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肛肠科术后尿潴留效果观察
艾灸中极穴干预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临床观察

艾灸中极穴干预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对肛肠疾病术后尿储留采用艾灸中极却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研究样本为我院肛肠疾病手术患者60例,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之间。
其中包括30例腰麻肛肠手术的住院患者和30例腰麻肛肠手术的住院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艾灸中极穴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的尿潴留发生情况。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显效时间和有效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灸中极穴减少肛肠科术后患者排尿困难的痛苦,而且对身体生理功能影响较少,是一种安全、经济、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的中医护理操作以利于患者术后排尿,利于术快速康复。
关键词:艾灸中极穴干预;肛肠疾病;尿潴留尿潴留是肛肠疾病术后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发生于手术当天,主要指膀胱内尿液充盈无法自行排出。
术后8小时,若患者无法排尿且膀胱尿量>600ML或无法有效自行排空膀胱内尿液且残余尿量>100ML即确诊为尿潴留。
临床调查发现,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达12%-52%.研究报道显示,肠疾病术后尿潴留不仅会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和痛苦,同时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
为探究艾灸中极穴干预对肛肠疾病手术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特选取我院的肛肠疾病手术患者60例展开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样本为我院肛肠疾病手术患者60例,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之间,其中包括30例腰麻肛肠手术的住院患者和30例腰麻肛肠手术的住院患者,对照组中包括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17到56岁之间,平均年龄(38.75±2.34)岁,观察组中包括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18到54岁之间,平均年龄(35.23±3.33)岁。
艾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护理疗效观察

艾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护理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2-10-27T02:09:05.26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5期作者:王杨[导读] 目的探究艾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护理疗效。
王杨绵阳市安州区中医院四川绵阳 622650摘要:目的探究艾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护理疗效。
方法以肛肠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共计80例,研究时间是2021年8月开始到2022年3月,分为参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40例(中医艾灸护理),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排尿有效率、首次排尿时间、尿潴留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肛肠手术患者实施中医艾灸护理,促进排尿,预防尿潴留。
关键词:肛肠科;艾灸;尿潴留肛肠科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多实施手术治疗,达到治疗目的。
肛肠科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因肛门括约肌、皱皮肌活动频繁、术后排便、痉挛等因素影响,极易引起水肿、剧烈疼痛[1]。
肛肠疾病患者在术后伴随多种并发症,如尿潴留等。
此类患者在发生尿潴留后,需及时进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肛肠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共计80例,所有患者中,男、女各45例、35例;年龄(46.76±4.81)岁,随机分为两组,差异P>0.05。
1.2 方法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口头讲述疾病知识,与患者面对面交流。
向患者强调肛门清洁的重要性。
需留置导尿管,保证留置导尿管固定良好,避免牵拉打折,并详细记录引流的尿量,第一次放尿不宜超过500ml。
做好尿道口消毒,使用碘伏棉签消毒尿道口,每日消毒两次,早晚各一次。
避免尿液结晶沉积在尿管上,而形成结石样改变,每天饮水量需要1500-2000ml左右。
饮食主要为清淡、易消化食物。
以中医辨证理论为依据,制定饮食计划,多进食利水通淋类食物,并饮食香蕉、火龙果等促进排便类食物。
忌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例如生姜、辣椒等。
研究组应用中医护理:在执行参照组管理方案的同时,实施以下方案:取穴为水道穴、中极穴、关元穴、气海穴,四处实施中医艾灸治疗。
艾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护理疗效观察

艾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护理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艾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护理疗效,为肛肠术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方法90例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采用站立、放松、热敷、听水流声诱导排尿法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62.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艾灸治疗对于肛肠术后尿潴留具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艾灸;肛肠术;尿潴留;护理尿潴留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术后排尿不畅或不能自行排尿,尿液潴留于膀胱,属中医“癃闭”范畴。
尿潴留是肛肠疾病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由于麻醉影响、术后害怕疼痛及精神紧张等因素,不敢用力排尿,导致尿潴留的发生,也是临床最痛苦、症状最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高达12%~52%[1]。
术后如果发生尿潴留,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还可能会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甚者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临床治疗带来不便[2]。
传统的诱导排尿法如站立、放松、热敷、听水流声等效果欠佳,西医院常采用肌内注射新斯的明,效果不好最终还要采用导尿术,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也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3,4]。
本院针对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采用艾灸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90例患者均为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肛肠科接受常规肛肠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包括外剥内扎术35例,肛周脓肿切排术26例,肛瘘切开术21例,肛裂切除术8例。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5.12±7.06)岁;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3.87±5.47)岁。
艾条灸法治疗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E 3 宝 灵 , 福 仙 , 卫 珍 . 三 里 注 射 立 其 丁 治 疗 尿 潴 留 1 2周 孔 程 足 5
例 观 察 E] 金 华 医学 ,0 6 3 () 4 1 J. 2 0 ,35 :3 .
