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报告10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5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初中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5篇)在生活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器材找一个底面很平的容器,让一个蜡烛头紧贴在容器底部,再往容器里倒水,蜡烛头并不会浮起来;轻轻地把蜡烛头拨倒,它立刻就会浮起来。
可见,当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两个接触面间就没有液体渗入,物体的下表面不再受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强,液体对它就失去了向上托的力,浮力当然随之消失了。
现在,你能提出为潜艇摆脱困境的措施了吗?“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对“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之差”这一结论是可以理解的,但却难以相信,因此做好浮力消失的实验是攻克这一难点的关键,下面介绍两种简便方法。
[方法1]器材:大小适当的玻璃漏斗(化学实验室有)一个、乒乓球一只、红水一杯。
步骤:(1)将乒乓球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乒乓球很快浮起。
(2)用手托住漏斗(喇叭口朝上,漏斗柄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将乒乓球放入其中,以大拇指按住乒乓球,将水倒入漏斗中,松开拇指,可见乒乓球不浮起,(这时漏斗柄下口有水向下流,这是因为乒乓球与漏斗间不太密合)。
(3)用手指堵住出水口,可见漏斗柄中水面逐渐上升,当水面升至乒乓球时,乒乓球迅即上浮。
(若漏斗柄下口出水过快,可在乒乓球与漏斗接触处垫一圈棉花,这样可以从容地观察水在漏斗柄中上升的情况。
)[方法2]器材:透明平底塑料桶(深度10cm左右,口径宜大些,便于操作)一只、底面基本平整的木块(如象棋子、积木、保温瓶塞等)一个、筷子一根、水一杯。
制作小孔桶:取一铁扦在酒精灯上烧红,在塑料桶底面中央穿一小孔、孔径1cm左右,用砂纸将孔边磨平即成一小孔桶。
步骤:(1)将木块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木块很快浮起。
(2)将木块平整的一面朝下放入小孔桶中并遮住小孔,用筷子按住木块,向桶中倒水。
物理的实验报告

篇一:物理实验报告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地点试验日期实验一:昆特管预习部分【实验目的】:通过演示昆特管,反应来回两个声波在煤油介质中交错从而形成的波峰和波谷的放大现象。
【实验仪器】电源,昆特管【实验原理】:两束波的叠加原理,波峰与波峰相遇,波谷与谷相遇,平衡点与平衡点相遇,使震动的现象放大。
报告部分【实验内容】:一根玻璃长,管里面放一些没有,在一段时致的封闭端,另一端连接一个接通电源的声波发生器,打开电源,声波产生,通过调节声波的频率大小,来找到合适的频率,使波峰和波谷的现象放大,从而发现有几个地方、出现了剧烈的震动,有些地方看似十分平静。
【实验体会】:看到这个实验,了解到波的叠加特性,也感受到物理的神奇。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电磁波、声波、光波的世界当中,了解一些基本的关于博得只是对于我们的健康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实验二:鱼洗实验【实验目的:演示共振现象】【实验仪器:鱼洗盆】【注意事项】【实验原理】用手摩擦“洗耳”时,“鱼洗”会随着摩擦的频率产生振动。
当摩擦力引起的振动频率和“鱼洗”壁振动的固有频率相等或接近时,“鱼洗”壁产生共振,振动幅度急剧增大。
但由于“鱼洗”盆底的限制,使它所产生的波动不能向外传播,于是在“鱼洗”壁上入射波与反射波相互叠加而形成驻波。
驻波中振幅最大的点称波腹,最小的点称波节。
用手摩擦一个圆盆形的物体,最容易产生一个数值较低的共振频率,也就是由四个波腹和四个波节组成的振动形态,“鱼洗壁”上振幅最大处会立即激荡水面,将附近的水激出而形成水花。
当四个波腹同时作用时,就会出现水花四溅。
有意识地在“鱼洗壁”上的四个振幅最大处铸上四条鱼,水花就像从鱼口里喷出的一样。
五:实验步骤和现象:实验时,把“鱼洗”盆中放入适量水,将双手用肥皂洗干净,然后用双手去摩擦“鱼洗”耳的顶部。
随着双手同步地同步摩擦时,“鱼洗”盆会发出悦耳的蜂呜声,水珠从4个部位喷出,当声音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有水花四溅。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大全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下表50g钩码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速度—时间图像:织带粘贴处:50g钩码100g钩码1 %23—456 {实验结论:1、自由落体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速度方向__________;位移h与时间t的平方成____________;2观察图像特点,总结出物体在重物的牵引下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出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大小g=______。
实验名称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弹力的关系实验人)21指导教师日期实验目的:探究弹簧的_______与________的关系。
实验器材:铁架台,金属横杆(带铁夹),弹簧(带指针),钩码,米尺。
?实验原理: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用直尺测量弹簧的伸长或总长,根据实验所测量实验数据,探索弹簧弹力和弹簧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定量关系.实验步骤:(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由下垂。
(2)测出弹簧的原长。
(3)、在弹簧下挂钩码,依次增加钩码的个数。
(4)记录各次所挂钩码的重量和所对应的弹簧的长度。
实验数据处理:1、,2、依次算出弹簧下挂不同钩码时,所对应的弹簧的伸长量及拉力填入下表:1 2 3 4 5 6?弹簧长度L/cm弹簧伸长量△x/cm 。
拉力F/N ]!2、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轴,弹簧的弹力F为纵轴建立坐标系,做出F-Δx图像。
实验结论:在________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认为弹簧________和________成正比。
误差分析:1.实验过程中,注意拉力不要超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弹簧长度时,不要用手拉弹簧,在弹簧自然竖直状态去测量。
3.、4.为了减小误差,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4.实验误差主要是读数过程中的误差。
