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教学实录

《赠汪伦》教学实录
《赠汪伦》教学实录

最新《赠汪伦》教学实录

最新《赠汪伦》教学实录

着眼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体味古诗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尝试写诗。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和空间。

1、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及作品渗透的感情。

2、理解“欲”、“闻”、“不及”的意思。

3、背诵、默写本诗,并改成现代文或尝试写诗。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古诗都有其鲜明的节奏和很美的意境,今天学习古诗要懂得作者怎样抓事物的'特点,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二、教师出示古诗,学生跟着教师抄写。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意书写时的正确、美观,写后同桌互评)

三、理解诗题,作者简介。

《赠汪伦》一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是“送给”的意思。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泾县人,诗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泾县西南的一处名胜,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别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这首诗留别。

四、轻声读二至三遍,教师指导读准字音。

五、边读边想象,要在头脑中留下初步印象。

六、学生个别读,自由读。

七、教师范读,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八、释词译句。

让学生边读边将词语的意思串联起来。(读通)

对感悟诗句有困难的,教师予以点拔、交流。

(李白我坐船刚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齐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

九、解读诗意。

1、诗主要写送别,汪伦送李白方式有何独特性?

2、课文第

3、4句,用什么修辞方法?这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

十、朗诵想象。

要求学生边吟诵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十一、同学试背,请二位同学上来默写。

十二、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小黑板出示)

一读:理解题目,了解字词;

二读:连词译句,连句译全诗;

三读:入景入情,熟读成诵。

十三、创造性写一个和同学或亲人送别的篇段,能写成诗歌形式的,就写成诗歌形式,不能写的。仿照译句写一个片断。教师朗读上一学年一学生模仿《赠汪伦》写的一首诗:

赠外婆

吴岑岑

岑岑乘车将欲行,

忽闻窗边叮咛声。

秋时朝阳暖如火,

恰似外婆送我情。

十四、学生开始作业。

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

《赠汪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随文识字,利用甲骨文学习课文生字的含义及相应字音字形。 2、通过故事进行情感渲染,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 3、进行同类古诗的知识拓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赠汪伦》,下面我们一起齐读一下课题。 课下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那我现在考考大家,谁能把这些字准确地读出来。 (开火车读,齐读) 谁能把整首诗读下来(两个学生读)并评价 看到大家这么踊跃,老师也想读一读,同学们仔细听老师读,注意老师断句的位置(师范读)。 谁起来像老师一样读一下这首诗。 (找两三个读,齐读) 二、古诗及作者背景描述 同学们读得不错!你们知道《赠汪伦》这首诗的作者是

谁吗?你都知道他的哪些诗句,非常棒!你们知道《赠汪伦》这首诗是写给谁的吗?那你们知道他们两个之间的故事吗? 下面听老师讲这个非常美好的故事,唐朝时期李白是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人们都非常仰慕他的才华,都希望请他到家里做客,当时安徽省有位名士叫汪伦,也请他来家里做客,汪伦就想啦,那么多人邀请李白,我怎么能把他青岛自己家呢?汪伦四方打听,听说李白有两大爱好:游玩和喝酒。于是汪伦就给李白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意思就是说呀,李白你不是喜欢游玩吗?我这里有绵延十里的桃花,李白你不是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一万家酒店。李白接到这封信非常高兴,他就来到了汪伦的家里,但是汪伦这时候说了实话,他说这里没有绵延十里的桃花,有的只是十里以外的桃花潭,这里也没有一万家酒店,有的只是一个姓万的人开的一家酒店。这不明摆着骗人吗?你是李白的话,你是怎样的心情?但李白并没有生气,他只是哈哈大笑,觉得汪伦是一位非常有趣的人,汪伦因此也更加敬重李白,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未来的几天,他们形影不离。 每当日光和煦,诗人诗兴大发的时候,他们就在书房一起······· 每当微风习习,他们悠然自得的时候,他们就在凉亭一

《赠汪伦》教学反思.doc

《赠汪伦》教学反思 在教出这节课的时候,我想到底怎样导入学生才对这首古诗感兴趣呢?后来我想到用故事导入学生的兴趣可能会比较高,于是我 就和他们讲了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故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教出这节课的时候,我想到底怎样导入学生才对这首古诗感兴趣呢?后来我想到用故事导入学生的兴趣可能会比较高,于是我 就和他们讲了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故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

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教出这节课的时候,我想到底怎样导入学生才对这首古诗感兴趣呢?后来我想到用故事导入学生的兴趣可能会比较高,于是我 就和他们讲了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故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

祖父的园子于永正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师:请问你们是几班的? 生:八班 师:八班,很厉害了。我们五年级一共几个班? 生:八个班。 师:还有没有比五年级班多的年级,四年级几个班? 生:不知道。 师:三年级几个班? 生:六个班。 师:六个班已经很多了。我再问一问,今天有没有混进来的,比如哪位老师的孩子,今天于老师讲课,你跟着去听听吧。 生:没有。 师:没有啊,有也没关系,有的话,我们也欢迎他。现在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了。 师:好,上课。 生:老师您好! 师:问个好,搞这么复杂。老师您好,说老师好就可以了。上午问好,可以说老师早。说话越简洁越好。再来一次。 生:老师好。 师:嗯,这次好多了,记住,说话越简洁越好。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 师边写课题,便讲解这个“我”和“和”的注意笔画,“和”的“口”要上宽下窄。(舞台上的黑板颤巍巍的,于老师说:“这个黑板对我是严峻的挑战”,72岁高龄,膝关节严重钙化的他依然忍着剧痛扎着马步写板书。) 2.齐读课题,谈预习

