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种鸡生产性能的关键措施

合集下载

提高种禽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受精率和孵化率

提高种禽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受精率和孵化率
2 关 注 温 度 对 鸡 群 产 蛩 的 影 响 。 确 处 理 保 温 和 正 通 风 的 矛 盾
Hale Waihona Puke 蛋鸡 在 一 个产 蛋 周 期 ( 9 7 1  ̄ 2周 龄 ) 的生 产水
平决 定 于 其产 蛋 高峰 所处 的季节 ,一 般 立春 前 后
上产 蛋 高 峰 的鸡群 比立夏 前后 上 高峰 的 鸡群 平 均 饲养 日产 蛋数 要 多 5 8枚 。  ̄ 春季 气温 开始 回升 , 鸡 的生 理 机 能 日益 旺盛 ,各种 病 菌 易繁 殖并 侵 害鸡 体 。因此 , 须注 意鸡 的 防疫 和保健 工 作 。 必
的来 源 。
1 提 高 种 蛋 受 精 率 的 途 径
1 人 工输 精 质 量 是 提 高种 蛋 受精 率 的 技 术 关 . 3
键 人 工输 精 员应 有 丰 富 的人工 输精 知识 及 相关
种 蛋受 精率 的高低 是 决 定 家禽 繁 殖 速度 的关 键 , 直接 影 响种 禽场 的信 誉 和经 济效 益 。 也 在种 禽
11 加 强 种 禽 的 饲 养 管理 是 提 高种 蛋 受精 率 的 .
基 础 种 禽 的饲 养 管理 除采 取 一般 家禽 的饲 养 管 理措 施 外 , 还应 特 别加 强 以下几 方 面 的管理 工作 。
111 适 时 科 学 地 选 择 、 育 、 立 优 良 种 禽 群 , .. 培 建 且公 母 比例要 适 当 。
种禽 的饲养管 理人 员和授 精员 应相对 固定 , 有严 并
113 加 强 运动 , 强 种禽体 质 。 育成 种禽 后期 .. 增 在
最 好单 笼 隔离 饲 养 , 止斗 架损 伤或 其 它损伤 。 防 11 .. 种 禽 不宜 强 制换 羽 ,以免影 响其使 用 年 限 4

提高蛋种鸡产蛋率的关键措施

提高蛋种鸡产蛋率的关键措施
选择合适的疫苗
选择质量可靠、安全有效的疫苗,确保疫苗能够提供足够的保护 力。
严格执行免疫计划
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确保每只鸡都能够接种到疫苗,避免漏 免或重复接种。
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
制定健康检查计划
定期对鸡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观察鸡的精神状态 、采食量和排泄情况等。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一旦发现鸡只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 治疗或隔离,防止疾病扩散。
保持鸡舍的卫生
定期清洁鸡舍
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垃圾,保持鸡 舍干燥和卫生,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
VS
消毒措施
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可使用适当的消毒 剂,以杀灭病原微生物,预防疾病的发生 。
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
定期检查鸡的精神状态
观察鸡的精神状态,如食欲、活动力、叫声 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建立安静环境
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隔音材料和设备,如隔音板、隔音门等,以 建立安静的环境,促进蛋种鸡的生产和健康。
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鸡舍的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以减少噪音 来源。
减少应激反应
减少运输和转栏
01
尽量减少蛋种鸡的运输和转栏次数,以减少应激反应和生产性
能的下降。
提供适宜的饲料和水
秋季补光
秋季昼短夜长,蛋种鸡开始进入繁 殖季节,适当补充光照可促进蛋种 鸡的产蛋。
控制繁殖鸡的体重
01
02
03
保持适宜体重
保持繁殖鸡的适宜体重, 有利于提高产蛋率和种蛋 质量。
定期称重
定期对繁殖鸡进行称重, 了解体重变化,以便及时 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 。
避免过肥或过瘦
避免繁殖鸡过肥或过瘦, 保持适当的体脂比例,以 利于繁殖性能的发挥。

