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智慧不分东西方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引言:哲学作为一门探索人类存在和思维方式的学科,东西方哲学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为了独特的智慧体系。
本文将对西方哲学智慧和东方哲学智慧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不同特点和共同之处。
一、西方哲学智慧1. 古希腊哲学智慧古希腊哲学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强调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
柏拉图提出了“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的区分,认为真理存在于理念世界中。
亚里士多德则注重实证研究,提出了分类学和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2. 文艺复兴哲学智慧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如伽利略、笛卡尔、培根等,强调人的自主性和理性思维的重要性。
伽利略通过实验方法推动了科学的发展,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学观点,培根则主张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取知识。
3. 启蒙哲学智慧启蒙时代的哲学家如康德、休谟、洛克等,关注人类理性和自由的发展。
康德强调人类的自主性和道德责任,休谟则强调经验和感觉对于知识的重要性,洛克则提出了人的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的观点。
二、东方哲学智慧1. 儒家智慧儒家思想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伦理。
儒家强调仁爱、孝道、礼仪等道德观念,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佛家智慧佛家思想以佛陀为创始人,强调人的内心修行和解脱。
佛家注重无我、无常、无我等观念,主张通过禅定和慈悲来达到解脱和智慧。
3. 道家智慧道家思想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自然的道和无为而治的智慧。
三、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的比较1. 理性与直觉西方哲学强调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注重分析和证明。
东方哲学则强调直觉和内心体验,注重直觉的启示和领悟。
2. 个体与社会西方哲学关注个体的自由和权利,强调个人主义。
东方哲学则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伦理,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和谐。
3. 知识与修行西方哲学注重知识的获取和理性的思量,强调知识的积累和学问的传承。
东方哲学则注重内心的修行和智慧的开辟,强调个人的修养和悟性的提升。
《道德经》:凡事都有两面性,你的聪明才智,也会带来坏的结果

《道德经》:凡事都有两面性,你的聪明才智,也会带来坏的结果《道德经》:凡事都有两面性,你的聪明才智,也会给你带来坏的结果。
很多人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
大部分人初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只是随便听一下,并没有当回事,也并没有理解其中的内涵。
其实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就已经详细解读了,为什么很多人很多时候聪明,反倒是一个不好的事情?在老子的《道德经》中,第19章绝圣弃智中,有这样一句话: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杜绝自会,抛弃巧言,善辩,就能获得很多的利益。
保持一个质朴,减少自己的私利,减少欲望,能做到这些东西就没有忧患了。
这句话的本意就是说,杜绝智慧,抛却巧辩,是我们应该提倡的一些事情。
很多人在这个时候特别不明白,为什么要抛弃聪明智慧,聪明智慧不是一个好事吗?其实老子在道德经中这一章中,所强调的,抛弃那些智慧的基础,是因为有很多人把聪明智慧用在损人利己的事情之上。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一个两面性,当把聪明智慧用在好的用途之上,为人民服务,积德行善,这一定是好的。
但是生活中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私欲,就把聪明才智这件事情放在了一个损人利己的事情之上,让自己得到利益,损害别人的好处。
比如说,在很多职场中间,很多人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想让自己上位,想让自己加薪,想让自己升值。
于是就损害别人的利益,这就是典型的损人利己,这里的聪明才智就是应该抛弃的地方。
我们人类作为比其他生物更加聪明这样的一种生物存在,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践踏所有的生物。
比如说,在最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和大自然是和谐相处的。
我们人类并没有那么聪明,更没有去践踏其他的生物和动物。
后来随着智力的发展,人类慢慢的聪明,以为自己是人类的主宰,就去践踏其他的生物,这个也是运用智慧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状态,这个也是不提倡的。
