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练习课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2-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2-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2-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练习课。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多个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和应用题,涵盖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各个方面。
这些练习题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也有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因为对公式的理解不深,而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深化对公式的理解,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准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以及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引导发现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化对公式的理解。
三角形的面积(学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三角形的面积(学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中关于三角形的面积的内容。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 理解三角形面积的概念,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原理。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黑板、粉笔、三角板;学具包括练习本、尺子、圆规。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是三角形的?学生们可以举例说出一些三角形的物体,如三角板、三角形的屋顶等。
二、例题讲解:我们来看一个例题:一个底为4厘米,高为6厘米的三角形,求它的面积。
我们要明确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将底和高代入计算:4×6÷2=12(平方厘米)。
所以,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三、随堂练习:请同学们完成练习题:1. 一个底为5厘米,高为8厘米的三角形,求它的面积。
2. 一个底为6厘米,高为10厘米的三角形,求它的面积。
学生们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四、板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五、作业设计:1. 一个底为7厘米,高为9厘米的三角形,求它的面积。
答案:7×9÷2=31.5(平方厘米)2. 一个底为8厘米,高为12厘米的三角形,求它的面积。
答案:8×12÷2=48(平方厘米)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这个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遇到不同形状的物体,要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拓展延伸:大家可以试着探索一下,除了底和高,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三角形的面积?这个问题可以作为课后思考题,供学生们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一练(含答案)

【同步专练B】6.2 三角形的面积(巩固提升篇)一、单选题(共10题)1.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A. 形状相同B. 周长相等C. 面积相等D.完全不同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a cm,高是底的一半,它的面积是( )cm2.A. a2B. 2aC. 2a2D. 4a3.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髙相等,如果将底减少1分米,高増加1分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会().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4.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cm,三角形的底是().A. 2.5cmB. 5cmC. 10cmD.20cm5.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A. 一定相等B. 不可能相等C. 可能相等D.不等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A. 32平方厘米B. 64平方厘米C. 16平方厘米7.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5倍,高不变,面积会().A. 扩大到原来的5倍B. 扩大到原来的25倍C. 不变D. 缩小到原来的8.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也相等,若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厘米,则三角形的高是()厘米.A. 3B. 6C. 129.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A. 12B. 6C. 1510.一个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底,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的高的4倍,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倍.A. 4B. 8C. 16D. 2二、填空题(共10题)1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50平方厘米.它的一条直角边长10厘米,另一条直角边长是________厘米12.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是10分米,它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1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12厘米,高8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14.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26cm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15.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是0.8厘米,它的面积________16.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17.在一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18.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面积都相同,三角形的高是8cm,平行四边形的高是________cm.19.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2dm²,高是40cm,底边是________dm.20.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0cm2,底是12cm,高是________ cm.三、判断题(共10题)21.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22.三角形面积等于和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2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76m2,底是22m,高是8m.()2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25.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和底都相等,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 ()26.两个周长相等的三角形,面积也相等.()27.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正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8.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一定等底等高.()29.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但面积一定相等.()30.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5平方厘米,底长7厘米,则它的高是5厘米.()四、计算题(共3题)31.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3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cm)(1)(2)33.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五、解决问题(共5题)34. (1)(2)(3)35.(单位:厘米)36.有一个三角形,它的三个顶点所在的位置分别是A(0,2)、B(8,0)、C(4,4),请在图中画出这个三角形;如果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格,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格.37.