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生产工艺
印染工艺流程

印染工艺流程印染工艺是一门古老而又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技术。
它是通过将颜色或图案印在织物上,从而实现对织物的装饰和美化。
印染工艺流程包括设计、准备、印刷、染色和定型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印染工艺的流程。
首先,设计是印染工艺的第一步。
设计师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趋势,设计出符合时尚潮流和市场需求的图案。
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工艺的成功与否,因此设计环节非常重要。
接下来是准备工作。
在准备工作中,需要准备好印花所需要的颜料、助剂、印花机械设备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待印染的织物,对织物进行清洁和处理,以确保印染效果的质量。
然后是印刷环节。
印花机械设备将设计好的图案印在待印染的织物上,印花机械设备的精准度和稳定性对印花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印花完成后,需要对印花进行定型处理,以固定颜料和图案。
紧接着是染色环节。
染色是指将织物进行染色处理,使其呈现出设计师设计的颜色。
染色工艺需要严格控制时间、温度和染料的浓度,以确保染色效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最后是定型环节。
定型是指对印花和染色后的织物进行烘干、热压等处理,使其具有耐洗、耐晒、不褪色等特性。
定型工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织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印染工艺流程包括设计、准备、印刷、染色和定型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印染效果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印染工艺还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时尚的变化。
希望通过不断努力,印染工艺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印染的工艺流程

1) 原布准备: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
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
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
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
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烧毛: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3) 退浆: 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
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
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
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4)煮练:棉纤维生长时,有天然杂质(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等)一起伴生。
棉织物经退浆后,大部分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还有少量的浆料以及大部分天然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这些杂质的存在,使绵织布的布面较黄,渗透性差。
同时,由于有棉籽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棉布的外观质量。
故需要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
煮练是利用烧碱和其他煮练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5)漂白: 棉织物经煮练后,由于纤维上还有天然色素存在,其外观不够洁白,用以染色或印花,会影响色泽的鲜艳度。
印染生产主要工艺流程

印染生产主要工艺流程印染生产是指将花纹或图案印刷到织物或其他材料上的过程。
它是纺织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以其丰富多样的工艺和效果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以下是印染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