收 稿 日期 2 0 — 9 1 0 90 — 4
浙 江 中 医杂 志 2 1 年 1 第 4 卷 第 1 00 月 5 期
艾 条 灸 法 治 疗 术 后 尿潴 留 的疗 效 观察
黄 妤
浙 江 省 浦 江 县 中 医 院 浙 江 浦 江 3 2 0 2 20
关 键 词 术 后 尿 潴 留 艾 条 定 点 灸 法 诱 导 法 护 理 3 治 疗 结 果
岁 ;包 括 阑尾切 除术后 4例 ,疝 气修 补 术 后 5例 , 胃 大部分 切除 术 后 导 尿 管 拔 除 1 O例 ;胆 囊 切 除 、胆 总
管 切 开 取 石 术 后 导 尿 管 拔 除 9例 。 两 组 患 者 的 年 龄 、 性 别 、 尿 潴 留 时 间 、程 度 经 统 计 学 处 理 ,无 显 著 性 差
胃经 的 主 要 穴 位 之 一 l ,它 具 有 调 理 脾 胃 、 补 中 益 _ 2 ]
气 、通经 活络 、疏 风 化 湿 、扶 正 祛 邪 之功 能 ,而 且 在 内分 泌 系统 方 面 ,对 垂 体 一 肾上 腺 皮 质 系 统 功 能 也有 双 向性 良性调 节作 用 。而 针刺 的作 用 在 于 :一方 面通 过神 经反 射 ,调节膀 胱 的功 能 ,使处 于 松 弛状 态 的膀
胱 逼 尿 肌 收 缩 ,膀 胱 张 力 增 加 ,产 生 排 尿 作 用 ; 另 一
2 1 观 察 组 :使 用 苏 州 市 东 方 艾 绒 厂 出 品 的 长 . 2c 0 m,直径 1 5 m 的 清 艾 条 。患 者 取 平 卧 位 ,暴 露 .c 下腹 部 ,冬 天 注 意 保 暖 ,取 前 正 中线 上 ,脐 下 4寸 ,
艾灸法在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艾灸法在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燃烧艾草,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艾灸法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
肛肠手术后的患者容易出现尿潴留的情况,这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
本文将就艾灸法在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肛肠手术后尿潴留的原因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是指因为手术或术后的并发症所致尿液不能正常排出,从而导致膀胱内有较多的尿液潴留。
这种情况常见于膀胱功能障碍、尿道梗阻、膀胱麻痹或腰骶神经受损等情况。
手术后的患者由于身体状况较弱、腹肌力量减弱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
二、艾灸法在尿潴留的治疗作用艾灸法被广泛用于中医领域,通过在特定穴位上进行灸疗,可以调整机体的气血、温煦经络、祛寒散寒、温阳壮阳等作用。
对于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艾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 调整膀胱功能:经过艾灸的刺激,可以调整膀胱的功能,促进膀胱的收缩和尿液的排出,缓解尿潴留的症状。
2. 调整神经系统:艾灸可以刺激穴位,通过经络传导,对腰骶神经产生刺激作用,有助于恢复腰骶神经功能,从而改善膀胱的功能。
3. 改善身体状态: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有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和恢复。
三、艾灸法在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在日常护理中,护士可以结合艾灸法对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进行护理。
具体操作方法为:1. 了解患者病情:护士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情况,包括术前症状、术中情况、手术方式等。
2. 制定艾灸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艾灸的穴位和方法,可以选择关于膀胱、肾经等相关的穴位进行艾灸。
3. 进行艾灸理疗:在清洁患者身体和穴位后,采用艾灸灸具进行艾灸理疗,通常每次15-20分钟,每天进行1-2次。
4. 观察效果:在艾灸治疗过程中,护士应观察患者的尿潴留症状的变化情况,包括尿量、尿频、排尿感等情况。
5. 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艾灸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艾灸法在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艾灸法在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艾灸法在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首先介绍了艾灸法对尿潴留患者的生理作用和在肛肠手术后的应用情况。
随后详细分析了艾灸法在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并探讨了影响因素。
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方法与技巧。
研究结果显示,艾灸法对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具有积极效果。
最后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艾灸法在护理中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方案,促进患者康复和治疗。
【关键词】肛肠手术、尿潴留、艾灸法、护理、效果分析、影响因素、生理作用、技巧、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结论、建议、结语。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尿潴留是指尿液在体内无法正常排出的一种症状,常见于肛肠手术后的患者。
肛肠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包括直肠癌切除术、肛裂修补术等,这些手术可能会引起尿潴留的发生。
尿潴留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影响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艾灸法在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护理方法和措施。