实验名称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人 1 2指导老师| 实验日期实验目的: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器材:方木板一块;白纸;弹簧秤________个;橡皮筋;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1、2个),细芯铅笔.实验原理:如果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作用于橡皮筋的结点上,与只用一个力F/作用于橡皮筋的结点上,所产生的效果相同(橡皮筋在相同方向上伸长相同的长度),那么,F/就是F1和F2的合力。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时间:2015年10月13实验目的: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器材:玻璃棒2支,橡胶棒2支,丝绸1块,毛皮1块。
实验过程:1、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毛皮摩擦两根橡胶棒,手持一根橡胶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橡胶棒。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实验名称:电流和电路实验时间:2015年10月15实验目的:探究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因素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小灯珠2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1、用把导线把干电池、小灯珠、开关连接起来。
(开关断开)2、检查一遍,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小灯珠有什么现象发生。
3、断开开关,拧下一个小灯珠,再闭合开关,观察剩下的那个小灯珠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因素:(1)必须有电源;(2)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实验名称: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时间:2015年10月21实验目的:练习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小灯珠2个,开关3个,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1、按照课本图15.3-3连接串联电路,观察开关控制两个小灯泡发光的情况。
2、按照课本图15.3-4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观察各开关控制个小灯泡的情况。
实验结论:电路中形成持续电流的因素:(1)必须有电源;(2)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实验名称:练习使用电流表实验时间:2015年10月22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小灯珠1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1、电流表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2、必须让电流从“+”接线柱流进,再从“–”接线柱流出。
3、必须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
(不清楚电流大小时可采用试触法)4、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5、读数:(1)明确所选电流表的量程。
(2)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
(3)接通电路后,看看表针向右总共偏过了多少个小格,就能知道电流是多大了。
物理实验报告10篇

物理实验报告10篇物理实验报告10篇物理实验报告1 ⾃然界中,有⼀种很有趣的现象叫共振。
俄罗斯横跨伏尔加河伏尔加格勒市的⼤桥全长154⽶,20xx年5⽉22⽇,⼤桥路⾯突然开始蠕动,类似于波浪形,并发出震⽿欲聋的声⾳,正在⼤桥上⾏驶的车辆在滚动中跳动。
这个有趣⽽⼜有点危险的现象就是由于共振引起的。
共振是指⼀个物理系统在特定频率下,以最⼤振幅做振动的情形。
共振在声学中亦称“共鸣”。
我们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耦合摆球”的实验来演⽰这个现象及研究影响它的因素。
操作步骤:选中右侧第⼀个单摆,使其摆动起来,经过⼏个周期后,看到与其摆长相等的⼀单摆在它的影响下振幅达到最⼤,⽽其他单摆⼏乎不摆动;让摆动停⽌,在选中右侧第⼆个单摆,使其摆动起来,经过⼏个周期后,也看到与其摆长相等的另⼀单摆在它的影响下振幅达到最⼤,⽽其它单摆⼏乎不动。
这个结果表明:单摆的共振与其摆长有关。
通过查询资料得知,是否共振与单摆的频率有关,当频率相同时,会产⽣共振现象;因为其它条件⼀定时,单摆的频率与其摆长有关,所以摆长相同的单摆会产⽣共振。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还可观察到当产⽣共振时,刚开始振动的单摆振幅逐渐减⼩,共振的单摆振幅逐渐增⼤。
这表明:在产⽣共振时,会有能量的吸收与转移。
在⼈们的⽇常⽣活中,共振也充当着重要的⾓⾊,如常⽤的微波炉。
共振在医学上也有应⽤。
任何事物都有两⾯性,共振有时还会给⼈类造成巨⼤危害。
这其中最为⼈们所知晓的便是桥梁垮塌。
近⼏⼗年来,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还发⽣了许多起⾼楼因⼤风造成的共振⽽剧烈摇摆的事件。
在这次物理实验中,我了解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也学到了许多知识,收获很⼤。
物理实验报告2 实验报告 ⼀.预习报告 1.简要原理 2.注意事项 ⼆.实验⽬的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内容、步骤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七.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得 ⼋.原始数据记录栏(最后⼀页) 把实验的⽬的、⽅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汇报,就叫实验报告。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全)实验报告1(上)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目的: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作业本、物理课本等。
实验原理:使用刻度尺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使用停表可以测量时间。
实验步骤:1.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重复测量3次。
2.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重复测量3次。
3.用刻度尺测量作业本的长度,重复测量3次。
4.用刻度尺测量作业本的宽度,重复测量3次。
5.用停表测1分钟脉搏的次数。
6.用停表测10分钟脉搏的次数。
