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酶活检测原理及方法
29-LPS

1.项目名称:脂肪酶Lipase (LPS)2.1检验方法:酶连续监测法。
2.2测定原理:脂肪酶水解底物1,2-o-二月桂-外消旋-甘油-3-戊酸-(6-甲基试卤灵)酯[简称为6-甲基试卤灵酯],产生显色的6-甲基试卤灵速率反映脂肪酶活力。
由于在底物中含有共脂肪酶和胆汁酸,抑制了其他水解酶和酯酶的影响,使本方法能特异而可靠地检测胰脂肪酶的活力,也不受血清基体效应的影响。
当6-甲基试卤灵酯降解为6-甲基试卤灵时,此红色染料引起的吸光度上升与样品中脂肪酶的活力成正比。
3. 标本要求与采集:血清、肝素血浆3.1 受检者的准备:病人空腹12h,不饮酒24h后采集血样。
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两周的的正常状况记录。
注意有无应用影响测试项目的药物。
此外,对于体检者,采血的季节都应做相关记录,因为样本中各项目的含量有季节性变动,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节检验。
应嘱体检对象在抽血前24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
3.2 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会影响测试项目的浓度。
在采血前至少应静坐5分钟,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3.3 抗凝剂:肝素3.4 标本处理:稳定性:15~25℃保存可稳定24小时2~8℃保存可稳定5天-20℃保存可稳定1年不可使用已被污染的标本4.试剂:4.1试剂品牌:DiaSys 上海申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规格:R1:3*64ml R2:3*16ml)4.2注册证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04第3401783号4.3试剂组成及浓度:R1: Good's缓冲液 pH 8.0 40 mmol/L牛脱氧胆汁酸 3.4 mmol/L脱氧胆汁酸 2.6 mmol/L氯化钙12 mmol/L共脂肪酶 1 mg/L表面活性剂,防腐剂适量R2: 酒石酸缓冲液 pH 4.0 1.5 mmol/L牛脱氧胆汁酸 3.4 mmol/L显色底物0.13 mmol/L乳化剂,稳定剂,防腐剂适量4.4保存条件:避光保存于2—8˚C,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脂肪酶的测定

脂肪酶的测定脂肪酶是一种能够加速脂肪分解的酶类物质,它在人类的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脂肪酶的测定是衡量人体脂肪代谢能力的一种方法,可以用于研究肥胖、代谢疾病等疾病的发病机制。
脂肪酶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化学法和免疫法。
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测定脂肪酶的活性,它的原理是将样品与一种特定底物反应,通过测定产生的底物或反应产物的浓度,来计算脂肪酶的活性。
常用的底物有三酰甘油、辅酶A等。
免疫法则是利用特异性抗体与脂肪酶结合反应,进行测定。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
在进行脂肪酶测定前,需要收集样品。
常用的样品有血浆、血清、尿液等。
对于血浆和血清样品,需要在采集后立即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避免冷藏时间过长而影响测定结果。
对于尿液样品,需要在采集后立即保存在冰箱中,避免样品在室温下发生酶解反应。
此外,还需要注意样品的质量和数量,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脂肪酶的测定结果可以反映人体脂肪代谢能力的强弱。
正常情况下,脂肪酶的活性处于一定的范围内。
如果脂肪酶活性过高,说明人体脂肪代谢能力较强,有利于减肥和预防肥胖等疾病;反之,如果脂肪酶活性过低,说明人体脂肪代谢能力较弱,容易出现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脂肪酶的测定结果并不是唯一的评估指标,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如体重、体脂率、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此外,脂肪酶的测定结果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饮食、运动等因素都会对脂肪酶活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
