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 2014.2.20

合集下载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一、建设地点:某大学校园内(见地形图),用地面积8000㎡。

二、设计内容及使用面积分配:(所有面积均以轴线计算,每个房间的面积误差应小于±10%,总建筑面积误差应小于±5%)(一)行政办公部分1.办公室:20㎡×6=120㎡2.小会议室:30㎡3.值班室:12㎡(二)展览部分1.展览厅或廊:250㎡2.展品库:12㎡(三)娱乐部分1.多功能厅(舞会、排练、艺术体操等):400㎡2.社团活动室(科技、美术、摄影、文艺、戏曲等):18㎡×5=90㎡;乐器道具室:12㎡3.活动室:游艺室75㎡;棋牌室75㎡;台球室75㎡4.排练厅:75㎡5.茶室(含小卖部):90㎡(四)书报阅览部分:100㎡(五)其余部分门厅、洗手间、储藏间等其它辅助部分根据需要自定面积。

三、设计要求:(一)总建筑面积约2500㎡,可在5%内浮动。

(二)大学生活动中心层数不超过三层。

(三)总平面除布置道路、园林、绿化、小品外,尚需考虑300辆自行车和10辆小汽车的停车位。

(四)要求在基地内结合建筑设计留出适合展览,集会等室外的小广场。

四、图纸要求:(一)图纸规格:2张或2张以上A1绘图纸(图幅84100×59400)(二)图纸内容:1.总平面图(包括周边道路及环境),1:500要求:画出准确的屋顶平面并注明各建筑出入口的性质和位置,画出详细的室外环境布置(包括道路、广场、绿化、小品等),正确表现建筑环境与周围道路的交接关系,注明指北针。

2.各层平面图, 1:200要求:应注明房间名称(禁用编号表示),首层平面应表现局部室外环境,画剖切标志,各层平面均应注明标高,同层中有高差变化时须注明。

3.立面图, 1:200要求:不少于两个,至少一个应看到主入口,制图要求以区分明显的粗细线表达建筑立面各部分的关系。

4.剖面图, 1:200要求:至少一个,应选在具有代表性之处,应注明室内外、各层楼地面及檐口标高准确表达出梁、楼板、柱、墙体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2014220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2014220
2 外部因素 环境——道路交通/城市空间/景观环境/文化传统/气候…… 审美——大众审美心理/设计师个人偏好
建筑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
• (1)空间组合方法

①按功能分区进行空间组合

文化馆一般分为群众活动部分、学习辅导部分、专业工作部分、
行政管理部分四大功能区。群众活动部分又可分为观演、交谊、游
艺、展览、阅览等小的功能区。这些功能区之间存在着闹与静、主
③ 交谊用房
包括舞厅、歌厅、茶座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茶座应设开水间、服务间及小卖部等辅助房间。 应设置单独对外出入口,以便独立使用。 舞厅宽度不宜小于10米。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④ 展览用房
包括展厅、展廊等空间形式,需配备储藏间。 每个展厅使用面积不宜<65平方米。 参观路线应精心组织,做到合理通畅。 以自然采光为主,并应避免眩光及直射光。
分散式。

①集中式组合 这种组合形式布局紧凑,用地经济,适用于
占地规模小的文化馆。功能分区常按楼层进行划分。为了增加露天
活动场地,可以设置屋顶花园,或在屋顶设儿童活动和老人活动场
地,但应有必要的安全措施。
建筑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
• (2)空间组合形式

②庭院式组合

庭院可以是单院,也可以是多院。北方庭院一般较封闭,南方
建筑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
流动式空间
巴塞罗那德国馆
建筑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
幕隔式空间
美国某儿童俱乐部游艺室
建筑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
大空间灵活分割
日本桐生市文化中心图书馆
建筑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
(二)空间布局与形态构思的基本步骤

