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大一轮复习:35.选修6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环境保护(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

(完整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环境保护(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

选修6 环境保护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9日,英国石油公司表示,MC252油井现已不再向墨西哥湾泄漏石油,截至目前事故处理费用已达到61亿美元。

这场生态灾难已造成近30万只海鸟和无数鱼类死亡,有些珍稀动物甚至面临灭绝之虞.材料二世界石油污染水域图。

(1)墨西哥湾泄漏石油后,A、B两地首先受到污染的是________,对泄油区的社会经济会造成什么危害?(2)简述材料二图中所示石油污染严重的海域的分布规律及油污的来源.解析第(1)题,考虑洋流因素,A地首先受到污染,石油污染不仅降低海滨的生态环境,还会使海洋水产品品质下降,造成经济损失。

第(2)题,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为石油污染区域,污染源来自沿海工业生产、海运航线上的船舶和海上石油开采。

答案(1)A 降低海滨环境的使用价值,破坏海岸的设施;石油污染还会使海洋水产品品质下降,造成经济损失。

(2)分布规律:石油污染区域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油污的来源:沿海工业生产、海运航线上的船舶和海上石油开采。

2.读“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自然原因。

(2)简述1990年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对策。

解析第(1)题,从降水量的多少分析湿地面积的变化。

第(2)题,湿地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号称“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答案(1)20世纪80年代湿地面积扩大,20世纪90年代湿地面积缩小。

20世纪80年代降水量增多;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强。

(2)不利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旱涝灾害增多;水质下降。

对策: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退耕;严禁围垦。

3.绿色消费正在全球兴起,成为时尚。

“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都不造成污染。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1讲 环境保护课件 湘教版选修6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1讲 环境保护课件 湘教版选修6

人 为
我国西北、华 产出减少,沙
植被破坏
北(春季) 尘暴天气增多
• (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 ①事故带有突发性,往往使当地居民猝不及防。 • ②事故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支持下,2012年3月安哥拉、纳米比亚、 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赞比亚五国共同协商,成立了世界上 面积最大的“卡万戈赞比西跨界自然保护区”。
失和土地荒漠化
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 快
问题 水土流

荒漠化
成因
分布

危害
自 暴雨、土质
使山区出现石

人 为
疏松 滥垦、滥伐
我国黄土高原 及南方地区的 丘陵、山地
漠化,高原表 面沟壑纵横, 淤积湖泊、河 床,加剧洪涝
灾害
自 然
干旱、大风、
疏松的沙质沉 非洲最严重, 可利用土地面
积物
其次是亚洲。 积缩小,土地
走向高考 ·地理
湘教版 ·高考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选修六 环境保护
考试大纲解读
考点
考纲解读
1.环境与环境问题
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 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
利用、保护
说出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 掌握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各种生态破
• 2.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 (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 (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问题
成因
植被 破坏
过度砍伐、开 荒、放牧
生物 多样 性减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环境保护 新人教版选修6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环境保护 新人教版选修6

考试大纲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1)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 程。 (2)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4.环境污染与防治 (1)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2)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5.环境管理 (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 保护中的作为。
选修六 境与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 害。 (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 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 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 用的成功经验。
1.关注热点、重大环境问 题,以图、文资料形式, 考查某区域的环境问题的 表现、形成原因、危害和 治理措施等。 2.注意我国的突出环境问 题以及重大工程、人类活 动所带来的后续影响。
目标定位
3.资源和能源价 格的剧烈波动对 社会经济的影 响,以及我们如 何合理开发和利 用也是命题所关 注的方向之一。

高考地理复习——选修6环境保护(含解析)

高考地理复习——选修6环境保护(含解析)

选修6 环境保护考纲展示名师解读1.环境与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1)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2)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4.环境污染与防治(1)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2)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5.环境管理(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1.结合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当代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主要特点2.运用资料,考查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措施3.结合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报告,分析大气污染物类型、污染物来源、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根据具体事例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4.结合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考查我国水资源分布状况及原因5.结合近期石油价格波动,考查能源问题及应对措施6.结合我国实施的环境管理方面的主要内容,考查环境管理的目的、对象和执行主体一、我们周围的环境 1.什么是环境 (1)概念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2.人类与环境二、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1.表现2.原因3.特点特别提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虽属不同形式的环境问题,但二者之间密切相关。

(1)都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影响。

(2)环境污染问题会衍生出许多生态问题,如二氧化硫大量排放会导致大气污染,进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鱼类等生物资源的减少(消亡)等;反之,生态破坏也会影响环境污染的发生。

(3)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是生态破坏问题,而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是环境污染问题。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1.一种新的环境观四、认识环境管理1.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2.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3.环境管理的手段五、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1.环境管理必须进行国际合作2.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六、公众参与1.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环保NGO的活动情况及作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十三讲选考6环境保护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十三讲选考6环境保护课件新人教版

