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用药相关知识一

合集下载

糖尿病用药注意事项

糖尿病用药注意事项

糖尿病用药注意事项临床治疗糖尿病时,除部分患者属于胰岛素依赖型而需长期注射胰岛素外,大部分病人仅需要在饮食控制的同时,服用降糖药物而将血糖控制于正常范围内就可以。

在当前医疗领域中,糖尿病属于一种终生性疾病,需长时间或终生用药治疗。

为确保治疗效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需科学恰当的使用降糖药物。

病人在用药期间需注意哪些事项?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吧。

1.糖尿病的治疗1.2健康宣教倘若患者已经确诊了糖尿病,就应及时对其开展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宣教内容主要有基础知识、自我监测尿糖及血糖,降糖药的具体用量用法,并发症的应对措施,使病人对疾病知识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及掌握,更好的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

1.2饮食控制不管是那种类型的糖尿病,饮食控制都是最为的基础且重要的治疗措施。

少吃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多吃高纤维食物,每日摄入适当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

计算好每餐的总能量并严格控制摄入,科学分配营养。

保持正常体重,超重病人应多运动以减重为目标。

消瘦病人需利用健康营养的饮食方案恢复体重,并长时间保持适当体重。

①脂肪:饮食当中的脂肪含量应低于总热量的30%,摄入饱和脂肪酸量低于10%。

确保每天摄入胆固醇不超过300mg。

②碳水化合物:在总能量中,应保证碳水化合物的占比为50%-60%左右。

应多吃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

③蛋白质:若病人肝肾功能没有任何病变迹象,可摄入的蛋白质占据总能量约10-15%,如存在显性蛋白尿,每日摄入蛋白量不可超过0.8g。

④饮酒:糖尿病病人最好不要喝酒。

如有必要,每天饮啤酒不可超过350ml、红酒约150ml,低度白酒少于45ml,三种酒分别含酒精约15g。

⑤食盐:每日应控制吃盐量不超过6g,合并高血压病人需更加严格的控制盐摄入量。

1.3运动疗法适量运动也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规疗法。

需针对患者的具体状况,选取适当的运动,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每天适量运动,运动强度、方法及频率都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状况来确定。

简述糖尿病的用药护理措施

简述糖尿病的用药护理措施

简述糖尿病的用药护理措施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的疾病,常需要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水平。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正确使用药物并且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糖尿病用药护理的措施:1. 遵医嘱使用药物:糖尿病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来使用药物。

包括药物的剂量、频率和时间等方面的要求。

2. 定时服药:糖尿病患者需要按时服用药物,维持血糖水平稳定。

如果忘记服药,应尽快补上遗漏的剂量,但不要翻倍服药。

3. 观察药物副作用:糖尿病治疗常常需要长期用药,患者应密切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并且定期到医院复诊。

4. 注重饮食:合理的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同样重要。

患者应该遵循医生和营养师的饮食建议,控制饮食中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5. 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促进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6. 经常监测血糖:定期检测血糖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控制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以上这些护理措施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这些护理措施也需要结合个体的情况进行调整,更好地适应自我管理。

另外,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药物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其他方面的护理措施,比如定期进行眼部、肾脏和神经系统的检查,因为糖尿病容易导致这些部位的并发症。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戒烟、限制酒精的摄入、保持体重、规律作息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的药物管理和护理措施需要根据疾病情况和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调整。

因此,患者需要与医生和护士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用药情况和身体状况,以便进行及时调整。

在使用药物和护理措施过程中,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可以协助患者管理药物、监测血糖、并且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另外,糖尿病患者也应该参与相关的自我管理教育课程,学习更多关于药物使用和疾病管理方面的知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和信心。