大学活动中心设计方案

大学活动中心设计方案
-地上三层:
-一层:设多功能厅、接待区、休息区,多功能厅可容纳600人,适应大型活动需求。
-二层:设报告厅、中型会议室、社团活动室,满足学术报告、社团活动等需求。
-三层:设小型会议室、办公室、排练室,为师生提供日常办公及活动空间。
3.建筑与景观设计
-建筑设计:注重自然采光与通风,采用环保材料,减少能源消耗。
四、实施策略
1.项目前期
-完成项目立项、报批手续,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组织专家团队,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
2.设计阶段
-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确保设计质量。
-召开设计方案评审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优化设计方案。
3.施工阶段
-严格招投标程序,选择具备资质的施工单位。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电气安全:采用可靠电气设备,设置漏电保护、过载保护等安全措施。
5.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节能:采用节能型空调、照明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环保: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建筑垃圾产生;合理利用雨水,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五、实施与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2.做好项目立项、报批、招投标等工作,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4.验收与维护
-组织专家进行工程验收,确保项目达到设计要求。
-建立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确保活动中心长期稳定运行。
五、预期效果
本方案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大学活动中心的空间,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六、结语
本设计方案综合考虑了功能需求、人文关怀、安全环保等多方面因素,力求为大学校园打造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活动中心。在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大学生活动中心

大学生活动中心

概念构思:由于基地处于十字路口,交通压力较大。

基地北侧和西侧为两个餐厅,建筑体量相对庞大;东侧和南侧分别为人工湖和绿化良好的山。

基地现在为花园,是同学喜爱的休息学习场所。

故构思时,考虑到十字路口的交通压力和同学学习休息活动的延续,产生了连续界面的想法。

在基地靠近路口的角部设缓冲广场设计要求:1、观演用房:共690平方米,其中观演厅:360平方米,排练厅150平方米,休息厅、化妆间、更衣间、卫生间、控制室等180平方米,附室外演出场地,面积自定,可以共享观演厅的附属设施2、游艺用房:共420平方米,其中乒乓球室2*60平方米,台球室2*60平方米,棋牌室2*60平方米,储藏室2*30平方米3、交谊用房:共540平方米,其中茶室150平方米(附室外茶座,面积自定),网吧150平方米,D厅180平方米,小卖、灯光控制等60平方米4、展览用房:共240平方米,其中展厅或展廊180平方米,储藏室2*30平方米,附设室外展场,面积自定5、社团工作及兴趣沙龙:共360平方米,其中各类工作室6*36平方米,共享活动厅150平方米6、管理办公与校学生会:共360平方米,其中办公室8*24平方米,会议室2*84平方米设计说明:A、基地现状:1、基地为一锤子状不规则地形,东西110米,南北42米--84米不等,东西向高差为4米2、校园为新校区,建筑密度小,环境过于空旷,缺乏小尺度空间和宜人的建筑外环境3、基地处于十字路口北侧和西侧均为餐厅,北侧为学生宿舍区,交通压力大,周边环境复杂B、设计理念:以一条延伸的带为构思原型,力求创造一种新的形式,实现人和建筑的全方位的接触,创造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的自由、新奇的建筑内外空间,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自由穿越和交流的空间C、功能分区:保持功能区独立的同时,注重它们之间的联系。

试图在自由交流、开放和易于管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D、交通组织:清晰而充满趣味性的平面和立体交通,为使用者提供上上下下的空间体验E、外部环境:西侧开放性广场缓解建筑西侧的交通压力;内院和屋顶活动区位人们提供交流平台;打破原来校园环境的平淡,增加其空间层次。

大学活动中心设计案例

大学活动中心设计案例

大学活动中心设计案例大学活动中心是学校内部重要的场所之一,它不仅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举办各类活动的重要场所。

一个合理的大学活动中心设计,能够有效地满足学生的日常需求,同时也能够为学校的各类活动提供良好的场地支持。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大学活动中心的设计案例。

首先,大学活动中心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日常需求。

在设计中,可以设置休闲区、自习区、阅览区、社交区等不同功能的区域,以满足学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需求下的使用。

比如,休闲区可以设置舒适的沙发、茶几、电视等设施,以便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休息和娱乐;自习区可以设置安静的学习桌椅和书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阅览区可以设置丰富的书籍和期刊,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社交区可以设置桌椅和休闲设施,方便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

