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真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含氮的物质,如:N2、NO2、NH3、NO、N2O3、N2O4、NaNO2、NH4NO3,则这八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A.4种B.5种C.6种D.7种2、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各3种:K+、OH﹣、C032﹣、Ba2+、H+、NO3﹣,则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有的3种离子是()2﹣A.K+、OH﹣、H+B.K+、OH﹣、C03﹣D.OH﹣、K+、Ba2+C.Ba2+、OH﹣、NO33、苏州盛产杨梅。

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l9Hl9N7O6。

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1B.t1℃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g C.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为b点,可以加适量溶剂D.分别将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均有晶体析出5、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是()A.对着干冷的玻璃吹气,玻璃上出现水雾B.寒冷冬天,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一层冰花C.夏天清晨,草上有很多露珠D.酥脆饼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6、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

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法 D.以上方法都可以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8、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生石灰9、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H2O B.NaHCO3C.Ca(OH)2D.H3BO32、小明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共中正确的是()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O、Fe2O3、FeSB.钙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由大到小:CaCl2、CaCO3、Ca(OH)2C.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NO3、NH3、NOD.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O2、N2、CO23、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属于同种元素 B.甲、乙、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丁中x=8 D.乙表示阴离子4、关于双氧水制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变 B.只有加入二氧化锰才能制得氧气C.液体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变大 D.氧元素全部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5、在光照条件下,AgNO3可分解为Ag、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X.取一定质量的AgNO3固体充分光照,测得反应后生成Ag、O2、X的质量分别为21.6g、mg、9.2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gNO3固体应密封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B.m=3.2C.X的化学式为NOD.该反应方程式中Ag与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26、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7、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B.铕的原子序数是63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CO密度比空气的大29、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10、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①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则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液体取1~2 mL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没有量筒时可用胶头滴管代替③打开试剂瓶后要把瓶塞正放在桌面上,右手心向着瓶签拿药瓶倒液体试剂④滴管吸满药液后,管口端要靠在试管壁上,使液体沿管壁流下⑤观察量筒里液体的体积,应把量筒举起,让视线与量筒的液面相平,再读出数值⑥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胶头A.①②③④⑤ B.③⑤⑥ C.②③⑥D.只有①⑥11、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九年级月考化学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定为国际化。

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2. 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煤燃烧B.刀生锈C. 菜腐烂D.水蒸发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生铁制成铁锅B.金刚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高能燃料4.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5.一位同学要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他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移,这时,他应该A.添加药品B.减少药品C.添加砝码D.移动游码6. 化学实验课上,可可同学练习用量筒量取液体。

他先将量筒放在平稳的实验桌上,而且保持面对刻度,在量筒中加入一些水后,他先是仰视液面,读到刻度数值为19ml,接着他倾出部分液体在烧杯内,又俯视液面,读到刻度数值为10ml。

请你来帮他算算,这位同学实际上往烧杯中倾出的液体体积为A.大于9mlB.小于9mlC.等于9mlD.无法判断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8.下列有关氮气的用途中,错误的是A.制氮肥B.直接做燃料C.做灯泡填充气D.做瓜果保护气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与解析)(范围:第1~3单元)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建造航母需要大量的金属钛,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B.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C.图中x的数值为10D.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2.物质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D.熔点、沸点3.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下列活动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①工业废水、废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②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③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

A.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②⑤D.①③④4.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实心球体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5.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〇”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6.近期我国科研人员用新方法制得了NaN 5·3H 2O 。

该化合物中含有N 5-等微粒。

已知N 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N 5-是一种单质B .1个-5N 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C .1个-5N 中共含有35个电子D .1个-5N 中共含有35个质子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⑤⑦③②①④⑥ B .①⑦③②⑤④⑥ C .⑦②③①④⑤⑥D .⑦③①②④⑥⑤8.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B .实验时红磷常常要过量C .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火后立刻打开弹簧夹9.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A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冒出B .锥形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 .长颈漏斗下端导管内有液柱上升D .注射器内有液体进入10.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很多。

9年级上册化学月考试卷(1-2单元)含答案

9年级上册化学月考试卷(1-2单元)含答案

2023秋九年级学情诊断化学试题(1-2单元)(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共60分钟)班级:姓名:总分:第I卷(选择题共2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燃放鞭炮B.矿石粉碎C.植物光合作用D.酒精燃烧2、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混合物B.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C.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D.氮气可以供给呼吸3、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收集H2B.读出液体体积C.铁丝在O2中燃烧D.吸取液体药品4、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的气体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5、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木炭+氧气二氧化碳B.铝+氧气氧化铝C.石蜡+氧气水+ 二氧化碳D.氧化汞汞+ 氧气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氧气液氧B.冰水混合物矿泉水C.汽水河水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7、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8 g(1克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 )A.9.2 g B.9.8g C.10.8g D.10.2g选择题答题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二、填空题(本答题包括6小题,共32分)8.(4分)氯气具有以下性质:①在常温下是黄绿色的气体;②标准状况下,它的密度是3.14g/cm3;③能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具有漂白作用的次氯酸;④有刺激性气味;⑤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大多数的金属直接发生化合反应。

