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言古代警句精粹大全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国学名言警句精选140条

中国古代国学名言警句精选140条

中国古代国学名言警句精选140条中国古代国学名言警句以其简洁而含蓄的表达方式,深受人们喜爱和引用。

这些名言警句凝聚着古代先贤的智慧和思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也能给现代人以启示和指导。

下面是中国古代国学名言警句精选140条,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1. 吾道一以贯之,曰仁。

——《论语》2.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唐寅3. 人生在世,一苇以航。

——《论语》4.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6.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7.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陆游8.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吴仁宝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曾国藩10.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孔子11.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秋瑾12.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13.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杨度1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15.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杨慎1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17.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易经》18.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莎士比亚19.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20. 万事开头难。

——陶渊明2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22.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易经》23. 君子不器。

——《论语》24.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25. 始于足下,毕于天下。

——《道德经》2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27.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孟子》28.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29. 安居乐业,思过自新。

——《论语》30.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31. 心有所念,事必轻远。

——《狭义富贵》32.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古代名言警句摘抄

古代名言警句摘抄

古代名言警句摘抄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2、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处事》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4、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6、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儒效》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训俗遗规》9、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陆游10、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1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15、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1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17、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游《病起》1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2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21、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22、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2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2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25、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魏徵26、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练兵实纪·刚复害》2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28、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列传》2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30、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古代的名言名句30条

古代的名言名句30条

古代的名言名句30条古代,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许多伟大智者和哲人留下智慧和哲学思考的时代。

他们的名言名句不仅体现了他们的思想,更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下面是古代的30条名言名句,带给我们智慧和启迪。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3. 安贫乐道,知足常乐。

——庄子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5.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6. 知足常乐,富贵不淫。

——庄子7. 真金不怕火炼。

——三国演义8.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9. 人之初,性本善。

——《论语》10. 见利思义,守正德不回。

——《论语》11. 不求甚解,但求得心应手。

——《中庸》12.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心是知识的萌芽。

——培根1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1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大学》15.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千字文》16.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孔子17.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1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易经》1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20.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论语》21.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2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23. 万事开头难。

——莎士比亚24. 不怕慢,就怕停。

——谢娜25.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论语》2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毛泽东27.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诸葛亮28.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毛泽东2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30.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论语》以上是30条古代名言名句,这些智慧的话语启迪我们的思维,引领我们的行为。

它们不仅是古代智者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

通过学习和借鉴这些名人名言,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认识自己,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

古人经典名句名言警句

古人经典名句名言警句

古人经典名句名言警句古代名言警句1、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苏轼》3、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5、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罗贯中》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7、不要因路远而踌躇,只要去,就必到达。

——《成吉思汗》8、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

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罗贯中》9、求上者得中,求中者得下,求下者必败。

——《孙子兵法》10、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增广贤文》11、天旱误甲子,人穷误口齿。

——《增广贤文》1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增广贤文》13、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14、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

——《汤显祖》15、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曾国藩》16、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洪应明》17、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曾国藩》18、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19、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懈矣。

——《曾国藩》20、开创则更定百度。

尽涤旧习而气象维新:守成则安静无为,故纵脞废萎而百事隳坏。

——《康有为》21、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

——《罗贯中》22、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施耐庵》23、昨宵爱春风桃李花开夜,今日愁秋雨梧桐叶落时。

——《王实甫》24、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25、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白居易》26、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

——《岳飞》27、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罗贯中》28、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中国古代的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中国古代的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中国古代的名言警句摘抄大全中国古代的名言警句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以下是从众多名言中精选出的50句,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1.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2.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3.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小雅·蓼莪》4.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5.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6. 实事求是。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8.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9.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战国策·魏策》10. 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不苟》1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1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13.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荀子·非相》14. 谨于言而慎于行。

——《礼记·缁衣》15. 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

——《管子·牧民》16. 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17.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18. 知耻近乎勇。

——孔丘19.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20.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21.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2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23.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24.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25.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26.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27.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28.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古人的名言警句及出处

古人的名言警句及出处

古人的名言警句及出处1、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汤赋》)5、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宋·苏询》)6、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宋史》)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曷冠子·天则》)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10、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孔子)11、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13、兼听则明,倔信则暗。

(《汉·王符》)1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15、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1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宋·朱熹》)1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19、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2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2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宋·释道原》)2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2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2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2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2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29、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3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曹操)3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运命论》)32、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文赋》)33、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34、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元·程端礼)3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36、不愧于天,不畏于人。

(《诗经》)3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诚子书》)38、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39、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刘禹锡)4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画旨》)4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中国古代的经典名言警句

中国古代的经典名言警句

中国古代的经典名言警句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古代有哪些名言警句值得大家去读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中国古代名言警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的经典名言警句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2.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3.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5.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6.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宋.叶适)7.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明《增广贤文》)8.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9.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古诗诗话)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1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1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1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14.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1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16.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17.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18.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19.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20.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21.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苏麟)2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23.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孟郊)24.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25.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26.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27.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2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29.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30.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31.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3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中国古代名言警句11、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2、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5、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隐公六年》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8、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列传》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10、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用众》11、大义灭亲。

——《左传·隐公四年》1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13、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14、知而好问者圣倾,勇而好问者胜。

