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初二初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初二初中语文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默写
古诗文默写
(1),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2)东风不与周郎便, 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赋》)
(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__________________,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
(6)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7)风声一何胜,。

(刘祯《赠从弟》)
(8),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9)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0)《水调歌头》中表达词人豁达乐观的情感且富含哲理的诗句是:“ ,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书写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端午时节,粽香阵阵,龙舟竞渡,祭祖祈福。

在闽南,划龙舟、水上捉鸭、走“贡王”等民俗活动异彩纷呈,A家谕yù户晓。

厦门的龙舟赛每年都在集美火热开赛。

又是一年竞渡时,这里金鼓齐鸣,(1)__(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健儿们驾着七彩龙舟,劈波斩浪,B锐nuì不可当。

岸上喝彩,水上声嘶,c气冲
chōng斗牛,热闹非凡。

【1】根据意思填写横线处的成语:。

【2】文段中ABC三处加点的词语,注音与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3】端午“赛龙舟•赛诗歌”活动中,有一首描写龙舟赛的诗,顺序被打乱了。

请你将它还原。

竞渡诗
【唐】卢肇
①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②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③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④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诗的正确顺序为:()()()()
三、诗歌鉴赏
阅读《过零丁洋》,完成后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

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

始为悲愤,终为高亢,感人至深。

【2】诗的尾联是千古名句,请分析诗人在此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后面小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
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
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

②[资]盘缠。

③[审]详细。

④[庶几]差不多。

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或遇其叱咄()(2)援疑质理()
(3)今人可不勉乎()(4)若既不出户()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既加冠若既不出户
B.益慕圣贤之道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俯身倾耳以请夫以孔子之圣
D.不幸而在穷僻之域则习染而不自觉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4】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
五、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多说一两句话
麦父
①从医学院一毕业,他就进了父亲的诊所,成了和父亲一样的乡村医生。

从他进诊所的第一天开始,父亲就谆谆
告诫他,诊所是为乡邻们开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开大处方。

他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上。

②他进诊所,是被看做来接父亲的班的。

父亲年龄渐大,一天看几十个病号,已经吃不消了。

他们的诊所,只看一些普通的病症,诸如感冒、腹泻、炎症之类。

如果病情复杂,他们会立即建议病人去大医院诊治,以免延误。

对他来说,这可谓是小菜一碟。

因为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可以说,他的医术已经一点也不比父亲差了。

然而,奇怪的是,来看病的人,大多仍然会选择让父亲看。

这让他涌起了一股莫名的失落感。

③父亲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查看了儿子的门诊记录,没开过大处方,药方也都是正确的;儿子看病时的态度,问诊周到,热情友善,也没毛病啊。

