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测试题 (上学期) 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小明用自制的雨量器收集了一天的雨水(如图),这一天的降水量是()。

A.10毫升B.10毫米C.10厘米2.关于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无色、无味B.会流动C.不会溶解在水中3.自然界中水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属于水的固体状态的是()。

A.霜B.露C.云4.水蒸发的快慢与()有关。

①温度② 湿度③衣服大小④ 通风大小⑤是否加热A.①④ ⑤B.①②④C.② ③④5.冰雹一般在()容易出现。

A.夏季B.秋季C.冬季6.冰激凌里的水的形态是()。

A.固态B.气态C.液态7.如图所示,将一只气球放入细口瓶里,气球嘴翻套在瓶口上,然后用力从气球口吹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不能被吹大B.气球只能被吹大到一定的程度C.气球可以被吹大到整个瓶子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下面的天气现象中,()不是降水的形式。

A.冰冻B.雷雨C.大雪9.冬天气温降到零下25摄氏度时,湖面结冰,这时湖水深处的水温为()。

A.4摄氏度B.零下4摄氏度C.0摄氏度D.零下25摄氏度10.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需要向周围()。

A.吸收热量B.释放热量C.既吸收热量又释放热量D.既不吸收热量也不释放热量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橡皮泥形态变化与水的形态变化本质上都是()的。

2.空气是一种物质,它无()无味;压缩的空气具有()性。

3.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了,这说明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热量。

4.食盐()溶解在水中;沙()溶解在水中。

(填"可以"或“不可以")5.水蒸气是()的水,没有()的形状和体积。

6.测量风向的仪器叫(),测定风力的仪器叫()。

7.将水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过段时间水会变成()。

8.纤细的()状云是卷。

它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空才能组成,所以卷云是由微小的()组成的。

9.水的三态是:()、()、气态。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与分离》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与分离》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溶解与分离》检测题一、填空题。

(12分)1.食盐中的铁屑可以用()吸出来。

2.方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比在冷水中要()。

3.影响分糖溶解的因素有()()()。

4.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到()。

5.食盐的来源多种多样,可分为()()()三大类。

6.加热时要带(),以防伤害眼睛。

7.量筒取水时,水面的弯圆面的()要与所要量取的刻度线()。

二、判断题。

(9分)1.不溶解于水的物体一定会沉于水底。

()2.食盐放水中,一会儿不见了,说明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3.糖在水中可以无限溶解。

()4.方糖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溶解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5.沙和糖混合后不能分离。

()6.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水晒干了,盐就会出来了。

()7.一定量的水能溶解的食盐量是固定的。

()8.方糖压碎能溶解的更快,那么其他的物质压碎后也可以溶解的更快。

()9.食盐中的铁屑能用磁铁吸出来。

()三、选择。

(6分)1.同样量方糖和白砂糖分别放入装有同样多水的杯子中,()溶解的更快。

A.白砂糖B.方糖2.()是由海水沉积物被地壳变动埋藏在地下形成。

A.海盐B.岩盐C.池盐3.()可以使方糖在水中溶解的速度达到最快。

A.搅拌B.加热C.压碎D.以上均可4.下面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是()。

A.海绵B.泥沙C.味精5.要去分一杯凉开水和一杯浓盐水。

采用的方法是()A.尝一尝B.看一看C.摸一摸6.把沙子、白糖和食盐放水中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A.沙子B.白糖C.食盐四、科学探究。

(4分)天天不小心将沙子混进食盐中了,他想将食盐和沙子分离开。

你能帮助他吗?1.首先要制作过滤装置,将矿泉水瓶口剪下。

将瓶口倒置,在瓶口塞一团棉花,依次放入干净的小石子,沙子,棉球,再把它倒扣在瓶身上。

制成一个过滤器。

2.将沙子和食盐的混合物倒入水中,食盐()溶解在水中,沙子()溶解在水中,将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倒入制作好的过滤器中,我们会发现棉花团上留下了大量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单元测试题(附答案)第一单元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9分)1.要想精确知道物体的温度,需要用来()测量,计量温度的单位通常用()。

2.当水的温度下降到()℃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状态。

3.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此时水需要()热量。

4.给水加热时,水蒸发得更();持续加热到100℃时,水会()。

5.烧水时的“白汽”是水受热产生的()遇冷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

6.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和()三种状态存在,这三种状态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促成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

7.把少量食盐和红糖放在水中,过一段时间后,食盐和红糖会消失,这个过程叫()8.可以用()、()切碎等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9.酒精灯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温度最低。

10.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的方法;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的方法。

2、判断题(10分)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冰消融时,四周的氛围温度会上升。

()3.液态的水在加热时能变成气态的水。

()4.只有温度才能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5.冰必须在变成液态的水后才能变成水蒸气。

()6.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7.实验时,为了节约时间,可以把一大包盐倒在杯里,看看能不能都溶解。