1.设计:印染生产的第一步是设计。
设计师根据市场需求和时尚趋势,创作出各种花纹和图案。
设计可以手绘或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设计的目的是使织物有吸引力和独特性。
2.印花版制作:印花版是印染生产的重要工具。
设计师利用电脑软件将设计图转换成印花版的图像。
然后,印花版制造工厂使用激光刻板机将图像刻在木质版或镍质版上。
制作完成后,印花版将用于印刷。
3.酸洗或碱洗:印染织物在印刷之前需要进行酸洗或碱洗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渍。
酸洗用于处理棉织品,而碱洗用于处理丝绸和羊毛等其他类型的织物。
4.染色:染色是给织物上色的过程。
根据设计要求和染料特性,制定染色配方。
然后,织物在染缸中进行染色,直到达到所需的颜色深度。
染色主要有分散染料、酸性染料和还原染料等多个类型。
5.印花:在织物上印刷花纹或图案是印染生产的核心步骤。
首先,将制作好的印花版放在印刷机的印刷滚筒上。
然后,将染料或浆料放入印花机的印刷滚筒上。
织物通过印花机时,印花版上的花纹将通过滚筒将染料印在织物上。
6.固色:固色是确保印刷花纹在织物上牢固不褪色的过程。
一般的固色方法有热固色和化学固色。
热固色是通过将印刷后的织物放入高温下进行固色。
化学固色是使用化学品处理织物,以确保染料在织物上的附着性和耐洗性。
7.烘干和熨烫:印刷完成后,织物需要进行烘干来去除多余的水分。
然后,对织物进行熨烫,使其平整,便于包装和销售。
8.包装和检验:最后,印刷好的织物要进行包装,并进行质量检验。
包装通常采用卷放或折叠的方式进行。
检验员会仔细检查织物的色彩、花纹的清晰度和其他质量指标,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以上是印染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
每个工艺环节都需要专业技术和经验,并且不同类型的织物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印染助剂的生产工艺

印染助剂的生产工艺
印染助剂是在织物印染过程中用来改善印染效果和提高织物的性能的一类化学品。
以下是印染助剂的生产工艺的一个简要描述。
1. 原材料准备:印染助剂的生产原料通常包括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和水等。
首先需要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准备,确保它们的纯度和质量。
2. 反应制备:根据所需的印染助剂种类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反应方法进行制备。
常见的反应方法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等。
3. 混合和搅拌:将原材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混合在一起,并进行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这可以通过机械搅拌设备或者人工搅拌实现。
4. 反应控制: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物料的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参数,以确保反应的完全和高效。
5. 过滤和脱水: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过滤和脱水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无用的溶剂。
6. 干燥:将过滤和脱水后的产物进行干燥,以降低含水量和提高产物的稳定性。
常用的干燥方法包括自然风干、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等。
7. 包装和贮存:对干燥后的产物进行包装和封存,以防止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常用的包装材料为塑料袋或者铁桶。
8. 质量控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产物的化学成分和性能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法、质谱法和物理性能测试等。
以上是印染助剂的生产工艺的简要描述,不同类型的印染助剂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具体生产过程还需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印染厂工艺流程

印染厂工艺流程印染厂是指专门从事纺织品印染加工的企业,其工艺流程包括印花、染色和后整理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印染厂的工艺流程。
一、印花工艺流程1. 设计图案:印花的第一步是设计图案,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或市场需求进行设计,也可以根据时尚趋势进行设计。
2. 制版:设计好的图案需要制成印花版,通常采用平版印刷或者丝网印刷的方式进行制版。