数据记录、处理、结果表述:1.记录数据:测量对象:长度宽度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课本25.8825.9025.9225.9018.2018.2218.2418.22作业本25.6325.6425.6525.6418.1818.1918.2018.192.测量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和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单位:秒):对象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成员xxxxxxxx3.39.29.49.69.4成员xxxxxxxx99.69.49.89.6回答问题:为什么长度测量要估读?答:为了减小误差。
讨论、分析实验中的问题:1.刻度尺应紧贴被测物体。
2.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面垂直。
3.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
4.求平均值时,先去掉有明显错误的数据。
评语:无实验报告2(上)实验名称:测定平均速度实验目的:测定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停表、带刻度的木板(或轨道小车)、小车、弹簧片、木块、刻度尺。
实验原理:小车在斜面上滑动,利用运动学公式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
2.将木板用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度以内),将弹簧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3.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
4.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5.重复步骤2-4,进行第二次测量。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篇一」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篇二」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实验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更好总结本学期实验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特对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在学期初,首先制定了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计划,以实验计划指导本学期的物理教学工作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圆满的完成了实验计划所布置的任务。
1、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把每一个演示实验演示,在演示材料不很完全的条件下,经常自制一些教具或取得另外相近或相似的教具来完成演示实验,让每个学生能够有观察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达到认识理论的目的。
2、对于学生分组实验,学期初,我们物理教师首先对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有学习小组长,小组长在学习上和动手能力上都是比较强的学生,在小组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学生实验,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规范、积极动手,认真观察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和操作,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教师对学生认真辅导,还注意巡视学生进行实验的情况,发现操作不规范的不认真的,教师认真辅导指正,并且作其思想工作,对认真规范的同学,并提出表扬,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2022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0篇)

在摆角很小时,摆动周期为: 则 通过对以上六种方法的比较,本想尝试利用光电控制计时 法来测量,但因为实验室器材不全,故该方法无法进行;对其 他几种方法反复比较,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原理、方法都 比较简单且最熟悉,仪器在实验室也很齐全,故利用该方法来 测最为顺利,从而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值。 四、采用模型六利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摘要: 重力加速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参量。地球上各个地区重 力加速度的数值,随该地区的地理纬度和相对海平面的高度而 稍有差异。一般说,在赤道附近重力加速度值最小,越靠近南 北两极,重力加速度的值越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约为 1/300。 研究重力加速度的分布情况,在地球物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专门仪器,仔细测绘各地区重力加速度的分布情况,还可 以对地下资源进行探测。 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内观察一个圣灯的缓慢摆动,用他的 脉搏跳动作为计时器计算圣灯摆动的时间,他发现连续摆动的 圣灯,其每次摆动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与圣灯摆动的幅度无 关,并进一步用实验证实了观察的结果,为单摆作为计时装置 奠定了基础。这就是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完) 1.学生姓名、学号、实验组号及组内编号; 2.实验题目: 3.目的要求:(一句话简单概括) 4.仪器用具: 仪器名称及主要规格(包括量程、分度值、
精度等)、用具名称。 5.实验原理:简单但要抓住要点,要写出试验原理所对应
的公式表达式、公式中各物理参量的名称和物理意义、公式成 立的条件等。画出简单原理图等。
第4页 共39页
旋转速度增大时,可以看到塑料带的自由端延细柱向下运动, 整个塑料带变成旋转的椭圆形状。
实验原理: 离心力是一个惯性力,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绕旋转中心 转动的物体有脱离中心延半径方向向外运动的趋势,产生这种 趋势的力即称为离心力。当启动仪器时,塑料带各部分均作水 平方向的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由临近部分的塑料小段的 拉力的径向分力提供。每一个塑料小段均收到来自前后两个塑 料小段的拉力。由于塑料带下端是固定的,因此在塑料带的下 半部分,每个塑料小段的受力均可分解成提供向心力的径向分 力和竖直向下的分力。对其上半圆部分也有类似的结果,我个 人认为,塑料带一段固定是这个仪器最重要的条件,这样塑料 带的下半部分的受力结果才能确定,进而上半部分每个塑料小 段所受的两个拉力的关系才能确定。在竖直向下的分力作用下, 塑料带被压扁成为旋转的椭圆。 辉光球 实验描述: 辉光球是圆形球体,实验室中还有一个为圆盘形状。工作 时会发出动感绚烂的五彩辉光,有一种魔幻效果。仔细观察辉 光球,可以看到其中的气体,蓝色的一个辉光球尤为明显。当 将手指放上去时,手指接触球体的部分会被辉光点亮,同时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10篇