曾经在古人的一些智慧中,有这样的一个理念,就是说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今天所说的聪明才智。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一、引言哲学作为一门探索人类思维和存在的学科,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思想产生了不同的智慧。
西方哲学以逻辑思维和理性分析为基础,注重个体的自由和权利;而东方哲学则强调和谐、平衡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文将比较西方哲学智慧和东方哲学智慧的几个方面,以期更好地理解两种哲学传统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二、人的本质和存在1. 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智慧中,人的本质被认为是理性和自由的。
柏拉图主张人的灵魂是永恒的、超越物质世界的存在,人应该通过理性思考和追求真理来实现自身的完善。
笛卡尔认为人的本质在于思考,他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理论,强调人的存在是通过思考来证明的。
康德则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的意志和道义的能力,他认为人应该根据道义法则来行动,而不是受到欲望的支配。
2. 东方哲学智慧东方哲学智慧中,人的本质被认为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个体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分干预和控制。
佛教强调人的本质是空性,认为一切现象都是无常和空无实性的。
儒家思想则强调人的本质是善良的,强调个体应该以仁爱和道德为准则来生活。
三、知识和真理的追求1. 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智慧中,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是通过理性思考和科学方法来实现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通过感知和推理来获取知识,他提出了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理论。
笛卡尔则通过怀疑一切来寻求不可怀疑的真理,他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理论,强调人的思考是不可否认的真理。
科学方法在西方哲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获取真理。
2. 东方哲学智慧东方哲学智慧中,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是通过内观和体验来实现的。
佛教强调通过禅修和觉察来认识真实的本质,通过断除执著和迷惑来获得智慧。
儒家思想则注重通过学习经典和修身养性来获取真理,强调个体应该修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
四、伦理和道德观念1. 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智慧中,伦理和道德观念是建立在个体自由和权利的基础上的。
东方智慧和西方智慧的比较.doc原文

智慧和西方智慧的比较田婴人们常说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智慧,当然不同的民族对智慧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中国人所代表的智慧观念,与洋人的西方智慧观念有很大差距。
西洋人心目中的智慧人物,无非亚里士多德、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之流,都是理论家、发明家、创造家。
中国人心目中的智慧人物是谁?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说:“诸亮”。
诸亮有什么发明?没有;有什么创造?也没有;提出过什么理论?还是没有(武还有部《子兵法》)。
中国人把诸亮视为最高智慧代表人物的理由在哪里?因为诸亮玩计谋、搞诈术的水平中国古今第一。
的智慧标准是计谋权术,西方的智慧标准是发明创造。
按照的智慧标准,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不过几个书呆子而已。
牛顿遇到诸亮,肯定被诸亮玩得像如来佛手心里的软糖一样,谁敢在诸面前谈天才。
而按西方的智慧标准,诸亮不过是一个擅长计谋的政治人物而已,连一个高等数学方程式都解答不了,谁敢在牛顿面前谈智慧。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之类擅长计谋的政治老腕,不会被列入西洋天才人物的行列。
中国有过一个数学家叫景润(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不多了),一天到晚鬼迷心窍地搞什么“1+1=2”的数学猜想。
当时周围的人都把景润视为呆子、怪人,要不是洋人抬举了景润,他一直会被认为是智商接近弱智者的痴愚人物。
景润的论文登出后,中国的反应如同石沉大海,洋人却兴奋起来:“你们中国有个天才的数学家景润!我们要请他去讲学。
”洋人给景润的痴愚平反摘帽,但仍有许多中国人不以为然:“不就是一个怪才嘛”。
西方认为人类最高的智慧体现在对宇宙自然的理解,智慧的高低是“与自然斗争”能力的大小,把天才的美称授予那些揭示自然法则的理论家、巧妙利用自然力量的发明家。
则认为人类最高的智慧体现在对“人”的理解控制,智慧的高低是“与人斗争”能力的大小。
中国的聪明人标准是:精于为人处世,老谋深算,随机应变,讨好上级,拉拢平级,利用下级。
不会做这些的,均被列入“老实”、“呆子”、“不识时务”不开窍愚昧人之列。
林思云:东方的智慧和西方的智慧

林思云:东方的智慧和西方的智慧林思云:东方的智慧和西方的智慧人们常说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智慧,当然不同的民族对智慧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中国人所代表的东方智慧观念,与洋人的西方智慧观念有很大差距。
