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原君》原文及译文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原君》原文及译文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原君》原文及译文《原君》选自《明夷待访录》,是高中语文课本中重点文言文,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原君》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文言文《原君》原文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

夫以千万倍之勤劳,则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故古人之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

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

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

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乃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

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

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完整word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重点文言翻译

(完整word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重点文言翻译

必修四文言翻译《季氏将伐颛臾》1、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译文:史官周任有句话说:“施展自己的才能担任职务,如果不能胜任就辞职。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译文:遇到危险却不去保护,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译文:老虎犀牛从木笼里跑出来,龟甲和玉器在木匣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君子憎恨那种不愿直接说自己想得到而偏要找借口的人。

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译文:不怕财富少就怕分配不均,不怕民众贫困就怕社会不安定。

6、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译文:如果这样,远方的人还不服从,那么就发扬教化礼仪来招抚他们。

7、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我担心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鲁国的宫廷内部啊。

《寡人之于国也》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如果黄河以北地区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迁移到黄河以东地区,把黄河以东地区的粮食运往黄河以北地区。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咚地敲击战鼓,交战开始了,士兵丢弃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没有逃到一百步而已,但是这也是逃跑啊。

4、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细蜜的渔网不入池塘,鱼和鳖就吃不完。

斧头根据时节进入山林砍伐,树木就用不完。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注重学校的教育,把孝敬父母敬爱兄弟的道理反复强调,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负着东西了。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狗和猪吃的是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赈济。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1、以坚毅不扰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

(革命党人)凭借着坚毅不扰的精神,与民国的敌人搏斗,多次遭遇挫折失败。

2、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

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

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自己整理的高二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廉颇是赵的优秀将领。

赵惠文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军,攻打齐国,击败齐军,攻下金扬,任上卿。

所以廉颇以勇猛善战著称。

蔺相如,赵人,是赵太监长苗贤的客人。

当赵惠文为王时,赵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秦昭王闻知此事,乃上书赵,说愿以十五城换蔡瑁。

与廉颇将军及众大臣商议:欲将此宝玉赐与秦,恐得不到秦城,白白受骗;我不这么认为。

我担心迟又打电话来。

我拿不定主意。

我想找一个能被派去回复秦的人,但我找不到他们。

太监长苗贤曰:“我客蔺相如,可遣使。

”王召问:你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派遣特使?苗贤回答说:“我曾经犯罪,私下计划逃到燕国。

我的门童林相如拦住我说:‘你怎么知道王子会收留你?’我告诉他,我已经跟随国王和王子在边境见面了。

王子私底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朋友’。

我是靠这个认识他的,所以打算去找他。

蔺相如对我说:‘今在,燕弱,宠你,欲与你交朋友。

现在你从赵逃到燕,燕王害怕赵。

在这种情况下,太子不会收留你,而是会把你绑起来,送回赵。

你也可以光着身子躺在地上,在斧头上认罪,就可以得到赵王的赦免了。

我听了他的建议,但幸运的是国王原谅了我。

私底下我觉得蔺相如是个勇士,足智多谋,应该能走出去。

于是赵浩棋召见蔺相如,问曰:“秦王欲以十五城换我墙。

你能给他吗?”蔺相如说:秦强赵弱,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

赵浩棋说,如果我拿走了我的墙,不给我一个城市,我该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以城为墙,赵国不肯,错的是赵国;赵给秦璧,没给。

错的是秦。

对比这两种对策,我们宁愿同意秦的要求,让它承担犯错的责任。

赵浩棋问:谁能被派去?蔺相如回答说:“大王若找不到人,我愿与和氏璧一同发配秦国。

”。

当城给了赵,他离开了秦的城墙;市里不会给赵的。

我保证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还给赵。

赵王派蔺相如带着彩,往西进秦国。

秦王在张台宫遇见了蔺相如。

和氏璧,蔺相如捧着,呈献给秦王。

秦王非常高兴。

语文必修四古文翻译重点句

语文必修四古文翻译重点句

语文必修四古文翻译重点句文言文翻译是语文必考内容,掌握好重点句才能提高复习效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必修四古文翻译重点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语文必修四古文翻译重点句:《季氏将伐颛臾》1、求!无乃尔是过与?翻译:冉有!恐怕该责备你吧?无乃”,岂不,难道不,恐怕。

“过”,责备。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翻译:(盲人)站立不稳而又不能扶持,摔倒了又不能扶起来,那么还要用那些辅助的人干什么呢? 相:这里指搀扶瞎子走路的人。

3、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翻译:况且你说的话是不对的。

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中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4、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翻译: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担任这个职位,(如果)不能的就不要去(当那个官)。

”陈:施展。

列:职位。

(翻译时要字字落实,字字对应)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翻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嘴上)不说“想要(得到)它”却一定要替自己的行为编造借口(来搪塞的态度)。

疾:痛恨。

辞:托辞,借口。

6、既来之,则安之。

翻译:既然使(远方的人)来归顺了,就要使他们安居下来。

7、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我担忧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语文必修四古文翻译重点句:《寡人之于国也》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敲着战鼓,兵器已经接触(战争开始了),(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人跑一百步然后停下,有的人跑五十步然后停下。

