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桥和塔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案
16. 家乡的桥和塔(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16. 家乡的桥和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桥和塔的特点,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通过观察、描绘桥和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成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桥和塔的特点2. 桥和塔的分类及代表作品3. 桥和塔的绘画技巧4. 合作学习,分享成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桥和塔的特点,学会描绘桥和塔。
2. 教学难点:桥和塔的绘画技巧,特别是透视和比例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家乡的桥和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独特的建筑。
2. 新课内容:(1)家乡的桥和塔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桥和塔,总结它们的特点,如结构、材料、造型等。
(2)桥和塔的分类及代表作品介绍桥和塔的分类,如梁桥、拱桥、塔楼、宝塔等,并展示一些代表性的桥和塔。
(3)桥和塔的绘画技巧讲解桥和塔的绘画技巧,如透视、比例、线条、色彩等,并示范绘画过程。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桥或塔进行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完成绘画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桥和塔的特点及绘画技巧。
(2)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家乡的其他桥和塔,进行绘画创作。
(3)布置作业:以“家乡的桥和塔”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桥和塔的了解程度。
2. 学生绘画作品的完成情况及表现。
3.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如分享成果、互相帮助等。
4. 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2.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3.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4. 教学评价是否全面、客观,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5.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进行改进和调整。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家乡的桥和塔,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6课《家乡的桥和塔》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6课《家乡的桥和塔》比赛获
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6课《家乡的桥和塔》比赛
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及造型,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及画笔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绘画,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鼓励学生通过大胆想象设计出未来的桥和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设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赞美家乡,并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家乡的美景。
2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
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把语文知识用于生活中。
在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单一式的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不能做到与人交流,与人对话。
喜欢受到表扬或赞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是很幼稚的见解。
3新设计
课件欣赏、根据本地的特色桥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教学难点:桥和塔的造型表现。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家乡的桥和塔
(一)导入:(1)师生趣味互动,说一说你家乡印象最深的桥和塔有哪些呢?。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的桥和塔》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的桥和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乡的桥和塔》是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家乡的桥和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桥和塔的分类、特点和绘画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绘画表现家乡的桥和塔的美。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但对于桥和塔的认识和绘画技巧还需进一步提高。
学生对家乡的桥和塔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更深入地认识和描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桥和塔的分类、特点和绘画方法。
2.培养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家乡桥和塔的美。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桥和塔的分类、特点和绘画方法。
2.如何通过绘画表现家乡桥和塔的美。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乡的桥和塔,了解其特点。
2.讲解法:讲解桥和塔的分类、特点和绘画方法。
3.示范法:示范如何绘画桥和塔,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评价法:对学生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的桥和塔图片或视频资料。
2.准备桥和塔的绘画教材或图片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桥和塔,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和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桥和塔的绘画教材或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桥和塔的分类、特点和绘画方法。
3.操练(10分钟)讲解绘画方法,示范如何绘画桥和塔。
学生根据讲解和示范,动手实践绘画桥和塔。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绘画技巧。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性的桥和塔作品。
