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规范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说明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说明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说明作业名称: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者:高艳东专业班级:建筑学1004班日期:2012年12月16日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说明大学生活动中心是为活跃校园文化,增进文化交流,改善校园环境,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而拟建的高品位、高质量、综合性的建筑,以满足现代学生文化活动和学术交流的需要。
一:概述该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主要为北方某高校设计的,建设于规划新校区的交流广场,四条校园主干道在此交汇,而且此处是校园景观主轴上重要的一个节点。
基地东侧是规划中的体育场,南侧主教学楼,西侧是体育教学楼,北侧是景观带。
该大学生活动中心基地外主要采用窗户与屋顶协作采光,主要材料为黄砖砌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二:设计依据《大学生活动设计任务书》《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规范》三:设计构思1.文化性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大学生观看文艺演出,进行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参与各项校园活动和进行交流的地方。
因此,本方案体现的是一种高贵、典雅、富有戏剧性又极具个性的校园文化建筑的品质。
方案造型简洁大方,显得宁静优雅而又不失动感,主入口位于建筑的南侧2.运动性大学生活动中心紧邻校区规划中的的校园交流广场,在空间上应与校园的交流广场乃至校园进行场所上的交流与互动。
因此,作为校区景观轴上的一个重要节点的活动中心,与整个校园环境相匹配。
活动中心的前广场与校园的交流广场形成开放、交流的空间关系。
3.开放性大学生活动中心与校园交流广场形成空间上的交流与互动,在这里,大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各种活动场所,活在交流广场上闲庭信步,或在活动中心前广场驻足观赏,或在剧场选择优秀的节目等。
总之,这座建筑给大学生提供了进行各项开放的文化活动的选择。
机会。
4.时代性大学生活动中心是为活跃和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大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个人的爱好得到更好的发挥,而新建的校园文化活动基地,因此,活动中心的设计不仅反映了高等学府教书育人的文化气息,和优雅的环境,而且体现了个性化时代大学生追求个性的时代精神。
06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设计要点

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设计深圳某高校校区内,拟建一处供学生活动、交往的学生活动中心。
一、基地状况项目拟建于该城镇靠湖边的缓坡地段,基地形状接近方形,东西为学生宿舍,湖岸景色优美。
二、基本要求1.总建筑面积控制在2200±10%平方米;2.建筑层数2~3层为主;3.注意建筑功能合理分区和流线组织;3.房间面积合理设置;4.结合大学生活动特点设计适合展览、集会等室外场地;5.建筑要与基地和周围环境良好结合;6.充分体现对校园建筑的理解和学生活动中心建筑的特点。
三、设计内容活动中心建筑内主要包括:1.文娱活动用房870平方米:表演用房300、游艺用房120、多功能厅180、展览用房180、阅览用房 902.专业工作用房300平方米:文艺工作室、音乐工作室、美术工作室、舞蹈工作室、摄影工作室等。
3.学习辅导用房300平方米:综合排练室×2、美术书法教室4.行政、管理及辅助用房240平方米:办公室3间、文印打印室、会计室、接待及值班室、仓库维修间、淋浴室及厕所等。
5.室外空间另考虑一定规模的室外活动空间入口广场、绿化、小品内院露天活动场地,草坪、绿化、水池等四、图纸内容及要求(一)图纸规格:1、图纸尺寸:594X 841(两张)2、表现方式:透视图为电脑绘制彩图,其余可用黑白或彩色表现;3、每套图纸须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
(二)图纸内容1、总平面图: 1:500要求:画出准确的屋顶平面并注明层数,注明各建筑出入口的性质和位置;画出详细的室外环境布置(包括道路、广场、绿化、小品等),正确表现建筑环境与道路的交接关系;注指北针。
2、各层平面图: 1:100要求:应注明房间名称(禁用编号表示);平面图应表现局部室外环境,画剖切标志;各层平面均应标明表面标高,同层中有高差变化时亦须注明。
平面图:包括用地环境设计,室内家具。
3、立面图: 1:100要求:不少于两个,至少一个应看到主入口,制图要求区分粗细线来表达建筑立面各部分的关系。
高校学生活动中心管理制度

高校学生活动中心管理制度一、学生活动中心的作用与重要性高校学生活动中心是为了满足学生的文化、娱乐、体育等多样化需求而设立的一个重要机构。
学生活动中心的建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