()8.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砂糖。

()9.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10.把盐水放在太阳下晒,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三,挑选题(14分)1.我们观察到( ),说明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A.沙子看不见了B.在滤纸上没有留下沙子C.沙子沉在水底2.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 )能让底部的盐完全溶解。

A.继续搅拌B.加水再搅拌C.加热蒸发3.下面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

A.不竭搅拌糖块B.把糖块切碎C.切碎糖块并搅拌4.水和糖块质量相同的条件下,杯中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测试题(附参考答案)(2022秋)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测试题(附参考答案)(2022秋)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填空题(16分)1.温度的单位是,写作℃。

2.水沸腾时的温度是℃,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3.水在自然界中以、、三种形态存在。

4.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分开沙子和食盐溶液。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4分)1.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蒸发。

()2.水凝固成冰后体积会增大。

()3.水、水蒸气、冰是同一种物质,只是形态不同。

()4.水可以无限地溶解食盐。

()5.水沸腾,水中有较大气泡快速上升,水面产生大量白雾。

()6.不断加热盐水,盐和水会一起蒸发。

()三、选择题(24分)1.小明将烧杯的水里含有沙子分离出来,正确的做法是()。

A 过滤 B加水 C加热2.水蒸气是()的气体。

A无色无味 B无色有气味 C白色无味3.酒精灯使用完毕后,应()火焰。

A用嘴吹灭 B用水扑灭 C用灯帽盖灭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

A变大 B变小 C不变5.在研究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时,下列条件能形成对比的是()。

A搅拌与不搅拌 B搅拌与加热水 C搅拌与小颗粒6.经过下列变化,不再是原来物质的是()。

A水凝固成了冰 B小木棍被折断了 C火材燃烧了四、实验题(18分)小明做小苏打、味精、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实验,得到了以下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中溶解能力最弱的物质是()A小苏打 B味精 C糖2.小明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为了快速完成试验,加小苏打时每次加2勺;B刚开始加小苏打时不需要等前一勺完全溶解就可以马上加下一勺;C要一勺一勺地加小苏打,而且需要等前一勺完全溶解后才能加下一勺。

3.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有()A只保持水温一致;B只保持勺子的大小一致;C水温和勺子的大小都要一样。

五、综合探究(18分)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形式:液态的水、固态的冰、气态的水蒸气。

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如下:周末,小明在家里做饭,观察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如:在烧水的时候观察到水沸腾之后锅盖不断地顶起来;把纯净水放到冰箱冰冻格制成冰块;把冰块放在汽水中,冰块会慢慢变小,到最后消失不见了。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实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实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皮球鼓鼓的,拍一下还可以弹起来,说明里面有()。

A.空气B.石头C.水2.下面的容器中,适合作雨量器的是()。

A.不透明圆柱体B.透明圆柱体C.透明圆锥体3.风扇可以给我们送风,主要是因为()。

A.风扇可以让周围的空气流动B.风扇可以压缩空气 C.空气没有质量4.下列属于水沸腾时的现象的是()。

A. B. C.5.在同样多的两杯水中分别加入食盐和小苏打,溶解越多说明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

A.强B.弱C.一样6.空气是()色的。

A.白B.无C.灰7.下面是中央气象台预报某个城市的天气情况:“小到中雨,15到19摄氏度……”中雨指的是()。

A.24小时的降水量在25~50毫米B.24小时的降水量在50~100毫米C.24小时的降水量在10~25毫米8.在玻璃杯里装一些水,几天后玻璃杯的水变少了,这是由于()的缘故。

A.水蒸发B.杯子吸收了水9.如图所示,在乌鸦喝水的故事里,乌鸦将许多一定大小的石子放入瓶子中,结果水面升高了,这是因为()。

A.空气占据了水的空间B.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C.空气占据了石子的空间10.若想让塑料袋子飞起来,需要将塑料袋中的空气()。

A.加热B.降温C.点燃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是人类最早的航空工具。

2.水在加热的过程中,()、()等方面会发生变化。

3.某县城昨天24小时的降水量达到了63毫米,属于()。

4.学校体育器材中()、()、()等运用到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5.空气是一种没有()、没有()、没有()、会流动的物质。

6.三国时,人们利用()的原理制成孔明灯。

7.溶解得快慢与许多因素有关,要使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得快一些,可以采用()、()、()等方法。

8.观察下图中的温度计,它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这个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

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

现在指示的温度是()。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水和空气》测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水和空气》测试题及答案

水和空气测试卷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2、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汽)。

3、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4、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液体体积常用(毫升)、(升)来表示。

5、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摸不到)、会(流动)的气体。

6、人们通常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固体)。

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

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二、判断题。

1、水能占据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2、水和石头都有重量,空气没有重量。

(×)3、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却可以感知到。

(√)4、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 √)5、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6、空气不能占据物体的空间。