不过,在连续留意了几天后,老父亲还是发现了问题。

④这天,他坐在父亲身边,观摩父亲诊治。

对待每一个病人,父亲都详细问诊、把脉、察看舌苔、摸腹,然后,给病人开处方。

他特别留意了父亲所用的药,与他的判断几乎一致。

一切似乎都与自己的诊治没有什么差别啊。

⑤父亲也不着急,只顾自己和平时一样,一个接一个看病。

一个姑娘,陪着一位老人来看病,肠胃不舒服。

老父亲仔细问诊检查后,开好药,对老人说,老哥,我刚刚检查了你的咽喉,你还有慢性咽炎哪。

老人连连点头,是啊是啊,你也给开点药吧。

老父亲摇摇头,慢性咽炎重在保养,你一定抽烟吧?听我一句话,把烟戒了。

烟不戒,吃什么药,你的咽炎也好不了。

默默站在一边的姑娘忽然激动地插嘴说,爷爷,你听见了吧,医生都让你戒烟,你就是不信。

老人看看姑娘,又看看医生,憨憨地说,是得戒了。

姑娘搀扶着老人站起来,笑着对老父亲说,医生,谢谢你,你的话他听。

⑥看着这一幕,他猛地一震。

自己每次看病,都是开完了处方,就急着看下一个病人,根本没时间再和病人交流,而老父亲似乎总会比自己多说那么一两句话。

这一发现让他惊喜不已。

⑦下一个病人牙痛,老父亲检查后,确定是牙周炎。

老父亲开好药,问病人,是不是喜欢吃咸菜?病人直点头,最喜欢吃腊肉和咸菜了。

每年冬天,家里都会腌很多咸菜,一直要吃到夏天呢。

语气里透着满足和自豪。

老父亲摇着
头说,咸菜开胃,但吃多了,有害健康,还是少吃点吧。

病人捂着腮帮子,点点头,听你的。

⑧几天的陪诊结束了,儿子回到了自己的诊室。

一位年轻妈妈领着孩子走了进来,孩子肚子疼。

化验单显示,孩子肚子内有蛔虫。

他很快就开好了药方,递给孩子妈妈。

然后,他拉过小孩的手,看了看他的指甲,笑着对小孩说,你看看,你的小手指甲太长了,里面藏着好多小虫呢,小虫一不留神就跑进了你的肚子里。

记得要多洗手,常让妈妈剪指甲哦。

男孩腼腆地低下了头,妈妈弯腰对孩子说,听到了吧,医生叔叔的话,是不是跟妈妈讲的一样?男
孩看看他,又看看妈妈,点了点头。

⑨他微笑地目送年轻妈妈拉着孩子的手离开,心里暖暖的,终于明白,多说这一两句话,带给病人的,不仅仅是温暖的关心,更为这寒冷的冬季,带来了一抹动人心弦的温情与爱。

【1】儿子的心理经历了从“莫名的失落感”到“心里暖暖的”的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意补写出中间空缺的词语。

莫名失落→()→()→心里温暖
【2】文章第三段说:“老父亲还是发现了问题”,老父亲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3】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对他来说,这可谓是小菜一碟。

【4】文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5】联系实际谈谈文章结尾一段中划线的句子对你有什么启示?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人工智能时代,你的工作会被机器抢走吗?
①人工智能机器人“阿法狗”在与韩国棋手李世石的对弈中连胜两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崛起成为不容忽视的话题。

人工智能会不断学习,不知疲惫,不会抱怨,此前已有专家预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快步发展可能酿成大规模失业。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你的工作可能被机器抢走吗?
②去年年末,一段中国某银行智能机器人大堂经理“娇娇”的视频在网上火爆:“您好,我是娇娇,很高兴为您服务”。

③这位不知疲倦的“大堂经理”可以通过语言识别、触摸交互、肢体语言等方式,开展迎宾、业务引导、业务查询等
多种服务,懂幽默会卖萌,在办理业务的同时还能把客人逗得哈哈大笑。

④在日本,护理型机器人赢得了老年人的欢心。

小型的智能护理机器人可以陪老年人聊天解闷,帮助控制灯光、检查血压,提醒何时吃药。

大型护理机器人则致力于帮助那些行动不便的人,能温柔地将人类抱起或放下,或是帮助其站起来。

⑤除了服务业以外,人工智能已开始“入侵”其他领域。

专家担忧,机器和电脑发展有一天可能会取代人类的大脑和
肌肉——这对司机、分析师和财经记者的工作构成了威胁。

⑥人工智能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是机器视觉,这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关键。

相比容易出错的人类司机,自动驾驶将减少__%或更多的事故。

美国10%左右的工作岗位涉及驾驶车辆,未来数十年内,这些工作岗位中的大多数将会消失。

⑦其实,面对日臻完善的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很难想象有任何工作不会面临消失风险。

IBM研发的超级电脑沃森则把领域拓展的更加广泛。

它远超人类的记忆功能让它在智力问答节目《危险边缘》中击败了该节目的冠军;此外,协助研发药物、预测工业机械的维护时间,甚至设计美味的新食谱,帮助诊断疾病,都有沃森的身影——IBM
相信,机器人沃森可以创造巨大商机。

研究者同时发现,沃森在不断学习和进化,比如设计出新的食谱,为药物研发提出人类未曾想到的建议和指导,这是研究者们一开始所没有想到的。

⑧但另一方面,在其他一些事情上,机器是无法战胜人类的:如培养品味和感情,相互模仿,建立情感联结,想象力和道德情感。

《经济学人》杂志调查显示,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如牙医、医生,或者类似于心理学家的情感辅导人员,甚至是运动员教练等需要人与人密切沟通的职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可能性较低。

⑨不过,机器人完全能够取代人类的工作,未必完全是一件坏事。

在未来,机器有可能让人类从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放在文学、艺术、科学等创造性领域,放在能够让人类更幸福的事上。

【1】以下选项和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交代了人工智能的特点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一一人工智能机器。

B.第⑤段“入侵”一词赋予了人工智能以人的行为,形象地说明了人工智能的涉及领域之广。

C.机器人完全能够取代人类的工作,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D.此前已有专家预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快步发展必然会酿成大规模失业。