在①~⑤中,属于氯气物理性质的有___________;属于氯气化学性质的_____________ 9、(4分)从①氮气、②氧气、③氖气、④二氧化碳中,选择符合下列题意的填空:(填序号(1)太空飞行人员需要携带的气体是________。

2024-2025学年苏人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254

2024-2025学年苏人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254

2024-2025学年苏人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25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不变,但在化学过程中参加了反应,生成易分解的中间产物,中间产物分解时,又生成了催化剂本身.已知A、B、C三种不同的物质,将它们混合后发生的两步反应为A+C→AC,B+AC→A+BC.试推断该反应的催化剂是()A. AB. BC. CD. BC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 新鲜空气B. 二氧化碳C. 矿泉水D. 澄清石灰水3、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rm{.}<]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rm{(}<][rm{)}<]A.B.C.D.4、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小明同学在家中建立了小小化学实验室,他收集了许多物质,其中有:①纯碱;②生石灰;③熟石灰;④铁矿石;⑤铜;⑥石墨;⑦氧化铁.对上述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 属于混合物的有④B. 属于单质的有⑤⑥C. 属于碱的有①③D. 属于氧化物的有②⑦5、欲鉴别澄清石灰水、盐酸和蒸馏水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现有:①碳酸钠溶液②紫色石蕊试液③无色酚酞试液,只用一种试剂一次性可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A. 只有①B. 只有②C. ①或②D. ①或③6、某含铁化合物的溶液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功能,其化学式为Na2FeO3,该化合物的物质类别属于()A. 酸B. 碱C. 盐D. 氧化物7、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B.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的气体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一种红色固体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3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D. 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9、用右图所示装置电解水,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对有关现象和结论描述正确的是()A. 乙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燃烧B. 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C. 实验时可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D.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10、2004年,美国科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tāng)的说法正确的是()A. 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SO2B. 相同条件下硫化羰的密度比空气小C. 硫化羰的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但不可用作灭火剂D. 硫化羰是CO和S组成的一种混合物11、乳浊液、溶液之间的相同点是,不同点是.()A. 纯净物B. 混合物C. 是否均一、稳定D. 会变色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中,原子中的任何粒子数都不会改变B. 置换反应、还原反应都有单质生成C. 单质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D. 一种元素不可能形成化合物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3、实验室配制氯化铵[rm{(NH_{4}Cl)}<]溶液不能使用硬水,因硬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_ [rm{.}<]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rm{(1)}<]曲线上[rm{P}<]点表示[rm{(}<]选填序号[rm{)}<]: ______ .[rm{①t℃}<]时,[rm{100g}<]水中溶解了氯化铵[rm{a}<] [rm{g}<][rm{②t℃}<]时,[rm{100g}<]溶液中含有氯化铵[rm{a}<] [rm{g}<][rm{③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氯化铵[rm{a}<] [rm{g}<][rm{④t℃}<]时,[rm{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氯化铵[rm{a}<] [rm{g}<][rm{(2)}<]用[rm{pH}<]试纸测试无色氯化铵溶液,测得[rm{pH < 7}<],则氯化铵溶液显______ 性;若向该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则溶液显示 ______ 色[rm{.}<][rm{(3)t℃}<]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 .14、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相应的空格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附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3、已知某酒精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则此酒精溶液中酒精(C2H5OH)的质量分数为()A.23% B.36% C.46% D.54%4、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NaOH(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B.CO(CO2):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C.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D.MgSO4(Na2SO4):溶解,过滤5、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6、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6 B.27 C.44 D.568、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9、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NO3、NaCl、KNO3、(NH4)2SO4B.H2SO4、HCl、AgNO3、Na2SO4C.KMnO4、CuCl2、Fe2(SO4)3、NaNO3D.K2SO4、NaCl、K2CO3、NaOH10、《吕氏春秋》记载“金(即铜单质)柔锡(即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即坚硬)”。

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2、与碳元素一样,氢元素也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依次称为氕[pie].M[dao]>氚[chudn],分别用符号H、D、T表示,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依次为0、1、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氕、氘、氚三种原子核外均只有一个电子B.一个氘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氕原子质量的2倍C.氕、氘、氚三种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D.化学式为HD的物质属于化合物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4、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5、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A.l.lgB.2.2C.4.4gD.5g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真题)(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 分,共40分)1、不使用其它试剂,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反应将物质区别开(提供的物质可重复使用),也是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