(×)7、沙子会流动所以是液体。

(×)8、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空气,但水中的鱼不需要空气。

(×)9、在热水中把扁的乒乓球放进去,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

(√)10、有些动物是不需要空气的,如蚂蚁、蚯蚓、蜗牛等。

(×)11、任何一种液体我们在观察时都可以用嘴去尝。

(×)7、5毫升水相当于大雪碧瓶一瓶。

(×)三、选择题。

1、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C )A、瓶子B、风扇C、轮胎2、(B )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A、滴管B、量筒C、烧杯3、像水一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B )。

A、液体B、气体C、固体4、当你制造肥皂泡时,在肥皂泡内的是( A )。

A、空气B、肥皂C、水D、没有什么东西5、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杯子里,水的( A )会改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达标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达标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代表()。

A.晴朗B.暴雨C.多云2.不能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是()。

A.加热B.搅拌C.研碎D.放冰箱3.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块融化速度的方法是()。

A.把冰块敲碎B.用被子裹住冰块C.给冰块加热4.有些生物也能“预报”天气。

下列现象预示即将要下雨了的是()。

A.蚂蚁觅食B.蜻蜓低飞C.春蚕吐丝5.下列图中杯子里装的是水,静止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B. C.6.沸腾的开水温度一般在()。

A.80℃B.90℃C.100℃7.下面属于水和水蒸气的共同点的是()。

A.有气味B.会流动C.能反光8.下面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正确的是()。

A. B. C.9.在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时,发现有食盐不能溶解时,应该()。

A.加水,直至食盐都溶解B.继续加食盐,测量最终剩下多少食盐C.停止实验,测量最终溶解了多少克食盐10.下列能把木屑和铁屑分离的最好办法是()。

A.用水溶解B.用纱网过滤C.用磁铁吸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将干燥的纸团放杯底,再将杯口朝下竖直放入水中,直至水面没过杯底,杯内的纸团不会湿。

此实验说明空气占据()。

2.气象学家通常根据一个地方()小时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的等级。

3.用打气筒搜集空气后要立即把口扎紧,这因为空气容易()。

4.用打气筒把()打进自行车车胎里,使自行车跑得又快又稳。

5.空气压缩枪的制作需要()和()。

6.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的。

7.水结成冰后,就从液体变成了固体,这个过程叫()。

8.天气预报通过()、广播、()、网站、公共显示屏等向()发布和传播。

9.温度通常用()来表示,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做()。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将混合物进行分离,如下图中的甲是根据物质的轻重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下图中的乙是根据物质的颗粒大小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下图中的丙是根据物质的状态不同将物质进行分离。

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测量风速的仪器叫风速计。

2、雨量计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XXX、中云、低云三类。

4、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5、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6、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7、风速计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级数。

8、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计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内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10、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11、我们一般使用折线图记录一段时间的气温变化。

12、在天气日历中,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多云、阴天。

13、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14、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包围着。

15、空气是指我们周围流动的气体。

16、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可以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云。

17、测量气温的仪器叫温度计,又叫温度计表。

18、测量体温的仪器叫体温计。

19、测量水温的仪器叫水温计。

20、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天气,不同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都有影响。

二、判断题:1、通常情况下,午后的气温最高。

√2、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3、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一个月中的大气状况。

×4、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雾等。

√5、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6、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7、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8、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9、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0、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测试题姓名
一、填空:(32分)
1、果实是由和组成的。

2、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和。

3、许多盲人朋友是通过的方法来识字的。

4、空气的温度叫,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5、人的舌头对、甜、、四种味道感兴趣。

6、人们发明了和,用来观察肉眼无法清楚看到的细小的东西。

7、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的降低,二是。

8、生活中处处蕴藏着的奥秘。

9、植物叶子里有一批色素“化妆师”,他们分别叫、和。

10、设计了人类第一个降落伞。

11、木匠被草叶划破手,发明了锯。

12、能为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13、土壤有、、等颜色。

14、是减少垃圾的好方法。

15、“五官兄弟”游乐场中,“五官兄弟”是指、、和这些感官。

16、爱因斯坦说过,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二、选择(10分)
1、“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

”这句话是()说的。

A、巴甫洛夫
B、牛顿
C、爱因斯坦
2、人们采取了很多改良土壤的方法,下图是( )
A 、施用有机肥
B 、轮换种植
C 、退牧还草
3、发明五笔输入法的是( )A、庞中华 B 、司马炎 C 、王永民
4、秋天来了最敏感的是( )A 、植物 B 、动物 C 、植物和动物
5、蟋蟀的叫声与( )有关。

A 、环境的温度 B 、环境的湿度 C 、以上都对
三、连线:( 18分)
四、列举题( 16 分)
1、列举四种大自然中天然犁。

2、列举四种上夜班的动物。

五、问答题( 24 分)
1、你知道那些改良土壤的办法?(6分)
2、秋天的树叶为什么会五颜六色?(8分)
3、人类有哪些行为破坏了土壤?这些行为有什么危害?(10分) 1、鲁班 钟表 琴纳医生 锯 王永民 治天花的药 伽利略 汉字字根 2、耳朵
物体的味道 鼻子
物体的形状、大小 眼睛
物体的软硬、冷热 手
物体的气味 口
物体的声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