因此,高校学生活动中心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实施对于保障学生权益、提升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活动中心管理机构设置为了保证学生活动中心的正常运行,高校需要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
一般来说,学生活动中心的管理机构包括学生会、学生事务部门和各类社团。
学生会是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负责学生活动中心的整体规划和决策。
学生事务部门则负责学生活动中心内部的事务管理,包括场地预约、卫生保洁等。
各类社团则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兴趣、爱好的组织,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三、学生活动中心场地管理学生活动中心作为一个集多个功能于一体的场所,需要进行有效的场地管理。
首先,学生活动中心应当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合理规划各类活动场地,并确保场地的充分利用率。
其次,学生活动中心应当加强场地维护,定期进行场地的清洁、维修等工作,保持场地的整洁和安全。
同时,学生活动中心应当建立场地预约制度,以确保活动场地的公平分配。
四、学生活动中心活动组织与管理学生活动中心作为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主要场所,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活动组织与管理制度。
首先,学生活动中心应当制定活动策划和管理规范,对于各类活动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组织,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其次,学生活动中心应当建立活动宣传渠道,提高学生对于各类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同时,学生活动中心还应当加强对活动的监督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五、学生活动中心经费管理学生活动中心经费的保障和管理对于其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学生活动中心应当建立统一的经费管理体制,明确经费的来源和使用渠道。
同时,学生活动中心还应当建立经费申请和审批制度,确保经费的使用符合规定和合理性。
另外,学生活动中心应当做好经费的核算和监督,建立相应的预算制度和财务报告制度,确保经费的透明和规范管理。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说明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者:高艳东专业班级:建筑学1004班日期:2012年12月16日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说明大学生活动中心是为活跃校园文化,增进文化交流,改善校园环境,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而拟建的高品位、高质量、综合性的建筑,以满足现代学生文化活动和学三:设计构思1.文化性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大学生观看文艺演出,进行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参与各项校园活动和进行交流的地方。
因此,本方案体现的是一种高贵、典雅、富有戏剧性又极具个性的校园文化建筑的品质。
方案造型简洁大方,显得宁静优雅而又不失动感,主入口位于建筑的南侧2.运动性大学生活动中心紧邻校区规划中的的校园交流广场,在空间上应与校园的交流广场乃至校园进行场所上大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个人的爱好得到更好的发挥,而新建的校园文化活动基地,因此,活动中心的设计不仅反映了高等学府教书育人的文化气息,和优雅的环境,而且体现了个性化时代大学生追求个性的时代精神。
方案通过对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以及建筑造型中直的表达了走在时代前沿的额的当代大学生的高尚人格,优雅的内涵,以及追求个新的特点。
把大学生活动中心建设成为体现高技术含量,集艺术和科学于一体的高等学府的文化建筑。
五:空间设计在空间上本方案强调“开放”与“封闭”相统一间的设计理念,南边整体统一,北边则相对较分散一些。
六:外墙设计南边主要为玻璃幕墙,东西两侧和北边采用开窗采光,以及通过屋顶采光相结合,和自然通风的措施。
七:经济技术指标基地面积4500m²建筑面积2578m²其中多功能厅300m²展览厅110m²剧场225m²建筑密度0.39 容积率0.84 绿化率34%保设计者:高艳东专业班级:建筑学1004班学号:1003160433。
大学生活动中心管理规定

大学生活动中心管理规定在大学校园中,学生活动中心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场所,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交流情感、提高技能、放松身心的平台。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规范大学生活动中心的使用,我校针对该中心的管理制定了一套管理规定。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管理规定的具体内容。