特点
表现
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
危害的 _不__可__预__见__性__
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 中模拟。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 害,一般是经过一段较长的潜
伏期后才表现出来
特点 过程的不可逆性
表现 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 具有了大规模__干__预__环__境___的 能力,使环境中经长期演化形 成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发 生改变,而其中有些过程是不 可逆的
1.(高考海南卷)下图示意的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 地之一。1990 年至 2010 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 施。 解析:由于该地区位于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 蒸发旺盛,水资源短缺。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会使灌溉用水 增多,加剧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同时会使注入湖泊的 水量减少,导致湖泊萎缩;另外农业灌溉会使地下水位上升, 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减少 垦荒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2.环境问题的矛盾冲突及表现 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____人__为_____原因, 而人为原因更为重要。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冲 突:
矛盾冲突
表现
地球自然资源的数量有限,并且分
布不均。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规
资源的有限 模的扩大和个人需求的增长,人类
性与人类需 对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地增长,构成 求的_无__限__性__ 了人口和资源之间永恒的矛盾。庞
的矛盾
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
率,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
的生态环境与 _长__远__环__境__效__益____的 矛盾
表现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都是人们所追 求的目标,但是,在工业化和城市 化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以损害环境 为代价,换取眼前经济利益的短期 行为。不少地区在短期经济利益的 驱使下,置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于 不顾,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6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6环境保护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①海洋生物死亡; ②油膜和油块粘住鱼卵和幼鱼, 阻碍海藻光合作用; ③影响海洋底栖动物; ④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
钻井平台爆炸
1.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
虾池(右图)。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
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
03
3.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 2015 年
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 760亿
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说明废弃的
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
解析
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 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决措施:推广使
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
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
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答案
解析
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
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
01
02 污染来源
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03
陆地水体:称为“水 华”,又称“藻花”;
04


①水体中植物死亡; ②鱼类死亡;
海洋水体:称为“赤潮”
③湖泊演变为沼泽
赤潮
水华
重金属污染
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

(课标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环境保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课标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环境保护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
措施。 答案 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 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 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 实行分类回收。
地理
课标版
选修6 环境保护
考点一 环境污染问题
一、水污染及其防治
类型 含义 水体富营养化 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 重金属污染 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 海洋石油污染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
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进入水体经动植物生物链逐渐积
累造成人畜伤害
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
例如,赤潮产生的原因:沿海地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和过
度海水养殖,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促使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适宜的水 温、盐度等环境有利于赤潮生物的繁殖;水体交换不良的港湾和沿岸海
域容易发生赤潮。
(2)同一环境污染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带来的危害也不相同。下 面以我国长江南、北地区的酸雨危害为例进行比较:
堆肥法
通过微生物发酵,可将病原菌杀死,
使垃圾变成有机肥
无法处理不可分解垃圾,
露天堆放造成大气污 染、水污染
热处理 (焚烧)法
回收热能和垃圾减量最彻底,消灭各 耗资巨大,焚烧后所剩10 种病原菌体 %的灰烬是难以处理 的部分;大气污染严重
目前,世界上应用较普遍的是填埋法。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
法是填埋和焚烧两种。 (2)垃圾越境转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尤其是有毒 有害废弃物的数量、种类在日益增多,而人类对它们的处理技术水平和 能力却非常有限。因此,在一些国家,累积的废弃物已失去控制,大量运 往发展中国家。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环境保护 新人教版选修6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环境保护 新人教版选修6

环境保护读考纲·析考情·明考向考点一资源问题及利用保护主题1 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及解决对策[核心知识再现]1.自然资源的涵义理解自然资源的涵义,关键是把握其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掌握自然资源的类型,要从其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进行判断,具体分析如下:2.淡水资源短缺原因3.淡水资源解决措施[真题考向探究]考向一淡水资源利用及保护1.(2012·课标文综,44,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下图)。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4分)(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6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饮用水源地由苏州河→黄浦江→长江,河流的水量越来越大,说明城市供水量在增加;供水地由流经市区的河流变为长江,说明原水源地受到污染。

第(2)题,侧重从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分析。

答案(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

(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

考向二城市雨水资源化措施2.(2012·海南地理,26,10分)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

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

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

(10分)解析主要从雨水收集、储存、利用三个方面分析。

答案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

主题2 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核心知识再现]1.世界耕地需求趋势目前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不足问题,成因如下:2.我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考向一 破坏坡耕地的危害及防治措施1.(2014·课标Ⅰ,44,10分)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酸 类雨 型
主要 影响
04
水生生态 土壤生态 植物生长 建筑物 人体
水生生态
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 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土壤生态
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
减产。
森腐 植
林蚀 生树 长叶
物 生
,, 长
林使
木光
成合
片作
死用
亡受
。阻