下面是张大爷种的一块长方形菜地,涂色的部分种上了白菜,其余的地方种萝卜.请你算一下种白菜的面积.每平方米需施肥0.25kg,这块地共需施肥多少kg?38.希望小学图书馆落成了,学校老师为图书馆制作了一个指示牌(如图).制作这样一个指示牌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C2. A3. B4. C5. C6. C7. A8. C9. B10. B二、填空题11. 1012. 5013. 96;4814. 5215. 0.32平方厘米16. 30;7.517. 30018. 419. 1620. 10三、判断题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四、计算题31.解:(2+3+2)×2÷2﹣(3+2)×2÷2 =7×2÷2﹣5×2÷2=7﹣5=2(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平方厘米32.(1)解:3×6÷2=9平方厘米(2)解:40×10÷2=200平方厘米33.解:7.2×9.6÷2=34.56(cm2)五、解决问题34.(1)解:4.2×5.4÷2=11.34(平方厘米) (2)解:5.9×8÷2=23.6(平方分米)(3)解:2.5×12÷2=15(平方米)35.解: 12×16÷2=12×8=96(平方厘米)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96平方厘米.36.解:画图如下:8×4-8×2÷2-4×3÷2-5×2÷2=32-8-6-5=13(格)答:它的面积是13格.37.解:长方形面积:4×2.2=8.8(平方米)种白菜面积:8.8÷2=4.4(平方米)8.8×0.25=2.2(kg)答:种白菜的面积是4.4平方米,这块地共需施肥2.2kg.38. 解:6×8=48dm2(2+6+2)×5÷2=25dm225+48=73dm2。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三角形的面积练习课PPT课件

7.8dm 12.5dm
12.5×7.8÷2÷100×68 = 33.15(元)
答:买这块玻璃要用 33.15 元。
三、指导练习
1. 下表中给出的是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计算出 每个图形的面积,填在空格里。
底/cm 高/cm 面积/cm2
三角形 8 6.2 25 3.5 4.8 16
14 14.88 200
(2)要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它的( A )
A.底和高 B.底和面积 C.高和面积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4.8,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是( B )
A.4.8
B.9.6
C.1.6 D.无法确定
二、基本练习
2. 指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分别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S = ah÷2 = 3×4÷2 = 6(cm2)
a
22
易错点:不要忘记三角形的面积先乘2,再除以底才能求高。
四、拓展练习
1. 下图中哪几对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两条虚线互相平行。) 你还能画出和三角形ABC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
三角形ABC与三角 形DBC面积相等
减去公 共面积
三角形ABE与三角 形DEC面积相等
由S = ah÷2可知,底、高都相等时,面积相等。
2.5×2.6÷2=3.25(cm2) 3×2.3÷2=3.45(cm2) 4.5×1.4÷2=3.15(cm2)
二、基本练习
4. 要在公路中间的一块三角形空地(如图)上种草坪。种1 m2 草坪需要花20元,种这片草坪需要花多少钱?
16m
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总价 = 单价×数量
9.5m
二、基本练习
R·五年级上册
练习课
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随堂练习题(含答案)

第6章多边形的面积第2课时三角形的面积一.选择题(共6小题)1.一个三角形的底是6米,高是2.5米,它的面积是()A.15平方米B.7.5平方米C.8.5平方米2.一个三角形,高不变,底扩大到原来的3倍,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A.3B.6C.93.一个三角形的底不变,要使面积扩大2倍,高要扩大()A.2倍B.4倍C.6倍D.8倍4.用一张长方形纸剪同样的三角形(如图),最多能剪成()个这样的三角形.A.12B.24C.255.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0cm2,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cm2.A.5B.10C.20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是10厘米和4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A.18B.14C.24D.20二.填空题(共6小题)7.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都是20cm,它的面积是cm2.8.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高是6分米,它对应的底是分米.9.三角形的面积是9cm2,它的底是4.5cm,高是cm.10.从两根3厘米和两根6厘米长的小棒中,选出3根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11.现有5厘米、8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请你再选1根长度是整厘米的小棒围成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最大是厘米,最小是厘米.1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如果它的底和高都是整厘米数,那么它的底可能是厘米,高可能是厘米.三.判断题(共5小题)13.我们可以用割补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判断对错) 14.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并且一定能重合.(判断对错)15.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时,它们一定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判断对错)16.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它们不一定等底等高..(判断对错)17.两个同底等高的三角形,形状一定相同,面积也相等..(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18.计算如图三角形的面积.五.应用题(共5小题)19.有一块三角形的花圃,底是24m,高是18m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花40朵,这个花圃一共可以产鲜花多少朵?20.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cm2,底边长6cm,这条底边上的高是多少cm?21.在一个长方形花坛里划一块三角形地种菊花(如图所示),如果三角形地里平均每平方米种25棵菊花,那么这块三角形地一共可以种多少棵菊花?22.张奶奶家有一块40m2的三角形菜地,由于公路拓宽.菜地被占用了一部分(如图中的涂色部分).如果每平方米菜地国家赔偿225元,那么张奶奶家可得赔偿金多少元?23.有一块三角形的钢板,底是5米,高是4.4米.这种钢板每平方米重31.4千克.这块钢板重多少千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1.【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代入数据列式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6×2.5÷2=15÷2=7.5(平方米)答:它的面积是7.5平方米.故选:B.【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面积计算公式.记得求三角形的面积要除以2.2.【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再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几倍,据此解答.【解答】解:因数底×高÷2=三角形的面积,所以一个三角形的高不变,底扩大到原来的3倍,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3倍.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以及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3.【分析】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若底不变,要使面积扩大2倍,高要扩大2倍.【解答】解: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若底不变,要使面积扩大2倍,高要扩大2倍.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4.【分析】剪的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组成一个长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只要求出在长25厘米的边上能剪几个2厘米宽的长方形,就能求出最多能剪几个这样的长方形,再乘2即可求解.【解答】解:25÷2=12(个)…1(厘米)12×2=24(个)答:最多能剪成24个这样的三角形.故选:B.【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让学生走出长方形的面积除以三角形的面积,就是能剪三角形个数的误区.5.【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和它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的2倍.据此解答.【解答】解:10×2=20(cm2)答:面积是20cm2.