一、场地预约与使用大学生活动中心内的场地分为室内和室外场地。
学生组织或个人在使用场地前需提前预约。
预约方式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以方便学生选择。
预约时需提供活动名称、时间、人数、活动内容等详细信息,并保证活动内容符合校方相关规定。
使用时需按时开始和结束,并遵守中心内的规章制度,保持场地的整洁和安全。
二、设备借用和维护学生在使用活动中心时,可以根据需要借用中心内的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
设备借用需提前申请,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借用时需对设备进行检查,如发现任何问题或损坏,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修或赔偿。
同时,学生在使用设备时应正确操作,保护设备的寿命和功能。
三、安全管理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中心内设有专门的安保人员,负责维持场所安全和秩序。
学生在入场前需通过安保检查,不得携带危险物品进入。
同时,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如发生紧急情况,应立即向工作人员报告,并按照相关指示进行应对。
四、宣传和促销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学生展示才艺的重要场所,因此宣传和促销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学生在前期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人参加活动。
同时,在活动当日,学生应制作宣传资料,并在活动中心内进行宣传。
为了规范宣传行为,学生应遵循校方的相关规定,不得进行虚假宣传或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
五、活动策划与执行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的活动需要提前策划和执行。
学生在策划活动时应考虑到观众的需求和中心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时间。
同时,学生应仔细安排活动的执行流程,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在活动结束后,学生应进行总结与反馈,以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设计概要

■
功能组织与用房要求
展览厅平面形式
流动空间:
由自由独立的非承重 墙分隔室内空间
日本丸龟美术馆展示厅
■
功能组织与用房要求
舞厅
舞厅包括舞池、演奏台、存衣间、吸烟室、灯光控制室和贮藏 间等。
舞厅的活动面积每人按2m2计算。座席占定员数的80%以上。
为跳舞需要,舞池不宜狭长,宽度宜大于10m。
■
功能组织与用房要求
音乐舞蹈工作室
附设1~2间琴房。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6m2,做隔声处理。
综合排练室的位置应考虑噪声对毗邻用房的影响。 室内应附设卫生间、器械贮藏间。有条件者可设淋浴间。 沿墙应设练功用把杆,宜在一面墙上设置照身镜。 根据使用要求合理地确定净高,并不应低于3.6m。 综合排练室的使用面积每人按6m2计算。
较宽裕的面积。 绘画时需有恒定的光线投射在模型上,因而采光宜北向为宜。 美术教室应具有适于学习的工作环境,如设置水池、电源等, 冬季保持一定室温等。
■
功能组织与用房要求
书法教室
一般不应超过30人,其面积指标最低为2.8m2/人。
书法室所用家具应每人一桌一椅。 朝向南北均可,但需避免阳光的直射。 采光窗地比不低于1:6。
综合性——活动内容复杂。 多用性——活动形式各异。建筑空间组织和建筑空间表现形式 均应具备多用性和灵活性,实现一室多用和空间的综合利用。 地域性——与大学校园环境的特殊密切关系,在设施内容、建 筑造型、艺术处理上应予充分体现。
■
基地选址与环境规划
交通条件:
基地选址应考虑选在人流集中、位置适中、交通便利、方便人 们日常休暇时使用的地点。
大学生活动中心功能与各项面积

大学生活动中心中心相关资料学生中心容一、办公用房包括学生会、研究生会、团委会、科技开发中心以及信息服务中心、勤工助学就业指导中心等。
二、活动用房1.一般社团活动室包括文学社、书法社、摄影社、美术社、学生报社等。
2.文艺社团排练室包括民乐、管弦乐、军乐、声乐、舞蹈等。
3.群众性活动室包括学生组织或个人举办的展览、讨论、讲座、联谊等活动用房4.娱乐活动室包括棋牌、台球、电子游戏等。
三、多功能厅舞会、展览、联欢、机会或排练等较大活动的场所。
四、其他用房1.报告厅(计入教学用房)2.阅览室(校图书馆分支机构)3.广播站(计入校行政办公用房)4.服务用房(计入福利和附属用房,包括书店、百货、邮局、银行、医务、理发、复印、修理等)5.快餐厅(计入食堂)。
学生会中心规模1.容办公用房:包括全校性学生组织(学生会、研究生会、团委会、科技服务中心等)及学生工作指导等机构的办公室、会议室。
活动用房:包括社团小活动室、经常性文娱活动(联欢、讨论、展览、娱乐、文艺排练等)大中活动室。
多功能厅:包括大厅(简易舞厅、管理室)、咖啡厅及休息厅等。