脂肪酶的测定是衡量人体脂肪代谢能力的一种方法,它对于研究肥胖和代谢疾病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脂肪酶测定时,需要注意样品的采集、处理和测定方法的选择,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血清脂肪酶的检测原理

血清脂肪酶的检测原理血清脂肪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可以用于评估人体脂代谢情况和脂肪相关疾病的发展程度。
血清脂肪酶的检测原理是基于酶促反应的测定方法。
本文将从血清脂肪酶的定义、功能、检测原理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血清脂肪酶是一种酶类物质,也被称为脂肪酶、脂肪酯酶或胆固醇酯酶。
它主要存在于肠道、胰腺和肝脏等组织中,参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血清脂肪酶可将脂肪酯水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从而促进脂肪的代谢。
血清脂肪酶的检测原理是基于酶促反应的测定方法。
具体而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通过测定血清中的甘油水平来间接评估脂肪酶的活性。
测定过程中,首先将血清样品与试剂中的底物反应,脂肪酶催化底物水解生成游离甘油。
然后,使用特定的检测试剂将游离甘油与酶反应生成有色产物,其颜色的强度与甘油的浓度成正比。
最后,通过测定产物的光密度或吸光度,可以计算出血清中甘油的浓度,从而间接评估脂肪酶的活性。
血清脂肪酶的检测原理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用于评估人体脂代谢情况。
脂肪代谢紊乱是导致肥胖、高血脂和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检测血清脂肪酶的活性,可以了解脂肪代谢的状况,为脂肪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血清脂肪酶的检测原理可应用于脂肪相关疾病的评估。
例如,血清脂肪酶活性的增加常见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胰腺炎等疾病。
这是因为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脂肪酶活性的改变密切相关。
通过检测血清脂肪酶的活性,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并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血清脂肪酶检测还可用于监测治疗效果。
一些药物如胰岛素增敏剂和脂肪酶抑制剂等可以影响脂肪酶的活性。
通过定期检测血清脂肪酶的活性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血清脂肪酶的检测原理是基于酶促反应的测定方法。
通过测定血清中的甘油水平来间接评估脂肪酶的活性,从而了解脂肪代谢情况和脂肪相关疾病的发展程度。
血清脂肪酶的检测原理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脂肪代谢的评估、脂肪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酶活测定的原理

酶活测定的原理
酶活测定是一种用来确定酶活性的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酶能够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酶与底物发生特定的反应,产生化学变化。
通过测定底物转化的速率,可以计算出酶的活性。
酶活测定通常使用底物测定法来进行。
在这种方法中,底物与酶反应,底物转化为产物。
产物的生成量与酶催化的速率成正比。
所以通过测定产物生成的速率,可以获得酶活性的信息。
酶活的测定可以通过不同的指标来评估。
常见的包括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产物量、单位时间内消耗的底物量或单位时间内的酶动力学常数。
根据不同的酶活测定原理,可以选择不同的底物和反应条件。
一些酶活测定方法还会加入辅助试剂来增强反应速率或稳定酶的活性。
总之,酶活测定实质上是通过测定底物转化的速率来确定酶活性的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底物和反应条件,以及计算产物生成的速率,可以有效地评估酶的活性水平。
脂肪酶活力检测方法分析