红腹锦鸡的高效养殖技术

红腹锦鸡的高效养殖技术

红腹锦鸡的高效养殖技术引言红腹锦鸡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家禽,其肉质鲜美、产蛋量高,已经成为养殖户和农业企业的重要养殖项目之一。

为了提高红腹锦鸡的养殖效益和生产性能,养殖户需要掌握一定的高效养殖技术。

本文将介绍红腹锦鸡的高效养殖技术,帮助养殖户充分了解该品种的养殖技巧和管理要点。

养殖环境的优化温度控制红腹锦鸡对温度较为敏感,宜在15-25摄氏度范围内养殖。

养殖场要合理布置保温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温度适宜。

光照管理红腹锦鸡对光照的需求较高,适宜的光照能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建议使用适宜强度和周期的光源,保证鸡舍光照均匀,有利于红腹锦鸡的生产产蛋。

空气质量管理保持鸡舍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是保证红腹锦鸡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建议定期清理鸡舍,保持通风良好,防止空气污染和病菌传播。

饲养管理技巧饲料配方合理的饲料配方是红腹锦鸡高效养殖的关键。

根据红腹锦鸡的生长阶段和需要,科学配制营养均衡的饲料,包括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钙质等营养元素,以满足红腹锦鸡的营养需求。

餐饮管理定时定量喂养是红腹锦鸡高效养殖的重要管理要点之一。

养殖户需根据红腹锦鸡的生长需求,合理制定喂养计划,并严格控制每顿饲料的用量,防止过度饲喂或供应不足。

水源管理优质的饮用水对红腹锦鸡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养殖户应确保提供干净卫生的饮水设备,并定期清洗和更换水源,以保持水质的清洁和新鲜。

定期预防接种红腹锦鸡易受传染病的侵袭,养殖户应积极开展疫苗接种和防疫工作。

定期预防接种可以有效保护红腹锦鸡免受疾病的影响,提高养殖效益。

生长性能的提高种鸡的选育选择优质的种鸡是提高红腹锦鸡生长性能的关键。

养殖户要注重挑选优良品种的种鸡,确保其遗传潜力和生产性能,以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

生长速度的提升合理控制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喂养管理,可以促进红腹锦鸡的生长速度。

养殖户应根据红腹锦鸡的生长发育特点,精确计划饲喂方案,以确保红腹锦鸡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符合预期。

养鸡控料的正确方法

养鸡控料的正确方法

养鸡控料的正确方法
养鸡控料是指通过合理的饲料配比和饲喂管理,控制鸡的体重和生产性能,提高养殖效益。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选择合适的饲料: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品种和生产性能,选择适合的饲料。

一般来说,育雏期应选择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生长期应选择低蛋白、高能量的饲料;产蛋期应选择高蛋白质、适量能量的饲料。

2. 合理配比饲料:根据鸡的生长需求,合理搭配各种饲料。

可以参考饲料厂家推荐的配方,也可以请教专业人士。

注意不要过度依赖某种饲料,以免造成营养不均衡。

3. 定时定量饲喂: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生产性能,制定合理的饲喂计划。

一般分为每天饲喂几次,每次饲喂多少量。

定时定量饲喂有助于鸡的消化吸收,减少饲料浪费。

4. 观察鸡的生长情况:定期观察鸡的生长情况,如体重、羽毛、精神状态等。

如果发现异常,及时调整饲料配比和饲喂量。

5. 添加适量添加剂:根据鸡的生长需求,适当添加一些添加剂,如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

这些添加剂可以提高鸡的生产性能,促进生长发育。

6. 保持饲料新鲜:饲料容易受潮、变质,影响鸡的消化吸收。

因此,要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确保饲料新鲜。

同时,要将饲料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浸湿。

7. 做好疫病防控:疫病是影响养鸡效益的重要因素。

要做好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等工作,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