注意:“或”,有的(人)。

“走”,在古代是指逃跑。

3、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不行。

只是没有跑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热爱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学生,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必修四文言文翻译

必修四文言文翻译

必修四文言文翻译
1.冉有!恐怕该责备你吧。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 当作祭祀东蒙山的主祭人,并且在鲁国境内。这 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2.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 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持,将要跌倒却 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 3.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要却要找借口的人。我 听说有国有家的人,不怕财富少而怕分配不均匀, 不担心贫困而担心社会不安定。财物分配均匀, 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 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4.像这样,因此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 来使他们归服;已经归附的,就要使他们安定下 来。 5.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比喻。咚咚地击 鼓,兵器已经交接,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 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 凭借自己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 怎么样呢? 6.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 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 或者顶着东西在道路上行走了。 7.七十岁的人能穿丝织品吃肉,百姓不挨饿受冻, 这样之后 不能称王的,从来没有过。
8.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却不知道制止,路上有饿 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人死了,就 说:“这不是我杀的,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与 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却说“杀人的不是我, 是兵器”有什么区别?大王不要怪罪于年成不好, 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前来归顺了。 9.那时我正因为讨伐敌人,在桂林统帅军队。看看 国内,敌人的气焰正盛,(国家)倾危不安的迹 象比清朝末年还厉害。 10.能够依赖的是君子能察觉事物的先兆,通达事 理的人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老了应当更有壮志, 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 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的志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注释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注释


年。虚:空。设:摆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 说
便:纵使,即使。千种:多的意思。 风情:男女恋爱的情怀。更:又。 与:向,和,跟。说:诉说,倾诉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
东:向东。去:前往,向……去,表 动作趋向。淘:冲洗。千古:古代。 风流:杰出
故垒西边
故垒:古代的营垒。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不要。
何妨:不妨。啸:拉长声音叫。且:
何妨吟啸且徐行
连词,表并列,可不译。徐:慢步
走,徐缓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轻:轻快,轻松。胜:胜过。马:骑 马。谁怕:怕什么的意思
一蓑烟雨任平身
一:满。蓑:蓑衣,。烟雨:风雨。 任:任凭。平身:一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 头斜照却相迎
料峭:形容微寒。
为曹操的水军
故国:旧地,指三国时的古战场(赤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 华发
壁)。神游:忘形的神魂之游。多 情:多愁善感。应:该。笑:笑话。 早:过早。华:同“花”。华发:花
白头发
如:像。尊:同“樽”,酒杯。还: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还是。酹: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
凭吊。江月:倒映在江中的月亮
定风波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 帝时,大将军霍去病追匈奴至狼居胥
仓皇北顾
山,封山而还。。赢得:剩得,落得
。仓皇:仓促慌张的样子。北:向北
。顾:回头看,引申为逃跑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 扬州路
四十三年:作者南归已四十三年。 望:眺望。犹:还。烽火:烽烟战火 。路:行政区划名称
可堪:怎堪,哪里受得了。回首:回
天堑无涯
壕沟,指钱塘江。无:没有。涯:边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1季氏将伐颛臾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

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

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

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

’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

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

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

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2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高一语文必修四 古文翻译重点

高一语文必修四   古文翻译重点

高一语文必修四古文翻译重点《廉颇蔺相如列传》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译: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2.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3.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译: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

4.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

5.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译:但是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6.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译: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廷上将国书交给我。

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

7.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译: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辜负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

8.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

9.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10.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译:门客一齐规劝他说:“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苏武传》1.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译: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送留在汉朝的使者。

2.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译: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一定会牵连到我们。

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3. 何以汝为见?译:要见你干什么?《张衡传》1.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译: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2.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译: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1季氏将伐颛臾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

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您了。

那颛臾,从前先王把她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

这就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

’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您的话错了,老虎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与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就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

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她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

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与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她归服;使她来了之后,就要使她安定下来。

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她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

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就是在鲁国内部。

”2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就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就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就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

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粮食与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

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

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

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

百姓死了,就说:‘这不就是我的过错,就是因为年岁不好。

’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就是我,就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3氓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

其实不就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

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

不就是我愿误佳期,您无媒人失礼仪。

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

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

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

您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

赶着您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

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

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

男人若就是恋上您,要丢便丢太容易。

女人若就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

自从嫁到您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

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

我做妻子没差错,就是您男人太奸刁。

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婚后三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

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

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

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

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

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

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

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

海誓山盟犹在耳,哪料反目竞成仇。

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4蜀道难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登,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与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

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眉山顶端。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屏住呼吸仰头过参井皆可触摸,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好朋友呵请问您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月夜听到的就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蜀道真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

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唉呀呀您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而来到这险要的地方?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难攻占。

驻守的官员若不就是自己的近亲;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

清晨您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傍晚您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您胆寒。

锦官城虽然说就是个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5琵琶行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与芦花秋声瑟瑟。

我与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就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

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与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她说我原就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她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

她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

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

我们俩同就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就是否曾经相识!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

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与苦竹缭绕丛生。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就是什么呢?尽就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与村笛不?只就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今晚我听您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

请您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您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就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就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就是错的。

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

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就是天亮得太慢。

刚刚瞧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

孩子们欢快地迎接,孩子们守候在门前或院子里。

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

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

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