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桥和塔的分类、特点和绘画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绘制一幅家乡的桥和塔作品,并填写作品背后的故事。
三年级下册语美术教案-16《家乡的桥和塔》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美术教案-16《家乡的桥和塔》人教新课标课程主题本节课将通过对家乡的桥和塔的了解,了解家乡的建筑文化,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家乡的认知。
教学目标•能够听懂、理解并朗读课文《家乡的桥和塔》;•了解家乡桥和塔的历史和文化;•学生能够通过图画的形式表现家乡的桥和塔。
教学内容1.语文:课文《家乡的桥和塔》。
2.美术:用画笔画出家乡的桥和塔。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图画的形式表现家乡的桥和塔。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家乡桥和塔的历史和文化。
教学准备•课文《家乡的桥和塔》;•家乡的桥和塔的照片或图画;•学生需要自备素描本和彩色笔或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建筑,了解家乡的文化。
2.引导学生谈论家乡的桥和塔。
阅读课文1.朗读课文《家乡的桥和塔》。
2.了解家乡桥和塔的历史和文化。
画画环节1.激发学生对家乡桥和塔的兴趣,引导学生谈论桥和塔的特点。
2.要求学生用画笔画出家乡的桥和塔,可以参考所提供的照片或图画。
小结1.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画作。
2.引导学生谈论家乡的桥和塔的美和历史。
课后作业1.家长带孩子拍照片,记录家乡的桥和塔。
2.让学生使用素描本和彩色笔,画出更多家乡的建筑。
教学评估1.检查学生对课文的听懂、理解和朗读情况。
2.检查学生绘制的画作是否准确、美观。
总结本节课通过了解家乡的桥和塔的历史和文化,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认知。
同时,通过画画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三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的桥和塔》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三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的桥和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教案:家乡的桥和塔研究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了解桥和塔的结构特点,感知桥和塔的造型美。
过程与方法:描述家乡的桥和塔,尝试表现家乡的桥和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乡的文化和历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桥和塔的结构、用途,感受桥和塔的造型美,并将其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画面,使家乡的桥和塔更显突出。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各地桥与塔的图片、油画塔和桥作品。
学具:画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视频:桥和塔,观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桥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塔是一种在亚洲常见的,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
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称“佛塔”。
14世纪以后,塔逐渐世俗化。
塔也指高耸的塔形建筑,如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电视塔等。
二、新课讲授1.说一说家乡的桥和塔。
师:谁能说一说这是什么桥?(赵州桥)XXX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
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XXX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桥和塔并分享。
出示视频:桥。
(欣赏各种各样的桥和塔)展示讲解大雁塔: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
XXX三年,XXX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XXX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2.赏析名家油画桥和塔。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家乡的桥和塔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家乡的桥和塔人教新课标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三年级美术教材下册的第16课,同步使用人教新课标教材。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家乡的桥和塔”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学习和观察家乡的桥和塔,从审美角度、文化角度和历史角度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及其艺术表现形式。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及其表现形式,认识家乡的桥和塔的装饰艺术形式和特点;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3.发掘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知和积极情感,促进其我爱我乡、爱祖国的情感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能够感性理解家乡的桥和塔的审美特点;2.学生能够观察、比较桥和塔的装饰艺术形式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1.由教师讲解介绍,并辅以多媒体资料;2.学生观察分析和发言;3.小组合作,分享观察结果和探讨交流;4.适当运用游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家乡的桥和塔的图片,让学生感性认识家乡的桥和塔的审美特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学习1.了解家乡的桥和塔的历史、文化背景;2.学生观察家乡的桥和塔的形式结构、建筑特点和装饰艺术形式并记录下来;3.小组合作,将各自观察结果整合,分享、探讨、交流学习;4.教师讲解和举例,介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及其表现形式,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家乡的桥和塔的艺术内涵;5.运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桥和塔的特点匹配游戏,加深学生对家乡桥和塔的认识和记忆。
3、巩固和拓展1.学生画出自己印象中家乡桥和塔的外形和装饰艺术形式,表现自己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感受;2.教师进行展示和点评,同时让学生自己观察和点评,促进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
4、总结通过教师的总结和点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及其艺术表现形式,也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家乡文化。