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艾灸法在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探讨艾灸法对尿潴留患者的生理作用,并总结艾灸法在肛肠手术后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进一步分析艾灸法在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护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尿潴留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通过对艾灸法在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推广艾灸法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促进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艾灸法在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通过对艾灸法对尿潴留患者的生理作用、在肛肠手术后的应用以及效果分析的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艾灸法在该领域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艾灸法在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艾灸法在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关键词:艾灸法;肛肠手术;尿潴留;护理;效果1.引言肛肠手术是治疗肛肠疾病的常见方法,但是手术后尿潴留却是一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尿潴留是指由于膀胱排空功能受损或者受到阻碍,导致膀胱内尿液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从而引起的一种症状。
尿潴留患者在生活中常常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
艾灸法是中医疗法中的一种,它是利用艾条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和药效作用于人体,通过经穴、经络进行调理的一种疗法。
艾灸的基本原理是运用炙热灼烧的方式,作用于人体的穴位和经络,通过改善气血循环,调整脏腑功能,以恢复健康和治疗疾病。
在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艾灸法被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腧穴灸治疗。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在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临床医生常常选择一些与膀胱、大肠相关的穴位进行艾灸治疗,以期改善膀胱排空功能,促进尿液的顺利排出。
二是通过温补疗法。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肾主水,膀胱受主,艾灸可以通过温补的作用,加强人体的阳气,改善膀胱排空功能,从而缓解尿潴留症状。
三是通过辨证施灸。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采用不同的灸法,如直接灸、隔纱灸、温灸等,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由于艾灸法在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护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临床医生已经开始逐渐将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在应用艾灸疗法时,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合理选择穴位和灸法,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进行艾灸治疗时,还需要注意控制灸位温度和灸量,避免对患者造成灼伤。
在使用艾条进行艾灸时,需要保持艾条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的发生。
艾灸预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艾灸预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近年来,便秘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也是肛肠科医生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与粪便排空障碍有关的疾病。
便秘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饮食、职业、遗传、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地理分布和居住区域等多种因素有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工作压力增大和人口平均寿命增加,便秘发生率逐渐增高。
“便秘的‘秘’在古代通‘闭’,也叫便闭,即大便不通,它的主要表现是排便干燥和排泄困难,许多患者的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严重者长达1周以上才排便一次。
有的患者可突出地表现为排便费力,排便时间长,或每日排便多次,但有排出不尽感。
便秘分为出口梗阻型、结肠运输迟缓型和混合型(以上两种都包括),出口梗阻型的为有便意但排泄时费力,结肠运输迟缓型为多日未排泄也无便意或者通过用药才能勉强产生便意,排泄时不尽感明显。
“门诊上最多的也是最难治的,发病率最高的是40-50岁中年妇女易得的结肠运输迟缓便秘。
”丰培学说,结肠运输迟缓型便秘也是老百姓常说的顽固性便秘,也称习惯性便秘,一般不需要手术,但需要用药调理,有这种情况的患者常常有滥用泻药的可能,如各种刺激性泻药、清肠茶等等,其实都含有恩醌类成分,容易形成依赖性,中医辨证诊治一人一方效果最佳,但也要注意尽量少用刺激性药味,医院自制剂山术运肠丸副作用就很少。
出口梗阻型的患者也有三种情况,肛门肌肉不放松,肛门肌肉放松但是需要用手法进行帮助才能排泄和以上两种情况的混合型。
出口梗阻型的患者一般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效果最佳。
肛门指检作用很大,指检简单、方便,可以确定是否有粪便嵌塞、肛门狭窄、直肠脱垂、直肠肿物等病变,并可了解肛门括约肌的肌力状态。
引发便秘的原因有哪些?第一,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方面过于精细,导致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也就会经常容易受到便秘的困扰。
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现在流行的减肥引发,因为吃得过少,食物消化完毕以后没有多少残渣,结肠里就形成不了多少粪便,难免会排便不爽;第二,精神因素也是会造成便秘,主要是因为各种情绪刺激影响到结肠的蠕动功能,导致节律失常,出现排便障碍;第三,缺乏运动,运动会刺激肠胃的蠕动,会让大便更加通畅,如果日常生活中缺乏活动,不太进行运动,就容易受到便秘的折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 ,2 0 0 8 :4 0 1—4 0 3
[ 9 ] L a u r a B K, B o r n e h a g C G, Mi k a e l H, e t a 1 .E c z e m a i n e a r l y c h i l d h o o d i s s t r o n g l y s a s o — c i a t e d w 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s t h m a a n d r h i n i t i s i n a p r o s p e c t i v e c o h o r t [ J ] . B MC D e r -
ma t o l o g y, 2 0 1 2 ,4 ( 2 7 ):1 1—1 2 .