其次,大学活动中心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学校举办各类活动的需求。

在设计中,可以设置多功能活动厅、展览厅、多媒体演示室、会议室等不同类型的场地,以满足学校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学术讲座、展览展示、会议研讨等不同类型的活动。

比如,多功能活动厅可以设置舞台、灯光、音响等设施,以支持学校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和表演活动;展览厅可以设置展板、展架等设施,以支持学校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和科技展示活动;多媒体演示室可以设置投影仪、音响设备等设施,以支持学校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和多媒体演示活动;会议室可以设置桌椅、投影设备等设施,以支持学校举办各类会议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

最后,大学活动中心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场地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

在设计中,可以采用可移动隔断、可折叠座椅、可伸缩舞台等设施,以满足不同类型活动的需求。

比如,可移动隔断可以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随时调整场地的大小和布局;可折叠座椅可以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随时调整座位的数量和排列方式;可伸缩舞台可以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随时调整舞台的大小和高度。

综上所述,一个合理的大学活动中心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日常需求和学校举办各类活动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具备场地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背景介绍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校园里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越来越注重。

在这种背景下,建设一个合理、先进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大学校园里为学生提供体育、文娱等各类活动的场所,是一个多功能、综合性强的设施中心。

它不仅包含了学生活动的场地和设施,还要具备组织和管理活动的职责。

因此,一个好的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是校园文化建设成功的关键之一。

设计原则在设计大学生活动中心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多功能性大学生活动中心应该具备多种用途和功能,能够满足不同群体、不同类型的活动需求。

例如,健身房、羽毛球馆、篮球馆、游泳池等体育类设施,图书馆、自习室、多媒体室等学习类设施,音乐厅、舞蹈室、剧场等文艺类设施等等。

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和生活空间。

易于管理大学生活动中心的管理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个环节。

设计需要考虑并预留足够的管理空间和设施,以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有效的进行场地管理、设施维护及活动组织等各项工作。

面向未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和变化,以便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进行改进和扩展。

例如,现在很多大学生活动中心都在充分考虑环保和可持续性问题,大量应用了可再生能源、节能设施等。

这样的设计不仅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也提高了学校形象。

设计内容大学生活动中心的设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间布局对于大学生活动中心的空间布局,需要考虑设施的种类、空间的利用率、通道的设计和交通组织等因素。

设计要充分利用室内外空间,避免空间浪费。

2、设施设计大学生活动中心需要有多种设施,且不同设施需满足其本身的使用要求,例如,篮球馆的场地大小和地面材料、健身房的器材配置及区域设置需多方考虑,以保证设施的舒适度、安全性及高效使用。

3、装修设计在装修设计上,大学生活动中心应该体现活力、时尚、年轻,往往涉及到的素材有灯光、色彩、形态等因素,以便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和使用。

大学活动中心设计方案

大学活动中心设计方案

大学活动中心设计方案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关于大学活动中心设计方案的详细说明。

大学活动中心作为学生活动的核心场所,需要提供多样化的空间和设施,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和交流环境。

设计目标大学活动中心的设计目标如下:1.提供多功能空间:活动中心应该提供各种大小的房间和空间,以容纳不同类型的活动,包括会议、讲座、演讲、表演和娱乐等。

2.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活动中心应该提供安静、明亮和舒适的学习空间,以支持学生的学习需求。

3.提供便利的设施:活动中心应该提供餐厅、咖啡厅、书店以及其他日常所需的设施,方便学生休息和购买所需物品。

4.提供社交交流的机会:活动中心应该设计成一个社交交流的中心,提供开放的休闲区域、休息室和户外空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建筑结构大学活动中心的建筑结构应该灵活多变,根据不同的活动需求,可以进行空间的调整和扩展。

以下是推荐的建筑结构方案:中央大厅中央大厅是活动中心的核心区域,可以用于举办大型活动、展览和演讲等。

该区域应该具备足够的空间和舞台设施,以满足各类活动的需求。

同时,中央大厅应该设置可拆卸的隔断,以便根据需要进行空间的调整。

会议室活动中心应该提供多个大小不同的会议室,以满足不同规模的会议需求。

会议室应该配备先进的音视频设备、投影仪和白板等,并提供舒适的座椅和会议桌。

一些会议室应该可以合并使用,以满足更大规模的活动需求。

学习区活动中心应该配备安静、明亮且舒适的学习区,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区应该提供宽敞的桌子、舒适的座椅和良好的照明设施。

