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章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知识点巩固提高济南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 第1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导学案(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 第1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导学案(新版)济南版

尿的形成及排除学习目标:1.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3.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4.形成人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课前预习:一、尿的形成和排出1.排泄人体将_________排出体外的过程。

2.尿的形成(1)肾单位的组成:_______、肾小囊和______。

(2)原尿的形成过程: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_______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_______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______、_______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滤过作用到______腔,形成原尿。

(3)尿液的形成:当原尿流经______时,全部_______、大部分的___和部分_______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其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形成尿液。

3.尿液的排出(1)途径:尿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外。

(2)排尿的意义:①排出体内的______。

②调节人体内___和_______的平衡。

③维持_________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汗液的形成和排出1.皮肤的结构(1)表皮:分为_______和_______。

_______细胞能分裂产生新细胞。

(2)真皮:由_________构成,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附属物:_____、_______、毛发、指(趾)甲等。

2.汗液的形成和排出(1)形成:血液流经汗腺周围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_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

(2)排出:通过_____排出体外。

(3)意义:排出代谢废物,调节_____。

课堂探究:任务一:了解排泄和排遗1、排泄的途径有哪些?区别排泄和排遗:任务二:了解肾的结构1、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位置:对照图片指出位置,每个肾包括大约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外形:对照图片描述肾脏外形像,颜色是。

七年级生物下册3.4.1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课件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3.4.1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课件新版济南版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三 尿液的形成 1.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滤过作用与肾小管 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过程。
尿液的 形成
滤过作用
重吸收作用 示 意 图
发生 部位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肾小管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 全部的葡萄
物质 变化
的 蛋白质外,血浆中 糖、大部分的 的一部分水、无机盐、 水和部分无机 葡萄糖、尿素等物质 盐等被肾小管
水、尿素和无机盐主要通过肾脏形成尿液由泌尿系统排出体外,D
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考点二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例2】 泌尿系统的组成是( ) A.肾单位、肾脏、输尿管、尿道 B.肾脏、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D.肾动脉、肾静脉、肾脏、肾单位 解析 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肾脏是 形成尿的场所,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答案 C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四 尿的排出及排尿的意义 1.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泌尿系统
组成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功能 形成尿液 输送尿液 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
排出尿液
易错提醒 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是排尿的通道。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2.尿液的排出 肾形成的尿液,经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中暂时贮 存。膀胱里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人就会产生尿意。在大脑的 支配下,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尿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而排尿是 间歇的。尿液形成及排出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体外。 3.排尿的意义 人体摄入的水量和排出的水量必须维持相对的平衡,我们每天应 该喝适量的水。排尿的意义有: ①有利于体内的代谢终产物随尿液及时排出体外; ②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③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初一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一节尿液的形成与排出课件济南版

初一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一节尿液的形成与排出课件济南版

•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呢? •形成尿
二、尿液的形成
•肾单位是如何形成尿液的?
• 请看教材68页第一段,然后思考: •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哪些成分可以滤过到肾 小囊腔?
•血液
•入球 •小动 脉•出球 •小动 脉 •肾小 球
•肾小 囊
血浆与肾小囊腔液体成分比较
初一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四 章第一节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课件济南版
•健康人排出废物的途径:
•呼吸(排出二氧化碳) •排汗(排出水分、无机盐和尿素) •排尿(排出水分、无机盐和尿素尿酸等)
•初中生物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尿液的形成
•思考: • 尿液在人体的哪个器官里形成?
•请结合图3.4-2看教材68页最后一段,然后回答: •肾小管起什么作用?原尿和尿液有什么区别?
•原 •尿
•细长的肾小管
•尿液
•滤过作用
•重吸收作用
•哪些成 分全部或 部分被肾 小管重新 吸收回血 液?
• 肾单位
•肾小管
•肾小管周围的
•毛细血管
原尿与尿液•重成吸收分作比用较
主要成分
原尿
•单位:克/100毫升
•观察一肾、的结肾构
•为 什 么 新 鲜 的 肾 是 红 褐 色 的 ?
•皮质 •髓质
•肾盂 •输尿管
肾的微细结构(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管
•肾
•肾单位
肾小体结构
•入球 •小动 •脉出球 •小动 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 体
•肾小