▲制备乳化液
第一次制作乳化液选择高速捣碎机。
将4%PVA溶液100 mL和底物混合,可以在冰箱中静置5 ̄10℃保持1 ̄2 h,随后向捣碎机转移,这样操作9 min 3次,乳化液可以保存在冰箱中,在之后的每一次使用时重新实施乳化。
第二可以选择乳化液初步选择超定的功率下严格实施超声乳化处理,在对底物乳化温度控制时可以考虑使用水浴,在冰箱中储存乳化液,再一次应用时需要重新实施乳化。
检测脂肪酶活力的方法
▲抽提正己烷方法
在甘氨酸缓冲液中放置1 mL橄榄油,添加规定数量的酶液在37℃的情况。
脂肪酶的检测方法

脂肪酶的检测方法1. 引言脂肪酶是一类能催化脂肪酯的水解反应的酶。
脂肪酶在食品工业、医学领域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了准确、快速地检测脂肪酶的活性和浓度,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检测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脂肪酶的相关概念以及常用的检测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
2. 脂肪酶的概述脂肪酶是一种水解酶,主要催化脂肪酯的水解反应,将脂肪酯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脂肪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的组织中,如胃液、胆汁、胰液等。
脂肪酶的作用对于人体的脂肪消化和吸收至关重要,但过高或过低的脂肪酶活性都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 脂肪酶的检测方法概述常见的脂肪酶检测方法包括传统的酶活性测定法、光谱法、电化学法、电镜法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法的原理、步骤以及优缺点。
3.1 传统的酶活性测定法•原理:该方法通过测定脂肪酶对底物的水解反应,间接反映脂肪酶的活性。
•步骤:1.准备含有脂肪酶的样品和底物溶液。
2.混合样品和底物溶液,并控制反应条件(温度、pH等)。
3.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
4.使用比色法、比浊法等方法来测定反应产物(如甘油)的含量。
•优点: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缺点:测定结果受其他干扰物影响较大,灵敏度相对较低。
3.2 光谱法•原理:该方法利用脂肪酶催化反应过程中底物或产物的光学性质变化来检测脂肪酶活性。
•步骤:1.准备含有脂肪酶的样品和底物溶液。
2.在一定时间内记录底物或产物的光谱变化。
3.分析光谱数据,计算脂肪酶活性。
•优点:结果准确、灵敏度较高。
•缺点:需要专用的光谱仪器,成本相对较高。
3.3 电化学法•原理:该方法利用脂肪酶催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势变化来检测脂肪酶活性。
•步骤:1.在电极表面修饰脂肪酶或底物,并固定在电极上。
2.浸入电解质溶液中,建立电化学检测系统。
3.测量电流或电位的变化,并计算脂肪酶活性。
•优点:结果准确、实时监测。
•缺点:需要专用的电化学仪器,操作复杂。
3.4 电镜法•原理:该方法通过电镜观察样品中脂肪酶的形态和数量来评估脂肪酶活性。
测定酶活的原理

测定酶活的原理
测定酶活的原理是基于酶与底物的特异性结合及催化活性。
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是通过测量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速度来间接衡量酶的活性。
该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
1. 准备一定浓度的底物溶液,使其与酶反应时达到酶的最佳工作浓度。
2. 添加一定量的酶溶液到底物中,使它们充分混合。
3. 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取出反应液样本,并停止反应,例如通过加入酸性或碱性溶液。
4. 采用一种合适的分析方法,如光度法、荧光法或电化学法,测定样本中产生的产物的浓度。
5. 根据样本中产物浓度的变化,计算出酶的活性,通常以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产物量来表示。
此外,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来直接测定酶的活性,例如测定酶的催化反应速率常数(Kcat)、酶对底物的亲和力(Km)等。
这些方法需要更复杂的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