种鸡生产管理的关注点

种鸡生产管理的关注点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9 — 1 8 )
度变化 , 有效处理好夏季 的防暑降温和冬季的防寒保暖 ,
稿件信箱} 1 m 剐曼
白云牧 港 : 传 承名 古 中 医 。 倡 导 无抗 养殖
: c o n r
南 兽座 纛
2 0 1 3 年 ( 第 3 4 卷 ) 第 t 0。 杨书 锋
( 1 . 新郑市畜牧局 , 河南 新郑 4 5 1 1 0 0 ; 2 . 荥阳市畜牧局 )
中 图分 类号 : ¥ 8 3 1 . 4 文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4 — 5 0 9 0 2 0 1 3 1 0 — 0 0 4 3 一 O 1
种鸡 生 产性 能 的发挥 是鸡 群 对生 活环 境 、 管理 、 饲料 、
防疫综合作用 的体现。一般情况下, 当时的生产管理措施 对鸡群的影响不会立即表现出来 , 所 以在饲养管理的过程 中必须把关 注点前移 , 关注影响指标的关键因素。 蛋种鸡饲养管理关注点的前移, 可以提高蛋种鸡 的饲 养管理水平 , 保证鸡群发挥 良好的生产性能 , 提高蛋种鸡 企 业 的经 济效 益 , 从 而促 进 蛋 种 鸡养 殖 业 的发 展 , 实 现养 殖业的规模化 、 集约化和现代化。 把握好季节交替变化时造成的温差过大所带来的应激。
对 于 管 理 中无 法 避 免 的 应 激 因素 , 如转群 、 投药、 免
4 抗体 的形成
抗体的形成受疫苗种类 、 质量 、 免疫时机 、 方法及鸡只 体质 、 环境 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因此 , 一定要根据实际的
生产 情况 、 鸡 群健 康 状况 和外 环境 来制 订免 疫计 划 。 同时
他 指标 的 日常 管理 关注 点 。

养鸡十五种新方法

养鸡十五种新方法

养鸡十五种新方法养鸡是许多农户和农场的常见养殖方式之一、然而,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养鸡的方法也随之变得多样化和高效化。

本文将介绍十五种新的养鸡方法,以帮助农户和农场主们提高养鸡效益。

1.自动化鸡舍:通过利用现代技术,如自动投食机和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现鸡舍的自动化管理,减少人工成本和提高养鸡效率。

2.循环排泄系统:将鸡粪作为肥料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养鸡场的可持续性。

3.鸡舍通风系统:安装专业的通风设备,确保鸡舍内部空气流通,保持鸡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4.室内养殖:采用封闭式环境养殖,控制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提高鸡只的生长速度和产蛋率。

5.饲料增效剂:添加适量的饲料增效剂,如酶制剂和益生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

6.光照管理:通过调节光照时间和强度,控制鸡只的生理周期,提高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7.智能喂食系统:利用智能技术,根据鸡只的饥饿程度和营养需求,精确投放饲料,减少浪费,并提高鸡只的免疫力。

8.活动自由度提高:给予鸡只更多的空间和活动自由度,减少鸡只的压力,提高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

9.粪污处理设备:安装专业的粪污处理设备,将鸡粪进行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0.废弃物利用:将农作物秸秆、剩余果皮等废弃物利用为鸡舍内的饲料或床垫,减少饲料成本,并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

11.生物安全控制:加强鸡舍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和清理,控制外部病原体的侵入,确保鸡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12.水源优化:确保饮水系统的稳定和清洁,提供足够的水源,满足鸡只的饮水需求。

13.种鸡改良:选用优质的种鸡,进行选育和改良,提高鸡只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