六、教学评价1.学生举手发言或小组讨论,在观察分析和比较中展示出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2.在画自己印象中的家乡桥和塔时,能够真实地表现出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人教三下美术第16课家乡的桥和塔教案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美术第16课家乡的桥和塔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同学知道桥和塔的构造和造型;技能目标: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家乡的桥或塔;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同学们知道桥和塔的构造和造型;教学难点:让同学们能够亲手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家乡的桥或塔;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水彩笔、铅笔、铅笔刀、橡皮、白纸;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课件出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和赵州桥的图片,然后问同学们这两个是什么?生:是桥和塔;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你们想一想我们的家乡都有哪些桥和塔?我们应当如何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他们表现出来?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家乡的桥和塔》。
二、优秀作品展示:师:课件出示油画《水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想一想:这幅图画的创作分为哪几个步骤?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分组讨论,最后分组发言。
师总结: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这幅图画的创作顺序是:(板书)绘图-勾线-上色师:请同学们再想一个问题:这幅画的布局有何特点?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分组讨论,最后分组发言。
师总结: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这幅图画的布局有如下特点:(板书)突出表现了桥,其余的景物只是一种陪衬作用。
三、你见过那些桥或塔?师:同学们你们都见过那些桥或塔?生:自由举手发言。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说明你们都去过不少地方。
四、分组合作创作并交流分享: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组合作,创作出你们心中喜欢的桥或塔。
师:使用刀具时注意安全。
师:然后每组拿出作品到黑板上进行展示。
生:认真创作自己心中的作品,老师巡回指导。
生:每组的代表拿着自己小组的作品,到讲台上同班上的其他同学交流分享。
师:进行总结并评价学生作品,指出学生应当改进的地方。
16. 家乡的桥和塔(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美术三年级下册

16.家乡的桥和塔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及造型。
2.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桥和塔。
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设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教学难点: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表现。
三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北京的桥,并欣赏桥和塔的图片。
师:此刻让我们怀着愉悦的心情欣赏美景,聆听美妙的音乐。
(一)情景导入师:刚才我们听得这首歌曲是不是特别有激情啊,那今天的这节课就让我们带上这种激情进入我们的美术课堂,好不好?生:好师:希望你们积极开动小脑筋,踊跃回答问题,,看看那组的同学各方面做的最棒。
获得的掌声最多。
师:请问,同学们刚才我们听的歌是赞美什么的歌曲?生:(桥、北京的桥、我们家乡的桥)师:同学们回答非常好。
我们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桥,不仅有桥,而且呀还有塔。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6课《家乡的桥和塔》。
师板书课题《家乡的桥和塔》(二)新授1.家乡桥塔知多少师:孩子们,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让我们手牵手,走一走家乡的桥,看一看家乡的塔,咱们一起出发吧!出发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都见过哪些桥和塔?或者你知道哪些桥和塔,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评析:课前引导学生交流桥和塔的有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2.走近家乡桥和塔(1)接下来我们就要正式出发了,跟老师去领略桥和塔的风采,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桥和塔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造型有什么特点?(2)欣赏了这么多的桥和塔,我想在同学们的印象中一定对桥和塔有了更深的印象,现在我想向同学们发起一个挑战,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呢?注意听挑战规则:(请你在规定的时间内用线条勾勒桥或塔的形状。
音乐停,挑战结束。
)几名同学来讲台上展示。
开始生评价:用你们的掌声告诉老师,哪一组画得好呢?师评:这一组得到的掌声最多了,为什么呢?(画得最像了)造型特别好,抓住了桥和塔的基本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桥和塔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案家乡的桥和塔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案
课题:家乡的桥和塔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3、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2、桥和塔的.造型表现。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说一说: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桥和塔,观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课前老师请
同学们收集了有关这方面的图片与资料,大家完成了没有?
(1)你们在哪里见过桥和塔?
(2)它们在结构和造型上有哪些特征?
(二)发展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范画,感知范画媒材的运用以及画面的趣味构成。
(1)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材料来怎样表现桥和塔?
(2)他们怎样巧妙利用材料的特点?
(3)你们觉得哪幅作品画面组合得好,为什么?
2、把你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交流。
师:欣赏了这些作品后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画?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家乡的桥和塔。
请同学们看作画要求。
3、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桥或塔,利用各种材料和创作方式进行创作。
大胆的想象、构思,自由地创造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周围景物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后拓展
1、运用多种表现形式绘画和制作桥和塔。
大胆想象,创作出“未来的桥和塔”。
2、运用其他材料创作立体桥和塔(陶土、纸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