——《文字·自然》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16、穷那么独善其身,达那么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20、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论语·为政》21、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左传·僖公九年》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23、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战国策·魏策》24、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

——薛瑄25、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2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2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名言古代警句精粹大全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5、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10、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11、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1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13、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1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1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16、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7、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8、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9、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0、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1、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2、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23、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2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25、子曰: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26、子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27、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28、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论语•宪问》29、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3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31、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32、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论语•学而》33、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论语•雍也》34、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35、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3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论语•泰伯》37、子曰: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38、子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

”《论语•学而》3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40、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41、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42、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论语•卫灵公》43、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44、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45、老子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经•道经第二章》)46、老子曰: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德经第四十四章》)47、老子曰: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道德经•德经第三十三章》)49、老子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德经第三十三章》)50、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长保。

金玉盈室,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经•德经第九章》)51、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道德经•德经第十二章》)52、老子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道经第十四章》)53、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54、老子曰: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三章》)55、老子曰:“是以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

”(《道德经•德经第六十六章》)56、老子曰:“是以圣人之能成其大也,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德经•道经第三十四章》)57、老子曰: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道经第七章》)58、老子曰:“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道德经•道经第五章》)59、老子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道德经•德经第四十六章》)60、老子曰:“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道德经•道经第十六章》)61.老子曰: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

(《道德经•德经第七十一章》)62.老子曰:同于德者,道亦德之。

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三章》)63.老子曰:“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或。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二章》)64.老子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九章》)65.庄子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庄子•逍遥游》)66.庄子曰: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逍遥游》)67.庄子曰:大知闲闲,小知閒閒。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68.庄子曰:“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庄子•齐物论》)69.庄子曰: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庄子•齐物论》)70.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养生主》)71.庄子曰: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庄子•人间世》)72.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

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庄子•德充符》)73.仲尼曰:“德者,成和之修也。

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庄子•德充符》)74.庄子曰:“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庄子•德充符》)75.庄子曰:“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

”《庄子•大宗师》)76.庄子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庄子•大宗师》)77.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

《庄子•大宗师》)78.庄子曰: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

善夭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庄子•大宗师》)79.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

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大宗师》)80.庄子曰: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

纷而封哉,一以是终。

”《庄子•应帝王》)81.庄子曰: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庄子•应帝王》)82.庄子曰: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而饕贵富。

”《庄子•骈拇》)83.庄子曰: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庄子•骈拇》)84.庄子曰:“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

”《庄子•骈拇》)85.庄子曰: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

《庄子•马蹄》)86.庄子曰:“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

”《庄87.庄子曰:“藏金于山,沈珠于渊,不利货财,不近富贵,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愧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

”《庄子•在宥》)88.庄子曰:必服恭检,拔出公忠之属而无阿私,民孰敢不辑!”《庄子•天地》)89.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

”《庄子•天地》)90.庄子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庄子•天地》)91.庄子曰:“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

”《庄子•天地》)92.庄子曰:“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庄子•天道》)93.庄子曰:“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庄子•天道》)94.庄子曰:“至贵,国爵并焉;至富,国财并焉;至显,名誉并焉。

”(《庄子•天运》)95.庄子曰:“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

”(《庄子•天运》)96.庄子曰: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

寄之,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

”(《庄子•缮性》)97. 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庄子•秋水篇》)98.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

”(《庄子•至乐篇》)99.“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

”(《庄子•达生篇》)100.“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

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

”(《庄子•达生篇》)101.仲尼曰:“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

三者若得,其名必极。

”(《庄子•达生篇》)102.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103.且夫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圣人以断之矣。

(《庄子外篇•知北游》)104.宇泰定者,发乎天光。

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物见其物。

(《庄子外篇•庚桑楚》)105.行乎无名者,唯庸有光;志乎期费者,唯贾人也,人见其跂,犹之魁然。

(《庄子外篇•庚桑楚》)106.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

(《庄子外篇•庚桑楚》)107.动以不得已之谓德,动无非我之谓治,名相反而实相顺也。

(《庄子外篇•庚桑楚》)108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

(《庄子外篇•庚桑楚》)109.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

知者,接也;知者,谟也。

(《庄子外篇•庚桑楚》)110.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有为也欲当,则缘于不得已。

(《庄子外篇•庚桑楚》)111.势物之徒乐变,遭时有所用,不能无为也。

此皆顺比于岁,不物于易者也。

(《庄子外篇•徐无鬼》)112.《庄子》: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察士无凌谇之事则不乐,皆囿于物也。

(《庄子外篇•徐无鬼》)113.尽有天,循有照,冥有枢,始有彼。

则其解之也似不解之者,其知之也似不知之也,不知而後知之。

(《庄子外篇•徐无鬼》)114.其问之也,不可以有崖,而不可以无崖。

以不惑解惑,115.足之于地也践,虽践,恃其所不蹍而後善博也;人之于知也少,虽少,恃其所不知而後知天之所谓也。

(《庄子外篇•徐无鬼》)116.颉滑有实,古今不代,而不可以亏,则可不谓有大扬搉乎!阖不亦问是已,奚惑然为!(《庄子外篇•徐无鬼》)117.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