14.生态养殖: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度。

15.精细管理:加强养鸡场的管理和监控,对每只鸡进行精确记录和跟踪,及时调整管理策略,提高养鸡效益。

以上是养鸡的十五种新方法。

提高肉用种鸡生产性能的主要技术措施

提高肉用种鸡生产性能的主要技术措施
产蛋率和种 蛋的品质。如 果喂料量、 白质 、 蛋 能量不够就达 不到 产蛋高 峰的要求 , 若给料过 多, 虽然蛋重增加 , 但合 格率降低 , 产
为 2 0 ~2 0 卡 / 8 0 90大 公斤 ,但 主要 还 是 依 据 种 鸡 产 蛋 率和 体 重 而 决定 。
2 产蛋 高峰前后料量 的增减
当种鸡达 2 ~3 4 l周龄 时, 蛋量急剧上升 , 产 体重也在增加 ,
此 时限制给食量 比较 难以掌握 ,因为控制不 当将会直接 影响到
加 料量 。
1 严格控制体重 , 执行 限制饲喂
能否控 制好种鸡 的体 重是养好 肉用种鸡 的关键 ,因此限制 喂料是 肉用种鸡 饲养 管理技术 上一个很 重要的 内容 ,它不 仅影
() 4 随着季节 、 气温 的变化 , 当调 整 日粮 中蛋 白质和 代谢 适
能的含量。夏季气温高 , 的采食量 必然会减 少 , 鸡 为了满足生长
() 7 限饲时一定要保证每只鸡有足够 的采 食和饮水位置 , 否 则会 出现 抢食、 饥饱不均 、 发育不齐 、 鸡群 整齐度差的现象 , 从而 影响整个鸡群的生产性能。
限制饲喂多采用隔日喂料法和一周停 喂二 日法。 一般在 6 ~
1 6周 龄 采取 隔 日饲 喂 , 6 3周龄 用一 周停 喂 二 日法 。这 时 除 1 ~2
决定 。公 母 分 饲 可 保证 母 鸡 更 好 的发 育 。
() 5 各单元鸡群的数量一定要准确 , 严格 防止 鸡只来回窜圈 现 象, 确保 投料准确 。
() 6 限制饲养时注意鸡群的健康状态 , 如鸡群 患病 或接 种疫 苗等 , 应临时 恢复 自由采食 , 个别病 弱鸡要挑 出单养或淘汰。
夏 季多 , 白质可能超过需要 , 蛋 因此可在 日粮 中减 少一些粗 蛋 白

提高肉用种公鸡生产性能的管理措施

提高肉用种公鸡生产性能的管理措施
水 平 的饲料 。 1 缩小 母鸡 饲 槽 格 栅 间距 , 止 公 鸡 采食 母 鸡 ) 防
饲 料 。利用 公鸡 头 部 比母 鸡 大 的特 点 , 当缩 小 母 适 鸡 饲槽 格栅 的间距 至宽 5 0c 高 6 4c 左右 , . m、 . m 就
1 肉用 种 鸡 传 统 饲 养 模 式
生 产是 非 常 不 利 的 。有 研 究 证 明 , 喂 1 . 6 蛋 必 须为 公鸡 提供 足 够 的 采 食槽 位 , 饲 14 以达 到 全部 公 鸡
白质水 平饲 料 的公 鸡 , 比饲 喂 1 . O 蛋 白质 水 平 同时采 食 、 5 6 避免 “ 弱食 强 吃” 目的 。 的 的公鸡 , 蛋孵 化率 提 高约 2 5 。 种 .0
统饲养 模 式更 多 的是 为 了适 应 母 鸡 的需 要 , 以控 制 利 用母 鸡体 型 比公 鸡 矮 小 的特 点 , 当提 高 公 鸡 饲 适 其体 重 和产蛋 率 , 而公 鸡则 会造 成超 重 和脚 、 部疾 槽 至 比母鸡 饲 槽高 4 m 左 右 的高 度 , 可 以实 现 腿 5c 就 病多发。 生 产期 的 肉用 种公 鸡 对 蛋 白质 的需 求 ( I ~ I 公 鸡正 常采 食 、 母鸡 采食 不 到公 鸡饲料 。