这些措施的落实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

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

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
第24页
促泌剂是2型糖尿病治疗主要选择
1
β细胞分泌不足是T2DM主要病理生理改 变,促泌剂治疗不可或缺
2
促泌剂强效降糖能力是血糖达标有力确 保
3
循证医学证实:以促泌剂为基础长久强 化降糖治疗能够降低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
第25页
磺脲类药品使用标准
▪ 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 ▪ 第二代药品常餐前服用,普通餐前半小时服用 ▪ 用药频率:
第二代磺脲类药品 不能改进早相 部分降FPG为主,部分降 PPG为主
较多
影响小
严重低血糖罕见,比 磺脲类低,且程度轻
无此禁忌症
影响小
2–5kg
极少发生严重低血糖, 低于磺脲类
发生率较高
有禁忌
有禁忌
0.5-4mg ac
60-120mg ac
2-320mg/d
餐时服用,方便灵活 餐时服用,方便灵活 每日1-2次
第33页
瑞格列奈药代动力学
25 20
瑞格列奈浓度 (mg/l)
15
10
5
0
0 100 200 300 400
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
服药后时间(分钟)
起效时间:<30分钟 达峰时间:1小时 半衰期:1小时 4-6小时被去除 与人血浆蛋白结合大于98% 代谢产物主要自胆汁排泄,<8 %经肾排出。粪便中原形药品少 于1%。
▪ 在我国新诊疗 2 型糖尿病人群中,瑞格列奈与 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较单用瑞格列奈可更显著地 降低 HbAlc,但低血糖风险显著增加。
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
第36页
格列奈类特点
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
第37页
双胍类

糖尿病临床用药知识50问

糖尿病临床用药知识50问

糖尿病临床用药必备基础50问第一篇经典口服降糖药1、降糖药不按说明书的次数服药有问题吗?答:需要重点关注这个药物每日的总剂量是否在可控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明书推荐的范围内,同时需要看这个药是否是餐前服用的药物,如果是餐前服用的药物,尽量还是按推荐的给药时间和频次来给,但对于二甲双胍,每天总剂量在2250 mg以下就是安全的,可以是0.5g,qid,也可以吃1.0g,bid,这样的频次是没有问题的。

2、降糖药说明书中对于肝功能不全的定义是根据Child-Pugh分级吗?如果某患者轻度ALT、AST升高,对于降糖药的选用有限制吗?答:Child-Pugh强调的是肝功能是否失代偿,它关注的是总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

肝酶升高,不代表肝功能失代偿。

因此不能单从肝酶升高的角度来考虑调整药物,还需要综合的评估。

如果患者肝功能很差了,会出现“胆酶”分离的状态,即总胆红素很高,但可能肝酶很低,这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肝衰竭,处于失代偿期。

这时选择口服降糖药就非常受限了,选择胰岛素治疗对患者更合适。

如果患者只是肝酶升高,需要考虑患者是肝衰引起的肝酶升高还是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的肝酶升高。

ALT数值变化很敏感,1%的肝细胞发生变化时,ALT数值可能就会10倍增长。

肝酶比基线轻度升高,不必担心肝损,肝酶比基线升高3~5倍时,应考虑结合其他指标评估是否存在肝损害。

出于对患者可能肝功能失代偿的考虑,可以在肝酶升高3~5倍时减量,5~10倍时停药。

临床治疗时还要考虑使用口服降糖药会不会进一步导致肝损,对于本身就可能造成肝损的药物,肝酶异常升高时,也应该考虑停药观察排除风险。

3、什么时候需要考虑胰岛素抵抗的问题?是不是经过了药物治疗后仍然没有得到理想的降糖效果,就会考虑胰岛素抵抗的问题呢?答:胰岛素抵抗是一种看不见,但是能够通过其他症状、检查查觉到的一种情况。

例如:某患者有腹型肥胖,或者是肥胖的患者,大家会考虑存在胰岛素抵抗,因为肥胖患者有很多的脂肪细胞,这些脂肪细胞会分泌一些抵抗胰岛素的物质,所以看到这种肥胖的患者的时候,我们就会自然地考虑到胰岛素抵抗,但也有些体型偏瘦的患者在使用了磺脲类促泌剂或一些口服降糖药效果不好的时候,也可能是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然后给他加用了二甲双胍后会发现患者的血糖改善的很明显,提示这个患者还是存在胰岛素抵抗的。

糖尿病病人口服药护理

糖尿病病人口服药护理

糖尿病病人口服药护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

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口服药物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正确的口服药护理对于控制病情和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糖尿病病人在口服药物时需要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来服用药物。

要遵守药物的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不可随意更改或停止药物的使用。

其次,糖尿病病人在服用药物时要确保在饭后或空腹服药的指导下正确服药。

一些药物需要在饭后或空腹服用,以确保药物的吸收和效果。

另外,定时监测血糖值也是口服药物护理的重要部分。

糖尿病病人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血糖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与医生及时沟通和调整用药方案。

最重要的是,糖尿病病人在口服药物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饮酒等不良习惯,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药物疗效。

总之,正确的口服药护理有助于糖尿病病人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严格遵守医嘱,定时监测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口服药护理的重要环节。