建筑物
(2)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 素影响?如何影响? 答案 解析
大气中PM2.5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 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 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 之,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扩散。 降水: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任答两个因素即可) 此题注意对关键词“气象因素”的理解,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 有关外,还会受到风速、气温、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影响。
(4)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 答案 解析
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法,提高 大气质量标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 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任答四点即可) 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回答,难度不大。
二、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思维P47-P48)
1.水资源短缺及其对策。 2.耕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考向1 水资源短缺问题及其对策
水资源短缺问题及其对策
1.短缺原因
自然
短 原因 缺 原 因 人为
原因
水资源总量丰富,可利用有限 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 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用水量不断增加 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水污染严重导致水质型缺水
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 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人体
危及人体健康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01 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开发洁净煤技术 02
03 开发新能源 利用可再生能源 04
05 控制机动车污染、工业污染
6.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 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 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 PM2.5为每立方米 10微克。
02
处理和 利用
03
健康的生活方式,减 少城市垃圾总量;
改变粗放型的资源利 用方式;
商品包装要尽量使用 可分解、可降解或可 回收利用的材料;
大力改善城市居民的 燃料结构。
3.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5年 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 760亿 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说明废弃的 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 解析
酸雨的形成、危害与防治
pH<5.6的降
水;包括雨、雪、 雹、雾等
大气污染物, 生 成 H2SO4 、 HNO3 和 HCL 等酸性物质, 并随雨、雪降 落到地面
01 形成
污来染源物02
酸雨
火山喷发释放 的酸性气体
人类燃烧矿物 燃料排放的硫 氧化物和氮氧 化物等
硫酸型: 硫氧化物
硝酸型 氮氧化物
污染物来源
自然渠道:
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地荒漠化加剧
污染物来源
人为渠道:
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 排放量大且缺乏标准或 不达标。
对人类影响
有利影响:
少量吸入会刺激并锻炼人
的免疫机能。
对人类影响
不利影响:
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 危害健康,如传染病、“尘肺病”、恶性病变等
水资源短缺问题及其对策
2.解决措施
解 开源 决 措 施
节流
修水库蓄水 跨流域调水 人工降水 海水淡化 合理利用地下水
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污水净化,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
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

从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减少污染物的数量两方面着手。此

外,再好的措施也需要人来实施,因此需要政府、公众的

参与。
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分析
答 题 模 板
考向2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
固体废弃物污染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对水环境的影响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01
污染途径
资源化 减量化 无害化
主要解决 措施

和酸性气体

长江
①降水少,不利于酸雨的形成;②地形平坦,风
小 力较强,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③土壤呈碱性,
以北
大气中的灰尘也呈碱性,可以中和部分酸性气体
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分析
(3)针对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采取相应措施
环境污染的成因有多种,但都是因为污染物的浓度与数量

超过了环境承载力而造成的,因此环境污染的整治应重点
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 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决措施:推广使 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 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实行分类回收。
该题主要考查环境污染问题与解决措施。快递外包装主要会产生大量的 包装纸及难以降解的胶带和塑料袋。可以推广快递外包装材料的环保化、 减量化及实行废弃外包装的分类回收等。
答案 解析
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 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 水富营养化。
高位虾池在养殖、换水和排水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渗漏,会导致土壤盐 分增大,附近地区出现土壤盐碱化;海水下渗的过程中也会导致地下水 盐度升高,影响水质,从而影响到当地地表植物的生长。排向海洋的水 体中含有大量的食物残渣和虾的粪便,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海中,会导致 附近海域海水的富营养化,影响海洋水质危及海洋生物生存,从而间接 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
(3)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 解析
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 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任答两点即可)
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主要包括云 雾、降水、气温、污染大气等方面,注意抓住关键词“大气环境”,不 能回答其他方面的影响。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右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 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 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 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答案 解析
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 角度说明其原因。 答案 解析 地域差异: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 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 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
据图中的数据可以总结出南北方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差异,再根据括 号内的注记,从气候条件上说明二者差异的原因。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 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02 污染来源
04 危 害
①海洋生物死亡; ②油膜和油块粘住鱼卵和幼鱼, 阻碍海藻光合作用; ③影响海洋底栖动物; ④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
钻井平台爆炸
1.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 虾池(右图)。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 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 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各种重金属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人畜病症
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 排放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 淋溶污水
02 污染来源
04 危 害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 最终危害人畜身体健康
水俣病
海洋石油污染
污染过程 01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 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
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表 现 03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4.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 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 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 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答案 解析 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 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 壤流失的措施。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 土壤易流失,需保护。
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 易发生水土流失。开挖石料之前,应将表层土壤放置在不易被侵蚀的地 方,并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开挖石料后,应该进行表土回填或覆盖在堆 放弃料的上面,防止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贫瘠。
5.下图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核心三十五
环境保护
一、环境污染与防治(思维P45-P47)
1.水污染及其防治。 2.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 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4.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思维P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