师:预习过了,生词肯定不用检查了。你们老师肯定比我着急,一定要读好,好好表现,是不是这么说的? 生:是。 师:课文读了几遍? 生:五遍。 生:四遍 师:读三遍就行,如果没有时间,读一遍也行,但一定要预习。 二、朗读——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1.引导朗读 师:让我们再走进这个故事,同学们朗读课文。看清祖父的园子有什么?一定要看清看全,从头读到尾,看你能记住什么。 生自由读书。读书过程中,师表扬两名同学边读书边做记号。 2. 读书反馈,说说祖父园子里有什么 师:当你一眼看到祖父的园子,你看到了什么?看谁看得准、看得清、记得多。 有的同学打开书再找,老师说:不准再看书。 生:蜻蜓、蚂蚱、蜜蜂 师:他记住了三种动物,很好。 生:蜻蜓、蚂蚱、蜜蜂、蝴蝶 师:多了蝴蝶,重复的不说。 生:小白菜、黄瓜…… 师:他记得比你多,他记忆力比你好,承认吗?读书要用心记,看过的东西要记住。读书不记等于没读。 生:韭菜、谷子…… 师:谷子就是——谷穗脱皮留下的粒,也就是带皮的小米。还有什么? 生:花、鸟 生:倭瓜

最新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古诗赠汪伦》含反思.doc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古诗赠汪伦》含反思【活动目标】 1、理解诗意,学习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中朋友之间的友谊,学会和同伴友好相处。 3、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动画视频,配乐旋律一段。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们一起做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古代有个诗人叫李白,他和好朋友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欣赏古诗。 1、观看动画或PPT,初步感受古诗意境。 提问:故事中的两个好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李白到好朋友汪伦家里去做客。他们一起喝酒,作诗,两人非常开心。几天后,李白要乘船回家了,汪伦很舍不得李白,于是就在岸边送李白。

2、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古诗,请幼儿欣赏。 师:故事里有一首小诗,请小朋友们竖起耳朵,仔细地来听一听。 提问: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作者又是谁? 师:其实,这是一首赠别诗。是李白送给好朋友汪伦的诗。接下来,我给小朋友来解释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3、出示图片或PPT,讲解古诗大意。 李白乘着小船将要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岸边有人一边唱歌,一边用脚打拍子,告别的声音。李白转过头去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汪伦啊。李白非常感动,他觉得,这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义深。 4、在初步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再次欣赏古诗。 师:意思明白了吗?好,老师再来念一念,这一遍,请小朋友自己用心记一记,等一下,我们自己也要来学习这首诗。 三、教师指导幼儿学习诵读。 师:你记住了哪一句诗?请你念一念。 1、教师指导学习单句古诗。 师:好,接下来,请你们跟着老师,整首古诗一起学一学,念一念。 2、请幼儿集体朗诵。 3、请幼儿分组朗诵。 4、请个别小朋友朗诵。 5、配乐齐朗诵。

对赠汪伦的理解和感受

篇一:《观《赠汪伦》有感》 观《赠汪伦》有感 期以来,古诗教学采用的是串讲法。这是传统的讲解古诗的方法,即先解诗题,然后释词,最后讲解诗句的意思。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讲解、学生倾听,教师讲完,课就上完的过程,形成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不要说学生不感兴趣,教师自己也觉枯燥腻烦,更别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了。孙双金老师执教的《赠汪伦》一课,尝试看让学生对学古诗感兴趣,并且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现具体谈谈对孙双金老师这节课的做法。 —、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在一堂新课的开始,用学生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导入,可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 使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很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让新旧知识连贯起来,使知识系统化。《赠汪伦》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学生已经学过好多李白的诗了。因此,上课时孙双金老师先让学生说说已经学过的诗,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归纳如下"李白的诗语言流畅,想象丰富,取材十分广泛有表达思乡情怀的《静夜思》,有赞美锦绣山河的《望庐山瀑布》,有描绘山寺高楼的《夜宿山寺》,这些作品都是李白深入生活实际创作而成的。”在复习的基础上加以归纳,不仅使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回顾,还使学生懂得了写作的取材广泛必须源于生

活。 二、故事引路,激发兴趣 学生大都爰听故事,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故事,既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于是,紧 接看复习,孙双金老师设置了这样的过渡语"由于李白才华横溢,性格豪爽, 喜欢亲近大自然,安徽泾县桃花潭的汪伦便诚邀李白去做客。"接看,我便有声有色地讲起《李白"受骗"桃花潭》的故事。当讲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与"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 店主人姓万,并无万家酒店"这些内容时,孙双金老师一方面模仿古人的语气"子乎者也"了一番,另一方面又用解说者的语言旁白了一下。学生在哈哈大笑之余, 不禁被汪伦的巧妙机智所吸引。到后来,他们自然而然地想知道李白写诗怎样答谢汪伦。 三、自学诗句”理解诗意 俗话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的学习主要依靠学生自己来完成。《赠汪伦》这首诗本身较浅显,诗意较明朗,现在有讲故事时的旁白作范例,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更是如鱼得水。因而,当孙双金老师出示教学挂图,让他们说说哪一个是李白,明个是汪伦并说明理由时,学生摆出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这一句。当孙双金老师要求他们说出诗句意思时,许多学生跃跃欲试。有的学生还在领会”忽闻”的基础上添上了