希望每位糖尿病病人都能按照专业医嘱进行口服药护理,健康快乐的生活。

此外,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口服药物的护理还包括正确存放药物和严格遵守药物使用期限。

药物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以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同时,糖尿病病人应留意药物有效期限,不要使用已经过期的药物。

在口服药物的过程中,糖尿病病人还需要特别留意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

一些口服药物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病人需要及时向医生反映,以便进行调整或更换药物。

同时,照顾糖尿病病人的家人和护理人员也需要了解口服药物的相关知识,包括药物的剂量、服用时间、饮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帮助病人正确服药,并在发生意外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另外,糖尿病病人在口服药物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面对病情,病人要保持乐观,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疾病。

此外,定期复诊和与医生密切沟通也是口服药护理的重要环节。

糖尿病慢病管理用药知识(1)

糖尿病慢病管理用药知识(1)

糖尿病慢病管理用药知识(1)糖尿病慢病管理用药知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需要长期的慢病管理。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将从用药剂型、用药原则、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糖尿病慢病管理用药知识。

一、用药剂型目前常见的糖尿病药物有口服药和注射药两种剂型。

1.口服药口服药包括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分泌增多剂、胰岛素受体激动剂等。

2.注射药注射药包括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协同剂等。

二、用药原则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原则是个性化、适量、有效、安全。

1.个体化用药每位患者的糖尿病病情都不一样,所以用药也应量身定制,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史、痛苦、并发症等个体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适量用药适量用药是指用药剂量应在安全范围内,不能盲目增加用药量以达到更快的控制血糖的目的。

3.有效用药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降低血糖、控制病情、减少慢性并发症的风险。

药物治疗应该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

4.安全使用药物糖尿病药物使用需要严格控制用量和用药方式,避免出现低血糖、高血糖、代谢性酸中毒等不良反应。

三、用药注意事项1.药物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

口服药物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它们的使用应该在饭后,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注射药物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较短,需要进行多次注射,以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2.定时用药糖尿病药物治疗需要定时用药,避免漏服或重复服药。

使用药盒或闹钟提醒可以帮助患者掌握服药习惯。

3.低血糖风险低血糖是糖尿病慢病管理中常见的不良反应。

在用药的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糖变化,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总之,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慢病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采用多种手段进行治疗,而药物治疗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剂型,个体化、适量、有效、安全地用药,并注意用药的注意事项,以达到更好的控制血糖的目的。

糖尿病及治疗用药(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糖尿病及治疗用药(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糖尿病及治疗用药(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视力障碍等并发症的风险。

正确的治疗用药是控制糖尿病并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本文将呈现关于糖尿病及其治疗用药的继续教育内容,帮助执业药师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支持。

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其特点是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和胰岛素分泌异常。

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过程的不同,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和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血糖水平,控制体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治疗原则1. 饮食控制:合理膳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控制总卡路里摄入,分布式餐,避免高糖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2. 运动治疗:适度的体力活动可以帮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利用,降低血糖水平。

3.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和病人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替代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物分类1. 口服降糖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口服降糖药物I类:胰岛素增敏剂,包括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

- 口服降糖药物II类:促进胰岛素分泌,如磺脲类药物。

- 口服降糖药物III类:延缓胃肠吸收,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口服降糖药物IV类:降低血糖生成,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 口服降糖药物V类:促进葡萄糖利用和降低糖原生成,如胰岛素敏感调节剂。

胰岛素治疗1. 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重要药物,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危机。

2. 根据作用时间的不同,胰岛素可分为快速作用型胰岛素、短效型胰岛素、中效型胰岛素和长效型胰岛素。

3. 胰岛素的注射技巧和储存条件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执业药师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器,并咨询合适的储存方法。