[ 1 0 ] S e h mi t t J , C h e n C M, A p f e l b a e h e r C , e t a 1 . I n f a n t e c z e m a i f n a n t s l e e p i n g p r o b l e m s , a n d m e n t a l h e a l t h a t 1 0 y e a r s o f a g e : t h e p r o s p e c t i v e b i r t h c o h o t r s t u d y L I A S p l u s[ J ] .
(疹诊疗指 南( 2 0 1 1 年) 解读[ J ] .中国社 区医师 , 2 0 1 2 , 8 : 7 — 9 . [ 6 ] 中华 医学会 皮肤 性病 学分会 免 疫学 组.湿 疹诊疗 指 南[ J ] .中华皮 肤科 杂 志
2 0 1 1, 4 4( 1 ) :5—6 .
[ 7 ] E u r o p e a n T a s k F o r c e o n A t o p i c D e r ma t i t i s , S e v e i r t y s c o i r n g o f a t o p i c d e r m a t i t i s : t h e S C O R A D i n d e x [ J ] . D e r m a t o l o g y , 1 9 9 3 , 1 8 6 ( 1 ) : 2 3— 3 1 . [ 8 ] 林元珠 , 高 顺强, 徐世玉主编. 现代 儿童皮肤病 学[ M] .第 1 版, 北京: 学苑 出版
2 0 1 5年第 5期
o . 0 1 ) 。而在随访期 间, 对发生湿疹的患儿 , 使用 氢化可 的松进行 治疗 , 治疗 前 , 治疗组 的S C O R A D评分远远低于对照组 , 具有显 著的统计学 意义 ( t= 5 . 1 7 5 7 , P< 0 . 0 0 1 ) 。在 使用氢化可 的松治疗 7 d后 治疗组 S C O R A D评分还 是低于对 照组 , 有 明显 的统计 学差 异( t= 2 . 9 8 5 4 , P< 0 . O 1 ) 。治疗 1 4 d后 , 治疗组 S C O R A D评 分依然低 于对照组 ,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t= 2 . 6 2 8 6 , P< 0 . 0 5 ) 。接受过预 防性 治疗 的患儿其再次 治疗 的效 果明显 占优 。而在安全 性方 面 , 患 儿 并无 不 良事件 发 生。这 也进 一步 从 临床 验证 了 B l o o m 等【 j 的研究结果 : 地氯雷他 定糖浆对 2— 5岁儿童患者 是安全的 , 患者 的不 良反应 、 心 电图和临床试验室指标 与安慰 剂组均无显 著差异 。 地氯雷他定是新 型第 三代抗组胺药 , 具有起效快 、 效力强 。更 由于其是氯 雷他定在 体 内脱 甲酸 乙酯 而得 的活性 代谢产 物 , 它不 经肝脏 ( C Y P 3 A 4 ) 代谢 直接起 效, 因此还具 有无心脏毒性 、 药物相互作用少以及无食 物禁忌 等优点 。许多 临床试验也 已经证 实 了 地 氯雷 他定对成人或儿童的 A R和 C I U 的疗效和安全性 , 有着 良好的应用前景【 ”J 。本 研究使用地氯 雷他定 对季节性湿疹患儿进 行预 防性 治疗获 得 了良好的疗 效 , 值得在 临 床推广 。 .