说说,画画,写写——于永正老师口语交际、作文教学实录(一)

说说,画画,写写——于永正老师口语交际、作文教学实录(一)第一节 师:咱们是兴化市实验小学哪个班? 生:三(1)班。 师:噢,是三(1)班。知道我姓什么吗? 生:您姓于。 师:知道我从哪儿来的吗? 生:徐州。 师:江苏徐州。你们到过徐州吗? 生:没有。 师:欢迎到徐州做客,我来接待。上课之前,你们老师向你们介绍过我没有? 生:介绍过。 师:说我什么了? 生:说您是全国最有名的特级老师。(众笑) 师:你信吗? 生:信。(众笑) 生:老师还说于老师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生:潘老师说你上的课既轻松又愉快。 师:嘿!好词儿都用上了。上我的课既轻松又愉快,你也信,是不是? 生:是。 生:潘老师还说,你出过许多书,而且这些书的故事都十分精彩。 师:说话多通顺,用词多恰当!同学们,潘老师说的话你们是真信还是假信? 生:真信。 师:有没有不信的? 生:没有。 师:有没有半信半疑的? 生:没有。 师:有一句古话叫:“耳听为——” 生:虚。 师:眼见呢? 生:为实。 师:既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潘老师一说你们就信,那行吗?请你说。 生:因为我相信是真实的。 生:我信得过潘老师。(众笑) 师:这边有没有半信半疑的?哪怕有一位也好。没有。究竟潘老师说得对不对,两节课以后见分晓,你们再下结论,行不行? 生:行。 师:现在上课。(师生问好) [小朋友很天真,教师要珍惜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在孩子面前要说实话,要真诚。看来,学生说真话、说实话,教师要以身示范。] 师:其实我不是来上课的,是来找人的。我很想与这两个人交朋友,为什么交朋友,等会儿说。本来认识这两个人很容易,我说,哪个叫张三呀?张三站起来,老师就认识了。但是于老师不想这样做。怎么办呢?我先把这两个同学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你们站起来告诉我这两个同学长得什么模样?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鼻子?什么样的脸庞?穿的什么衣服?是胖呀,还是瘦呀?是高还是矮?你们说,让我来猜。这办法好不好? 生:好。 师:第一,看你们会不会说,说得准不准;第二,看于老师会不会猜。既考你们又考我,这办法行吗? 生:行。 师:为了考住老师,同学们不要使眼色,不要朝他们看。第一个同学的名字叫王钟灵。有叫王钟灵的吗? 生:有。 师:(在黑板上写名字)是这个“钟”吗?

赠汪伦教案设计与反思

《赠汪伦》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赠、汪、舟、欲、踏、潭”等六个生字,会写“舟、乘、汪”三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初步感知送别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三次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的感悟也层层递进,真正读懂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友情的珍贵,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三个字。 2、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懂得友情的珍贵。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懂得友情的珍贵。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理解诗题 1、(孩子们,上课之前我想问问大家知道多少诗人?(抽生说)那你们知道李白的诗有哪些?(单独抽生背)齐背《望天门山》 2、简单介绍李白(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写过许多好诗,很多人都非常崇拜他,人称“诗仙”,今天我们走进他写的又一首好诗——《赠汪伦》,(板书:赠汪伦) 3、解题:(读读课题目吧!注意“汪”是后鼻音,这也是本课要求写的一个字,和老师一起来写写吧,三点水写得窄,王字可以写大一些。还和哪个字长得像,“注”字。伦和哪个字很像“论”好了,再读读。看看这个字“赠”,谁能读好它?你来,你把平舌音读准了,你也来,别忘了它是后鼻音。你再试试,

真好,跟着这个小老师读。谁知道赠是什么意思?[送]你看看,赠的左边是宝贝的贝,意思是把自己最宝贝的东西送给别人了,我们之前有学过《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苏轼写诗送刘景文,那今天这首是谁写诗送给谁?)学生回答[板书:李白、汪伦]那我明白了,李白赠送给汪伦的宝贝就是一首诗呀! 4、介绍汪伦。(说到这个汪伦呀,他是当地一位有名的人,他和李白一样,性格豪爽,喜欢吟诗对对子,挺有才气,他十分崇拜李白,就邀请他到自己家乡玩,用美酒佳肴盛情款待,游山玩水,吟诗作对,因此两人成了情同手足的好朋友。几天以后,李白要走了,古诗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多媒体出示汪伦给李白信的内容) 二、初读古诗,感知友情 1、提读书要求,学生自由读诗。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注意认清字开,读准字音,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不懂的字,请教同学或文中的小叶子,开始吧。 2、个别读。(你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真漂亮,谁能来展示展示?你能把古诗读通顺,不错,你的语音很标准,真行。) 3、齐读。(想读的同学一起读吧。) 4、认识生字 (1)出示带拼音生字,学生认读、组词读。 课件出示:乘舟欲踏潭(带拼音的) (看,你们的动听的读书声叫生字宝宝吸引来了,你认识它们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咱给他们找个朋友吧!) (2)说说记字方法。(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字,这个方法好,你用部首表意法来记……)[边说方法,边解释字意,舟字穿插指导写字] (3)脱掉拼音认字词。 课件出示:乘舟欲踏潭赠汪伦(不带拼音的) 4、写字 课件出示:乘舟(写在田字格中) (这些字中还有一个生字要求会写,乘字,举起手跟着老师写,我先写一个千字,横要尽量往上靠,再写一个扁扁的北,分布在竖的两边,撇和捺的书写位