此外,学习区应该分为独立的个人学习区和小组学习区,以满足不同学习方式的需求。

休闲区活动中心应该提供宽敞的休闲区,供学生休息和放松。

休闲区应该配备舒适的座椅、沙发和桌子,以及咖啡机和自动售货机等服务设施。

此外,休闲区还可以设置电视和音响系统,以提供娱乐和休闲活动。

餐厅和咖啡厅活动中心应该提供餐厅和咖啡厅,以满足学生的餐饮需求。

建筑设计(二)大学生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

建筑设计(二)大学生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

色彩分析
活动中心建筑以白色为主,部分用红色,红色代表激情、活力,让 活动中间显得分外活跃,同时左右不同的颜色将整个活动中心分成 了2部分,通过天桥和楼梯相连接,左边一层部分用红色右边部分 建筑构建则用白色,这样使两部分建筑不会显得过分的对比、显得 格格不入,互相融合。
细节分析
建筑的顶棚改造为张拉膜以后, 雨水不容易沿着缝隙溅射而下。 这一细节的改进使得大楼两个 区域的连结更加紧密不容易外 界因素的干扰。
社 团
社 团
办公接待厅
办办办办
公公公公
室室室室
卫生间 资料阅览室
社社社社 团团团团 办办办办 公公公公 室室室室
二层功能关系图
表演厅
卫生间
办公室
会议室 休息室 接待、文印
露天舞池
三层平面
会议室
办办 办 办 办 公公 公 公 公 室室 室 室 室
卫生间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办办办 公公公公 室室室室
总体布局
考虑日照通风、朝向等因素合理进行建筑形体组 合。
根据场地周边交通合理设计场地及建筑物的出入口 位置。人流量大的用房应设置单独的出入口。
功能分区合理,流线组织顺畅,避免相互干扰。
外部空间应结合地形及功能分区的需要设置集散广 场、休息庭院。水体、绿化等。
功能分析
集中活动部分—满足活动要求,例如演出化妆等。 大量人流集中的地方,重视防火疏散组织。
流线分析
体块分析
建筑物主题的两翼分别呈 两个面替换为大圆弧的正 方体块,和顶面呈突起的L 型体块。中间由两层连廊 相结合。
结构分析
建筑一层采用梁柱混合 结构用来承重,建筑二 层的活动厅因功能需要 采用了柱承重以保证空 间的灵动开阔。三层为 露天舞台。建筑的另一 部分基本为墙承重,为 办公区域,演讲厅为保 证空间需求增加了柱减 少了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
• (1)空间组合方法
• ③根据使用特点进行空间组合 • 很多使用房间都有配套的服务房间,如管理室、贮藏间等,它 们应成组布置。游艺活动内容多,趣味性强,吸引力大,人流往返 频繁,并有一定噪音产生,应单独设区,靠近主要出入口。展览与 阅览部分应安排在较醒目位置。学习辅导用房、专业工作用房大部 分都需要安静的环境,宜有单独出入口,或与工作人员共用一个出 入口。当文化馆为多层建筑时,宜将使用人数多的房间如观演厅、 游艺厅、展览厅放在底层。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二)各类用房的使用要求
1.群众活动用房 内容组成 ——包括观演用房、游艺用房、交谊用房、展览用房、阅览用 房或多功能厅等。 性质及一般要求 ——人流量较大,应组织便捷的流线及快速疏散。 注:开放性,应有方便的对外联系; 独立性,有时应考虑单独开放; 考虑多功能使用的可能性;
3 开放的组织结构 适应服务功能的扩展 适应经营方式的改变 适应活动项目的调整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四)功能组织的基本模式
建筑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
(一)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生成的制约因素
1 内在因素 功能——功能分区/流线组织 技术——采光通风/建筑节能/结构体系 空间——流动、渗透、穿插、过渡 2 外部因素 环境——道路交通/城市空间/景观环境/文化传统/气候…… 审美——大众审美心理/设计师个人偏好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二)各类用房的使用要求
3.专业工作用房 内容组成——书法、美术、音乐、摄影、舞蹈、戏曲等。 性质及一般要求——不对公众开放。 为研究人员或教员提供各种专业工作室。 需要安静的环境。 不同的专业用房应满足各自的使用要求。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二)各类用房的使用要求 4 行政管理用房 内容组成——办公、会议、接待、值班等。 性质及一般要求——内部用房,私密性强。 出入口应与公众入口分开。 相对安静的环境。 与其它用房之间既要隔离,又要联系方便。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① 观演用房
包括门厅、休息厅、观演厅、舞台、化妆室、放映室、卫生间 等。 观演厅规模不宜 >500座。 超过300座时,可参照剧院或电影院设计要求,地面应有升起。 小于300座时,可不考虑视线升起,以便形成平地面,供多功 能使用。 观演厅使用面积包括开敞式舞台在内,按0.5-0.7㎡/座计算。 多功能厅面积不宜小于200平方米,当为矩形房间时,宽度不 宜小于10米。
建筑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
• (1)空间组合方法
• • ⑥为尽可能多地使用房间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 空间组合应使大多数使用房间有良好的朝向、天然采光和自然 通风条件。可以适当设置庭园,既可提供户外活动场地,丰富景观, 又有利于改善采光、通风条件。 ⑦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 文化馆设计必须严格遵守防火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文化馆的建 筑耐火等级,对于高层建筑不应低于二级,对于多层建筑不应低于 三级。当五层或五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用房时,文化馆 应设电梯。观演厅、展览厅、舞厅、大游艺室等人员密集用房宜设 在底层, 并有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
授课教师: 杜 时