3. 印花:制好的印花版放置在印花机上,通过印花浆料在纺织品上进行印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次印花,形成丰富的图案效果。
4. 固色:印花完成后,需要进行固色处理,使印花图案牢固地固定在纺织品上,不易褪色。
5. 洗涤:印花固色后,需要进行洗涤处理,去除多余的印花浆料和固色剂,使印花品质更加稳定。
二、染色工艺流程1. 配方调配:染色前需要根据客户要求和纺织品的材质确定染色配方,包括染料种类、用量、温度、时间等参数。
2. 染色:将配好的染色浆料浸泡在纺织品中,通过搅拌、加热等方式使染料均匀地渗透到纺织品中,完成染色过程。
3. 清洗:染色完成后,需要进行清洗处理,去除多余的染色浆料和固色剂,使染色品质更加稳定。
4. 固色:染色完成后,需要进行固色处理,使染色牢固地固定在纺织品上,不易褪色。
5. 后整理:染色完成后,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后整理处理,如整理、定型、烫平等,使染色品质更加完善。
三、后整理工艺流程1. 整理:将染色或印花后的纺织品进行整理处理,使纺织品表面更加光滑、整洁。
2. 定型:对纺织品进行定型处理,使纺织品的尺寸稳定,不易变形。
3. 烫平:对纺织品进行烫平处理,使纺织品表面更加平整、光滑。
4. 包装:对经过后整理处理的纺织品进行包装,便于运输和销售。
以上就是印染厂的工艺流程,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可以实现对纺织品的印花、染色和后整理处理,使纺织品具有丰富的图案效果和稳定的品质。
印染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纺织印染工艺流程

纺织印染工艺流程纺织印染是将纺织品通过印染工艺进行染色或印花的过程。
它不仅能够改变纺织品的颜色和图案,还可以提升纺织品的质感和附加值。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纺织印染的工艺流程。
首先,纺织印染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印染和后处理三个环节。
1.预处理:预处理是纺织印染的第一步,用于去除纺织品表面的杂质和处理纺织品的亲水性。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有浸泡、漂白、退浆等。
首先,将要处理的纺织品浸入含有清洁剂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去除纺织品表面的油脂、蜡等杂质。
然后,将纺织品进行漂白处理,通过使用漂白剂来去除纺织品表面的颜色素。
最后,将纺织品进行退浆处理,退浆是将纺织品中的胶质物质去除的过程,以提高纺织品的亲水性。
2.印染:印染是纺织印染的核心环节,通过印花或染色将图案和颜色添加到纺织品上。
常见的印染方法有平染、直接染色、分散染色等。
平染是将混合染料和助剂溶解在水中,然后将纺织品浸入染液中,进行均匀染色。
直接染色是将染料直接施加到纺织品上,通过染料对纺织品的亲和力将染料渗透到纤维中。
分散染色是使用分散染料将染料微粒分散在水中,然后将纺织品与染液一起进入染色机进行染色。
在染色过程中,需要控制染色时间、温度和染料浓度等因素,以确保染色效果的稳定和一致性。
3.后处理:后处理是纺织印染的最后一步,通过对染色后的纺织品进行处理,以增强染色效果和耐久性。
常见的后处理方法有漂洗、固色、烘干、整理等。
漂洗是将染色后的纺织品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染料和助剂。
固色是在漂洗后,用酸性或碱性溶液处理纺织品,以增加染料与纺织品纤维的结合力,提高染色的牢固度。
烘干是将固色后的纺织品进行烘干处理,以去除水分,使纺织品充分干燥。
最后,对纺织品进行整理,如剪边、整饰等,以使纺织品外观更加整洁。
纺织印染工艺流程的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控制和操作,才能确保纺织品的质量和染色效果。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印染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市场对于纺织品颜色、图案和功能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印染生产工艺及其废水的特性

印染生产工艺及其废水的特性一、印染生产概况1.1. 概念印染工艺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类纺织材料(纤维、纱线、织物)进行物理和化学处理的总称,包括对纺织材料的前处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过程,统称为印染工艺。
染色是使染料与纤维之间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的结合,或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颜料,使整个纺织品具有一定坚牢色泽的加工过程。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yinranfeishuichuli/ 根据产品使用的原料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棉纺织印染、麻纺织印染、毛纺织染整、丝绸印染和其他印染。