•集合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共22张PPT)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共22张PPT)
大水全糖部无吸,—(7) • 终尿尿素无水一。—(8)
某人在野外撒尿后,尿液周围引来一 群蚂蚁,如果是肾有病,请分析可能 是肾的哪个部位出现了病症?
肾小管发生病变
一个人如果患肾炎、肾结核、高血压 和糖尿病等疾病都会影响肾的功能,如果 病人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因慢性肾 功能衰竭而造成代谢废物在体内积存,出 现疲倦、呕吐、痉挛以及昏迷等中毒症状, 严重时危及生命。
90-93 7-8 0.1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0.03 0.004 0.9
• 观察课本68页原尿、血 浆和尿液的主要成分表 格,分析、比较、归纳、 总结:
• 原尿中缺少 蛋白质 , 其它成分与血浆几乎完 全相同。
• 尿液与血浆相比,尿液 中没有 蛋白质和葡萄糖 。
原尿的主要成份(克/100毫升)

蛋白质 葡萄糖
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 管外的毛细血管→肾静脉
自主研学
• 1.尿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哪两个连续作用?
• 2、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哪些成分 可以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
• 3、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哪些成分全 部和部分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液?
• 4、观察课本68页原尿、血浆和尿液的主要 成分表格,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3.下列物质中,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是( )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 C
人体肾单位的结构及尿的形成特征歌诀

小球小囊肾小体,—(1) • 小体小管肾单位;—(2) • 体皮管髓皮质里,—(3) • 小球过滤小管吸;—(4) • 滤出血胞蛋白质,—(5) • 水无葡尿囊原尿;—(6)

样品B是: 原尿 ,理由是B中蛋白质含量极少,其他 。

(完整版)济南版生物复习知识点七年级下

(完整版)济南版生物复习知识点七年级下

生物学七年级下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二、人体的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①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②消化腺:唾液腺、胰腺、肝脏、胃腺、肠腺附注:①肠、胰淀粉酶②肠、胰麦芽糖酶③蛋白酶④胆汁的作用⑤肠、胰脂肪酶三.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1.我国的膳食指南: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少吃肥肉和荤油。

2.食品安全:产地、厂名、生产日期、主要成分、保质期、使用方法、说明书。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一.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呼吸系统鼻毛:阻挡 鼻腔 黏膜:分泌黏液 毛细血管:温暖空气咽: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用喉、气管、支气管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2.呼吸运动 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二、人体怎样获得能量1.能量的摄取:蛋白质17.15千焦/克、 脂肪38.91千焦/克、 糖类17.15千焦/克 2.能量的释放:通过呼吸作用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3.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质、 活动的强度 三.空气质量和健康1.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废气、尾气、生活垃圾、尘埃 2.空气质量等级: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 3.对健康的影响: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 4.改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植树造林5.吸烟的危害:①烟的有害成分: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②危害:支气管炎、肺气肿、癌症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一.物质运输的载体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①血浆:淡黄色,有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组成,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②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输血和血型:1.总血量:4000―5000毫升、失血30%(1200-1500毫升)危及生命、献血200-300毫升2.ABO血型系统:A型、B型、AB型、O型3.输血原则:①输同型血、②异型输血要慢而少、③AB型万能受血者、O型万能供血者二.物质运输的器官2、心脏: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倒梨形。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 第三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 第三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导学提纲一、肾的结构1.肾由____、____和____肾盂三部分构成。

2.肾的结构功能单位是____,由____、____和____构成,____和____构成了肾小体。

3.肾脏内血液流过的路线:肾动脉→____→____→____→____→____→肾静脉二、尿液的形成1.通过_______作用,血浆中的一部分_____、____、____和____等物质滤过到____,形成原尿。

2.通过____作用,原尿中全部的____、大部分____和部分____重新吸收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的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3.尿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等。

三、尿液的排出1.途径:尿液→____→____→____→____→体外。

2.排尿的意义:(1)排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2)调节体内__________的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例题解析【例1】(2007·甘肃中考)下图为人体肾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图中序号②③④组成的结构是____。

(2)血液流经③时经过____作用形成原尿,进入到②中。

(3)人体排出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____的含量也有重要作用。

【例2】下面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三个样品中主要的物质质量分数比较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数据单位:克/毫升)。

物质样品A 样品B 样品C葡萄糖0.0 0.1 0.1无机盐1.6 0.75 0.9蛋白质0.0 微量7.0尿素2.0 0.03 0.03(1)样品A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样品B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样品C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4章 第1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说课讲解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4章 第1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1课时)教案1 (新版)济南版说课讲解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单元第4章第1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1课时)教案1(新版)济南版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排泄的概念,描述排泄的三条途径。

2.描述肾脏的组成和肾单位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实验动手能力。

2.认真观察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培养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2.通过肾单位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重点:肾脏和肾单位的结构。