古诗《赠汪伦》课后反思一

古诗《赠汪伦》课后反思一 作者:陈吉维 我非常喜欢古诗,这次在选择上课内容时,我特意选择 了这册教学中古诗两首中的《赠汪伦》一诗。尝试着让学生 对学古诗感兴趣,并且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在教学古诗之前 我觉得教师要对诗歌有充分地理解,才能有力地驾驭全诗, 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掌握诗中“有生命的东西”,才能给学生 一个充分施展主动性的天地。现以教《赠汪伦》为例,说说 我的教学思路。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我们学校重视小学生的古诗积累背诵,每星期吟颂古诗,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古诗,课前如能创设情景,展示背诵,奠定古诗的情感基调,使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很 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让新旧知识连贯起来,使知识系 统化。我有层次地安排了三个环节:“看谁最聪明,能让动 物巧进诗句笼”,“世上颜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种最妙?” “李白诗句垂千古,看谁马上吟得出?”背一背,填一 填,复习背诵过的古诗,重在复习学过的诗句,通过活泼新颖 的方式,激发学习新诗的兴趣。在复习的基础上加以归纳, 不仅使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回顾,还使学生懂得了写 作的取材广泛必须源于生活。 二、故事引路,激发兴趣

学生大都爱听故事,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与学习内容有关 的故事,既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为后面的学习作 了铺垫。于是,紧接着复习,我设置了这样的过渡语:“李 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结交天 下的朋友,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春天,诗人李白应邀来到 美丽的安徽泾县游览,据说李白这次他是被骗来的呢。你想 听听这个有趣的故事吗?”接着,我便有声有色地讲起《李 白“受骗”桃花潭》的故事。“”学生在哈哈大笑之余,不 禁被汪伦的巧妙机智所吸引。到后来,他们自然而然地想知 道李白写诗怎样答谢汪伦,“……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 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顺势利导引入新诗教 三、自学诗句,理解诗意 俗话说:“教是为了不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 中的学习主要依靠学生自己来完成。《赠汪伦》这首诗本身 较浅显,诗意较明朗,因而,在自读古诗后,我放手让学生 质疑,“在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了吗?” 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欲”“忽闻” “踏歌”“不及”,这几个词语的理解上。在这个环节 上我的教学手段还不够具体形象,我用同学之间自主释疑和 老师讲解相结合,解释诗意。后来在评课时,竺老师给我了 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就是直观教学,无痕解释。可以出示

于永正教学实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于永正教学实录(一)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一、(板书课题)[学生看老师板书同时书空]“迅”要注意笔顺。读一读。(生读课题) [在于老师的教学开始,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在板书的时候,老师请学生注意观察,同时对容易写错的字重点提示学生书写中的注意事项。不要小瞧了这简单的一句话,课堂上老师的书写是很少的,抓住这极少的而又是必须去做的时机及时引导学生观察,规范学生的书写,体现了课堂上无处不在的教育契机,也体现了教师对写字的指导。反思自己的教学,识字是识字,写字是写字,好象不这样做就不实在,就会识不好写不准似的,结果占用大量的时间也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注意这一点点上滴滴的零散时间,并注意在教学中随时抓住机会点拨提示,可能既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指导识写的目的。] 师:大家对鲁迅比较熟悉。好好预习了没有?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们就知道了作者周烨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一读课题就知道作者周烨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 生:作者周烨是鲁迅先生的侄女。 师:对,因为她喊鲁迅先生为伯父,可见作者周烨就是鲁迅先生的侄女。我再问大家,周烨的父亲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 生:是鲁迅先生的兄弟。 师:说具体点,是兄还是弟? 生:是鲁迅先生的弟弟。[生活常识] 师:周烨喊鲁迅先生为伯父,可见周烨的父亲是鲁迅先生的弟弟。鲁迅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周建人,周建人就是周烨的父亲,还有一个叫周作人。[文学常识] 师:请大家打开书,把课文仔仔细细读一遍,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把它读准,把它记住,同时还要求大家,边读边把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 (学生读书的同时,老师板书以下内容:追悼吊唁爱抚呻吟囫囵吞枣饱经风霜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注意这个环节。第一次接触课文,一定要有认真读书,完整地阅读课文的过程。这个时间要给充分。另外,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书写到黑板上,这是一种教学方法,板书的基本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有的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这也是一种教学机智。] 师:好,读完的举手。还有没读完的,一定要读完。继续读。 师:我根据同学们画的写了一部分,还有一些没有写,这些词的意思,还有这些话的意思,只要我们好好读书,好好思考,它的意思不难理解。下面拿起书来,我们一段一段读。谁能站起来把第一段读一读?好请你读。 [一段一段地读书,这是一篇比较长的课文,我们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大概让学

