医药服务团队培训,包括从事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医师、预防保健人员、注册护士和乡村医生。

(三)师资培训,包括省级师资和县级师资。

三、培训内容和学时安排(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培训1.主要培训内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其有关中医药政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关中医药内容概述、公共卫生的概念及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老年人及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2.培训时间:12学时。

(二)基层中医药服务团队培训1.主要培训内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其有关中医药政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设计思路及其有关中医药内容概述、公共卫生的概念及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老年人及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及技术规范,孕产妇、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2.培训时间:24学时。

(三)省级和县级师资培训中医药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分别参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和基层中医药服务团队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与培训时间执行。

四、培训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由县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或委托有能力承担培训工作的中医药院校、中医医院、行业协会(学会)等机构承担。

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方案

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方案

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方案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方案导言:近年来,人们对于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药科技的进步,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逐渐受到关注并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的工作方案,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评估和解析,并分享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一、项目概述1.1 项目目标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的目标是提供终身全面的中医药服务,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1.2 项目范围该项目主要面向全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内的居民群体,涵盖中医药预防、治疗和保健等方面。

1.3 项目内容项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药健康宣教和教育- 中医药疾病预防和早期筛查- 中医药治疗服务- 中医药保健服务- 中医药药品和器械供应二、项目评估2.1 深度评估基于深度评估标准,对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1.1 优势- 传统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理论和疗效。

- 中医药服务可提供多样化的预防、治疗和保健选择。

2.1.2 不足- 中医药服务在医保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尚不完善。

- 由于中医药学术体系的复杂性,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 中医药服务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尚未充分发挥其潜力。

2.2 广度评估基于广度评估标准,对中医药服务项目的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2.1 宣教和教育通过举办中医药健康宣教和教育活动,可以提升公众对中医药知识的了解和认知,促进大众健康。

2.2.2 疾病预防和早期筛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和早期筛查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保障。

2.2.3 治疗服务中医药治疗服务应在确保医学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规范和标准,并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2.2.4 保健服务中医药保健服务可以通过中草药、针灸、推拿等方式,促进人们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有关中医药工作计划5篇

有关中医药工作计划5篇

有关中医药工作计划5篇为全面贯彻执行国家《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和《0—6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全方位开展我镇0—6岁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确保20__年我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丰收,现结合我镇具体情况,制定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计划如下:一、加强领导,健全班子。

为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领导,医院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医院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分别负责对全镇上述两项工作的宣传、组织、管理、检查和指导,确保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

同时,组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技术指导小组,由中医科科长任组长、公共卫生科科长任副组长。

公共卫生科儿童保健医师和老年保健医师为工作责任人,医院服务团队成员和乡村医生直接参与各村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

通过完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制度,明确各个环节在健康管理服务工作中的职责,使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技术规范在我镇得到有效执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乃至整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发挥。

二、注重培训,提升能力。

医院将针对0—6岁儿童中医药保健指导、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穴位等五种调摄方法的运用等实用技术进行再学习和再培训,做到医院服务团队成员、全体乡村医生和全体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人人参加培训、人人考试过关、人人能够独立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使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成为低成本、易实施、疗效好、受欢迎的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

20__年,我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专题培训不少于4次,每次均按照有通知、有签到、有课件、有影像、有考试、有小结的要求进行,重在解决问题,决不流于形式。

同时,通过阅读专业书刊、参加上级培训和到村现场指导等方式方法,努力提升全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形式多样,开展健教。

协调老年保健、儿童保健和健康教育等诸多环节,充分利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现有平台和有效手段,将0—6岁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保健知识列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内容。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1根据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意见》和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版)》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通过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对城乡老年人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和伤害,逐步使老年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项目实施范围和人群在全省范围内65岁及以上常驻居民。

三、项目服务内容(一)严格执行国家项目相关规定。

按照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版)》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认真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各项工作。

(二)控制老年人健康管理技术培训。

对从事老年人健康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老年健康管理人员的培训,县(市、区)卫生部门要在3年内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老年健康管理技术人员应轮训一遍。

培训内容按卫生部《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进行。

(三)免费提供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及其流程。

按照卫生部《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确定老年人服务对象,每年免费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毫克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1.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

通过问诊及老年人健康状态自评了解其基本健康状况、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

2.体格检查。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3.辅助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