间:2014.02.20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
城市规划二年级.设计Ⅱ
思考问题
• 你心目中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是什么样的?
内容框架
• 关于大学生活动中心

概念简述 建筑特点 典型空间的设计要求 相关设计原则 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 设计实例分析(学生作业等)
• 关于大学生活动中心的设计
建筑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
• (1)空间组合方法
• ④根据文化馆规模、结构与设备布置的要求进行空间组合 规模大的文化馆,房间划分可以细一些。规模小的文化馆,宜 将功能相近的房间进行合并,设计成多功能厅或灵活可变的空间形 式。 为了使结构布置合理,宜将开间、进深、层高相同的房间相对 集中,或上下重叠。卫生间或其他用水较多的房间宜布置在底层, 或上下重叠。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① 观演用房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② 游艺用房
包括乒乓球、台球、棋牌、电子游戏等。 游艺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下列要求: 大游艺室65㎡;中游艺室45㎡;小游艺室25㎡。 净高不宜<3.4米,兼作健身房时,不宜<3.6米。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③ 交谊用房
包括舞厅、歌厅、茶座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茶座应设开水间、服务间及小卖部等辅助房间。 应设置单独对外出入口,以便独立使用。 舞厅宽度不宜小于10米。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④ 展览用房
包括展厅、展廊等空间形式,需配备储藏间。 每个展厅使用面积不宜<65平方米。 参观路线应精心组织,做到合理通畅。 以自然采光为主,并应避免眩光及直射光。
建筑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
• (3)灵活空间设计
④多用途空间 又称多功能厅。这种空间应兼顾各种用途的需要。 例如,当观演厅也兼作舞厅、大游艺室时,地面应设计为平地,坐 椅应是活动的。 ⑤灵活单元式空间 将空间设计成若干单元,既可按单元独立使 用,也可将若干单元连通起来使用。
建筑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
流动式空间
建筑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
(1)空间组合方法
• • ②按各房间的功能关系进行空间组合 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房间的功能关系,以确定 各个房间的位置。 • a 内外有别。文化馆建筑至少要有两个对外出入口,一个是群 众出入口,一个是管理辅助出入口。在一些较大型的文化馆建筑中, 诸如观演厅、舞厅还需要单独设对外出入口。 • b 闹静分区。在功能分区上,要求安静的房间宜设置在楼层或 者当设在底层时宜远离门厅或有干扰的房间,而那些人流多、干扰 大的房间宜设置在底层,并邻近主要门厅和出入交通最为直接的部 位。 • c 开放性组合。文化馆建筑的每一个功能内容不像其他类建筑 多为封闭式,文化馆建筑的有些功能空间完全可以呈开放式组合。
建筑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
• (2)空间组合形式
• • ②庭院式组合 庭院可以是单院,也可以是多院。北方庭院一般较封闭,南方 庭院宜开敞一些。庭院中可以设置绿化,也可适当安排室外活动场 地。如果在庭院上加玻璃顶盖,则形成中庭,活动不受气候影响, 但造价会增加许多。 ③分散式组合 当基地较大,或基地被山坡、水面、树木分割得较破碎时,可 以采用分散式组合。这种组合形式的房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分 区明确,可以分期建设,但占地较多,管线较长,管理也不方便。
建筑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
• (1)空间组合方法