总的来说,测定酶活的原理就是利用酶对底物的催化作用,通过测量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速度或其他相关参数来间接或直接衡量酶的活性水平。
血清脂肪酶的检测原理

血清脂肪酶的检测原理血清脂肪酶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其中较为常用的是酶动力学法和免疫学法。
酶动力学法是利用血清中的脂肪酶对特定底物的催化作用进行测定,常用的底物有甘油三酯和磷脂。
血清中的脂肪酶能够水解底物中的酯键,产生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等产物。
通过测定产物的浓度变化,可以间接地反映血清脂肪酶的活性水平。
免疫学法是利用抗体与血清脂肪酶结合的特异性来测定血清中脂肪酶的含量。
免疫学法一般分为免疫酶标记法和免疫比浊法。
免疫酶标记法是将脂肪酶抗体与酶标记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然后通过检测酶标记物的酶活性,间接测定脂肪酶的含量。
免疫比浊法则是将脂肪酶抗体与胶体金等颗粒结合,形成可见光散射的复合物,通过测定散射光的强度,间接测定脂肪酶的含量。
血清脂肪酶的检测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
在临床医学中,血清脂肪酶的检测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脂肪代谢情况,对于肥胖、高脂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血清脂肪酶的检测还可以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血清脂肪酶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检测血清脂肪酶的含量,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干预心血管疾病。
除了临床医学,血清脂肪酶的检测在科研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检测血清脂肪酶的活性和含量,探索脂肪代谢的调节机制,研究脂肪酶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此外,血清脂肪酶的检测还可以用于评估新药的疗效和副作用。
许多药物对脂肪代谢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检测血清脂肪酶的变化,可以评价药物对脂肪代谢的影响程度,从而指导药物的使用和调整。
血清脂肪酶的检测在实验室中的操作相对简单,但仍需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采集血清样本时需要避免污染和血液凝固,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不同的检测方法对样本的处理和条件要求不同,操作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以避免误差的产生。
此外,不同人群的血清脂肪酶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在解读检测结果时需要参考相应的参考范围。
血清脂肪酶的检测是评估脂肪代谢情况的重要手段,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酶活检测原理及实际方法:一、
原理以及标准曲线做法
1. 对硝基苯酚酯( 4-Nitrophenyl ester )是
脂肪酶水解活力测定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底物,脂肪酶水解其产生pNP(对硝基苯酚)在碱性条件下显黄色,在410nm 下有吸光值,且灵敏度很高。
2. 所需试剂有:
CAS 碳链长度出货号价格名称830-03-
5C2N8130-1G ¥462 对硝基苯乙酸酯2635-54-9 C4 N9876-1G¥570 对硝基苯丁
酸酯
1956-10-1 C821742-1G-F ¥487 对硝基苯辛酸酯
1956-11-2 C12 61716-1G ¥435 对硝基苯月桂酸酯
1492-30-4 C16 N2752-1G ¥379 对硝基苯棕榈酸酯
14617-86-8C18 N3627-1G¥对硝基苯硬酸脂
全部为色谱纯试剂,购于sigma 公司
3. 标准曲线绘制:
a. 标准对硝基苯酚母液(2mM ,2mmol / L): 称取的对硝基苯酚(p-NP)溶于100ml 的溶液B(即不同pH 的缓冲液) ,置于棕色试剂瓶内,4℃冰箱保存。
方法一:
b. 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取,,,,,的对硝基苯酚母液(2mM) ,用溶液B(即不同pH 的缓冲液)稀释至4ml ,分别测定在410nm 处的吸收值。