西洋人心目中的智慧人物,无非亚里士多德、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之流,都是理论家、发明家、创造家。
中国人心目中的智慧人物是谁?大家会不约而同地说:“诸葛亮”。
诸葛亮有什么发明?没有;有什么创造?也没有;提出过什么理论?还是没有(孙武还有部《孙子兵法》)。
中国人把诸葛亮视为最高智慧代表人物的理由在哪里?因为诸葛亮玩计谋、搞诈术的水平中国古今第一。
东方的智慧标准是计谋权术,西方的智慧标准是发明创造。
按照东方的智慧标准,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不过几个书呆子而已。
牛顿遇到诸葛亮,肯定被诸葛亮玩得像如来佛手心里的软糖一样,谁敢在诸葛面前谈天才。
而按西方的智慧标准,诸葛亮不过是一个擅长计谋的政治人物而已,连一个高等数学方程式都解答不了,谁敢在牛顿面前谈智慧。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之类擅长计谋的政治老腕,不会被列入西洋天才人物的行列。
中国有过一个数学家叫陈景润(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不多了),一天到晚鬼迷心窍地搞什么“1+1=2”的数学猜想。
当时周围的人都把陈景润视为呆子、怪人,要不是洋人抬举了陈景润,他一直会被认为是智商接近弱智者的痴愚人物。
陈景润的论文登出后,中国的反应如同石沉大海,洋人却兴奋起来:“你们中国有个天才的数学家陈景润!我们要请他去讲学。
”洋人给陈景润的痴愚平反摘帽,但仍有许多中国人不以为然:“不就是一个怪才嘛”。
西方认为人类最高的智慧体现在对宇宙自然的理解,智慧的高低是“与自然斗争”能力的大小,把天才的美称授予那些揭示自然法则的理论家、巧妙利用自然力量的发明家。
东方则认为人类最高的智慧体现在对“人”的理解控制,智慧的高低是“与人斗争”能力的大小。
中国的聪明人标准是:精于为人处世,老谋深算,随机应变,讨好上级,拉拢平级,利用下级。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简介:哲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存在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思想体系和智慧。
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哲学传统,它们在思维方式、观念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比较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的不同之处,并探讨它们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1. 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智慧注重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哲学向来强调逻辑推理和理性思量。
西方哲学家们追求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通过分析和推理来寻觅真理。
他们注重科学方法和实证主义,追求客观和可证实的知识。
2. 东方哲学智慧:东方哲学智慧强调直觉和综合思维。
东方哲学家们相信人类的直觉和内心感知能够超越理性思量,达到对宇宙和人生的真实理解。
他们注重内省和体验,通过冥想和禅修来开辟心灵的智慧。
东方哲学强调整体性和和谐,追求心灵与自然的统一。
二、观念和价值观的差异1. 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智慧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西方哲学家们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主性,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
他们关注个人的权利和责任,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尊重。
西方哲学智慧对于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有着深刻的思量和探索。
2. 东方哲学智慧:东方哲学智慧强调整体的和谐和平衡。
东方哲学家们关注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
他们注重道德和伦理,强调个人的责任和奉献。
东方哲学智慧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思量和探索。
三、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 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智慧对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西方哲学家们的逻辑思维和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
他们强调理性和实用性,对于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东方哲学智慧:东方哲学智慧对于个人的心灵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东方哲学家们的综合思维和内省的方法论促进了心灵的觉醒和社会的和谐。
他们强调平衡和整体性,对于现代社会的环境保护、健康养生和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西方哲学的根本差异

东西方哲学的根本差异哲学,作为智慧的探究和思考,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思维的重要领域。