低” 式平 养实 际 是地 面厚 垫 料 式 平 养 和 高 床 漏 缝 需 要采 取一 定 的措施 , 以保证 公 、 鸡都 能保 持 最佳 母
地板 式 平养 的结 合 。传 统 饲 养 模 式 是公 、 鸡 不 分 生 产状 态 。但是 , 母 肉用种鸡 的平养模 式 却是 要求 公 、 饲, 公鸡 按 1: ~8的 比例 混于母 鸡 群 中 , 6 同槽采 食 母鸡混群饲养、 自然交 配, 因此 , 在饲养管理措施上 相 同营 养水 平 的 饲 料 。现 代 饲 养 模 式 则 与 之 相 反 , 就 必须 作 出必要 的调 整 。 公 、 鸡分 饲 , 别 供应 适 宜其 生理 特点 的不 同营养 母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种鸡生产性能的关键措施
作者:杨娟
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年第6期
通过分析影响种鸡生产性能的各种因素,按照科学的方法,采取相应措施,注重日常种鸡
养殖的每一个细节避免产生影响鸡群健康的各种应激因素,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种鸡的生产性能。

1 影响种鸡产蛋率的因素
(1)疾病因素。

细菌性疾病。

鸡在产蛋过程中出现大肠杆菌病、白痢、鼻炎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主要是因为没有做好消毒工作和搞好环境卫生,使鸡舍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超标。


染性疾病,主要有鸡新城疫、减蛋综合症、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禽流感、鸡痘、鸡肿头综合症和传染性脑脊髓炎等。

免疫因素包括接种疫苗不到位、免疫抗体水平低、发生相
应的非典型性传染病,以及诱发细菌病等。

因此,做好传染性疾病的免疫是养好种鸡的基础。

(2)应激因素。

产蛋鸡适宜的温度为15~28℃,鸡舍温度低于15℃或高于28℃鸡就会产
生应激而影响产蛋。

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和防寒保暧工作,另外给鸡群多补充维生素。

光照的
影响。

鸡体已成熟但没有及时加光,鸡群推迟产蛋;光照时间增加过快,恒定后突然减少,白
天有时天气阴暗,光线不足,不开灯等都会使鸡产生应激而影响产蛋。

其他方面的应激还有随
意减料,不按时喂料;不按时授精,授精人员不固定;免疫接种时粗鲁捉鸡,插针不正确;消毒、铲鸡粪不避开每天的产蛋高峰时间;鸡群被鼠、猫、狗惊吓,产生应激而减少产蛋。

(3)喂料量的影响。

首先是没有合理地控制喂料量,特别是前期鸡体未成熟阶段盲目限料造成鸡体质损伤。

其次是不考虑鸡只为何食欲减少,见有剩料就马上减料。

再次是产蛋量未趋
于正常下降,即突然减料。

(4)日常工作不到位。

不定期做、少做或不做各项消毒工作,包括带鸡消毒、环境消毒和饮水消毒;水箱、水缸、水管不定期清洗,饮水不卫生,有时饮水器不出水或漏水、料槽被滴
湿而发臭;不定期或不及时铲鸡粪,氨气浓度超标引起鸡群发病或产生应激;没有定期喂砂,
影响鸡的消化能力和采食量,从而影响产蛋;没有定期投喂维生素、钙等保健品补充鸡体额外
所需;免疫不及时,产蛋较多时接种疫苗,接种后导致产蛋量下降。

2 影响种鸡受精率的因素
(1)疾病因素。

无论哪种疾病都会影响种鸡的受精率,如母鸡拉稀、肠炎、输卵管炎及白痢等,应当每月用药预防1次。

为了预防公鸡拉稀和出现睾丸炎等,每月要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或其他抗生素1次。