办公用房、活动用房、多功能厅应保持一定比例,约各占1/3.办公室及小活动室使用面积10-15㎡,会议室及中活动室30-60㎡,大活动室80-150㎡。
多功能大厅一般大于200㎡,2000人以下学校可不设,适当增加大活动室,咖啡厅可设在大厅部,休息厅可结合门厅设置。
本面积定额不包括以下容:报告厅(计入教学用房)、阅览室(计入校图书馆)、服务饮食用房(计入校福利用房)。
参考任务书1: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任务书1 设计任务为了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满足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需求,提供大学生自我实践和社会参与的机会,并为校学生会及其文化社团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拟建一座大学生活动中心。
2 设计基地该项目位于华中某高校校园,建筑红线用地面积3900㎡。
拟建地段场地规整,环境优美。
北靠学生宿舍区,东临学校教学区,西面为食堂,南边为校园绿地。
江苏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方案设计说明

江苏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一、概述江苏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建设基地位于规划新校区的交流广场,三条校园主干道在此交汇,而且此处是校园景观主轴上重要的一个节点。
基地东侧是规划中的学生宿舍,南侧是景观带,西侧是体育活动场地,北侧是山体景观。
二、设计依据1.《江苏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方案设计邀标函》;2.《关于江苏大学新校区单体建筑方案设计的通知》。
三、总体构思1.文化性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大学生观看文艺演出,进行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参与各项校园活动和进行交流的地方。
因此本方案体现的是一种高贵、典雅、富有戏剧性又极具个性的校园文化建筑的品质。
方案造型简洁大方,显得宁静优雅又不失动感。
主入口位于建筑的西侧,由西侧的前广场分别进入剧场、文化活动用房和学术活动用房。
2.运动性大学生活动中心紧临新校区规划中的校园交流广场。
在空间上应与校园的交流广场乃至校园进行场所上的交流与互动。
因此,作为新校区景观轴上的一个重要节点的活动中心,与整个校园的空间环境相匹配,活动中心的前广场与校园的交流广场形成开放、交流的空间关系。
剧场和文化活动用房形成开放的外庭院以及剧场和学术活动用房形成的内庭院与前广场和交流广场形成了空间的渗透。
3.开放性大学生活动中心与校园交流广场形成空间上的交流与互动,在这里,大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各种活动场所,或在交流广场上闲庭信步,或在活动中心前广场驻足观赏,或在庭院内师生交流、亲密交谈,或在剧场选择优秀的文艺节目观演。
总之,这座建筑给大学生提供了进行各项开放的文化活动的选择机会。
4.时代性江苏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是江苏大学在新世纪为活跃和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大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大学生在校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个人爱好得到更好的发挥而兴建的校园文化活动基地,因此活动中心的设计不仅反映了高等学府教书育人的文化气息和优雅的环境,而且体现了个性化时代大学生追求个性的时代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规范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文化馆一般应由群众活动部分、学习辅导部分、专业工作部分及行政管理部分组成。
各类用房根据不同规模和使用要求可增减或合并。
第3.1.2条文化馆各类用房在使用上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并便于分区使用统一管理。
第3.1.3条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
第3.1.4条儿童活动室的设计应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装饰活泼,色调明快。
第3.1.5条群众活动用房应采用易清洁耐磨的地面;在严寒地区儿童和老年人活动室应做暖性地面。
第3.1.6条五层及五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用房的文化馆建筑应设置电梯。
第3.1.7条各类用房的窗洞口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不应低于表3.1.7的规定。
窗洞口与房间地面面积之比表 3.1.7
注:本表按单层钢侧窗计算,采用其他类型窗应调整窗地比。
第3.1.8条各类用房的室内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表3.1.8的规定。
室内允许噪声级(dB)表 3.1.8
第二节群众活动部分
第3.2.1条群众活动部分由观演用房、游艺用房、交谊用房、展览用房和阅览用房等组成。