《赠汪伦》教案设计

《赠汪伦》教案设计 《赠汪伦》教案设计 【教材内容及对象分析】 《赠汪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六组课文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叙事抒情佳作。主要叙述李白离开桃花潭时,他的好友汪伦来送别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这首小诗,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洋溢着浓郁的诗意。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能力,如朗读、理解等,但不同的学生对李白和汪伦之间友谊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如何让这时空交错的古人和今人在“友谊”这个主题上产生共鸣呢?因而,我决定把抓住情感这个切入点作为本课的关键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诗词的教学要求是“诵读儿歌、童谣、或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根据对教材的理解,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着手,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2 精读一首《赠汪伦》,拓展延伸一组送别诗,丰富学生文化底蕴。 3 懂得珍惜人间友情,有交朋友的欲望。 大家知道,文章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心灵独白。那么诗更是如此。所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诗人那时那刻的内心世界,是学生真正读懂古诗的关键。所以,我把领会古诗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及教学准备】 诗歌教学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潜入诗词意境,陶冶情操。为了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预先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同时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李白与汪伦的相关资料,整个教学过程就利用读、想、悟、诵、唱等方式来达成。 【教学流程】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5古诗三首赠汪伦_人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5古诗三首赠汪伦人 教版(2019)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其难有三: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由于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的文化底蕴则往往无暇顾及;因了上述两难,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尽管时下有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但古诗教学却是涛声依旧,难有突破。 而本次的青年教师技能赛我又有幸抽中了《赠汪伦》这首大诗人李白的诗,向老师们展示处的古诗教学,这对于我来说的确是一次“极限挑战”,原因有三:其一,古诗教学历来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显示教师文学底蕴的“试金石”,教师如若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文学储备,就可以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二,《赠汪伦》这首诗是唐诗中的极品,而本来就在四五年级时才会出现的这首诗,却堂而皇之地,眼巴巴地出现在新教材的二年级上册中,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了。其三,本人从教毕竟只有三年有余,教学经验的馈乏是必然的。而本人今年虚岁25,还站在人生的头人,可以说阅历赏浅也是必然。 既然说到挑战,上述三点都是我这次教学技能赛中必须竭尽全力跨越的一道坎,那俗话说得好“狭路相逢勇者胜”,我只有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但这声场教学者才智的挑战比拼对于我来说并非是一帆风顺,细细回味着这一个月有余的心路历程,真如品茶一般“甘苦自知”,个中滋味也只有自己知晓。回顾这两周前的展示课,仿佛还历历在目,亦久弥新。

还记得教案现场设计大赛中,我因忙于其他的事,在毫无准备,报有侥幸心理——必然不会上古诗的大胆中,匆匆忙忙上场,结果那就是一定了,简直是笑料百出,不妨说说,我连汪伦是谁也未尝在教参典故中读懂,结果将理论这个普通的农民比划成了诗人。但我自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知错就改,有自知之名之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广泛地收集与《赠汪伦》相关的各种资料,职《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这个汪伦和李白结下深厚友情的典故,网上观看CCTV电视散文《赠汪伦》诗歌欣赏,《烟雨桃花潭》,反复读阅了名师孙双金的《赠汪伦》教学设计和其他一些教学案例中有关这个教学内容的教学建议。并在空余时间阅读了大量有关于送别的诗。还查找了最近一两年中关于古诗教学的论文与教学反思。在其间我五易教学设计稿。三改课件,当然更少不了两位前辈周老师和刘老师的真诚帮助,她们不迟辛劳地,放弃休息时间,给我出谋画策,让我终于确定以“情感”这主线来展开这堂课的教学。回想起来真是不易。 《赠汪伦》诗中展现的是令人荡气回肠的纯真友谊。诗中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将欲行和送我情,构成了一幅声色并茂,情景俱佳的写意画。桃之夭夭,潭水清澈,轻舟欲行,踏歌声起,主客两依依。这是多么让人刻骨铭心的判别场面哪!是何等深厚的友谊将两位诗人一线牵。这是多么真挚而动人的送别! 我想我的孩子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一定会浮现出自己能感触到的画面或场景,孩子们在读诗时,也许,会被这份千古绝唱的友谊所感动。也许,孩子们会对“桃花潭水深千尺”充满神往,但也许也会对“不及汪伦送我情”感到难以置信。是啊!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对于李白汪伦友谊的理解和感悟必然是不同的。那