(2)其他因素。

采精用具不消毒,采精时受到毛屑、粪、尿的污染。

精液使用时间过久,一般采出的精液要在20分钟内用完。

操作不正确,插管方向不对,深度不够,正确深度为
2~3cm。

输精量不够,正常用量为0.025~0.05mL/羽。

喷雾降温或做带鸡消毒时没有捡蛋就喷雾,淋湿种蛋。

装蛋时振动大,运输过程中车辆晃动,使卵黄、蛋白系膜脱离、受损。

在保存温度
不合适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孵化。

3 提高种鸡生产性能的关键措施
(1)安全净化。

人员每天进舍都要淋浴,换上消毒好的工作衣帽。

进舍时不要携带任何无关物品,并经过脚踏盆消毒或换鞋。

脚踏盆里的消毒液要及时更换。

工作服不准穿出生产区,
并定期清洗消毒。

设备、车辆等进舍前应彻底消毒。

设备使用前要用福尔马林、酒精或紫外线
灯消毒处理。

尽量避免鸡舍之间的物品交换。

鸡场大门处要设立车辆消毒池,池长为车轮周长
的1~2倍,每周更换3次消毒液。

对场区环境定期消毒。

消毒是为了杀灭、隔绝或减少病原微
生物,以降低鸡群感染疾病的几率,间接增强鸡群的免疫力。

制定敌害防治计划。

敌害如蚊蝇
和老鼠,常携带病原,容易引发疾病。

场区内要求无杂草、无垃圾。

带鸡消毒在国内很流行,
但是目前没有科学依据证明它的有效性。

喷雾消毒时若雾滴较小,鸡只吸入后容易患病;反之
雾滴较大,会造成垫料潮湿。

做好疾病净化。

空舍的目的是清除鸡舍内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
播链。

肉鸡舍一般空闲14天、父母代鸡舍空闲1个月、祖代鸡舍空闲2个月。

空舍期间将设备转移到舍外进行清洗,舍内由里到外、由上到下进行清洗。

对清洗鸡舍的污水要处理好,防止
其返流回鸡舍内。

鸡舍设备安装调试好后,应选用福尔马林等消毒药物进行消毒。

(2)免疫接种。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免疫接种是使鸡群在疾病易感期间产生抵抗力,同时诱导产生免疫记忆的最佳方法。

选用的疫苗一定来自正规厂家,
不能贪便宜使用低劣疫苗。

考虑母源抗体的影响。

母源抗体可以抵抗疾病的传染,但也能妨碍
免疫应答反应。

对雏鸡最好能测定其母源抗体水平,以确定首免日龄。

疫苗接种时要选择合适
的途径,并确保疫苗均匀分配和准确注入机体。

如皮下或肌肉注射疫苗时,要保证注射部位准确。

点眼接种时疫苗要保证流入泪管,滴鼻接种时要保证疫苗通过鼻孔流进喉头,进而进入呼
吸道。

肉种鸡产蛋期气雾免疫时要控制好雾滴大小,喷雾前后几天应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当
抗菌药。

疫苗的保存。

不同的疫苗保存条件不同。

应严格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书进行保存和使用。

常用的弱毒活疫苗要冷冻保存,灭活疫苗要4℃冷藏保存,细胞苗要在液氮中保存。

(3)加强饲养管理。

根据鸡群的不同发育阶段提供营养充足、均衡的全价配合饲料。

在收购、配制、储藏和运输饲料等环节中要防止污染、霉败变质和虫蛀等情况发生。

防止抗营养因
子的摄入,从而增加鸡只的体质和抗病能力,保证鸡群的正常生长发育。

控制合理的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合理才能保证鸡群在生长过程中获得足够的活动场地。

提供适宜的料位、水位,使鸡
群采食到充足的营养和获得足量新鲜的饮水。

提供舒适的环境条件。

温度或湿度过高或过低都
会导致鸡群呼吸道黏膜屏障机能受到破坏,从而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要保持鸡舍内适宜的
温湿度,及时补充新鲜空气。

当通风与保温出现矛盾时,以优先考虑通风为原则,保证舍内空
气质量,减少有害气体、尘埃和细菌的含量,这是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的首要条件。

减少应激
可有效保护鸡只的免疫功能,这是日常管理和生物安全控制的重要目标。

生产中应尽量减少应激,在转群、断喙和免疫前,要把饲料中电解多维的用量增加到平常的2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