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和它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的2倍这一知识的掌握情况.6.【分析】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就要确定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的长;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10厘米和4厘米,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答】解:(1)若4厘米为腰长,10厘米为底边长,由于4+4=8,两边之和不大于第三边,则三角形不存在;(2)若10厘米为腰长,则符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0+10+4=24(厘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题目从边的方面考查三角形,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求三角形的周长,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好习惯,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二.填空题(共6小题)7.【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20×20÷2=400÷2=200(平方厘米)答:它的面积是20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8.【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那么a=2S÷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24×2÷6=48÷6=8(分米)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9.【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得出h=2S÷a,把三角形的面积9cm2,底4.5cm代入关系式求出高.【解答】解:9×2÷4.5=18÷4.5=4(cm)答:高是4cm.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解决问题.10.【分析】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然后用两根小棒的长度相加,看是不是比另一根小棒长,再确定三角形的三条边,然后再求三角形的周长即可.【解答】解:因为3+3=6厘米,所以不能选用2根3厘米的小棒为两条边,所以这个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6厘米,6厘米,3厘米.6+6+3=15(厘米)答: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5厘米.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确定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11.【分析】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用5和8的和与差求出第三边的长度,进而求出周长.【解答】解:(1)5+8=13(厘米)第三条边要比13厘米小,比13小的最大整厘米数是12厘米,第三边长12厘米,此时周长是:5+8+12=25(厘米)(2)8﹣5=3(厘米)第三边要比3厘米大,比3大的最小整厘米数是4厘米,第三边长4厘米,此时周长是:4+5+8=17(厘米)答: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最大是25厘米,最小是17厘米.故答案为:25,17.【点评】本题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求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12.【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底×高÷2,得到底×高=6×2=12,因为底和高都是整厘米数,所以对12进行因数分解,即可求出底和高的可能是多少.【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底×高=12,12=1×12=2×6=3×4所以底可能是1、2、3、4、6、12,对应的高是12、6、4、3、2、1.故答案为:1、2、3、4、6、12;12、6、4、3、2、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和高都是整厘米数,只需对12进行因数分解,是本题解题的关键.三.判断题(共5小题)13.【分析】在推导三角形和面积公式时,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解答】解:我们可以用割补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14.【分析】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所以只要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不管形状如何,面积一定相等.据此解答.【解答】解:由分析可知: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但它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不一定能重合.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明确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是解答本题的重点.15.【分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则面积的2倍也相等,也就是底乘高相等;但是一个数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因数,所以说这两个三角形的底和高不一定相等;比如,底和高分别是4、3以及6、2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但底和高不相等.【解答】解:由分析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不一定等底等高,如底和高分别是4、3;6、2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但底和高不相等;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16.【分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则面积的2倍也相等,也就是底乘高相等;但是一个数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因数,所以说这两个三角形的底和高不一定相等;比如,底和高分别是4、3;6、2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但底和高不相等.【解答】解:因为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则面积的2倍也相等,也就是底乘高相等;但是一个数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因数,所以说这两个三角形的底和高不一定相等;答: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它们不一定等底等高,这样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7.【分析】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所以只要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不管形状如何,面积一定相等.【解答】解: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所以只要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故判断为:×.【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解决问题.四.计算题(共1小题)18.【分析】观察图可知,都是已知的三角形的底和高,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8×15÷2=270÷2=135(平方厘米)3×4÷2=12÷2=6(平方分米)或:5×2.4÷2=12÷2=6(平方分米)16×12÷2=192÷2=96(平方厘米)【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注意底和高的对应.五.应用题(共5小题)19.【分析】先依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求出三角形花圃的面积,再乘每平方米产鲜花的数量即可得解.【解答】解:24×18÷2×40=24×9×40=8640(朵)答:这个花圃一共可以产鲜花8640朵.【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则三角形的面积×2÷底=高,把数据代入即可求解.【解答】解:12×2÷6=24÷6=4(厘米)答:这条底边上的高是4厘米.【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的灵活应用.21.【分析】观察图可知,这个三角形的底是15米,高是9米,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求出这个三角形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再乘每平方米种菊花的棵数即可求解.【解答】解:15×9÷2×25=67.5×25=1687.5≈1688(棵)答:这块三角形地一共可以种1688棵菊花.【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灵活运用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22.【分析】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变式求高:h=2S÷a,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涂色部分的面积:S=ah,用面积乘每平方米的钱数,即为张奶奶家得到的赔偿金.【解答】解:三角形的高为:2×40÷10=80÷10=8(m)涂色部分的面积:×8×2.5=4×2.5=10(m2)张奶奶家可得赔偿金:10×225=2250(元)答:张奶奶家可得赔偿金2250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23.【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这块钢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然后用钢板的面积乘每平方米钢板的质量即可.【解答】解:5×4.4÷2×31.4=11×31.4=345.4(千克)答:这块钢板重345.4千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精选7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精选7篇)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例4、例5及“练一练”、“试一试”、“练习二”第6-9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自己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材第115页的三角形。