赠汪伦教学设计

《赠汪伦》教学设计 教 学 内 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P122《赠汪伦》 教材分析 《赠汪伦》是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赠汪伦》里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将欲行”和“送我情”,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写意画:桃花盛开,潭水轻漾;轻舟欲行,踏歌声起。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刻骨铭心的画面!这是多么真挚而动人的送别! 设计意图 一、识字教学仍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自主识字。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通读课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觉得容易读错的字;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认读生字。提倡学生自主认读,教师注意纠正。 2、调动生活体验识字。调动生活体验,获得字音形象,如体育课上“原地踏步”的“踏”;扩词,降低识字难度,加强意义识记,如泪汪汪、汪老师、一叶小舟、风雨同舟;创设生活情境,利用课文语境,综合运用生字词。教师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利用课文出现的语言文字,进行口语交际或书面交流。如根据“赠”的意义说几句话;描述你见过的或想象到的“潭”的情景。 3、指导写字。在认读和写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识字、写字的规律。“舟”字的笔顺是 :“乘”的撇捺要舒展。 二、古诗因语言精炼而意蕴深长,但学生的领悟是有限的。我们不必逐字逐句地进行串讲和赏析,要使学生感悟诗歌情境,合理指导朗读。 教学时可以突出下面几点。 1、突出范读。教师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来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和模仿的“声音形象”。 2、诵读积累。要求当堂熟读背诵。 3、品味语言。“忽闻岸上踏歌声”中的“忽”字能否换成“才”或“又”? 4、编故事。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古诗编故事,促进对古诗的理解,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懂古诗,同时学会叙事。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培养语感,熟读成诵。 3、理解重点词语,了解古诗大意。 4、根据古诗编故事,感受朋友之间的情谊。 教 学 重 难 点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根据古诗编故事。

赠汪伦教学反思

赠汪伦教学反思 《赠汪伦》这首诗前一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乎意料之外,朗读时出要读出意外的语气来。 后一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深情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作者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 教学时突出下面几点。 1.突出范读。 教师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来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和模仿的声音形象。 2.创设情境。 情境:你在一位好朋友家玩,离开的时候,好朋友非常舍不得你走,送了好远的路才分手,这时,你最想说什么话呢? 3.品味语言。 示例:忽闻岸上踏歌声中的忽字能否换成才可又? 4.诵读积累。要求当堂熟读背诵。 反思二:赠汪伦教学反思 古诗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无论怎么教都要在学生理解原诗的基础上进行。古诗先要诵读,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古诗情感,编写故事。还可以吟唱古诗,打着节拍唱诵古诗,诗配画,诗配乐这

些学习古诗的形式都可以让我们很好的学习古诗,让孩子们喜欢古诗。我在讲这一课时就想;要让学生更加走近古诗,古诗跟我们并不遥远,不是那么艰涩难懂,遥不可及的。就像这首古诗意思简洁容易理解,表现诗人和好朋友汪伦的深情厚谊,如果按部就班的朗读,讲解,背诵。学生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但是加入了古诗新编的内容,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就调动起来了。这样要学会编新诗必须先掌握古诗的结构,意思。所以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古诗诗意,相信孩子们一定理解了诗意,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学做古诗。教无定法,只要学生接受,只要完成了学习任务,只要孩子们能够学完之后有所收获,这就是一节好课。我现在也终于知道古诗怎么讲了,一般要经历四个步骤:导入、初步感知古诗意思、细读古诗,想像意境、拓展延伸。 反思三:赠汪伦教学反思 《赠汪伦》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赠别诗,表达的是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全诗明白如话,质朴无华,虽只有四句,却突出了两个人深长的情谊,又没有分离的感伤。 全诗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当讲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时候,我说:桃花潭里的水有千尺深,也赶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看到这句诗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回答非常积极。 有的说:他们两个的感情真深啊!我想他们一定是非常非常要好的朋友! 有的说:如果我的朋友离开了,我也会送他,并永远都记着他! 有的说:真羡慕他们有这么好的朋友,我也想有这样的朋友。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 于永正_教案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于永正 课前花絮。 师:同学们好! 生:于老师好! 师:怎么知道我姓于的? 生:老师说的。 师:说我姓于。老师还告诉你们什么? 生:你叫于永正。 生:你是一位全国特级教师。 师:全国特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众笑)还讲什么? 生:你上课时对待学生很平等。 师(笑):说的好话真不少。 生:你当学生是自己的朋友。 生:你跑过许多省市。 师:跑过,用腿跑。(做奔跑状)(众笑)到过,跑过也行,快就用跑,跑过许多省市。 生:你是一位中年男性。(笑声。) 师:中年男性,不是女性。是男是女? (众笑。) 师:你们老师贵姓? 生:邱老师。 师:当你一见到我的时候,对你们老师说的话产生怀疑吗?

有什么想法? 生:你头发白了。 师:不是中年男性了。 (众笑。) 生:老年男性。 师:看来邱老师说得不准确。不是中年男性,是老年男性。 生:你很幽默,很平易近人。 师:很幽默,很平易近人。来,握握手。(与该生握手)你很会思考。 生:原来于老师也是戴眼镜的。 师:戴眼镜好,后面的同学看不见──在下面做小动作看不见。 师:对我产生怀疑吗?中年男性一下子变成老年男性。对邱老师的话还相信吗?光听说就相信这不是科学的学习态度。 生:应该眼见为实。 师:你对邱老师的话半信半疑? 生:是的。 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两节课后请你站起来,把你对我的印象说一说,好吗?一言为定。 (指着刚发言的学生说。) 生(大声):一言为定。 (抚肩示意生坐下。) 评:教学伊始,于老师利用与学生初次见面这一特殊情境,与学生进行交流。看似闲聊,实是切切实实的言语交际训练。可