F 面四组物质利用上述方法可鉴别开的是3、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4、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Ca (OH )+2HC1二CaCl+2HO222C.NaCO+2HCl=2NaCl+HO+COt)B. 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 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 B. FeO+6HCl=2FeCl+3HO2332D.Ca(OH)+CO=CaCOI+HOA . C . 2、HSO 、NaSO 、BaCl 、FeCl 242423 NaCO 、HNO 、NaNO 、BaCl 23332 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 B.BaCl 、HCl 、NaNO 、AgNO 233 D.HSO 、NaOH 、MgCl 、Ba(NO) 24.一 不正确的是(A .Q拉注射器活塞, 检查气密性 石气体D.足里白琏电阻过5、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吸附B.沉降C.过滤D.蒸馏6、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各3种:K+、OH-、C032-、Ba2+、H+、NO3-,则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有的3种离子是()A. K +、OH -、H +B.K +、OH -、C02-3C. Ba 2+、OH -、NO -D.OH -、K +、Ba 2+37、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A. 分子的质量变大B.分子的体积变小 C.分子的数目减少D.分子的间隙变小8、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9、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

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 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

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B. 乌头碱分子中C 、H 原子个数比为34:47C. 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 和HO22D. 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10、如图所示,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闭合电源开关后利用电阻丝放热引燃 白磷。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前倾斜U 型管,若管内液体始终水平,则装置气密性良好B. 白磷燃烧时,可观察到右侧管内液面降低C. 装置未冷却时,左侧管内液面始终低于1刻度处铜丝D. 若电阻丝本身消耗氧气生成某种固体,则实验结果偏大 11、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生活中节约用水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12、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

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尿素[CO(NH)]属于复合肥料22B. 大量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C.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D. 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硫酸钾等钾肥1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CO 与Fe2O3的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B. 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 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C. NaOH 溶液应改为Ca(OH)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 气体22D. 反应后的固体是Fe 和FeO 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23Fe14、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Ab(SO4—溶-液 丙氧钠液氢化濬铝丝 「打庭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D.实验甲中的CuSO改为CuCl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4215、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B.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16、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17、市场上有些不法分子用外表酷似黄金的黄铜(铜锌合金)冒充黄金销售,以牟取暴利,下列做法不能鉴别其真伪的是()A.测量密度B.加入稀盐酸C.在酒精灯上加热D.观察颜色18、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Y>ZB.Z>X>YC.X>Z>YD.Y>X>Z19、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20、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 (填“酸性”或 c.z 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2) _________________ 高温煅烧石灰石;(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2、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碱性”)。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填孔穴序号,下同)。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

(4) 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3、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

(1) 从江河等水源取出的水经静置、沉淀、等操作除去水中不溶性杂 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性,除去异味;(2) 可用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 的硬度。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图所示8个实验。

石灰水稀盐醱水氢氧化钠诸澱稀硫釀碳酸钾滚液已知:NaCO+CaClCaCOI+2NaCl2323(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变为无 色。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3)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 后有气泡出现。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CO 溶液,无明显23现象。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原无色溶 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

(1)选择装置A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你认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改进后维续实验,将收集的氧气直接完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统的。

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稀盐釀一紫色石F CQ O J OCO^NaiCOj 蕊试酒濬液无色酚稀N^COj 澄清酎滚浹盐落掖石灰水CC h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ED(填序号)(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该装置与E装置组合来收集氧气,检验其中是否集满氧气的方法是。

(3)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在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D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4)常温常压下,氨气(N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3小,极易溶于水,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等领域。

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应选择上图中的(填序号,下同),则该气体不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若用装置F收集NH,气体应从(填3“a”或“b”)端导入。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小娟想测定Cu-Zn合金和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了一瓶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她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合金是合金。

(2)小娟取该合金的粉末32.5g与足量的该盐酸充分反应后,经测定产生了0.4g气体,请你帮助她计算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

2、取含杂质的硫酸镁样品7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沉淀和71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计算:(1)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2)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3)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计算结果精确至0.1)。

)D •稀有气体七、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 分,共40分)1、C2、B3、A4、A5、D6、B7、D8、B9、C10、C11、B12、C13、D14、D15、C16、C17、D18、B19、D20、D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3NaHCO +HCl=NaCl3+HO +CO €22点燃1、C+0CO22CaCO高温CaO+CO €2311/102力口热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试管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C2、碱性2、532NaOH+HSO=NaSO+2HO242423、过滤吸附肥皂水煮沸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FeO+6HCl=2FeCl+3HO 稀盐酸或稀硫酸无色酚酞溶液2332 NaCO+Ca(OH)二CaCOI+2NaOHNaCO+2HCl=2NaCl+HO+COfNaCO 、 2323232223NaCl 或只有NaClA KMnO 一KMnO €MnO €O 42422MnO HOHO+O (2222)B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ACACa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铜锌(2)60%2、(1)6g (2)5.9%(3)64.1mL七、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1、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