东西方哲学在历史长河中各自发展,并形成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这两种哲学体系之间存在着根本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碰撞和交融。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东方哲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注重心灵的平衡与和谐。
例如,中国的道家、佛家思想强调顺其自然,追求虚无缥缈的境界;印度的吠陀文化和瑜伽思想追求解脱、涅槃。
相比之下,西方哲学更加理性和逻辑,强调理智的探究和推理。
希腊哲学强调辩证法和逻辑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波普尔的科学哲学都体现了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
二、价值观的差异东方哲学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强调个体在整体中的定位和作用。
例如,儒家强调仁爱、孝道、中庸,佛教强调慈悲、舍己,道家强调无为而治、返璞归真。
而西方哲学则更加注重个体的自由、权利和责任。
启蒙运动强调人的理性和自由,现代伦理学强调人的权利和尊严。
三、历史观念的差异东方哲学强调循环、轮回和变化,强调万事万物都是流转不息的。
例如,印度教和佛教认为生死轮回,道家认为万物变化。
而西方哲学更加线性和进步,强调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黑格尔认为世界是理性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阶级斗争的推动。
四、对人生的态度差异东方哲学强调顺应自然、顺应命运,注重内心的平静和达观,追求心灵上的解脱。
而西方哲学更加强调个体的努力和奋斗,追求自我实现和人生的意义。
尼采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存在主义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自我选择。
东西方哲学的根本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历史观念和对人生的态度上。
这种差异既反映了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也丰富了人类的思维和智慧。
我们应该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汲取两种哲学传统的精华,探索智慧的更广阔领域。
东西方哲学的差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交流互鉴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各自的哲学传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东西方哲学智慧之不同——唐俊峰

东西方哲学智慧之差异编号:102唐俊峰170312011025 2011级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一、绪论1、哲学智慧的定义哲学来源于生活和社会活动,伴随着人类的思考和实践而存在,并且逐步演化和推进。
简而言之,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哲学智慧也就是蕴藏在哲学思想中的精华和方法论。
2、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2.1作者知识浅陋,按照东西方哲学的来源、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
2.2文章整体思想按照地理决定论进行,相信历史文明以及哲学的发展遵循一定的地理条件影响。
二、东西方哲学对比1、东西方哲学的诞生条件的的差异1.1西方哲学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文明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最早产生了欧洲文明,也诞生了最早的哲学家以及哲学思想和哲学智慧。
希腊地理环境,对外开放性强,毗邻爱琴海,使希腊文明的历史基因中糅合了探索和开放的精神,有着较强的海洋文明国家的海洋精神,自由、进取、开放、包容。
而对内,古希腊陆地地理环境错综复杂,难以形成统一的大帝国,国家意识形态以及文化形态相对松散,以城邦制度为主要政治存在形态,因此,具有相对丰富度较强的文明思想,并且民间交流互动性更强,具有早期典型的西方哲学的代表性。
是西方哲学智慧的起源。
因此,西方哲学是以古希腊文明为主体的文明基础上的研究对象,并且发展历史和特点一脉相承。
1.2东方哲学东方文化大体包括中国( 儒学) 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阿拉伯文化这样三大文化体系, 东方哲学研究也就是以这三大体系为基点的。
相较于西方哲学的发展,东方哲学的内容更为丰富,在两河流域、长江黄河流域以及恒河流域都分别地、相对独立地形成了三个文明体系,进而诞生了三个哲学文明和哲学智慧形态,各自均有代表性。
2、东西方哲学基本特点差异2、1东方哲学的基本特点(一)东方古代哲学发达, 内容丰富、地域差异明显;东方古代哲学发展发育完善,受地理条件的差异,在三大文明流域均诞生了不同的哲学文明,并且由于地理广袤,在局部区域也形成了各自哲学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智慧不分东、西方,都是要继承的财富
董小泰
人类只有一种智慧---那就是人类从生存到发展的智慧,而不是非要分出个东方与西方或者中国与外国,如果强行分出东西或中外实在有些无聊甚至有害-----特别是对那些貌似自尊实则自卑的人---他(她),往往也有一些知识,常常会有一个坚硬的壳子----有一位友人的话说,枪都打不进去---封闭、愚昧却自以为是,不学习那些人类共同(西方/外国的、东方/中国的)的智慧。
(一)先是一本书。
2003年曾经在中国的红极一时的一本书---《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的著作。
这本书最先在1944年出版。
请注意1944年---59年后的2003年当笔者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心情岂是“惊谔”二字可以概括!