谓亲切自然,不露痕迹。 第一课时 师:师生问好后就不要再站了,现在上课。知道学哪篇课文吗? 生(齐):《圆明园的毁灭》。 师:书读了几遍? 生:两遍。 师:有看三遍的吗? 生:我。 (三、五个举手。) 师:好,请坐。有超过她的吗?你看了四遍,很好。看一遍是预习,看两遍就不错了。看四遍更不得了。这叫自学,自觉地学习。请同学们把右手抬起来,咱们一起写课题好不好?圆,写得潇洒一点;的,上齐下不齐;毁,注意笔顺;灭,上面一横长一点。请大家读一读。 (生齐读课题。) 评:教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流露的是情感、责任、体贴。于老师寓写字教学于课题板书之中,不仅能使学生确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同时有利于学生美好情感的形成。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读书要学会做记号。请拿出笔。别人做记号是留下他思考的痕迹。读书做记号是留下你思考的痕迹。请你默读一遍,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作者感受特别深的地方做记号。(教师巡视)我发现大多数同学把第三段最后一句画下来了,我知道你为什么画这一段。对,加上批注,

小学一年级语文《赠汪伦》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赠汪伦》教案 着眼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体味古诗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尝试写诗。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和空间。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及作品渗透的感情。 2、理解欲、闻、不及的意思。 3、背诵、默写本诗,并改成现代文或尝试写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古诗都有其鲜明的节奏和很美的意境,今天学习古诗要懂得作者怎样抓事物的特点,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二、教师出示古诗,学生跟着教师抄写。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意书写时的正确、美观,写后同桌互评) 三、理解诗题,作者简介。 《赠汪伦》一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是送给的意思。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县人,诗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县西南的一处名胜,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别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这首诗留别。 四、轻声读二至三遍,教师指导读准字音。 五、边读边想象,要在头脑中留下初步印象。 六、学生个别读,自由读。 七、教师范读,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八、释词译句。

让学生边读边将词语的意思串联起来。(读通) 对感悟诗句有困难的,教师予以点拔、交流。 (李白我坐船刚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齐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 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 九、解读诗意。 1、诗主要写送别,汪伦送李白方式有何独特性? 2、课文第 3、4句,用什么修辞方法?这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 十、朗诵想象。 要求学生边吟诵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十一、同学试背,请二位同学上来默写。 十二、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小黑板出示) 一读:理解题目,了解字词; 二读:连词译句,连句译全诗;

赠汪伦古诗带拼音_《赠汪伦》教学设计

《赠汪伦》教学设计 黄骅市开发区小学张丽娟 教材简析 《赠汪伦》是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赠汪伦》里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将欲行”和“送我情”,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写意画:桃花盛开,潭水轻漾;轻舟欲行,踏歌声起。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刻骨铭心的画面!这是多么真挚而动人的送别! 设计理念 一、识字教学仍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自主识字。另外,“舟”“闻”字的认识学习注重语言文字文化的渗透。其中,依然注重正音指导。 二、注重写字指导。在认读和写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识字、写字的规律。“舟”字的笔顺,“乘”的撇捺要舒展。 三、注重朗读指导。古诗因语言精炼而意蕴深长,但学生的领悟是有限的。我们不必逐字逐句地进行串讲和赏析,要使学生感悟诗歌情境和画面,合理指导朗读。 四、创新性诗歌理解学习——编故事,学古诗。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古诗编故事并表演,促进对古诗的理解,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懂古诗,同时学会叙事。 设计特色 1、围绕主题教学,发散学生思维; 2、进入人物心灵,体会人物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培养语感,熟读成诵。 3、理解重点词语,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4、根据古诗还原画面,情景表演,编写故事,感受朋友之间的情谊。 教学重难点:诵读诗句,想象诗境,体会诗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诗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学习一首古诗,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习“赠、汪”两个字。解释“赠”。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以前也学习过一首题目中有“赠”的古诗。谁还记得?(生回忆《赠刘景文》)那你觉得“赠”字是什么意思?生答:“赠”的意思就是“送”。你怎样记住这个字?能不能组个词。你看看,赠的左边是宝贝的贝,意思是把自己最宝贝的东西送给别人了,送给谁呢?(汪伦)注意汪是后鼻音,谁给它组个词,和水有关所以带着三点水。这也是本课要求写的一个字,咱们一起来写写吧,(老师范写,同学们书空)三点水写得窄,王字可以写大一些。