1.2. 化学品的使用A. 染料染色过程中能使纤维获得色泽的物质称为染料。
染料一般能直接溶于水或通过化学处理而溶于水,对纤维有一种结合能力(亲和力),并在织物上有一定的色牢度。
染料对纤维的染色,包括面很广,而且各种染料对各种纤维的染色情况也各不相同。
根据其性质和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直接染料:不依赖其它介质而直接染色,大多数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磺酸钠盐(-SO3Na)和少量羧基钠盐(-COONa)。
不溶性偶氮染料:又称之为纳夫妥染料或冰染染料。
一般先打底再显色,主要用于棉纤维的染色。
因该染料对人体和环境有害,已被欧美市场拒用。
活性染料是一种含有能与纤维上的羟基、氨基或酰胺基发生共价键结合的活性基团的可溶性染料,广泛应用于棉、麻、丝、毛和化纤等纺织材料的印染。
还原染料不溶于水,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酮基,是一种在碱性的强还原溶液中生成隐色体而溶解后才能染色的染料。
可溶性还原染料一般是由还原染料衍生而来的,是用还原染料经过还原及酯化而成的隐色体硫酸酯钠或钾的盐。
与还原染料不同的是在染色的过程中不使用烧碱和保险粉。
硫化染料是含有2个或以上硫原子组成硫键(R―S―S―R¢)的染料,在染色过程中必须使用硫化碱。
硫化染料价格低廉、氯漂牢度差,适用于棉、粘胶和维纶纤维的染色。
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主要是低分子偶氮、蒽醌及二苯胺的衍生物,其特点是在分散剂的作用下,在溶液中为0.5~2微米分散颗粒。
印染厂工艺流程

印染厂工艺流程印染厂工艺流程印染是一种将彩色图案或设计印刷到织物上的过程,印染厂是进行印染的专业工厂。
下面将介绍印染厂的工艺流程。
第一步是准备工作。
在进行印染之前,需要先进行织物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将织物剪裁成所需的尺寸,清洗织物以去除织物表面的灰尘和杂质,并在必要时进行漂白处理,以便让织物达到染色和印刷的标准。
第二步是染色。
在进行染色之前,需要准备染料和染液。
染料可以是天然染料或合成染料,根据需要选择添加适量的染料到染液中,并加热染液以加速染料与织物的反应。
织物浸泡在染液中,直到达到所需的颜色浓度。
第三步是印刷。
印刷是将图案或设计印在织物上的过程。
印刷可以使用印刷机进行自动印刷,也可以使用手工进行。
印刷机通过滚筒将染料传输到织物上,形成所需的图案。
手工印刷则需要使用刷子或海绵将染料直接涂抹到织物上。
第四步是固色。
固色是为了让染料牢固地固定在织物上,防止褪色和脱落。
固色可以通过加热或添加固色剂来实现。
加热可以使染料与织物更好地结合,而固色剂可以在染料与织物之间形成化学结合。
固色后,织物需要经过充分的冲洗,以去除多余的染料和固色剂。
第五步是加工。
加工是将织物进行整理和修整的过程。
这包括织物的烘干、熨烫、裁剪和缝制。
烘干能够使织物快速干燥,熨烫能够使织物的表面平整,裁剪和缝制则是将织物分割成所需的尺寸和形状,并进行针线的加工,以便后续的制作和加工。
最后一步是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确保印染织物的质量达到客户要求的重要环节。
这包括检查颜色的均匀性、图案的清晰度、织物的牢固度等。
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复或重新处理,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合格性。
总之,印染厂的工艺流程涵盖了织物的准备、染色、印刷、固色、加工和质量检验等各个环节。
只有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并做好每个环节的细节处理,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印染织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印染生产工艺与废水印染生产工艺一、棉及其混纺织物印染加工工艺二、麻纺产品的印染加工工艺三、毛及毛纺产品的印染加工工艺四、丝及丝织产品的印染加工工艺五、合成纤维产品的印染加工工艺第二节印染生产工艺一、棉及其混纺织物印染加工工艺棉纺织及其印染行业是我国纺织工业中规模最大、基础较好、历史悠久的主要行业,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
棉印染行业使用的染化料品种和数量最多。
由于棉花纤维含有的大量天然杂质会影响后续加工过程和产品的质量,需要采用化学方法加以去除。
棉纤维与染料的结合力主要靠范德华力和氢键,其使用的染料主要为活性、还原、直接、硫化等类,这些染料价格较便宜,上染率却不太高,尤其是硫化染料,上染率只有左右,其余均残留在水中,造成废水中污染物浓度较高。
棉的混纺织物中的化学纤维主要是涤纶,这种纤维的染色主要采用分散染料,和上述适宜棉织物的染料相比,分散染料上染率较高,但染料中填充剂较多,也给废水治理带来困难。
棉及其混纺织物印染加工的一般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烧毛在纺纱时,有很多短而松散的纤维露于纱线的表面,再加上织机的摩擦,使织物表面耸立着一层短纤维,这层绒毛不仅影响织物的光洁度和容易沾染灰尘,而且在印染加工中还会产生各种疵病。