这本书被翻译成超过20种语言出版。
《通往奴役之路》一书是对古典自由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理论的阐述中最著名、而又最受欢迎的书籍之一。
哈耶克在书中阐述道,所有的集体主义社会,从希特勒到斯大林都无可避免地会迈向专制极权。
哈耶克主张,实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必须有一个小团体决定资源和产品的分配和发放,由于没有市场机制和自由价格机制,小团体无从得知正确的情报,也因此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来分配资源和产品。
对于经济计划在实践上的不同
意见、加上计划者在分配物资上的不断失败,最后将导致计划者开始高压的力量强迫维持计划。
社会大众会感觉计划的失败是因为国家权力不够、无法有效推行目标所造成的,因此开始支持那些看似「可以让计划付诸实现」的「强人」攫取政治权力。
经过这一连串的恶化后,国家将会不可避免地转变为极权主义。
「通往奴役之路」代表了国家进行计划的开端,随着自由市场制度的瓦解,所有个人的经济自由和人身自由都将化为乌有。
「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在个人主义伦理学看来是对于所有道德的否定。
但那在集体主义的伦理学里却成为了最高的原则。
」哈耶克的对手—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注:美国1929-33年经济复苏的经济学推手)在读了《通往奴役之路》一书后评论道:「就我来看这是一本伟大的书……在道德上和哲学上我都不由自主
地同意了书中几乎所有论点:不只是同意之,而是深深地被其说服。
」概括之,书的大意是说,所谓计划经济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想有效必然产生出导致绝对腐败的绝对权力出现,最终民众沦为奴役。
经过缜密论证,伟大思想家得出论断:因有理性有限,计划体制必然导致独裁,国家政权甚至成为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工具。
当然,这是一本外国人写的书。
当然,这是人类的智慧----直说吧,我们中华子孙同样可以也应该学习和分享的人类智慧。
讨论时朋友中有人发问说,如果早些时候,而不是在2003年才开始接触和阅读、热议这本人类智慧的书,那么中国是不是可以早些时候结束计划经济,而早些开始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
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却不能没好伤疤就忘记痛----为什么不学习人类的智慧---管他西方还是东方?学习理论和思想,人类是要继承的。
如果没有继承,人类还在四肢着地呢。
都什么年代了,打开心门----学习一切人类的智慧吧。
(二)再是一个热潮---国学热。
景象,如崇拜者言,蔚然成风。
很多中国人很是骄傲。
有不少人就说了,发展到今天,应该中国人/中国文化扬眉了,诸如此类。
民众心态,我们不做评价。
其实早在百年前,梁启超就对东西方文化的各自优劣有过相当精辟的论述。
简言之,中国文化讲大的、宏观的,西方关注多的在于具体做事情。
笔者想说的是,企业经营的智慧,从1600年的东印度公司开始,经过人类400多年,当然这其中也有晋商、潮州人的贡献-----也就是人类在企业经营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智慧,当然在不同的地域会有不同的表现。
而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下,这种区域性的特征在衰减并逐渐趋同。
在中国经营企业要成功,需要有大智慧,既有中国文化还有现代商业智慧。
中国第一CEO张瑞敏先生的演讲《三个终极难题困扰中国式管理》(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到)是最好的诠释了。
学国学没有问题,对于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急于在市场上有大的业绩提升的企业经营者而言,首先应该学习什么才是要关注的。
我们要讨论的是问题不是要不要学习西方或要不要学中国传统,而是对
于你的企业经营以及你本人驾驭企业来说,更为迫切的是要学习什么。
就我们国人而言大多并没有现代商业的培养与训练,连商业的基本动作尚且做不规范,这才是我们首先要补的必修课。
借鉴是可行的。
但不能舍近求远。
“比喻永远是蹩脚的”,重要的是有些所谓借鉴会误导本来脑子就不太够用的人,或者稍有点知识常常忘记常识的人。
仅仅举二例:“商战”的概念,企业大量组织学习《孙子兵法》。
几多荒谬!企业经营与战争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以暴力的手段夺取对方的财物或资源而企业则是以“创造顾客为唯一使命”(管理大师德鲁克语)。
而企业发展到足够大才可能产生行业竞争,就是竞争也还是以满足顾客价值为目标的。
像我们高新区的大部分企业年收入就几个亿,有的甚至只有可怜的几千万,在行业中的份额在别人统计或分析常常可以被忽略的程度,动辄大谈商战,岂不好笑。
我们企业最需要学习的不是兵法而是商业运营之道---比如绩效菱柱、波多里奇卓越绩效模式,也许没听过吧,用你那个经常玩游戏的电脑,在你实在把游戏玩腻了的时候上网查查,学习一下怎么做好商业决策,怎么把产品/服务的质量搞好,怎么激励员工更好的工作,怎么综合提高企业的绩效。
《孙子兵法》,等你把企业弄到世界前几位,或者你改行去做军队时再学习,现在,太奢侈了吧。
说白了,对于当下我们的企业经营者从所谓的西方拿来企业经营智慧远比从国学的智慧再度转化为中国的企业经营要来得更直接、
更快。
当然岳飞先生的名言“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无论学习来自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智慧还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要和现实生产力结合,要以最快最好促进企业绩效为标准。
在2010年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作为企业经营者,我们得有学习意识、态度和行为---学习和继承全人类的智慧,特别是对于当下中国最缺少的企业经营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