难点:肾单位的结构特点课前准备:教师:1、制作课件。

2、猪肾、解剖刀、解剖盘等学生:1、课前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2、搜集有关肾的知识。

3、自制肾单位结构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看视频4.23日芦山县收治震后第一例尿毒症患者帐篷里做透析导入语:肾衰竭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

肾功能丧失,导致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不能排出体外。

目前肾移植是尿毒症病人最合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是由于肾源短缺、价格昂贵,所以绝大多数尿毒症患者只能长期依靠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肾到底在人体内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它的构造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板书:尿的形成和排出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尿毒症的形成与肾脏有密切关系,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二、引导探究,层层深入:(一)、排泄与排遗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

1、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废物呢?2、什么叫排泄?3、排便也属于排泄吗?4、排泄的途径有哪些?小组汇报,教师引导纠正。

小结:课件展示小试牛刀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排泄()A.呼出二氧化碳 B.排汗C.食物残渣排出 D.排尿 F.吐痰答案:C、F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人体产生的废物的排出并不都是排泄,只有细胞代谢的产物的排出才是排泄。

纠正了通常认识上的错误,从而为排尿是主要的排泄途径的学习做准备。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单元第四章第1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单元第四章第1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教学设计禹城市房寺镇中心柳华一、教材分析“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济南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的第一节。

一个人,只要是活着,就需要每天从外界摄取养料,同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

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解决好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概述肾脏的结构,以及肾脏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2、说明尿液形成的过程3、养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①重点:肾单位的结构组成②难点:尿液的形成三、教学设计思路学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变换多个角度的理解,即在教师创设的不同的情境中学习相同的知识点,达到理解并能够应用于实践的目的。

“生命化课堂” 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包涵学生的理性思考和交流达成的互助多赢以及充分表达达成的个性张扬。

基于以上理念,本节课的设计包涵了个体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讲解等不同的活动形式。

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淡化了有关肾脏形态结构方面的生理名词和概念,主要通过自己制作肾单位,引导学生思考直至理解肾脏的结构,通过小组互问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查病情我们去医院时,会见到尿检这样一个窗口,尿液中的成分能体现才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从现在起我们作为一名小医生来探究一下尿蛋白与尿糖是怎么一回事?导入课题。

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

认识泌尿系统找病因从尿的来源导出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并让学生猜测一下尿液是由哪个器官形成的?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什么?通过激励性的语言鼓舞学生积极发言,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注重运用感官,从宏观上整体认识肾脏。

并在自己身体处找到肾脏的大体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知识点】 1.什么叫做排泄?
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就叫排泄。

2.(考点1)★★排泄主要包括哪三个途径?
3.什么叫做排遗?
排遗主要是指食物消化后的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4.肾脏的结构是怎样的?
从肾脏的纵剖面可以看到,周围颜色较深的部分是皮质, 里面颜色较浅的部分是髓质,髓质里漏斗状的部分是肾盂。

5.(考点2)肾单位的结构是怎样的? (1)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2)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

6.为什么肾脏的皮质部分比髓质部分颜色深?
肾小体分布在皮质内,其中的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肾小管弯曲细长,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在皮质和髓质内。

7.★★(考点3)尿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滤过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会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肾小管外部的毛细血管,送回到血液。

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8.(考点4)血液在肾单位里是怎样流动的?
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9.血尿、蛋白尿、糖尿的病变部位分别是什么?
(1)血尿:尿中有血细胞。

病变部位是肾小球,因为肾小球有炎症,使其通透性增大,原来不能滤过的血细胞可以滤过到原尿中,形成血尿。

(2)蛋白尿:尿中蛋白质含量过高。

病变部位是肾小球。

(3)糖尿:肾小管有炎症,使重吸收作用减弱,不能将葡萄糖全部吸收
胰岛素分泌过少,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过高。

10.人体泌尿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

11.(考点5)尿液形成并排出体外的途径是怎样的?
肾形成的尿液,经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中暂时贮存。

膀胱里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人就会产生尿意。

在大脑的支配下,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12.为什么尿的形成是连续不断地,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这是因为膀胱有贮存尿的作用。

13.(考点6)健康成年人每昼夜大约排尿1.5升,那么人体排尿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2)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14.(考点7)比较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的异同。

(1)相同点:都有水、无机盐、尿素。

(2)区别: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巩固提高】
1.★★
2.通过对比数据,可以发现患者尿液中含有蛋白质。

据此可以推测,此人的肾小球可能发生病变,使其通透性增大。

这样原来不能通过的蛋白质可以滤过到原尿中,最终进入尿液并排出体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