【2】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结合文章,概括智能机器人能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六、名著导读
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简爱是以家庭教师身份应聘到桑菲尔德庄园的,她的学生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阿黛尔,是罗切斯特先生
的亲女儿。

()
(2)《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三人称来叙述,小说情节诡异,悬念迭起。

那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和色彩斑斓的景物
描写,以及悬念的巧妙设计和气氛的渲染,都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
(3)在桑菲尔德庄园的聚会中,罗切斯特先生扮演了吉普赛人来试探简.爱的心思。

()
2.下面是《简爱》中的片段,阅读后回答问题。

为什么我总是受苦,总是遭人白眼,总是让人告状,永远受到责备呢?为什么我永远不能讨人喜欢?为什么我尽力博取欢心,却依然无济于事呢?伊丽莎自私任性,却受到尊敬;乔治亚娜好使性子,心肠又毒,而且强词夺理目空一切,偏偏得到所有人的纵容。

她的美貌,她红润的面颊,金色的卷发,使得她人见人爱,一俊便可遮百丑。

至于约翰,没有人同他顶撞,更不用说教训他了,虽然他什么坏事都干。

①文段描写的是简爱被关在(地点)的心理活动。

②她为什么那么害怕被关在这里?
七、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童年都去哪儿了
【案例回放】
(1)某电视台一档少儿才艺节目,让一位5岁的小女孩穿上“性感露背装”学扭臀。

接着主持人问小女孩:“你在幼
儿园里有没有交上男朋友啊?”……
(2)在一则儿童食品电视广告中,一个小男孩学着古代皇帝的样子,一边背着手踱步,一边用极其成人化的口吻说:“吃方块酥,享皇帝福,我是小皇帝!”
(3)某市新华书店,一本名为《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的书堂而皇之地摆在儿童读物柜台,其中充斥着暴力、色情、惊悚等不堪入目的内容。

【网友声音】
@小黄蜂:在这个泛娱乐时代,儿童难以摆脱“被看”的命运,成为大众逗乐的工具。

大众有一种畸形的癖好,他们
愿意观看儿童对成人的戏仿,这种不伦不类的娱乐性场面让他们感到满足和得意。

@胡桃夹子: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的负面危害不仅仅是让孩子在语言使用上出现早熟,更加严重的危害是使孩子由于语言的影响进一步发展成为思想早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小大人”。

@没枝叶的树:许多家长高呼“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种急躁的拔苗助长的心态里,儿童的天性被摧折了,发展的基础断裂了,像被拔过苗的庄稼那样逐步枯萎。

【校园童谣】
(1)作业最多的人是我,书包最重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的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
(2)找点空闲,找点时间,找个朋友,到校园转转。

带上球鞋,戴上护腕,套上队服,到球场玩玩……
【调查统计】
儿童对电视广告的反应调查
【专家看法】
陈沉(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真人秀节目或者娱乐节目并不是要排斥儿童的参与,而应该确保正确的
参与形式和评价标准,越不符合儿童身份年龄的表演内容,越是能得到肯定和追捧这一标准应该被终止。

陈志雄(心理咨询师):儿童成人化倾向同时受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影响。

人的健康心理成长是遵循一定的发展
规律的,如果直接跳开某个成长阶段的活动和经历,很可能给孩子的心智带来不可逆转的空缺与伤害。

姚倩(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中大量的色情、暴力、恐怖的内容,使儿童仅仅坐在电脑前便打开了进入成人
世界的大门,在情感经历上便越来越早熟,缩短了由儿童走向成人化的时间。

张雪梅(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在成人化的网络游戏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孩子们互相打杀,可能会把虚
拟世界里的一些仇恨带到生活中来,实施一些报复行为或者说伤害行为,最终导致违法犯罪这种现象的发生。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的作者):正是现代传媒影响才使童年过早“消逝”。

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
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伪成人”,实在令人痛心和尴尬。

【1】下列关于童年过早“消逝”原因的概述,与以上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大众对儿童戏仿成人的畸形癖好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急躁心态。

B.电视广告中儿童的成人化语言容易被儿童模仿。

C.儿童阅读成人化源于对成人世界的好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D.网络世界里成人化的内容,使儿童容易在情感经历上越来越早熟。

【2】仔细阅读以上材料,请你简要写出儿童过早“成人化”的危害有哪些。

【3】针对【专家看法】中尼尔•波兹曼的观点,请你站在儿童的立场,发表不同的观点,讲明相应的理由。

八、其他
材料: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付出相应的劳动。

”“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福建初二初中语文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默写
古诗文默写
(1),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2)东风不与周郎便, 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赋》)
(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__________________,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
(6)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7)风声一何胜,。