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的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
烧毛是将坯布迅速地通过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而燃烧,而坯布因为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既烧去绒毛,又不使织物受到损伤的目的。
织物烧毛是物理的干态加工过程,无废水产生。
2.退浆在织造时,经纱由于开口和投梭作用受到较大的张力和摩擦,常发生断经现象,为了减少断经,提高经纱的强力、耐磨性及光滑程度,保证织布的顺利进行,在织造前经纱一般都要经过上浆处理。
经纱上浆方便织造,但给印染加工带来许多困难,它不仅影响织物的渗透性,阻碍化学药剂和染料与纤维的接触,多耗用染化药品,还会影响产品质量。
所以在棉布练漂前要进行退浆。
退浆不仅可去除棉布上的浆料,而且还能去除棉纤维上的部分天然杂质。
退浆的方法主要有酶、碱、氧化剂退浆等。
织物上的浆料主要有天然浆料(如淀粉等)、合成浆料〔如聚乙烯醇(PVA )〕及纤维素浆料〔如羧甲基纤维素(CMC)等〕。
酶是某些动植物或微生物所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对某些物质的分解有特定的催化作用。
用于退浆中的酶最常用的为淀粉酶,它只对淀粉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在热烧碱(氢氧化钠)的作用下,淀粉或化学浆料都会发生剧烈的溶胀,溶解度提高,然后用热水洗去,可去掉浆料。
在氧化剂的作用下,淀粉等浆料发生氧化、降解直至分子链断裂,溶解度增大,经水洗后容易去除。
用于退浆的氧化剂有双氧水、亚溴酸钠、过硫酸盐等。
由于织物上浆料品种的不同,因而需采用不同的退浆方法和工艺,所产生的废水水质存在着较大差异,特别是随着聚乙烯醇(PVA)浆料使用量的增加,废水处理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3.煮练棉布经过退浆后,虽然大部分浆料和小部分天然杂质已经去除,但是仍然存在着大部分天然杂质,如蜡状物质、果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及部分油剂和少量浆料等,这些杂质的存在使棉织物布面较黄、渗透性差,不能满足染色、印花、整理等后续加工的要求,因此,退浆后要进行煮练。
煮练就是用化学方法去除棉布上的天然杂质,精练提纯纤维素的过程。
煮练的主要用剂是烧碱(氢氧化钠),此外,常用的助练剂有表面活性剂、硅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等。
烧碱能使蜡状物质中的脂肪酸酯皂化,脂肪酸生成钠盐,转化成乳化剂,能使不易皂化的蜡质乳化去除。
另外,烧碱能使果胶物质和含氮物质水解成可溶性的物质而去除。
棉籽壳在碱煮的过程中发生溶胀,变得松软,再经水洗和搓擦,棉籽壳解体而脱落下来。
表面活性剂能降低表面张力,起润湿、净洗和乳化等作用。
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煮练液润湿织物,并渗透到织物内部,有助于杂质的去除,提高煮练效果。
亚硫酸钠能使棉籽壳中的木质素变成可溶性的木质素磺酸钠而有助于棉籽壳的去除。
硅酸钠具有吸附煮练液中铁质和棉纤维中杂质分解产物的能力,可防止在棉织物上产生锈斑或杂质分解产物的再沉积,有助于提高棉织物的吸水性和白度。
由于煮练液中大量使用了烧碱、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助剂,因而其残液中的pH 值高,有机污染物浓度高。
4.漂白棉布经过煮练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去除了杂质,但仍然残留色素,外观不洁白,影响染色和印花织物的色泽鲜艳度,因此需进行漂白。
漂白的目的主要是去除天然色素,赋予棉布以必要的白度,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去除棉布上残留的其他杂质,提高其润湿性能。
棉布漂白时所用的漂白剂有还原型和氧化型两大类。
还原型漂白剂通过还原作用破坏色素,但效果不稳定,漂白后的织物在空气中长久放置后,已被破坏的色素会重新氧化而复色,所以很少使用还原型漂白剂。
常用的氧化型漂白剂主要有次氯酸钠、过氧化氢、亚氯酸钠等。
它们均能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具有氧化作用的基团,破坏织物色素中的发色基团,使其失去颜色而起到漂白作用。
由于漂白所需的化学药剂和去除的杂质较少,因而其排放的废水中污染物含量及色度均较低。
5.丝光丝光是棉织物在一定张力状态下,浸轧浓碱的加工工序。
织物经过丝光后,尺寸稳定性提高,缩水率下降;断裂强度提高,断裂延伸度下降;对染料、水分的吸附能力提高;具有良好的光泽。
丝光液中烧碱的浓度非常高,一般不直接排放,回收后再循环使用。
6.染色所谓染色是使染料与纤维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的结合,或者用化学方法直接在纤维上合成颜料,并使纺织品具有颜色的加工过程。
染色是在一定温度、时间、值和染色助剂等条件下进行的。