4.健康指导。

告知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健康指导。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2016年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计划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现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要求,依据国家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有关内容,结合我中心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通过实施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对辖区内老年人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和一般体格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提供中医健康状态评估,给予中医保健指导;同时普及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与方法,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和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及水平,使老年人普遍享有优质的中医健康指导服务;二、组织领导1、中心组织成立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有各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公共卫生科和医疗科为具体工作的执行科室,负责该项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技术服务指导;2、职责与任务公共卫生科负责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健康教育、资料印制和实施技术服务指导等;各医疗服务团队负责具体的执行、宣传、动员和老年人健康体检等工作,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提供上门服务,开展健康指导、随访等工作,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三、工作内容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中医健康状态评估和中医保健健康教育指导;1、每年对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包括血压、体重、皮肤、淋巴结、乳腺、心脏、肺部、腹部、四肢、关节等体格检查以及视力、听力和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每年检查1次随机血糖,血常规、尿常规、B超、心电图检查以及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并增加血脂、肝功、肾功检查,告知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2、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包括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情况;3、每年进行1次中医健康指导,运用中医体质辨识理论进行健康状态评估,根据不同体质和健康状态提供中医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指导内容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常用养生保健方法,包括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2、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要点;3、社区老年人常见病症的预防保健,如腰腿痛、失眠、便秘、健忘、耳鸣、尿频等;4、每年开展针对老年人的中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公众中医药健康咨询活动,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专栏,播放中医药音像资料,发放中医药宣传资料;5、将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将工作任务分解至各医疗服务团队,并与绩效挂钩,进行相应的奖励和处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2018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2018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2018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8.06.13•【文号】国卫基层发〔2018〕18号•【施行日期】2018.06.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做好2018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国卫基层发〔2018〕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财政厅局、中医药管理局:现就做好2018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抓好工作落实(一)明确工作任务目标。

2018年,各地要继续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12类项目(以下简称12类项目),在完成2017年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着力提高工作质量,不搞层层加码,杜绝弄虚作假,合理确定农村地区乡村两级任务分工,把各项任务抓实抓好。

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和健康素养促进两个项目具体工作部署另行通知。

(二)做好年度重点工作。

1.稳妥推进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试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经在贵州、云南2省开展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试点,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培训。

今年将选取积极性高、工作基础好的省份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各地要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培训,遴选工作基础好、信息化水平高的1—2个县(市、区)开展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试点工作,重点在医防融合服务模式、激励机制、健康教育方式、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请各地于6月30日前将本省(区、市)确定的试点县(市、区)名单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备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方案
【主题】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方案
【导言】
公共卫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医疗服务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制定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方案非常必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角度,探讨该工作方案的相关内容,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正文】
一、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方案的背景和意义
1.1 背景介绍
基本公共卫生中心作为我国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健康教育、疾病防控、医疗服务等重要职责。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特色医学,在基本公共卫生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

制定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方案成为助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强化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手段。

1.2 意义和目标
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方案的制定,可以规范和加强中医
药在基本公共卫生中的应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
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

具体目标包括:
- 提供中医药预防、治疗、康复等服务,促进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服务中的发展;
- 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 推动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设施和设备的发展;
- 加强与西医医疗服务的协同和互补,形成中西医药并重的综合医疗模式。

二、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方案的内容和重点
2.1 服务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 中医药基础理论和诊疗规范的培训与宣传;
- 中医药基本药物的供应与管理;
- 中医药传统疗法的推广与应用;
- 中医药与西医的协同诊疗;
- 中医药康复和健康保健服务。

2.2 重点任务
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方案的重点任务包括:
- 建立中医药服务项目的有效评估机制,推动中医药服务质量的提升;- 加强中医药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综合素质;
- 配备中医药诊疗设备和药品,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设施;- 推动中医药与西医医疗服务的协同发展,促进中西医药并重的综合治疗模式的落地;
-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个人观点】
个人认为,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基
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
面具有独特优势,更能够提供个性化、全人健康的服务。

中医药在基
本公共卫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可以
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综合素质,促
进中医药康复和健康保健服务的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
健康服务的需求。

【总结】
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方案的制定是推动中医药在基层医
疗服务中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加强中医药知识和技术的培训,配备
中医药诊疗设备和药品,推动中医药与西医医疗服务的协同发展等措施,可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发挥其独特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
个性化、全人健康的服务,是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方案
制定的价值所在。

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推动该方案的有效落地,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健康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