于永正三年级写人的作文课堂实录

第一节 师:咱们是兴化市实验小学哪个班? 生:三(1)班。 师:噢,是三(1)班。知道我姓什么吗? 生:您姓于。 师:知道我从哪儿来的吗? 生:徐州。 师:江苏徐州。你们到过徐州吗? 生:没有。 师:欢迎到徐州做客,我来接待。上课之前,你们老师向你们介绍过我没有? 生:介绍过。 师:说我什么了? 生:说您是全国最有名的特级老师。(众笑) 师:你信吗? 生:信。(众笑) 生:老师还说于老师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生:潘教师说你上的课既轻松又愉快。 师:嘿!好词儿都用上了。上我的课既轻松又愉快,你也信,是不是? 生:是。 生:潘老师还说,你出过许多书,而且这些书的故事都十分精彩。 师:说话多通顺,用词多恰当!同学们,潘老师说的话你们是真信还是假信? 生:真信。 师:有没有不信的? 生:没有。 师:有没有半信半疑的? 生:没有。 师:有一句古话叫:“耳听为—“ 生:为虚。 师:眼见呢? 生:为实。 师:既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潘老师一说你们就信,那行吗?请你说。 生:因为我相信是真实的。 生:我信得过潘老师。(众笑) 师:这边有没有半信半疑的?哪怕有一位也好。—没有。究竟潘老师说得对不对,两节课以后见分晓,你们再下结论,行不行? 生:行。 师:现在上课。(师生问好)

[评:小朋友很天真,教师要珍惜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在孩子面前要说实话,要真诚。看来,学生说真话、说实话,教师要以身示范。] 师:其实我不是来上课的,是来找人的。我很想与这两个人交朋友,为什么交朋友,等会儿说。本来认识这两个人很容易,我说,哪个叫张三呀?张三站起来,老师就认识了。但是于老师不想这样做。怎么办呢?我先把这两个同学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你们站起来告诉我这两个同学长得什么模样?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鼻子?什么样的脸庞?穿的什么衣服?是胖呀,还是瘦呀?是高还是矮?你们说,让我来猜。这办法好不好? 生:好。 师:第一,看你们会不会说,说得准不准,;第二,看于老师会不会猜。既考你们又考我,这办法行吗? 生:行。 师:为了考住老师,同学们不要使眼色,不要朝他们看。第一个同学的名字叫王钟灵。——有叫王钟灵的吗? 生:有。 师:(在黑板上写名字)是这个“钟”吗? 生:是。 师:还有一位同学叫吴立彤。—有吴立彤的吧? 生:有。(于老师在黑板上写“吴立彤”) 师:是不是口天吴?我写得对吗? 生:对。 师:我听说咱们班王钟灵朗读好,作文写得好,于老师从小就喜欢朗读,喜欢写作文,所以我特别喜欢这样的学生。我还听说吴立彤同学能歌善舞,嗓子特别好,唱歌像百灵鸟叫似的,于老师从心眼里喜欢这样的小朋友,所以我想和他们交朋友。咱们班有喜欢画画的吗?(一生举手)请你来画画。再请一位,请过来。你愿画谁? 生:画王钟灵。 师:那么你(指另一位学生)就画吴立彤。你们画得像,老师会一眼看出哪是王钟灵,哪是吴立彤。其他小朋友说。哪位先说? 生:王钟灵长得胖胖的,黑乎乎的。 师:王钟灵长得胖胖的,黑乎乎的。男的女的? 生:王钟灵是男同学。他留着一个小平头。 师:小平头?胖乎乎的、黑乎乎……(老师在寻找)还有什么特点? 生:眼睛蛮大的。 师:大眼睛。 生:他穿着一身红色的衣服。 师:红色的衣服?裤子也是红色的吗?

古诗赠汪伦教案

古诗《赠汪伦》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谈话主题为:学生古诗诵读展示,引领进入古诗境界。(2-3分钟) 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从小到大学习背诵了很多古诗,你们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 (课前了解学生会背哪些古诗,适时点拨其中哪些是李白的作品?)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文中所包含的送别之情。 师:刚才很多同学吟诵了李白的诗句,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呢? 师: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李白的事? (学生简介李白的生平) 3、总结李白生平,顺势导入诗题。 总结李白生平:师:大诗人李白,生性豪爽浪漫,喜欢作诗饮酒,一生游历名川大山,每到一处,大多诗兴大发,一生又广交天下好友,每回与好友相逢离别,无不真情流露,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千百年来广泛地吸引着读者。今天咱们再学习一首大诗人李白的名诗,好不好? 3、读诗题,找疑问,了解诗题。 (1)课件点击出示课题——“赠汪伦”。生读课题。(指名读,生2-3人) (3)从诗诗题中找疑问。 师:从读诗题中,你读懂了什么?

你猜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课前预设: ①“赠汪伦”意思就这首诗是送给汪伦的。 ②了解诗的背景资料。 了解汪伦是谁?(汪伦是个村民,是李白的好朋友。) 知道李白和汪伦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学生或老师讲《十里桃花,万家酒家》的故事。 4、读通诗文,初步感悟送别之情。 (1)师导语:李白和汪伦两个一见如故的朋友,在相处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那小山村毕竟不是李白的的家乡,而且好朋友也总要有分别的那一天。两人分别的那一天就在眼前,李白实在舍不得汪伦哪,依依惜别之情一涌而上,于是脱口而出——李白乘舟将欲行……。 (点击出示《赠汪伦》全诗文。,老师吟《赠汪伦》诗。) (2) 师:你们想不想做李白也来读读这首真情流露的读。自己先试试。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并且多读几遍。(生自读诗文。多读几遍) (3)生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做到正确、流利。(指名4-5人,并评价) 读通——感动——入情 评价:“舟”这个字的音很难你读得很棒,你再读一遍给大家听。 (4)齐读诗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