探究方案:一、自主准备1.说一说:下面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知道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吗?你是怎么想的?()()()2.思考:(1)三角形的面积与它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2)有没有直接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呢?(3)假如要你探究三角形的面积,你打算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进行研究?我想转化成二、自主探究1.拼一拼:从课本第115页上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剪下来,看看能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2.填一填:你剪下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如果能,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请填写下表。
3.想一想(1)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原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三、自主应用试一试:完成书上第10页的“试一试”。
四、自主质疑说一说:(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的?你还有什么疑问?(2)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提问: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吗?(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二、交流提升1.出示例4的方格图及其中的平行四边形。
小学五年级数学(人教版)《三角形的面积(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学习任务单

教学设计积。
15分钟二、操作探究(一)利用两个三角形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1.明确用“转化”的方法研究。
师:你们打算怎么研究?预设:像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样,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研究。
配合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思考转化图形的方法。
师:想一想,怎样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预设:试着用两个三角形拼成学过的图形。
下面请你们动手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3.独立探究。
出示活动建议。
①选择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并贴在纸上。
②找一找原来的三角形和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哪些等量关系。
③试着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4. 汇报交流。
(1)通过错例交流,明确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学过的图形。
(2)用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学过的图形。
预设1: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长方形,观察发现三角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三角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长方形面积等于2个三角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预设2:用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组织学生观察拼摆方法,并经历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师小结: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学过的图形,拼的方法不同,拼成的图形也不同,但都得到同样的结论。
(3)用两个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公式。
(4)用两个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公式。
5.归纳小结。
呈现以上四种拼摆转化的方法,组织学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预设1:只要是2个一样的三角形,就可以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预设2: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就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预设3:发现三角形的底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三角形的高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由此推出三角形面积=底×高÷2。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实践性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对于如何运用这些公式进行计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计算失误、对公式的理解不够深入等。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深化对公式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2.难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避免计算失误,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好教学活动和问题。
2.学生准备:掌握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在计算过程中思考如何避免计算失误。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呈现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课堂小结
16×9.5÷2=76(m2) 12×76=912(元) 答:种这片草坪需要912元。
状元成才路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状元成才路
多边形的面积
练习课
R·五年级上册
状元成才路
一、复习导入
计算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h
S=ah÷2
a
状元成才路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7.8dm 12.5dm
12.5×7.8÷2÷100×68 = 33.15(元)
状元成才路
二、探索新知
知识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要在公路中间的一块三角形空地(见下图) 上种草坪。1m2草坪的价格是12元。种这片草坪 需要多少钱?
h
2S a
2 17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16(m)
状元成才路
4.下面中哪几对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两条虚线相 互平行。)你还能画出和三角形ABC面积相等的三 角形吗?
三角形ABC与 三角形DBC面 积相等
减去公 共面积
三角形ABE与 三角形DEC面 积相等
由S = ah÷2可知,底、高都相等时,面积相等。
状元成才路
S = ah÷2 = 3×4÷2 = 6(cm2)
S = ah÷2
S = ah÷2
= 4×0.9÷2 = 2.5×2.8÷2
= 1.8(dm2) = 3.5(m2)
答:三个图形的面积分别为6cm2、1.8dm2、3.5m2。
状元成才路
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底(如下图),求高。
由S = ah÷2变形,得
状元成才路
16×9.5÷2=76(m2) 12×76=912(元) 答:种这片草坪需要912元。
状元成才路
三、达标检测
1.有一面大的三角形旗帜,它的底是2.5米,高 是1.2米,这面旗帜的面积是多大?
2.5×1.2÷2=1.5(m2)
答:这面旗帜的面积是1.5m2。
状元成才路
2. 指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分别计算出 它们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