各种纤维织物的染色都有其对应的染料,在整个染色过程中,染料是最基本的原料,它能上染纤维,且使纤维材料染上鲜艳坚牢的颜色。
染料是有色的有机化合物,用于棉及棉型织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硫化染料等,它们的结构中大多存在着偶氮基、蒽醌结构、苯环等复杂的基团,是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
对于棉的混纺织物,根据混纺的化学纤维种类,可选用分散染料等。
目前,染色过程均是在水中进行的,染色所排放的废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染料及其他有机污染物,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7.印花印花和染色一样,也是染料在纤维上发生染着的过程。
但印花是局部着色,为了防止染液的渗化、保证花纹的清晰精细,必须采用色浆印制,即纺织品印花是将各种染料或颜料调制成印花色浆,局部施加在纺织品上,使之获得各色花纹图案的加工过程。
印花色浆一般由染料或颜料、糊料、助溶剂、吸湿剂等组成。
和染色相比,印花废水量较少,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较低。
8.后整理织物经过染色或印花后一般需进行整理,以使产品更具有挺括、光滑感或其他特性。
整理过程基本不用水或用水量很少,基本无废水产生。
因此,印染废水通常包括前处理废水和染色、印花废水。
对纯棉织物而言,前处理废水和染色、印花废水中的污染物总量相近,对混纺织物而言,前者的浓度低于后者。
印染废水为有机废水,废水主要成分为人工合成的有机物(染料、助剂等)及部分天然有机物,并含有一定量的难生物降解物质。
二、麻纺产品的印染加工工艺1.麻纤维的脱胶与练漂用作服装的麻纤维主要是苎麻、亚麻和黄麻,其中苎麻和亚麻的品质良好。
苎麻和亚麻可纯纺加工成麻织物,其织物制成成衣后,穿着挺括,吸湿和散热快,是夏季服装的良好面料。
麻纤维收割后,从麻茎上剥取麻皮,并从麻皮上刮去表皮而得到麻的韧皮,经晒干后就成为麻纺织厂的原料,称为原麻。
原麻中含有大量杂质,其中以多糖胶状物质为主,这些胶状物质大都包围在纤维的表面,把纤维胶合在一起而呈坚固的片条状。
纺纱前必须将韧皮中的胶质去除,并使麻的单纤维相互分离,这一过程就称为脱胶。
麻纤维中的胶质基本为无定形物质,在碱、无机酸和氧化剂的作用下可以水解。
脱胶的方法一般为“化学脱胶法”或“生物酶脱胶法”。
苎麻与亚麻由于纤维中含有的胶质不同,其脱胶具体方法也不相同。
苎麻化学脱胶的工艺流程为:扎把—→浸酸—→冲洗—→高压二次煮练—→水洗—→打纤—→酸洗—→冲洗(—→漂白—→精练)扎把是把质量相近的麻束扎成0.5—的小把,为煮练做准备。
打纤又称敲麻,是利用机械的槌击和水的喷洗作用,将已被碱液破坏的胶质从纤维表面清除,使纤维松散、柔软。
酸洗是利用1—/L的硫酸中和纤维上的残胶等有色物质,使纤维进一步松散、洁白。
亚麻化学脱胶的工艺流程为:亚麻原茎—→选茎与束捆—→浸渍—→干燥—→碎茎—→打麻—→打成麻流程中浸渍俗称沤麻,又称脱胶,它是利用烧碱或微生物来破坏亚麻纤维中的胶质。
麻织物的练漂基本上与棉织物的练漂相似,但工艺条件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苎麻织物的丝光是采用半丝光。
由于苎麻的结晶度和取向度都很高,吸附染料能力比棉低得多,通过半丝光可明显提高纤维对染料的吸附能力,从而提高染料的上染率。
如果进行常规丝光,苎麻的渗透性大大提高,染料易渗透进入纤维内部,使苎麻织物表观得色量降低,并且织物强度下降,手感粗硬。
麻织物脱胶所产生的废水污染严重,其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
2.麻织物的染色由于麻和棉一样均为纤维素纤维,因而麻织物染色工艺及使用的染料、助剂和棉织物基本相同。
但由于麻纤维结晶度、取向度较高,染料难以渗透到纤维内部,着色率差,故染色产品多以浅色为主,和棉织物染色废水相比,色度稍低。
麻纺织物加工过程中产生脱胶废水和印染废水,其中脱胶废水为高浓度有机废水,较易生物降解,印染废水和棉织物的相近。
三、毛及毛纺产品的印染加工工艺1.毛及毛纺产品的初加工原毛中含有大量杂质,杂质含量一般占原毛重量的40%—50%杂质的成分分为天然和附加杂质两类。
天然杂质主要是羊脂、羊汗;附加杂质主要为砂土、草屑等。
羊脂是由羊的脂肪腺分泌出来的产物,它的主要成分是由高级脂肪酸和高级脂肪醇结合而成的比较复杂的酯类,还有少量游离状态的醇类和脂肪酸,羊脂不溶于水。
羊汗是由羊的汗腺中分泌出来的物质,主要是由含脂肪酸的钾、钠盐及无机酸的钾、钠盐所组成,可溶于水。
因而在进行后续加工之前,需进行羊毛的初加工,它主要包括选毛、洗毛和炭化等工序。
(1)选毛:为了合理地使用原料,工厂对进厂的原毛,根据工业用毛分级标准和产品的需要,将套毛的不同部位或散毛的不同品质,用人工分选成不同的品级,这一工序叫做选毛,也称为羊毛分级。
选毛的目的是合理地调配使用羊毛,在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
(2)洗毛:除去原毛中天然杂质的过程为洗毛,即洗毛主要是洗除羊毛纤维上的羊脂、羊汗。
而纤维上的其他杂质如污垢、砂土等则因羊脂、羊汗被消除失去黏附作用而比较容易地从羊毛上脱离。
因羊汗易溶于水,羊脂不溶于水,故洗毛主要是洗除羊脂。
洗毛的方法主要有乳化法,即利用肥皂或合成洗涤剂的乳化、润湿、渗透、增溶、净洗等作用将羊脂从羊毛纤维洗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