• • • • • • 由于文化馆建筑的各活动用房不仅活动方式不同,而且参加活 动的人员流动方式也极不相同,因此,流线呈现出集中与分散、有 序与无序、平行与交叉等特点。 a 门厅(或大厅)是各种流线汇集的枢纽,因此,在此处宜采取 中心辐射形组织各种流线通往楼层和底层的各个功能区。 b 观演大厅的人流既是大量集中的,又是定时定向地有序流动, 因此,应以最短的流线集散。 c 歌舞厅的人流集中,但呈随机无序的特点,宜控制在具有类 似活动环境的区域内,尽可能减少对安静活动区域的干扰。 d 其他活动用房的人流多数呈既分散又无序的特点。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三)功能组织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 合理的功能分区 分区方法——竖向分区 水平分区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三)功能组织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 简捷的活动流线 区分各功能空间人流特点,并据此作出布局安排。 观演空间、学习辅导 集中而有序 游艺空间、工作管理 分散而无序 交谊空间 集中而无序 展览空间 分散而有序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三)功能组织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集中而有序——紧邻门厅,必要时设单独出入口,以最短捷的 流线集散。 集中而无序——集中在独立区域,必要时设单独出入口,避免 对其他部分的交通干扰。 人流分散——创造便于自由选择活动项目的流线,减少人流迂 回带来干扰。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三)功能组织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三)功能组织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 合理的功能分区 将各种空间或房间按使用要求、相互间联系的密切程度、相互 间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组合成不同的功能块,并使各功能块间 既有必要的联系,又有必要的隔离。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三)功能组织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动静分区(动/静) 内外有别(内部工作区/对外服务区) 行政管理 内 静 专业工作 内/外 静 学习辅导 外 静 群众活动 观演 外 动 游艺 外 闹 展览 外 动 阅览 外 静 交谊 外 闹
文化娱乐类建筑概述
(二)文化娱乐建筑的性质与作用 ——工作与娱乐相结合
城市文化或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完善的城市生活的必要条件。 地段或区域的中心、标志性建筑。 交往、交流、休闲、娱乐、宣传。 大众思想教化交流场所。
特征分析
(三)文化娱乐建筑的特征
功能的综合性 ——可以包括许多类型的功能内容 空间的多样性 ——对应功能要求的多样性,空间差异性较大, 层次也非常丰富 形体的复杂性 ——对应于空间的变化,建筑形体往往呈现 复杂多变的形体组合关系
• •
建筑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
庭院式组合(河北邯郸苏曹镇文化中心)
建筑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
分散式组合(南京南湖小区文化馆)
建筑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
• (3)灵活空间设计
• 由于文化馆开展的活动经常会发生变化,要求使用空间应有较 大的灵活性和适用性。灵活空间的设计手法常常有以下几种: • ①流动式空间 • ②幕隔式空间 装置可开闭帷幕,分隔简便易行。 • ③灵活隔断式空间 采用橱柜、书柜、屏风等可以移动的家具 进行空间分隔,灵活性很大。 •
功能组成与使用要求
⑤ 阅览用房
包括阅览室、资料室、书刊库等房间。 远离嘈杂环境,提供安静的阅读空间。 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照度均匀。采光窗应设遮光设施。 儿童阅览室宜单独设于门厅附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