药物治疗的并发症1. 低血糖是最常见的药物治疗并发症,特别是胰岛素治疗时更易发生。

糖尿病慢病管理(三)用药知识

糖尿病慢病管理(三)用药知识

用法
用量
西格列汀
100
100
沙格列汀
5
5
空腹
1片/次,1次/日
维格列汀
50
50
餐前
1片/次,2次/日
利格列汀
5
阿格列汀
25
5
任意时间
1片/次,1次/日
25
与食物同服或分开服
5.注意事项:对体重作用为中性或增加;利格列汀、阿格列汀不增加心血管病变、 胰腺炎及胰腺癌发生的风险;利格列汀用于肝肾功能不全者不需要调整剂量。
(三)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TZDs)
1.代表药品: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2.作用机理: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3.适应症:适用于2型糖尿病。 4.剂型规格及用法用量:
药品名称
每片剂量 剂量范围 (mg) (mg/d)
用法
用量
作用时间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
4
4-8
空腹或餐前 或睡前
餐前即刻
1-2片/次, 3次/天
作用时间 超短效,控制餐后血糖
5.不良反应:体重增加;低血糖风险较磺脲类药物轻。 6.禁忌症:1型糖尿病;12岁以下儿童、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7.注意事项:各类促泌剂不能联用,也不能与短效胰岛素合用;不能与CYP3A4抑 制剂(红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伊曲康唑、酮康唑、地尔 硫卓、尼卡地平、维拉帕米、米贝拉地尔、葡萄柚)合用。
糖尿病慢病管理(三)
用药知识
XXX
01
糖代谢与干预点
口服降糖药
02
一、糖代谢与干预点------减少血糖来路,增加血糖去路
食物
米饭/馒头/水果
糖异生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用药的相关知识(一)
一、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多种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

高血糖有显著的多尿、烦渴、多食及体重减轻等典型症状。

二、糖尿病诊断标准:一下3点中有2点符合即可诊断
1、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机血浆葡萄糖浓度≥11.1mmol/L;
2、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FBG)≥7.0mmol/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或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11.1mmol/L。

三、糖尿病分型:共四型
1、Ⅰ型糖尿病:两个亚型
2、Ⅱ型糖尿病(90%)
3、其他特殊类型:八个亚型
4、妊娠糖尿病
四、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两大类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
1、促胰岛素分泌剂
①磺脲类药物:格列吡嗪、格列齐特
②非磺脲类促泌剂(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2、胰岛素增敏药物:罗格列酮、比格列酮
3、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苯乙双胍
4、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五、磺脲类药物的特点:
1、格列本脲(优降糖):降糖作用强。

半衰期长(10小时),易发生低血糖
2、格列吡嗪(美吡达):半衰期短(4小时),老年人使用安全,降低餐后血糖效果好
3、格列齐特(达美康):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并发症,为高选择性的磺脲类降糖药
4、格列喹酮(糖适平):肝胆排泄,糖尿病合并肾病者适用,肝胆疾患慎用
六、磺脲类降糖药的适应症
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者
服用方法:餐前半小时服用
七、磺脲类降糖药的禁忌症
1、Ⅰ型糖尿病及胰岛功能不全者禁用
2、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
3、肝肾功能异常者禁用
4、磺脲类药物过敏者慎用
5、合并急性并发症
6、活动性肺结核
八、磺脲类药物的副作用
1、磺脲类主要副作用为低血糖
——低血糖发生往往不像胰岛素引起的那样容易早期察觉,且持续时间长,导致永久性神经损害。

2、消化道不适:1%~3%
3、皮肤及血液系统反应:<0.1%
4、可能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九、老年人使用磺脲类降糖药的用药原则
1、使用短效药物
2、低起始剂量
3、低幅度加量
十、非磺脲类促泌剂的作用特点与作用机制
作用特点: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快而短暂(2~4小时内),快速降低餐后血糖
作用机制:作用于胰岛β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刺激胰岛素分泌
十一、非磺脲类促泌剂的种类
1、苯甲酸衍生物(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
2、氨基酸衍生物(那格列奈):唐力、芙格清
十二、非磺脲类促泌剂的特点
1、起效快速,快速代谢,有效控制整体血糖
2、起效最快的口服降糖药1小时达到最大血药浓度,半衰期1小时
十三、非磺脲类促泌剂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适用于Ⅱ型糖尿病
禁用于:
1、Ⅰ型糖尿病和胰岛素缺乏者;
2、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
3、妊娠哺乳期禁用;
4、合并急性并发症禁用。

服用方法:餐时服用,每日三次
十四、非磺脲类促泌剂的不良反应
1、低血糖
2、胃肠道反应。

十五、为什么Ⅰ型糖尿病必须使用胰岛素?
糖尿病按临床分型有Ⅰ型和Ⅱ型。

Ⅰ型糖尿病也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称幼年型糖尿病,主要指胰岛β细胞破坏的糖尿病,有酮症倾向,此型内生胰岛素无或几乎无,必须依赖外源胰岛素存活。

而Ⅱ型糖尿病,也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称成年人糖尿病,主要指胰岛素抵抗为主体,相对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伴胰岛素抵抗。

所以Ⅰ型糖尿病必须用胰岛素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