以对硝基苯酚浓度x(对应浓度分别是,,,,,,单位:mM ) 为横坐标,吸光值y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方法二:全部对硝基苯酚经过与测酶活相同的处理,获得吸光度。
b.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取0、、、、15、、30、45μL的对硝基苯酚分别加入、、、55、、40、、μL的异丙醇和
(全部都是)的溶液B,40℃15min,95%乙醇,10000r / min ,3min ,测出标准曲线。
上表是方法一测得标准曲线脂肪酶酶活定义:在410nm 下测定吸光值, 以 1 min 内催化水解底物对硝基苯棕榈酸酯(p-NPP)产生1μmol 对硝基苯酸(p-NP) 所需的酶量为 1 个酶活单位(U)。
公式y=+中x 是p-NP 的浓度(单位:mmol/l) ,y 是吸光值,、是反应系数,R2 是相关系数。
则,酶活计算公式为:
酶活=1000*n*V* / 其中n 为稀释倍数,t 为反应时间(单位:min ),V 为反应体系的总体积(单位:L)、1000 是mmol 到μmol 的比例。
二、底物耐碱性测定及试验液配制
1.底物耐碱性测定种底物分别加至pH7,pH8 的37℃的PBS 缓冲液中(选择37℃培养箱),每隔5min 检测一次颜色变化,拍照;种底物分别加至pH8,pH9 的Tris-HCl 缓冲液中(37℃),每隔5min 检测一次颜色变化,拍照;
c.分别加至pH9,pH10 的Gly-NaOH 缓
冲。
2.测酶活所需要试剂的配制,酶活测定方法方法一:(96 孔板法,粗略,速度快)
a. 溶液的配制
溶液A:溶液A:对硝基苯棕桐酸脂(p-NPP,Sigma,或者其他底物,mol,即*10 -5mol)溶于异丙醇(浓度为*10 -3M,或),4℃棕色瓶(可以使用包锡箔纸的15ml 离心管)保存,每10ml 可用于单个酶500 次测定;
溶液B:缓冲液(pH 缓冲液,可更改)加入 1 滴TritonX-100 ,混匀,4℃保存。
96 孔板(220μ L):
A 液(底物液):18μ L
↗ 体系液180(μL)
+ 酶液(40μ L)
B 液(pH 缓冲液):
162μL
此步骤中,底物再次被稀释,浓度为。
方法二:(吸光度法,精准,速度慢)
a.溶液的配制
溶液A:对硝基苯棕桐酸脂(p-NPP,Sigma,或者其他底物)溶于异丙醇,4℃棕色瓶(可以使用包锡箔纸的15ml 离心管)保存,每10ml 可用于单个酶8-10 次测定,或用于8-10 个酶一
次测定,或用于一个酶 4 次密精测定;
溶液B:缓冲液(pH 缓冲液,可更改)加入 1 滴TritonX-100 ,混匀,4℃保存。
b. 脂肪酶的活力测定(以单个酶液做一个/ 两个对照为例)
①准备试管30个,10个15ml 离心管;
②取1ml / 溶液 A 加入到9ml / 溶液B于离心管中,充分混匀,37℃水浴保温5min ,分装至
3 /
4 个试管中,每个,即体系液;
③向每个试管中加入适量酶液(粗酶液加300 μL),对照组中加入灭活酶液(沸水煮沸
5min),加入酶液后即为反应液;
④37 ℃反应10-15min ,加入95%乙醇终止反应,在410nm 下测定吸光值,每个样品重复 2 /
3 次,取平均值。
三、96 孔板装样方式:
步骤一:温度不变,定为40℃,以pH 和底物为变量,先在EP 管内反应,后加入至96 孔板中。
其中每个孔是220μL体系。
pH缓冲液分别采取PBS缓冲液(7、8)、Tris-HCl缓冲液(8、9)。
a.该方法需要的总酶液量(每个酶的单次实验):40*80= ,其中需要灭活的是800μL。
以方
便计算以及加样,取4ml 酶液,1ml 用来灭活。
b.该方法需要的单个底物的总量是(每个酶的单次试验):18*16=288 μL,以方便计算和加样,取300μ L。
c. 以三个酶为例仅做pH 和底物交叉实验为例,需要每个酶液4ml ,每个底物900μL。
表为96 孔加样模式:C2 等代表底物,后面的数字代表pH,红色字体表示一个空白对照和三个平行。
蓝色字体中,pH8 分别用了PBS缓冲液和Tris-HCl 缓冲液,以便比较不同缓冲液对酶活的影响。
步骤二:pH 不变,以温度和底物为变量,先在EP 管内反应,后加至96 孔板中。
其中每个
孔是220μ L 体系。
a.该方法需要的总酶液量(每个酶的单次实验):40*60= ,其中需要灭活的是600μL。
以方
便计算以及加样,取3ml 酶液,750ml 用来灭活。
b.该方法需要的单个底物的总量是(每个酶的单次试验):18*12=216 μL,以方便计算和加
样,取250μ L。
c. 以三个酶为例仅做pH 和底物交叉实验为例,需要每个酶液3ml ,每个底物750μ L。
表为96 孔加样模式其中C2 等代表底物,后面的数字代表温度,红色字体表示一个空白对照和三个平行。
40 ℃因已经在上个步骤中做过,不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