(刘祯《赠从弟》)
(8),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9)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0)《水调歌头》中表达词人豁达乐观的情感且富含哲理的诗句是:“ ,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但愿人长久(2)铜雀春深锁二乔(3)病树前头万木春(4)海内存知己(5)行到水穷处(6)
独怆然而涕下(7)松枝一何劲(8)长风万里送秋雁(9)宫阙万间都做了土(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解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例如“怆”不要写成“沧”,“阙”字不要写错。

二、书写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端午时节,粽香阵阵,龙舟竞渡,祭祖祈福。

在闽南,划龙舟、水上捉鸭、走“贡王”等民俗活动异彩纷呈,A家谕
yù户晓。

厦门的龙舟赛每年都在集美火热开赛。

又是一年竞渡时,这里金鼓齐鸣,(1)__(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健儿们驾着七彩龙舟,劈波斩浪,B锐nuì不可当。

岸上喝彩,水上声嘶,c气冲
chōng斗牛,热闹非凡。

【1】根据意思填写横线处的成语:。

【答案】人声鼎沸
【解析】【考点】形容声音吵吵扰扰的成语很多,此处解题的关键要注意词义中的“象煮开了锅一样”
点睛:根据词义写成语,要注意联系上下文,注意一些近义词的误解。

同时要注意平时的识记与积累很关键。

【2】文段中ABC三处加点的词语,注音与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C
【解析】【考点】此处可根据词义来辨别字形,“家喻户晓”指的是家家户户都知道,“喻”是指明白,所以不是“谕”。

“锐”的读音错误较为明显,读为“ruì”。

点睛:字音字形的书写一般靠平时的识记与积累,特别是在识记过程中的准确可以给考试省去很多错误。

另一方面,要注意多音字以及形声字的误读等等,字形则往往会出现同音字、形似字的错误。

【3】端午“赛龙舟•赛诗歌”活动中,有一首描写龙舟赛的诗,顺序被打乱了。

请你将它还原。

竞渡诗
【唐】卢肇
①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②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③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④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诗的正确顺序为:()()()()
【答案】‚•④ƒ
【解析】【考点】根据诗句的意思可知2句点明了诗歌叙述的地点为“石溪”,时间为“端午”以及事件“看发机”,接
下来按事件的发展来排序,端午龙舟鼙鼓声声,人,浪花、鸟构成的热闹场面,结局是“果然夺得锦标归”
点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

有时也可利用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排序方法。

三、诗歌鉴赏
阅读《过零丁洋》,完成后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

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

始为悲愤,终为高亢,感人至深。

【答案】C
【解析】【考点】赏析诗句,要从内容、写作方法、修辞、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评析,要点析其中生动的字词,说明其精妙的作用。

另外要分辨出颔联和颈联的先后位置。

此处的C项中“惶恐滩”和“零丁洋”从修辞上看是运用了
同音字的不同含义----双关。

【2】诗的尾联是千古名句,请分析诗人在此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愿意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解析】【考点】理解古诗思想情感,首先要了解本诗属于哪种类型,然后要结合作者的身世与写作背景(有时注释中明示),抓住诗句中有情感色彩的句子(如标题或最后一句)和其中的关键字词来体会。

此题中“干戈寥落”“山河破碎”以及“留取丹心照汗青”都能将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后面小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
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
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

②[资]盘缠。

③[审]详细。

④[庶几]差不多。

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或遇其叱咄()(2)援疑质理()
(3)今人可不勉乎()(4)若既不出户()
【答案】有时询问勤勉,努力门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一是实词与虚词的积累,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质”在此处为动词,询问。

另外文言文解释时可以单字扩充为
双字来解释,“勉”解释为“勉励”。

而“户”则沿袭了文言字的贯用法,翻译为“门”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既加冠若既不出户
B.益慕圣贤之道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俯身倾耳以请夫以孔子之圣
D.不幸而在穷僻之域则习染而不自觉
【答案】B
【解析】【考点】此题考查除了考查词的语义外,还要注意词的用法,也就是考虑词性,作助词、词类活用、连词等等。

一般采用排除法。

此处的“之”都是用在主谓之间,翻译为“的”。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答案】(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
天(或一天天地)进步,那就会每天退步。

【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1句注意“趋”“ 叩”“ 尝”,2句注意“学”“ 日”的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