第3.2.2条观演用房
一、观演用房包括门厅、观演厅、舞台和放映室等。
二、观演厅的规模一般不宜大于500座。
三、当观演厅规模超过300座时,观演厅的座位排列、走道宽度、视线及声学设计以及放映室设计,均应符合《剧场建筑设计规范》和《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四、当观演厅为300座以下时,可做成平地面的综合活动厅,舞台的空间高度可与观众厅同高,并应注意音质和语言清晰度的要求。
第3.2.3条游艺用房
一、游艺用房应根据活动内容和实际需要设置供若干活动项目使用的大、中、小游艺室,并附设管理及贮藏间等。
当规模较大时,宜分别设置儿童游艺室及老年人游艺室。
儿童游艺室室外宜附设儿童活动场地。
二、游艺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大游艺室65㎡
中游艺室45㎡
小游艺室25㎡
第3.2.4条交谊用房
一、交谊用房包括舞厅、茶座、管理间及小卖部等。
二、舞厅应设存衣间、吸烟室及贮藏间等。
舞厅的活动面积每人按2㎡计算。
三、舞厅应具有单独开放的条件及直接对外的出入口。
四、舞厅应设光滑的地面、较好的室内装修与照明,并应有良好的音质条件。
五、茶座应附设准备间,准备间内应有开水设施及洗涤池。
第3.2.5条展览用房
一、展览用房包括展览厅或展览廊、贮藏间等。
每个展览厅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5㎡
二、展览厅内的参观路线应通顺,并设置可供灵活布置的展版和照明设施。
三、展览厅应以自然采光为主,并应避免眩光及直射光。
四、展览厅(廊)出入口的宽度及高度应符合安全疏散、搬运版面和展品的要求。
第3.2.6条阅览用房
一、阅览用房包括阅览室、资料室、书报贮存间等。
二、阅览用房应设于馆内较安静的部位。
三、阅览室应光线充足,照度均匀,避免眩光及直射光。
采光窗宜设遮光设施。
四、规模较大时,宜分设儿童阅览室。
五、阅览桌椅的排列间隔尺寸及每座使用面积指标,可参照《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执行。
第三节学习辅导部分
第3.3.1条学习辅导部分由综合排练室、普通教室、大教室及美术书法教室等组成。
其位置除综合排练室外,均应布置在馆内安静区。
第3.3.2条综合排练室
一、综合排练室的位置应考虑噪声对毗邻用房的影响。
二、室内应附设卫生间、器械贮藏间。
有条件者可设淋浴间。
三、沿墙应设练功用把杆,宜在一面墙上设置照身镜。
四、根据使用要求合理地确定净高,并不应低于3.6m。
五、综合排练室的使用面积每人按6㎡计算。
六、室内地面宜做木地板。
七、综合排练室的主要出入口宜设隔声门。
第3.3.3条普通教室和大教室
一、普通教室每室人数可按40人设计,大教室以80人为宜。
教室使用面积每人不小于1.40㎡。
二、课桌椅布置及有关尺寸,不得小于《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三、普通教室及大教室均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用具柜及挂衣钩;教室前后均应设电源插座。
四、大教室根据使用要求,可为阶梯式地面,并设置连排式课桌椅。
第3.3.4条美术书法教室
一、美术书法教室宜为北向侧窗或天窗采光。
二、美术书法教室的设施,应接普通教室设置,并增设洗涤池。
室内四角另增设电源插座。
三、美术书法教室的使用面积每人不小于2.80㎡,每室不宜超过30人。
第四节专业工作部分
第3.4.1条专业工作部分一般由文艺、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摄影、录音等工作室,站室指导部,少年儿童指导部,群众文化研究部等组成。
第3.4.2条美术书法工作室宜为北向采光,室内宜设挂镜线、遮光设施及洗涤池;使用面积不宜小于24m2。
第3.4.3条音乐工作室应附设1~2间琴房,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6m2,并应考虑室内音质及隔声要求。
第3.4.4条摄影工作室
一、摄影工作室应附设摄影室及洗印暗室。
二、暗室应有遮光及通风换气设施,并设置冲洗池及工作台等。
三、暗室应设培训实习间,根据规模可设置2~4个工作小间,每小间不小于4㎡。
第3.4.5条录音工作室
一、录音工作室包括工作室、录音室及控制室;其位置应布置在馆内安静部位。
二、大、中型文化馆宜设专用录音室。
三、录音室和控制室的内部装修,均应考虑室内音质的要求。
四、录音室和控制室之间的墙壁上,应设隔声观察窗。
五、录音室和控制室均应采用隔声门窗。
第五节行政管理部分
第3.5.1条行政管理部分由馆长室、办公室、文印打字室、会计室、接待室及值班室等组成。
其位置应设于对外联系和对内管理方便的部位。
第3.5.2条行政管理部分的附属用房,包括仓库、配电间、维修间、锅炉房、车库等,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第四章防火和疏散
第4.0.5条文化馆群众活动部分、学习辅导部分的门均不得设置门槛。
第4.0.6条凡在安全疏散走道的门,一律向疏散方向开启,并不得使用旋转门、推拉门和吊门。
第4.0.7条展览厅、舞厅、大游艺室的主要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1.50m。
第4.0.8条文化馆屋顶作为屋顶花园或室外活动场所时,其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20m。
设置金属护栏时,护栏内设置的支撑不得影响群众活动。
第4.0.9条人员密集场所和门厅、楼梯间以及疏散走道上,应设置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