自然界中,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叫共振。
俄罗斯横跨伏尔加河伏尔加格勒市的大桥全长154米,
20xx年5月22日,大桥路面突然开始蠕动,类似于波浪形,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正在大桥上行
驶的车辆在滚动中跳动。
这个有趣而又有点危险的现象就是由于共振引起的。
共振是指一个物理系统在特定频率下,以最大振幅做振动的情形。
共振在声学中亦称“共鸣”。
我们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耦合摆球”的实验来演示这个现象及研究影响它的因素。
操作步骤:选中右侧第一个单摆,使其摆动起来,经过几个周期后,看到与其摆长相等的一单摆在
它的影响下振幅达到最大,而其他单摆几乎不摆动;让摆动停止,在选中右侧第二个单摆,使其摆动起来,经过几个周期后,也看到与其摆长相等的另一单摆在它的影响下振幅达到最大,而其它单摆几乎不动。
这个结果表明:单摆的共振与其摆长有关。
通过查询资料得知,是否共振与单摆的频率有关,当频率相同时,会产生共振现象;因为其它条件一定时,单摆的频率与其摆长有关,所以摆长相同的单摆会产生共振。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还可观察到当产生共振时,刚开始振动的单摆振幅逐渐减小,共振的单摆振幅逐渐增大。
这表明:在产生共振时,会有能量的吸收与转移。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振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如常用的微波炉。
共振在医学上也有应用。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共振有时还会给人类造成巨大危害。
这其中最为人们所知晓的便是桥梁垮塌。
近几十年来,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还发生了许多起高楼因大风造成的共振而剧烈摇摆的事件。
在这次物理实验中,我了解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也学到了许多知识,收获很大。
实验报告
一.预习报告
1.简要原理
2.注意事项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内容、步骤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七.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心得
八.原始数据记录栏(最后一页)
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就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种类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
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物理实验报告。
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它主要的用途在于帮助实验者不断地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
它不仅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
因此,参加实验的每位学生,均应及时认真地书写实验报告。
要求内容实事求是,分析全面具体,文字简练通顺,誊写清楚整洁。
实验报告内容与格式
(一) 实验名称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分析×××。
(二) 所属课程名称
(三) 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
(四) 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
(五) 实验目的
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
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六) 实验内容
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
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七) 实验环境和器材
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和器材)。
(八) 实验步骤
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
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九) 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原始资料应附在本次实验主要操作者的实验报告上,同组的合作者要复制原始资料。
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种方法:
1. 文字叙述: 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
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 图表: 用表格或坐标图的方式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便于相互比较,尤其适合于分组较多,且
各组观察指标一致的实验,使组间异同一目了然。
每一图表应有表目和计量单位,应说明一定的中心问题。
3. 曲线图应用记录仪器描记出的曲线图,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形象生动、直观明了。
在实验报告中,可任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十) 讨论
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如果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结果一致,那么它可以验证什么理论?实验结果有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是实验报告应该讨论的。
但是,不能用已知的理论或生活经验硬套在实验结果上;更不能由于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或
理论不符而随意取舍甚至修改实验结果,这时应该分析其异常的可能原因。
如果本次实验失败了,应找出失败的原因及以后实验应注意的事项。
不要简单地复述课本上的理论而缺乏自己主动思考的内容。
另外,也可以写一些本次实验的心得以及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等。
(十一) 结论
结论不是具体实验结果的再次罗列,也不是对今后研究的展望,而是针对这一实验所能验证的概念、原则或理论的简明总结,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的一般性、概括性的判断,要简练、准确、严谨、客观。
(十二) 鸣谢(可略)
在实验中受到他人的帮助,在报告中以简单语言感谢.
(十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